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26 专题研究 |传媒 2018 年 06 月 04 日 证券研究报告 Table_Title 传媒行业 广视角 |美团 : 本地生活服务独角兽,出行业务串联三大场景 Table_AuthorHorizontal 分析师: 旷 实 S0260517030002 杨艾莉 S0260517090002 010-59136610 010-59136612 kuangshigf yangailigf Table_Summary 核心观点 : 一、 补足出行环节,美团出行业务的大举进攻: 根据新京报报道, 2018年 4月 4日 美团 以 16亿美元现金 +11亿美元美团股权全资收购摩拜单车 。在此之前的 17年 12月 ,美团点评 CEO王兴发内部信宣布成立出行事业部,出行业务计划再扩大七个城市。 2017年 2月美团就开始在南京地区低调试运营打车业务 。 2018年 3月 , 美团打车进军上海,同时上线出租车和快车两种业务。 出行业务是补足美团本地服务生态链的战略进攻。 美团在 成立出行事业部前,已经在每日高频消费场景“食、住、行”中覆盖了“食、住”两个方面,涉及了到家、到店、旅行三大场景。除了本地的到家、到店外,每当用户到异地的进行旅游,在美团平台上仍然可以享受到家和到店的服务。而链接用户的到家、到店和旅游行为的是出行环节。因此从战略布局来看,出行领域成为美团实现本地生活生态全链条的覆盖的最后一道“关卡”。 二、 “ 到家 ”业务 :外卖品类扩张, 平台 转型新零售 外卖市场进入稳定期,美团 /饿了么双寡头局势已成。 饿了么的市占率达到 51.5%,美团市占率达到 40.1%,两家合计超过外卖 O2O市场的九成。 外卖行业历经了补贴大战,在几年时间内培育起用户的消费习惯。在餐饮外卖基础上, 各家 外卖 平台正在 分别开展 全品类商品外送服务, 拓展新零售业务,提升 配送服务能力 ,力图 寻 找 新的增长点 。 三、 到店 +酒旅 :从团购业务到生活服务全链条的纵深发展 非一线城市的快速拓展、凭借高效的地推团队以及消费者的保护,美团的团购业务在“千团大战”中胜出,成为团购领域的龙头。在团购业务上,美团遵循 T 型战略,以高频交易带动低频交易,全方位满足用户各种生活场景的需求。 并 已成功孵化出猫眼电影,美团外卖、美团旅行 三个细分行业品牌。三个品牌在各自的垂直领域也同样成为行业排名前列的产品。 在酒旅业务上, 美团点评强调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多品类的优势,提出旅行就是在异地生活消费的概念,通过高频的餐饮、娱乐,带动中低频的酒店业务。 风险提示: 业务版块分散,资源无法集中;共享单车、网约车、外卖 等 业务竞争激烈,盈利 能力不强, 资金消耗大。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 传媒行业:广视角 |樊登读书会,打造书籍精华分享平台,畅享音频付费红利 2018-04-19 传媒行业: 广视角 |猫眼:移动互联网孵化新平台,赋能“泛文娱产业” 2018-03-21 传媒行业: 广视角 |抖音:切入音乐短视频垂直领域,年轻化视频社区变现潜力大 2018-01-29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26 专题研究 |传媒 目录索引 一、美团出行事业部的大举进攻 . 4 ( 一 ) 美团 : “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务电商平台 ” . 4 ( 二 ) 从 “食住 ”到出行 , 美团完成生活服务生态链的闭环 . 6 1、 出行业务:串联本地生活服务的关键 . 6 2、单车出行 +本地生活服务:填充场景,提升粘性 . 7 3、互联网巨 头的边界拓展:美团进入出行,滴滴开展外卖 . 9 二、到家业务: 外卖品类扩张,转型新零售 . 10 (一) 外卖市场进入稳定期,美团 /饿了么双寡头局势已成 . 10 1、 美团外卖经历 “抢滩 ”式扩张 . 12 2、 2017 年饿了么市占率过半,加码 2B 业务 . 12 (二)单 外卖业务盈利难度大,外卖 O2O转型新零售求发展 . 13 三、到店 +酒旅:生活服务全链条纵深发展与外延扩张 . 17 (一) 到店事业群:实现生活服务的全链条纵深发展 . 17 (二)酒店旅游事业群:从本地生活服务到连接 “异地 ”生活服务 . 22 1、酒店业务:品质化 +差异化发展 . 23 2、切入在线短租,满足个 性化需求 . 24 3、境外游:对接商家,机酒协同,打造一站式境外消费 . 24 风险提示 . 25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 26 专题研究 |传媒 图表索引 图 1:美团历年 GMV 情况(亿元) . 5 图 2: 2017 年 1-12 月生活服务行业用户规模(亿人) . 8 图 3:典型生活服务独立 APP 新安装活跃用户数和新安装活跃转化率 . 8 图 4:美团与摩拜的用户年龄结构 . 9 图 5:外卖 O2O发展历程 . 11 图 6:外卖 O2O市场发展规模(亿 元) . 11 图 7:外卖平台市场占有率 . 12 图 8: 外卖 O2O发展方向 . 14 图 9:美团、饿了么全品类外送服务 . 14 图 10:饿了么与美团外卖用户粘性(月均 DAU/MAU) . 16 图 11:外卖商家版 DAU(万) . 16 图 12: 2011 年中国团购平台混战 . 17 图 13:中国到店 O2O市场规模(亿元) . 19 图 14:微信钱包中的美团系产品入口 . 20 图 15:美团点评餐饮 开放平台首页 . 21 图 16:美团开店开店宝界面 . 21 图 17: 2017Q4 在线住宿市场交易结构 . 23 表 1:美团融资历史 . 5 表 2:美团历次组织架构调整 . 6 表 3:摩拜融资历史 . 7 表 4:饿了么融资历史 . 13 表 5:美团小贷两种产品特点 . 22 表 6: 2015-2016 年美团点评投资各领域 . 22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 26 专题研究 |传媒 一、美团出行事业部的大举进攻 根据 36 氪 , 2018 年 4 月 4 日,美团宣布以 65%的 现金 +35%的 美团股权全资收购摩拜单车。 根据蓝鲸 TMT消息,此次交易还外加 10 亿美元的债务,总金额为 37 亿美元。 根据 新浪科技 报道, 4月 28日,摩拜创始人胡玮炜 在 内部信 中 宣布 , 联合创始人 王晓峰将卸任 CEO 职位,出任摩拜顾问 ; 胡玮炜担任摩拜单车 CEO,并任命刘禹为摩拜总裁。 事实上在美 团收购摩拜之前的半年,作为生活服务领域内的龙头公司美团,便高调进入了出行领域。 根据 财经 杂志 报道, 2017 年 12 月 1 日美团点评 CEO 王兴发内部信宣布成立出行事业部,由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负责,出行业务计划再扩大七个城市。2018 年 3 月 21 日,美团打车进军上海,同时上线出租车和快车两种业务。 早在2017年 2月美团就开始在南京地区低调试运营打车业务 。 根据新华网,在南京十个月时间的试点运行后,美团打车日订单量突破 10万单。 至此, 根据 36氪 消息 , 根据王兴内部信, 美团已将业务 升级 划分为 4大场景: 一是以原有团 购业务为核心的到店场景;二是以外卖、生鲜零售为核心的到家场景;三是以旅游酒店业务为核心的旅行场景,前三个场景是公司原有业务基础上的组织整合和划分。第四,出行事业部。 (一) 美团 : “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务电商平台 ” 美团网成立于 2010 年 3 月 , 最早上线时 是以 “吃喝玩乐全都有 ”为服务宗旨的团购网站。 2013年 11 月 ,美团 外卖平台正式 上线。 根据 网易财经报道, 美团公布 2014年 全年交易额( GMV) 达到 460亿 ,其中移动端占比达到 90%以上 。 根据新浪科技报道, 2015 年 10 月美团网与大众点评 宣布 合并, 双方共同成立了一家新公司 “美团点评 ”, 新公司成为了中国生活服务类 O2O 的绝对龙头 。 在 此次合并后,美团与大众点评在品牌和业务上 保持独立运营。 根据凤凰网科技频道报告, 2018 年 2 月美团点评 总裁王兴给全体员工的内部信 显示 , “2017年美团 营业 收入超过 330亿元 , GMV超过 3600 亿元 , 线上日订单量峰值超过 2700万,额外的还有线下超过 700万单的交易。横向对比,美团已经是全球最大的生活服务电子商务平台 。 ”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5 / 26 专题研究 |传媒 图 1:美团历年 GMV 情况(亿元) 资料来源:凤凰科技、新浪科技、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注: 2015年 GMV为近似值,由 2015H1的 GMV=470亿元估计 根据虎嗅网报道, 美团自成立起至今共经历了 8 轮 融资。 2011 年 B 轮融资和 2014年 C轮融资中 的 投资方有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的身影 。 但是 根据央广网报道, 在 2015年底 随着美团与点评的合并, 阿里全面撤出对美团的投资,转而 扶持 功能类似美团点评的口碑 app。 腾讯在 16年开始入股美团,并在 17年 10月成为美团 40亿元融资的领投方。 18 年 3 月,随着 阿里全资收购饿了么 , 阿里系(饿了么 +口碑)和腾讯系 (美团外卖 +美团点评)本地生活 O2O两大阵营正式形成。 表 1:美团融资历史 时间 轮次 金额 投资方 2010 年 3 月 天使轮 - 和玉另类投资 、 源码资本 、 方正和生投资 2010 年 9 月 A 轮 1200 万美元 红杉资本中国 2011 年 7 月 B 轮 5000 万美元 华登国际 、 北极光创投 、 阿里巴巴 、 红杉资本中国 2014 年 5 月 C 轮 3 亿美元 泛大西洋投资 、 阿里巴巴 、 红杉资本中国 2014 年 12 月 D 轮 7 亿美元 - 2016 年 1 月 E 轮 33 亿美元 淡马锡 、 挚信资本 、 红杉资本中国 、 中金公司 、 BaillieGifford、 腾讯产业共赢基金等 2016 年 7 月 战略投资 - 华润创业联和基金 2017 年 10 月 战略投资 40 亿美元 腾讯(领投) 、 The Priceline Group 红杉资本 、 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等 资料来源: 虎嗅网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460100022313600180%217% 223%161%0%50%100%150%200%250%010002000300040002014 2015 2016 2017GMV(亿元) YOY( %)亿元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6 / 26 专题研究 |传媒 美团在成立出行事业部前 , 已经在每日高频消费场景 “食 、 住 、 行 ”中覆盖了 “食 、 住 ”两个方面 ,涉及了 到家、到店、 旅行 三大场景 。 除了本地的到家、到店外 ,每当用户到异地的进行旅游,在美团平台上仍然可以 享受到家和到店的服务。而链接用户的到家、到店和旅游行为的是出行环节。 因此 从战略布局来看, 出行领域成为美团实现本地生活生态全链条 的覆盖的最后一道 “关卡 ”。 从美团历年的组织架构调整来看 , 过去主要聚焦在 “食 、 住 ”两大场景 。 根据网易财经消息, 在 2017年末的架构调整中,出行场景与出行事业部首次被提到与团购、外卖等核心业务同样的级别,从而形成了到店事业群(到店餐饮等)、大零售事业群(外卖、生鲜、配送)、旅游酒店事业群和出行事业部 的 四大组织架构。 表 2:美团历次 组织架构调整 时间 发展阶段 组织架构 2015 年 11 月 10 日 合并后架构调整 平台事业群 /到店餐饮事业群 /到店综合事业群 /外卖配送事业群 /酒店旅游事业群 /其他 2017 年 1 月 9 日 备战互联网下半场 餐饮平台 /点评平台及综合事业群 /美团平台及酒旅事业群 2017 年 12 月 1 日 完成 40 亿美元融资 到家、到店、旅行、出行四大场景; 到店事业群 /大零售事业群 /酒店旅游事业群 /出行事业部 资料来源: 网易科技, 网易 财经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二) 从 “食住 ”到出行,美团完成生活服务生态链的闭环 1、 出行业务 :串联本地生活服务 的关键 据 Wind资讯报道, 2017年 10月美团点评获得新一轮 40亿美元的融资,投资方为红杉资本中国、挚信资本、腾讯、 Tiger老虎基金等。 此轮融资过后,美团点评估值达到 300 亿美元 。 美团志于成为汇聚各类本地服务的 消费 平台 , 形成 “Eat better, live better”的闭环生态链 。 美团在 美食 、 电影 、 酒店 、 旅行 、 外卖 、 生活服务等原有业务板块中 ,都面临着多个垂直巨头的正面竞争。 例如旅游领域内的携程、外卖领域内的饿了么、电影领域内的淘票票等。 但这些多样 化的本地服务,其 B 端 商户、 C 端用户 群体之间存在交叉,可以实现流量和数据共享 。 而 通过 出行 服务以及出行带来的庞大用户数据, 则 是本地消费业务形成闭环的关键点。 2017 年 2 月 14 日,美团在南京低调开始试运营打车业务。 打开美团 APP 的南京本地页面即可看到 “美团打车 ”入口 , 打车界面与滴滴的网约车平台界面几乎相同 。 不同的是,根据 36 氪调查,滴滴 签约的 司机 每单 车费 要被平台抽取 20%费用 ,而美团只收取 司机 8%。同时,为了鼓励司机使用美团接单, 美团司机在早晚高峰时段出车, 外 加上每天完成一定单数, 可以 得到几十元不等的奖励。 根据腾讯科技报道, 在南京试运行 10个月后,美团打车的日订单量突破 10万单。此时美团已经初步了解了展开网约车业务的关键要素和经营方法,具备了开发新城市业务的能力。 根据财经杂志消息, 2017 年 12 月 1 日,美团点评 CEO 王兴在内部信中宣布成立出行事业部,由美团点评高级副总裁王慧文负责,计划将出行业务再扩大 7 个城市。 2018年 3 月 21 日,美团打车在上海上线,包括出租车和快车两种业务 。 根据野马财经报道, 21 日晚 22 点左右,美团打车在上海运行不到 24 小时,首日订单量即超过 15万。第二日日订单量超过 25万单,日同比增长超过 66%,司机平均的接单时长是 5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7 / 26 专题研究 |传媒 秒钟。 3月 23日,美团打车在上海的日订单量已经突破 30万单,初步拿下 30%的市场份额。目前美团打车已经拿到南京、上海、杭州和成都的网约车牌照,接下来美团的打车业务将陆续上线 以上 城市,并且会争取更多城市的牌照。 与美团低调进入网约车市场类似,今年 4 月 4 日美团突然宣布以 16 亿美元现金加11 亿美元股票全资收购摩拜单车,从传言到官方宣布不到 24 小时。 共享单车是近两年 来的热门创业领域。 根据和讯网的梳理, 摩拜 单车 自 2015 年 1 月成立以来已经完成了 10 轮 融资,平均每 3 个半月便有一轮融资完成 。 但是从 2017年 6 月开始,摩拜一直没有新的融资。 据蓝鲸 TMT 报道 , 摩拜内部 2017 年 12 月的财务报表显示 ,摩拜挪用的用户押金 60 亿元人民币,供应商欠款约 10 亿人民币,收入仅有 1.1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亏损达到 6.81亿元人民币。另外,摩拜此时的日订单量不足 1000 万单,如果按照摩拜投放的 900 万辆单车计算,每天平均每车只有 1 单。这个期间摩拜一直在尝试独立寻找融资 。 虽然采取了取消免费骑行月卡、提高每单价格等增加收入的措施,每月的运营支出依然高于 4 亿元,无法获得正的现金流入。而根据 AI财经社报道,同样在 2017年 7月后便没有融资 的另一家共享单车巨头 ofo 在 2018 年 2 月通过动产抵押的方式将单车抵押给阿里系公司, 从而实现 共计 17.7 亿元人民币的融资 。 因此摩拜寻找 “资本大树 ”的需求开始变得必要和急迫。 表 3:摩拜融资历史 时间 轮次 金额 投资方 2015 年 3 月 天使轮 146 万元人民币 李斌 2015 年 10 月 A 轮 300 万美元 愉悦资本 2016 年 8 月 B 轮 数千万美元 熊猫资本 、 愉悦资本 、 创新工场 2016 年 8 月 B+轮 数千万美元 祥峰投资 、 创新工场 2016 年 9 月 C 轮 1 亿美元 高瓴资本 、 红杉资本中国 2016 年 10 月 C+轮 5500 万美元 高瓴资本 、 华平投资 、 腾讯 、 红杉资本中国 、 启明创投 、 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 2017 年 1 月 D 轮 2.15 亿美元 腾讯 、 华平投资 、 携程 华住酒店集团等 2017 年 1 月 战略投资 上亿美元 富士康 、 华兴资本等 2017 年 2 月 D+轮 上亿美元 淡马锡 、 高瓴资本等 2017 年 6 月 E 轮 6 亿美元 腾讯 、 工银国际 、 交银国际 、 Farallon Capital、 TPG、 红杉中国 、 高瓴资本等 资料来源:和讯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2、 单车出行 +本地生活服务: 填充场景,提升粘性 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8 / 26 专题研究 |传媒 2018年 1月, QuestMobile发布的 2017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年度报告显示,生活服务行业 2017年 的用户规模为 5.24亿人, 行业渗透率为 48.3%。整体来看, 行业发展正处于上升期。 图 2: 2017 年 1-12 月生活服务行业用户规模 (亿人) 资料来源: QuestMobile TRUTH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库,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图 3:典型生活服务独立 APP 新安装活跃用户数和新安装活跃转化率 资料来源: QuestMobile TRUTH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库,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反观单车出行领域。搜狐网报道, 根据摩拜官方数据在 2017 年 4 月摩拜的日订单量超过 2000万,累计骑行人次超过 6亿,已经进入全球 12个国家,累计 200座城市。 2017 年 11 月 , 据极光大数据最新数据显示,在日新增用户数量方面,摩拜的日均新增用户为 16.7万人,排名第二,仅次于 ofo; 2017年 12月,根据 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摩拜单车 12月 11 日至 12 月 17日用户周总使用频次为 17721.70 万次,前一月的同一周( 11 月 6日至 11 月 12日)的用户周总使用频次则为 24131.25万次。 4.32 4.42 4.564.65 4.52 4.63 4.88 4.63 4.895.08 5.16 5.2415.80%20.60%16.50%23.80%8%12.20%11.40%5.60%14.20%19.20%15.90%21.20%0%5%10%15%20%25%0123456月活跃用户数(亿) 同比增长率 (%)亿人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9 / 26 专题研究 |传媒 在互联网用户红利和流量增长几乎饱和的情况下,共享单车 以创新的形式,满足了用户的出行需求 。 同时,每天上百万辆的共享单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 LBS 数据、支付数据。 根据 天极网报道, 美团 高管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截至 2017年 11 月美团点评 的年活跃用户 已超过 2.9 亿,接入 商户 超过 400 万家。 在美团的到店场景下,用户需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者打车去到餐厅用餐。美团的数据是,在其庞大的日活跃用户中,大约 30%有出行需求。 根据 36氪报道, 2017年 美团外卖的用户达 2.5亿,占据外卖市场约 62%份额,覆盖了 1300个城市,日订单量为 1800万单 , 2017年的交易额达到 1710亿元 。 美团本身就是一个拥有多入口的 App,加入出行入口后,入口之间可以互相打通、提供流量,在各种本地服务场景中转换。 另一方面,从 用户年龄分布上来看 , 美团与摩拜的用户结构较为一致,都以年轻的终端消费者为主。 根据艾瑞 数据研究 -指数榜单板块的统计 ,截至 2018 年 4月,美团 24岁以下用户占比 20.71%, 25-30岁占比 30.55%, 31-35岁占比 31.22%;摩拜 24岁以下用户占比 16.36%, 25-30岁占比 25.76%, 31-35岁占比 34.6%。 图 4:美团与摩拜的用户年龄结构 资料来源:艾瑞咨询,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3、 互联网巨头的边界拓展:美团进入出行, 滴滴 开展外卖 根据搜狐新闻, 美团打车是在滴滴垄断 90%以上的网约车市占率时进入市场的 。 为了拓展车主资源,前期 对车主和乘客都进行了大量的 补贴。 除去业务开展初期大量的用户、车主的补贴费用,网约车业务的商业模式和盈利能力较强。网约车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于用户支付打车费用的抽成。根据腾讯科技, 2017年滴滴的 GMV达到250-270亿美元,同比增幅 70%。 滴滴 GMV增长主要来自订单量的增长。 美团进入出行领域不仅是战略布局的考虑,也希望能从盈利能力较强的出行业务中获取丰厚的利润。 美团 由本地生活服务向出行领域布局。而国内外的出行领域巨头,也早早的开始侵20.71%30.55% 31.22%13.62%3.90%16.36%25.76%34.60%17.52%5.76%0%10%20%30%40%24岁以下 25-30岁 31-35岁 36-40岁 40岁以上美团 摩拜识别风险,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0 / 26 专题研究 |传媒 入本地生活服务领域。美国的出行龙头 Uber公司 在 2014年 就开始拓展本地生活服务业务 。 根据搜狐财经报 道,在美国 Uber已推出 UberEATS(餐饮)、 UberRush(快递)等业务,可以配送烧烤、鲜花等餐饮产品或实物 。目前, UberEATS业务 已经覆盖全球 29个国家, 增速强劲。 外卖流水占据 Uber全球近 10%的 份额 。 Uber中国 也曾尝试推出了一部分本地生活服务。包括在杭州推出的 UberLife(优生活 )以及和旅游行业公司合作的 “优步 ( Uber) 旅行计划 ”。 2018年 4月 ,滴滴外卖正式在无锡上线。 根据财经杂志消息, 滴滴首批上线的城市有 9个,除了率先开城的无锡,后续还有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和厦门。滴滴外卖招聘的骑手包括忠诚骑手和自由骑手。根据网易报道,滴滴承诺忠诚骑手每周在线 时间 大于 48小时就可以 得到不少于 1万元的 月 收入,自由骑手的订单收入也会翻倍。根据凤凰科技消息, 4月 4日滴滴外卖发布了一张开屏海报显示,目前无锡每 3份外卖就有 1份来自滴滴,在当地 市场占有率 已达到 1/3。 其实,滴滴出行早有意图 在汽车出行外, 拓展 新的业务。 根据新浪科技, 2016年 9月 ,滴滴 以数千万美元领投 共享单车企业 ofo的 C轮 融资。 2017年 3月 ,滴滴再度参与 ofo的 D轮 融资。根据 36氪报道, 滴滴在 2018年 1月 完成了对 共享单车市场第三位小蓝单车 的收购 。 从美团、滴滴两家公司的布局来看 ,美团收购摩拜 从而 抢夺滴滴在出行上的砝码,防御滴滴在外卖业务上的侵略 。而滴滴也不愿意仅仅守在汽车出行领域,向短途出行的单车、外卖等相关领域扩张。 从业务模式的本质来看,美团擅长的 外卖 或是滴滴擅长的 出行, 其核心都是运力 。 两家公司在提升天花板拓展业务边界时,自然向对方的核心领域渗透。 二、 到家 业务 : 外卖品类扩张,转型 新零售 (一) 外卖市场进入稳定期,美团 /饿了么双寡 头局势已成 线上餐饮 外卖 随着 移动 互联网的普及而 快速 发展,目前行业已进入稳定发展期。 根据 易观分析: 2016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 AMC模型 报告 , 2006年 肯德基上线 “宅急送 ”。 2009 年 , 饿了么网站上线 。 2010-2013 年 , Hi 捞送 、 到家美食会 、易淘食等 第三方外卖 平台纷纷涌现。 根据艾媒咨询 2017Q3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研究报告, 随着阿里、百度等互联网巨头的进入 以及移动互联网设施的普及, 2014年成为在线外卖的市场启动期市场快速扩张, 市场 规模增长率一度超过 70%。 互联网巨头为了竞争外卖市场的份额, 2015年 开始, 饿了么、美团、百度外卖三家开启低价战争 , 多家外卖平台持续亏损经营。 艾媒咨询 2017Q3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研究报告 , 预计 2017年 在线外卖规模 将 达到 2046亿元,年增长率 由前一年的 33%下降 10个百分点 至 23%,用户量超过 3亿人 。 意味着每 10个中国人里,就有 3个使用外卖软件。 从数据的趋势上来看, 外卖 O2O市场从高速增长进入常规速度增长的阶段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