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8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8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8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8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 北京市金融运行报告 ( 2018)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货币政策分析小组 内容摘要 2017年,北京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着力服务于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加快疏功能、转方式、治环境、补短板、促协同、惠民生,推动首都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8万亿元,同比增长 6.7%;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在 1.5%左右,就业形势稳定;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 涨 1.9%,涨势温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果显现,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6%,较上年提高 0.5个百分点,其中 ,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端制造业实现两位数增长;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7.3%,其中,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金融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合计超过五成。 2017年,北京市金融体系平稳运行,金融“脱虚向实”效果明显,金融对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特色产业支持力度持续增强,金融支持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企业直接融资有所减少,房地产市场回归平稳增 长。 一是本外币贷款增速回升,社会融资规模同比少增。 2017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9.1%,较上年同期高 0.3个百分点,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1.9%,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减少 8.0%。 2017年,北京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同比较上年少增 5190.8亿元。 二是金融对重点领域、特色行业、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2017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分别增长 30.6%、 19.4%、 19.2%。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6.9%,增速比大型企业高 5.2个百分点。 三是房地产贷款增速大幅回落,调控效果显著。 2017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3.5%,较上年同期低 10.6个百分点。其中,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6.5%,较上年同期低 25.2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新增额占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额比重降至 20.2%,较 2016年下降 20.1个百分点。 四是存款利率整体保持平稳,贷款利率温和上升。 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平稳下行,定期存款利率先降后升。人民币贷款利率小幅上升, 12月份,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 4.85%, 较 2016年 12月的历史低点上升 31个基点。 五是多层次资本市场II 稳健发展,支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17年,北京地区新增 A股上市公司 24家, 230家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企业通过首发上市、定向增发、配股、公司债、新三板挂牌、资产证券化等融资方式募集资金超过 7000亿元。 六是保险业运行平稳,为实体经济强身健体。 2017年,全市保险市场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 7.3%,保费收入居全国第 5位。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维护首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大力支持北京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非首都功能疏解。 一是有效落实稳健中性货币政策,服 务首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完善宏观审慎评估( MPA)指标体系和工作程序,促进稳健中性货币政策的有效落实。推动科技金融和文化金融创新发展,引导信贷资金支持首都“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充分发挥再贴现、抵押补充贷款( PSL)等货币政策工具的引导作用,优化信贷结构,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加大对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二是紧贴北京实际,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重大战略实施。 发挥牵头作用,着力提升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水平。与津冀两地人民银行推动落实重点工作 28项,推动扩大长期建设资金供给,促进政银 企对接。 三是着力加强金融监管与风险防范,维护首都金融安全稳定。 深化“两管理、两综合”,有效开展综合评价,建立大型企业信用风险监测机制,有效落实存款保险制度,有序推进央行评级工作。四是稳步推进外汇管理改革,加强本外币一体化协同管理。 大力支持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继续推进跨国公司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业务,扩大政策惠及范围,不断促进首都贸易投资便利化。 五是全面落实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大力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实施补贴激励政策,大力推动农村支付环境建设,制订移动支付便民示范工程实施方案 。以“现金服务进农村”为主题,持续开展“现金服务贴心工程”,工作触角延伸至偏远郊区。加强征信信息安全管理,在全国率先推出财关库银横向联网银行端查询缴款、代理支库支出无纸化、电子缴税三方协议网签等创新业务模式,国库信息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2018年,北京市将继续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打造“高精尖”产业结构,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新机场、冬奥会等重大项目建设。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将有效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大力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发展,着力提升 金融服务和管理水平,促进首都经济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促进金融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 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以服务非首都功能疏解为核心,积极推动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助力“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服务北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金融服务体系。 二是积极构筑金融风险防控和处置体系,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 坚持从严监管的原则,前移风险防控关口,加强与监管部门、地方金融管理部门的协调和协作,努力构筑金融风险防 控的处置体系,主动做好辖区内金融风险防控工作。 三是有序推进外汇管理改革,稳步拓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切实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按照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结合“一带一路”倡议和北京市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着力推进高水平的跨境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四是大力推进普惠金融,III 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支付结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支付服务水平;强化货币发行管理,推进反假货币示范区建设;进一步改善缴税体验,提升经理国库水平;提高征信查询服务水平;以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为评价核心,推动辖区 大力发展普惠金融。 IV 目录 一、金融运行情况 . 1 (一)银行业运行平稳,信贷保持较快增速 . 1 (二)证券期货业 发展整体稳健 ,市场融资规模有所下降 . 4 (三)保险市场加快回归本源,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 4 (四)社会融资规模有所下降,金融创新步伐加快 . 5 (五)北京地区金融改革稳步推进,多项金融创新试点取得积极成效 . 6 (六)金融生态环境持续优化,金融惠民功能成效凸显 . 6 二、经济运行情况 . 7 (一)三大需求协调发展,经济保持稳中向好态势 . 7 (二)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发展质量效益持续优化提升 . 8 (三)价格涨幅基本稳定,工业生产者价格涨势平稳 . 9 (四)财政收入平稳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 . 9 (五)房地产市场在从严调控后迅速降温,高新文创行业继续保持较高增速 . 11 三、预测与展望 . 12 附录: . 14 (一)北京市经济金融大事记 . 14 (二)北京市主要经济金融指标 . 15 专栏 专栏 1 2017 年北京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呈现新特点 . 3 专栏 2 中关村科技金融专营机构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 10 表 表 1 2017 年北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 1 表 2 2017 年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情况 . 2 表 3 2017 年北京市证券业基本情况 . 4 表 4 2017 年北京市保险业基本情况 . 5 表 5 2017 年北京市金融机构票据业务量统计情况 . 6 表 6 2017 年北京市金融机构票据贴现、转贴现利率情况 . 6 V 图 图 1 2016-2017 年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变化 . 1 图 2 2016-2017 年北京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 2 图 3 2016-2017 年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变化 . 2 图 4 2016-2017 年北京市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 2 图 5 2016-2017 年北京地区社会融资情况 . 5 图 6 1978-2017 年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 7 图 7 1978-2017 年北京市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及其增长率 . 7 图 8 1978-2017 年北京市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率 . 7 图 9 1984-2017 年北京市外贸进出口变动情况 . 8 图 10 1989-2017 年北京市外商直接投资额及其增长率 . 8 图 11 1978-2017 年北京市工业增加值增长率 . 8 图 12 2001-2017 年北京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者价格指数变动趋势 . 9 图 13 1979-2017 年北京市财政收支状况 . 9 图 14 2013-2017 年北京市商品房施工和销售变动趋势 . 11 图 15 2016-2017 年北京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变动趋势 . 11 1 一、金融运行情况 2017年,北京市金融运行整体平稳,信贷增速保持较快水平, 金融降杠杆效果显著,机构改革继续稳步推进,服务水平显著提高,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成效。 (一)银行业运行平稳,信贷保持较快增速 1.银行业金融机构平稳发展,收益水平有所提高。 2017年,北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同比增长 2.8%,增速同比下降 7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同比增长 16.7%,增速同比上升 1.1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数量有所减少, 2017年末机构网点总数同比减少 44家; 法人金融机构数量比上年增加 2家; 银行支付业务快速发展, 2017年末银行卡发卡量累计达到 2亿张,全年新增 2405万张。 表 1 2017 年北京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机构个数( 个)从业人数( 人)资产总额(亿元)一、大型商业银行 1825 53020 81692 0二、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 18 918 16149 0三、股份制商业银行 900 24262 44884 0四、城市商业银行 398 11475 25028 1五、城市信用社 - - - -六、小型农村金融机构 675 8983 8165 1七、财务公司 72 4784 30958 71八、信托公司 12 3510 1288 12九、邮政储蓄 574 3267 3919 0十、外资银行 121 4357 4046 9十一、新型农村机构 39 750 244 11十二、其他 13 4179 5623 13合 计 4647 119505 221995 118营业网点机构类别法人机构(个)注:营业网点机构数据不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金融机构总部;大型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小型农村金融机构指农村商业银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其他”包含金融租赁公司、汽车金融公司、货币经纪公司、消费金融公司等。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银监局、北京市金融工作局。 2.人民币存款增速持续回落,外币存 款增速有所提高。 2017 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3.9%,比全国低 5.1 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 3.4 个百分点(见图 1),全年新增额为近七年同期最低,且为近七年首次低于人民币贷款新增额。 2017 年以来,金融降杠杆效果显著,非银行金融机构存款大幅下降对人民币存款产生较强拉低效应。受境外存款增加影响 ,外币存款 全年新增额高于往年。 2017 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15.9%,比上年同期高 6.5 个百分点。 05101520- 6000- 4000- 200002000400060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6 年各月当月新增人民币存款 ( 左坐标)2017 年各月当月新增人民币存款 ( 左坐标)2016 年各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 右坐标)2017 年各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同比增长 ( 右坐标)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图 1 2016-2017 年 北京市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增长 变化 3.本外币贷款增速保持在较高水平,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支持持续加强。 2017 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9.1%,比上年高 0.3 个百分点,增速自 1 月 6.6%升至 6 月11%后有所回落(见图 2)。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1.9%,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减少 8%,比上年降幅收窄 8.7 个百分点。 重点领域贷款增长强劲。 2017 年末,北京市金融机构对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的人民币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 30.6%、 19.4%、 19.2%。小微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16.9%,增速较大型企业高 5.2 个百分点。 2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16.01 2016.03 2016.05 2016.07 2016.09 2016.11 2017.01 2017.03 2017.05 2017.07 2017.09 2017.11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增速(当月同比)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增速(当月同比)%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图 2 2016-2017 年北京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增速变化 0481216- 1200- 800- 40004008001200160020002400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6 年各月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 左坐标)2017 年各月当月新增人民币贷款 ( 左坐标)2016 年各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 右坐标)2017 年各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 ( 右坐标)亿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图 3 2016-2017 年北京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长 变化 4.金融降杠杆效果显著,表外业务明显收缩。2017 年末,北京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表外业务余额同比增长 25.4%。其中,托管资产业务余额同比增长 35.1%,成为拉动表外业务增长的最重要力量。表外理财资金有所下降, 2017 年末,北京地区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同比下降 3.7%,上年同期增速为 42.5%。金融衍生品业务降幅明显,辖内银行业金融衍生品业务余额同比下降 30.6%。同业业务全面收缩,辖内银行业同业资产、同业负债余额分别同比下降 3.1%、 15.6%。 5.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平稳运行,外币存贷款利率波动明显。 2017 年,人民币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整体呈增长态势,其中 ,8 月达到年内最高值 5.08%,创 2015 年 11 月以来新高 ,但总体看,贷款利率仍明显低于全国总体水平。全年金融机构执行下浮利率的人民币贷款占比较 2016 年明显下降,其中 ,7 月下浮贷款占比 29.2%,创 2014年 12 月以来新低。人民币活期存款利率稳中 有降, 定期存款利率触底后小幅反弹。美元存款利率同比上升,美元贷款利率涨跌不一(见表 2、图 4)。北京地区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有效运行,维护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促进了利率市场规范健康发展,为利率市场化改革顺利推进、金融机构持续稳健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表 2 2017 年北京市金融机构 人民币贷款各利率区间占比情况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合计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下浮 56.8 57.8 54.2 48.3 48.1 38.8基准 16.1 15.5 16.8 19.2 18.9 24.3小计 27.1 26.7 29.0 32.5 33.0 36.9(1.0-1.1 6.8 7.6 9.0 9.2 10.2 13.3(1.1-1.3 6.7 7.4 9.2 10.0 10.6 10.2(1.3-1.5 3.6 2.2 3.4 4.3 4.0 4.4(1.5-2.0 8.1 7.5 5.2 6.6 5.7 6.62 . 0 以上 1.9 2.0 2.2 2.4 2.5 2.4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合计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 100.0下浮 29.2 31.3 32.9 31.2 29.2 37.1基准 28.5 26.4 25.8 27.4 29.3 29.3小计 42.3 42.3 41.3 41.4 41.5 33.6(1.0-1.1 13.7 13.0 15.0 14.3 15.0 13.0(1.1-1.3 12.1 12.9 12.2 10.7 11.3 8.5(1.3-1.5 4.7 5.5 4.3 3.9 4.0 2.6(1.5-2.0 8.4 7.9 7.2 9.3 8.4 7.12 . 0 以上 3.4 3.0 2.6 3.2 2.8 2.4单位:月份月份上浮上浮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0.0 0.5 1.0 1.5 2.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2016.01 2016.03 2016.05 2016.07 2016.09 2016.11 2017.01 2017.03 2017.05 2017.07 2017.09 2017.11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 ( 左坐标)一年期以上小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右坐标)3 个月以内大额美元存款加权平均利率(右坐标)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 图 4 2016-2017 年 北京市 金融机构外币存款余额及外币存款利率 3 6.信用风险抵补能力较强,各项监管指标满足要求。 2017 年末,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 0.37%,同比下降 0.22 个百分点;法人银行类金融机构拨备覆盖率 297.33%,同比提高 18.14个百分点,信用风险抵补能力较强。法人银行类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 13.77%,同比下降 0.17 个百分点 ;流动性比例 50.73%,同比下降 5.04 个百分点;累计外汇敞口头寸比例 2.31%,同比下降 0.75 个百分点。 7.银行业机构 改革 稳步 推进 ,金融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2017 年 7 月,北京市首家民营银行中关村银行正式开业,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取得积极成果。 11 月,全国首家直销银行中信百信银行正式开业 ,开启了“互联网 +金融”的新金融模式。北京银行非公开定向发行普通股,提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北京农商银行开展上市“助推”工程,纵深推进 IPO 工作。 8.人民币国际结算能力不断增强。 2017 年,北京地区跨境人民币结算 1.49 万亿元 ,业务笔数13.04万笔。自 2010年 6月 23日试点启动至 2017年末,跨境人民币收付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已达201 个。 2017 年,北京地区经常项目人民币收付5695.2 亿元,资本与金融项目人民币收付 9247亿元。 2017 年末,已有 104 家跨国企业集团开立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专用账户,累计归集跨境收入1354.9 亿元,累计跨境支出 1155.6 亿元;北京地区银行已经与境外 87个国家和地区的 823家银行建立了代理行关系,为非居民机构开立人民币结算账户 1010 个。专栏 1 2017 年 北京 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呈现新特点 2017 年,北京地区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结算量增长超四成、业务亮点突出,同时资金净流出规模下降近八成。北京地区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 14944 亿元,同比增长 44%。业务开展主要集中在资本和金融项下,收付合计 9246 亿元,占比超七成;净流出规模缩减至 904 亿元,同比下降 78%。跨境人民币业务亮点纷呈,人民币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境外市场主体对人民币的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一、人民币助力企业“走出去”,“一带一路”成为业务发展新动力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 出以来,北京地区与沿线国家往来不断加深,人民币接受程度不断提高。 2017年,结算总量飞跃式上涨,人民币成为沿线国家贸易和投融资结算的新选择。 (一)结算总量飞跃式上涨。 2017 年,北京与“一带一路”沿线 52 个国家(地区)开展跨境人民币业务,实现跨境结算 2807.3 亿元,较 2016 年增长近 3 倍 ,占北京地区全部跨境人民币结算量的 19%,创 2013 年以来新高。 (二)货物贸易稳步发展。 2017 年,北京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进出口跨境人民币收付 529 亿元,同比增长 56%,进口支出与出口收入基本持平。主要出口商品为汽车、 设备和发动机,覆盖沿线 37 个国家;进口涉及沿线 18 个国家,主要是进口原油、药品和铁矿石。 (三)资本项下业务增长近 7 倍,跨境人民币贷款大力支持沿线项目。随着金融对外开放程度不断加深,资本项下交易成为业务新亮点。 2017 年 ,北京与沿线国家资本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量高达 2178亿元,同比增长约 7 倍;占沿线国家全部结算量的 77%。跨境人民币贷款对沿线大型项目建设支持力度进一步提升。 2017 年,北京地区的政策性银行向多个沿线国家提供跨境人民币贷款 740.97 亿元。 (四)与国际金融中心新加坡在金融领域的合作快速发展 。新加坡是重要的人民币离岸中心之一,当地机构投资者对境内金融市场的参与程度逐步加深。 2017 年,北京与新加坡的跨境人民币结算达 1782亿元,其中证券投资收付占比近八成,主要是境外机构在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买卖债券业务。 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力度进一步加大,顺利推进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业务 2017 年,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指导中国银行北京市分行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通集团”)完成了全国首笔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的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该笔业务支持了联通集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顺利推进,对 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思路和跨境人民币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具有示范作用。 (一)业务规模较大。根据国家有关部门批复的混改方案,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联通有限)通过 A 股市场筹集资金后,在集团内部逐级投资至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联通运营)。增4 资完成之后,将实现对外直接投资 749.5 亿元,外商直接投资 749.5 亿元,累计结算量 1499.07 亿元,业务体量相对较大。 (二)业务形式新颖。在人民银行的指导下,结算银行和企业共同设计提出资金跨境划转工作方案,在防范跨境资本流动风险的同时,有效满足企业实际经营需求 ,最终顺利完成了联通有限对联通运营的混改增资业务。 (三)业务示范性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任务艰巨,而混合所有制改革正是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目前我国已确定的七大领域、三批试点单位中不乏 A 股和 H 股上市公司。作为首批国企混改试点单位以及首家在集团层面整体混改的上市中央企业,联通集团的混改方案思路和操作方法将成为未来国企改革的重要依据,具有强烈的示范效应。 三、服务业扩大开放取得显著成效,资金池业务量稳步提升 截至 2017 年末,已累计为 100 余家跨国企业集团办理人民币双向资金池业务备案。开办业务的跨国企业集团通过 资金池累计归集跨境收支合计 2510 亿元,跨境收支基本均衡。自业务开办以来,跨境资金池月度业务结算规模从 2014 年 12 月的 4.6 亿元稳步增长至 2017 年 12 月的 257 亿元,有力支持了跨国企业集团境内外双向资金融通。 (二)证券期货业发展整体稳健 ,市场融资规模有所下降 1.证券期货机构数量稳步增长,上市及改制进程有序推进。 2017 年末,辖内法人证券公司 18家,法人期货公司 19 家,法人基金管理公司 19家,均与上年相同;证券营业部 477 家,期货分支机构 102 家,分别比上年增加 55 家和 7 家。证券公司从业人员 10979 人,比上年增加 590 人;期货公司从业人员 2969 人,比上年增加 157 人。2017 年,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 A 股上市,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第一创业摩根大通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因外资股东退出,更名为第一创业证券承销保荐有限责任公司。 2.证券公司营业收入下降, 期货 公司抗风险能力增强。 2017 年末,法人证券公司资产总额同比增长 15.1%;净资本比上年末增加 84.9 亿元;全年营业收入同比减少 12%;市场 监管进一步加强 ,期货公司抗风险能力增强,盈利能力提高。2017 年末,辖区期货公司总资产同 比减少 1.4%;期货累计代理交易额 41.5 万亿元,比上年减少14.2%。净利润比上年增长 26.1%。法人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基金年末资产净值同比增长 12.3%。 3.“新三板”挂牌公司数量稳步增长,股票融资总额下降。 2017年末,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总数 11630家,比上年末增加 1467家;总股本和总市值同比分别增长 15.5%和 21.8%;挂牌公司共实现股票融资 1336.3亿元,同比下降3.9%。其中, 北京辖区共有挂牌公司 1618家,占全国 总数的 13.9%;共有创新层企业 232家,占全国总数的 17.2%;股票融资金额 276.1亿元,同比减少 19.5%。 表 3 2017 年北京市证券业基本情况 项 目 数量总部设在辖内的证券公司数( 家) 18总部设在辖内的基金公司数( 家) 32总部设在辖内的期货公司数( 家) 19年末境内上市公司数( 家) 306当年国内股票(A 股)筹资(亿元) 1421当年发行H 股筹资(亿元) -当年国内债券筹资(亿元) - 2 7 4 8其中:短期融资券筹资额(亿元) - 3 7 0 2中期票据筹资额(亿元) - 1 5 4 6 注:证券公司家数为法人机构数量,国内股票( A 股)筹资额包含金融企业 A 股筹资,债券筹资为社会融资规模中企业债券融资额。 数据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北京证监局。 (三)保险市场加快回归本源,社会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1.保险行业稳步发展,市场秩序显著好转。截至 2017 年末,北京共有保险总公司 46 家。其中,财产险公司 16 家,人身险公司 30 家;保险销售从业人员 16.3 万 人。全年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长 7.3%;累计赔付支出同比减少 3.2%;保险深度 7.1%,同比下降 0.3 个百分点;保险密度 9085.3 元 /人,同比增加 617.5 元 /人。在监管严背景下,车险不正当竞争乱象有所缓解,人身险公司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行业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增强,保险市场秩序显著好转。 2.财产险业务平稳发展,人身险公司非保险5 合同新增交费减少。 2017 年,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同比增长 10.7%;累计赔款支出同比减少6.8%。其中,车险业务和非车险业务保费收入分别 同比 增长 4.1%和 24%。 2017 年 ,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同比增长 6.4%;非保险合同业务本年新增交费同比减少 62.5%。人身险新单期交率 29.9%,同比上升 6.8 个百分点;退保率 5.6%,同比上升0.2 个百分点。 3.保险业社会服务范围扩大,保障功能进一步增强。 2017 年,京郊政策性旅游保险、露地蔬菜气象指数保险等创新险种试点稳步推进;西城区食责险试点工作有序开展。 2017 年末,安全生产责任险累计投保企业 3.4 万家,提供风险保障1875 亿元。新农合“共保联办”已覆盖 11 个区 ,服务的参合人群达 163.1 万人。医疗责任保险投保医疗机构 1247 家次,提供风险保障 13.6 亿元,累计处理纠纷 1126 件。保险公司为“中国制造2025”龙头企业提供质量和责任风险保障 97.7 亿元,有力支持了我国重大技术装备的创新应用。保险机构以债权投资计划形式投资于市重点项目的保险资金规模 1582.5 亿元。 表 4 2017 年北京市保险业基本情况 项 目 数量总部设在辖内的保险公司数 ( 家 ) 68其中:财产险经营主体(家) 16人身险经营主体(家) 30保险公司分支机构(家) 109其中:财产险公司分支机构(家) 47人身险公司分支机构(家) 59保费收入(中外资, 亿元) 1973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中外资, 亿元) 4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