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带来的五大投资机会.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带来的五大投资机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带来的五大投资机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带来的五大投资机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建设国际科创中心带来的五大投资机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亲,该文档总共2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1 Table_Summary 报告摘要 : 中国为什么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释放了哪些信号?对比国外三大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路在何方?美国拥有 11 大巨型区, 旧金山湾区所在的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何以脱颖而出? 把 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国际科创中心将 面临 哪些机遇 和挑战 ,又将为我们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重大 区域发展 战略 ( 1) 湾区可以分为小湾区和大湾区。小湾区仅包括滨海地带,大湾区包括滨海地带及其腹地,如 粤港澳 大湾区等。 ( 2)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社会的制约,世界贸易格局变化给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优势互补,湾区经济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3)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 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 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释放的重要信号 以创新为主要支撑 , 以区域一体化带动经济增长 ,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 湾区建设的国际经验借鉴 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方向 。 粤港澳大湾区在空间 结构上 类似巨型区,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人均 GDP 位居美国首位, 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应借鉴旧金山湾区。 良好的创新生态令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脱颖而出。 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在 6 个滨海巨型区中并无明显区位优势。 但 一流大学 、 完备的风险投资系统 和契合市场机制的创新创业文化共同 构建了一个利于创新的生态系统, 使得旧金山湾区超越波士顿地区成为 世界 科技创新中心。 大力发展高生产力部门 、 产业互补协同发展 令 旧金山湾区与整个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 成为美国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 。 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面临 两 大 问题 :高房价导致 湾区 人口外流 且 不利于创新创业,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 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 现状: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但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体系完备,但现代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城镇化水平较高,但集中度相对较低; 高校众多,但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 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仍存短板 。 三大优势: 区位优势是基础,制度优势是保障,创业创新文化是核心 。 四大挑战: 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增强 , 制度差异带来的要素流动性障碍有待消除 ,产业互补协同效应有待提升 , 高房价不利于人才聚集与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五大主题投资机会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基础; 高科技产业受益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 ; 现代 生产性服务业受益于产业升级 ; 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受益于人口聚集 ;房地产业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 风险提示: 政策推进不及预期 , 房价 上涨过快 。 民生证券研究院 Table_Author 分析师: 伍艳艳 执业证号: S0100513070007 电话: 010-85127654 邮箱: wuyanyanmszq 研究助理: 毛健 执业证号: S0100119010023 电话: 021-60876720 邮箱: maojianmszq Table_docReport 相关研究 Table_Title 宏观 研究 建设 国际科创中心 带来的 五大 投资机 会 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 宏观专题报告 2019 年 03 月 07 日 宏观专题研究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2 目录 一、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 . 4 (一)湾区的内涵与分类 . 4 1、湾区、大都市区、城市群与巨型区 . 4 2、湾区的分类 . 5 (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 . 5 1、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社会的制约 . 5 2、世界贸易格局变化给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 5 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优势互补 . 6 4、湾区经济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 6 (三)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意义 . 6 (四)粤港澳大湾区前期建设历程 . 6 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释放的重 要信号 . 7 (一)以创新为主要支撑 . 7 (二)以区域一体化带动经济增长 . 8 (三)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8 (四)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 . 9 三、湾区建设的国 际经验借鉴 以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为例 . 9 (一)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方向 . 9 1、粤港澳大湾区在空间结构上 类似巨型区 . 10 2、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人均 GDP 位居美国首位 . 10 3、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应借鉴旧金山湾区 . 11 (二)良好的创新生态令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脱颖而出 . 11 1、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并无明显区位优势 . 11 2、一流大学是创新系统的核心 . 12 3、完备的风险投资系统 . 13 4、契合市场机制的创新创业文化 . 14 5、大力发展高生产力部门 . 14 6、产业互补 协同发展 . 15 (三)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面临两大问题 . 15 1、房价快速上涨 . 15 2、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 . 16 四、粤港澳大湾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17 (一)粤港澳大湾区的现状 . 17 1、经济发展水平位全国领先,但区域发展不平衡 . 17 2、产业体系完备,但现代产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 18 3、城镇化水平较高,但集中度相对较低 . 19 4、高校众多,但教育资源相对不足 . 19 5、基础设施相对完善,但仍存短板 . 20 (二)粤港澳大湾区的三大优势 . 21 1、区位优势是基础 . 21 2、制度优势是保障 . 22 3、创业创新文化是核心 . 22 (三)粤港澳大湾区的四大挑战 . 22 1、经济增长内生动力有待增强 . 22 宏观专题研究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3 2、制度差异带来的要素流动性障碍有待消除 . 23 3、产业互补协同效应有待提升 . 23 4、高房价不利于人才聚集与创新 . 23 五、粤港澳大湾区五大主题投资机会 . 24 (一)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群协同发展的基础 . 24 (二)高科技产业受益于国际科技创新中 心的建设 . 24 (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受益于产业升级 . 24 (四)现代生活性服务业受益于人口聚集 . 24 (五)房地产业受益于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 . 24 风险提示 . 25 参考文献 . 25 宏观专题研究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4 2019 年 2 月 18 日 ,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定位有五个:一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二是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三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四是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五是宜 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 3 月 6 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记者会上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后,目前正在抓紧粤港澳大湾区“ 1+N”的政策体系设计,其中科技创新有多项重大举措。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建设粤港澳大湾区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释放了哪些信号?对比国外三大世界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 路在何方 ? 美国 拥有 11 大巨型区 ,旧金山湾区所在的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何以 脱颖而出 ? 把 粤港澳大湾区 建 成国际科创中心 将 面临哪些机遇 和挑战 ,又将为 我们 带来哪些投资 机会 ? 一、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重大 区域发展 战略 (一 ) 湾区 的内涵 与 分类 1、 湾区、 大都市区 、城市群与 巨型区 湾区( bay area)在国外一般特指旧金山湾区。 1997 年吴家玮教授提出“香港湾区”,湾区才在国内演变为一个特定区域的通称,指围绕沿海口岸分布的众多海港和城镇所构成的港口群和城镇群(陈德宁等, 2010)。 湾区研究文献中,与旧金山湾区并列的东京湾区、纽约湾区,都属于都市圈或大都市区。1949 年 美国协调委员会 将 标准大都市区( Standard Metropolitan Areas) 界定为 一个较大的人口中心及与其具有高度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地区的组合,常常以 郡 作为基本单位( 顾朝林,2011)。巨型城市区( mega-city region)以全球城市为中心,有多个物质形态相互分离但功能相互联系的城市集聚在一个或多个较大的中心城市周围形成的城市化区域( Hall, 2008)。中心城市为全球城市的大都市区就是巨型城市区。 图 1: 东京都市圈 图 2: 纽约大都市 区 资料来源: 东京都官网,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维基百科 , 民生证券研究院 宏观专题研究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5 城市群( Urban Agglomeration)是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的多个城市的集合体。城市群的形成是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的客观反映,并已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体形态(顾朝林, 2011)。 与 巨型城市区 不同,城市群中各城市之间不是主副关系,比较独立但联系比较紧密,共同形成一个经济发达的区域。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均属于城市群。巨型区( megaregion)则是多个大都市区通过客货运输、经济联系、自然资源共享和社会历史共性联结而成的网络系统(美国区域规划协会, 2005) 。 旧金山湾区所在的北加利福尼亚 城市群 就是巨型区。 图 3: 粤港澳大湾区 图 4: 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 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 , 民生证券研究院 资料来源: Bay Area Council Economic Institute, 民生证券研究院 2、 湾区的分类 湾区可以分为小湾区和大湾区。小湾区是标准意义上的湾区,即仅包括滨海地带,如旧金山湾区、 东京都、 纽约怀特普林韦恩都市核心区 、 环珠江口湾区等。大湾区包括滨海地带及 其腹地,如东京都市圈、纽约 大都市圈、北加利福尼亚巨型区、 粤港澳 大湾区 等。 (二 )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背景 1、 珠三角城市群发展受到资源环境 社会 的制约 基层政府主导的 产业集聚型空间发展模式以村镇建城区为代表,建城区内人居环境较差,工业用地比例偏 高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土地单位产出较低。 虽然 促进 了 区域经济 的 快速发展 , 但也 使得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且 对整体生态环境造成了沉重压力。 为了提高空间使用效率, 2005 年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纲要( 20042020)即正式提出湾区发展计划,进一步深化、拓展与港澳之间的合作,旨在将该地区打造成国际级生产性服务中心和环境优美的新兴发展区。 2、 世界贸易格局变化给粤港澳 大 湾区的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 世界贸易格局经历环大西洋贸易阶段、环太平洋贸易阶段后,即将进入环印度洋贸易阶段。15 世纪到 20 世纪初,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国家的发展,促进了环大西洋贸易的兴起,催生了纽约湾区。 20 世纪中到 21 世纪,新科技革命和全球经济一体化,促进了环太平洋贸易的宏观专题研究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6 兴起,催生了旧金山湾区和东京湾区。不久的将来,以中国、东盟、印度和南亚的环印度洋贸易即将兴起。粤港澳大湾区位于环太平洋贸易圈和环印度洋贸易圈,坐享地利之便,面临重大的发展机遇。也有利于推动落实“一带一路”和亚太自贸区的战略构想( 李晓莉, 2017)。 3、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优势互补 珠三角九市已初步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经济实力雄厚,且是内地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和国际航空枢纽,拥有高度国际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以及遍布全球的商业网络,是全球最自由经济体之一。澳门作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和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的作用不断强化,多元文化交流的功能日益彰显。 三者优势互补,使得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后劲十足。 4、湾区经济 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城市是生产要素的集聚地 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湾区具有开放的经济结构、高效的资源配置能力、 强大的集聚外溢功能、发达的国际交往网络,是世界一流城市的显著特征。根据 2009 年世界发展报告:重塑世界经济地理,全球 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港口海湾及其直接腹地,世界上 75%的大城市、 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线 100 公里的海岸带地区。湾区经济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三 )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 意义 粤港澳大湾区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有利于丰富“一国两制”实践内涵,进一步密切内地与港澳交流合作,保持港澳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为 中国 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提供支撑;有利于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 (四 ) 粤港澳大湾区 前期建设历程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在“一国两制”下,粤港澳社会制度不同,法律制度不同,分属于不同关税区域,生产要素难以高效便捷流动。大湾区内部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协同性、包容性有待加强,部分地区和领域还存在同质化竞争和资源错配现象。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就在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缺乏统筹协调,尚需制度创新取得突破。 针对这一问题,中央政府和广东省自 2003 年开始,先后出台多个文件,促进港澳地区与中国大陆的合作。 2008 年,发改委将珠三角 9 市与港澳的紧密合作纳入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 2020) 。 2009 年,环珠江口宜居湾区建设重点行动计划研究提出了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中山等 5 市所辖 17 个区和港澳全境的“粤港澳湾区”概念,也就是小湾区。 2015 年明确提出 “粤港澳大湾区”概念, 2017 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被纳入顶层设计。直至 2019年 2月 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始正式实施。 宏观专题研究 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 证券研究报告 7 表 1:湾区发展历程及相关规划与政策文本 时间 规划与政策文本 主要内容 2003 年 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 内地与港澳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促进双方的共同发展 2005 年 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纲要( 2004 2020) 将环珠江口地区作为区域核心,实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策略,努力建成珠江三角洲重要的新兴产业基地、专业化服务中心和环境优美的新型社区 2008 年 珠江三角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 2008 2020) 将珠三角 9 市与港澳的紧密合作纳入规划,目标是到 2020 年形成粤港澳三地分工合作、优势互补、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 2009 年 环珠江口湾区宜居区域建设重点行动计划 “宜居湾区”是建设大珠三角宜居区域的核心和突破口 2014 年 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 重点打造湾区产业集群,构建“湾区经济” 2015 年 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江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 2016 年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 支持港澳在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和跨省区重大合作平台建设 2016 年 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 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 -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 2016 年 广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 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推进粤港澳跨境基础设施对接,加强粤港澳科技创新合作 2017 年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研究制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 2017 年 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 确定了合作原则、重点领域与协调实施机制 2017 年 中共十九大 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为重点推进内地同港澳互利合作 2017 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将粤港澳大湾区列入 2018 年重点工作 2018 年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将出台实施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 2018 年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 2019 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从多个方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进行来了部署 2019 年 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落实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规划,促进规则衔接,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人员往来便利化。 资料来源: 张日新 ,谷卓桐 .粤港澳大湾区的来龙去脉与下一步 J.改革 ,2017(05),民生证券研究院 二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 释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