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阅读最后一页 信息披露 和重要声明 行业 研 究 深度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industryId 社会服务 行业 investSuggestion 推荐 investSuggestionChange 维持 marketData 重点公司 重点公司 17EPS 18EPS 评级 双箭股份 0.17 0.18 增持 新华锦 0.39 0.45 增持 凤凰股份 0.15 0.17 增持 宜华健康 0.63 0.77 增持 湖南发展 0.29 0.31 增持 南京新百 1.08 1.37 增持 悦心健康 0.02 0.02 增持 相关报告 分析师: 李跃博 liybxyzq S0190512070003 assAuthor 研究助理: 杨子颉 yangzijiexyzq 投资要点 我国老龄化程度加剧已是事实 。 老龄人口增速超过全国人口增速,且在未来30 年内将有较快增长 ,新中国成立后首个生育高峰群体将退休进入养老。同期,受计划生育效应影响,青壮年人口规模相较减少, 老年 抚养比增加 。“四二一”形式的家庭结构和空巢老人的普遍现象表明,传统家庭赡养的模式正在面临较大压力,社会养老价值开始凸显。 同时,国家政策密集出台,利好养老服务产业,成为老人养老新寄托。 富人变老将是未来养老服务产业的新机遇。 改革开放后第一代中产阶级即将退休,养老需求将会爆发。包括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在内的优质养老服务将会更进一步得到消费者青睐,中高端需求旺盛,品牌效应将助力中高端品牌营收 增长 。 世界范围也面临严峻老龄化问题, 典型的养老范本为 日本和美国 。 日本 是国家养老的典型,著名的介护保险仅需参保人缴纳 10%的费用,其余由各级政府和保险公司承担。同时,日本的精细化养老模式值得老龄化深入中的中国借鉴,包括养老机构的运营模式、智能化居家养老和家庭及公共适老设施建设等。 美国 则 以商业化养老形式著称,国家财政负担相对较轻,国民依据自己经济实力选择适合的养老方式;同时养老地产以房地产信托基金 ( REITs)模式居多, 能够较长期、低成本获取开发资金,保障养老项目持续经营。 我国养老产业仍面临重大缺位,但挑战与机遇并存。 国内养老和老年医疗服务供给严重不足,目前养老床位水平较国务院颁布的 2020 年养老床位目标差距为每千人 4 张床位, 预计有待拓展市场规模达到 4000 亿元 ,机遇无限 。 居家养老将是国内养老未来发展的重点,全国多地颁布类似“ 9064”的计划,预计将有 90%的老人居家养老;发展方向包括上门护理、居家智能养老设备、适老家居改造等。 机构养老前景明朗,政府将提供较大政策和财政支持。差异化的养老机构将为不同收入水平的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满足高、中、低端的各方面需求。 多家上市公司已尝试介入 居家养老设施、 养老服务 和 养老大健康领域,也有上市公司从事养老地产项目开发。 双箭股份的 和济颐养院入住率基本满员,同时正积极拓展医疗康复平台;新华锦借鉴日本模式,布局养老和大健康;凤凰股份养老地产迈出实质性步伐,主营地产业务 2016 年扭亏为盈;宜华健康完全剥离非医疗产业,完善医疗健康产业布局;湖南发展巩固水电业绩同时打造高端养老和大健康品牌; 南京新百通过与以色列 Natali 成立合资公司、收购安康通,进入智能居家养老设备市场; 悦心健康在瓷砖主营业务基础上积极拓展大健康领域,欲建设医疗和养老社区。 风险提示: 市场增长不达预期,行业竞争加剧,业绩地雷。 dyCompany dyStockcode title 富人将变老,养老服务潜力 欲 兑现 createTime1 2017 年 8 月 21 日 请阅读最后一页 信息披露 和重要声明 - 2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目 录 1、传统家庭赡养面临压力,社会养老将成必然趋势 . - 4 - 1.1 我国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剧 . - 4 - 1.2 独生子女群体赡养压力凸显 . - 5 - 1.3 空巢老人养老问题愈加严重 . - 7 - 1.4 首批中产退休在即,中高端养老需求将发力 . - 8 - 1.5 政策密集出台,显示社会养老紧迫需求 . - 8 - 2、全球 老龄化严峻 其他国家治理的借鉴 . - 10 - 2.1 日本:全方位养老产业融入社会各个细节 . - 12 - 2.2 美国:发达的 REITS 体系帮助实现市场化养老 . - 15 - 3、国内养老产业:挑战与机遇并存 . - 17 - 3.1 机构养老床 位供给不足 . - 17 - 3.2 老有所依 居家养老将是养老主战场 . - 19 - 3.3 老有所伺 机构养老可进行差别化运营 . - 23 - 3.4 老有所乐 老年兴趣消费日渐兴起 . - 26 - 4、养老产业投资重点标的 . - 28 - 4.1 双箭股份( 002381) - 养老服务增大布局,大健康领域蓄势待发 . - 28 - 4.2 新华锦( 600735) - 复制日本模式,搭建轻资产养老管理平台 . - 29 - 4.3 凤凰股份( 600716) - 养老地产积极推进,医养结合社区落地 . - 30 - 4.4 宜华健康( 000150) - 剥离非医疗产业,完善医疗健康产业布局 . - 31 - 4.5 湖南发展( 000722) - 康复业务初具规模,积极推进养老地产 . - 33 - 4.6 南京新百( 600682) - 养老医疗齐发力、智能养老领跑者 . - 34 - 4.7 悦心健康( 002162) - 大健康领域助转型 . - 35 - 图 1: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增速超过总人口增长速度 . - 4 - 图 2:预计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在 2055 年前后趋向最高峰 . - 4 - 图 3:预计我国青壮年人口呈现快速下滑态势 . - 5 - 图 4:第一代生育高峰人群养老遇上第一代独生子女赡养 . - 6 - 图 5:老年人口抚养比呈较快上升趋势 . - 6 - 图 6:城乡老龄人 口问题将出现严重倒臵(单位: %) . - 7 - 图 7:我国首批中产阶级( 50-65 岁)人群即将步入退休阶段(单位:亿人) - 8 - 图 8:各国政府介入养老计划程度 .- 11 - 图 9:适老家居中扶手安装位臵 . - 15 - 图 10:养老行业四大板块 . - 17 - 图 11: 每千名老人养老床位数增长较快 . - 18 - 图 12:养老机构床位利用率呈整体下降趋势 . - 18 - 图 13: Natali 紧急呼叫和远程医疗毛利最高 . - 20 - 图 14:过道扶手示例 . - 21 - 图 15:淋雨房内加装防滑装臵 . - 21 - 图 16:浴室防滑胶地面 . - 21 - 图 17:落差处加装斜坡 . - 21 - 图 18:安装侧向移门、拓宽过道空间 . - 22 - 图 19:改造台盆,方便轮椅时使用 . - 22 - 图 20:马桶上安装升降装臵 . - 22 - 图 21:便于老人起身的床 . - 22 - 图 22: 2016 年我国人 口结构 . - 25 - 图 23:预计 2026 年我国人口结构 . - 25 - 请阅读最后一页 信息披露 和重要声明 - 3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图 24:老年人兴趣爱好将带动养老消费 . - 26 - 图 25: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并不逊于年轻人 . - 27 - 图 26:同程百旅会参与者以 51-60 岁老年人居多 . - 27 - 图 27、重点标的估值一览 . - 28 - 图 28:和济颐养院大厅 . - 29 - 图 29:和济颐养院房间内景 . - 29 - 图 30:新华锦国际颐养中心内景 . - 30 - 图 31:颐养中心 医疗团队 . - 30 - 图 32:宜兴凤凰颐然居部分景观 . - 31 - 图 33:宜兴凤凰颐然居鸟瞰图 . - 31 - 图 34:宜华健康旗下平台 . - 31 - 图 35:上海亲和源鸟瞰图 . - 33 - 图 36:上海亲和源项目房 间内景 . - 33 - 图 37:春华 健康城项目设计图 . - 33 - 图 38:安康通的远程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 - 35 - 表 1: 2006 至 2016 年重要养老行业政策一览 . - 9 - 表 2:全球范围进入老龄化,发达国家领衔老龄人口比例 . - 10 - 表 3:全球前十大老龄化国家,日本为唯一非欧洲国家 .- 11 - 表 4:日本养老产业重要法律、政策一览 . - 13 - 表 5: 介护保险的 7 个护理等级 . - 14 - 表 6:各层次养老院特点 . - 24 - 请阅读最后一页 信息披露 和重要声明 - 4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1、 传统家庭赡养面临压力, 社会养老将 成必然趋势 1.1 我国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剧 我国目前已经处于老龄化社会。 按 联合国标准 :当 一个地区 60 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 10%,或 65 岁老人占总人口的 7%,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我国 1999年 60 岁以上人口已达到 10.3%,标志着当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 2016 年 我国65 岁以上人口 已 达到 1.49 亿人 ,几乎是英国和德国两国人口综合。 65 岁以上人群 占总人口比例 为 10.80%, 超过 联合国 标准 7%近 4 个百分点。 受长期低生育率、不断增长的人口预期寿命以及人口年龄动态累积效应的影响,从 2015 年到 2060年,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将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迅速扩大、 老年人口比重持续提高以及老龄化速度远高于其他国家等显著特征。 我国老龄人口增速也常年远超人口增速。 2016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增速为 3.5%,较 2015 年增长了约 500 万 ,而总人口 在 2016 年 增速仅为 0.59%,同年出生率也仅为 12.95。 2003 年至 2016 年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的平均增速达到 3.4%,同期我国人口增速为 0.5%,老龄人口比重连年不断增加。 图 1: 我国 65 岁以上人口增速超过总人口增长速度 资料 来源 : 国家统计局, 兴业证券研究所 整理 老龄人口在全国人口 比重 将 在未来 30年内 加速上升 。 根据联合国 2015年的测算,我国 60 岁以上人口将在 2055 年左右达到最高峰,预计将达到约 5.07 亿人 ,此数值将是 2015 年数值的近 2.5 倍 。根据测算,同期我国人口可能正处于人口高峰后的下滑阶段,预计总人口数量约 13.2亿人,届时 60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达到 38.53%。老龄化问题将在未来 几十年间快速 激化 , 2055 年后,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将趋于稳态 。 图 2: 预计我国 老年人口数量在 2055 年前后趋向最高峰 0%1%2%3%4%5%6%0.800.901.001.101.201.301.401.501.60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65岁及以上人口数量(亿人) 65岁及以上人口增速( %) 总人口增速( %) 请阅读最后一页 信息披露 和重要声明 - 5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资料 来源 : U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5, 兴业证券研究所 整理 同期我国青壮年人口将可能出现快速下滑态势 ,传统养老模式 面临压力 。 根据联合国同一份测算数据, 在我国老龄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青壮年及工作年龄段的人口数量将会不断下降 ,在 2030-2050 年期间将下降尤为明显 。 25-64 岁人口数量将由 2015 年的 10.08 亿人, 下降至 2055 年的约 7.3 亿人 ,青壮年工作年龄段人口数量下降速度将超过老龄人口增长速度。在此背景下,传统的 家庭赡养形式的 养老模式将面临巨大考验。 图 3: 预计我国 青壮年人口呈现快速下滑态势 资料 来源 : UN World Population Prospects 2015, 兴业证券研究所 整理 1.2 独生子女群体 赡养压力凸显 独生子女一代将逐渐开始承担起养老的重任。 从上世纪 80 年代开始逐步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直接面向的对象就是正在步入老龄化的这一个群体。 与此同时, 生育高峰人群养老需求集中爆发。 新中国成立以来有三次生育高峰,第一次是1950-1957 年,第二次是 1962-1972 年,第三次是 1981-1990 年,在第一次出生高峰和第二次出生高峰叠加 时,老年人口比例 急剧拉升提高 8 个百分点。 2017 年5.07 15%20%25%30%35%40%45%0246810121416 总人口(亿人) 60岁以上人口(亿人) 60岁以上人口占比( %)(右轴) 024681012 60岁以上人口(亿人) 25-64岁人口(亿人) 请阅读最后一页 信息披露 和重要声明 - 6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55-65 岁刚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年龄段群体恰逢新中国成立后生育高峰出生的群体。这一部分群体将是近 5-10 年内养老需求集中爆发的群体。 图 4: 第一代生育高峰人群养老遇上第一代独生子女赡养 资料 来源 : 国家统计局 , 兴业证券研究所 整理 老年人口抚养比不断上升,“四二一”形式家庭结构使得独生子女力不从心。 实行了近 30 年的独生子女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之一就是抚养比不断提升。 老年人口与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不断扩大,一方面对单位劳动人口赡养老人的压力不断加大,另一方面对社会养老金的支付也造成巨大压力。 此外,开始赡养老人的独生子女群体不得不面对“上有老、下有小”带来的经济负担和生活压力 ,两个独生子女需要照顾自己子女的同时,还需要承担四位老人年老后的生活照料义务,对于普通人来说,负担较几十年前成倍增大。 图 5: 老年人口抚养比呈较快上升趋势 资料 来源 : 国家统计局, 兴业证券研究所 整理 持续低生育率导致育儿呈现 精英化 ,进一步加大独生子女赡养老人难度。 从欧美5101520253035404519541955195619571958195919601961196219631964196519661967196819691970197119721973197419751976197719781979198063岁 62岁 61岁 60岁 59岁 58岁 57岁 56岁 55岁 54岁 53岁 52岁 51岁 50岁 49岁 48岁 47岁 46岁 45岁 44岁 43岁 42岁 41岁 40岁 39岁 38岁 37岁 出生率( ) 11.87 12.71 12.72 12.86 13.04 13.24 12.27 12.68 13.10 13.70 14.33 101112131415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老年人口抚养比 (%) 第一次 生育高峰 第一代独生子女 请阅读最后一页 信息披露 和重要声明 - 7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发达国家 经验看,生育率降低导致社会的育儿向 精英化 方向发展。 从 我国“四二一”和“六加一”的 家庭结构也可以看出,家庭的重心和经济支出重点会向最小一代倾斜,注重子女的教育和培养 。 因此,中间一代赡养老人很可能出现力不从心的状况。 同时,当前出台的鼓励生育的“二孩”政策,很可能对于老龄化问题的解决影响力度有限。 由于我国计划生育为面临人口压力时出台的基本国策,并非欧美国家所经历的 整体经济水平 富裕后 , 自愿选择的减少生育,因此“未富先老”的局面使得独生子女的赡养压力更加雪上加霜。 1.3 空巢老人养老 问题愈加严重 空巢老人在城市和农村都成为普遍现象,养老问题需要社会力量解决。 农村 老人 成为留守老人,传统的家族式赡养功能弱化 ,城乡老龄化问题倒臵 。 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通过各种渠道外出求学、工作,最终定居在城市,仅有有经济能力的家庭才能够将老人接到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赡养,老人成为留守老人。农村劳动力补充城市的同时, 加速了农村老龄化的进程, 城乡老龄化问题 出现倒臵。 随着年轻劳动年龄人口的流迁规模与幅度提高,未来 农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还将进一步超过城市。 图 6: 城乡老龄人口问题将出现严重倒臵 (单位: %) 资料 来源 :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百年预测 , 兴业证券研究所 整理 城市老人境况同样不佳,子女不在父母身边工作比例高。 尽管古语云,“父母在,不远游”,进入现代社会,子女异地工作、出国学习已经成为常态,子女与父母的居住形式也发生变化。 特别子女结 婚以后,与父母分开居住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二,分开居住或者远离父母。 城市空巢老人赡养问题也十分突出。 同时,失独家庭、父母与子女之间代沟日渐加大等问题,都是目前老人养老面临的诸多问题。 老人脱离子女独自生活已经成为一个社会常态,空巢老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照料都将成为养老社会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7.4 8.7 10.3 12.0 14.5 18.0 21.1 22.3 23.9 9.8 11.7 14.8 17.0 20.6 24.1 24.6 22.6 20.7 2010 2015 2020 2025 2030 2035 2040 2045 2050城市老龄人口比重 农村老龄人口比重 请阅读最后一页 信息披露 和重要声明 - 8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1.4 首批中产退休在即 , 中高端养老需求将发力 我国首批中产阶级即将步入退休生活 。 首批中产阶级主要指的是在改革开放后首批通过自身努力,留有一定积蓄的群体。这一群体目前主要集中在 50 岁至 65 岁这个区间,是近 10 年内养老消 费的主力。 图 7: 我国首批中产阶级( 50-65 岁)人群即将步入退休阶段 (单位:亿人) 资料 来源 : 国家统计局 , 兴业证券研究所 整理 首批中产将为养老市场带来变革,城市中已逐步出现消费能力较强的老年人。 这个群体 能够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批中产, 一方面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变化,嗅到了商机而发家致富 ; 另一方面 , 其中不少人接受了文革后的第一批高等教育 ,通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术优势,逐渐步入各个单位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岗位 ;再者, 其中大部分人也是首批从农村流动到城市的人口, 他们受益于中国城市发展最快速的时期, 在资产价格还未上涨时已经解决了相关刚性的需求。因此这一批中产阶级将为养老市场注入较强 动力。 城市中 首批中产 同样 面临空巢老人、子女 赡 难等问题, 中高端养老将率先发力。他们 是新中国第一代和第二代婴儿潮叠加人群,也是第一批独生子女的父母。 这一代人对于社会养老的需求 对养老产业将有两重效应:其一是“老年人口红利”效应,即老年人口增多,其二是个体消费能力上升 效应,即老年人个体消费能力上升,因此他们的需求 应值得企业的关注 。 他们将能够负担得起改善退休后生活状况的经济能力 , 因此 高质量、高起点的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养老机构都将受此带动 ,率先迎合高净值客户养老的需求 。 1.5 政策密集出台,显示社会养老紧迫需求 近年来,养老方面的政策文件发布频率提高,凸显出社会承担养老 紧迫 责任。 2016年国家层面就出台了 7 项政策,覆盖了养老服务业、社区养老、规范养老服务市场等诸多方面。相较 2000 年以来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 2011 年后国家更加密集地颁布关于养老及养老市场方面的政策。 2011 年至 2015 年国家共颁布了养1.24 1.04 0.77 0.78 -0.20.40.60.81.01.21.4请阅读最后一页 信息披露 和重要声明 - 9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老方面相关政策 11 篇,导向明确、力度加大。从 2000 年左右鼓励发展,到 2015年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定量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再到 2016 年 确定北京市东城区等50 个市(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 2016 年 12 月印发 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 ,国家也清醒地意识到养老服务市场单靠目前的局面无法满足“老有所依、老有所养”的需求,需要依靠市场的有效介入环节供需矛盾。 表 1: 2006 至 2016 年重要养老行业政策一览 出台时间 出台部门 法律法规 政策要点 2006/02/09 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 逐步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建立公开、平等规范的养老服务业准入制度,积极支持以公建民营、民办公助、政府补贴、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鼓励社会资金以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方式兴办养老服务业。 2010/09/20 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意见 培育家庭服务市场、发挥社区的重要作用。积极发展中小型家庭服务企业、支持一批家庭服务企业做大做强、加大对家庭服务业的财税扶持力度、实施促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其他政策措施。 2011/09/17 国务院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建立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体系基本框架,制定实施老龄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健全老年人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健全,全国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 30 张。 2011/12/16 国务院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 2011-2015) 到 2015 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 30 张。增加日间照料床位和机构养老床位 340 余万张,实现养老床位总数翻一番;改造 30%现有床位,使之达到建设标准。扶持居家服务机构发展,为老年人居家养老提供便利服务。 2013/09/06 国务院 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到 2020 年,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 2014/02/13 住房城乡建设部等 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规划建设工作的通知 确定北京市西城区等 42 个地区为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地区。 2014/09/12 民政部 关于加快推进健康与养老服务工程建设的通知 到 2015 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 30 张。到 2020 年,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达到 35-40 张。 2015/02/25 民政部等 关于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推进医养融合发展,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养老机构。对民办养老机构提供的育养服务免征营业税。养老机构在资产重组过程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增值税和营业税。 2016/06/16 国家卫生计生委 关于遴选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的通知 确定北京市东城区等 50 个市(区)作为第一批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 2016/07/13 民政部、财政部 关于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选择部分重视发展养老服务业,在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发展方面具有良好工作基础,在老年人口规模、老龄化程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方财力等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地级市(含直辖市的区)开展试点。 请阅读最后一页 信息披露 和重要声明 - 10 - 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6/12/07 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健康养老意识,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障基本需求,繁荣养老市场,提升服务质量。 资料来源: 公开资料 , 兴业证券研究所整理 2、 全球老龄化 严峻 其他国家 治理的 借鉴 21 世纪全球面临的突出问题就是老龄化。 根据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署( 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发布的 2015 年全球人口前景, 2015年,全球从平均意义上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 60 岁以上人口比例已经达到 12%,治理老龄化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 分别从各个大洲的数据看,非洲是目前全球老龄化问题最不紧迫的大洲, 60 岁以上人口仅占大洲总人口的 5%,人口结构相当年轻。 但是其他几个大洲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其中欧洲和北美洲有甚,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分别达到了 24%和 21%。亚洲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大洲,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也达到了 12%。 发达国家老龄化问题突出,部分发展中国家同面临人口老龄化。 根据这份报告,发达国家的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达到 24%,老龄化问题十分严重。而发展中国家仅有 10%,若发展中国家除去中国,占比仅为 8%,尚未进入老龄化社会。 不发达国家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较低,仅有 5%。 表 2: 全球范围进入老龄化,发达国家领衔老龄人口比例 区域 2015 年总人口数 2015 年 60 岁以上人口数 60 岁以上人口占比 全球 7,349,472 900,906 12% 非洲 1,186,178 64,447 5% 亚洲 4,393,296 507,954 12% 欧洲 738,442 176,513 24% 南美 418,447 49,033 12% 北美 357,838 74,589 21% 大洋洲 39,331 6,481 16% 发达国家 1,251,351 298,783 24% 发展中国家 6,098,121 602,123 10% 发展中国家(除中国) 4,690,815 386,862 8% 高收入国家 1,401,479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