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2017年07月19日-光伏发电发展政策环境分析-时璟丽.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 2017年07月19日-光伏发电发展政策环境分析-时璟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 2017年07月19日-光伏发电发展政策环境分析-时璟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 2017年07月19日-光伏发电发展政策环境分析-时璟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 2017年07月19日-光伏发电发展政策环境分析-时璟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 2017年07月19日-光伏发电发展政策环境分析-时璟丽.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光伏发电发展政策环境分析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时璟丽 北京, 2017年 07月 19日 1 光伏行业 2017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近期光伏发电市场 2016光伏发电市场 新增装机和累计装机均为世界第一,新增 3454万千瓦,占比 29%,累计装机 7742万千瓦,占比 4.7%;发电量 616亿千瓦时,占比 1.0% 2017光伏发电市场 新增装机总量特点与 2016年相类 1-5月新增装机 1103万千瓦(与 2016年持平),其中分布式新增 397万千瓦; 5月底累计装机 8845万千瓦,其中分布式装机 1429万千瓦; 1-5月发电量 388亿千瓦时,占比 1.60% 预期 6月新增装机 1300万千瓦 预期上半年新增 24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新增 700万千瓦 预期 6月底累计装机 1亿千瓦 光伏发电累计装机量( Source: ERI/CNREC, 2017.07) 2016、 2017月度光伏发电装机( Source: ERI/CNREC, 2017.07)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光伏发电市场特点 市场格局双转移持续 从 2016年下半年开始, 2017年更加显现 西北地区向东中部和南方转移: 1-5月东中部新增占比 85%,浙江、安徽、河南、江苏四省新增装机均超过 100万千瓦,合计占比 52%;西北地区降至 11%(不算陕西,西北四省占比为 5%) 分布式光伏市场增加: 1-5月分布式新增装机占比 36%,预期上半年分布式装机占比接近 30% 部分地区光伏发电 2017年 1-5月新增装机( Source: ERI/CNREC, 2017.0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分布式光伏发电为热点 总量增大,占比增加 2017年上半年新增 700万千瓦,预期 6月新增 300万千瓦 各类“光伏 +”得以应用 建筑光伏、农业光伏、水上光伏、公路铁路沿线等 分布式光伏发电新增市场集中的地区 安徽、浙江、山东为第一梯队,预期占全国上半年新增分布式光伏市场50%以上,其后为江苏、河北、河南、江西、湖北,预期占全国上半年新增分布式光伏市场 30%左右 部分地区分布式光伏发展情况( Source: ERI/CNREC, 2017.0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市场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 2016年光伏发电发展主题词 规模扩大、布局转移、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抢装潮、补贴退坡、项目竞价、光伏限电 2017年主题词延续 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需要创新机制解决 电价和补贴问题 非光伏自身技术问题:土地使用及费用 发展空间和限电问题 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问题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电价问题 标杆电价或度电补贴水平持续下降是趋势 本质原因和支撑下降的根本:技术进步、产业升级带来的发电成本下降 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2020光伏发电力争实现用户侧平价上网 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 2020 年光伏项目电价可与电网销售电价相当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光伏发电电价 2020年在 2015年基础上降低 50%以上,在用电侧实现平价上网 技术进步已经使光伏成本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光伏电站全面招标,光伏标杆电价下降政策颁布 国家项目招标降幅显著;地方项目招标降幅有限;今后主要发挥作用 标杆电价暂定每年调整一次,招标电价水平的变化是基础 光伏发电标杆电价调整情况( Data source: NDRC, 2017.03) 光伏发电电价需求预期(资料来源: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政策研究, ERI/CNREC, 2016.10)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电价政策建议 机制调整的方向 逐步转为定额补贴机制 配合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制度调整电价或补贴政策 标杆电价水平方面 依据实际成本情况逐步调低电价水平 借鉴德国经验,确定电价年度降低水平,但分多期逐步降低 光伏发电电价水平与国外比较 2017年的电价水平与国外相比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如果不考虑偏高的土地费用和其他不合理费用,以及限电、补贴拖欠等政策执行问题,根据成本推算的电价较目前的标杆电价水平可以 0.1元 /千瓦时的下降空间 部分国家和地区光伏发电平准化成本(资料来源: Renewables 2017 Global Status Report, REN21, 2017.06)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补贴资金问题 一年时间与补贴直接或间接相关的政策没有实质性变化 对缓解补贴问题积极的方面 可再生能源电力绿色证书自愿认购(但近期作用很小) 煤电标杆电价有所上涨 光伏发电成本持续降低(根本) 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标准没有调整 2017年新增装机增大,可能增加未来实际补贴需求 迫切需要实施有效措施 尽快推行绿证强制约束交易才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但在 2-3年短期内发挥的作用有限 ) 增加可再生能源基金的规模 减少非技术费用,降低电价反映实际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2016-2020年 电价补贴资金平衡和缺口(按照“十三五”规划目标测算,资料来源:能源基金会项目电力体制改革框架下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机制研究, ERI/CNREC, 2017.03)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土地 /屋顶等费用问题 土地费用问题愈加突出 由于市场开发模式向中东部转移,土地费用问题愈加突出 土地费用在国外一般折合 1分 /千瓦时左右 如果按照 500元 /亩年使用费计算以及 0.4元 /瓦初始投资土地费用计算,土地成本折合 2-2.5分 /千瓦时 分布式光伏则为屋顶的可用性以及屋顶租赁费用问题 其他不合理费用 建议 严格执行 24号文规定,结合光伏发电土地使用的特殊性,细化土地使用政策,明确土地使用类别以及相应的征地补偿、年使用费用标准并规范执行、加强监管,降低土地使用成本 出台政策,严禁地方不合理附加费用,如各类光伏 +项目中不能讲附加投资强加给光伏开发企业,在于各类废弃土地治理结合的光伏发电项目中,土地预处理费用等需要之前解决,不应由开发企业承担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光伏发电消纳:发展空间和限电问题 集中电站:问题的直观表现是限电 2016年弃光限电 74亿千瓦时,分布在西北五省和蒙西,新疆、甘肃弃光光率分别为 31%和 30% 2017年弃光主要在西北五省和内蒙,一季度限电 23亿千瓦时 分布式 在渗透率不超过一定水平情况下物理上余量电力可以在配电侧或更高电压等级电网消纳,但商业模式和经济政策上仍存在障碍 影响其进一步发展空间 弃光限电地区及比例( Source: ERI/CNREC, 2017.04)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规划目标及把握发展节奏 规划目标 装机目标: 2020年累计装机 1.05亿千瓦 预期 2017年 6月底实际装机超过 1亿千瓦, 2017年底超过 2020年的目标 重点任务 全面推进分布式光伏和光伏 +综合利用工程,有序推进大型电站建设,积极推进光伏扶贫 在弃光限电严重地区,严格控制集中式光伏电站建设规模 , 加快解决已出现的弃光限电问题,采取本地消纳和扩大外送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已建成集中式光伏电站的利用率,降低弃光限电比例 采取类似风电的预警机制或是其他机制? 优化布局 有序建设 完善项目规模管理机制:分地区年度规模管理 各省市区报送可再生能源“十三五”发展年度建设规模方案 要求地方按照“十三五”规划并网目标,明确分年度集中、分布式建设规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发展空间 建立目标导向的管理体系 目的 为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提供持续的增长空间 政策 2016年 2月颁布文件 关于建立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目标引导制度的指导意见 实施 发布年度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监测评价报告 各省(市、区)可再生能源、非水可再生能源消纳比例 2020年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分地区消纳目标及 2015、 2016年完成情况( Source: ERI/CNREC, 2017.0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限电 全额保障性收购制度 目的 缓解和解决风光非技术性限电问题以及电价政策执行效力问题,向市场化过渡打基础 目标 “十三五”可再生能源规划:到 2020 年,限电地区的太阳能发电年度利用小时数全面达到全额保障性收购的要求 政策 2016年 3月颁布文件 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保障性收购管理办法 , 5月公布了部分地区风电、光伏全额保障性收购小时 实施 2016年除了蒙东、山西和黑龙江外,其他省区没有达到全额保障性收购小时数 但全额保障性收购政策仍发挥了一定的效用, 2017年一季度弃光电量为 2016年一季度的 77%; 1-5月光伏发电利用小时数同比增加 20 部分省区光伏发电弃光比例( Source: ERI/CNREC, 2017.04) 2016全额保障性收购小时数及实际发电情况( Source: CNREC, 2017.01)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配额和绿色电力证书机制 强制约束交易的绿色电力证书机制除了有助于解决补贴资金问题从而加速可再生能源实现平价的进程外,还可以成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未来发展空间和限电问题的长效机制 2017年 1月颁布 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 2017年试行自愿认购 2018年适时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 自愿认购阶段 进入补助目录的光 伏电站和陆上风电项目可以获得绿证,不含分布式光伏、海上风电、光热发电、生物质发电 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出售绿证后,相应电量不再享受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 绿证价格不高于证书对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 绿证认购后不得再次出售 自愿认购作用 以自愿认购建立体系,为绿色证书强制约束交易建立基础 自愿认购,能够降低相应部分的电价补贴,即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的需求,但相对于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资金需求预计是有限的 强制约束 电源侧实施 电网侧实施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扩大光伏发电消纳市场范围 现状 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尤其是大型光伏发电的消纳仍是本地消纳为主 2016年跨省外送电中送风光的 8条线路中,外送风光电量 160亿千瓦时,其中风电为主力 方向 规划要求 合理布局光伏电站 : 综合考虑太阳能资源、 电网接入、消纳市场 和土地利用条件及成本等 采取 本地消纳和扩大外送相结合的方式 已经对跨省区输电线路尤其是特高压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和比例情况进行监测 建议:建立考核机制;放开跨省区联络线计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推进消纳市场机制建设 现状 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要求可再生能源发电优先发电、上网、收购 鼓励市场化直接交易,但具体实施方面存在问题 与用户直接交易 调峰辅助服务交易 发电权交易 技术和机制措施 充分挖掘 电力系统调峰能力建设 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提升常规煤电机组和供热机组运行灵活性,鼓励通过技术改造提升煤电机组调峰能力 推进燃气机组、燃煤自备电厂参与调峰 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取消或缩减煤电发电计划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推进消纳市场机制建设 措施建议 建立辅助服务市场,鼓励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机组通过参与市场辅助服务 对达到预测预报要求的电力电量,电网企业必须全额收购 存在一定差距情况下,光伏发电企业通过辅助服务市场向其他电源企业购买辅助服务满足电力调度和系统平衡要求 规范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市场化交易 现货交易市场地区,直接参与竞争 没有现货交易市场地区,超出最低保障收购年利用小时数的通过市场交易方式消纳 取消目前的不规范做法 电能替代(清洁能源供暖):近期热点,成为解决途径的障碍一是光伏发电成本仍偏高,二是需要以规范执行政策为前提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18 创新分布式光伏应用模式 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 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交易,鼓励光伏发电项目靠近电力负荷建设,接入中低压配电网实现电力就近消纳 各类配电网企业应为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电网运行提供服务,优先消纳分布式光伏发电量,建设分布式发电并网运行技术支撑系统并组织分布式电力交易 推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向电力用户市场化售电模式,向电网企业缴纳的输配电价按照促进分布式光伏就近消纳的原则合理确定 2017年 3月征求意见: 关于开展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试点的通知 计划: 3月底完成征求意见, 7月启动市场化交易 如果实施该政策,将有助于扩大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应用规模和范围 基于新的机制,满足条件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可以实现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实现转供电 单体项目装机容量不超过 2万千瓦 接网电压等级原则上不超过 35千伏,无 35千伏地区可接入 110千伏或 60千伏 分布式发电总装机占变电台区年平均负荷不超过 80% 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19 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 三种模式 “转供电”模式:发电与电力用户直接电量交易,向电网支付过网费 自发自用及在 10/2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且同一变电台区消纳,免收过网费 35/110千伏电压等级接入且同一变电台区消纳,过网费 =本地区最高输配电价 电力用户所在电压等级输配电价 “电网代售电并代收电费”模式 分布式发电委托电网代售电,代售价格为“综合售电价格 过网费(含线损) 可以解决困扰分布式光伏发电“合同管理模式”向电力用户收电费难、合同执行难等问题 按照征求意见稿中方案,过网费水平低 原“余量上网,电网收购”模式,但提高电网收购电价 分布式发电不参与市场化交易,电网收购,收购电价为“燃煤标杆电价 +110千伏输配电价”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20 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市场化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 Energy Research Institute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谢谢! 时璟丽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 010-63908466 shjingli2002163 eri cnrec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当风机转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发电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