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_国投证券_中国汽车行业全球化:出海塑新格局挑战中迎新机_53页.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40528_国投证券_中国汽车行业全球化:出海塑新格局挑战中迎新机_53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20240528_国投证券_中国汽车行业全球化:出海塑新格局挑战中迎新机_53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20240528_国投证券_中国汽车行业全球化:出海塑新格局挑战中迎新机_53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20240528_国投证券_中国汽车行业全球化:出海塑新格局挑战中迎新机_53页.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20240528_国投证券_中国汽车行业全球化:出海塑新格局挑战中迎新机_53页.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亲,该文档总共5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汽车全球化:出海塑新格局,挑战中迎新机证券研究报告2024年5月28日行业深度分析行业评级:领先大市-A国投证券研究汽车团队分析师:徐慧雄 S1450520040002联系人:夏心怡 S1450122070029 108313754核心要点 我国乘用车出海的空间有多大?预计2030年有望达899万辆。在中国乘用车产品竞争力提升、部分市场竞争格局优化以及部分市场新能源转型积极驱动下,2023年我国乘用车整车累计出口383万辆、同比增长62%,2024年1-4月出口总量累计148万台、同比增长37%。我们认为中国乘用车出海将延续优异表现,主要增量将来源于:1)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加持下中国汽车产品力持续提升,在欧洲、泰国等新能源转型积极市场实现突破;2)车型性价比优势持续提升,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市占率增长。结合各市场规模及成长性、消费偏好、竞争格局、贸易友好度、新能源转型进度等要素,我们测算2024年我国乘用车出海空间有望达到510万辆、同比增长33%,到2030年有望达到899万辆。其中上汽、奇瑞、长城、比亚迪等将贡献较大增量。我国乘用车出海难在哪?1)贸易壁垒:目标市场通过加税等方式保护本土产业,如欧盟启动双反调查、美国将自华进口的电动车关税提高至100%、俄罗斯提高报废税、巴西提高电动车进口关税;2)产品:进入海外市场时车企需面对各国强制性认证、环保法规、数据安全法规等,以及各国因气候、地理环境、经济水平而产生的差异化消费偏好,因此需做适应性开发和改变;3)渠道:基于消费习惯不同各国销售模式存在差异,同时在渠道网络搭建与管理时会存在存量渠道被占据、经销商认知与信心不足等问题;4)出海出口,物流、金融、售后均需配套“走出去”。我国乘用车如何实现高质量出海?1)生产本地化:在规避贸易风险、顺应政策引导、辐射更多国家等多重需求推动下,海外建厂是中国车企出海的必然趋势;2)产品本地化:自主车企建立了海外研发中心、在车型开发阶段已从全球化角度考量;3)运营本地化:销售模式的选择应充分结合当地市场特点和法律法规,同时应派驻团队常驻目标市场、并引入当地人才,采用加强激励力度、全方位培训等方式实现经销商提质增效;4)运输自主化:目前已有包括上汽、比亚迪在内的多家车企进行了滚装船自营,将有效应对运力紧张和运费波动的风险。投资建议:1)长城汽车:2024年出口销量有望达到40-50万辆,同时新能源越野有望带来高弹性增长、全面变革下主流市场有望超预期;2)比亚迪:我们预计2024年比亚迪的出口量有望达45-50万辆,同时销量基本盘有望再上台阶、高端化持续突破。风险提示:海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海外宏观经济下行;贸易壁垒增加;市场竞争加剧;车企新车型导入、新区域开拓等不及预期;文中相关测算不及预期风险等。1ZDWwPnQtQqRoQtQsPtMoP7NaO8OmOnNsQqMiNnNmReRoMyR6MnNwOMYsOrPuOqRqM乘用车出海研究框架出海的天花板在哪?(即渗透率)市场规模及成长性消费偏好竞争格局贸易友好度新能源转型阶段难点策略贸易壁垒产品认证及适应性改变销售网络搭建与管理物流、金融、售后体系生产本地化产品本地化运营本地化运输自主化资料来源:国投证券研究中心整理 一、我国乘用车出海的空间有多大?1.出海空间测算:预计2030年有望达899万辆2.西欧:2023年总量重回增长,政策退坡致新能源整体渗透率略有下滑3.东南亚:市场总量稳定在300万左右,新能源市场中系占比近半4.拉美:市场总量逐步恢复,新能源转型处于起步阶段5.澳新:市场总量恢复,中系份额提升明显6.俄罗斯:2024年市场总量预计有30-50万增量,中系份额已近半 9oszenHajCd/Y8lJh0uxIJKvZxvDHl7CnYBIQwX/6MOMItQiKkiaT8ARrKJ2jWrI 1.出海空间测算:预计2030年有望达899万辆 内外因驱动下,我国乘用车出口保持高增长趋势。根据乘联会数据,2023年我国乘用车整车累计出口383万辆,同比增长62%;2024年1-4月出口总量累计148万台、同比增长37%。根据崔东树公众号,目的地维度,俄罗斯、墨西哥、比利时、巴西贡献较大;车企维度,2024年1-4月乘用车出口销量贡献较大的车企主要有奇瑞、上汽、吉利、长安、比亚迪、长城等,贡献份额分别为23%、18%、9%、9%、9%、7%。2017-2024M4我国乘用车出口销量及增速资料来源:乘联会、国投证券研究中心2024M1-4中国车企分国别出口销量占比资料来源:崔东树公众号、国投证券研究中心-20%0%20%40%60%80%100%120%14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2024M1-4乘用车出口量 同比14%8%6%5%5%4%4%4%3%3%44%俄罗斯 墨西哥 巴西 比利时阿联酋 英国 沙特 澳大利亚菲律宾 泰国 其他 1.出海空间测算:预计2030年有望达899万辆 乘用车出口近两年高增主要来自自主品牌乘用车产品竞争力的提升、部分市场竞争格局优化以及部分市场新能源转型积极:1)内因:自主品牌在技术创新、外观设计、质量控制等方面具备较强竞争力,尤其是新能源车电动化、智能化水平表现优异、成为支撑出口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增长点;2)外因:俄乌冲突下,欧美、日本等汽车厂商纷纷退出俄罗斯市场,竞争格局优化下中国车企实现市占率快速提升;欧洲、泰国等市场新能源政策积极,为自主品牌进军带来机遇。2017-2024M4我国乘用车出口销量及增速资料来源:乘联会、国投证券研究中心全球销量超100W海外国家排名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制造商2023年销量(万辆)2024M1-4销量(万辆)2024M1-4同比增速2024M1-4份额主销车型上汽集团 99 26-8%18%MG ZS、MG5 NB、MG Mulan EV奇瑞集团 92 34 40%23%瑞虎 7、瑞虎 5X、欧萌达特斯拉中国 34 12-7%8%Model 3、Model Y吉利汽车 27 13 67%9%缤越、博越、帝豪 NB长城汽车 27 11 85%7%哈弗 H6、哈弗F7、大狗长安汽车 22 13 87%9%长安CS55 PIus、长安CS35 Plus、悦翔 NB比亚迪 24 14 159%9%元PLUS EV、比亚迪海豚 EV、宋 PLUS DM广汽集团 8 6 277%4%传祺 GS3、传祺 GS8、致在排名 国家 2023年销量(万辆)1 美国 1561.8 2 印度 410.1 3 日本 399.3 4 德国 284.5 5 巴西 217.9 6 英国 190.3 7 法国 177.5 8 加拿大 170.9 9 意大利 156.6 10 墨西哥 136.1 11 韩国 122.3 12 澳大利亚 116.5 1.出海空间测算:预计2030年有望达899万辆 我们认为,乘用车出海的空间与各海外目标市场的特征密切相关,包括市场规模及成长性、消费偏好、竞争格局、贸易友好度、新能源转型进度等维度。根据测算,2024/2025年我国乘用车出海空间有望达到510/636万辆、同比增长33%/25%,到2030年有望达到899万辆。我们认为我国乘用车出海将延续优异表现,主要增量将来源于:1)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加持下中国汽车产品力持续提升,在欧洲、泰国等新能源转型积极市场实现突破;2)车型性价比优势持续提升,在发展中国家实现市占率增长。2024、2025我国乘用车各车企出口量预测资料来源:乘联会、国投证券研究中心 注:主要车企出口销量结合企业目标和导入车型进行预测,总量依据各海外市场市占率预测(见下页),其他为总量-各主要车企之和集团乘用车销量(万辆)增速2022 2023 2024E 2025E 2023E 2024E 2025E上汽集团 79 99115 128 25%16%11%奇瑞汽车 45 92115 130 105%25%13%特斯拉中国 27 3441 48 25%22%15%长城汽车 12 3245 80 159%42%78%比亚迪 5 2449 64 358%104%31%吉利汽车 20 2736 45 36%33%25%长安汽车 13 2242 60 63%93%43%广汽集团 3 820 25 135%158%25%其他 31 4547 57 49%3%21%合计 236 383510 636 62%33%25%(单位:万辆)2022A 2023A 2024E 2025E 2030E 消费偏好 竞争格局 贸易友好度 新能源转型西欧市场规模 1015 1156 1167 1179 1179 S U V和小型车(对应国内A 0、A级)德法系长期主导双反可能导致关税提高(目前1 0%);本地化要求或提高2 0 1 9-2 0 2 2政策力度大;2 0 2 3起各国政策分化、整体力度退坡中国品牌市占率 1.5%2.4%3.5%4.5%7.5%东南亚市场规模 296 295 298 301 308 右舵市场多;各国偏好差异大(如泰国皮卡+A 0级、印尼M P V等)燃油时代日系主导、新能源时代中系领先燃油车关税较高(5 0%+);电动车部分国家有关税减免渗透率提升快、主要泰国贡献(政策力度大但已出现退坡)中国品牌市占率 2.3%4.1%7.0%10.5%18.0%拉美市场规模 413 446 464 473 497 A 0、A级车为主德意法日主导、格局相对分散整体友好,但部分国家有本土汽车工业且巴西对电动车由免税将逐步提高至3 5%初期,巴西、墨西哥有政策支持但后续方向不明确中国品牌市占率 6.0%6.2%7.5%10.0%15.0%澳新市场规模 115 128 130 132 132 皮卡和中大型S U V日系美系主导,中系份额提升快友好,中国汽车进口零关税初期,2 2、2 3年政策刺激下渗透率快速提升中国品牌市占率 7.5%9.9%13.0%16.0%20.0%俄罗斯市场规模 69 94 131 158 174 皮卡和中大型S U V战前本土+日韩欧占主导,目前主要是本土和中系品牌相对友好,中国汽车进口1 5%关税虽有补贴但基本未转型中国品牌市占率 18.0%48.9%50.0%50.0%50.0%北美市场规模 1545 1733 1733 1733 1733 皮卡和中大型S U V美日系主导、集中度高美国对中国电动车加征1 0 0%的进口关税;加拿大目前关税6%转型缓慢中国品牌市占率 0.8%0.9%0.9%0.5%0.5%中东市场规模 200 200 200 200 200 中型S U V 日韩系主导各国分化(如沙特关税5%、土耳其对中国电动车关税5 0%)起步阶段、转型积极中国品牌市占率 15.0%16.7%18.0%20.0%25.0%南非市场规模 37 35 36 36 38 小型轿车、中型S U V 日韩德系主导进口关税燃油车1 8%、电动车2 5%未转型中国品牌市占率 6.0%8.7%12.0%15.0%20.0%其他市场市场规模 1200 1200 1200 1200 1200数据来源:Marklines、乘联会、国投证券研究中心注:1)对中国品牌市占率的预测主要依据各国市场规模及成长性、消费偏好、竞争格局、市场友好度、新能源转型进度、日系品牌在当地市占率、现有市占率水平等;2)乘联会为国内批发口径,仅披露出口总量和分车型数据,无法获取各海外市场情况,而Marklines数据为当地市场注册数据(可理解为零售口径)、但存在部分国家和区域统计不全的问题,故二者口径下总量存在差异。因此我们仅通过Marklines计算出自主品牌出口增速、最后以乘联会口径计算出口总量;3)中东市场中阿联酋、阿曼、科威特、沙特、伊朗2017年之后数据缺失,故我们依据可得数据以及2017年之前市场对中东市场规模进行估算;4)海外其他市场依据亚洲除东南亚、中欧、东欧除俄罗斯的国家市场进行估算;5)中国品牌市占率计算剔除了吉利LEVC、LTI、Polestar、路特斯、沃尔沃,上汽Rover、双龙,北汽宝沃6)测算前提为不发生极端政治、贸易环境变化中国品牌市占率 0.6%1.0%1.5%2.5%4.0%海外整体市场市场规模 4890 5286 5359 5411 5461 增速-3.8%8.1%1.4%1.0%0.9%中国品牌市占率 2.4%3.6%4.7%5.8%8.2%中国品牌销量-M a r k l i n e s 119.6 190.2 253.0 316.0 446.2 增速(%)59.0%33.1%24.9%41.2%中国品牌销量-批发口径(乘联会)383 510 636 899 2.西欧:2023年总量重回增长,更偏好SUV和小型车2004-2023西欧地区市场规模(左轴)及增速(右轴)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2023年西欧各国乘用车销量(万辆)及增速(%)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30%-20%-10%0%10%2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1600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市场规模(万辆)YOY 乘用车:2023年市场总量1156万辆,重回增长 总量:2023年西欧乘用车市场重回增长。根据Marklines,受疫情和芯片短缺因素影响经历连续三年下滑后,2023年西欧乘用车市场总量恢复至1156万辆,同比增长14%。-40%-30%-20%-10%0%10%20%30%40%050100150200250300爱尔兰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芬兰荷兰卢森堡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英国2023年乘用车销量(万辆)yoy(%)2.西欧:2023年总量重回增长,更偏好SUV和小型车2004-2023西欧地区分级别销量占比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0%10%20%30%40%50%60%70%80%90%100%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A B C D E F MPV Pickup Truck SUV-A SUV-B SUV-C SUV-D SUV-E 消费偏好:更偏好SUV和小型车。在消费偏好方面,分车型看,西欧消费者偏好乘用空间更大的SUV,2023年SUV销量达到581.5万辆,同比增长18.7%,占比突破50%;分级别看,由于西欧老城区道路较窄,消费者更偏好小型车,其中SUV-C(对应国内A级SUV)2023年销量为343万辆,占比接近30%,B级轿车(对应国内A0级轿车)和C级轿车(对应国内A级轿车)销量占比均超过15%。2012-2023西欧地区新能源车销量及渗透率(右轴)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0%5%10%15%20%25%3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新能源车销量(万辆)新能源渗透率 新能源车:政策退坡致渗透率略有下滑,各国表现分化 政策退坡致2023年新能源渗透率略有下滑。2019年欧盟出台碳中和计划,各国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和税收优惠政策相继出台,2020年欧洲启动全球最严碳排放法规,新能源车激励力度随之加大。根据Marklines,2019至2022年西欧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从3.6%迅速提升至24.1%。2023年西欧新能源乘用车总量上升至270.4万辆、同比增长10.8%,新能源渗透率为23.4%,同比下滑0.7pct主要系英国、德国等部分国家出现政策退坡。2.西欧:政策退坡致新能源整体渗透率略有下滑2023年西欧各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万辆)及增速(%)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60%-40%-20%0%20%40%60%80%100%120%140%01020304050607080爱尔兰奥地利比利时丹麦德国法国芬兰荷兰卢森堡挪威葡萄牙瑞典瑞士西班牙希腊意大利英国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万辆)yoy(%)2012-2023西欧地区EV销量及增速(右轴)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 新能源车:政策退坡致渗透率略有下滑,各国表现分化 纯电稳中有增、插混需求走弱。2023年EV销量188.5万辆,同比增长26%,新能源渗透率为16.3%,同比提升1.5pcts;而插混车型下滑相对明显,2023年PHEV销量81.9万辆、同比减少13%,新能源渗透率为7.1%、同比下滑2.2pcts,主要原因一是插混的激励政策力度较纯电小、且部分国家率先结束,二是西欧插混车型多为燃油车改造,产品竞争力和智能化水平等方面弱于纯电。2.西欧:政策退坡致新能源整体渗透率略有下滑2012-2023西欧地区PHEV销量及增速(右轴)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0%20%40%60%80%100%120%050100150200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EV(万辆)EV YOY-50%0%50%100%150%200%250%300%02040608010012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PHEV(万辆)PHEV YOY 2.西欧:政策退坡致新能源整体渗透率略有下滑国家 内容挪威BEV:购置税:1990-2022年免购置税,2023年起500公斤以上车辆需缴纳每公斤12.5克朗的重量税;增值税:2001-2022年免增值税,2023年起纯电汽车价格超过50万克朗的部分征收25%增值税。政策退坡BEV 1996-2021年免征道路税,2022年起正常征收。BIK税率为30%;公司车辆税2000-2008年减免25%、2009-2017年减免40%、2022起减免20%收费公路:1997-2017年免费,2018-2022年收费不得超过50%,2023年起收费不得超过70%。摆渡:2009-2017年免费,2018年起摆渡费用最高不得超过总费用50%。市政收费停车:1999-2017年免费。瑞典2022年11月7日前:购买BEV、FCEV可获得最高7万克朗补贴,补贴数额不超过车辆价格的25%;购买碳排放低于50g/km的PHEV,可获得最高2万克朗的补贴;售价超过70万克朗的新能源汽车不享受补贴。2022年11月8日起:全面取消新能源车补贴。对于11月8日之前购买新能源汽车,从2023年1月1日起BEV最高补贴5万克朗,PHEV最高补贴1万克朗。德国2016-2022年:售价在4万欧元以下的纯电动和插混汽车分别获得6000和4500欧元补贴;售价在4万-6.5万欧元的纯电动和插混汽车分别获得5000和4000欧元补贴;售价在6.5万欧元以上的新能源汽车没有补贴。2023年:1月1日起插混的补贴结束;4万欧元以下纯电动车的补贴降至4500欧元,售价4万-6.5万欧元的电动车,补贴降至3000欧元;9月起对to B端纯电车型取消补贴;12月18日起电动车补贴计划提前结束。英国补贴:2011年开始对电动汽车启动补贴,最高补贴额曾达到5000英镑,随后逐步退坡、2022年初降至1500英镑且可享受补贴车型的最高售价从3.5万下降到3.2万英镑,2022年6月取消补贴政策。购置税:FY2001-2016:CO2排放量不高于130g/km的车辆免征,代用燃料汽车(含PHEV、HEV、CNGV)同排放量下首次注册税优惠10英镑;FY2017起:仅零排放车辆免征首次注册税道路税:FY2002-2016:按照CO2排放量征收,代用燃料汽车(含PHEV、HEV、CNGV)同排放量下标准保有税优惠10英镑,CO,排放量不高于100g/km的车辆免征。FY2017起:定额征收,非零排放车FY2017需缴纳140英镑,数额逐年提升;对同排放量下代用燃料汽车优惠10英镑,零排放车辆免征;此外,车价高于4万英镑的车辆FY2017每年需额外缴纳310英镑,数额逐步提升。FY2025起:销售的新电动汽车第一年缴纳最低费率10英镑、之后逐步提升至每年165英镑;车价高于4万英镑的电动车将每年需额外缴纳355英镑、随使用年限增长最高可达到560英镑。法国补贴:2020-2021年6月:最高7000欧元;2021年7月-2022年底:最高6000欧元;2023年:5000欧元2024年1月起:4000欧元(低收入家庭7000欧元),附加“碳足迹”评分条件;购买二手电动汽车的1000欧元补贴取消。道路税:BEV、FCEV、纯电续航里程超过50km的PHEV:免CO2排放税和重量税2024年1月起:CO2排放量超过118g/km车辆需缴纳5欧,最高可达到6万欧;车重超过1600公斤的车辆额外缴纳每公斤10-30欧的罚款意大利补贴:2022年:售价3.5万欧元(含增值税)且CO2排放量20g/km的PHEV和BEV,补贴3000欧元;售价4.5万欧元(含增值税)且CO2排放量在21-60g/km的BEV和PHEV,补贴2000欧元;报废旧车补贴2000欧元;2023年:在此基础上,对收入低于3万欧元的个人补贴增加至4500/3000欧元。2024年:年收入低于3万欧元、报废欧0或欧2标准旧车,购买电动车最高可获得13750欧元补贴。激励加大西班牙 2023年6月底至2024年底,购买电动汽车可减免个税15%、上限20000欧元。2022-2023年西欧部分国家政策退坡/激励加大 资料来源:各国政府官网、国投证券研究中心 竞争格局:本土品牌表现强势,上汽初步突围 本土品牌长期主导市场。西欧乘用车市场较为成熟,大众、雷诺、宝马等老牌车企经多年沉淀、品牌认知度和忠诚度高,市占率持续领先,德系+法系市场份额保持在50%以上;日系丰田等车企也凭借性价比优势较早布局西欧市场、占据一定市场份额(12%左右);韩系车企增长亮眼,市占率已从2004年的3%增长至2023年8%,现代-起亚也位列市占率第4。中国出口西欧以新能源车为主,上汽初步突围。虽然中国车企进入西欧市场时面对强势的本土车企和先发的日韩车企,但仍凭借领先的电动化、智能化技术取得一定突破。上汽集团2023年在西欧市场整体销售22.5万台、市占率1.95%、位列第11名,其中新能源车型销售11.9万辆、市场份额达到4.39%、位列第9。贸易友好度:目前关税为10%相对友好、但后续有双反落地风险。2023年西欧地区汽车销量TOP10集团资料来源:乘联会、国投证券研究中心2004-2023西欧地区分系别销量占比资料来源:乘联会、国投证券研究中心27%19%13%9%8%7%6%5%3%3%大众Stellantis雷诺-日产现代-起亚宝马丰田梅赛德斯-奔驰福特Tesla吉利控股2.西欧:本土品牌表现强势,上汽初步突围29%32%37%37%41%25%21%20%27%18%30%28%22%14%11%12%14%12%13%12%0%20%40%60%80%100%2004 2008 2013 2018 2023德系 法系 美系 中系 日系 韩系 其他 中国车企在西欧布局情况资料来源:Marklines、各公司官网及公众号、国投证券研究中心整理2.西欧:中国车企布局情况车企 已导入车型 2023年销量 2023年份额 产能及物流布局 渠道布局上汽MG4、MG-5、MG ZS SUV、MG HS、MG MARVEL R等22.55万 1.95%1)2023年7月,上汽集团宣布计划在欧洲建立上汽欧洲整车制造基地2)2020年上汽旗下的安吉物流开通了自营的欧洲航线1)名爵从内部抽调国际化人才进入海外销售队伍、每家海外公司都有外派的总经理和关键岗位人员;2)截至目前上汽名爵已在英国、法国、斯洛伐克等国共建立经销商近700家。比亚迪唐EV、汉EV、Atto 3、宋Plus DM-i、海豚、海豹等1.45万 0.14%1)在欧洲的首个新能源乘用车工厂匈牙利工厂已经完成选址工作,预计26年投产,以实现生产本地化2)2024年1月比亚迪首艘滚装船开启首航,拥有7000个标准车位,未来两年内将有另外7艘滚装船陆续投入运营2023年比亚迪在欧洲19个国家累计开设的销售网络已达250个;与当地大型经销商如荷兰Louwman集团、挪威RSA、瑞典Hedin集团等合作;与SIXT、法巴安诺集团等租赁公司合作以切入B端市场。吉利 领克01、极氪001 2.22万 0.19%首创订阅模式,包括直接购买、月费订阅会员、免费会员、B2B(公司直接采购)等方式;将传统租车公司的固定提车点改为“送车上门”;推出”车分享“模式,会员可分享闲置汽车并获得收益;在欧洲虽没有传统意义的门店,但开设了11家Club遍布主要城市核心区域。长城欧拉好猫、Coffee 01、Coffee 02等0.63万 0.05%2023年开始推进欧洲工厂的选址工作 在慕尼黑开设子公司;与Emil Frey集团达成战略合作蔚来 ET5、ET7、EL7、ES8等 0.24万 0.02%2022年在柏林建立创新中心,9月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投资建设的蔚来能源欧洲工厂投入运营,负责换电站制造与加电产品研发。采用直营方式,目前已在欧洲开设6家NIO House和9家NIO Space小鹏 G3、P7、P5、G9等 0.20万 0.02%引入“直营+授权”的新零售模式,在瑞典、荷兰、丹麦、挪威等地建立品牌直营店,同时与欧洲头部经销商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乘用车市场:总量稳定在300万左右,各国体量及偏好差距较大 总量:除2020-2021年外,近十年东南亚乘用车市场规模基本稳定在300万辆左右,其中泰国、马来、印尼市场规模接近80万辆,菲律宾接近40万辆,越南20万辆左右。消费偏好:1)泰国:偏好皮卡+A0级小车。23年皮卡销量占比达到36.9%,一是由于泰国地形复杂,皮卡对路况适应性强,一车多用属性满足出行、农产品运输、旅游服务需求,二是消费税向皮卡显著倾斜(单排、双排皮卡消费税分别为3%、10%,而乘用车为25%-35%);2)印尼:偏好MPV。23年皮卡销量占比达到47.2%,一是印尼穆斯林比例高、家庭庞大,MPV能满足大家庭用车需求;二是道路建设不佳、路况恶劣、雨水多、易淹水塌陷,而MPV底盘高;三是税收方面MPV车型的奢侈品税税率为10-20%、其他车型为30-40%;3)马来西亚以小型轿车为主;菲律宾以轿车、SUV为主但也有一定MPV和皮卡需求;越南以SUV为主。2004-2023东南亚地区市场规模(左轴)及增速(右轴)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 注:基于数据可得性,文中统计仅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越南,下同。2023年东南亚各国市场规模(万辆)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50%0%50%100%15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市场规模(万辆)YOY3.东南亚:市场总量稳定在300万左右79787638230102030405060708090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越南2023年东南亚各国分车型占比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0%20%40%60%80%100%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越南轿车 SUV MPV 皮卡 3.东南亚:政策刺激下泰国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 新能源车:政策刺激下2023年泰国新能源渗透率提高8pct 2023年东南亚新能源车总销量为11万辆、增加8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为4%、同比增长3pct。新能源渗透率的快速提高主要由政策驱动下的泰国市场贡献。泰国:2023年新能源车总量从2万增长至8.6万辆,新能源渗透率从2.4%提升至10.9%。2022-2023年实施的ev3.0对于满足一定条件的电动乘用车每辆提供7-15万泰铢补贴、电动皮卡免征消费税其提供每辆15万泰铢的补贴,关税减免20%-40%,消费税由8%降至2%;2024年开始实施的ev3.5中对电动乘用车的补贴下降至每辆2-10万泰铢、电动皮卡下降至5-10万泰铢,我们认为可能会导致泰国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放缓。其余市场如印尼、马来西亚也有一定补贴和税费减免政策推出,但目前均处于新能源转型初期。2004-2023东南亚地区新能源车销量及渗透率(右轴)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2022、2023年不同国家新能源渗透率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0.0%0.5%1.0%1.5%2.0%2.5%3.0%3.5%4.0%0 2 4 6 8 10 12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新能源车销量(万辆)新能源渗透率0%2%4%6%8%10%12%泰国 印度尼西亚 马来西亚2022 2023 3.东南亚:政策刺激下泰国新能源渗透率快速提升泰国、印尼、马来新能源车补贴政策资料来源:各国官网、国投证券研究中心整理国家 政策内容泰国ev3.0(2022-2023),售价不超过200万泰铢、电池容量低于30千瓦时的电动乘用车每辆可获得7万泰铢的补贴,而电池容量超过30千瓦时的CKD和CBU的汽车每辆可获得15万泰铢的补贴;售价不超过200万泰铢且电池容量为30千瓦时或以上的纯电动皮卡车可免征消费税以及获补贴15万泰铢/辆(仅限泰国生产);关税折扣200万泰铢以内40%、200-700万泰铢20%;消费税8%降至2%ev3.5(2024-2027),售价不超过200万泰铢、电池容量大于50千瓦时的电动汽车,每辆将获得5万至10万泰铢的补贴,电池容量小于50千瓦时的电动汽车,每辆将获得2万至5万泰铢的补贴;售价不超过200万泰铢、电池容量大于50千瓦时的电动皮卡车,每辆将获得5万至10万泰铢的补贴;关税、消费税基本不变印尼2022年12月,购买新的纯电动汽车将获得8000万印尼盾(约合5388美元)补贴;2023年3月20日起推出电动汽车补贴计划,涵盖20万辆电动摩托车和3.59万辆电动汽车的销售,以及5万辆传统汽油车的改装;投资超过5000亿印尼盾的电动汽车企业将获得100%的企业所得税抵免,投资100-5000亿印尼盾的企业将获得50%的减免。马来西亚2022-2025,对整车进口的纯电动车免征进口税和国内税;2022-2027,对本地组装的纯电动车免征国内税和销售税,对其零部件免征进口税;企业租用不超过30万马来西亚林吉特的电动车,享受税收优惠;2023-2032,电动车充电设备制造商所得税豁免 贸易友好度:燃油车进口关税高(可达50%以上),部分国家对电动车免征或减免进口关税(如泰国、马来等)2023年东南亚地区汽车销量TOP10集团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2004-2023东南亚地区分系别销量占比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36%12%11%7%6%5%4%3%3%3%丰田 本田 Perodua三菱 五十铃 Proton福特 现代-起亚 马自达铃木5%4%6%6%5%42%50%71%73%66%0%20%40%60%80%100%2004 2008 2013 2018 2023德系 法系 美系 中系 日系 韩系 其他 竞争格局:燃油时代日系垄断,新能源市场中系占比近半 燃油车时代:缺乏本土品牌,日系占据绝对优势,市占率一度达到70%以上,丰田、本田常年稳居第一、第二,2023年份额分别为36.3%、11.9%,第三为马来西亚本土品牌Perodua。新能源时代:集团维度,中系车企在新能源市场已占据近半份额,前三名分别为比亚迪(30.6%)、上汽(12.0%)、合众(11.7%);车型维度,2023年销量前十中有五个来自中国,分别是Atto3(2.3万辆)、Neta V(1.3万辆)、海豚(0.9万辆)、好猫(0.7万辆)、MG 4(0.5万辆)。3.东南亚:燃油时代日系垄断,新能源市场中系占比近半2023年东南亚地区新能源车销量TOP10集团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32%13%12%8%8%7%7%7%4%2%比亚迪 上汽 合众宝马 特斯拉 长城现代-起亚 通用 梅赛德斯-奔驰 中国车企在东南亚布局情况资料来源:Marklines、各公司官网及公众号、国投证券研究中心整理3.东南亚:中国车企布局情况车企 已导入车型 2023年销量 2023年份额 产能及物流布局 渠道布局上汽MG3、MG4、MG-5、MG ES、MG EP、MG HS、MG GS、MG ZS SUV、MG VS、Maxus 9等3.74万 1.27%1)2013年2月,上汽正大有限公司正式投产,规划产能为10万辆/年;2)2023年5月,上汽集团泰国新能源产业园区奠基,占地12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区,一期工程年内竣工,整体项目将于2025年建成。比亚迪 元Plus/Atto 3、海豚 3.41万 1.16%2022年9月,比亚迪宣布与WHA伟华集团大众有限公司签约,签署土地认购、建厂相关协议,工厂预计将于2024年开始运营,年产约15万辆,生产的车型将投放泰国本土市场,并辐射周边东盟国家及其他地区。2022年8月,比亚迪携手本土新能源汽车经销商RVER Automotive进入泰国乘用车市场。广汽 埃安Y 0.20万 0.07%2023年11月宣布在泰国建厂,总投资额达到23亿泰铢,设计年产能达5万台,分两期,预计第一期24年7月建成。目前已成功认定约50家销售店和服务中心,2024年计划建成70家,服务覆盖泰国全境。长城哈弗H6、哈弗初恋、欧拉好猫1.38万 0.47%2020年9月收购通用汽车泰国公司的罗勇府汽车制造工厂和动力总成工厂;2021年6月9日正式投产,初期年产能达8万辆,60%在泰国本地销售、40%出口到其他海外市场。哈弗 H6 HEV/PHEV、JOLION HEV、坦克300/500 HEV、欧拉好猫均已实现本地生产;同时还将精工、曼德、蜂巢能源等核心零部件企业引入泰国市场。以泰国为例,不同于传统 4S 店,而是采用直营+授权的混合网络模式,并且采用了透明定价(全国统一定价、统一促销政策)+销售合伙人的概念。长安泰国工厂一期设计产能达10万辆/年,计划在2025年初投产;二期建设投产后总产能将达到20万辆/年。该制造基地将服务于整个东盟地区和全球右舵市场。在泰国的销售服务渠道已覆盖曼谷、清迈、春武里、清莱等重点省份,并计划在2024年拓展至80-100个销售服务网点。哪吒 哪吒V 1.30万 0.44%已设立了印尼、越南子公司,同时在马来西亚、缅甸、老挝、文莱设立了总代理或办事处。2004-2023拉美市场规模及增速(右轴)资料来源:Marklines、国投证券研究中心注:基于数据可得性,文中统计仅包括阿根廷、巴西、哥伦比亚、墨西哥、乌拉圭,下同。-40%-30%-20%-10%0%10%20%30%40%5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市场规模(万辆)YOY4.拉美:市场总量逐步恢复,新能源转型处于起步阶段 乘用车市场:总量:峰值时期市场规模达到近600万辆、近两年下降至400-450万辆,2023年总销量为446万辆、同比增长8%、但仍未恢复至高峰时期水平。消费偏好:早期以轿车为主,近年来SUV和轻卡占比提升。2004-2023拉美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