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III 评 价 人 员 情 况 姓 名 从事专业 职 称 环评工程师注册号 岗位证书号 签 字 何晓君 环保工程 高 工 B17100001 吕 娜 环保工程 高 工 B17100005 B17100020900 林 增 环保工程 高 工 B17100007 赵忠利 环保工程 工程师 B17100010 张志泉 环保工程 研究员级高工 B17100011 王公玉 环保工程 助 工 B17100012 李玉琦 环保工程 研究员级高工 B17100013 李双江 环保工程 工程师 B17100014 B17100011000 王 威 环保工程 工程师 B17100015 胡宝瑞 环保工程 助 工 B17100018 葛再立 环保工程 工程师 B17100019 聂 鑫 环保工程 助 工 B17100020 李一葳 环保工程 助 工 B17100021 付 宁 环保工程 工程师 B17100023 宋汉卿 环保工程 工程师 B17100025 B17100050900 IV 项 目 名 称: 陈金国际体育健身俱乐部 建设项目 环境保护管理类别: 环境影响报告表 建 设 性 质: 新建 委 托 单 位: 黑龙江金美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编 制 单 位: 哈尔滨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评 价 证 书: 乙级 国环评乙字第 1710号 院长、法人代表: 孙志武 项目负责人: 宋汉卿 项目技术审查 : 李双江 主要编写人员: 姓名 专业 职称 环评工程师证书编号或环评上岗证书编号 编制内容 签字 宋汉卿 环境工程 工程师 B17100050900 B17100025 工程分析、现状评价、 影响预测、评价结论 目 录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 1 工程内容及规模: . 2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6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 7 自然环境简况: . 7 社会环境简况: .10 环境质量状况 .13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13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15 评价适用标准 .16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18 主要污染工序: .18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及预计排放情况 .20 环境影响分析 .21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21 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 .25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 .30 结论与建议 .31 评价 结论 .31 建议: .35 附图 1 项目地理位置图 附图 2 项目 平面布置图 附件 1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 附件 2 供热说明 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陈金国际体育健身俱乐部建设项目 建设单位 黑龙江金美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孙美玲 联 系 人 董国才 通讯地址 哈市南岗区国民街 10 号禧年小区 A栋 B座 602室 联系电话 13352500699 邮政编码 150001 建设地点 道里区群力新区群力大道与灵江路交口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 行业类别 及 代 码 类别: 休闲健身活动 代码: 8830 占地面积(平方米 ) 7548.37 绿化面积 (平方米 ) 1500 总 投 资 (万 元 ) 14000 其中: 环保投资 (万元 ) 27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0.19% 评价经费(万元) 1.2 预期投产日期 2016年 2月 2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 项目 概况 陈金国际 体育健身俱乐部 是一家经专业设计,集休闲、娱乐级专业健身于一体的大型健身 俱乐部 。专业性、科学性、功能性、实效性、舒适性是健身 俱乐部的服务宗旨, 力求 为每一位会员提供一个减轻工作压力,强身健体的优雅环境。俱乐部 开设有氧健身操 、 有氧器械 、 瑜伽 、羽毛球等 各种健身项目 以及 专业齐全的设施来满足不同健身爱好者的需求,给您的锻炼增添更多的乐趣。 俱乐部 秉承“时尚、健康、专业 ”的品牌经营思路,为社会时尚人士倾情奉献全新健康休闲理念。 1.1 项目地理位置 本项目位 于 道里区群力新区群 力大道与灵江路交口 。 项目 北侧 隔群力大道 为一处在建 的高层楼盘 , 东 南侧 为一座 3 层的闲置用房,具体使用功能暂时未知 ,据了解该处用房属于哈西办,将来极可能作为办公用房, 西侧为 体育公园 ,东 侧为 灵江路 , 项目场 地 现 状 为空地 。 本项目地理位置见附图 1。 1.2 项目 规模 本项目总占地面积为 7548.37平方米, 建筑面积 25581.41平方米 。 建筑物呈“ L”型, 一侧为 4层建筑,另一侧为 6层建筑, 设置 地下两层。 俱乐部 开设有氧健身操 、 有氧器械 、 瑜伽 、羽毛球等 各种健身项目 ,日接待顾客约 80人。 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图见附图 2,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 1,各楼层设置见表 2。 表 1 项目主 要经济技术指标 项 目 规划指标 备 注 总用地面积 7548.37m2 总建筑面积 25581.41m2 地上建筑面积 15005.61m2 地下建筑面积 10575.80m2 3 建筑 层数 4层局部 6层 建筑高度 23.95m 续表 1 项 目 规划指标 备 注 建筑密度 43.50% 容积 率 1.99 地 下 停车泊位 45 表 2 楼层设置表 序号 名称 所在楼层 使用 面积( m2) 备注 01 地下停车场 -2F 2800 停车泊位 45辆 02 VIP俱乐 部辅助房间 -2F 1800 03 体育用品 超市 -1F 4300 包括库房 04 设备用房 -1F 1000 05 客房 1F-5F 6250 包括大堂、餐厅 局部 6层 06 办公 6F 660 07 体育用品、健身器材 销售 1F-2F 3800 临街商铺 4层建筑 08 健身及辅助房间 3F 1900 含活动与辅助用房 09 羽毛球场地 4F 1900 含 VIP休息 1.3项目投资及筹资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额为 14000万 元,由 建设单位 自筹解决。 1.4环保投资 本项目环保投 资 27万元,占总投资的 0.19%。 本项目环保投资估算见表 3。 表 3 环保投资估算 序号 项目名称 投资金额(万元) 1 施工期临时防护 5 2 水泵房、风机房 隔声、减震 、 软连接 5 3 防渗化粪池 5 4 垃圾清运 5 5 油烟净化器 1 6 油水分离器 1 7 地下车库排气筒尾气净化装置 5 合计 27 4 1.5工作人员与工作制度 本项目 固定劳动定员为 6人,年 工作 天数为 365天, 提供住宿, 设职工食堂。 1.6公用 工程 给水 本项目 无工艺用水, 用水主要为 职工 与顾客的 生活用水,由 市政 给水 管 网供给 , 本项目劳动定员 6人,生活用水量按 80L/人 d计, 日接待顾客约 80人, 生活用水量按 50L/人 d计 , 年 营业 天数为 365天 , 用水量为 4.48m3/d( 1635.2m3/a)。 排水 本项目排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排水量按用水量的 80%计算,污水排放量为3.58t/d, 1306.7t/a。 本项目位于哈尔滨市 道里区群力新区 ,所产生的生活废水排入市政管网进入 群力 污水处理 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 供热 本项目 冬季 采 暖计划采用 大唐 哈尔滨 第一热电厂的 集中供热。本 项目 采暖面积 20000m2,采暖期燃煤量按 40kg/m2计,则本项目一个采暖期分担燃煤总量为 800t。项目运营后热水采用天燃气或电加热的方式,不自建燃煤锅炉。 供电 由 哈尔滨市 道里 区 供电部门 统一 供给,其次,本项目在 楼顶设置光伏电池发电系统,与市政电网配合使用。 空调系统 本项目将在 楼顶远离南侧 3层办公用房处 安装日本大金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空调无需用水,使用环保型制冷剂。 5 二 、产业政策可合理性 本项目为 休闲健身活动类 ,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011年本) (修正 )中 的鼓励类(第 三 十 六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 务业中 的 33、 大众体育健身休闲服务 ) ,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要求 。 三 、 选址的环境可行性 本项目位 于道里区群力新区群 力大道与灵江路交口。 项目 北侧隔群力大道为一处在建的高层楼盘,东南侧为一座 3 层的闲置用房,具体使用功能暂时未知,据了解该处用房属于哈西办,将来极可能作为办公用房 西侧为体育公园,东侧 为灵江路,项目场 地 现 状 为空地 。 选址 符合 哈尔滨市总体 规划 的要求 , 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合理, 不在工业污染影响范围内, 且在严格落实本报告表提出的各项 措施和建议的条件下,项目选址从环保角度分析基本可行。 6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 是新建项目, 位于 道 里区群力新区群 力大道与灵江路交口。 项目 北侧隔群力大道为一处在建的高层楼盘,东南侧为一座 3 层的闲置用房,具体使用功能暂时未知, 据了解该处用房属于哈西办,将来极可能作为办公用房 西侧为体育公园,东侧 为灵江路,项目场 地 现 状 为空地 ,无原有环境问题。 工程所在区域环境现状见下图。 ( 西 :体育公园 ) ( 北 :在建楼盘 ) ( 东南 :闲置用房 ) ( 东 ) 7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 一、地理位置 哈尔滨市位于东经 12542 13010,北纬 4404 4640之间,地处中国东北北部地区,黑龙江省南部。全市辖 8 个区、 10 个县(市),总面积 5.3万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7086平方公里 。 项目所在地位于道里区,道里区位于哈尔滨市西北部,地处北纬 45 度47 分,东经 126 度 38 分,海拔高度 112 米。东以滨洲铁路为界与道外区为邻,西与双城市接壤,南与南岗区相连,北至松花江南岸与松北区和肇东市隔江相望。全区东西 最长处为 45.3公里,南北最宽处为 17.5公里,全区总面积 479.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38.6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 哈尔滨市区地域平坦、低洼,东 部 12县(市)多山 及丘陵地。东南临张广才岭支脉丘陵,北部为小兴安岭山区,中部有松花江通过,山势不高,河流纵横,平原辽阔。哈尔滨市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形成的三级阶地上。 三、气候气象 哈尔滨市位于亚洲大陆东部季风区内,受西伯利亚的冷干气团(冬季风)和副热带暖湿气团(夏季风)的影响,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长而严寒,夏季短而湿热。其常年主导风向为南风和西南风, 平均风速为 3m/s。年平均降水量约为 550mm,降水量分布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春末和夏季,这段时期的降水量约占全年总降水量的 70%左右。根据 2000 8 年至 2002 年三年统计资料显示,哈市最高气温为 36.4,最低气温为-38.1,平均气温为 5.3。全年 D类空气稳定度最多,为 40%,冬季 D、E、 F类空气稳定度居多,分别为 26%、 32%、 33%。冬季土壤冻结深度在 2m左右。全年日照总时数为 2382.7小时,日照百分率为 53%,日照平均辐射量为 4.52MJ/m2。 四、森林、植被 哈尔滨市林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山 区,张广才岭西北麓,小兴安岭南坡。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以及柞、椴、榆、杨、桦等。其中红松以材质优良享誉国内外,水曲柳以花纹美丽驰名。此外,还有黄太平、大秋果、苹果、葡萄等温带果木林,以及特种经济林、黑豆果等。野生果树中有豆淀果、猕猴桃、五味子、山葡萄、东方草莓等。 五、水文情况 哈尔滨市境内的大小河流均属于 松花江水系和牡丹江水系,主要有松花江、呼兰河、阿什河、拉林河、 蚂蚁 河、东亮珠河、泥河、漂河、蜚克图河、少陵河、五岳河、倭肯河等。松花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天池,其干流由西 向东贯穿 哈尔滨市地区中部,是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 哈尔滨市主要地表水体为松花江。松花江流量受季节变化影响,年径流量变化呈双峰型,水量丰富。径流量主要集中在夏季,春、冬两季流量相对较小,冬季枯水期径流量最低。依据黑龙江省地面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分和水环境质量补充标准( DB23/485-1998)规定,本项目相关松花江流域属 9 类水体。 六、地质地震 哈尔滨地区整体地质结构属于第四纪地层结构,土壤呈混状、中密、无冻胀性。自表层至 83米深为第四纪人类生活层,自 83 米至 910米为白恶纪下统, 910米以下为花岗岩结构 。 哈尔滨地区总体处于地壳相对稳定的地段,目前尚未发现第四纪全新式断裂。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 1990)可知哈尔滨市地震基本烈度为度。 10 社会环境简况: 一、区划及人口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是我国东北北部政治、经济、 建文 中心,也是我国省辖市中面积最大、人口居第二位的特大城市 , 同时哈尔滨市还是国家级历史建文名城,是国内冬季冰雪旅游的著名城市。哈尔滨市下辖8 区 10 县(市),是国内幅员面积最大的省会城市。目前,哈尔滨市总人口约为 980.4万人,其中市区人口 472.8万人,所辖县 市人口 507.6万人。 该项目所在地道里区是黑龙江省省会哈尔滨市的中心城区,是哈尔滨市市委、市人大、市政协、市警备区和市政府行政审批中心的所在地。辖5个乡镇、 42个行政村, 18个街道办事处、 108个社区。全区总面积 479.2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 38.6平方公里,总人口 76 万人,其中城市人口62万人。 二、经济发展 2013年 1-7月, 道里 区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2043337万元,同比增长 30%。其中:基本建设和其它投资完成 1148458万元,同比增长 38.7%;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 894879万元,同比 增长 20.3%。按产业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 19079万元,同比下降 36.4%;第二产业完成投资 168682万元,同比增长 99%;第三产业完成投资 1855576万元,同比增长 27.4%。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2043337万元,同比增长 30%。 1-8月份,全区累计实现进出口总额 11911.3万美元 , 同比下降 25.7%,其中:完成进口总额 756.7万美元 , 同比下降 50.3%;完成出口总额 11154.6万美元 , 同比下降 22.0%。 11 三 、 教育事业 道里区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近年来,投入近 2.5 亿元,新翻扩建中小学校 13 所,行业规划和均衡发展改造学校 11 所,维修学校 112所。通过省级 “ 双高、普九 ” 初评和复评,第 14中学跨入省级示范性高中行列,第5中学、第 18中学分别通过省级特色示范性高中和市级示范性高中论证,省、市一类中小学校达到 45所。 “ 支教 ” 工作力度大、效果好,促进了城乡各级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 2006年,道里区有中小学校 136所、教师 5266人、在校生 65933人、毕业生 16511人、招生 15969人。其中:有小学校86所,在校生人数 26499人,教师 2109人。教育部门办学 76所,社会力量办学 10所;城市小学 42所,农村小学 44所。中学校 45所,在校初中生人数 25152人,高中在校生 11546人,教师 2916人。教育部门办学 29所,社会力量办学 16所;城市中学 36所,农村中学 9所。职业高中 5所,在校生人数 2736人,教师 241人。特殊教育学校 1所,在校生 130人,教职工 61人。幼儿教育园所 89个,在园幼儿人数 6658人,教职工 614人。 四 、 文化建设 道里区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松花江沿江风光,中央大街步行街,索菲亚建筑艺术等等都是世界知名的艺术瑰宝。辖区内有省歌舞剧院、市歌剧院、市话剧院、哈尔滨音乐厅、青年宫等几十 处文化团体和活动场所。城乡共有舞厅、歌厅、游艺厅、台球厅、棋社、曲艺厅等活动场所 500余家。道里区文化馆为省一级文化馆,道里区图书馆为省级标准图书馆,有文化站 22个,其中,尚志街道文化站为全国标准文化站。尚志、抚顺、工程、 12 正阳河、康安 5个街道文化站为省一级文化站。开办了 24个社区文化广场,200 余个社区大院文化活动点。有几十个诗歌、美术、创作、舞蹈、合唱等业余文艺团体。有多项作品在全国获奖。 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丰富多样,每年均举办各种综合性、群众性的演出100 余场, 10 余万居民参与活动。在沿江的公园绿地和建国 公园等休闲场所,每天都有群众自发组织的各种舞蹈、合唱、戏曲等活动。每年坚持文化下乡,举办农民文艺汇演、城乡秧歌比赛等,推动了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 。 13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一、 环境空气 根据 哈尔滨市环境质量 概要 ( 2013)中 环境空气质量 2013监测结果,详见表 4,分析所采用的标准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规定的年均值二级标准。 表 4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统计表单位: g/m3 监测时段 SO2 NO2 PM10 年平均 44 56 119 标准值 60 40 70 由上表可以看出, 哈尔滨市 主要环境空气污染因子 只有 SO2年均值可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规定的年均值二级标准 , NO2、PM10 均超过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规定的年均值二级标准 ,这主要是由于汽车尾气排放、道路扬尘及冬季采暖燃煤排放的烟尘所致。 二、地表水 根据哈尔滨市环境质量概要( 2013) , 按年均值评价, 2013年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质总体状况为优。朱顺屯、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摆渡镇和牡丹江河口下 6个 断面 水质均符合 III类标准,均达到水体功能区划目标。其中阿什河口下、呼兰河口下、大顶子山 3个断面的水质优于水体功能区划目标。松花江干流哈尔滨江段 III 类水质断面比例 14 达到 100%。主要监测指标高锰酸盐指数、氨氮、五日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年均值分别为 5.45毫克 /升, 0.749毫克 /升, 2.60毫克 /升, 17.5毫克 /升,均符合地表水 III类标准。 三、声环境 根据哈尔滨市环境监 测中心站出版的 2013 年哈尔滨市 环境质量概要可知道里 区 昼间区 域 声环境监测值 为 55.5dB(A), 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三级,评价等级为一般;夜间区 域 声环境监测值 为 44.5dB(A),区域声环境质量等级为二级,评价等级为较好。 四、固体废物 该区域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为 员工 日常 生活 产生的生活垃圾 。 其中生活垃圾袋装化收集后,由市政部门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理 , 固体废物处置率可达 100%。 1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经调查,本项目 所在区域 为 位于道里区群力新区群力大 道与灵江路交口。 项目 北侧隔群力大道为一处在建的高层楼盘,东南侧为一座 3层的闲置用房,具体使用功能暂时未知,西侧为体育公园,东侧 为灵江路,项目场 地 现 状 为空地 , 无国家、省、市级名胜古迹、自然保护区 ,项目厂界周边 200米范围内无环境敏感保护目标,项目的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是所在区域的环境空气、水环境和声环境质量。 环境空气保护目标: 保护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 (二级标准) 。 水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纳污水体松花江的水质 ( 类水体) 。 声环境保护目标: 保护项目所在区域声环境质量 ( 1类标准) 。 16 评价适用标准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 标准),详见表 5-1。 表 5-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污染物名称 取值时间 浓度限值 二级标准 浓度单位 二氧化硫 SO2 年平均 60 g/m3 (标准状态) 24小时平均 150 1小时平均 500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年平均 70 24小时平均 150 二氧化氮 NO2 年平均 40 24小时平均 80 1小时平均 200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III类水体),详见表 5-2。 表 5-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III类水体) 污染物 pH COD BOD5 总磷 NH3-N 石油类 标准限值 6-9 20 4 0.3 1.0 0.05 (3)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2类标准) ,详见表 4-3。 表 5-3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1类标准) 类别 适用区域 昼间 夜间 1 居 民住宅等需要保持安 静的区域 55dB(A) 45dB(A) 污 染 物 排 放 (1)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详见表 5-4。 表 5-4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三级标准 项目 pH CODCr BOD5 SS 氨氮 石油类 挥发酚 三级标准 6-9 500 300 400 20 2.0 17 标 准 (2)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1类标准),详见表 5-5。 表 5-5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348-2008)( 1类标准) 类别 标准值 Lacq, dB(A) 昼间 夜间 1 55 45 (3)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11),详见表 5-6。 表 5-6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 ( GB12523-2011) 单 位 dB(A) 昼间 夜间 70 55 (4)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 GB18483-2001) ,详见表 5-7。 表 5-7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规 模 小型 中型 大型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 mg/m3) 2.0 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 60 75 85 总 量 控 制 指 标 COD: 0.39t/a; 氨氮 : 0.039t/a; SO2分担量 : 0.82t/a; 烟尘分担量 : 3.79t/a; NOx分担量 : 2.35t/a。 18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主要污染工序: 本项目 污染 工序 集中在施工期和 营运期。 本项目 施工 期主要污染来源如 下 : 1.水环境污染工序 本项目污水主要来源于 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 2.环境空气污染工序 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为 施工机 械产生的施工 扬 尘及运输车辆产生的扬 尘。 3.声环境污染工序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所产生的施工噪声及工程材料运输交通噪声 4.固体废物产生工序 施工期主要的固体废物为建筑垃圾 和 施工人员的生 活垃圾 。 本项目 运营期主要污染来源如下: 1、 水环境污染工序 本项目 水环境污染工序主要为职工和顾客产生的生活污水 ,主要污染物为 COD和 氨氮,浓度 分 别为 300mg/L和 30mg/L。 2.大气 环境污染工序 本项目 冬季采暖使用 大唐 哈尔滨 第一热电厂的 集中供热 ,对大 气的影响主要来自食堂产生的油烟和地下停车场的尾气排放 。 19 3.声环境污染工序 本项目 所产生 的 噪声 主要为 地下停车场风机的设备噪声 、 地下停车场车辆的交通噪声和泵房、风机房的机械噪声。 3.固体废物产生工序 本项目固废主要来源于职工和顾客 的 生活 垃圾 。 20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量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 处理后排放浓度及排放量 (单位 ) 浓度 排放量 (t/a) 浓度 排放量 (t/a) 水 污 染 物 污水总排口 COD 300 mg/L 0.39 300 mg/L 0.39 氨氮 30 mg/L 0.039 30 mg/L 0.039 大 气 污 染 物 集中供热 燃煤分担量 烟尘 3.79 3.79 SO2 0.82 0.82 NOx 2.35 2.35 食堂 油烟 4.5 mg/m3 0.0036 t/a 1.8 mg/m3 0.0014 t/a 固 体 废 物 职工 顾客 生活垃圾 5.66t/a 5.66t/a 噪 声 设备 设备 噪声 70-80dB(A) 昼间 55dB(A) 夜间 45dB(A) 21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 期环 境影响分析: 1.环境空气 根据项目建设特点分析,施工期环境空气污染物主要为 为 施工机械产生的施工 扬 尘及运输车辆产生的扬 尘。 施 工 扬 尘 本工程在施工期产生的扬尘影响 主要来自于地下附属设施建设开挖地表过程和 施工材料装卸产生的扬尘 。地表开挖时的产尘量较大,局部空气中的粉尘量将加大,对周边环境影响明显。项目施工区域必须采取洒水保持施工区域土壤湿度,可降低排放源强 70%,并设置 1.8米高临时 金属围挡,施工扬尘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可得到相当程度的减轻;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残 土应及时清运,对不能立即清运的应当采取封闭、遮盖等有 效防尘措施,施工场地定时洒水降尘,施工现场设置金属板围墙,施工车辆进入施工现场,减速行驶,采用封闭方式运输 ; 建议室内装修时采用环保材料,施工人员采取防护措施。由于施工场地附近区域多为空地,较为开阔,施工产生的扬尘对周围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较小。 路面扬尘 路面扬尘主要来源为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产生的轮胎尘、原料装卸、堆放时随风飘扬的尘土,因此 对施工场地的车辆轮胎进行相应清洁,防止其轮胎携带泥土产生扬尘; 同时要求运送残土车辆 运输时覆盖帆布 ,以减轻扬尘污染。 22 2.水环境 对地表水的影响 施工期对当地 表水环境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来自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本项目施工期 施工现场不设办公、生活区 ,而是 在场外异地租用 ,施工人员的生活废水 排入当地市政污水收集管网,最终进入 群力 污水处理厂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松花江。 该项目施工期所产生的废水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 很 小。 地下水的影响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 由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为本项目所做的岩土 勘测报告, 该 场地位于 哈尔滨市道里区 , 所处地貌单元属于松花江河漫滩地带 , 拟建场地地形 较 平坦,起伏 不 大 ,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松散岩类孔隙潜水,含水层呈多层分布,故各含水层水力联系密切 ,即为统一含水层。 其 稳定水位埋深 5.10-5.80m,其相对高程 94.42-95.12m,属于砂砾石孔隙潜水。据调查,场地水位年变化最大幅度为 2m左右。据当地观测和水文局调查资料,本区多年来水位标高变化幅度在 1.00-2.00 之间,高层建筑按 50 年一遇的抗浮设计水位标准, 建议抗浮水位标高为 117.1m。 该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微中钢筋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微腐蚀性。 为了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必须做好基坑支护及降排水工程。 建议建设单位按以下措施进行施工: 该地下工程附近 分布多处 管线,施工前应 注意地下各类管线的迁移及邻近浅埋基础的稳定与安全,必要时应在基坑外墙及建筑物之间进行加 23 固处理,并采用地下水回灌措施确保水位稳定,从而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与稳定。 土方开挖时,应严禁在基坑周边堆载,挖出的土方应及时清除保证基坑及邻近建筑物的安全。 拟建地下工程上部为稍密状态 的 细砂,地下水位较高,必须做好基坑支护工程,并注意枯水期与丰水期不同时段基坑总涌水量的变化,并在基坑周边及邻近建筑物设置变形监测点,随时注意基坑及周边建筑的位移变形。 根据场地地基土性质,特点、相邻建筑物情况,基坑开挖较深需采取支护措施 ,支护方案建议采用悬臂支护桩,同时,悬臂桩之间配以板式或帷幕维护结构,防止塌方、流砂、涌土等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场地地质条件和桩基成孔工艺,建议采用泥浆护壁钻孔桩,桩径 600mm,桩长、桩端持力层根据计算确定。根据实际要开挖的基坑深度,必要时应进行专门的基坑支护设计,同时要考虑基坑开挖时对周围已有建筑物基础、地下管网及道路运行环境的影响。 季节冻深按 1.98m考虑。施工时应特别注意侧向防冻胀处理。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度,设计烈度设计者可按有关部门规范及地方政府文件执行。地震设计分组为第 I组 。 本项 目施工期地下开挖时采用降水作业,但这是暂时的,待施工期结束后,地下水位线还能够逐步恢复到原有水平。施工期降水作业的排水将用水泵排至附近的市政排水管网,施工过程对地下水水质不会造成影响。 24 3.噪声 施工期噪声主要为施工机械设备所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