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商部投促事局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y of Ministry of Commerce, P.R. China有色金属产业投资促进报告 2015 “一带一路”典型国家有色金属产业投资合作研究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产业投资促进系列报告系列报告编委会 主 任:刘殿勋 副 主 编:王 旭 张玉中 杨依杭 成 员:王 瑞 林若尘 史冬立 黄庆红 王欣然 许丹松 吴 铭 李嘉源 有色金属产业投资促进报告编写组成员 主 编:王 旭 杨依杭 任旭东 执行主编:迪里拜尔阿不力米提 段德炳 副 主 编:王 瑞 赵武壮 成 员:徐文青 李明怡 曹明 玥 江 宇 刘世佳 王中奎冯君从 徐爱东 熊 慧 杨长华 俞中华 刘安坤 致 谢 特别感谢以下专家对本报告提出的宝贵建议。 陈学森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有色金属处处长 王安建 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 陈衍景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 梁博益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汪东波 中国铝业公司首席地质师 刘立军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国资重组专员 徐 斌 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合伙人 宋姣琳 勤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产业投资促进系列报告编撰人员总 序 近年来,我国双向投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高水平“引进来”和大规模 “走出去”同步发展,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吸收外资大国和最具潜力的对外投资 大国。这与我国投资促进工作的有效开展是分不开的。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国内 经济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中国的双向投资正逐渐步入“新常态”,对投资促进工 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过去的30多年,凭借着富有竞争力的要素成本、极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和相对宽 松的法律政策环境,投资促进的工作方式一直较为粗放。而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 升、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双向投资需求的攀升,投资促进工作的专业化、精细化、国 际化正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作为隶属于商务部的双向投资促进机构,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以下简称 “投资促进局”)近年来确立了以产业为主线的投资促进工作思路,在实践中全面 贯彻落实产业投资促进思路,探索有效服务投资者和引资者的业务模式,取得了一 系列阶段性成果。 为了更好地引导全国产业投资促进工作的开展,投资促进局联合国内外专业研 究机构和咨询机构合作编撰了产业投资促进系列报告。该系列报告按产业分 类,针对重点产业的基本情况、分布格局、投资动态、发展趋势等进行了深入系统 的研究。希望该系列报告能够为地方、园区、企业开展投资合作提供具有参考性和 实用性的指南。 投资促进局将一如既往地同各相关机构开展密切合作,继续总结经验,完善思 路,提供更多更高质量的产品与服务。通过凝聚国内外各类优质投资促进资源,推 动投资者、引资者、中介服务者真正实现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对接,努力构建与 “引进来”和“走出去”需求相适应的专业化平台,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企业、 服务地方。2015年12月前 言 当前世界经济复苏艰难,主要经济体发展分化,世界经济格局和贸易规则深刻 调整。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任 务艰巨。为保持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与周边国家和平合作、开放 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我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倡议着眼于 “一带一路”全区域的协同发展,从长远看,必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对外开放水平、 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成为引领中国经济新的跨越式发展最强大的动力之一。 有色金属工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原材料产业,是战略新兴产业的重要支 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国已是世界有色金属工业大国,产 量、消费量、贸易量连续十多年居世界第一,技术装备水平总体上进入世界先进行 列,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同时,产业发展也面 临资源、能源、环境等诸多约束,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推进“一带一路”建 设,既是新形势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一带一路”区域国家的需 求。“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将为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发展提供重大转型发展的机 遇,有利于拓展行业发展空间,有利于开展国际产能合作、资源开发合作,有利于 产业淘汰落后与优化升级。有色金属行业企业积极参与和服务于国家“一带一路” 倡议,非常必要,且可以大有作为。目前,我国有色金属行业企业“走出去”投资 意愿强烈,且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开展了不少投资合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联合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对“一带一路”倡议下的 主要国家和主要金属品种的投资环境、产业合作现状与规划发展等开展系统性研究 与分析,结合我国以及国际大型跨国企业在“一带一路”和全球投资的经验教训有 针对性地提出咨询建议,旨在为国内地方、园区、企业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有 色金属产业投资合作提供有益参考,希望企业在“一带一路”区域投资合作“走得 出、走得好、留得下、回得来”。2015年12月I 目 次 目 录 第一章 绪 论 031.1 研究背景和范围 03 1.1.1研究背景 03 1.1.2研究范围 03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041.3 “一带一路”倡议概述与理论基础 05 1.3.1“一带一路”倡议概述 05 1.3.2“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机理 07 第二章 “一带一路”区域主要有色金属资源概况 112.1 中亚地区 11 2.1.1哈萨克斯坦 13 2.1.2吉尔吉斯斯坦 142.2 东南亚(南亚)地区 15 2.2.1印度尼西亚 15 2.2.2缅甸 18 2.2.3老挝 19 2.2.4马来西亚 20 2.2.5巴基斯坦 212.3 西亚地区 23 2.3.1伊朗 24 2.3.2土耳其 252.4 欧洲地区 25 2.4.1俄罗斯 25 2.4.2阿尔巴尼亚 30II 有色金属产业投资促进报告2.5 东北非地区 30 2.5.1埃及 31 第三章 “一带一路”重点国家投资环境概述 353.1 中亚地区 35 3.1.1哈萨克斯坦 35 3.1.2吉尔吉斯斯坦 363.2 东南亚(南亚)地区 37 3.2.1印度尼西亚 37 3.2.2缅甸 38 3.2.3老挝 39 3.2.4马来西亚 41 3.2.5巴基斯坦 423.3 西亚地区 44 3.3.1伊朗 44 3.3.2土耳其 443.4 欧洲地区 45 3.4.1俄罗斯 45 3.4.2阿尔巴尼亚 463.5 东北非地区 47 3.5.1埃及 47 第四章 我国与“一带一路”国家有色金属产业合作现状 514.1 我国在“一带一路”有色金属产业合作的总体概况 51 4.1.1产业合作全面展开 51 4.1.2培育了一批具有影响力的项目 52 4.1.3产业合作模式呈多样化趋势 52III 目 次4.2 中亚地区 53 4.2.1哈萨克斯坦 53 4.2.2吉尔吉斯斯坦 564.3 东南亚(南亚)地区 57 4.3.1印度尼西亚 57 4.3.2缅甸 59 4.3.3老挝 60 4.3.4马来西亚 61 4.3.5巴基斯坦 614.4 西亚地区合作 63 4.4.1伊朗 63 4.4.2土耳其 644.5 欧洲地区 64 4.5.1俄罗斯 64 4.5.2阿尔巴尼亚 674.6 东北非地区 67 4.6.1埃及 67 第五章 我国有色金属企业在“一带一路”开发投资经验 715.1 我国有色金属企业“一带一路”投资成功经验分析 71 5.1.1国家战略合作是投资的重要保障 71 5.1.2开发投资的目标明确 71 5.1.3严格防控风险 72 5.1.4增强国际化经营水平 72 5.1.5注重文化融合与投资国共同发展 72 5.1.6组团“出海”,优势互补 72IV 有色金属产业投资促进报告5.2 我国有色金属企业“一带一路”投资风险分析 73 5.2.1国际政治风险 73 5.2.2法律法规政策风险 73 5.2.3所在国社区问题风险 74 5.2.4环境与安全风险 74 5.2.5国际化人才不足风险 75 5.2.6当地社会文化风险 75 第六章 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开发投资可借鉴的国际经验分析 796.1 国际企业投资成功经验 79 6.1.1长期布局,谨慎行动 79 6.1.2认真进行前期尽职调查 79 6.1.3利用资金优势快速获取规模收益 80 6.1.4利用规模优势控制矿产品贸易 82 6.1.5善于利用当地发展环境因地制宜滚动发展 86 6.1.6高度重视互利双赢和相互融合 87 6.1.7注重可持续发展 88 6.1.8管理运营尽量属地化 88 6.1.9商贸、产业、金融一体化协同“出海” 886.2 主要国家支持境外资源开发的政策 89 6.2.1美国的支持政策 89 6.2.2日本的支持政策 90 6.2.3韩国的支持政策 91 6.2.4各国支持政策评价 92 第七章 “一带一路”区域国家有色金属产业合作开发的政策分析与建议 957.1 我国支持产业“走出去”发展的政策 95V 目 次 7.1.1简化对外投资审批,完善监督管理 95 7.1.2对外投资外汇管制有序放宽 95 7.1.3财税金融政策支持 967.2 我国境外投资支持政策有待完善 98 7.2.1尚未形成系统的境外投资战略管理体系 98 7.2.2境外有色金属投融资渠道还不畅通 98 7.2.3境外投资服务体系有待完善 99 7.2.4境外投资保障体系亟待加强 997.3 对政府方面提出的建议 99 7.3.1建立完善法律体系,保障企业安全“出海” 99 7.3.2加强宏观层面管理,引导企业有序“出海” 99 7.3.3加强战略对话合作,帮助企业顺利“出海” 10 0 7.3.4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助力企业加速“出海” 10 0 7.3.5完善投资服务体系,支持企业轻装“出海” 10 17.4 对企业方面提出的建议 10 2 7.4.1做好项目尽职调查和标准统一 10 2 7.4.2组建战略联盟,抱团出海 10 2 7.4.3扩大直接投资范围,优化投资结构 10 2 7.4.4规范投资行为,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10 2 附录:中国践行“走出去”战略典型企业介绍 (排名不分前后) 10 5(1)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10 5(2)中国铝业公司 10 5(3)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10 6(4)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 10 6(5)深圳市中金岭南有色金属股份有限公司 10 7VI 有色金属产业投资促进报告(6)中国冶金科工集团公司 10 7(7)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10 8(8)紫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0 8(9)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10 9(10)上海海成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10 9(11)白银有色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 0(12)山东南山铝业股份有限公司 11 0(13)青山控股集团 11 1(14)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1 2(15)万宝矿产有限公司 11 2第 绪 论 1 章03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和范围 1.1.1 研究背景 当前世界经济低位运行,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持续发酵,各主要经济体发展分化,投 资贸易格局和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国际经济新形势下的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 。 为保持中国经济“新常态” 下的可持续发展,顺应时代发展趋势,秉持深化开放、合作共 赢与区域协调发展精神,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使得经济要素有 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中国政府继“走出去” 发展战略之后,高屋建瓴地 提出“一带一路” 这一重要战略倡议。 “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大多数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总人口约 44 亿,占全球总人口 60% 以上,经济总量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 30% 左右。 实施 “一带一路” 倡议,先期需要开展铁路、 通信等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带动数万亿元的资金投入,并且最终实现“一带一路” 国家 “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 五项互通与区域协同发展。 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复杂的背景下,我国有色金属行业正面临着产能阶段性过剩、资源 能源约束加剧、需求增速不断减缓等诸多难题,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为有色金属行业解决发 展瓶颈、加快实现转型升级发展创造新的重大机遇。 1.1.2 研究范围 本报告是配合“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而开展的先期研究, “一带一路” 建设秉承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排他性制度设计,本着共商、 共建、共享的原则,与各国各方共同努力,推动这一重大倡议的落实,提升区域经济合作水平, 实现共同繁荣。本次研究范围界定为“一带一路” 倡议除中国外其它 64 个先期响应的国家和地 区,具体名称详见表 1。 由于“一带一路” 先期响应的 64 个国家数目较多,且并不都是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有合作 潜力的国家,因此我们精选其中铜、铝、铅、锌、镍资源相对丰富,与我国装备和产能契合度 高、产业配套能力强、合作愿望浓厚、市场潜力大,且有技术、资本、项目合作经验的 12 个代 表性国家开展重点研究和分析,具体国家见表 2。04 有色金属产业投资促进报告 表 2 “一带一路” 重点研究对象国家列表 序号 地区 国家 1 中亚 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2 东南亚(南亚) 印度尼西亚、缅甸、老挝、马来西亚、巴基斯坦 3 西亚 伊朗、土耳其 4 西欧 俄罗斯、阿尔巴尼亚 5 东北非 埃及 表 1 “一带一路” 典型国家列表 序 列 区 域 国家 序列 区 域 国家 序列 区 域 国家 序列 区 域 国家 1 中 亚 哈萨克斯坦 17 南 亚 巴基斯坦 33 西 亚 黎巴嫩 49 欧 洲 马其顿 2 乌兹别克斯坦 18 孟加拉国 34 巴林 50 阿尔巴尼亚 3 土库曼斯坦 19 斯里兰卡 35 也门共和国 51 希腊 4 吉尔吉斯斯坦 20 阿富汗 36 叙利亚 52 意大利 5 塔吉克斯坦 21 尼泊尔 37 巴勒斯坦 53 阿塞拜疆 6 东 南 亚 印度尼西亚 22 马尔代夫 38 以色列 54 格鲁吉亚 7 泰国 23 不丹 39 塞浦路斯 55 亚美尼亚 8 马来西亚 24 西 亚 伊朗 40 欧 洲 俄罗斯 56 立陶宛 9 越南 25 土耳其 41 白俄罗斯 57 拉脱维亚 10 新加坡 26 沙特阿拉伯 42 乌克兰 58 爱沙尼亚 11 菲律宾 27 阿联酋 43 罗马尼亚 59 东 北 非 埃及 12 缅甸 28 阿曼 44 保加利亚 60 苏丹 13 柬埔寨 29 科威特 45 摩尔多瓦 61 厄立特里亚 14 老挝 30 伊拉克 46 波黑 62 吉布提 15 文莱 31 卡塔尔 47 黑山 63 索马里 16 印度 32 约旦 48 塞尔维亚 64 肯尼亚 2014 年我国精炼铜、电解铝、铅、锌、镍产量占国内 10 种有色金属产量的 97%,是主要有 色金属品种,其中铜、铝、镍等冶炼原料的对外依存度较高,分别达到 64%、42% 和 86%,是 值得研究的保障性资源。故而将有色金属品种铜、铝、铅、锌、镍五大金属品种界定为研究主体 品种。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我国有一批企业已经成功开展了国际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开发合作, “一带一路” 倡议的实施, 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有色企业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国际化经营与资源开发合作,并将带动国05 第一章 绪 论 内有色金属行业产业结构优化、产能与装备合作,推动更广阔的区域要素资源自由流动与合理 配置,帮助企业抓住新机遇,发展新局面和开拓新境界。 本报告重点选择中亚、东南(南) 亚、西亚、欧洲和东北非区域内的主要国家,对其铜、 铝、铅、锌、镍等资源情况、投资环境、产业合作发展现状与规划等开展系统性研究与分析, 结合中国以及国际大型企业在“一带一路” 和全球投资的经验教训,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政策建 议,为国内企业在“一带一路” 国家开展有色金属矿业投资与开发合作提供有益参考,进而推动 我国企业在“一带一路” 区域投资合作“走得出、走得好、留得下、回得来” 。 1.3 “一带一路”倡议概述与理论基础“十一五” 规划以来,空间发展战略被纳入国家发展规划。现阶段,中央进一步提出了“一 带一路” 倡议。 “一带一路” 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 倡议不是 一个新的机制,而是区域合作发展的理念,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边、多边机制,陆 续推出基建、交通的互联互通及贸易投资的便利化等措施,理论机理在于区域协同发展,创新 区域经济合作新路径,依赖原有“丝绸之路” 经济、人文、商贸的千年传承,赋予其新的意义。 1.3.1 “一带一路”倡议概述 背 景 历史背景 : 2100 多年前,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陆上“丝绸 之路” 。从 2000 多年前的秦汉时代起,连接我国与欧亚国家的海上丝绸之路就逐步兴起。陆上 和海上丝绸之路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与欧亚国家交通、贸易和文化交往的大通道,促进了东西 方文明交流和人民友好交往。 在新的历史时期,沿着陆上和海上 “古丝绸之路” 构建经济大走廊, 图 1 十种有色金属产量构成比 1 8 % 5 5 % 1 0 % 1 3 % 1 % 1 % 2 % 精 解 汞 海06 有色金属产业投资促进报告 将给中国以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共同的合作机会,拓展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战略背景 :在当前全球经济低位运行的大背景下,加强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已成为大势所 趋,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2013 年 9 月和 10 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 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倡议构想,得 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有关国家积极响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 2013 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 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共建“一带一路” ,是中 国政府根据国际和地区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致力于维护全球自 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经济体系,促进沿线各国加强合作、共谋发展提出的战略构想。 基本原则 一是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二是坚持开放合作。 “一带一路” 相关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 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三是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 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四是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 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五是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 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总体思路 共建“一带一路” 将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以“五通” , 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 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具体包括三个 方面: 一是把握好合作方向。 “一带一路” 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 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是发展潜力巨大的腹地国家。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合作方向有三个,分 别是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 ( 波罗的海 ),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 南亚、南亚、印度洋;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合作方向有两个,分别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 海到印度洋并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经南海到南太平洋。 二是共建国际经济合作走廊。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 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 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07 第一章 绪 论 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一带一路” 建设关联紧密,将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三是推动形成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 “一带一路” 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倡 议,需要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尽早建成安全高效的陆海 空通道网络,实现区域互联互通,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达到一个新水平,彼此之间经济联系更 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新格局。 同时,要推动“一带一路” 沿线各国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使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友 好相处。 1.3.2 “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论机理 区域协同理论是协同学与公共管理之间的一个交叉领域,协同理论并不是简单的将整体分 解为部分之和,而是重点关注整体各个部分之间的协同合作,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合作协同效应 决定了整体系统的走势。 从国家层面来说, “一带一路” 国家与地区属于各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不仅仅是竞争 关系,同时还有合作关系,如果能够做好相互之间的协同,将会有助于协同效应的发挥,有力 的促进地区经济的健康发展。 协同理论下,各区域经济体之间关系是平等的。区域经济体之间的协同不是依靠权威来进 行合作,而是相关主体之间进行平等协商,强调区域经济主体之间地位是平等的,是伙伴关系 而不是从属关系。在增进整体利益这一大目标之下,各个经济体之间做到优势互补,共同进步, 共同发展。 协同理论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来说是一个颠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为了充分激 发发展的积极性,竞争是区域发展的主导模式,这一模式虽极大的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但 也随之产生了过度竞争、同质化竞争、产能过剩、保护主义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对于区 域经济发展的潜力以及质量都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基于区域协同理论的“一带一路” 发展倡议对 于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有色金属行业在“一带一路” 倡议下的投资发展,首先就是构建“一带一路” 区域内 有色金属资源、技术、资金等优势互补,建立完善的合作发展机制,确保各国优势能够得到充 分发挥,并逐步形成统一、高效的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有色金属要素资源自由流动的 保障作用,实现产能合作和资源保障,并促进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和产业结构的优化,最终为 推动整个“一带一路” 区域“五通” 建设、协调共赢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第“一带一路” 区域主要有色金属资源概况 2 章11 第二章 “一带一路”区域主要有色金属资源概况 第二章 “一带一路”区域主要有色金属 资源概况 “一带一路” 倡议涉及中亚、东南(南) 亚、西亚、欧洲和东北非等三大洲五大区域的 64 个 国家,其中俄罗斯、中亚 5 国以及“海上丝绸之路” 的东南亚等地区均处于世界重要成矿带上, 成矿条件优越,矿产资源种类齐全,勘查开发程度低、潜力大,与我国合作互补性强,而且已 经具有一定的成功合作基础,例如哈萨克斯坦的铜矿、印度尼西亚的镍和铝、俄罗斯的铅锌都 是我国已经成功开展矿产资源开发合作的示范地区,未来仍是中国企业开展境外矿产勘查开发 和加工合作的重要目标区域,也是我国矿产资源贸易的重要陆路和海上通道。图 2 “一带一路” 示意图 2.1 中亚地区 中亚地区处于亚欧大陆腹地,即亚洲中部地区,与中国西部边界山水相连、陆路相通、民 族跨界而居,是连接欧洲和中国西部的交通走廊。中亚地区作为中国周边重要地区,在丝绸之 之路 21世海上之路12 有色金属产业投资促进报告 路经济带建设中发挥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当前境外建设的重点和先行区。 该区域涉及的“一带一路” 国家主要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 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 5 个国家 , 其中具有一定规模有色金属资源的主要是前 4 个国家。 中亚地区有色金属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为哈萨克斯坦。根据 2014 年美国地质调查局(USGS, 下同) 统计数据,哈萨克斯坦铜储量为 700 万吨。而据哈萨克斯坦矿业部门公布的数据,该国 探明的铜储量为 3660 万吨;钨资源量有 200 万吨 (以氧化钨计) 左右,钨金属量 155.1 万吨左右, 但多为贫矿,富矿极少;钼资源量 13 万吨,占全球总量的 1.4%,排名全球第 9 位。 吉尔吉斯斯坦优势的有色金属资源为锑矿,该国锑储量约 26.4 万吨,排名全球第 4 位,但 锑矿伴生汞比较高;其它相对丰富的有色资源还有锡和金,锡储量为 18.68 万吨,黄金储量为 565.8 吨。 塔吉克斯坦具有比较优势的矿种是锑矿,储量约 5 万吨,居世界第 5 位,主要分布在西北 部地区,属于南天山成矿带。和吉尔吉斯斯坦一样,塔吉克斯坦锑矿也伴生较高的汞。铅锌矿 储量较为丰富,矿石储量超过 10 亿吨;全国探明黄金储量 573 吨,其中岩金矿占 75%。 乌兹别克斯坦的优势资源是金矿。2013 年,乌兹别克斯坦黄金储量 1700 吨,占全球总储 量的 3.1%,居世界第 11 位。另外有少量锡资源,但尚不具备开发条件。 2.1.1 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铜资源量大,钨、钼、锡资源相对丰富。 图 3 中亚五国地理示意图 Powered by ExcelPro的表博客 ExcelPro.blog.sohu 俄 罗 斯 哈 萨 克 斯 坦 乌兹别克斯坦 土库曼斯坦 伊 朗 阿富汗 吉尔吉斯斯坦 塔克吉斯坦 印 度 里 海 巴基斯坦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蒙 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