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5G 系列 报告之四 : 美日贸易战对日本通信行业影响及对中国的启示 美日贸易战对日本宏观经济的影响: 以 1985 年迫使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为标志,日本经济经历了 19851986 年的“日元升值萧条”(出口减少,经济增速放缓), 19871991 年的“平成景气”(日元升值导致消费和投资扩大,国内总需求增加), 19922002 年的“平成萧条”(房地产和股市泡沫破裂,亚洲金融危机), 2003 年至今的低速增长(包括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 美日贸易战后的 19852000 年,日本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加大了基础设施投资,但电信领域投资平稳。 可能的原因是,通信具有技术周期性, 19852000 年还处于 1G2G 时代,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并未完全显现。 美日贸易战对日本电信业的影响重点体现为: 1985 年以后电信市场放松管制,逐步对外资开放。 日本电信行业的战略性发展和规模化投资集中在 21 世纪以后 ,也就是在 3G 时期, NTT Docomo 是全球第一个推出 3G 业务的运营商。 日本通信全产业链中,光纤制造商具备全球技术优势,但没有全球性的通 信主设备商。 日本通信行业值得借鉴的经验是,通过鼓励竞争,用市场的手段提高网速和降低资费 ,刺激本国信息消费,并且频谱以招标方式发放许可证,拍卖费用为 0,降低运营商成本压力。 投资建议:抓住 5G 新技术周期历史机遇,推进国产化替代,力争“弯道超车” 相比于美日贸易战对日本通信行业的最大影响是电信运营市场不断对内和对外开放,我们认 为,在全球 5G 周期即将到来的背景下,中美贸易战对中国通信行业的影响将是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以产业升级促进口替代,通过进一步加快国内通信产业链升级,大力发展中国创造,在关键领域实现 5G 核心技术突破,掌握技术自主权。 5G 开启跨时代盛宴,预期 2019 年随着全球 5G 标准推出,国内网络建设将逐步展开,商用规模领先全球。我国 5G 技术研发和标准制定活跃度高,垂直应用需求也有望一触即发,本土 5G 产业链上下游厂商将充分受益,由此向更高的全球市场份额进发。 5G 主设备商重点关注烽火通信; 5G 基站射频前端行业格局有望重构,高频覆铜板Tabl e_Title 2018 年 06 月 10 日 通信 Tabl e_BaseInfo 行业深度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 评级 领先大市 -A 维持 评级 Tabl e_FirstStock 首选股票 目标价 评级 600498 烽火通信 32.52 买入 -A 300602 飞荣达 74.00 买入 -A 600183 生益科技 20.40 买入 -A 300308 中际旭创 41.23 买入 -A 000938 紫光股份 83.78 买入 -A Tabl e_Chart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0.24 8.30 0.59 绝对收益 -3.16 0.29 6.28 夏庐生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7020003 xialsessence 021-35082732 彭虎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7120001 penghuessence 杨臻 报告联系人 yangzhenessence 相关报告 中日韩三国加大 5G 合作,中国电信布局 CDMA 退网 2018-06-03 3GPP 将完成 5G 独立组网标准,网络提速降费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新动能 2018-05-28 中国铁塔赴港上市, 5G+3D 有望成为全球首个 5G 杀手级应用 2018-05-21 中国移动加快推进 5G 承载网建设,云计 算 市 场 将 长 期 高 景 气 发 展 2018-05-14 工信部发布 IPv6 规模部署计划,联通新采物联网平台 2018-05-07 -10%-5%1%6%11%16%21%2017-06 2017-10 2018-02通信 沪深 300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CCL、通信用 PCB 和塑料天线振子迎来重大发展机遇,重点推荐生益科技、深南电路、飞荣达; 5G 高速光模块市场空间倍增,重点推荐中际旭创,关注光迅科技。 风险提示 : 5G 发展不及预期。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美日贸易战前后日本宏观经济变化 . 5 2. 美日贸易战对日本电信业的影响:市场化持续深化 . 6 3. 日本从 2000 年开始大力发展通信基础设施 . 7 3.1. 固网宽带发展迅猛 . 7 3.2. 移动 3G/4G 走在世界 前列 . 8 3.3.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显著 . 9 4. 近二十年日本通信产业链:光纤是优势产业,业绩与移动周期挂钩 . 10 4.1. 运营商: NTT Docomo、 KDDI 和 Softbank 三足鼎立 . 10 4.2. 光纤厂商:日本光纤技术走在世界前列 . 11 4.3. 通 信设备商: “加拉帕戈斯 ”现象导致日本厂商失去参与全球市场机会 . 11 4.4. 手机厂商: 4G 时代的窘境导致股价表现低迷 . 13 5. 贸易战对我国通信产业的影响: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 15 5.1. 回溯历史:移动通信的发展史也是大国之间的博弈史,中国力量崛起 . 15 5.2. 剖析当下: 5G 经济贡献值高,美国试图以此为契机夺回通信行业优势地位 . 15 5.3. 展望未来:我国 5G 技术加速走向成熟,已具备领先商用的实力 . 15 6. 投资建议 . 16 图表目录 图 1:美日六次贸易战回顾 . 5 图 2:日经指数 . 6 图 3:日本电信运营商所有制及数量变化 . 7 图 4:日本电信发展战略 . 8 图 5: 19752011 年日本非制造 业投资量(单位:万亿日元) . 9 图 6: 19752011 年日本非制造业销售额(单位:万亿日元) . 9 图 7:日本电信战略实施成果 . 9 图 8:日本电信战略实施成果 . 10 图 9:日本运营商资本开支(单位:十亿日元) . 10 图 10:日本 三大运营商净利润(单位:十亿日元) . 11 图 11:光纤厂商营业收入(单位:十亿日元) . 11 图 12:光纤厂商净利润(单位:十亿日元) . 11 图 13:设备商营业收入(单位:十亿日元) . 12 图 14:设备商净 利润(单位:十亿日元) . 12 图 15: NEC 股价走势 . 12 图 16: Fujistu 股价走势 . 13 图 17: 2017 年日本智能手机出货量 . 13 图 18:日本手机厂商营业收入(单位:十亿日元) . 14 图 19:日本手机厂商净利润(单位:十亿日元) . 14 图 20:夏普股价走势 . 14 图 21:索尼股价走势 . 14 图 22:京瓷股价走势 . 15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美日贸易战前后日本宏观经济变化 20 世纪 6080 年代中期:黄金发展时期,日本和美国双边贸易摩擦不断加剧。经济高速增长,出口大幅提升,积累了大量的贸易顺差,主要是对美国的顺差。 图 1: 美日六次贸易战回顾 资料来源: 中国知网、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9851986 年:贸易战逐渐升级至汇率战,日本处于“日元升值萧条”状态。美国认为日元低估是造成日本对美国巨额贸易顺差的重要原因。 1985 年,美国主导 G5(美、日、德、英、法)签订了“广场协议”( Plaza Accord),日元被迫大幅升值。数据显示,广场协议签订时,美 元兑 日 元汇率为 250 左右;协议后三个月内,日元快速升值 20%至 200; 1986 年进一步升值至 150 左右; 1987 年升值至 120,至此日元对美元升值超过 50%。理论上,本币升值,会对出口造成极大的冲击,拉低经济增长水平。 事实上,广场协议之后,日本的制造业出口企业受到了极大的打击。外贸出口增速从 1985 年的 2.4%下降到 1986 年的 -4.8%,经济增长率从 1985 年的 5.1%下降到 3.0%。 19871991 年 10 月:日本出现“平成景气”。原因是日元升值,民间消费支出增加,投资扩大,从而拉动了国内总需求。日本经济增长模式由“外需主导型”向“内需主导型”转变,由“管制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变。从 1987 年至 1991 年 10 月,日本经济出现了连续 51个月的持续增长。 20 世纪 90 年代初:日本陷入“平成萧条” 。 19921994 年连续三个年度经济零增长;19951996 年经济出现复苏迹象;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 19971998 年连续两年负增长,1998 年出口下滑 1.3%, 1999 年出口下滑 6.1%。 1993-2002 年的十年间 GDP 年均增长率仅为 0.8%。 日本陷入“平成萧条”的主要原因是,最初日本对日元升值萧条反应过度,并且升值后靓丽的日本经济又给政策制定者带来了巨大的自信,从而忽视了其政策(极度扩张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存在的致命弱点。长期实行低利率政策,造成货币供应量快速上升,涌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经济逐步形成 。 19851989 年,日本股市年均增长率将近 50%,而同期实际GDP 只上涨 4%; 19871989 年,日本城市土地价格平均上涨 103%。(日本大量资金流入房地产行业,原因是,货币供应量相当稳定,但是家电和半导体等产业已经世界第一,没有新产业能够吸纳这些多出来的资金。) 在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热的背景下,日本政府又过于仓促而严厉地实行紧缩货币政策,导致经济硬着陆。 1989 年 5 月,日本银行开始实行紧缩货币政策,提高利率,货币供应速度从 1989 年的 12%下降至 1991 年的 2.3%;同时严格限制不动产贷款,控制土地投机、提高土地转让利益税。导致股票和房地产市场大幅下挫,日本泡沫经济开始崩溃。泡沫破裂后,日本经济硬着陆,导致经济长期萧条。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20032007 年,日本逐渐从萧条的经济中走出来,开始进入低速增长阶段。 2003-2007 年间,日本 GDP 年均增速接近 2%。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日本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 2010 年以后,全球各国都采取了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日本也不例外。 2010 年由于日本政府加大财政支出力度,增大基础货币供应量, 日本经济出现了 V 型反弹。 图 2: 日经指数 资料来源: Wind、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2. 美日贸易战对日本电信业的影响:市场化 持续深化 20世纪 80 年代以前,日本电信处于国营时代,国内和国际业务分别由 NTTPC和 KDD垄断。 1952 年以前,日本的电信服务都是由政府运营的。 1952 年, NTTPC 成立,采用公有制的企业形式,垄断国内电信业务。 1953 年, KDD 成立,对国际电话进行垄断经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日本电信业从国营垄断开始向民营化改革 1985 年, NTTPC 被私有化,并命名为 NTT,标志着日本政府对电信的垄断结束。 1993 年, NTT 分拆 NTT DoCoMo( do communications over the mobile network),经营移动业务。 1997 年,逐渐放弃细分化准入政策,积极推动新兴电信企业之间的大规模并购活动。 1999 年, NTT 通过战略重组成为一个国资控股集团,在行业内的主导地位被削弱。 2000 年, KDD 和 DDI、 IDO 合并,统一在 KDDI 公司品牌下经营。 2000 年, CELLULAR 集团的 7 家 公司合并推出 au 公司。 2001 年, KDDI 与 au 再次合并。至此, KDDI 完成了私有化。 其中,著名的日本软银 Softbank 成立于 1981 年 9 月 3 日, 2006 年通过收购 Vodafone KK( Vodafone 在日本的经营单位)强势进入电信业,先是投资固定通信,后又于 2006 年接手Vodafone 在日本的移动业务。 2013 年,收购美国电信运营商 Sprint 进入美国电信服务业市场。 目前,日本主要是三大电信运营商, NTT 集团(包括 NTT Docomo), KDDI 和 Softbank。三大运营商的特征是, NTT和 KDDI是技术驱动型,而 Softbank是业务驱动型。目前, Softbank已经在多项经营指标上超过前两者。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7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日本电信业不断向外资开放 1985 年,绝对禁止外资进入第一类电信事业(设臵电信线路设备提供电信服务的事业)领域。 1992 年,缓和外资限制,股票议决权的比例不超过 1/5。 1998 年,响应 WTO 关于全面开放电信市场的承诺,废除了外资进入第一类电信事业的限制。 2001 年,继续放宽外资限制,股票议决权的比例由原来不得超过 1/5 改为不得超过 1/3。( AT&T、英国电信曾先后入股日电。 2001 年, Vodafone 高价收购英国电信的日电股份,实现对日电及其移动手机业务子公司 J-Phone 的控股。次年, Vodafone 开始在日本国内推广 3G 业务) 图 3: 日本电信运营商所有制及数量变化 资料来源: 日本总务省、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3. 日本从 2000 年开始大力发展通信基础设施 3.1. 固网宽带 发展迅猛 1999 年以前,日本没有 DSL 和 FTTH 服务,只有 ISDN( 64kbps)和 1996 年开始的 CATV网络接入( 1Mbps)。网络接入速度慢,并且资费高。 1999 年,提出 unbundling 政策(电话线开放:同一个电话线上,宽带服务商和电话服务商可以不是同一家,鼓励运营商间竞争), 1999 年 12 月实现第一个 ADSL 服务。 2000 年unbundling 政策扩展到光纤(光纤开放,相当于中国电信须出租光纤给中国移动,中国移动可以在中国电信的光纤上提供宽带服务)。由于行业内参与者的竞争,资费大幅降低,用户数量迅猛增加。 2000 年 7 月,建立了“ IT Strategy Headquarters”,并制定了四项 ICT 战略; 2001 年 1 月,确定了“ e-Japan”的战略目标,强调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 2003 年,提出了 e-Japan 2 政策,支持非盈利领域。 2004 年,制定了 u-Japan 战略, u 代表 ubiquitous。 2006 年 1 月,提出 IT New Reform Strategy,目标是到 2010 年消除还没有宽带接入的地区。当时的预算是 2006 年 53 亿日元(另外有 41 亿日元做补充), 2007 年 57 亿日元, 2008 年62 亿日元(另外有 105 亿日元作为补充)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8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2009 年 4 月,提出了三年紧急计划( Three-Year Emergency Plan)。在金融危机背景下,日本政府认为 3 万亿日元 ICT 投资可以创造 4050 万个工作岗位,主要措施包括推进电子政务、医疗、教育和人力资源领域的数字技术应用,为现有行业提供更好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2009 年 7 月,提出了“ i-Japan2015”战略。强调发展数字技术,建设宽带基础设施,国家宽带移动接入超过 100Mbps,并制定了国家信息安全战略。( 2013 年 8 月,中国也提出了“宽带中国”战略) 图 4: 日本电信发展战略 资料来源: 日本总务省、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3.2. 移动 3G/4G 走在世界前列 2000 年 12 月以招标方式向 NTT DoCoMo( WCDMA)、 KDDI( CDMA2000)和 Vodafone K.K( WCDMA)颁发 3G 牌照, 2005 年又向 Softbank 和 eMobile 发了两张 WCDMA 制式 3G牌照。 .NTT DoCoMo 是 NTT 于 1993 年分拆出来的子公司, 2001 年 10 月在全球第一个推出 3G业务。 2010 年 Q4, Docomo 宣布建设 4G。日本成为全球第四个宣布建设 4G 的国家。 .KDDI 由 KDD、 IDO 和 DDI 于 2000 年 10 月 1 日合并成立, 2002 年 4 月推出了 3G 业务,由摩托罗拉提供网络设备, 2G 时代的 PDC 和 CDMA 设备就是由摩托罗拉提供的。 .Vodafone K.K 于 2002 年 12 月在日本推出 3G 业务, 2006 年被 Softbank 收购。 .Softbank 于 2004 年进入日本电信业, 2006 年收购 Vodafone K.K 正式进入日本 3G 市场。 .eMobile 于 2007 年 3 月开通 3G 商用网络,选择与华为合作, 2013 年被 Softbank 收购。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9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5: 19752011 年日本非制造业投资量(单位:万亿日元) 图 6: 19752011 年日本非制造业销售额(单位:万亿日元) 资料来源: 莫尼塔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莫尼塔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3.3. 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成果显著 从 2000 年到 2001 年,日本在一年内快速推进低成本的光纤宽带服务。从 2000 年到 2005年,日本在 5 年内建成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互联网络。到 2009 年,日本家庭宽带覆盖率达到98.6%,享受 50Mbps 的电话线 DSL 和 100Mbps1Gbps 的光纤宽带服务,并且资费也大幅下降。 图 7: 日本电信战略实施成果 资料来源: 日本总务省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10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8: 日本电信战略实施成果 资料来源: 日本总务省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4. 近二十年日本通信产业链:光纤是优势产业,业绩与移动周期挂钩 4.1. 运营商: NTT Docomo、 KDDI 和 Softbank 三足鼎立 运营商业绩、资本开支整体与移动周期相关。纵观 20012016 年,日本运营商资本开支总量在 10000 亿日元(相当于 600 亿人民币)到 25000 亿日元(相当于 1300 亿人民币)间呈周期性波动。 2001 年, NTT DoCoMo 宣布建设全球第一个 3G 网络,并且 e-Japan 国家战略驱动运营商加大电信网络资本开支,导致全年资本开支超过 15000 亿日元。 2010 年,日本进入 4G 周期后,运营商年度资本开支节节攀升,在 2014 年达到 25000 亿日元顶峰,随后进入 4G 后周期。 图 9: 日本运营商资本开支(单位:十亿日元) 资料来源: 运营商年报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