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电气设备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XX电气设备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XX电气设备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XX电气设备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XX电气设备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XX电气设备公司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编号: HPB-2014-02-2007D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项目名称: 北京 江威金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盖章 ): 北京江威金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2014 年 2 月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 - 1 -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北京江威金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建设单位 北京江威金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 肖文权 联系人 龚会杰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 1 号院 2 号楼 3 层 B-312 室 联系电话 18600766399 传真 010-82790686 邮政编码 100085 建设地点 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 1 号院 2 号楼 3 层 B-312 室 立项审批部门 批准文号 建设性质 新建 改扩建 技改 行业类别 及代码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C3823 占地面积 (平方米) 241.41 绿化面积 (平方米) 总投资 (万元) 500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1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 0.2 评价经费 (万元) 1.2 预期投 产日期 2014.3 - 2 - 工程内容及规模: 一、项目概况 1、项目由来 北京江威金科电气设 备有限 公司 成立于 2003 年 3 月, 地址位于 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 1 号院 2 号楼 3 层 B-312 室 。 项目占地面积 241.41m2,建筑面积 241.41m2。 公司 现有 经营范围为 : 技术开发、推广、转让、咨询、 培训、技术服务;销售电子产品、机械设备、通讯设备;专业承包 等 。 现由于公司发展需要,拟在原址新增 低压开关柜、 动力配电箱、照明配电箱、电表箱 的组装生产,上述产品主要用于照明和电力控制及保护。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第十六条 “国家根据 建设项目对 环境的影响程度,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实行分类管理, 建设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组织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表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 ”,因此本项目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本项目不属于 “电气机械 及器 材制造 ”类中 “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含电镀、喷漆);电池制造(无汞干电池除外)”的 项目 ,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因此根据上述要求,本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对项目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及评价。受建设单位的委托,中辉国环(北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2、地理位置 北京江威金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 1 号院 2 号楼 3 层B-312 室。 项目所在地东侧距 离 信息路 直线距离约 52m;南 侧 距 农大南路 直线距离约78m;西侧 距离 树村路 直线距离约 1000m, 北侧距离 上地西路 直线距离约 245m。 具体地理位置详见附图 1 建设项目所在地 地 理位置图,项目所在地卫星图见图 1: - 3 - 图 1 项目所在地卫星图 示意图 北京江威金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所在建筑为 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 1 号院 2 号楼 B座 。 所在建筑 东侧为信息路, 与 本项目直线距离约为 52m; 南 侧为 农大南路 , 与 本项目直线距离约 78m; 西 侧为 农大南路 1 号院 2 号楼 A 座 , 与 本项目直线距离 约 为 34m; 西北 侧为 农大南路 1 号院 4 号楼 , 与 本项目直线距离 分别为 40m;北侧为 农大南路 1 号院2 号楼 C 座 , 与 本项目直线距离约 31m。 北京江威金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 1 号院 2 号楼 3 层B-312 室 。 该建筑为一幢 7 层综合办公楼, 项目北侧为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展览培训部、伟仕德诚、硅谷亮城租赁中心 等单位的办公区 ;项目楼上 为 北京雅邦网络技术发展有限公司、万昌联盟 等单位的办公区 ;项目楼下为雅慧天 华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办公区 。 项目具体周边关系详见附图 3 建设项目周边关系 及噪声监测点位 图。 二、建设规模 1、项目概况 总投资: 500 万元,其中 环保投资 1 万元人民币; 农大南路 1 号院 2 号楼 A 座 农大南路 1 号院 2 号楼 C 座 农 大 信 息 路 34m 31m 40m 图例: 比例尺 项目所在建筑边界 项目边界 农大南路 1 号院 4 号楼 农大南路 1 号 院 2 号楼 B 座 52m 78m 南 路 - 4 - 占地面积: 241.41m2; 建筑面积: 241.41m2; 生产时间: 项目为 8 小时工作制度,工作时间为 9: 00-17: 00; 年运行天数: 270 天; 员工编制:员工总人数为 20 人 , 不提供员工住宿且就餐为外购 ; 本项目主要功能 区为: 组装 车间、装配间、检测室、销售部、财务室、管理部、库房 等 。 2、项目主要产品 项目主要 生产 产品 为 低压开关柜、动力配电箱、照明配电箱、电表箱等 ,上述产品主要用于照明和电力控制及保护 , 建成后产量预计如表 1。 表 1 项目主要 产品 及年产量 序号 产品名称 年产量 (台 /a) 1 低压开关柜 75 2 动力配电箱 546 3 照明配电箱 354 4 电表箱 87 2、项目主要原料 根据建设方提供,项目主要原料为 框架断路器、塑壳断路器、微型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 等 电子元件 ,主要用量预计如表 2 所示 。 表 2 项目 所需原材料 序号 名称 年需量 (件 /a) 1 框架断路器 75 2 塑 壳断路器 132 3 微型断路器 354 4 接触器 653 5 热继电器 600 三、工程内容 本项目租用已建房屋,无土建施工, 且房屋无需 装修 ,项目主要工程内容为 主要设备的安装调试 ,项目预计于 2014 年 3 月正式运营 。主要设备清单见表 3。 - 5 - 表 3 主要设备清单表 序号 设备名称 台数 1 高压开关设备机械特性测试仪 1 2 回路电阻自动测试仪 1 3 漏电测试仪 1 4 保护电路连续性测试仪 1 5 耐压绝缘全自动测试仪 1 6 综合测试台 2 7 高压耐压试验台 1 8 数字式 覆层测厚仪 1 9 电铬铁 2 四、市政设施 供水:由项目所在地自来水管网提供 ,根据 GB50015-200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按行业分类要求, 工业企业职工用水定额为 3050 L/人 d 。 本项目有 20 名员工,不设食堂和宿舍。本项目 按每天每人用水量 40L 计算, 每天用水量为 0.8m3/d, 即全年用水量预计为 216m3/a。 排水: 本项无生产工艺废水排放,主要的污水为员工日常办公产生的生活污水,项目员工均使用所在建筑内公共卫生间,故本项目无污水产生及排放。 供电:由项目所在地供电局电力系统提供。 供暖 、制冷:项目冬季供暖、夏季制冷均由所在建筑中央空调提供。 五、附图 附图 1、建设项目 所在 地 地 理位置图; 附图 2、建设项目 所在地 卫星图 示意图; 附图 3、建设项目周边关系 及噪声监测点位 图; 附图 4、建设项目 平面布置图 。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 新建项目 ,租用已建房屋,无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 6 - 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 自然环境简况 (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 ): 一、地理位置与交通路网 本项目所在地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北京市海淀区位于北京城区和近郊区的西部和西北部地理位置北纬 39534009,东经 11603 11623。东至八达岭高速公路,与昌平区、朝阳区、西城区接壤;南至莲石东路,与宣武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接壤;西至阳台山、天宝山、西五环路,与门头沟区、石景山区接壤;北至北沙河,与昌平区接壤。全区面积为 430.77 平方公里,约占北京市总面积的 2.53%;边界线长约 146.21 公里。 二、地质 地貌 海淀区地处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地带,系古代永定河冲积的一部分。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为海拔 100 米以上的山地, 面积约为 66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15%左右;东部和南部为海拔 50 米左右的平原,面积约 360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 85%左右。区内最高峰为阳台山妙高峰,海拔 1278 米;最低处为清河镇东的黑泉村,海拔 35 米左右。西部山区统称西山,属太行山余脉,有大小山峰 60 余座;整个山势呈南北走向,只有香山北面的打鹰洼主峰山峦向东延伸,至望儿山止,呈东西走向,把海淀区分为两部分,习惯上以此山为界,山之南称为山前,山之北称为山后 。 三、气象、气候 海淀区气候属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风,夏季高温多雨,盛行东南风。 年均气温 12.3 , 1月份平均气温 -3.7 ,极端最低气温为 -18.5 , 7月份平均气温为 26.1 ,最高气温为 40.3 。年日照数 2662小时,无霜期 211天。年平均降水量 628.9mm,集中于夏季的 6 8月,降水量为 465.1mm,占全年降水的 70%;冬季的 12 2月份降水量最少 。 四、地表水水文特征 海淀区内有大小河流 10 条,总长度 119.8km,主要水系有高粱河、清河、万泉河、南长河、小月河、南沙河、北沙河及人工开凿的永定河引水渠和京密引水渠,还有昆明- 7 - 湖、玉渊潭、紫竹院湖、上庄水库等水面, 占北京市湖泊总数的 20%;水域面积 4km2,占北京市水域面积的 41.28%,湖泊数量和水域面积均列北京市各区县之首。昆明湖是北京市最大的湖泊,水域面积 1.94km2。 五、植被分布 受地貌、气候、土壤等备件的影响,区内植被呈垂直性分布规律。海拔 800 米的中山地区,一般生长着刺玫等野生植物,覆盖率达 60-70%;海拔 300-800 米的低山地区,主要为油松、山杨等人工栽培的林木,覆盖率达 30-40%;海拔 70-300 米之间,多为人工栽培的苹果,梨、杏等果树和油松、侧柏等;平原地带主要是农田栽培,以蔬菜、水稻、小 麦为主,此外还种植有杨、柳、槐、榆等树木。 海淀区地处北京的上风、上水,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区内名胜古迹众多,园林风光宜人,旅游资源丰富,人居环境良好。区内有各类文物点 700 余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10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5 处。西山山秀林密,古木参天。凤凰岭、阳台山、鹫峰、百望山并列其间;南沙河、京密引水渠、昆明湖、玉渊潭等水域点缀其中。近年来海淀区还开发建设了阳台山、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和翠湖水乡风景区。 社会环境简况 (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 ): 一、历史沿革 1952 年 9 月,海淀区正式 命名, 1963 年 1 月形成现辖区域。至 2009 年,全区下辖22 个街道办事处、 5 个镇、 2 个乡(地区)。即万寿路街道、羊坊店街道、甘家口街道、八里庄街道、紫竹院街道、北下关街道、北太平庄街道、海淀街道、中关村街道、学院路街道、清河街道、青龙桥街道、香山街道、西三旗街道、马连洼街道、花园路街道、田村路街道、上地街道、燕园街道、清华园街道、永定路街道、曙光街道、温泉镇、四季青镇、西北旺镇、上庄镇、苏家坨、海淀乡(万柳地区)、东升乡(东升地区)。 项目位于 上地 街道 办事处 管辖范围内。 二、社会经济 2012 年是党的十八大会议召开之年,也是 “十二五 ”规划深入推进的第二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区各部门面对国内外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牢牢把握 “稳中求进 ”的工作总基调,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完成了年初确定的任务指标,- 8 - 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成就,实现了新一届政府的良好开局 。 经济增长 :初步核算,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3497.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2.0 亿元,增长 27.3%;第二产业增加值 457.1 亿元,增长 10.7%;第三产业增加值 3038.7 亿元,增长 9.9%。 财政 :全区区域财政收入实现 1685.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8%;区级财政收入实现 282.65 亿元,增长 16.9%。其中,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实现 104.77 亿元、46.86 亿元和 22.90 亿元,分别增长 1.9%、 9.5%和 4.1%。区级财政支出实现 331.66 亿元。其中,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项支出实现 56.74 亿元、 15.83 亿元和 49.06亿元,分别增长 27.3%、 11.8%和 22.2%。 金融 :年末全区各类金融机构达 2026 家,其中银行机构 690 家,保险机构 182 家,证券机构 124 家。全区期末银行存款余额实现 16372.9 亿元。其中储蓄存款和其他存款分别实现 4464.8亿元和 484.6亿元。贷款余额实现 4663.8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实现 1898.2亿元;中长期贷款实现 2720.9 亿元。 就业 :年末全区户籍人口 230.7 万人,比上年增长 2.4%。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7899人,比上年末减少 2201 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0.73%,失业人员就业率 69.8%。城镇实现再就业人数为 32064 人, 28375 人参加了职业技能鉴定。 三、科技、教育、文化 教育: 全区特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和市级学科带头人分别为 203 人、 61 人和 300人,均与去年同期持平。全区 35 岁以下教师比例达 47.9%。公立学校和民办学校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人数为 37380 人和 1472 人,分别比上年增长 11.7%、 19.5%。 科学技术: 全年专利申请量与授权量分别为 3.6 万件和 2.0 万件,分别比上年增长12.6%和 18.2%。全年技术合同成交总金额 1134.4 亿元 ,增长 17.2%。 文化: 年末全区公共图书馆总借阅人次 23.4 万人,增长 4.2%。全区拥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5 处,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9 处。 卫生: 年末全区共有卫生机构 986 个,比上年末增加 22 个。全区卫生技术人员达到 2.7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278 人;其中执业医师 9466 人,注册护士 11178 人。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 150.7/10 万。 体育: 年末全区共有体育场馆 259 个 。 - 9 - 四、社会保障事业、卫生事业 人民生活: 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1842.0 元,比上年增长 10.9%;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22364 元,增长 11.7%。 社会保障: 年末全区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 204.9 万人、 260.5 万人、 196.9 万人、 167.1 万人和 158.0 万人,比上年末净增 25.2 万人、 18.2万人、 24.6 万人、 7.1 万人和 98.3 万人。全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城市居民为 6668 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农村农民为 484 人。 五、 环境、安全生产与公共事业 环境 :全区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 49.5%,比上年提高 1.3 个百分点。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 14.0 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6.2%。 安全生产 :全年共发生交 通事故 298 起,死亡 74 人。与上年相比,事故减少 92 起,死亡人数减少 6 人,分别下降 23.6%和 7.5%。全年共发生生产安全死亡事故 13 起,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15 人,分别比上年增长 8.3%、 7.1%。 公共事业 :全区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达 25.0 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 8.4%。 六、 农业、工业和建筑业 农业: 全年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 232.5 亿元,比上年增长 6.8%。其中第二产业实现48.4 亿元,增长 2.5%;第三产业实现 179.8 亿元,增长 8.3%。 全区农业观光园 58 个,与上年持平;观光园总收入 6911.8 万元 ,比上年增长 4.1%。民俗旅游农户数 72 户,与上年持平;民俗旅游总收入 297.4 万元,增加 27.3%。 工业: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 1480.7 亿元,比上年增长 4.0%。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 608.0 亿元;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 164.8亿元;专用设备制造业实现 116.2 亿元。工业销售产值实现 1432.1 亿元,增长 2.3%;在工业销售产值中工业出口交货值实现 68.5 亿元,下降 8.9%。 建筑业: 初步统计,全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施工资质等级的建筑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372.4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5.4%。累计施工形成竣工产值 601.1 亿元,增长 23.5%。累计房屋施工面积 10340.3 万平方米,增长 22.2%;竣工面积 1752.2 万平方米,增长 24.8%。 - 10 - 七 、 上地 街道 概况 本项目位于北京市海淀区 上地 街道 管辖范围内 。 上地街道位于海淀区东北部,东至京包铁路,南至北五环路中心线,西至软件园西路 东北旺西路 农大北路 原万柳地区办事处树村地区与马连洼街道办事处分界线,北至后厂村路,成立于 2000 年 3 月。目前,辖区现有 13 个社区居委会,行政区域总面积 9.4 平方公里,户籍人口注 20559人,流 动人口 60077 人, 2009 年街道财政支出 4474.4 万元。上地街道是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关村软件园所在地。 2008 年经普数据显示,上地街道共有法人单位 5438 家,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法人单位数占比分别为 32.5%、 23.3%和 15.6%。上地街道法人单位共有从业人员 133574 人,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工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占比分别达到39.7%、 24.1%和 14.2%。 2008 年,上地街道所有法人单位资产合计 达到 1131.1 亿元,收入合计 1142.9 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实现 1117.7 亿元,第二产业实现收入占比 45.7%,其中工业占比45.5%,建筑业占比 0.2%;第三产业收入占比 54.3%,其中排在前四位的行业依次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房地产业,占比分别为 29.5%、 13.8%、 7.8%和 1.1%。街道企业实现利润总额 55.2 亿元,上缴税金 48.5 亿元。工业作为上地街道的主导行业,其资产总计占全街道法人单位的 29.0%,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512.0 亿元,占全 街道的 45.8%。依托上地信息产业基地和中关村软件园,上地街道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良好。 2008 年,该行业共有法人单位1766 家,从业人员 52965 人,资产总计 377.4 亿元,收入合计 336.9 亿元,其中主营业务收入 333.9 亿元,实现利润总额 34.7 亿元,上缴税金 22.9 亿元。 上地街道共有个体经营户 781 户,从业人员 2376 人,个体经营户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住宿和餐饮业,占比分别为 55.1%、 18.7%和 14.7%。2008 年,个体经营户实现营业收入 7992.0 万元, 上缴税费 260.1 万元,其中住宿和餐饮业实现营业收入 3411.4 万元,占全街道所有个体经营户的 42.7%,上缴税费 117.0 万元。 - 11 - 环境质量状况 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 一、 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本项目地处北 京市海淀区 上地 街道 ,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中的二 类 标准。 为了了解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次评价以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公布的 海淀 万柳(城 区环境评价点) 的监测数据作为评价依据, 本次环评收集了 2014年 2 月 21 日至 2 月 25 日的空气质量数据,具体数据如表 4 所示。 表 4 海淀 万柳(城区环境评价点) 各污染物浓度 单位: mg/m3 序号 指标 日期 监测值( mg/m3) 超标倍数 24 小时 平均 浓度 标准值( mg/m3) 1 SO2 2014 年 2 月 21 日 0.080 0.15 2014 年 2 月 22 日 0.102 2014 年 2 月 23 日 0.117 2014 年 2 月 24 日 0.162 0.08 2014 年 2 月 25 日 0.124 2 NO2 2014 年 2 月 21 日 0.161 1.012 0.08 2014 年 2 月 22 日 0.157 0.963 2014 年 2 月 23 日 0.156 0.950 2014 年 2 月 24 日 0.179 1.238 2014 年 2 月 25 日 0.206 1.575 3 PM10 2014 年 2 月 21 日 0.340 1.267 0.15 2014 年 2 月 22 日 0.322 1.147 2014 年 2 月 23 日 0.279 0.860 2014 年 2 月 24 日 0.297 0.980 2014 年 2 月 25 日 0.382 1.547 4 PM2.5 2014 年 2 月 21 日 0.323 3.306 0.075 2014 年 2 月 22 日 0.304 3.053 2014 年 2 月 23 日 0.208 1.773 2014 年 2 月 24 日 0.228 2.040 2014 年 2 月 25 日 0.348 3.640 由上表统计 2014 年 2 月 21 日至 2 月 25 日的空气质量数据可知,项目所在区域空气中 SO224 小时平均 浓度 除 2 月 24 日超标 0.08 倍以外, 其它时间 均 能够达到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 中的 24 小时 平均 浓度标准值 ; NO2、 PM10、 PM2.524- 12 - 小时平均浓度 在收集数据期间均不 能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二级标准中的 24 小时 平均 浓度标准 值 。综上可知,在 数据收集期间 主要由于雾霾天气的影响,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 较差 。 二、水环境质量现状 1、地表水 根据 2012 年北京市环境状况公报 , 2011 年北京市地表水共监测有水河流 88 条段,长 2048.2km。其中: 类、 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 53.6 ; 、 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 4.3;劣 类水质河长占监测总长度的 42.1。主要污染指标为 生化需氧量、 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污染类型属有机污染型。 本项目所在地 最近 的地表水体为 清河 上 段( 安河闸 清河桥) , 位于项目 南 侧 约945m 处 。 清河 上 段( 安河闸 清河桥 ) 规划 水 质为 类,水体功能为 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 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类标准。 为了解评价区的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次评价采用收集资料的方式进行。北京市环保局网站上公布的 2013 年 7 月 2013 年 12 月 清河 上段(安河闸 清河桥) 水质状况统计结果见下表所示。 表 5 清河 上 段 水质状 况统计表 时间 河流 2013 年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 清河 上 段 2 3 1 1 由上表可见, 2013 年 7 月 2013 年 12 月 期间 , 清河 上段(安河闸 清河桥) 水 环境质量 仅 9 月和 10 月较好,水质类别为 类,满足规划 要求 ;其它时间段 均为劣 类,不 能 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 类标准要求 。 项目所在地地表 水水质在收集数据期间 多数时间 不能达到该水域的规划水质要求 ,水环境质量 较差 。 2、地下水 根据北京市水务局 发布 的北京市水资源公报( 2011 年), 2011 年对北京市平原区的地下水共布设监测井 307 眼,实际采到水样 300 眼,其中浅层地下水监测井 174 眼(井深小于 150m),深层地下水监测井 99 眼(井深 150m300m),基岩井 27 眼。 174 眼浅井中符合类 水质标准的监测井 98 眼,符合 类的 41 眼,符合 类的 35眼。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监测井主要分布着平原区北部、中部地区。怀柔、平谷各井监- 13 - 测值均符合 类水质标准,水质状况较好,其他各区县 、 类浅层地下水均有分布。全市符合 类 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3293km2,占整个平原区面积的 51%;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3107km2,占整个平原区面积的 49%。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氨氮和硝酸盐氮。 99 眼深井中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 74 眼, 类的 22 眼, 类的 3 眼。深层水的水质以 类为主, 类水主要分布在通州的东部和中部、顺义的西南、昌平的东南以及海淀的南部地区,朝阳也有零星分布。符合 类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3079 km2,占评价区面积的 90%;符合类 水质标准的面积为 356 km2,占评价区面积的 10%。主要超标指标为氨氮、氟化物和锰。基岩井水质较好,基本符合 类水质标准。 建设项目所在区域内地下水水质指标总体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1993)中 类标准。 本项目所在地不 属 于北京市地下水源防护区内。 三、声环境质量现状 本项目位于 北京海淀区 上地 街道 , 根据海政发 2004 12 号 海淀区环境噪声功能区划实施细则,本 项目所在地区为 “1 类 ”区,其相应的环境噪声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 1 类声环境标准 。 为全面了解和分析项目所在地噪声环境现状, 项目夜间 不生产 , 故 只对昼间噪声进行监测。 因 此, 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 ( GB3096-2008) 及相关测量方法对本项目的背景噪声进行了监测。 声级计型号: HS5618A 型 积分式声级计; 监测时间: 2014 年 2 月 20 日 9: 00 11: 00; 室外测量气象条件:无雨、无雪、风力小于四级( 5m/s); 共布设 2 个噪声监测点,噪声布点位置详见附图 3, 监测结果见表 6 所示 : 表 6 昼间 环境噪声现状监测结果表 单位: dB(A) 序号 监测点位置 监测结果 标准值 达标情况 1# 东厂界外 1m 处 44.7 55 达标 2# 北 厂界外 1m 处 48.3 55 达标 经监测,项目所在地 东 厂界 、北 厂界昼间背 景噪声 分别为 44.7 dB(A)、 48.3dB(A),能够达到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 昼间 标准的要求 。 - 14 -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 (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 ): 本项目周围无珍稀动植物、古迹、人文景观等环境保护目标,故不属于特殊保护区、社会关注区、生态脆弱区和特殊地貌景观区。 项目 50m 范围无学校、医院、住宅等环境保护目标。 - 15 - 评价适用标准 环境质量标准 1、大气环 境质量 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2012) 中的 二级标准,标准见表 7: 表 7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摘录)表 单位: mg/m3 污染物 PM10 PM2.5 SO2 NO2 1 小时平均 0.50 0.20 24 小时 平均 0.15 0.075 0.15 0.08 年平均 0.07 0.035 0.06 0.04 2、地表水环境质量 按照地表水环境质量功能区划 , 清河上 段 (安河闸 清河桥) 规划水质为 类 ,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中的 类标 准 。见表 8: 表 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部分项目目标值表 单位: mg/L( pH 除外) 序号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类标准 1 pH 69 2 氨氮( NH3-N) 1.5 3 总磷(以 P 计) 0.3 4 高锰酸盐指数 10 5 化学需氧量( CODCr) 30 6 五日生化需氧量( BOD5) 6 3、地下水环境质量 按照地下水质量功能区划,本地区地下水执行国家地下水质量标准( GB14848-93)中的 类标准。标准限值见表 9: 表 9 地下水质量标准部分项目目标值表 单位: mg/L( pH 除外) 序号 污染物或项目名称 类标准 1 pH 6.58.5 2 氨氮( NH3-N) 0.2 3 总硬度 450 4 高锰酸盐指数 3.0 5 硝酸盐(以 N 计) 20 4、声环境质量 根据海政发 2004 12 号 海淀区噪声功能区划实施细则中规定, 本项- 16 - 目厂界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中的 1 类标准。 见表 10。 表 10 声环境质量标准表(摘录) 等效声级: dB( A) 类别 昼间 夜间 适用区域 1 类 55 45 指以居民住宅、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科研设计、行政办 公为主要功能,需要保持安静的区域。 污染物排放标准 1、大气 污染物 排放标准 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接烟尘 排放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DB11/501-2007) 焊接烟尘 无组织排放限值, 标准限值见表 11: 表 11 焊接烟尘 无组织排放限值表 污染物名称 排放浓度 标准限值 焊接烟尘 无组织排放监控点浓度限值 0.5mg/m3 2、噪声排放标准 本项目 各厂界 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 1 类标准 。 见表 12: 表 12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表 等效声级 LAeq: dB(A) 类别 昼间 夜间 1 类 55 45 3、固体废物排放标准 固体废物的管理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2004.12.29 修改)等国家及北京市的有关规定 。 总量控制指 标 1、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今后 5 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包括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 30。非化石能源占一次 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 16。 “十二五 ”期间国家对化学需氧量、 氨氮实行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管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 8,氨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 10。 - 17 - 2、总量控制因子及控制建议值 根据本项目特点, 项目 无生产工艺废水排放 ; 项目区域范围内不设卫生间,项目员工均使用所在建筑内的公共卫生间,故本项目无生活污水产生。故本项目不设置总量控制指标。 - 18 -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工艺流程简述: 本项目 工艺操作流程如下图所示 : 低压开关柜 生产 组装 工艺流程: 动力配电箱 生产组装工艺流程: 测试 包装 包装 出厂 废包装 外购原件 组装 噪声 废元件 合格 图 2 低压开关柜 生产 组装 工艺流程图 焊接烟尘 职工日常 生活垃圾 废包装 图 3 动力配电箱 生产 组装 工艺流程图 测试 包装 包装 出厂 废包装 外购原件 组装 噪声 废元件 合格 焊接烟尘 职工日常 生活垃圾 废包装 - 19 - 照明配电箱 生产组装工艺流程: 电表箱 生产组装工艺流程: 生产工艺简述: 在项目中 低压开关柜、动力配电箱、照明配电箱、电表箱 等各产品的 工艺基本一致,均为项目根据订单, 外购 框架断路器、塑壳断路 器、微型断路器、接触器、热继电器 等电子元件 ,然后 在 项 目所在地 利用电烙铁、 扳手、螺丝刀 等工具进行手动组装,项目内无大型焊接机使用,组装后的产品利用 漏电测试仪 、 保护电路连续性测试仪 等相关检测仪器 进行质检,不合格 原件 返回原生产厂家 退货或 维修,合格产品即可包装成为成品出厂销售。 图 5 电表箱 生产 组装 工艺流程图 测试 包装 包装 出厂 废包 装 外购原件 组装 噪声 废元件 合格 焊接烟尘 职工日常 生活垃圾 废包装 图 4 照明配电箱 生产 组装 工艺流程图 测试 包装 包装 出厂 废包装 外购原件 组装 噪声 废元件 合格 焊接烟尘 职工日常 生活垃圾 废包装 - 20 - 主 要污染源: ( 1)大气污染源 本项目运营后,不新建燃煤、燃油锅炉, 冬季采暖 、 夏季制冷 均 为所在建筑中央空调提供 。 项目内不设置食堂,员工就餐均为外购。因此, 本项目大气污染物为 组装过程中使用电烙铁 焊接 产生的微量焊接烟尘 。 ( 2)水污染源 本项 目无生产废水排 放, 且项目区域范围内不设卫生间,项目员工均使用项目所在建筑公共卫生间,故本项目无污水产生 及排放 。 ( 3)噪声污染源 本项目运营期 产生的噪声主要为 手动组装过程中 产生的 噪声 。 噪声源强约为60-70dB( A)。 ( 4)固废污染源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是 员工日常产生的 生活垃圾 、 生产 组装过程中少量废弃的零配件以及 原料包装物( 塑料袋、纸盒 等) , 总 年 产生 量约为 2.31t/a。 本项目产生 的 垃圾 将进行 分类 处理 ,不合格 零配件 返回原厂家, 可回收的 废包装物收集后,由废品回收公司回收 , 不可回收的垃圾由 北京万佳鑫物业 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统一收集交环卫部门处理。 - 21 -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 污染物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 (单位 ) 排放浓度及 排放量 (单位 ) 大 气 污 染 物 组装 车间 焊接 烟尘 0.05mg/m3 0.05mg/m3 水 污 染 物 卫生间 固 体 废 物 生活 办公区 生活 垃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