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箱行业深度系列二:寻找价值洼地,自动变速箱产业链多维解析.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自动变速箱行业深度系列二:寻找价值洼地,自动变速箱产业链多维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自动变速箱行业深度系列二:寻找价值洼地,自动变速箱产业链多维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自动变速箱行业深度系列二:寻找价值洼地,自动变速箱产业链多维解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自动变速箱行业深度系列二:寻找价值洼地,自动变速箱产业链多维解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自动变速箱行业深度系列二:寻找价值洼地,自动变速箱产业链多维解析.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 / 29 行业深度 |汽车 证券研究报告 Tabl e_Title 汽车与汽车零部件:自动变速箱行业深度系列二 寻找价值洼地,自动变速箱产业链多维解析 Table_Summary 写在前面 自动变速箱行业深度系列一我们论证了自动变速箱国产化是未来几年汽车零部件行业最确定的机会,独立第三方自动变速箱供应商应运而生。本篇作为 行业深度系列二 ,将透析 不同路径 自动变速箱的市场 前景 ,挖掘产业链上游具有 进口替代 机遇的核心零部件供应商。 AT、 CVT、 DCT 优劣各异, 三条 技术路径各分天下 根据 汽车 终端实销 数据, 目前国内乘用车中 AT 装配率最高, CVT、DCT 份额 提升加快 , 2017 年 AT、 CVT、 DCT 市占率分别为 33.3%、 16.9%、16.1%。分 派系而言, 美系、法系、韩系 AT 变速箱占比较高,日系品牌 以CVT 为主,德系品牌主要 配套 AT 和 DCT。新能源 乘用车中, 纯电动 车型多数搭载 单级 减速器,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以 AT 和 DCT 为主要 配套类型 。 外资供应商具有先发优势,自主企业研发成果初具成效 国内 自动变速箱供应格局基本分为外资独立供应 商 、自主独立供应商以及整车 旗下 子公司或事业部。 AT 变速箱以 6AT 为主,爱信 AW、采埃孚占据 大部分市场份额 ,坚持研发 AT 的自主企业主要有东安动力、盛瑞传动等, 此外部分整车厂下设 AT 生产子公司, 如 吉利汽车 、上汽通用、长安福特等 。 CVT 市场主要由加特可和爱信 AW 等日系供应商主导,自主供应商包括南京 邦奇、万里扬、江麓容大等。 DCT 大多由 大众 、 上汽 、比亚迪 、长城 、 吉利 等 整车企业自主生产,独立供应商主要有格特拉克。 中短期来看,自动变速箱行业增速主要受国内 有效 产能制约,随着供应商加速建设扩产,行业供给将得到有效改善。长期而言,自动变速箱行业提升大周期得益于国内汽车消费需求升级,传统乘用车手动挡向自动挡转变是大势所趋。同时 我们 判断随着 新能源汽车 补贴 的逐步退坡, 混合动力 汽车的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升,而 自动变速箱 目前 来看是 实现 混合动力的 必要条件 , 我们预计 2020 年 国内自动变速箱 市场 规模超千亿。 外资垄断受限 , 自动变速箱 关键零部件 国产化 势在必行 自动变速箱由 控制机构和传动机构组成, 目前 控制 机构已 发展为集成化的电液控制模块,被博格华纳 等少数外资 企业垄断 。传动机构中 , AT、CVT 中 的 液力变矩器 、 CVT 中的钢带 和 DCT 中的双离合模块 仍 由 国际巨头 把持, 而 部分零部件 已经 具备 了 进口替代的能力 , 如 以德尔股份为代表的油泵和电辅助泵企业 、 以 精锻科技为代表 的 差速器 齿轮 和 结合齿企业 等 。 投资建议:精选自动变速箱产业链价值投资标的 国内自动变速箱行业正处于 渗透率及 国产 替代 的加速双升阶段 ,国内独立第三方自动变速箱供应商有望快速崛起,同时自动变速箱核心零部件也逐步打破外资垄断,相继迎来国产化浪潮。我们建议关注率先沐浴国产化红利的企业:积极转型布局自动变速箱油泵的德尔股份、国内乘用车精锻齿轮细分行业龙头精锻科技、自动变速箱操纵器供应商宁波高发 以及 国内粉末冶金高端零件制造龙头东睦股份。 风险提示 市场竞争超预期;自动变速箱渗透率不及预期。 Table_Grade 行业 评级 买入 前次评级 买入 报告日期 2018-04-23 Tabl e_Chart 相对市场 表现 Table_Aut hor 分析师: 张 乐 S0260512030010 021-60750618 gfzhanglegf 分析师: 闫俊刚 S0260516010001 021-60750621 yanjunganggf 分析师: 唐 晢 S0260516090003 021-60750621 tangzhegf Table_Report 相关研究: 汽车及 汽车零部件: 自动变速箱行业 系列深度一: 渗透率提升叠加进口替代加速,独立第三方自动变速箱供应商正崛起 2018-02-13 Table_Contacter 联系人: 刘智琪 021-60750604 liuzhiqigf 李爽 fzlishuanggf - 2 0 %- 6 %8%22%2 0 1 7 - 0 4 2 0 1 7 - 0 8 2 0 1 7 - 1 2 2 0 1 8 - 0 4汽车 沪深300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2 / 29 行业深度 |汽车 目录索引 AT、 CVT、 DCT 优劣各异,三条技术路径各分天下 . 4 AT 最早进入国内市场, CVT、 DCT 是后起之秀 . 4 地缘特性导致不同技术路径仍将百家争鸣 . 5 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对自动变速箱性能要求更高 . 6 自动变速箱配套供应体系全梳理 . 8 外资供应商具有先发优势,自主企业研发成果初具成效 . 8 不同技术路径自动变速箱下游配套客户情况 . 13 自动变速箱 蓝海待掘金,市场规模超千亿 . 16 自动变速箱产业链深度剖析 . 19 AT、 CVT、 DCT 结构拆解 . 19 液力变矩器 . 21 行星齿轮组 . 21 电磁阀 . 22 变速箱油泵、启停泵 . 22 投资建议:精选自动变速箱产业链价值投资标 的 . 23 德尔股份:积极进行产品转型升级,静待新业务落地 . 23 精锻科技:乘用车精锻齿轮行业龙头企业 . 24 宁波高发:自动变换挡机构有望实现量价齐升 . 25 东睦股份:国内粉末冶金制造龙头,切入变速箱领域有望增厚业绩 . 27 风险提示 . 28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3 / 29 行业深度 |汽车 图表索引 图 1: 2015 年 -2018 年 1 季度国内各类型变速箱占比情况 . 5 图 2: 2017 年国内乘用车分派系各类型变速箱占比情况 . 6 图 3: 2015 年 1 月 -2018 年 3 月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各类型变速箱销售情况(台) 7 图 4: 2015-2017 乘用车 AT 变速箱市场市场份额前 20 家车企及配套供应商 . 14 图 5: 2015-2017 乘用车 CVT 变速箱市场市场份额前 10 家车企及配套供应商 . 15 图 6: 2015-2017 乘用车 DCT 变速箱市场市场份额前 10 家车企及配套供应商 . 16 图 7: AT 自动变速箱核心零部件及主要供应商 . 20 图 8: CVT 自动变速箱核心零部件及主要供应商 . 20 图 9: DCT 自动变速箱核心零部件及主要供应商 . 20 图 10: DCT 双离合模块供应商及下游配套客户 . 20 图 11:液力变矩器结构及动力传导机制 . 21 图 12:奔驰 S 级车型所用 4 速纵置自动变速器结构示意图 . 22 图 13:德尔股份主要产品 . 23 图 14:精锻科技主营产品 . 24 图 15:精锻科技主要下游客户 . 24 图 16:精锻科技轿车齿轮销量(万件)及同比增速 . 25 图 17:公司营收、归母净利润(百万元)及同比 . 25 图 18:宁波高发自动换挡产品 . 25 图 19:宁波高发营收、变速操纵器营收(亿元)及同比增速 . 26 图 20:东睦股份粉末冶金汽车变速器相关产品 . 27 图 21: 2017 年东睦股份产品销售收入结构 . 27 表 1:四类自动变速箱基本特点对比 . 4 表 2:国内主流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变速箱配套情况 . 7 表 3:国内主要独立 AT 变速箱供应商情况一览表(独立第三方供应商) . 9 表 4:国内主要 AT 变速箱供应商情况一览表(整车厂旗下变速箱生产企业) . 10 表 5:国内主要 CVT 变速箱供应商情况一览表 . 11 表 6:国内主要 DCT 变速箱供应商情况一览表 . 13 表 7: 2020 年 AT 市场规模敏感性分析 . 17 表 8: 2020 年 DCT 市场规模敏感性分析 . 17 表 9: 2020 年 CVT 市场规模敏感性分析 . 18 表 10: 2020 年自主品牌 AT 装配量复合增速规模敏感性分析 . 18 表 11: 2020 年自主品牌 DCT 装配量复合增速规模敏感性分析 . 18 表 12: 2020 年自主品牌 CVT 装配量复合增速规模敏感性分析 . 18 表 13:德尔股份已实现批产供应的客户 . 24 表 14:宁波高发主要客户配套产品 . 26 表 15:宁波高发定向增资项目 . 26 表 16:东睦股份不同技术路径变速箱供应零件 . 28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4 / 29 行业深度 |汽车 AT、 CVT、 DCT 优劣各异, 三条技术路径各分天下 AT 最早进入国内市场, CVT、 DCT 是后起之秀 自动变速箱的性能 契合汽车智能化的发展,其油耗、效率与手动变速箱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对手动变速箱的替代不可逆转。按照不同的技术路径,自动变速箱可分为液力自动变速箱( AT)、无级变速箱( CVT)、 双离合自动变速箱( DCT)、及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箱( AMT) 。 AT变速箱应用最早,同时也是技术最成熟、可靠性最高的自动变速箱。多档位和液力变矩器的配合使得 AT平顺性较好,但制造难度和成本相对较高,传动效率较低。 CVT构造简单,成本最低,采用钢带锥轮结构实现了无级变速,燃油经济性和平顺性较好,但依靠钢带传动的 CVT承受的发动机扭矩较小 ,否则易发生钢带打滑,适用于小排量的家庭用车。 AMT在 20世纪 80年代开发成功,但由于存在换挡动力中断,换挡品质的提高受到限制。 DCT应用历史相对较短,无间隙换挡使得传动效率高,燃油经济性好,适用于城市 SUV等中小型车辆。 表 1: 四类自动变速箱基本特点对比 AMT AT CVT DCT 图例 基本结构 单离合器 齿轮传动机构 换挡执行机构 电机或液压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 箱体 液力变矩器 行星齿轮机构 换挡元件 液压控制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 箱体 液力变矩器 行星排和齿轮 锥盘钢带等 液压控制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 箱体 双离合器 齿轮传动机构 换挡元件 液压控制系统 电子控制系统 箱体 优点 结构简单低成本 结构基于手动箱 油耗低 扭矩适应面广 技术成熟 市场占有率高 换挡品质高 扭矩适应面广 真正无级变速 低负荷区高效率 换挡品质最好 较同档位数 AT 效率高 变速部分基于 MT 换挡品质较好 缺点 换挡动力中断 换挡舒适性最差 控制系统要求高 结构复杂、价高 6 档以下油耗高 有部分 专利保护 结构较复杂 关键零部件受控 扭矩受限 结构复杂、价高 关键零部件受控 控制系统要求高 适配车型 低成本小型乘用车 重型车 各类车辆 以小排量乘用车为主 ( 350Nm) 中小排量乘用车 平均单价 3000-4000 元 10000-15000 元 6000-9000 元 8000-15000 万元 数据来源: 盖世汽车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5 / 29 行业深度 |汽车 目前在我国乘用车中, AT为占比最高的自动变速箱, DCT、 CVT近年来份额快速提升。 根据 终端实销情况统计 ,国内乘用车变速箱市场中 MT份额已由 2015年的46.4%下降至 2017年 的 32.7%; AT变速箱占比较为稳定, 2015年至今一直保持在 33%左右; DCT和 CVT表现则十分亮眼, 2015年两者市场份额分别为 8.3%、 11.2%, 2017年份额提升至 16.1%、 16.9%。 图 1: 2015年 -2018年 1季度 国内各类型变速箱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 中机中心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地缘特性导致不同技术路径仍将百家争鸣 产品定位及供应体系的差异性导致了不同派系对变速箱的配置选择不尽相同。自主品牌大多价格偏低,仍 以 配备手动变速箱 为主 ,自动变速箱多搭载 SUV车型,但由于缺乏核心供应商,多数为外部采购,供给受到一定限制。自动挡在合资品牌中已经较为普及,但不同派系对不同类型的变速箱存在一定偏好。具体而言,美系、法系、韩系中 AT变速箱占比较高,日系品牌主要配套 CVT,德系品牌 AT和 DCT装配率均较高。 根据 终端实销 数据统计, 2017年 自主品牌 乘用车中 AT、 DCT、 CVT的装配率分别为 18.3%、 11.5%、 7.1%; 日系品牌 乘用车中 CVT、 AT、 DCT装配率分别为 73.3%、18.0%、 0.4%; 德系品牌 乘用车中 AT、 DCT、 CVT的装配率分别为 40.8%、 39.0%、1.0%; 美系品牌 乘用车中 AT、 DCT、 CVT的装配率分别为 71.9%、 14.6%、 0.3%;法系品牌 乘用车中 AT、 CVT装配率分别为 62.7%、 14.0%; 韩系品牌 乘用车中 AT、DCT装配率分别为 60.3%、 19.6%。 0%10%20%30%40%50%60%70%80%90%100%2015 2016 2017 2018.1-3MT AT AMT DCT CVT 其他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6 / 29 行业深度 |汽车 图 2: 2017年国内乘用车分派系各类型变速箱占比情况 数据来源: 中机中心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消费者对不同技术路线自动变速箱的偏好,主要取决于驾驶习惯、使用成本和行驶路况等 因素 。美国一直对 AT情有独钟, 一方面由于美国消费者偏好高扭矩大排量汽车, CVT无法适配,而大扭矩 DCT的研制成本 高,另一方面美国 油价相对较低,AT较差的燃油经济性对消费者造成的使用负担小。 日系车青睐 CVT,一方面源自日本变速器企业对 CVT的研发和改进从未间断,另一方面从需求角度而言 , 日本公共交通系统十分发达,消费者偏爱用小排量汽车来代步,这与 CVT的特性十分契合,并且日本能源紧缺,油价相对较高,省油是消费者考虑的重要因素。 DCT在德系品牌中更受欢迎, 一方面欧洲作为汽车 发源地,消费者重视驾驶乐趣和操控快感, DCT拥有与 MT类似的操控感,且换挡响应更快;另一方面欧洲 排放标准严格 , DCT的燃油经济性相对 AT更好。 纵览全球变速箱市场, AT主要在北美市场, CVT在日本市场, DCT在欧洲市场占有着主导地位。未来几年,全球的轻型车变速箱市场的竞争将在 AT、 CVT和 DCT之间激烈展开。 新能源汽车: 混合动力对自动变速箱 性能 要求更高 电动化浪潮下,汽车驱动方式由传统发动机驱动逐步过渡为电机驱动,对自动变速箱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纯电动汽 车上,由于电动机具有恒功率恒扭矩输出特性,仅需安装一套减速器装置 即可满足当前的要求 ; 普通混动 汽车 及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必须考虑 将电机和内燃机输出的动力进行合理耦合 、 分配 , 而手动变速箱深受驾驶水平影响,换挡过程中难以保证整车动力连贯平顺,因此不适用于混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7 / 29 行业深度 |汽车 动汽车 的 传动系统 , 自动变速箱正逐渐成为 混动 汽车的 标配。 根据 终端实销 数据统计, 2015年国内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主要配套 DCT变速箱,装配率为 74.6%, AT装配率为 24.4%。 2017年 插电混合动力乘用车 AT装配率上升至 38.6%,主要得益于荣威 eRX5车型爬坡迅速,同期 DCT配套率下降至 56.2%,主要配套比亚迪唐、秦、宋等插混版车型。 CVT(包括 电子 无级变速箱 E-CVT) 配套车型相对较少,主要为艾瑞泽 7e、别克 Velite 5及凯迪拉克 CT6。 图 3: 2015年 1月 -2018年 3月插电 混合动力车型各类型变速箱 销售情况(台) 数据来源: 中机中心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根据车型统计, 目前我国纯电动乘用车多数搭载单级减速器, 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 中 AT和 DCT是 主要类型。 自主品牌中, 比亚迪旗下插电式混合动力均搭载自研 6DCT,上汽乘用车旗下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均搭载 AT。高端品牌 则更偏好大扭矩 AT变速箱 ,宝马 5系、 7系插混版及沃尔沃 S60L车型均搭载 8AT,此外奥迪 A3插混版则搭载 6DCT。 表 2: 国内主流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变速箱配套情况 车企 车型 变速器类型 电动机 /发动机 车身尺寸 ( cm) 指导价 (万元) 比亚迪 比亚迪秦 6DCT 1.5L 110kW 4740*1770*1480 18.59-21.98 比亚迪商 6DCT 1.5L 4460*1720*1875 - 比亚迪宋 6DCT 1.5T 220kW 4565*1830*1720 21.59-24.59 比亚迪唐 6DCT 2.0T 220kW 4815*1875*1725 26.59-29.99 比亚迪元 6DCT 1.5L 4360*1785*1690 20.98-24.98 上汽乘用车 荣威 e550 2AT 1.5L 67kW 4648*1827*1479 23.98 荣威 e950 2AT 1.4T 60kW 4995*1857*1500 25.59-30.88 荣威 ei6 2AT 1.0T 60kW 4671*1835*1464 20.18-22.28 荣威 eRX5 2AT 1.5T 56kW 4554*1855*1719 26.59-28.59 上汽通用 凯迪拉克 CT6 CVT 2.0T 178kW 5179*1879*1500 55.88-65.88 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15-01 15-05 15-09 16-01 16-05 16-09 17-01 17-05 17-09 18-01AT DCT CVT AMT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8 / 29 行业深度 |汽车 PLUG-IN 奇瑞 艾瑞泽 7e CVT 1.6L 25kW 4652*1825*1483 17.99-21.29 广汽 传祺 GA5 单速减速器 1.0L 94kW 4800*1819*1484 19.93-21.93 华晨宝马 宝马 5 系新能源 8AT 2.0L 70kW 5055*1860*1481 69.86 宝马 X1 新能源 6AT 1.5L 4565*1821*1613 39.88 宝马 7 系新能源 8AT 2.0L 83kW 5250*1902*1498 112.80-115.80 宝马 X5 新能源 8AT 2.0L 83kW 4909*1938*1772 92.80 宝马 i8 6AT 1.5L 96kW 4689*1942*1299 198.80 之诺 60H 6AT 1.5L 70kW 4582*1820*1609 34.90 奥迪 (进口) 奥迪 A3 新能源 (进口) 6DCT 1.4L 75kW 4321*1785*1473 39.98 奔驰 (进口) 奔驰 S 级新能源 7AT 3.0L 85kW 5250*1899*1494 175.8 沃尔沃亚太 沃尔沃 S60L 新能源 8AT 2.0L 83kW 4715*1866*1481 50.59-55.99 数据来源: 汽车之家、 中机中心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自动变速箱研究主要集中两个领域: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自动变速箱、电驱动汽车自动变速箱。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自动变速箱研究有两种模式:一种模式基于传统自动变速箱 加入混动模块改进而来 ,代表企业是比亚迪、万里扬 、 盛瑞传动;另一种模式采用全新概念设计,代表企业是上汽和科力远,其自动变速箱既可以满足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要求,又可以用于纯电驱动汽车。纯电动汽车自动变速箱的研究多是集中在两挡自动变速箱方面。 我国新能源汽车经过几年快速发展,产业初具规模。我们认为, 随着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 策的逐渐 退坡 、油耗积分和新能源积分政策的实施或将带来行业整合,并将引导新能源汽车行业从补贴拉动型转变为供给驱动型,有利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长期发展。我国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涌现了一批如比亚迪、 上海汽车 等优秀的自主企业,这将带动内资零部件企业进入提升周期。 自动变速箱 配套 供应体系 全梳理 外资供应商具有先发优势,自主企业研发成果初具成效 ( 1) AT: 爱信 AW、 采埃孚 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 目前 国内 AT变速箱以 6AT为主,国际著名的自动变速箱供应商 爱信 AW和 采埃孚均在国内设立了变速箱厂 ,占据 大部分市场份额。 除独立供应商外,一些整车厂下设自动变速箱生产子公司, 为其提供配套服务。 现代派沃泰 在国内设立了山东工厂,主要为现代、起亚合资车型配套 6AT、 8AT,此外上海通用东岳汽车有限公司、长安福特变速箱也分别为上海通用、长安福特提供 AT配套产品。 国内变速箱产业基础薄弱, AT的技术储备距离国外差距较大,很多技术专利都被爱信 AW和采埃孚掌握。此外,由于 AT核心零部件被国外企业垄断,企业自主研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9 / 29 行业深度 |汽车 发的 AT产品成本较高,竞争力不如国际巨头,因此国内企业选择 AT路线进行突破面临成本和技术的双重考验。 国内 坚持研发 AT的自主企业 主要有东安动力、 盛瑞传动、双林集团 、欧意德动力 等 : 东安动力 的 AT技术引进自日本三菱,主要产品 4AT、 5AT的市场需求小,经过 6年的研发,东安三菱成功在原有 4AT的技术基础上开发并量产 6档自动变速箱,于2017年上海车展首发, 6月正式下线;该款 6AT可应用于轿车及 SUV车型,覆盖 1.2吨至 2.6吨车重范围,能够承受最大 300Nm扭矩,满足前驱、四驱搭载,并且可实现起停功能。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盛瑞传动 是国内 极少数 能供应 8AT的自主厂商, 2007年公司购买了德国 8AT专利并开始研发,依靠里卡多的 工程化技术服务和北航的仿真验证,历时 7年完成了8AT的开发及量产,实现为陆风 X5、陆风 X7、奇瑞凯翼等车型的配套。公司在技术上实现了突破,但核心零部件严重依赖博世、爱思迪等国外供应商(如 TCU由博世供应),生产成本偏高。 2017年 3月公司分别与航天动力、双环传动达成合作意向,成立合资公司,实现液力变矩器及其他零件的配套产销。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双林集团 的 6AT源自澳大利亚的独立供应商 DSI, DSI是澳大利亚一家集研发、制造、销售为一体的自动变速箱专业公司,产品覆盖了四速和六速前后驱动及全驱动大扭矩自动变 速箱, 现 有湖南湘潭、山东济宁两个生产基地 ,另 外 浙江 宁海基地计划 于 18年 建成投产 。 DSI目前国内主要客户包括吉利等自主品牌整车厂,主要配套车型为吉利博瑞和博越。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欧意德动力 是华泰汽车控股子公司,是国内乘用车用清洁型柴油发动机及自动变速器生产基地。 2007年公司 通过引进采埃孚技术,拥有了 4AT、 6AT的生产能力,年产能达 45万台。 万里扬 与吉孚动力出资 2000万元设立合资公司, 协同开发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AT、 CVT、 DCT、 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传动系统等系列产品。同时公司拟以自有资金出资 5亿元成立浙江吉孚汽车传动系统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 PHEV传动系统和 AT系列自动变速器。德国吉孚动力母公司 ATESTEO是世界领先的传动系统测试独立服务供应商,运行的变速箱及动力总成测试台架近 100台,客户覆盖大众、奔驰等整车厂以及采埃孚、格特拉克、爱信等变速器公司。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表 3: 国内主要 独立 AT 变速箱供应商情况一览表(独立第三方供应商) 生产企业 企业性质 所属集团 生产基地 主要产品 目前 年产能(万) 配套企业 爱达(天津)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中外合资 爱信 AW 天津 6AT 80 一汽丰田(皇冠、锐志)、一汽轿车(红旗 H7) 天津艾达自动变速器有限公司 中外合资 爱信 AW 天津 6AT 80 一汽丰田(皇冠、锐志)、 一汽轿车(红旗 H7) AW(苏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国外独资 爱信 AW 苏州 AT 40 广汽丰田、一汽丰田、长安汽车、东风乘用车 上海采埃孚变速器有限公司 中外合资 ZF 上海 AT 10 华晨宝马、上汽大众、一汽 大众(奥迪)、长城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 中外合资 东安动力 哈尔 AT 10* 众泰汽车、海马汽车 识别风险 , 发现价值 请务必阅读末页的免责声明 10 / 29 行业深度 |汽车 限公司 滨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自主 盛瑞传动 潍坊 8AT 25 江铃陆风、奇瑞凯翼、众泰 汽车、力帆汽车 双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国内自主 双林集团 济宁 /湘潭 6AT 60 吉利、力帆、东南和斯威汽 车等 数据来源: 公司官网 、 Marklines、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注:东安 动力 2017年 6AT变速箱年产能为 3万台,二期工厂建成后能达到年产能 30万台。 表 4: 国内主要 AT 变速箱供应商情况一览表(整车厂旗下变速箱生产企业) 生产企业 企业性质 所属集团 生产基地 主要产品 目前 年产能(万) 配套企业 上海通用东岳 动力总成 有限公司 中外合资 通用 烟台 MT/AT 72 上海通用 现代派沃泰自动变速箱有限公司 国外独资 现代 日照 6AT 100 北京现代 (索纳塔、 ix35、朗动) 、东风悦达起亚( K5、智跑、 K3) 长安福特变速箱 中外合资 福特 重庆 6AT/8AT 104 长安福特 (福克斯、福睿斯、蒙迪欧和金牛座以及翼虎等) 内蒙古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 国内自主 华泰汽车 鄂尔多斯 4AT/6AT 45 华泰 、力帆 数据来源: 公司官网 、 Marklines、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 、 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 2) CVT:以万里扬为代表的自主品牌独立供应商正在崛起 CVT技术最先在欧洲开花,最终在日本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