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河南省金融运行报告(2018)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货币政策分析小组内容摘要2017年,河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中原更加出彩,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保持总体平稳、稳中向好发展态势。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8%,投资、消费需求基本稳定,对外贸易较快增长,经济结构持续优化。金融运行总体平稳,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增强,证券期货业快速发展,保险业助推经济与保障民生功能增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结构持续优化。三大需求总体稳定,结构改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放缓,投资结构不断优化,基础设施投资聚焦重大项目和民生领域,民间投资较快增长,房地产投资增速有所回落。消费市场总体平稳,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较上年同期下降0.3个百分点,结构升级态势明显。对外贸易延续2016年下半年以来增长态势,受市场需求回暖、大宗商品价格回升以及低基数因素影响,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较快增长。三次产业结构继续优化,由2016年的10.7:47.4:41.9调整为2017年的9.6:47.7:42.7。农业生产总体稳定,粮食总产量为历史第二高年份。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新动能较快成长。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度继续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分别高于第一、第二产业4.9和1.9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高于第二产业。价格指数温和上涨,就业基本稳定。全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1.4%,医疗保健、居住价格涨幅较大,食品烟酒价格小幅下降。受国际大宗产品价格上涨和上年基数较低影响,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由降转升。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多种政策引导下,全年城镇新增就业、失业人员再就业均稳定增长。劳动力价格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受经济运行平稳向好以及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构优化,财政资金在促改革、调结构中的杠杆作用持续增强,全年安排资金251.7亿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著。农村土地改革、“三权分置”改革等农村综合改革持续推进,激发了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显著增长。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积极推动市场化债转股,稳妥推进企业去杠杆。工业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煤炭行业去产能年度目标提前完成。因城施策推进房地产去库存,商品房住宅去化周期保持在6个月左右,房地产市场运行平稳。积极推动降低企业成本,出台8大领域40条降成本新措施,共计减轻企业负担450亿元。推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补短板,新兴产业、扶贫、教育、环境治理等领域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17年,河南省金融业稳健运行,存贷款平稳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基本稳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提升。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增速呈前高后低态势,年末存款余额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受货币市场利率上行,居民存款理财化及国库现金管理影响,存款结构出现分化,住户存款、企业存款和财政性存款呈两降一升态势。受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房地产调控影响,全省本外币贷款余额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少增21.9亿元。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综2合施策,积极引导金融机构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在宏观审慎、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工具引导下,薄弱领域贷款增长加快,全省小微企业、涉农贷款同比大幅增长。在房地产信贷调控政策引导下,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房地产价格增速回落,全省新增房地产贷款占新增人民币各项贷款的比重较上年下降8.1个百分点。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稳健中性货币政策背景下,全省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缓慢抬升,12月末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同期提高0.49个百分点。在总体利率提升前提下,郑州中支通过创新开展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试点,有效带动了贫困县贷款利率下行。受市场利率上行影响,企业债券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下降明显。金融改革创新发展稳中有进。银行业资产规模大幅增加,不良贷款稳步下降,农信系统改革稳步推进,村镇银行不断发展壮大。“双创”金融债试点取得突破,全国首批发行落户河南,法人金融机构发行全省首单绿色金融债、首单“三农”金融债。证券业快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中原证券实现上交所主板上市,华信期货完成增长扩股,中原期货申请在新三板市场挂牌,全年新增证券期货分支机构65家,证券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更加丰富,全年新增境内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和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公司大幅增加,全省企业通过首发上市、股权再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形式实现境内融资718.9亿元,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保险业快速发展,助推经济与保障民生能力增强。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较上年提高0.14个百分点和481.8元/人,保险资金支农支小融资“政融保”项目落地,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业保险和责任保险业务增速分别达到23.3%和18.5%。金融生态环境逐步完善,金融服务水平提升。积极推进信用建设试点示范创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大数据融合发展试点省规划设计和申报工作。稳步推动支付体系建设,推广“普惠金融一网通”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和“普惠通”手机APP,全国首创开展注销企业账户退出和建立支付结算可疑业务线索共享联动机制。普惠金融改革取得新进展,兰考县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经过一年的探索试验,初步形成了“以数字普惠金融平台为核心,以金融服务、普惠授信、信用建设、风险防控四个体系为基本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兰考普惠金融模式,相关做法在河南逐步复制推广。参与创建并推广金融扶贫“卢氏模式”,推动金融扶贫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不断提升贫困人口信贷可得性。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河南省经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大省、人口大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及经济发展深层次、结构性矛盾仍较突出,在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背景下,经济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另一方面,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中原城市群等改革开放创新举措不断深化,经济结构调整不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制造业快速发展,新动能不断积累,新经济、新业态发展势头良好,创业氛围日益浓厚。预计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18年,河南省金融业将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紧紧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将认真贯彻执行好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管理要求,引导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适度增长,继续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促进河南省经济金融更好地协同发展。3目录一、金融运行情况.4(一)银行业稳健经营,信贷投放合理增长.4(二)证券业快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7(三)保险业快速发展,助推经济与保障民生能力增强.8(四)融资结构继续调整,金融市场稳定运行.8(五)金融生态环境逐步完善,金融服务水平提升.9(六)金融改革稳步推进.9二、经济运行情况.9(一)三大需求总体平稳.10(二)三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0(三)消费价格温和上涨,生产者价格由降转升.11(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稳步增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结构优化.11(五)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平稳,房地产信贷增长趋缓.12三、预测与展望.14附录:.15(一)2017年河南省经济金融大事记.15(二)2017年河南省主要经济金融指标.16专栏专栏1 河南省地方法人机构利率传导情况分析.7专栏2 河南省金融机构新增存贷比调查分析.124表表 1 2017年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5表 2 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6表 3 2017年河南省证券业基本情况.7表 4 2017年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统计.8表 5 2017年河南省保险业基本情况.8表 6 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9表 7 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9图图 1 2016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5图 2 2016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5图 3 2016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6图 4 2016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6图 5 2017年河南省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9图 6 19792017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9图 7 19782017年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10图 8 19792017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10图 9 19792017年河南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10图 10 19792017年河南省工业增加值增长率.11图 11 19792017年河南省居民消费价格和生产者价格变动趋势.11图 12 19782017年河南省财政收支状况.11图 13 20022017年河南省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12图 14 2017年河南省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125一、金融运行情况2017年,河南省金融业认真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存贷款合理增长,社会融资规模基本稳定,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推进,保险业快速发展,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金融改革不断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提升。(一)银行业稳健经营,信贷投放合理增长1.银行业资产规模增加,改革创新持续推进。2017年,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同比提高35.8%,机构个数和从业人员显著增加。农信系统改革稳步推进,村镇银行不断发展壮大。“双创”金融债试点取得突破,全国首批发行落户河南。表 1 2017年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注:营业网点不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总部数据;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其他”包含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数据来源:河南银监局。2.存款增幅回落,结构出现分化。2017年末,河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为60037.6亿元,同比增长9.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4.7个百分点;人民币存款增速呈前高后低态势,年末各项存款余额59068.7亿元,同比增长9.4%,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3.9个百分点。全年住户存款增加2856.8亿元,比上年少增515.9亿元,原因主要是货币市场利率上行,居民存款理财化。企业存款增加973.1亿元,比上年少增578.6亿元。受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影响,财政性存款增加119.8亿元,比上年多增263.6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图 1 2016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3.贷款增速回落,结构不断优化。受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房地产市场调控影响,河南省信贷增速回落。2017年末,本外币贷款余额42546.8亿元,同比增长14.6%,增速较上年同期下降2.2个百分点。在定向降准、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下,薄弱领域贷款增长加快,全省小微企业贷款、涉农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9.4%、11.6%,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9.3个和1.2个百分点,同比分别多增690.4亿元和360.8亿元。6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图 2 2016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图 3 2016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表 2 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 单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4.贷款利率趋于上升,利率政策引导效果明显。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存款利率上浮幅度基本在基准利率的1.3倍之内。受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影响,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缓慢抬升,12月末新发放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5.93%,同比提高0.49个百分点。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创新开展优化运用扶贫再贷款发放贷款定价机制试点,试点期内带动试点机构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2016年末下降0.3个百分点。2017年,全省共有159家金融机构通过合格审慎评估,成为全国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全年发行同业存单2940.5亿元、大额存单458.1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图 4 2016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5.不良贷款继续下降,风险总体可控。2017年末,河南省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分别比年初减少20亿元和下降0.41个百分点。其中,小微企业不良贷款率较年初下降0.52个百分点,风险整体可控。6.银行业金融改革稳步推进,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农信社改制加快推进,股权结构不断优化,法人股、职工股占比达72.6%,完成农信社改制组建农商行98家,占全部农信社的70.5%。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三农金融事业部”改革进展顺利,各项业务稳步推进,“三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专栏 1 河南省地方法人机构利率传导情况分析一、当前河南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管理框架一是城市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管理框架初步建立。总体来看,河南省5家城商行建立了两7类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一类是存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一般有一条曲线;另一类为市场化产品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依据产品不同,又包括12条市场化产品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如市场收益率曲线和同业定价曲线。二是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管理框架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被调查的20家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中,多数机构尚未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二、当前河南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的定价基准1.城市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的定价基准是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利率。总体来看,河南省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化产品和存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的定价基准包括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同业存单利率、国债收益率、商业银行金融债收益率、央行基准利率等。短期(一般为3个月以内)的市场化产品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和存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均以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为基准构建,中期(一般为3个月1年)以同业存单或商业银行金融债收益率为基准构建,长期(1年以上)均是以国债收益率加上信用风险溢价为基准构建。2.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没有完全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目前定价基准仍是央行存贷款基准利率。目前,多数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未建立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存贷款是这类机构的主要业务,在存贷款定价方面,这类机构主要参考央行基准利率。其中,存款利率定价由省联社统一制定,存款挂牌利率和实际执行利率保持一致;贷款利率在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客户信用状况、还款能力、担保情况等综合确定。三、河南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FTP曲线的调整情况及调整原因总体来看,河南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一旦建立,则保持相对稳定,近年来,多数机构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没有被整合和拆分过。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保持相对稳定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各类金融市场利率整体较为稳定,金融机构已有的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基本反映市场情况,能够满足商业银行内部资金管理的需要。2013年以来,尽管货币市场利率阶段性有较大的波动,但总体市场利率水平变动不大,因此,中小型银行并无整合拆分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的利益驱动。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以来,市场资金面趋紧,同业市场、同业存单等负债业务日间利率波动扩大,中小银行开始对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进行有意识的拆分,如一些城市商业银行2016年下半年将同业定价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从市场化产品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中分离出来,增设了同业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目的是使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更贴近市场资金面和市场利率水平,更好地满足同业存款、同业存单等负债业务的日间内部资金转移定价调整需求。四、商业银行内部资金转移价格调整对一般贷款利率的传导及其存在的问题一是金融市场利率变动对存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影响在机构间存在差异。表现为:金融市场利率变化与城商行存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具有较强的联动关系,但是,金融市场利率变化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传导微弱。二是存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曲线已成为城商行贷款定价模型中的重要参数,但总体来看,存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对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定价的参考意义有限。三是贷款执行利率和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联动关系较弱,且存在一定滞后效应。由于贷款执行利率的影响因素除内部成本外还包括市场利率水平、客户信用等级等多种因素,因此,贷款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的提升只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贷款执行利率。(二)证券业快速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完善1.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末,河南省共有1家法人证券公司,2家法人期货公司,证券期货经营机构47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107家,管理资金规模433.5亿元。中原证券实现上交所主板上市,华信期货注册资本增至 18.3亿元,中原期货申请在新三板市场挂牌,全年新增证券期货分支机构65家,金融服务覆盖面扩大,综合实力增强。8表 3 2017年河南省证券业基本情况注:当年国内股票(A股)筹资额指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数据来源:河南证监局。2.直接融资渠道更加丰富,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增强。2017年,河南省新增境内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和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公司分别增加50家和1354家。全省企业通过首发上市、股权再融资、资产证券化等形式实现境内融资718.9亿元。3.期货交易品种进一步丰富,交易量大幅下降。2017年,郑州商品交易所积极推进产品创新,白糖期权、棉纱期货先后上市交易。主要商品期货全年累计成交合约10.8亿张,成交金额39.8亿元,同比分别降低39.7%和35.8%。油菜籽RS、菜籽粕RM、一号棉花、普麦PM降幅居前,分别下降87.7%、68%、63.4%和51%。表 4 2017年郑州商品交易所交易统计数据来源:郑州商品交易所。(三)保险业快速发展,助推经济与保障民生能力增强1.保险业快速发展。2017年,河南省保险业分支机构和从业人员小幅增加,保险业资产总额3664.7亿元,同比增长12.8%,增幅同比回落8.7个百分点。全省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分别为4.5%和2113.3元/人,较上年同期分别提高0.14个百分点和481.8元/人。表 5 2017年河南省保险业基本情况数据来源:河南保监局2.保险支持实体经济能力增强。受益于河南省经济持续增长,与宏观经济相关性较强的工程保险、保证保险增速分别达到53.2%和34.1%。出口信用保险承保河南企业对俄罗斯、巴基斯坦等近十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外工程项目。保险资金支农支小融资“政融保”项目落地291个,融资金额1.2亿元。3.民生保障水平提高。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农业保险和责任保险业务增速分别达到23.3%和18.5%。精准扶贫重要举措“困难群众大病补充保险”覆盖全省805万名困难群众,被国务院医改办评为2017年医改典型案例。治安保险推广至全省所有县区,实现居民财产得保障、政府增信誉、治安状况好转三方共赢。(四)融资结构继续调整,金融市场稳定运行1.融资结构继续调整,金融创新不断推进。2017年,河南省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6801.7亿元,同比少增21.9亿元。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市场利率上行影响,直接融资增幅下降,企业债券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分别增加981.9亿元和250.8亿元,同比分别少增297亿元和142.6亿元。房地产信托大幅增加带动表外融资增加777.6亿元,同比多增214.7亿元。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积极推动银行间债券市场产品创新,开展“双创”金融债券试点研究,中原银行15亿元发行申请已正式上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推动发行全省首单绿色金融债10亿元、首单“三农”金融债4亿元。图 5 2017年河南省社会融资规模分布结构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2.票据融资大幅下降,利率有所回升。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累计签发承兑汇票、办理贴现发生额同比分别下降67.8%和71.3%。受货币市场利率上行和票据市场供求变化等因素影响,河南省票据市场利率有所回升。表 6 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单位:亿元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表 7 2017年河南省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 单位:%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五)金融生态环境逐步完善,金融服务水平提升1.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推进。依托河南省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推动中小企业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全省已有116个县(市、区)使用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录入农户信息931万户。做好信用建设试点示范创建以及河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与大数据融合发展试点省规划设计和申报工作。2.支付体系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推广“普惠金融一网通”移动金融服务平台和“普惠通”手机APP。推进助农取款服务点升级为综合金融服务站。全国首创开展注销企业账户退出工作和建立支付结算可疑业务线索共享联动机制。开展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推进移动支付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六)金融改革稳步推进1.普惠金融改革取得新进展。兰考县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经过一年探索试验,初步形成了“以数字普惠金融平台为核心,以金融服务、普惠授信、信用建设、风险防控四个体系为基本内容”的“一平台四体系”兰考普惠金融模式,兰考县普惠金融指数大幅提升。中国人民银行党校将兰考确定为教育基地,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在兰考设立普惠金融培训基地。2.参与创建并推广金融扶贫“卢氏模式”。人民银行直接参与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体系中县级服务中心的建设。协助政府建立以金融服务、信用评价、产业支撑、风险防控“四个体系”建设为特色的卢氏县金融扶贫模式。在全省范围复制推广“卢氏模式”,指导并督促金融机构以“卢氏模式”为基础因地制宜开展扶贫信贷产品创新,不断提升贫困人口信贷可得性。二、经济运行情况2017年,河南省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的运行态势。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44988.2亿元,同比增长7.8%。三次产业结构由2016年10.7:47.4:41.9调整为2017年的9.6:47.7:42.7。10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图 6 19782017年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一)三大需求总体平稳2017年,河南省投资增长平稳,消费升级态势明显,进出口小幅上升。1.投资平稳增长,投资结构改善。2017年,河南省聚焦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治理等重点领域,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投资总体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43890.4亿元(不含农户),同比增长10.4%。从投资结构看,民间投资活力得到激发,增速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房地产调控成效显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较上年回落13.5个百分点;稳增长措施拉动基础设施投资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速较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图 7 19812017年河南省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2.消费稳步增长,消费升级态势明显。2017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9666.8亿元,比上年增长11.6%。消费升级类商品较快增长,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计算机及其配套产品、通信器材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分别增长28.2%、20.6%、15.9%和12.0%。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图 8 19782017年河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3.进出口较快增长,外商投资保持稳定。2017年,河南省货物进出口总额5232.8亿元,同比增长10.9%。其中,出口3171.8亿元,增长11.8%;进口2061.0亿元,同比增长9.6%。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72.2亿美元,实际利用省外资金超过9000亿元。数据来源:河南省统计局。图 9 19792017年河南省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二)三大产业结构持续优化2017年,河南省农业总体稳定,工业生产平稳增长,服务业快速发展,对经济贡献度提高。1.农业生产总体稳定,农村改革持续推进。2017年,河南省粮食总产量1194.6亿斤,为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