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2016年草食动物品种改良网络体系建设绩效评价报告.doc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县2016年草食动物品种改良网络体系建设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XX县2016年草食动物品种改良网络体系建设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XX县2016年草食动物品种改良网络体系建设绩效评价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 县 2016 年草食动物品种改良网络体系建设绩效评价报告 XX 县畜牧水产局 2017年 7月 10日 一、 项目概况 (一)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草食动物品种改良网络逐步形成,建设了县乡两级冷配站点,建成牛品改县级中心站一个,乡镇基层品改站 15 个,培训了冷配技术员 19 名,每年推广冻精 2 万支以上。 XX 县 草食动物 品改中心站位于桃花江镇杨家坳村,现有技术员 4人,其中高级职称 1 人,中级职称 5人,全都参加了省级培训并获得了省级品改员证。 (二) 项目基本情况 。根据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关于印发 2016 年畜牧水产发展专项申报指南的通知(湘牧渔发201626 号)文件精神,经县局党组研究决定,积极支持XX 县 草食动物 品改中心站申报 2016 年湖南省畜牧水产发展专项中的草食动物品种改良网络体系建设项目,拟申请专项资金 10 万元,主要用于中心站液氮罐、品改耗材的购置和液氮损耗的补贴以及培训教材、场地、师资等支出。实际到位发展专项资金 5 万元。 (三)项目绩效目标。草食动物品种改良网络体系建设项目 ,为进一步完善我县草食动物品改网络体系,提高肉牛良种化率和生产性能,加快推进草食动 物供给侧改革,促进农民增收 的目标做出贡献。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 项目资金总额。 2016 年上级下达我县草食动物品种改良网络体系建设项目资金 5万元。 XX 县 草食动物 品改中心站用于液氮罐更新与添置 0.9万元,品改耗材 1.4 万元,液氮损耗补贴 1.6万元,技术培训 1.1万元。年内共推广西门塔尔、利木赞、安格斯等优质冻精 2万支,冻精从省种公牛站引进,冷配 1万头牛,受胎率达 70%以上,产犊牛 7000 头,新增产值 600 万元,新增利润 500 万元。 项目资金管理。由县畜牧水产局、县财政局联合起草的 2016年 XX县草食动物品种改良网络体系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规定,项目资金实行县级管理原则,由县财政局统一管理,专款专用、公开透明。经 县畜牧水产局、县财政局组织力量进行验收和抽检,抽检比例不低于 10%,县畜牧水产局 组织专业、财务人员对项目单位票据开展自查,资金结算严格按照“一核查、两对照、三签字”程序开 展,审核确定后,由财政部门审核报帐,项目资金直接拨付建设单位。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根据湖南省畜牧水产局关于印发 2016 年畜牧水产发展专项申报指南的通知(湘牧渔发 201626号)文件要求,项目内容 实施单位 实际支出(万元) 液氮罐更新与添置 XX 县品改中心站 0.9 品改耗材 XX 县品改中心站 1.4 液氮损耗补贴 XX 县品改中心站 1.6 技术培训 XX 县品改中心站 1.1 合计 5 经县局党组研究决定,积极支持 XX 县草食动物品改中心站实施 2016 年草食动物品种改良网络体系建设项目, 县畜牧水产局具体负责 。 通过召开专门会议,确定了 品改中心站的建设内容和目标任务,明确了责任义务,严格了规章制度。 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完成情况 项目单位 完成了液氮罐更新与添置( 0.9 万元),采购品改耗材 ( 1.4 万元),液氮损耗补贴( 1.6 万元),技术培训( 1.1 万元)。 全面完成了项目目标任务。 (二)项目实施成效 1.健全了草食动物品种改良网络。 通过项目建设,我县草食动物品种改良网络逐步形成,建设了县乡两级冷配站点,建成牛品改县级中心站一个,乡镇基层品改站 15个,培训了冷配技术员 19名,每年推广冻精 2 万支以上。 2.冷配 范围逐年增。 通过以 中心站 为核心, 基层品改站 为纽带,充分发挥 冷配技术 员的作用,有效提高了 草食动物冷配 技术的推广应用水平。全县牛 冷配 工作全面覆盖到全县 15 个乡镇,牛良种覆盖率从项目实施前 的 31%提高到目前的 46%,比 2015 年提高 1.3个百分点。为推进基层草食牧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发展现代畜牧业奠基了坚实的基础。 3、体系完善促发展。 品改网络体系的完善,为我县牛产业提供了优质的种源,带动了全县养牛业的发展。目前,全县有养牛 10 头以上场户 174户,其中 50头以上场户 61 户, 100头以上 17户。2016 年,我县发展牛 12.1 万头,存栏 7.7 万头,其中存栏母牛 3.6 万头,出栏 3.4 万头,同比分别增长 6.6、 7.1%、4.3%和 6.3%,牛规模养殖比率达到 62%以上,养牛业经济占畜牧业经济比 重达到 18%以上。 4、农民增收得实惠。 通过项目实施, 冷配产杂交小牛越来越多,养本地土杂牛的越来越少。 饲养良种杂交牛头高出 土杂牛利润 在 2000元以上,仅此一项,全县养殖业增收 5000 万元,农民人均增收 500 元。此外,规模养牛场减少了种公牛养殖,控制了养牛成本,每年可节省 1000 万元。因此草食动物品种改良冷配技术的推广 每年至少为养牛户直接或间接增收 8000 万元。 XX 县畜牧水产局 2017年 7月 1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