20220801-浙商证券-7月数据预测_复苏步伐小幅放缓_消费_基建仍具韧性_20页_1mb.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20801-浙商证券-7月数据预测_复苏步伐小幅放缓_消费_基建仍具韧性_20页_1mb.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220801-浙商证券-7月数据预测_复苏步伐小幅放缓_消费_基建仍具韧性_20页_1mb.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220801-浙商证券-7月数据预测_复苏步伐小幅放缓_消费_基建仍具韧性_20页_1mb.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20220801-浙商证券-7月数据预测_复苏步伐小幅放缓_消费_基建仍具韧性_20页_1mb.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20220801-浙商证券-7月数据预测_复苏步伐小幅放缓_消费_基建仍具韧性_20页_1mb.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Table_main 宏观研究类模板 宏观经济 报告日期: 2022年 08 月 01 日 7 月 数据预测:复苏 步伐 小幅 放缓,消费 、 基建仍 具 韧性 核心观点 7 月受地产停贷风波等事件影响,经济复苏步伐小幅放缓,但消费和基建投资表现仍具韧性。消费方面,人员流动持续恢复,线下消费显著好转,政策助力下车市热度不减,消费保持强势复苏势头,社零增速有望回升至 1-2 月份水平。投资方面,地产偏弱、基建韧性,高技术制造业维持较高景气度。 我们调整三季度 GDP 同比增速预测至 5.5% ,并维持全年 GDP 同比 预测以及 经济增长呈现“ nike”型走势的判断。权益市场方面,预计 A 股行情将表现为结构化特征,看好以航空机场、旅游酒店、餐饮、免税为代表的出行消费链。此外,新制造稳增长链条看好制造 业强链补链(半导体和机床母机)和“新能源 +”。固定收益方面,预计 10 年期国债收益利率在 2.7%2.9% 之间震荡。 需求扰动现隐忧,工业生产有韧性 7 月国内疫情略有反弹但总体受控,物流人流积极修复对工业生产有所支撑。随着生产场景的恢复,需求侧的恢复状况成为影响生产的重要因素,国内出行消费链积极 恢复、制造业及基建投资向好,但地产投资仍有较大隐忧。同时,国内库存仍在高位,需求未能完全修复情形下企业将以去库为主要倾向。外需方面,在美国、欧洲等经济体经济增速回落,我国出口亦受负面影响。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7 月同比增速为 4.3%。 投资动能 相对走弱 ,制造业 和基建保持较高景气度 预计 1-7 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6.0%, 较上月回落 0.1个百分点 。从 1-7 月 累计 同比增速看,地产、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分别为 -6.2%、 8.8%和 10.2%,前值分别为 -5.4%、7.1%和 10.4%。 受停贷、 断贷事件的影响,投资动能总体趋缓,尤其是地产及其产业链的资本开支受到较大制约,市场主体信心也有一定波动。 我们认为, 制造业投资在强链补链、产业基础再造等支持下具有较强韧性,基建投资在前期政策效应拉动下向上弹性较为充足,制造业和基建是投资需求的主要贡献。 人员流动加快,消费强劲复苏 预计 7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 +6.8% ,前值 3.1% ,消费保持强势复苏势头,有望回升至 1-2 月份的增速水平。 其一,汽车 产销表现良好,政策助力下车市热度不减。其二,常态化核酸检测护航下,人员流动持续恢复,线下消费显著好转。 就业整体 平稳,青年人群承压 7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预计为 5.5% ,与 6 月持平。 一方面复工复产有序开展,另一方面高校应届生走入社会使 青年 失业率持续承压 , 历史数据显示,一般青年失业率会在78 月份毕业季达到峰值 。 CPI 向 3 靠近, PPI 显著回落 预计 7 月 CPI环比 +0.6%,同比 +2.8%(前值 2.5%),猪价、菜价显著上涨,油价有所回调, CPI 同比向 3%的阈值靠近。预计 7 月 PPI环比 -1.2%,同比 +4.3%(前值6.1%),全球经济衰退风险加剧,大宗商品价格普遍下行, PPI 显著回落 。 物流修复与汇率贬值带动出口维持高增 物流修复、汇率贬值与出口价格指数回升带动短期出口表现强势, 预计 7 月人民币出口增速 20%,贸易顺差 850 亿美元 。 常态化检测带来常态化增长,内需回升拉动进口修复。预计 7 月人民币进口增速 10.5%。 中国宏观月度经济预测 分析师:李超 执业证书编号: S1230520030002 邮箱: 分析师:孙欧 执业证书编号: S1230520070006 邮箱: 分析师:张迪 执业证书编号: S1230520080001 邮箱: 联系人:林成炜 执业证书编号: S1230120080050 邮箱: 分析师:张浩 执业证书编号: S1230521050001 邮箱: 联系人:潘高远 执业证书编号: S1230121070015 邮箱: Table_relate 相关报告 1 6 月经济数据: 逆转,消费服务业超预期修复 2022.07.15 2 6 月数据预测: 从物流到人流,经济恢复逐月加快 2022.07.01 3 5 月经济数据:复苏起点兑现2022.06.15 4 5 月数据预测:疫情尾声,复苏起点 2022.06.01 5 4 月经济数据:经济转正在即2022.05.15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2/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证券研究报告 预计信贷、社融表现偏弱, M2、 M1 继续走强 预计 7 月人民币信贷新增 1 万亿,较去年 1.08 万亿略降,增速较前值微降 0.1 个百分点至 11.1%,宽信用政策环境清晰,但 6 月信贷投放较多对 7 月构成阶段性挤压, 7 月房地产风险事件也或对居民中长期贷款形成冲击,并拖累实体信贷需求,月末银行再现“冲票据”,预计总体信贷表现偏弱。结构上看,预计 7 月及下半年企业中长期贷款占比维持高位。预计 7 月社融新增 1.2 万亿,较去年同期的 1.08 万亿同比多增约 1000 亿元,增速较前值升 0.1 个百分点至 10.9%,结构中,同比多增主要来自政府债券,信托贷款、未贴现票据也可实现同比少减,信贷与去年基本持平,企业债券为拖累项,或受房地产部门风险事件的影响。 7 月信贷偏弱但财政支出或仍较快对 M2影响相互对冲,叠加去年同期基数仍低,预计 7 月 M2 增速较 前值升 0.1 个百分点至 11.5%,数据继续走高。短期经济受冲击,不利于 M1 增速,但去年基数走低,预计 7 月 M1 增速较前值 5.8%继续提高至 6%。 风险提示: 疫情超预期恶化;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大国博弈超预期 。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3/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正文目录 1. 复苏步伐小幅放缓,消费、基建仍具韧性 . 4 2. 需求扰动现隐忧,工业生产有韧性 . 4 3. 预计 1-7 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 6.0% . 5 3.1. 1-7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为 10.2% . 6 3.2. 预计 1-7月地产投资累计增速 -6.2%,短期现金流对投资扰动仍明显 . 7 3.3. 稳增长兑现期,基建稳步回升 . 9 4. 人员流动加快,消费强劲复苏 . 10 5. 就业整体平稳,青年人群承压 . 12 6. CPI 向 3 靠近, PPI 显著回落 . 13 6.1. 猪价菜价显著上涨, CPI向 3靠近 . 13 6.2. 商品价格普遍下行, PPI显著回落 . 13 7. 物流修复与汇率贬值带动出口维持高增 . 14 8. 预计信贷、社融表现偏弱, M2、 M1 继续走强 . 16 风险提示 . 18 图 表目录 图 1: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增速 . 6 图 2: 2022 年以来新增净停工面积累计同比估算 . 8 图 3: 2022 年以来新增净停工面积累计同比估算 . 8 图 4:预计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兑现和低基数,基建后 续回升可期 . 10 图 5:乘用车市场热度不减 . 11 图 6:广义乘用车分月销量(单位:万辆) . 11 图 7:人的流量 持续恢复 . 11 图 8:电影票房收入平稳上升(单位:亿元) . 11 图 9: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平稳恢复 . 12 图 10:快递吞吐量有所回升 . 12 图 11:青年失业率一般在 78月份达到峰值 . 13 图 12: 2022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 13 图 13:出口价格指数回升提升出口韧性 . 15 图 14:票据转帖利率 -同业存单利率利差与信贷增速有明显的正相关 . 16 图 15: 7月下旬票据 -同业存单利差大幅下行 . 17 表 1:制造业分行业投资增速(当月同比,单位: %) . 7 表 2: 2022年首轮集中供地拍卖结果 . 9 表 3: 7月宏观经济数据预测 . 19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4/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 复苏步伐小幅放缓 ,消费、基建仍具韧性 7 月受地产停贷风波、大宗商品价格回落等事件影响, 社会需求小幅走弱, 但消费和基建投资表现仍具韧性。 消费方面, 人员流动持续恢复,线下消费显著好转 ,政 策助力下车市热度不减 , 消费保持强势复苏势头, 社零增速有望回升至 1-2 月份水平 。投资方面,地产偏弱、基建韧性,高技术制造业维持较高景气度。 7 月部分区域地产企业现金流吃紧,相关项目停工对地产投资扰动增加,预计地产投资仍有下行压力,不过“保交楼”要求下,我们认为 8 月起 ,房企现金流压力的扰动将逐步下降 。 供给端,物流人流积极修复对工业生产有 一定 支撑 ,预计工业增加值同比 +4.3%。 由于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链较长,对我国宏观经济影响较大, 我们调整三季度 GDP 同比增速预测至 5.5%,并维持全年 GDP同比预测以及经济增长呈现“ nike”型走势的判断 。权益市场方面,预计 A股行情将表现为结构化特征,看好以航空机场、旅游酒店、餐饮、免税为代表的出行 消费链。此外,新制造稳增长链条看好制造业强链补链(半导体和机床母机)和“新能源 +”。固定收益方面,预计 10 年期国债收益利率在 2.7%2.9%之间震荡。 2. 需求扰动现隐忧,工业生产有韧性 7 月国内疫情略有反弹但总体受控,物流人流积极修复对工业生产有所支撑。随着生产场景的恢复,需求侧的恢复状况成为影响生产的重要因素,虽然国内出行消费链积极恢复、制造业及基建投资向好,但地产投资仍有较大隐忧。同时,国内库存仍在高位,需求未能完全修复情形下企业将以去库为主要倾向。外需方面,在美国、欧洲等经济体经济增速回落,我国出口亦 受负面影响。综合以上因素,我们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 月同比增速为 4.3% 。 7 月工业生产景气分化, 消费相关行业生产韧性较强, 高耗能行业走弱。 从高频数据上看, 黑色系开工率、达产率、产量较上月均有较大幅度回落, 纺织、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高耗能行业 PMI 明显低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但 消费相关行业生产韧性较强,农副食品加工、食品饮料制造、汽车制造等行业 PMI 高于52.0%, 汽车半钢胎开工率显著高于去年同期。 7 月 南方八省电厂日均耗煤量环比及同比均有较好表现,我们认为主要由于今年气温较热有所影响,故无法完全反映工业生产的修复强度。例如 从 2022 年 7 月 9 日到 7 月 30 日,广州连续 22 天出现持续性的高温天气,成为 1951 年以来最长的高温过程 ;湖南省 7 月 7 日至 7 月 28 日,全省平均气温30.7,较常年偏高 2.2,居 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 1 高位。 7 月国内物流积极修复,供应链已恢复至今年 4 月前水平,工业企业上下游产品交付畅通助力生产修复。 据 7 月 28 日交通运输部发布会数据,与 4 月 18 日相比, 7 月 26日全国高速公路货车流量增长 10.3%。 截至 7 月 26日,全国铁路货物发送量、公路货运量、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主要国际航空口岸货邮运输量、邮政快递业务量分别达到 2019年同期的 111.1%、 95.6%、 116.4%、 103.7%和 185.2%。 在生产场景和供应链恢复的背景下,需求侧的修复程度成为影响生产的重要因素。在需求侧,国内消费环比修复较强、基建投资和制造业投资仍有较强表现,但地产投资仍待修复、出口亦现隐忧。 7 月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5/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传输服务、生态保护及公共设施管理、文化体育娱乐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 于 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从地铁客运量、国内航班执飞等高频数据上看, 人的流动较上月进一步恢复,利于 国内 消费恢复,对供给的牵引作用积极向好。 强链补链和产业基础再造驱动制造业投资向好,赶工需求叠加低基数驱动基建投资走强 ,但地产投资在断贷信贷影响下仍较低迷,由于房地产生产链条较长,若低迷延续对工业生产,尤其是钢铁、水泥等传统工业影响较大。同时,国内库存仍处高位, 6 月工业产成品库存(剔除价格因素)高于2020年 6 月水平,若需求侧未能顺利修复,企业难有补库积极性。 在外需方面,欧美国家滞胀导致需求走弱,对我国出口相 关制造业生产有一定负面影响 。 3. 预计 1-7 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为 6.0% 预计 1-7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增速为 6.0% 。其中,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 10.2%, 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 累计增速 8.8%,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为 -6.2%。 综合研判, 政策靠前发力的效应逐步彰显,基础设施建设提速推进,投资端对稳住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2 年上半年,资本形成总额拉动经济增长 0.8 个百分点,其中,二季度资本形成总额拉动当季经济增长 0.3 个百分点。 第 一 ,工业企业利润 结构趋于均衡 。 从产业链看, 6 月份,采矿业利润同比增长 77.9%,增速较上月有所回落;制造业利润同比下降 9.0%,降幅较上月收窄 9.5 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增长 13.1%,利润由降转增。制造业利润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 76.2%,较上月提高 2.6 个百分点,工业企业利润行业结构进一步改善。 第 二 , 制造业景气度边际转弱 。 7 月制造业供需在 6 月份快速释放后有所回落,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 49.8%和 48.5%,比上月下降 3.0 和 1.9 个百分点,均位于收缩区间。分行业看,纺织、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等高耗能行业 PMI 继续位于收缩区间,明显低于制造业总体水平,是本月 PMI 回落的主要因素之一。国家统计局调查结果显示,反映市场需求不足的企业占比连续 4 个月上升,本月超过五成,市场需求不足是当前制造业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 第 三 ,房地产市场 面临短期阵痛 。 2022年 1-6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金额同比下滑 28.9%,地产市场低迷, 7 月市场 出现“断供”事件,部分房企出现流动性危机。 7 月 28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稳定房地产市场, 提出“保交楼、稳民生” , 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会议明确了房地产市场政策宽松的基调,后续可能出台具体措施,房地产市场基本面有望迎来边际改善。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6/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 1: 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累计增速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3.1. 1-7 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增速 为 10.2% 预计 1-7 月制造业投资增速为 10.2% 。 总体来看,制造业投资增速主要受下游需求、工业企业利润、产能利用率等基本面数据以及信贷、社会融资规模等货币金融因素影响。从 领先指标 看, 7 月制造业投资 增速有所放缓 , 但仍然 是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支撑。 第一,高新技术制造业投资仍将保持较高增速,带动制造业投资上行。 2022 年 1-6月份,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 23.8%。其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增长 28%,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 28.8%。 第二,强链补链和产业基础再造是驱动制造业投资两条主线, 当前,我国制造业正处在新一轮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制造 业投资作为中国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引擎,有望成为新制造稳增长的最强变量。我们认为,强链补链 、 固链稳链等产业政策将驱动技术改造投资保持较高增速,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的重点在于制造业向新能源化、智能化转型,带动厂房、机器、设备等资本开支。因此,制造业投资 增速 大概率保持 较强韧性 ,蕴藏较大市场预期差。 展望 下半年,我们认为在常态化核酸检测、经济常态化恢复 大背景下,随着国内需求修复及工业企业利润逐步回升,企业将由主动去库转向被动去库,进一步带动制造业投资增速持续增长。 我们认为 , 制造业投资将会延续上一年的强劲态势,在 2022年持续引领固定资产投资。 我们重点提示,强链补链和产业基础再造已成为制造业投资的新动能,当前已积累较大的市场预期差。我们预计, 2022 年制造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全年增速将达到 两位数左右 。 -10-505101520253035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22022-042022-0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 (不含电力 ):累计同比 %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额 :累计同比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 :制造业 :累计同比 %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7/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表 1:制造业分行业投资增速(当月同比,单位: %) 指标名称 2022-06 2022-05 2022-04 2022-03 制造业 9.9 7.1 6.4 11.9 农副食品加工业 11.6 11.6 19.3 22.7 纺织业 9.4 6.4 4.1 13.4 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0.0 6.7 16.6 15.9 医药制造业 -0.9 4.3 -2.1 9.7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3.1 16.6 17.9 2.4 金属制品业 9.1 12.2 11.1 16.9 通用设备制造业 14.7 18.7 25.8 23.0 专用设备制造业 11.2 10.8 15.1 23.9 汽车制造业 3.3 13.1 7.1 13.2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 14.4 21.8 -4.3 12.8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6.4 37.3 27.0 31.3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15.4 20.7 11.7 22.2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注:颜色随数值变化而变化,数值越大则越偏红色,数值越小则越偏蓝色 3.2. 预计 1-7 月地产投资累计增速 -6.2%,短期现金流对投资扰动仍明显 预计 2022 年 1-7 月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增速为 -6.2% ,单月同比增速相较上月继续回落为年内新低,房企现金流压力短期来看对地产投资仍然存在较为明显的压力。 自近期部分区域地产企业出现现金流压力以来,相关项目停工对地产投资的扰动增加,预计 7 月对地产投资数据仍将存在下行扰动。 根据统计局定义,房屋施工面积包括本期新开工的面积、上期跨入本期继续施工的房屋面积、上期停缓建在本期恢复施工的房屋面积、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积以及本期施工后又停缓建的房屋面积。 根据定义,我们可以近似得到当月累计新增的净停工面积 =去年末施工面积 -去年末竣工面积 +当月累 计新开工面积 -当月累计施工面积。经估算,从 6 月起年内新增的净停工面积累计同比增速明显抬升,预计 7 月对地产投资数据仍将存在下行扰动。 从 8 月起,我们认为在保交楼措施的积极维护下,房企现金流压力的扰动将逐步下降, 7 月政治局会稳字当头,后续可能有救市基金落实出台; 银保监会自 7 月中旬起连续发声,一方面进一步强调“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另一方面提出将“ 引导金融机构市场化参与风险处置,加强与住建部门、中国人民银行工作协同,支持地方政府积极推进 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 工作,依法依规做好相关金融服务,促进房地产业良性 循环和健康发展 ” 。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8/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 2: 2022 年以来新增净停工面积累计同比估算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7 月下旬以来地产销售数据再次回暖。 截至报告日 30 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累计同比 -34.3%,自 7 月中旬起持续反弹,市场信心有所修复。从分布来看,一线城市进入 7月以来持续回暖,未受相关事件负面影响;三线城市累计同比 -45.9%,相较 6 月末继续回落,三线城市销售的相对低迷与现金流压力项目的区位分布存在关联。 图 3: 2022 年以来新增净停工面积累计同比估算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土地市场方面,相较上月小幅回暖,截至报告日 100 城土地成交面积累计同比 -22.5% ,相较 6 月末有所走高。 7 月开始 8 城开展二轮集中供地,多数城市流拍率优于首轮供地的成交情况,其中 6 城流拍率低于首轮(或均无流拍), 2 城长沙、广州流拍率大幅高于首轮集中供地。 国有平台托底作用明显,继续发挥基本盘作用。除无锡外,国企及城投平台拿地面积占比全部超过 70%,其中广州国企占比达到 100%。 20%25%30%35%40%45%50%2022-02 2022-03 2022-04 2022-05 2022-06新增净停工面积累计同比-60-50-40-30-20-1002022-062022-062022-062022-062022-062022-062022-062022-062022-062022-062022-062022-062022-062022-062022-062022-072022-072022-072022-072022-072022-072022-072022-072022-072022-072022-072022-072022-0730大中城市 :商品房成交面积 :累计值 :同比 一线 二线 三线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9/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表 2: 2022 年首轮集中供地拍卖结果 城市 时间 成交面积 溢价率 流拍率 2022 年 首轮 流拍 率 拿地国企占比 重庆 7.6 122.91 万平方米 0.48% 0.00% 0.00% 83.33% 南京 7.12 188.97 万平方米 2.88% 4.07% 16.80% 88.10% 成都 7.14 194.32 万平方米 5.26% 4.12% 12.00% 77.36% 长沙 7.14 128.54 万平方米 2.57% 11.95% 0.00% 71.43% 广州 7.18 34.3 万平方米 6.55% 27.64% 5.60% 100% 南通 7.20 65.43 万平方米 0.57% 20.42% 28.10% 92.31% 无锡 7.22 101.67 万平方米 1.40% 0.00% 0.00% 65.63%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从当月增速来看,我们认为 8 月起地产投资有望边际反弹。一是预计将有相关房地产行业纾困措施出台并助力部分现金流压力较大的项目恢复建设,保交楼措施有望提振年内竣工增速。二是现金流改善 方面,我们认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未来有望在合理范围内迎来更大面积的放松并改善房地产企业现金流。三是棚改货币化方面, 根据我们估算统计, 2022年以来已有 9 个区域(包括省和市)发文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 预计下半年可能仍有部分非核心二线以及三、四线商品房库存较高城市进一步推进棚改货币化安置,拉动地产销售需求。 3.3. 稳增长兑现期,基建稳步回升 预计 1-7 月基建(不含电力)累计同比增长 8.5% 。 稳增长政策进入兑现期, 2021年低基数背景下,天气因素对基建施工强度扰动较小,叠加部分赶工预期, 预计 Q3 基建增速呈现较高 的 两位数增长。 推进现代化基建体系,着眼长远、兼顾当下。 2021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定调稳增长后,基建作为重要的逆周期抓手,一季度实现 8.8%的快速增长,面对疫情冲击次生伤害, 4 月26 日中财委明确提出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在十四五规划的基础上对各个领域的基建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并对制度安排、资金保障、发力方向等方面进行细化要求,我们认为此举可以解读为着眼长远、兼顾当下的做法,前者是服务于中长期经济、产业发展,后者是应 对短期三重压力和疫情冲击的托底之举。 常态化核酸检测有效统筹经济增长与疫情防控,稳增长政策进入兑现期。 我们在 5月外发的中期年度策略逆转,新生中提出,在动态清零总方针下,结合奥密克戎的特点,平衡动态清零和经济增长两大目标需要新的、可持续的防疫模式 常态化核酸检测,即通过高频次、饱和式的核酸检测,第一时间发现疫情并及时扑灭,即使有零星疫情,也难以形成规模性反弹,出现全城严格静态管理的概率也大大降低。 6 月经济数据出炉后可以看到经济处于快速修复阶段,服务业指数、社零、基建、制造业投资等数据均出现显著改观,本土 疫情有效缓解情况下,前期一系列刺激基建的政策效果将在稳增长政策兑现期逐步落地。 基建发力落实 稳增长、稳就业 目标 ,政策性金融、准财政工具 再加码 。 6 月 1 日,国常会要求加强对金融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调增政策性银行 8000 亿元信贷额度。根据 7 月初新浪财经报道,预计 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分别分配到4000亿元、 3000亿元、 1000亿元信贷额度 。 6月 2日邹澜表示“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金融助力稳定经济大盘的重要抓手,未来将重点 发挥好政策性开发性银行的作用。调增政策性开发性银行 8000亿元信贷 额度,指导政策性开发性银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10/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行加快项目储备,抓好任务分解,强化考核激励,优化贷款流程,提高基础设施领域的贷款投放能力。 ” 6 月 29 日,国常会决定进一步加大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的使用,通过发行金融债券等筹资 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但不超过全部资本金的 50%,或为专项债项目资本金搭桥。根据 7 月 1 日央行有关司局负责人就政策性开发金融工具答记者问时表示,政策性、开发性银行运用金融工具重点投向三类项目: 一是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明确的五大基础设施重点领域,分别为交通水利能源等网络型基础设施、信息科技物流等产业升级基础设施、地下管廊等城市基础设施、高标准农田等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国家安全基础设施。二是重大科技创新等领域。三是其他可由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投资的项目。 根据 7 月 14 号财政部半年度新闻发布会披露, 2022年分两批储备专项债券项目 7.1万个。 1-6 月,已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共支持超过 2.38 万个项目,其中在建项目约 1.08万个,新建项目约 1.3 万个。 我们认为, 3000亿专项建设基金及调增的 8000亿专项信贷额度可以通过准财政方式代替财政发挥一定的作用,补充资金缺口 ,特别是非专项债覆盖的、以卖地收入、预算内资金支持的低收益和公益类项目,填补资金缺口促进实物工作量更快形成。 天气扰动不大,基建有序回升 。我们自 5 月开始提示, Q3 天气因素是潜在扰动基建的重要原因,目前来看除部分地区有阶段性强降雨外,未出现大规模持续性降雨冲击基建施工,高温天气方面,也仅有成都、 西安等地区最高气温阶段性创同期历史新高,深圳、广州、沈阳等城市的最高气温显著低于历史同期水平,并未出现大面积持续性极端高温扰动基建施工强度。总体来看,我们认为天气扰动影响有限,基建投资有序回升。 图 4: 预计受益于稳增长政策兑现和低基数,基建后续回升可期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4. 人员流动加快,消费强劲复苏 预计 7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 6.8% ,前值 3.1% ,消费保持强势复苏势头,有望回升至 1-2 月份的增速水平。 其一,汽车 产销表现良好,政策助力下车市 热度不减。其二,常态化核酸检测护航下,人员流动持续恢复,线下消费显著好转。 -10%-5%0%5%10%15%20%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2022-082022-092022-102022-112022-12基建投资(不含电力)当月同比 预测值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11/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首先,汽车产销 依然 强劲, 政策助力下车市热度不减 。 据 乘联会披露,预计 7 月份狭义乘用车零售 销量 177万辆,同比增长 17.8%,其中 新能源零售销量 45万辆,同比增长 102.5%。 7 月全国疫情总体平稳,供应链和整车生产正常运转,热门车型供不应求的局面显著改善。需求方面,疫后补偿性购车需求进一步释放, 国家购置税减半政策 及 地方政府促汽车消费政策 持续发力,市场热度不减。 图 5: 乘用车市场热度不减 图 6: 广义乘用车分月销量(单位:万辆)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其次,人员流动持续恢复,线下消费显著好转。 从城市内出行角度来看, 11 城地铁客运量持续上行,拥堵延迟指数回升,呈现持续改善特征,上海拥堵指数已达去年同期水平。 7 月影院营业率显著提升,票房数据快速改善。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截至 7 月 22日,今年暑期档总票房已突破 40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国营业影院总数连续 25天破万,营业率保持在八成以上。 从跨城 出行角度来看,随着第九版新冠防控方案的发布,各地陆续优化隔离管控方式,工信部取消通信行程卡“星号”标记等举措下,暑期跨省游热度持续上升,迎来旅游出行高峰。高频跟踪数据显示,截止 7 月 15 日,近 7 天日均客运航班量达 10269 班次,恢复至疫情前 67.66%。 截至 7 月 12 日,携程预订暑期旅游产品的订单总量环比上涨超过九倍,增势迅猛 ; 暑期亲子酒店的订单量恢复至 2021年同期 80%。 去哪儿大数据显示,截至 7 月 21日,全国景区门票预订量环比 6 月同期增长近两倍。 图 7: 人的流量持续恢复 图 8: 电影票房收入平稳上升( 单位:亿元)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100-50050100150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当周日均销量 :乘用车 :厂家批发 :同比 %当周日均销量 :乘用车 :厂家零售 :同比 %0501001502002503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2017年 2018年 2019年2020年 2021年 2022年02040608010012014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20162018年平均2019202020212022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万人次 11城市地铁客运量: 7日移动平均2019 2020 2021 202211城市: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成都南京 武汉 西安 苏州 郑州 重庆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12/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另外,物流总体平稳,货运有序运行。 全国物流保通保畅,有序运行。整车货运流量指数、 主要公共物流园区的吞吐 指数平稳波动。 根据国务院物流保通保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监测汇总数据 , 7 月 21 日, 国家铁路货运继续保持高位运行,运输货物 1055.2 万吨,环比基本持平;全国高速公路货车通行 741.28 万辆,环比增长 1.41%;监测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 3278.9 万吨,环比下降 5.5%;集装箱吞吐量 85.6 万 TEU,环比增长 4.6%。根据交通部数据,截至 7 月 18 日, 7 月份全国邮政快递揽收总计 56.6 亿件,日均 3.15 亿件,较 21年 7 月全月日均 2.88 亿件的规模,同比增长 9.4%。 图 9: 整车货运流量指数平稳恢复 图 10: 快递吞吐量有所回升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向前看, 人的流动正在快速复苏, 线下消费场景持续复苏, 暑期跨省游有望带动消费再上台阶 , 我们 5 月 17 日报告逆转,新生中关于“人员流动恢复是最大预期差”的判断 。 我们再次提示,不要低估消费复苏的弹性,下半年社零增速有望达到 7.5%:其一,常态化检测可以保障人和物的自由流动,消费场景不断修复,不受疫情反复扰动;其二,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扩大消费需求的重要支撑,政府消费增速有望达到 10.3%的两位数增速;其三,疫情期间压制的部分需求在疫后得到释放,购车、婚宴、旅行等消费都有望得到一定补偿;其四,下半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将有所回升,价格端也对名义社零形成一定支撑。 5. 就业整体平稳,青年人群承压 预计 7 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 率 为 5.5% ,与 6 月持平, 就业整体平稳,但青年失业率依然面临一定压力。 7 月在常态化核酸检测护航之下,疫情未出现大规模反弹,复工复产有序开展,生产生活逐渐恢复正轨 。 虽然 7 月全国疫情仍零星散发,但在常态化核酸检测助力之下,疫情没有出现大规模扩散,对于生产生活影响有限,各行各业复工复产有序开展,二产、三产用工需求修复,尤其大中城市的调查失业率有望进一步下行。 不过,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依然突出, 78 月毕业季青年失业率仍有压力 。 6 月青年人口调查失业率( 16-24岁)续创新高至 19.3%。历史数据显示,一般青年失业 率会在 78月份毕业季达到峰值,随着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进入劳动力市场,青年失业率有进一步上行压力。另外,针对农民工返乡问题,国常会重申以工代赈的重要性,提出在重点工程配套设施建设中实施一批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项目,劳务报酬占中央资金比例由原规定的 15%以上提高到 30%以上。 204060801001201402020-042020-052020-062020-072020-082020-092020-102020-112020-122021-012021-022021-032021-042021-052021-062021-072021-082021-092021-102021-112021-122022-012022-022022-032022-042022-052022-062022-07主要快递企业分拨中心吞吐量指数 MA702040608010012014001-0201-0901-1601-2301-3002-0602-1302-2002-2703-0603-1303-2003-2704-0304-1004-1704-2405-0105-0805-1505-2205-2906-0506-1206-1906-2607-0307-1007-1707-24整车货运流量指数 MA7: 全国 上海 北京 吉林 table_page 宏观研究 13/2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图 11: 青年失业率一般在 78 月份达到峰值 图 12: 2022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向前看, 我们认为, 在常态化核酸检测 的帮助 下, 经济已进入快速修复阶段,用工需求将进一步复苏。 在经济复苏和政策呵护两股力量下,失业率将保持下行态势, 8 月起失业率将回到 5.5%以内,并顺利 完成全年 平均 5.5%的预期 目标 。 6. CPI 向 3 靠近, PPI 显著回落 预计 7 月 CPI 环比 +0.6% ,同比 +2.8% (前值 2.5% ),猪价、菜价显著上涨,油价有所回调, CPI 同比向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