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1 页 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将现代农业发展作为 “三农 ”工作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依托 2个农业园区和 12 个现代农业基地,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和壮大了“粮、果、蔬、花 ”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2019年,我县农业总产值 106.4 亿元,同比增长 6.3%;农民人均纯收入 8879 元,同比增长 12.8%;粮食总产量 79.36 万吨,实现十连增,继续保持全省第一,连续十年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六年被省政府授予 “省粮食生产丰收杯 ”荣誉称号;被省政府评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化建设县 ”,文宫枇杷成功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 (一)高度重视粮食生产。一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近年来,我县粮食生产面积保持在 243万亩左右,其中,大春 159 万亩、小春 84 万亩。二是示范基地带动。扎实抓好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基地已实现旱地 “千公斤粮五千元 ”和稻田 “千斤粮万元钱 ”,全年比大面积亩增产 390 公斤以上,增效 900 元以上。三是推进高产创建。我县属省级高产创建整县建制推进县,近 3 年每年推进小麦、水稻、玉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2 页 米、大豆等 25 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四是落实惠农政策。 认真落实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种粮大户补贴等惠农政策。 2019 年,全县小春粮食测产达 18.33万吨,同比增长 4.3%。 (二)扎实推进农业结构调整。以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目前,我县已建成现代粮食产业、龙桥蔬菜、兆嘉蔬菜、文宫镇枇杷、古佛乡枇杷、高家水果、鳌陵乡枇杷、黑龙滩镇柑桔(眉州红脐)、中农清见、新店清见、河口不知火、曹家梨子等 12 个万亩示范基地或示范区,其中珠嘉、龙桥、文宫、古佛、鳌陵、黑龙滩等 6 个示范基地已经省政府认定,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效益明显,水果万亩示范基 地面积已达 15 万亩以上,年产量 30 万吨以上,产值15亿元以上,亩均纯收入 3000-6000 元;蔬菜基地建成 2 万亩以上,年产量 10 万吨以上,产值 2 亿元以上,亩均纯收入 3000 元。通过示范基地建设,有效地带动和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据统计,到 2019 年底,全县水果面积 65 万亩,年总产量 48 万吨、总产值 20亿元;蔬菜面积达到 34 万亩,年总产量 76.5万吨、总产值 11.48 亿元;全县粮经比 65:35。 (三)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大力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 2019 年以 来,我县共实施省财政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财政现代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3 页 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水稻产业)、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机示范县建设、 2019年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 2019年 “五小水利 ”工程、新增 1000 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等项目,完成投资12795.6 万元,其中:中央、省投资 7007.2 万元,市、县投资 1993.0万元,群众自筹 3795.4 万元。建成高标准农田 6.6 万亩,田型调整1.6 万亩、灌排渠系 258.8 公里、蓄水池 1134口、山坪塘 327口、提灌站 11 座、田间生产便道 62.1 公里、机耕道 15.6公里。 (四)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一是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全县承包耕地面积 119.2 万亩,承包农户 40.96 万户。截止目前,土地流转面积 32.1万亩,其中规模流转 17.57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 22%,涉及农户 9万户。目前我县正在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二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培育和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截止目前,全县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496 个、家庭农场 35 个,成员总数达 47383 户,带动农户 64850户。其中:专业合作社中农业(种植业) 215 个、畜牧业 158 个、渔业 56 个、服务业 38 个、林业 25个、其他 4 个;家庭农场中种植业 11 个、养殖业 6 个、种养结合的18个。部级示范社 1 个,省级示范社 7 个、市级示范社 7个。通过 “三品一标 ”认证的专业合作社 40个,其中通过地标认证的 2 个、农产品质量认证 38个(无公害认证 21个、绿色食品认证 13 个、有机认证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4 页 4 个)。 (五)加大农业技术推广。一是加强阵地建设。争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乡镇农技站条件建设项目资金 1800万元,完成全县 60个乡镇农技站建设,配备配齐相关仪器设备。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目前,全县现有在编农技人员 528 人,其中乡镇 401人、县级 127人,取得岗位证书 322 人,高级农艺师 33 人占 6.25%、农艺师 190人占 35.9%、助理农艺师 281人占 53.2%、技术人员 24 人占 4.5%。三是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加强校县合作,加强与专家的合作,加大农业技术培训、推广力度,实行 “技术到户,指导到田 ”,重点推广 “四新 ”(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机制) “六良 ”(良种、良法、良机、良壤、良灌、良制)。 (六)加强农业执法监管。一是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广泛采取 各种有效形式,加大农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种子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力度。二是加强农资执法监管。深入开展春、秋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活动。突出重点时节、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经营场所,加强日常巡查监管和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今年以来,共出动执法监管人员 636人次、执法车辆 153台次,检查农资生产企业 4 家、市场 91个、经营企业 833 个,取缔无证经营摊点 3 个,抽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5 页 检产品 21 个,查处违规经营行为 11 起。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完成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等 16 个乡镇建成 “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枇杷)标准化生产基地 ”( 12.3 万亩)。全县 56 个乡镇110 万亩被认定为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推进县。全县通过 “三品一标 ”认证 52 个,其中无公害 28 个、绿色食品 17 个、有机食品 5 个、地标 2 个,各类标准化生产基地面积 80 万亩,主要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 93%。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实现主要优势农产品全程可追溯管理,基本实现 “生产有记录、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 ”。每年抽检农产品 1200 个以上,合格率保持在98.5%以上。截止目前,全县未出现重大农产品质量安 全事故。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基础设施仍较薄弱。虽然近年来我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由于我县幅员面积广,加之农民群众投资投劳主动性、积极性下降,不愿投资新建设施,对原有设施管护维护也不到位,一些地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仍较滞后。 (二)从事农业生产劳动力缺乏。由于农业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较弱,比较效益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上为老弱病残,部分地方土地撂荒较多,同时对新技术、新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6 页 品种、新模式、新机制等接收能力较弱,影响和滞约了现代农业发展。 (三)培育 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难。由于我县属典型丘陵大县,多数地方难以实现机械化耕作,田块多、单块面积普遍较小,加之受承包经营期限和群众法制意识影响,流转业主投入积极性相应受到响,致使土地成片规模流转难。同时在适度规模经营中,由于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且受自然气候、病虫害、技术、市场影响较大,从事粮食生产的较少。 (四)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由于受编制限制及行业的影响,目前全县农技推广队伍年龄、知识结构不尽合理,平均年龄在 45 岁以上,年青的、高学历人才较少。特别是乡镇农技人员普遍存在在编不在岗、混岗使用、一岗多用、另 做它用,同时多数人基本上未真正从事农业技术推广。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及建议 (一)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按照 “稳定面积、完善基础、技术支撑、政策扶持 ”的思路,继续抓好现代粮食产业()示范基地建设,以培育和发展粮食生产适度规模经营主体为重点,加大技术推广和基础配套、政策扶持力度,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 80 万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7 页 吨左右,巩固全省第一产粮大县地位。二是扎实抓好优势产业发展。按照 “政府引导,基地示范,协会带动,群众自愿 ”的思路,巩固扩大12 个万亩示范基地建设成果,引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充分 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发展优质 “粮、果、蔬、花 ”等优势产业。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四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农村承包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创新土地流转机制,推行农户委托预转、村社代办流转、乡镇审核把关、部门审查备案试点,以适度规模经营为主,规范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培育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体。创新农业生产服务模式,积极推行育、种、管、收一体化社会服务模式,有效扼制和减少耕地撂荒问题。五是加大技术推广力度 。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校县合作、校企合作和与专家的合作,加强农技队伍建设,注重年青化、知识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员、技术力量支撑。六是加强执法宣传监管。加大农业法、种子法、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宣传培训力度,扩大知晓面。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常态化保持高压执法监管态势,严厉查处各类违规违法行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推进农产品 “三品一标 ”认证。 (二)几点建议。一是加大对粮食规模种植大户扶持力度,在涉农项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报告 WORD 版 【本文为 word 版,下载后可修改、打印,如对您有所帮助,请购买,谢谢。 】 第 8 页 目 中配套支持改善整理设施,同时县级配套出台补助政策。二是强化乡镇对规模土地流转审查把关责任,严防改变土地用途,严防造成社会稳定问题。三是加大年青、高学历农业技术人才引进和培育力度,为全县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员、技术支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