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 险种 迎发展机遇 金融政策持续向好 行业专题报告 行业报告 非银金融 2019 年 02 月 27 日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强于大市 ( 维持 ) 行情走势图 相关研究报告 行业周报 *金融 *央行宏观审慎管理职能强化 证券板块政策端持续发力 2019-02-10 行业周报 *非银金融 *易会满履新证监会主席 外资增持港股保险板块 2019-01-27 行业周报 *非银金融 *券商政策边际改善逻辑持续 保险低估值下风险因素将逐步出清 2019-01-20 行业周报 *非银金融 *五部委鼓励参与债转股 安联获批筹建首家外资保险控股公司 2018-11-25 行业周报 *非银金融 *券商成立产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 险企三季报整体稳健 2018-11-04 证券分析师 刘志平 投资咨询资格编号 S1060517100002 LIUZHIPING130PINGAN 研究助理 赵耀 一般从业资格编号 S1060117090052 010-56800143 ZHAOYAO176PINGAN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非银板块看点颇多 :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纲要中多处涉及保险、证券相关领域与业务,其中包括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港澳保险机构设立经营机构、推动保险产品跨境交易、探索创新型保险要素交易平台等举措,且提及再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跨境医疗保险等具体业务机会,还将深化养老服务合作以及推进医养结合。证券领域涉及内容主要包括支持广州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支持香港机构投资者参与境内私募股 权投资基金以及创投基金和完善深港通、沪港通与债券通。此外在资金与产品的互通机制、金融科技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规划中亦有涉及。 部分险种迎机遇,养老产业再推动 : 大湾区保险基础雄厚,同时部分险企地域及产品优势凸显,未来深圳有望建设保 险创新发展试验区,市场空间将进一步被开发,保险业发展潜力巨大。 具体业务方面, 大湾区对跨境机动车险及跨境医疗险产生切实需求;船舶航运业务发达、进出口业务规模庞大,为海上保险及出口信用保险加快发展奠定基础;而香港地区严峻的养老形势以及前期养老合作的基础使得养老产业空间凸显,而此又与险资的 投资原则相契合,利于改善险企的资产负债结构。 创投政策持续向好,证券对外开放再进一步 : 近年来创投领域保持较好的发展环境,而广东省在创投领域具备明显优势,科创板落地以及支持广州设立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引导港资参与境内私募股权基金与创投基金等政策 将持续利好创投业务及券商私募子基金。大湾区规划进一步提升市场一体化水平,证券行业在 CEPA 框架下对外开放有望继续突破。大湾区未来更为便利的投融资环境以及对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展同样有望使得头部及深耕券商受益。 投资渠道有望拓宽,局部保险产品竞争恐加强 : 在股票通及债券通之 下,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持续推进,理财产品及保险产品流通有望更加便利。一方面进一步扩大投资空间并满足跨境理财的需求,推动两地金融产品销售;另一方面香港保险的登陆可能使得局部行业竞争有所加强,但整体影响有限且对保险公司产品设计及定价水平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在整体大湾区规划纲要之下,部分金融领域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会,主要集中在产寿险、证券及创投板块:产险板块,大湾区信用保险、海上保险等增速有望加快,产险非车有望持续保持较高增速,同时行业综合成本率下降提升盈利水平,建议关注产险龙头中国人保。寿险板 块大湾区局部产品竞争加强影响有限,养老产业布局能在长周期提供可观收益并改善险企资产负债结构,重点 推荐 新华保险、中国人寿;证券 请通过合法途径获取本公司研究报 告,如经由未经许可的渠道获得研 究报告,请慎重使用并注意阅读研 究报告 尾页的声明内容。 -40%-30%-20%-10%0%10%Feb-18 May-18 Aug-18 Nov-18沪深 300 非银金融证券研究报告 非银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2 / 21 板块方面,更为开放的投融资环境以及对直接融资渠道的拓展将使得头部券商及深耕大湾区的券商直接受 益,此外私募基金子公司规模较大的券商也有望受益于创投政策,推荐头部券商中信证券、华泰证券,私募子基金盈利较好的海通证券 ;创投领域政策持续向好,引导境外资金投资并完善退出机制,建议关注相关标的鲁信创投。 风险提示 1) 政策落地不及预期风险: 当前我们判断大湾区规划中部分业务机会及政策利好建立在政策持续推进落地的基础上,如果后期具体细则落地不及预期,可能会对业务开展产生负面影响。 2) 境外机构及产品竞争加强风险: 加强金融领域的互通互联,同时境外保险机构有望在大湾区设立营业机构,香港地区理财产品也有望实现跨境交易,可能会使得部分行业及产品竞争有所加强。 3) 宏观经济及资本市场风险: 如整体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行,可能会影响产业发展,而资本市场风险同样可能使得上市公司股价受到直接影响。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股票价格 EPS P/B 评级 2019-02-27 2017A 2018E 2019E 2020E 2017A 2018E 2019E 2020E 新华保险 601336 51.22 1.73 2.57 3.37 4.46 2.5 2.2 2.2 2.0 强烈 推荐 中信证券 600030 24.05 0.94 1.06 1.14 1.28 2.0 1.9 1.8 1.7 推荐 华泰证券 601688 23.75 1.12 1.06 1.15 1.26 2.3 2.0 1.9 1.8 推荐 海通证券 600837 13.18 0.75 0.85 0.97 1.10 1.3 1.2 1.2 1.1 推荐 中国人寿 601628 29.30 1.13 0.93 1.14 1.45 2.6 2.5 2.6 2.6 推荐 非银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3 / 21 正文目录 一、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保险创投证券板块受益 . 5 二、 部分险种迎机遇,养老产业再推动 . 6 2.1 大湾区保险基础雄厚,创新发展实验区 潜力巨大 . 6 2.2 跨境机动车险及医疗险迎来发展契机 . 8 2.3 大湾区发展海上保险条件得天独厚 . 9 2.4 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有望提速 . 10 2.5 养老产业需求及空间凸显 . 11 三、 创投政策持续向好,证券对外开放再进一步 . 14 3.1 政策支持之下创投基金持续受益 . 14 3.2 证券对外开放有望再进一步 . 16 四、 投资渠道有望拓宽,局部保险产品竞争恐加强 . 17 4.1 理财产品有望实现跨境交易,投资渠道持续放宽 . 17 4.2 香港保险或登陆,整体影 响有限局部竞争加强 . 18 五、 投资建议 . 20 六、 风险提示 . 20 非银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4 / 21 图表 目录 图表 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非银板块机会梳理 . 5 图表 2 粤港澳大湾区总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速情况(亿元) . 6 图表 3 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深度情况 . 6 图表 4 粤港澳大湾区保险密度情况(元 /人) . 6 图表 5 广东省内寿险业务市场格局情况( 2018) . 7 图表 6 广东省内财险业务市场格局情况( 2018) . 7 图表 7 大湾区三地的车险存在明显差异 . 8 图表 8 我国健康险保费快速增长(亿元) . 8 图表 9 2017 年健康险原保费收入结构 . 8 图表 10 我国海上船舶保险保费收入及赔付(亿元) . 9 图表 11 我国海上保险业务全 球占比 . 9 图表 12 全球海上保险业务分布 . 10 图表 13 广东和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亿吨) . 10 图表 14 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收入(亿元) . 10 图表 15 中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亿美元) . 10 图表 16 珠三角九市、香港与内地进出口金额(亿美元) . 11 图表 17 珠三角九市进出口金额全国占比 . 11 图表 18 我国养老的不同模式及定位 . 12 图表 19 中国香港 65 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占比较高 . 12 图表 20 中国香港养老模式情况 . 12 图表 21 中国香港养老院舍宿位供应情况( 17Q1) . 13 图表 22 中国香港资助宿 位情况( 17Q1) . 13 图表 23 上市险企目前在养老产业方面的布局情况 . 14 图表 24 我国股权投资市场资本管理量持续增长 . 15 图表 25 2018 年股权投资情况 . 15 图表 26 18 年广东省在股权投资案件数量上位居前列 . 15 图表 27 18 年广东省在股权投资金额上位居前列(亿元) . 15 图表 28 18 年股权投资的退出情况(笔) . 16 图表 29 18 年创投基金中外币基金募资大幅增长(亿元) . 16 图表 30 部分上市券商私募子基金情况(亿元) . 16 图表 31 沪深港通北向资金买入情 况 . 18 图表 32 18 年债券通境外累计持有量及日均交易额情况 . 18 图表 33 大陆居民贡献新造保单保费及占比 . 18 图表 34 2018 年前三季度大陆居民香港保险新单分布 . 18 非银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5 / 21 一、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出台, 保险创投证券 板块 受益 近期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 深化内地与港澳合作,进一步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实力雄厚,创新要素聚集,国际化水平领先,合作基础良好, 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大中心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核心引擎 ,计划到 2022 年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 到 2035 年 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大幅跃升,国际竞争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 纲要中多处 涉及保险 、 证券相关领域与业务 , 其中包括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 、港澳保险机构在 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 设立经营机构、推动保险产品跨境交易、探索创新型保险要素交易平台等举措,且提及再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跨境医疗保险 等具体业务机会,还将深化养老服务合作以及推进医养结合。 大湾区同样大力拓展直接融资渠道 , 合作构建多元化、国际化、跨区域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 ,促进投融资便利化;其他 涉及 证券板块的 内容 还 包括支持广州建设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 , 支持香港机构投资者参与境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以及创投基金和完善深港通 、 沪港通与债券通 。 此外 在资金与产品的互通机制 、 金融科技以及对外开放等方面 , 规划中亦有涉及 。 图表 1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中非银板块机会梳理 纲要中的要点梳理 保险 建设国际金融枢纽,支持澳门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建立 出口信用保险制度 支持 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 ,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 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在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 和 跨境医疗保险产品 ,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 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在依法合规前提下,有序推动大湾区内 基金、保险等金融产品跨境交易 。 支持内地与香港、澳门保险机构开展 跨境人民币再保险业务 。 支持符合条件的港澳银行、 保险机构 在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 设立经营机构。 支持粤港澳通过加强金融合作推进海洋经济发展,依托香港高增值海运和金融服务的优势,发展 海上保险、再保险 及船舶金融等特色金融业。 推进 社会保障合作 ,加强跨境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衔接,探索澳门社会保险在大湾区内跨境使用,提高香港长者社会保障措施的可携性。 深化 养老服务合作 ,支持港澳投资者在珠三角九市按规定以独资、合资或合作等方式兴办养老等社会服务机构,为港澳居民在广东养老创造便利条件。 推进医养结合 ,建设一批区域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 打造广州南沙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支持与港澳金融机构合作,按规定共同发展离岸金融业务, 探索建设国际航运保险等创新型保险要素交易平台。 证券 支持广州完善现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区域性私募股权交易市场 支持深圳依规发展以深圳证券交易所为核心的资本市场,加快推进金融开放创新 支持香港机构投资者按规定在大湾区募集人民币资金投资香港资本市场,参与投资境内 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 不断完善 “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 其他相关领域 扩大香港与内地居民和机构进行跨境投资的空间,稳步扩大两地居民投资对方金融产品的渠道,不断丰富投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建立 资金和产品互通机制 。 支持深圳开展 科技金融 试点,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 非银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6 / 21 纲要中的要点梳理 落实内地与香港、澳门 CEPA 系列协议,推动对港澳在金融领域实施 特别开放措施 ,研究进一步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的资质要求、持股比例、行业准入等限制,在广东为港澳投资者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更好落实 CEPA 框架下对港澳开放措施 资料来源: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平安证券研究所 二、 部分险种迎机遇,养老产业再推动 2.1 大 湾区保险基础雄厚,创新发展实验区 潜力巨大 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珠三角九市) , 18 年珠三角九市共实现财产险保费收入 1074 亿元 , 人身险保费收入 2899 亿元 , 占我国大陆地区总保费收入的 10.4%。 17 年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分别实现保费收入 4478 亿元 、 178 亿元 。从人均指标上来看,大湾区保险发展 基础明显优于 我国整体情况 ,尤其在保险密度方面, 17 年 珠三角九市保险密度 6009 元 /人,为大陆平均水平的2.3 倍 , 而中国澳门 、 中国香港分别为大陆整体水平的 10.3 倍 、 26.3 倍 。 图表 2 粤港澳大湾区总保费收入及同比增速情况(亿元) 资料来源: 澳门金融管理局、香港保监局、 银保监会、 平安证券研究所 图表 3 粤港澳大湾区保险深度情况 图表 4 粤港澳大湾区保险密度情况(元 /人 ) 资料来源 :银保监局、 澳门金融管理局、香港保监局、 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银保监局、 澳门金融管理局、香港保监局、 平安证券研究所 非银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7 / 21 保险业竞争格局 : 集中度更高,地域及产品优势凸显 珠三角九市 18 年产 、 寿险保费收入分别占广东 省 产 、 寿险 总保费收入的 84.5%、 85.4%, 由于无法得到具体各市的情况 , 我们以分析广东省业务格局情况为 替代 。 广东地区保险行业集中度相对高于全国 , 广东 18 年财险 CR3、 寿险 CR5 保费收入市占率分别为 75.3%、 59.8%, 分别高于全国 11.3、4.0 个百分点 ; 同时从各公司情况看 , 地域及产品优势 十分 为明显 , 总部位于深圳的平安在产寿险业务市占率方面均具备明显优势 ; 寿险 方面 , 位于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的前海人寿以及 部分团队迁往深圳的恒大人寿在 广东的 市占率 同样 高于 其 全国 市占率 , 而 友邦专注城市高端 客户市场、少儿市场及重疾市场,在广东地区 市占率超过 3%。财产险方面太平保险、出口信用保险市占率占优。 图表 5 广东省内寿险业务市场格局情况( 2018) 图表 6 广东省内财险业务市场格局情况( 2018) 资料来源 :银保监局、 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银保监局、 平安证券研究所 深圳 有望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未来保险市场潜力巨大 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及了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 在此之前只有宁波在 2016 年 6 月获批成为国内首个且唯一一个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 。 两年多时间 里,宁波推出的保险创新项目超过100 个 , 涉及了包括医疗 、 公共安全 、 特种设备安全 、 安全生产 、 食品安全 、住房安全管理、 司法保障 等多个领域,同时也是我国首批税优健康险试点城市。两年多来宁波累计引进保险资金超过 500亿元 ,有超过 20 家保险科技公司 、 保险共性技术实验室、保险互联网第三方服务企业等 机构落户宁波,人保、国寿、太保等 大型上市保险集团也在宁波设立总部研发和创新中心 。 而深圳地区保险业发展势头更为迅猛。截至 2018Q3, 深圳共有保险法人机构 27 家,保险分公司 74家,专业保险中介机构 129 家 。 保险公司法人机构资产总额共计 4.28 万亿元,位居全国第二 。 18年全年 深圳 寿险及产险保费收入同比增速分别为 13.4%、 21.9%, 高于全国 12.5、 10.4 个百分点 ;寿险业务保持较好结构 , 退保率 4.08%, 低于全国 2.16 个百分点 ( 18Q3, 下同 );新单业务期缴占比 53.5%, 并不断加快回归保障 本源 。 深圳 产险业务非车占比高 、 车险盈利强 , 非车业务占比高达55.8%, 可比肩部分发达国家及地区 ,保证保险及工程保险增速均在 100%以上 ; 而车险业务在全国接近承保亏损的情况下 , 仍有 2.1%的承保利润率 。 在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的预期之下 , 未来非车业务增速有望进一步提升,保险科技领域项目有望逐步落地,市场空间将进一步被开发,保险业发展潜力巨大。 非银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8 / 21 2.2 跨境机动车险 及医疗险迎来发展契机 跨境机动车险面临较为复杂的承保 、查勘及 理赔 情境 由于粤港澳大湾区涉及了三地 、 三种货币制度 以及不同的法律体系 ,并且伴随着港珠澳大桥的通车,三地交通往来更加频繁且便利 , 跨境车辆流动也明显增加 , 而投保方面不同体系的差异 、 对不同责任及损失的费率厘定 、 承保理赔流程 、 损失补偿标准等均存在明显的差异 。 比 如 在投保方面三地的车险存在明显差异 , 尤其是在赔偿限额方面差距较大 ; 在查勘及理赔方面 , 由于 出险地、报案地、修理地 均可能不同,将对应不同的理赔场景,且在后续理赔过程还 涉及配件供应、赔付支付及汇率转换、拖车施救及追偿、法律援助、无责代赔等方面,均需要完善三地的对接。 图表 7 大湾区三地的车险存在明显差异 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 珠三角九市 险种 香港汽车保险 澳门汽车保险 交强险 赔偿限额(保额) 1 亿港币 150 万元澳门币 12.2 万元人民币(死亡伤残 11 万元、医疗费用 1 万元、财产损失 2000 元) 资料来源: 平安证券研究所 当前大湾区跨境机动车采取 “一地一保单”模式 ,后期能否采取单张保单值得期待 大湾区三地的法律都要求车主或司机必须购买当地有效的法定汽车保险 ( 即 大陆交强险),因此 目前针对大湾区的跨境机动车保险 ,采取“一地一保单”模式 : 如往返内地与香港则需内地及香港两张保单 ; 而由于连接 港澳 的大桥路段 会横跨大陆水域, 则需三张保单 。目前 三地已经有一些保险机构销售本地及其他两地的车险产品, 并且 产生了一些创新形式,比如购买 7 天期限或者季度期限的保单,保费同样会享受一定的折扣。当前同时经营三地车险业务的大多为三地均设有分支机构 的公司 ,包括人保 财 、平安 财 、太保 财 、太平 财 、国寿 财 、 大地、永安等。而后期看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在金融市场互联互通,三地车险 能否实现单张保单 将值得期待。 医疗险当前是 健康险中的重要品种 , 近年来增速迅猛 由于近年来对健康保障需求的持续增长 ,我国 健康险 保费实现了 快速增长 , 11-18 年 健康险 总保费年化复合增速 34.3%, 远超人身险保费收入年化 15.9%的增速 , 18 年末我国健康险总保费 5448 亿元 ;其中以疾病险为主, 17 年 其 保费收入占比达到 56.8%, 其次 为 医疗险 , 占比接近 1/3。 18 年广东省健康险保费收入 479.6 亿元 , 并且持续保持了较快的增幅 。 图表 8 我国健康险保费快速增长(亿元) 图表 9 2017 年健康险原保费收入结构 资料来源 :银保监会、 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银保监会、 平安证券研究所 非银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9 / 21 大多医疗险只限于境内 , 大 湾区跨境医疗险有望 迎来发展 契机 医疗险一般是 指保险人为被保险人在治疗疾病时发生的医疗费用提供保险保障的保险 ,主要包括了医生的医疗费用、手术及住院费、护理费用、设备使用费用、检查费及住院杂费等 。由于医疗体系之间的差异,市场上大多医疗险只将 保险责任明确在境内医院或者医疗机构,少数高端医疗险突破国家医保限制, 扩宽医疗服务并打破用药限制, 且将医疗机构拓宽到全球范围 ,可在国内外医院 进行就诊。而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内部联系的不断加强以及通勤人口的持续 增加,对 大 湾区内 跨境医疗险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而当前普通的医疗险或价格较高的全球范围高端医疗险并不能契合 大 湾区通勤群体的 需求,未来 大 湾区跨境医疗险有望迎来发展 契机 。 2.3 大 湾区发展海上保险条件得天独厚 我国海上保险发展 相对滞后 ,全球占比 较 低 我国 于 1876 年开始承办海上保险 , 1992 年我国 海商法 颁布以后 海上保险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制度。 2010 年 12 月,国内首家专业船舶保险公估公司 上海船舶保险公估有限责任公司 成立,随后 太保产险 的航运保险事业营运中心与 人保产险的 航运保险运营中心也在上海成功开业。我国海上保险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是还处在初期阶段,与 大量 的海上保险需求仍不相匹配。 2017年我国海上船舶保费收入 48亿元, 同比下降 6.2%且 持续负增 长,主要因为 国内经济疲软, 14-16年港口吞吐量增速 持续下降 ,并且 由于 港口规模建设, 航运 行业出现产能过剩 。 相较于我国总保费规模,海上保险 的 全球占比明显偏低。 图表 10 我国海上船舶保险保费收入及赔付(亿元) 图表 11 我国海上保险业务全球占比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iumi、 平安证券研究所 大湾区船舶航运发达,港口吞吐量巨大有利于海上保险业务 发展 从海上保险的全球业务分部情况看, 欧洲一直是海上保险业务开展的主要地区,占比在 50%以上 ;其次是亚太地区,近几年业务占比稳定上升 并在 17 年达到 29.2%,海上保险业务发展前景向好,且中国 香港曾连续多年在世界集装箱港口排行榜上居于首位,尽管近几年港口吞吐量有所下降致使排名 下降,但 依旧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由贸易港;而 广东省港口货物吞吐量保持着 较高增速,尤其是大湾区船舶航运业发达,具备开展海上保险业的牢固基础,地理位置得天独 厚 。 非银 行业专题报告 请务必阅读正文后免责条款 10 / 21 图表 12 全球海上保险业务分布 图表 13 广东和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 亿 吨) 资料来源 :iumi、 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平安证券研究所 2.4 出口信用保险发展有望提速 入世以后快速发展, 中信保规模 居全球前列 出口信用保险 承保出口商在经营出口业务的过程中因进口商的商业风险或进口国的政治风险而遭受的损失,是国家为了推动本国的出口贸易,保障出口企业的收汇安全 而制定的一项由国家财政提供保险准备金的非赢利 政策性保险业务。 2001 年,在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大背景下,为了适应对外贸易业务发展的趋势,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正式成立,此后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承保规模快速增长、运营机制不断健全、业务范围不断扩大 。中 信保所 经营的出口信用保险业务 市占率超过 90%,基本可 以反映我国信用保险业务的发展情况 。 经过 17 年的发展,中 信保的业务范围已覆盖全球 228 个国家和地区 ,累计承保金额 3.9 万亿美元,向企业支付赔款超过 120.6 亿美元,服务外经贸企业超过 14 万家, 保额及 险种规模稳居全球官方出口信用保险机构 首位 。 2018 年 全年 中信保 承保金额达 6122.3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7%;服务支持客户 10.5 万家,增长21.7%;支持企业获得银行融资 3269.1 亿元,增长 1.8%。其中,短期出口信用保险实现承保金额4814 亿美元,增长 16.6%;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新增承保金额 246 亿美元,增长 2.1%;海外投资保险实现承保金额 581.3 亿美元,增长 18.9%。 图表 14 出口信用保险保费收入 (亿元) 图表 15 中信保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亿美元) 资料来源 :银保监会 、 平安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中信保、 平安证券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