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证券 研究报告 | 行业 深度报告 工业 | 机械 推荐 ( 维持 ) 受益技术进步,压裂 进入成长期 2019 年 02 月 25 日 油气装备行业专题系列 之二 上证指数 2961 行业规模 占比 % 股票家数(只) 340 9.5 总市值 (亿元) 25457 5.1 流通市值(亿元) 18299 4.6 行业指数 % 1m 6m 12m 绝对表现 7.9 4.0 -9.3 相对表现 -4.1 -2.4 3.8 资料来源:贝格数据、招商证券 相关报告 1、油气装备的那两年:万绿丛中一点红 2019-02-08 2、 国内压裂设备将走出确定性独立行情 2019-01-22 3、油气装备分析框架系列 先从油价说起(油气装备行业专题系列 之一 ) 2018-09-18 受益于 技术进步,页岩气开采已具备经济性,能源安全 战略下, 当前 国内油气 市场一片火爆。 随着页岩气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将进一步催生装备尤其是压裂设备需求。看好油服设备行业长期发展, 维 持对 行业“推荐”评级。 未来几年油气装备需求有望 持续火爆。 政策是引导,页岩气 有望 爆发原因在于开发技术已具备规模开采的条件,大规模生产序幕已经拉开。开采成本一直在下降,技术进步带来的经济性提升,才是行业发展的长远驱动力。经济性将在“市场导入期”后继续为页岩气行业发展“保驾护航”, 随着开采规模不断扩大, 页岩气开采设备有望 持续保证高景气需求。 油气装备 高景气度具有结构性,并非所有设备都 有 旺盛 需求 。 我国 装备制造企业始终处于一种相对过剩的“幻影”中,也就是“结构性产能 过剩”。个别领域始终产能过剩,而个别领域供不应求, 最为明显的就是钻机 ,钻机无论是产量抑或产能均处过剩状态,未来几年内需求量较少。 压裂设备面向 50 亿增量市场。 受益于技术进步,水平井遍地开花,性价比较高已逐渐成为主流,本轮压裂车需求不仅是下游火爆导致的绝对额增加,还有结构升级驱动的需求。美国压裂车应用常规和非常规油气大概是 1:2,美国+加拿大存量水马力 2100 万左右,中国估计目前 500 万水马力,能用于页岩气的 300 万,还远不到美国的成熟比例,压裂车存在结构刚性需求。 17 年底至今,由于油价上涨,工程作业量增加,对压裂需求增加。但这阶段真正购买的不多,需求有望集中爆发。目前涪陵区块 2 期在开发,和威远一样工作量在增加,压裂车工作量比较饱满。新疆、长庆等地区对压裂装备的需求也有增加,但是水马力存量较小。随着页岩气开采规模扩大,对压裂设备需求也将逐步释放,如果未来开采页岩油,装备需求会有更大增长。 19 年核心部件供给压力缓解,电驱动压裂撬提上日程。 结合压裂车三大核心部件厂商情况看, 19 年核心部件供给压力将大大缓解:( 1)传动箱方面,TWIN DISC 18 年投资的新生产线预计 19/20 年投产, Allison 也是类似情况,无法满足供应的可能性较小;( 2)发动机方面, CUMMINS 近年来一直在加大中国市场投资力度, 18 年已有新的生产线投建,产能未来是逐渐增大的态势;( 3)底盘方面,价格偏贵、质量佳的牌子有望获得更多份额,如 MAN、肯沃斯,问题在于供货周期延长,但可以通过预投解决,国六消息落地后将解决底盘车问题 。近几年国内外电驱式压裂撬逐步落地推广。国内杰瑞电驱动压裂撬已经开始在国内外批量实际投产实验,整体技术国际领先。 诸凯 zhukaicmschina S1090518070005 吴丹 wudan6cmschina S1090518090001 刘荣 liurcmschina S1090511040001 研究助理 时文博 shiwenbocmschina 国内压裂设备赛道选定,强烈推荐杰瑞股份。 目前公司业务很多在天然气领域,也是国家大力发展的方向,国内页岩气开采技术不断突破(开采成本持续下降),页岩气市场有望进一步爆发,和 2004/05 年美国油气市场情况类似,中国压裂设备将进入高速成长期。作为压裂设备双龙头之一,杰瑞股份将显著受益于能源安全大战略,公司营运资金管控合理,低谷时期迅速顺周期转换有效控制成本,同时积极并购整合,拓宽产品线。长远看提前布局海外,对外凭借领先的大泵技术弯道超车,在电驱动新产品领域领先半个身位,对内凭借核心部件代理商隐形壁垒优势,保证行业火爆时产品及时供应。行业周期性波动中兼 具成长性,属于优质好公司。 风险提示: 政策不及预期、油价波动、贸易摩擦加剧 -30-20-10010Feb/18 Jun/18 Oct/18 Jan/19(%) 机械 沪深 300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2 正文目录 一、前言 . 3 二、从国外到国内,油气装备市场高速发展 . 4 2.1 全球油气装备市场迅速发展 . 4 2.2 油服设备的护城河在于市场 . 6 2.2.1 油服设备:产业链之顶端,食物链之底端 . 6 2.2.2 五大油服设备市场面面观 . 6 2.3 国内主要受益于技术进步,经济性显著提升 . 10 2.4“政策引导 +技术进步”,国内油气行业一片火爆 . 12 三、不患寡而患不均:油气 装备结构性紧缺 . 14 3.1 油气装备行业周期性明显 . 14 3.2 行业内部失衡现象严重 . 14 四、演绎龙头成长,寻找优质公司“基因” . 17 4.1 基因一:低谷中的顺周期转换与逆周期整合 . 17 4.2 基因二:降低成本,永远的主旋律 . 19 4.3 基因三:拥有高附加值产品及技术溢价 . 21 五、鸿泥雪爪:压裂需求的二次爆发 . 24 5.1 压裂车需求旺盛:面向 50 亿增量市场 . 24 5.2 压裂车行业放量,电驱动产品提上日程 . 28 5.3 国内压裂赛道确定,甄选杰瑞股份 . 36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3 一、 前言 首先明确油气开采行业的三个特点 : 其一,油气上游勘探开发公司(油公司、油服公司、油气装备公司)之所以同涨同跌,不过是全球来看,所有参与方同属一个完整市场,串联的主线就是油价 :油价高于开采成本行业景气,低于开采成本则行业萎靡。但存在着区域差异: 第一层面表现为陆海 差异 ,两者开采油气的工具和技术截然不同,成本也天差地别,陆上开采成本低,但海上储量大(部分棕地开采成本低于陆上),所以行业一般是陆上开采先复苏,当海上开始复苏时意味着“白热化”:随着海上迅速放量,油价爬坡将举步维艰。 第二层面表现为产地差异 (分工性结果) ,不同地区的油藏条件(自然禀赋)、地质条件(丘陵平原)及开采技术的平均水平大相径庭,致使开采成本有高有低(影响复苏次序先后)、放量程度时大时小(影响复苏幅度大小)。正是基于产地差异,在 6 大油种基础上成立 3 大交易所,锚定本土油种定价,并通过差价合约互相影响,铸就了当今较为完善的油气定价体系。如果更细致些,油气行业分工性强到每一项服务或产品都有极强的针对性,不同地域的特点都不尽相同,每一块市场的开发都需要经历“严格的准入、试验、逐步增加订单、建立稳固长期的合作关系”一系列的过程,表现为同一地区的不同油田,同一油田的不同区块,乃至同一区块的不同井口都有自身的特性,油气行业景气有明显的先后次序。 油服设备的护城河在于市场,包括适合本土开发的技术及资质(硬实力),也包括区域性的经验、契合度及语言优势、对本土行政流程熟 悉等(软实力)。 17 年以来国内这波复苏有的快有的慢,即是锚定主市场不同所致, 17/18 年大放量在于页岩油气,因而以北美为主市场的公司复苏快、幅度大,以中东、俄语区为主市场的则慢一些、幅度小,但 19 年幅度有望加大。 而 18 年 9 月开始 总书记座谈会要求“三桶油”加大勘探开发支出,确立能源安全大战略,“三桶油”甚至违背市场规律不冬休,表现其坚决贯彻的态度,因而政策将油气市场一分为二: 19/20 年国内市场将和油价相关性减弱,国外市场则仍受油价主导,业绩弹性较大。 其二,油气产业链纷 繁复杂,从钻机钻头首次接触地面,到油 气运送进 管,包含上百个步骤,每个步骤都需要一定传导时间,而油气行业属重资产行业,相关设备动辄千万上亿,也需要投资决策时间,两者叠加致使行业的强周期性,表现为波动时间长、幅度大 。受制资本投入大的特点,所形成的全球龙头也只是各工序中的佼佼者,最多做到全产业覆盖,而无法在所有行业做到极致,每个子行业的龙头,受益于主行业规模及涉足市场的扩张,也具有一定成长性。工序不同导致复苏时间分先后,而不同工序价值量各异也导致复苏的幅度不同,而且对油气行业始终要秉持“因地制宜”的态度:如各地不同工序设备产能产量各异,低谷时去产能 力度也不同,自然复苏时的工序及幅度也云泥之别,“具体问题”需“具体分析”。 其三,油服设备行业周期性极强,如何生存下来是第一要务,然后才是如何发展。 行业龙头公司具备一些相同的特质,正是这些特质使其在周期波动中生存下来,并逐步发展成行业巨头。演绎龙头发展并归纳其共同的“优质基因”,对于我们筛选行业内优质公司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4 本文 第二章将站在全球视角 ,目光锁定国内 油服设备市场(政策支持 +页岩气 技术 不断突破,具有长远发展性) ; 第三章则将目光落在我国油气装备行业,探寻两大主要设备钻机和压裂车的供需格局;第四章则演绎国际三大油服发展路径,总结行业内优质公司的优质基因;第五章则通过第二章、第三章的结论选定国内压裂赛道,利用第四章总结的行业优质公司基因,甄选杰瑞股份。 二、 从国外到国内,油气装备市场高速发展 2.1 全球油气装备市场迅速发展 油气行业大而杂,服务和设备遍布产业链各环节,本文出现的“油服设备”指代上游(陆上油气)的油气田技术服务和油气田开发专用设备。 油气产业链一般可以分为三个环节:上游勘探开发、中游存储运输以及下游炼化销售 ,对应的参与者包括上游油气装备与服务公司,中游各管网及航运公司,下游各炼化及销售公司。上游勘探开发投入占产业链整体 60%以上,是油气产业链至关重要的一环。 上游勘探与油田开发的主要流程包括“勘探 钻完井 测录井 采油”四步,其中钻完井(仅指陆上)价值量占比最大,测录井技术要求最高: 钻完井环节中的水力压裂和钻井服务及设备收入占比最高,分别占全球油服设备收入的 11%、 8%,勘探环节的地球物理服务设备及采油环节的人工举升等分别占比 5%左右。 全球 油气装备市场经过15/16 年的低谷后迎来复苏,以年复合增长率 10%的速度迅速增长。 图 1: 油气产业链一览图 图 2: 国际油公司勘探开发资本支出最大(十亿美元)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整理 资料来源: 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 UN Comtrade 43 51 64 91 128167 17266 81 88 89101 103 10645 62 65 6463 63 6523 2429 2928 28 29539631710 7457415413790200400600800100012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中游 化学品 油田服务与设备 下游 勘探与生产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5 表 1: 传统石油技术服务市场构成 板块 服务及设备 物探服务板块 地震数据采集、供给与装备制造 钻完井服务板块 陆上钻井承包服务 海上钻井承包服务 修井服务 钻完井服务 定向钻井服务 连续管服务 完井装备与服务 钻井液与完井液服务 套管和油管服务 套管附件与固井产品 管材检测与表层防护服务 设备租赁与打捞服务 固相控制与废弃物管理服务 钻完井装备 钻机 钻头 井下钻具 石油管材( OCTG) 特种装备 测录试服务板块 测井服务(电缆测井、随钻测量) 录井服务 生产测试服务 油田生产服务板块 人工举升服务 气体压缩承包服务 浮动生产服务( FPSO) 高压注入服务 油田特种化学品服务 油田工程建设服务板块 海上工程建设服务 海上生产设备操作与维护 油田直升机服务 供给船服务 海底装置 地表装置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整理 图 3: 陆上油服设备各环节规模 图 4: 全球油气市场规模逐年上升 资料来源: Spears& Associates Oilfield Market Report、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 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 UN Comtrade、招商证券 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 全球年收入(百万美元)水力压裂 人工举升 电缆测井固井 地球物理设备和服务 钻井设备完井设备和服务 地面设备 井下钻井工具钻头050100150200250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全球油气设备市场(十亿美元)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6 2.2 油服设备的护城河在于市场 2.2.1 油服设备:产业链之顶端,食物链之底端 市场化情况下,油气田服务公司和油气田装备公司往往统称为“油服设备”公司,两者很难分开,油服公司会生产设备,设备公司也有自己的油服团队。 但我国体系内的公司则完全区分,主要受“计划经济”属性影响,如此分工明确化也带来不少问题(详见第三章)。 油服设备公司身处产业链最上游,应用产业最先进的技术,但无论国内国外,却都是食物链的最底端。 油气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三个环节中,上游公司直接参与原油的勘探和生产,出售石油是唯一利润来源,生产成本已然固定的情况下,油价下跌则风险敞口被无限放大。但下游公司盈利点在于“价差”,即石化产品带来的产品附加值,所以当油价波动时,可以将大部分成本转嫁下游。 由此可见,上游需求性周期波动风险(客户需求驱动)要远大于下 游供给性周期风险(成本变化驱动)。 保证渠道、市场及政策风险等条件相同,选取横跨上游和下游的 中国石化和 英国石油公司 为例 , 2008-2018H1 期间 ,中国石化的勘探及开采收入增速在各项业务中波动最大, 2008 年增速一度高达 35%,但分别在 2009 年和 2015 年油价低迷期跌破 -37%和 -39%, 2017 年又回升至 36%,反观下游的炼化、营销业务,收入增速波幅较小,而且会表现为“油价高时盈利弹性大,油价低时亏损弹性好”,这一特征在 BP业务收入中体现得更为明显 。 油公司将承受的大部分风险转移到油服设备公司。 2014 年油价崩盘,随即是长达 2 年的底部, 一方面, 油公司立刻削减资本支出 、 推迟钻探项目,甚至不再需要日常维护以控制 成本。 另一方面, 不同地区存在天然隔离, 可能出现 相同油价下 A 区域所有油公司停工, B 区域仍热火朝天的情况 的情况 ,但会出现 大批 油服设备公司聚集 B 区域 ,市场严重 供过于求, 油服设备公司毫无议价权 乃 至赔本做买卖。油公司通过挤压油服公司来降低钻完井服务的日费率进而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并将大部分风险转移给油服公司。2017 年油价回升,油公司已经大笔赚钱,资本回报率达到 低谷后 的最高点,油服设备公司 却仍 一片惨淡, 因其 承担着钻井平台、固井装置等高额折旧费用, 必须通过降价获得更多的项目,以 保证自己免于破产。 2.2.2 五大油服设备市场面面观 油藏禀赋不同导致区域差别,油服设备的护城河在于市场。 全球各地油藏禀赋不同,如中东主要储层为中生界,易于开采且质量高,而我国主要储层为前寒武纪,砂岩为主且图 5: 2008-2018H1 中国石化各项业务收入增速 图 6: 2008-2018H1 BP 各业务收入增速 资料来源:中石化、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 BP、招商证券 -60-40-20020406020 0 8 20 0 9 20 1 0 20 1 1 20 1 2 201 3 20 1 4 20 1 5 20 1 6 201 7 201 8H 1勘探及开采收入增速 炼油收入增速化工收入增速 营销及分销增速-30 0-20 0-10 00100200BP 勘探及开采收入增速( % ) BP 炼油与销售收入增速( %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7 极难开采,由此产生区域差别。隔离后各油服设备公司的护城河在于市场,市场有两层含义,一是产品市场(油气行业分工专业性极强),二是经营市场(油藏禀赋不同促使区域差别)。第一层面产品市场护城河在于过硬的技术和市场准入的资质,属于硬实力;第二层面经营市场护城河在于区域性的经验、产品服务的契合度,此外也包括人力成本、语言优势、对本地行政法规的熟悉、本土扶持等优势,属于 软实力。其实归根结底就是要产生粘性,无论是通过资质渠道还是产品服务质量,这样就形成长期稳定的合同,成为对抗周期最强有力的工具。 北美及欧洲市场相较于中国和俄语区已成为高度发达市场,其他拥有丰富资源的新兴市场地区(如拉美、非洲、中亚及中东)则主要依赖油服设备的输入。 从储量看,北美地区探明储量超过 2000 亿桶,仅落后于中东 7500 亿桶,随后是中亚和俄罗斯市场,分别为 1500 亿桶、 800 亿桶,而我国探明储量仅 200 亿桶;从开采难度看,中东和俄罗斯开采较容易,北美和中亚难一些,而我国是最难开采的地质条件;从技术水平 看,美国和我国属于技术输出型,中东和中亚都以来国外油服和设备的输入,我国的陆地钻机、压裂设备、连续油管等的研制达到全球一流,对应的服务同样世界领先,但是在技术要求最高的测井录井、井下工具、海上钻井平台制造、海上钻井服务等方面落后于欧美国家。钻机、压裂、连续油管设备及服务是填补我国与欧美差距的重要突破口。 表 2: 各区域油服设备市场对比 俄罗斯市场 中国市场 北美市场 中东市场 中亚市场 探明储量 (百万桶) 80000 25620 204709 752500 150000-200000 开采难度 容易,开采成本约 20 美元 /桶 困难,开采成本约 50 美元 /桶 中等,开采成本美国约 36 美元 /桶,加拿大约 41美元 /桶 容易,开采成本10 元 /桶左右 中等,哈萨克斯坦开采成本约 32 美元 /桶 油气设备和技术 油气设备中的固压设备和测井工具较缺乏 ,油服技术一般 油气设备和油服发展都很好,高端技术领域与北美尚有差距 油气设备和油服水平世界一流 依赖于外国 油服及设备的输入 依赖于外国油服及设备的输入 油服 设备 市场机会 大型油气国企垄断,非自由竞争市场,对体制内的公司有内部保护政策。 高端技术公司和低价公司最终存活 。 需与当地国企建立长期关系 。 “三桶油”垄断,非自由竞争市场,对体制内公司有内部保护政策。 大型油服公司有一定市场份额 ,但需有人脉和本土化 , 与 “三桶油”合作项目为主。 世界最大油服公司角逐之地 , 充分竞争市场 。 小规模 且不具备技术优势的油服公司很难分一杯羹。 进入标准高 , 竞争激烈 ,高端设备市场被大型油服公司垄断。 财政收入以出口油气为主的国家极度依赖外国油服公司 。 油价低迷期具有低成本优势的油服公司将更有机会 。 中国近年来部分公司靠低成本优势获得部分订单 。 中国以前帮忙修建管道 。 进入门槛低,部分国家通过引入外国资本推动油气产业发展。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整理 油藏自然禀赋及开采技术水平决定几大市场在相同油价下,复苏的次序和幅度大相径庭。三大巨头都是全球化,最先享受行业复苏红利,而其他公司则由于市场区域差别,有不同的优势区域,所以随着全球油服市场的先后复苏,这些公司复苏的快慢和幅度均不相同,如通源受益北美市场景气,幅度回升显著,宏华受益中东强劲复苏,而主要布局国内和中亚的公司复苏幅度 18 年相对较小,但未来几年投资机会较大。 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8 表 3: 各大油服公司复苏情况 公司名称 复苏业务 受益复苏区域 安东油田服务 钻井 国内,伊拉克等 华油能源 钻完井 国内,哈萨克斯坦与土库曼斯坦 石化油服 工程建设,物探,钻井 国内,科威特 中海油服 钻井平台作业,船舶服务 国内,中东,亚太 杰瑞股份 钻完井设备 国内,俄罗斯,中亚 石化机械 石油机械设备,油气钢管,钻头及钻具都在复苏,最为明显的是钻头及钻具 国内,境外市场(俄罗斯,中东,非洲等) 通源石油 射孔业务 国内,北美 中曼石油 钻井 国内,乌克兰,俄罗斯,伊拉克 贝肯能源 钻井工程,产品销售 乌克兰,四川,新疆 宏华集团 陆地钻机 中东 斯伦贝谢 钻井,人工举升 北美,拉美 贝克休斯 完井,钻井,压力泵 中东,北美 哈里伯顿 钻井 东半球,拉美 威德福 钻井与评估 欧洲,加拿大(季节性增长),拉美 资料来源:招商证券整理 ( 1) 2014 年最先复苏的俄罗斯市场:低价打市场 2014 年后,受益于油价回升及水平井渗透率提升,俄罗斯钻井量始终保持正增长, 2018年的钻井量同比 2014 年增加 50%,俄罗斯油服市场有三大核心问题: ( 1)非自由市场:国企的市场份额逐渐增加,私营份额在缩小,非自由竞争市场;( 2)客户非常强势:俄罗斯格局和我国类似,拥有自己的垄断性国家石油公司;( 3)价格打压导致服务设备平庸化:在俄罗斯的油服企业习惯打价格战(一般是中国企业中标),导致服务方面难有差异化,部分提供差异化服务的企业(国际大油服)在逐渐离开俄罗斯市场。在俄罗斯油服市场分一杯羹非常不易,只有服务价格最低的 公司能存活,很难大幅盈利。 图 7: 2014 年以来俄罗斯钻井数显著上升(百万口) 图 8:俄罗斯水平井占比逐渐上升 资料来源: Administration of the Fuel and Energy Complex、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 Administration of the Fuel and Energy Complex、招商证券 ( 2) 2016 年后势不可挡的北美市场:压裂市场将迎来爆发 北美市场是最大的油服市场之一 ,贡献了全球 21%的原油产量和 21%的天然气产量 。2018 年 钻井数 达到过去 2 年的峰值,各大油气区块的钻机数量自 2016 年下半年开始爬升,跟随油价走出低谷,其中钻机最多的 Permain 区块的钻机数从 2016 年最低 137台增加到 2018 年 7 月 488 台 ,钻机较少的 Haynesville 区块从 2016 年 8 月 最低的 16台增加到了 2018 年的 60 台 ,上游钻井业务景气度回升显著,随后钻井业务将带动完井业务,即固井设备、压裂设备方面的投资增长。 - 10 %-5%0%5%10%15%010203040201 3 201 4 201 5 201 6 201 7 201 8d r i l l i n g v o l u m e i n R u s s i a ( m i l l i o n m ) c o m p a r e21%30%34%36%1 5 %2 0 %2 5 %3 0 %3 5 %4 0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9 图 9:北美是最大油服设备市场 图 10: 2007-2018 年 7 月美国各大油区钻机数量(台) 资料来源: Mordor Intelligence、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 EIA、招商证券 美国过去七八年压裂市场大幅增长 ,最主要是 得益于水平井对直井的取代 ,潜在压裂市场巨大,积累了大量 DUC 井,主要运能受限所致( 18 年下半年北美卡车司机招募 6000名,年薪超十万美金)。 水平井在 2010 年开始普及 , 到了 2015 年 , 美国产量最大的油井中约 77%是水平井 ,水平井逐渐取代了直井。在这十几年间,水平井的长度从 2500英尺增加到了 7000 英尺 , 带来更大的产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成本 , 对水力压裂的需求越来越大 。从 16 年中开始,北美钻井数显著回升,但是二叠纪盆地管道有限无法运输,导致产生大量 DUC 井作为储备, DUC 井随时可以压裂完井然后投产。 2019 年中二叠纪管道将陆续完工投产,将使运载压力大大减少,美国 8000 多扣 DUC 井随时喷涌而发,由此带来可观压裂服务及设备市场。 图 11: 2008-2017 年北美 40 家公司压裂水马力 图 12: 2013-2018 年美国 DUC 井存量大幅提升 资料来源: Baker Hughes、 IHS Markits、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 BEA、 Wind、招商证券 3) 2010 年后钻井需求始终旺盛的中东市场:强者的天堂 无论油价如何波动,中东市场对油服设备需求始终旺盛,是专属于龙头的天堂。 油气出口是大部分中东国家的财政收入支柱,即使 油价下跌也别无选择,必须继续保持油气勘探开发,并加大对油气产业的投资力度 。中东北非的国家石油公司对低油价的抵抗力远高于国际石油公司,因为其石油开发成本相对较低。 对中东国家来说,许多 原油成本 只在每桶 10 美元左右,当然毫无顾忌的加大投资 ,而中东没有大型本土油服设备公司,所以依赖国外油服设备公司,呈现出高回报性,正因如此,“肥肉”中东市场历来是四大油服牢牢把守的市场,未来若想进入,必须提高自身技术研发投入和营运成本管控能力,通过先进的技术服务和高端设备进军中东市场。 -200400600Jan-07Jul-07Jan-08Jul-08Jan-09Jul-09Jan-10Jul-10Jan-11Jul-11Jan-12Jul-12Jan-13Jul-13Jan-14Jul-14Jan-15Jul-15Jan-16Jul-16Jan-17Jul-17Jan-18Jul-18E a g l e F o r d A n a d a r k o A p p a l a c h i a B a k k e nH a y n e s v i l l e N i o b r a r a P e r m i a n700 75098014501750 18002050225020102150050010 0 015 0 0200 0250 0200 8 200 9 201 0 201 1 201 2 201 3 201 4 201 5 201 6 201 7水马力(万 HP )05001 0 0 01 5 0 02 0 0 02 5 0 001 0 0 02 0 0 03 0 0 04 0 0 05 0 0 06 0 0 07 0 0 08 0 0 09 0 0 0Dec-13Mar-14Jun-14Sep-14Dec-14Mar-15Jun-15Sep-15Dec-15Mar-16Jun-16Sep-16Dec-16Mar-17Jun-17Sep-17Dec-17Mar-18Jun-18Sep-18DU C D r i l l e d C o m pl e t e d行业研究 敬请阅读末页的重要说明 Page 10 图 13:各地预算平衡油价 图 14: 2010 年后沙特钻井需求始终旺盛 资料来源: IMF、 Royal Bank of Canada、 Ministry of Energy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招商证券 资料来源: S & P Global Platts、招商证券 ( 4)潜力极大的 中亚市场 :下一个中东 中亚五国油气资源丰富, 哈萨克斯坦石油探明储量 39 亿吨,占全球探明储量的 1.8%,天然气探明储量 1.5 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探明储量的 0.6%;土库曼斯坦石油探明储量1 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 17.5 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探明储量的 10.1%。 乌兹别克斯坦石油探明储量 1 亿吨,天然气探明储量 1.1 万亿立方米,占全球探明储量的 0.6%。中亚油气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的主要原因是 缺少战略投资商 ,而近年来我国加大对中亚地区的投资,包括勘探开发和管道建设,截止 2017 年,中石油在哈萨克累计投资超过 400亿美元,累计生产原油超过 3 亿吨,天然气超过 800 亿吨, 未来是解决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推动力,蕴含着广阔的油服设备市场。 图 15:中亚国家资源丰富 资料来源:世界能源统计年鉴 2018、招商证券 2.3 国内主要受益于技术进步,经济性显著提升 我国能源战略一直以节能高效为基础,同时秉承“大力开发两种资源,充分利用两个市场”的基本方针,即立足于国内能源资源,不能完全依赖国际市场的供应。 回顾国家在能源领域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难发现在节能高效的基础上始终推进国家能源安全大223 133 124 106 88 78 74 68 61 54 48 40 0 50 100 150 200 250委内瑞拉利比亚尼日利亚阿尔及利亚沙特阿拉伯安哥拉2018 年中油价伊朗哈萨克斯坦伊拉克科威特俄罗斯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