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3_中邮证券_医药生物行业:合成生物学有望带动生命科学上游设备增长超预期建议前瞻性布局_13页.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40513_中邮证券_医药生物行业:合成生物学有望带动生命科学上游设备增长超预期建议前瞻性布局_13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40513_中邮证券_医药生物行业:合成生物学有望带动生命科学上游设备增长超预期建议前瞻性布局_13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40513_中邮证券_医药生物行业:合成生物学有望带动生命科学上游设备增长超预期建议前瞻性布局_13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40513_中邮证券_医药生物行业:合成生物学有望带动生命科学上游设备增长超预期建议前瞻性布局_13页.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40513_中邮证券_医药生物行业:合成生物学有望带动生命科学上游设备增长超预期建议前瞻性布局_13页.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证券研究报告:医药生物|深度报告 2024年5月13日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行业投资评级 强于大市|维持 行业基本情况 收盘点位 7747.94 52 周最高 9196.28 52 周最低 6500.61 行业相对指数表现(相对值)资料来源:聚源,中邮证券研究所 研究所 分析师:蔡明子 SAC 登记编号:S1340523110001 Email:近期研究报告 合成生物学和干细胞投资主题进一步推动医药板块投资升温-2024.05.12 合成生物学有望带动生命科学上游设备增长超预期,建议前瞻性布局 政策端:聚焦新质生产力,多地发布合成生物学支持政策 全球加快部署合成生物学领域,欧美高度重视、布局较早。2021年,美国出台2021 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将合成生物学列为关键技术重点布局领域之一。2019 年,欧盟在面向生物经济的欧洲化学工业路线图中设立目标,在 2030 年将生物基产品或可再生原料替代份额增加到 25%。我国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指出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作为经济新增长引擎。聚焦地方,我国北京、上海、江苏、深圳、重庆等多地政府出台支持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政策一旦落地,设备采购为首要执行任务之一。技术端:合成生物学体内、体外技术路径均涉及大量配套设备使用 合成生物学上游聚焦使能技术的开发,关注底层技术颠覆及提效降本;中游为对生物系统及生物体进行设计、改造的技术平台,核心技术为路径开发,潜在具备 CRO属性;下游涉及应用开发和产品落地,强调应用领域的聚焦、产品的精细打磨及商业化放量,其中在大规模生产上,潜在具备 CDMO 属性。从合成生物学的解决路线方案角度分析,其体外路线主要采用酶法工艺,过程涉及到酶设计与改造、多酶级联催化、无细胞/类生命系统在体外实现生物合成;而其体内路线采用生物发酵,涉及代谢通路改造,细胞工厂合成目标产物,后续涉及提取纯化等。体内路线及体外路线均涉及大量配套设备使用。市场端: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根据 CB Insight 和 BCG 分析数据显示,全球合成生物学产业过去五年经历了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 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过 17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 27%。预计全球合成生物市场在可见的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合成生物学产业规模到 2028 年有望成长为体量达到近 500亿美元的全球性市场。受益标的:东富龙(包含:生物反应器、分离纯化、培养基配制、收获、缓冲液配制系统、CIP、灭活系统等);楚天科技(包含:生物反应器、配液系统、分离纯化系统、离心分离系统、冻干工艺系统);海尔生物(包含:全自动化细胞培养解决方案、低温存储系统、冷冻干燥机、灭菌锅、离心机等);华大智造(测序仪器、试剂等)。风险提示:政策推广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28%-25%-22%-19%-16%-13%-10%-7%-4%-1%2%2023-05 2023-07 2023-10 2023-12 2024-02 2024-05医药生物 沪深30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2 目录 1 政策端:聚焦新质生产力,多地发布合成生物学支持政策.4 2 技术端:合成生物学体内、体外技术路径均涉及大量配套设备使用.5 3 市场端: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占比有望持续提升.7 4 受益标的.9 5 风险提示.11 XVDWvMtOnOqRrPpMmRtMrQaQdN6MnPrRpNnRfQqQqNkPqRtNbRqQwPxNpPpQMYoNqR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3 图表目录 图表1:多地发布的合成生物学支持政策核心内容梳理.5 图表2:合成生物学产业链及上中下游特点.6 图表3:合成生物学技术流程图.7 图表4:合成生物学全球市场规模(十亿美元).7 图表5:合成生物学主要应用前景及在医药领域的发展路径图.8 图表6:其他技术领域受益标的梳理.10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4 1 政策端:聚焦新质生产力,多地发布合成生物学支持政策 全球加快部署合成生物学领域,欧美高度重视、布局较早。近年来,全球各国针对生物制造领域加快部署战略规划,不断增加资金投入,推动合成生物学应用加速发展,其中欧美高度重视合成生物学,布局较早。2006 年,美国新成立合成生物学研究中心(SYNBERC);2011年,美国启动生命铸造厂计划,旨在利用合成生物学通过对自然生物的操纵来获取原创性新材料、新器件、新系统和新平台;2021年,美国出台2021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将合成生物学列为关键技术重点布局领域之一。欧盟方面,2005 年起英国、德国、法国研究学院分别发表合成生物学行业研究报告或设立研发中心;2014 年,欧洲合成生物学研究区域网络发布 欧洲合成生物学下一步行动及战略愿景;2019年,欧盟在 面向生物经济的欧洲化学工业路线图中设立目标,在 2030 年将生物基产品或可再生原料替代份额增加到25%。我国聚焦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多地政府陆续出台合成生物学产业支持政策。回溯历史,国家科技部最早于“十二五”期间启动了合成生物学研究项目,在“十三五”生物技术创新专项规划中将合成生物技术列为“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和“发展引领产业变革的颠覆性技术”之一;2022年5月,国家发改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多次提及合成生物学,强调底层技术的建设,以及在医药、农业、食品等领域的应用。2024 年 3 月 5 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2024 年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产业作为经济新增长引擎。聚焦地方,我国北京、江苏、深圳、上海、重庆等多地政府陆续出台支持合成生物学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政策一旦落地,设备采购为首要执行任务之一。其中,北京市 昌平区支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旨在催生新质生产力,推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合成生物制造创新策源地和产业引领区。上海市自 22 年起集中发布了合成生物学产业相关政策,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中提出了到 2030年建设合成生物全球创新策源高地、国际成 RMGPPDsq8Z/YHW71ulJopJKvZxvDHl7CnYBIQwX/6MOHoaUfYUv5GMB748V2Nfg1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5 果转化高地和国际高端智造高地,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的目标;徐汇区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试行)聚焦合成生物技术领域产业发展方向,明确支持基因编辑、合成、测序相关基础层技术、数字化辅助研发及成果转化、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合成生物产业配套支撑等方面发展。江苏省常州市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将合成生物纳入十大重点发展方向,无锡市滨湖区滨湖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规划中设定了到2026年,全区合成生物产业规模达到 50亿,年均增幅 15%以上的战略目标。深圳市光明区关于支持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了瞄准“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瞄准“企业发展痛难点问题”、瞄准“全国最高最优标准”、瞄准“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目标任务;浙江省杭州市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旨在提升合成生物创新研发能力、促进合成生物产业集聚发展、健全合成生物生态服务体系。图表1:多地发布的合成生物学支持政策核心内容梳理 资料来源:各地方政府官网、中邮证券研究所 2 技术端:合成生物学体内、体外技术路径均涉及大量配套设备使用 根据合成生物学的工艺流程,其产业链可分为上、中、下游三个环节:地区 政策文件 政策核心内容北京 昌平区支持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推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聚区建设、促进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创新能级、激发合成生物制造企业创新活力、加速合成生物制造产业项目落地、布局合成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构建合成生物制造金融服务体系、培育合成生物制造产业人才梯队、支持合成生物制造应用场景建设、优化合成生物制造产业发展环境。上海上海市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 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年)发展重点:基础层聚焦创新引领突破;平台层运用工具赋能转化;应用层强化产业转型发展。重点任务:提升基础设施和实验室能级;组建新型研发机构;加强基础与应用研究;组织攻关生物设计自动化工具;建设高能级生物铸造厂;打造“一核两翼”空间;推动产业项目差异化落地;赋能优质企业梯队成长;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保障措施:强化多元化资金保障;探索监管政策创新;加强新技术新产品示范应用;加大多层次人才引培力度;建立专业化服务矩阵;组建产业高端智库。江苏常州 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指导意见重点方向:优先发展10个成长型未来产业(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氢能、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通用智能、沿新材料、零碳负碳(碳捕集利用及封存)、虚拟现实)、超前布局一批前沿性未来产业。关键举措:突出产业创新策源、推动强企育链集群、强化场景应用牵引、加大关键要素支撑、深化产业开放合作、创新未来产业治理。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支持力度、加强统计监测。深圳 深圳市光明区关于支持合成生物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的若干措施目标任务:瞄准“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瞄准“企业发展痛难点问题”;瞄准“全国最高最优标准”;瞄准“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主要措施:支持合成生物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支持合成生物创新链建设;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链建设;支持合成生物生态链建设。浙江杭州 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升合成生物创新研发能力:鼓励承接国家、省重点科技专项、加强研发经费资助支持开展技术交易活动、夯实创新研发基础。促进合成生物产业集聚发展:谋划布局未来赛道、支持生物材料产业化、支持生物类医疗美容产品产业化、支持化妆品新原料的研发生产、鼓励生物育种产业发展、加大合成生物特色园区建设支持力度、推动重点领域项目产业化落地、支持生物制造总部企业发展。健全合成生物生态服务体系:重点支持合成生物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大对专业论坛等活动的支持力度、健全人才保障机制、加强基金和融资担保支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加强合成生物产业要素保障。上海徐汇区 徐汇区关于支持合成生物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试行)支持领域:聚焦合成生物技术领域产业发展方向,包括基因编辑、合成、测序相关基础层技术、数字化辅助研发及成果转化、生物医药领域的应用、合成生物产业配套支撑。扶持方式:支持创新机构建设、支持产业平台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赋能优质企业梯队成长、强化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支持合成生物新药及医疗器械研发上市、支持产品创新和应用汤景建设、加大金融赋能产业发展、加强合成生物产业空间供给、完善合成生物人才支撑体系。江苏无锡 滨湖合成生物产业创新发展规划一个目标:到2026年,全区合成生物产业规模达到50亿,年均增幅15%以上;引育合成生物核心骨干企业超30家,雏鹰等科技“三类”企业10家以上,新增有行业影响力的顶尖科学家及团队5个以上,落地合成生物企业研发或区域总部5家以上等。三项原则:坚持科学引领、效率优先;坚持系统布局、科研产业联动;坚持应用技术突破、基础理论创新并举。三条赛道:合成生物高端仪器及核心装备制造、高价值分子大健康产品配方、科学抗衰与康养。八大工作重点:引育优质潜力企业、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加快推动成果转化、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构建资金支撑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造浓产业创新氛围五道保障: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资金保障;完善政策支持;保障知识产权;优化环保支持。重庆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行动方案(2023-2027 年)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实施基础研究发展行动,聚焦前沿、新兴、交叉领域,加快在脑科学、量子科学、合成生物学等重点领域布局加强基础研究与技术创新、产业发展融通创新,完善共性基础技术供给体系。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6(1)上游聚焦使能技术的开发,包括读写编学、自动化/高通量化和生物制造等,关注底层技术颠覆及提效降本。(2)中游是对生物系统及生物体进行设计、改造的技术平台,核心技术为路径开发,注重合成路线的选择以及技术上跑通(如底盘细胞选择及改造、培养条件优化、纯化方法开发等),与下游企业相比,更强调技术平台的通用性,潜在具备 CRO属性。(3)下游则涉及人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应用开发和产品落地,核心技术在于大规模生产的成本、批间差及良品率等的把控,与中游企业相比,更强调应用领域的聚焦、产品的精细打磨及商业化放量。其中在大规模生产上,潜在具备CDMO 属性。中下游企业之间并无明确界限,现阶段行业整体尚处在产业发展早期,不少生物技术公司实质上为中下游一体化布局。图表2:合成生物学产业链及上中下游特点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BCG、中邮证券研究所 从合成生物学的解决路线方案角度分析,其体外路线主要采用酶法工艺,过程涉及到酶设计与改造、多酶级联催化、无细胞/类生命系统在体外实现生物合成;而其体内路线采用生物发酵,涉及代谢通路改造,细胞工厂合成目标产物,后续涉及提取纯化等。体内路线及体外路线均涉及大量配套设备使用。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7 图表3:合成生物学技术流程图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中邮证券研究所 3 市场端:全球合成生物学市场规模高速增长,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占比有望持续提升 根据 CB Insight 和 BCG 分析数据显示,全球合成生物学产业过去五年经历了高速增长,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亿美元增长到2023年的超过17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 27%。预计全球合成生物市场在可见的未来仍将保持较快发展势头,合成生物学产业规模到2028年有望成长为体量达到近500亿美元的全球性市场。图表4:合成生物学全球市场规模(十亿美元)资料来源:CB Insights、BCG、中邮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8 此外,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医药领域应用占比有望持续提升。合成生物学在治疗药物研发上的应用主要有细菌工程化改造、人工病毒/噬菌体、人体自体细胞改造、基因治疗及基因编辑;更广义的定义中还包括 DNA及各类RNA疗法等。其中:(1)细菌工程化改造和人工病毒/噬菌体可覆盖疾病谱广,制备简单、高效、成本低,具有巨大商业潜力,但目前还在概念验证阶段,部分领先管线已进入临床(如和度生物 CBT-102、美国 Adaptive 的 APT.UTI.001)。(2)细胞和基因治疗(CGT)是目前合成生物学在生物医药领域的重点应用领域之一,目前已进入商业化起步阶段。未来,以合成生物学为基础的药物市场将快速成长,合成生物学在医药生物领域的应用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预计至 2028 年全球合成生物学中医药生物应用端的市场规模占比约 26.71%。图表5:合成生物学主要应用前景及在医药领域的发展路径图 资料来源:BCG、中邮证券研究所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9 4 受益标的 受益标的:东富龙(包含:生物反应器、分离纯化、培养基配制、收获、缓冲液配制系统、CIP、灭活系统等);楚天科技(包含:生物反应器、配液系统、分离纯化系统、离心分离系统、冻干工艺系统);海尔生物(包含:全自动化细胞培养解决方案、低温存储系统、冷冻干燥机、灭菌锅、离心机等);华大智造(测序仪器、试剂等)。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0 图表6:其他技术领域受益标的梳理 资料来源:中邮证券研究所 无细胞系统合成平台金斯瑞生物科技、华大基因、辉大基因、芯宿科技、百奥赛图、诺禾致源等蔚蓝生物、溢多利等恩和生物、衍进科技、本导基因、微远基因、新芽基因、云谷制药等弈柯莱生物、凯莱英等技术领域 领域介绍 受益标的DNA合成与基因编辑工业酶制剂细胞铸造厂酶工程平台细菌工程化改造胶原蛋白类化妆品多肽化妆品原料植物蛋白肉酶、底盘细胞、基因元件库液相芯片技术腺相关病毒(AAV)生物发酵肉细胞培养肉乳制品类原料药和中间体大宗化学品碱基编辑碱基编辑是通过定向对DNA或RNA中的碱基进行改变,通过定向、靶向性高的基因编辑,达到治疗遗传性疾病的重要目标碱基编辑器也已进行了多方面的动物试验,来逆转肌营养不良症、先天性耳聋等遗传性疾病新芽基因、正序生物等溢多利等和度生物等巨子生物、创尔生物、锦波生物等湃肽生物、维琪科技、瑞德林生物等米特加、未食达等液相芯片技术的所有反应都在液相中完成,是集微球编码技术、液流控制技术、激光技术、生物技术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为一体的新型生物分子检测技术,是最适宜的高通量多指标检测技术之一AAV载体通过将天然存在的AAV的某些特征进行基因工程改造,使其能成为用于基因治疗的一种病毒载体以自然界存在的酶促反应路径为基础,优化酶的底物谱、催化效率和生产工艺等,实现低成本的工业用酶生产处于概念验证阶段,领先管线已进入临床,商业化潜力大,构建工程菌株、噬菌体或病毒等,直接杀伤问题细胞(如溶瘤病毒)或者用于递送治疗疾病基因,体内形成“药物工厂”,疾病谱广,制备简单、高效、成本低以改造的大豆蛋白、豌豆蛋白等作为基质,通过添加剂调味(部分使用生物发酵增添风味)通过微生物发酵来生产目标蛋白质动物的干细胞培养组织提取出的牛奶DNA添加到微生物中,通过发酵技术产生乳清蛋白和酪蛋白芯宿科技等信念医药、源兴基因、派真生物等新奇点等周子未来等昌进生物等川宁生物、弈柯莱生物等通过收集、整理和保藏各类生物元件的实物及定性与定量功能表征信息构建生物元件库,大幅提高研究者利用合适生物元件对生命系统或过程重设计/工程化构建效率仪器、设备及耗材包含生物反应器、分离纯化、培养基配制、收获、缓冲液配制系统、CIP、灭活系统、全自动化细胞培养解决方案、低温存储系统、冷冻干燥机、灭菌锅、离心机等东富龙、楚天科技、海尔生物、华大智造等DNA测序常见的三代测序技术如SMRT单分子测序和纳米孔测序等;海外头部企业技术开发较早,中国跟进型研发火热,相关测序仪产品刚开始商业化华大基因、贝瑞基因、真迈生物、齐碳科技等华恒生物、凯赛生物等蓝晶微生物等国内二代芯片技术正在逐步突破片段长度,在高通量合成上具有优势;三代酶促合成技术,包括体外和体内两大思路,全球尚处早期;中国自主开发出基于Cas13的基因编辑技术,突破CRISPR/Cas9专利封锁,但商业化进展仍比较缓慢与石化路线相比,酶制剂应用于不同行业可平均节能减排30%50%,未来潜力将达到50%70%,这对工业基础原材料的化石原料路线替代、高能耗高物耗高排放工艺路线替代以及传统产业升级,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以客户指定产品为目标,基于专有菌株库、细胞构建和高通量测试能力,设计目标产物的高效合成路径,以及放大生产工艺以客户指定产品为目标,基于体外合成体系设计能力(含氨酰-tRNA合成酶、核糖体、延伸因子、转录起始因子等),设计和优化目标产物的体外高效合成路径原料药和中间体的生产正在由传统的植物提取、化学法和发酵法,向更高效、更清洁的酶法工艺和细胞工厂过渡;细胞工厂可理解为传统发酵法的“工程化设计升级版”目前合成生物学基本实现替代的品种:乙醇、丙二醇等;合成生物学逐步产业化/有成本优势品种:乙二酸、丁二酸、1,4-丁二醇、乳酸等;技术已突破,产业化在即的品种:3-羟基丙酸、丙烯酸等传统路线较贵,使用合成生物学可有效降本:传统方法获取困难,原料稀缺,使用合成生物学可显著放量;全世界产能高度集中,有产能替代的可能性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1 5 风险提示 政策推广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2 中邮证券投资评级说明 投资评级标准 类型 评级 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报告发布日后的 6 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即报告发布日后的 6 个月内的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可转债价格)的涨跌幅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基准指数的涨跌幅。市场基准指数的选取: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为基准;可转债市场以中信标普可转债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标普500 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股票评级 买入 预期个股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20%以上 增持 预期个股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0%与20%之间 中性 预期个股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与 10%之间 回避 预期个股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以下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 预期行业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0%以上 中性 预期行业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与 10%之间 弱于大市 预期行业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以下 可转债 评级 推荐 预期可转债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10%以上 谨慎推荐 预期可转债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 5%与 10%之间 中性 预期可转债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5%与 5%之间 回避 预期可转债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5%以下 分析师声明 撰写此报告的分析师(一人或多人)承诺本机构、本人以及财产利害关系人与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无利害关系。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我们认为可靠的目前已公开的信息,并通过独立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独立、客观、公平,报告结论不受本公司其他部门和人员以及证券发行人、上市公司、基金公司、证券资产管理公司、特定客户等利益相关方的干涉和影响,特此声明。免责声明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邮证券”)具备经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资格。本报告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或者我们认为可靠的资料,我们力求但不保证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报告内容仅供参考,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涉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中邮证券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内容而导致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客户不应以本报告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本报告做出决策。中邮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信息不一致或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研究人员于发出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且不予通告。中邮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者计划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者其他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 2017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本报告仅供中邮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使用,若您非中邮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接收、订阅或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信息。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阅读或关注本报告中的内容而视其为专业投资者。本报告版权归中邮证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存在对本报告以任何形式进行翻版、修改、节选、复制、发布,或对本报告进行改编、汇编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亦不得存在其他有损中邮证券商业性权益的任何情形。如经中邮证券授权后引用发布,需注明出处为中邮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或修改。中邮证券对于本申明具有最终解释权。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13 公司简介 中邮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2 年 9 月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注册资本 50.6 亿元人民币。中邮证券是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绝对控股的证券类金融子公司。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资产管理;融资融券;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证券承销与保荐;代理销售金融产品;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此外,公司还具有:证券经纪人业务资格;企业债券主承销资格;沪港通;深港通;利率互换;投资管理人受托管理保险资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作为主办券商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从事经纪、做市、推荐业务资格等业务资格。公司目前已经在北京、陕西、深圳、山东、江苏、四川、江西、湖北、湖南、福建、辽宁、吉林、黑龙江、广东、浙江、贵州、新疆、河南、山西、上海、云南、内蒙古、重庆、天津、河北等地设有分支机构,全国多家分支机构正在建设中。中邮证券紧紧依托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雄厚的实力,坚持诚信经营,践行普惠服务,为社会大众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的证券投、融资服务,帮助客户实现价值增长,努力成为客户认同、社会尊重、股东满意、员工自豪的优秀企业。中邮证券研究所 北京 邮箱:地址:北 京市东 城区前 门街 道珠市口 东大街 17 号 邮编:100050 上海 邮箱:地址:上 海市虹 口区东 大名 路 1080 号 邮储银 行大 厦 3楼 邮编:200000 深圳 邮箱:地址:深 圳市福 田区滨 河大 道 9023 号国通大厦 二楼 邮编:5180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