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国居民养老准备洞察报告花旗银行、友邦保险联合发布2015.11项目背景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国内主要地区城市居民在退休养老方面的态度及规划行为。调研样本代表了一、二线城市主要居民年龄段和家庭流动资产级别:N=2417(年龄在 25-65岁间,家庭流动资产在 25万 -500万 元 ,其 中 包 含 371名已退休人士 )抽样数目共 13个 城 市 :中 国 内 地 4个一线城市, 9个二线城市(选取东/ 西 /南 /北区域主要城市 )调查地区调查方法网上及当面访问调查时间2015年 7月 -8月如果以 60分为标准, 2015年中国居民的养老准备指数“勉强及格”。具体表现在 中国居民在心态上对养老的信心和设想较为乐观、理想化,但从经济准备来看,还缺乏相关知识及储备,较依赖国家养老金,养老准备的整体情况并不“均衡”。样本量: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中国居民养老准备指数满分为 100分,由“信心指数”“计划指数”“知识指数”“储备指数” 4项与退休养老有关的一级指标构成,通过 13个二级指标问题的答案,加权计算得到。养老准备指数: 62.6分71.6分信心指数74.6分计划指数59.2分知识指数43.4分储备指数中国居民养老准备指数得分为 62.6分信心及计划度较高,知识和储备状况较弱本次调研覆盖的 13个城市中,上海、南京、杭州、无锡所在的东区养老准备指数相对最低,与其他地区相比,东区受访者的“信心指数”并不乐观。东区城市养老准备指数相对最低,受访者信心较弱样本量: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大连 天津 北京62.5分 62.5分 61.5分北区 62.1分无锡 南京 上海 62.5分 62.5分 61.5分杭州 61.5分东区 61.4分广州-深圳 长沙-62.5分 62.0分 61.3分南区 62.1分贵阳 成都 重庆67.8分 64.3分 64.1分西区 65.0分指数解读“企业主/公司管理层” 养老准备指数得分最高 67.3分其次是 “专业人士” 63.1分以及 “公司普通职员/公务员” 56.8分“一般工人/服务业一般从业人员” 得分最低 54.4分高学历(“大学及以上”)群体 养老准备指数得分最高 64.4分其次是 “ 大 专 ”学 历 群 体 60.2分“高中及以下” 学历群体得分最低 57.8分样本量: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他们在“储备指数”一级指标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其他群体。高收入职业、高学历群体的养老准备指数得分更高近七成受访者对退休养老生活有美好憧憬%表示认为以上陈述与设想的退休生活“ 极其符合 /很符合 ”的受访者样本量: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对退休后生活的设想和家人关系和睦 ,享受天伦之乐 73% 积极锻炼及养身 ,保持身体健康 66%能掌握 /安排自己的时间 66%不依靠其他人经济补贴来维持生活66%有稳定经济来源 ,能维持一定生活质量 66%能做自己想 做的事(如 :国内 /国外旅游等) 64%指数解读养老愿望职 业学 历本页呈现内容基于定性调研发现超过 4成受访者有强烈信心实现设想“只要有好的规划/安排,可以完全实现”43%只要有好的规划/安排,可以完全实现只可以实现部分,但也感觉非常满足不确定能否实现,退休后根据实际情况再调整只 是 想 想 ,基 本 很 难 实 现没想过对已退休受访者而言,现实的退休生活并未达到理想中的轻松惬意,他们中有一部分会继续工作,直到需要帮忙照顾第三代,因而也没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物质 /精 神 享 受 较 少,较 多 花 费用 于 第 三 代 ,或 继 续 积 累 资 金 来 传 承 给 子 女 /第三代。经济状况身体状态退休年龄生活方式养老愿望现实的退休生活并不如预期美好收入下降:主要收入来源是国家养老金(低于退休前收入)、各类投资收益(回报可能不稳定)等 ,同 时 还 要 应 对 通 货 膨 胀开销上升:需要大量资金应对疾病,一旦身患重疾就急需大笔资金随年龄增长、身体机能/免疫下降,健康/疾病问题增多随时有罹患重疾的风险基 本 无 主 动 权 ,按 国 家 政 策对可能延迟退休的政策有耳闻,认为是变相增加支出减少收入,持无奈接受态度较为单一,继续照顾子女(帮忙家务等)/帮忙抚养第三代居多123经济方面退休生活顾虑样本量: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赚钱能力下降,坐吃山空通 货 膨 胀 严 重 ,资 产 贬 值投资理财失败,资产缩水健康方面疾病花费高,可能耗尽积蓄或给整个家庭带来经济重担和精神压力、拖累小辈精神生活失去自我生活重心与目标社 交 圈 变 小 ,与 社 会 脱 节计划提前退休计划正常退休计划延迟退休没有想过摆 脱 工 作 压 力 ,享 受 个人 自由 ,追 求 人 生 理 想 68%各 种 家 庭 原 因 ,想 在 家 陪 伴 /照顾家人 37%身体状况不佳,需要修养 调理 27%计划提前退休的原因 TOP3养老愿望然而,未退休人群的养老信心高涨,有近 3成计划提前退休计划正常退休59%计划提前退休27%正在进行退休养老投资/储蓄计划进行退休养老投资/储蓄中断退休养老的投资/储蓄没有计划进行退休养老投资/储蓄正在进行退休养老投资/储蓄67%退休养老准备(投资/储蓄)状态正在进行退休养老投资 /储蓄计划进行退休养老投资 /储蓄无计划进行退休养老投资 /储蓄进行退休养老准备(投资 /储蓄 )理想年龄 (均值 ,岁 )36.3岁41.9岁48.6岁*注:“没有计划进行退休养储蓄/投资”的受访者,他们的“开始进行退休养老投资/储蓄的理想年龄”基于假设:如果之后改变想法,有计划为退休养老进行投资/储蓄。样本量: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养老愿望近 7成受访者 “已开始 ”退休养老准备 “有计划但未开始”与“已开始”的受访者对开始准备的理想年龄有 5年的认知差计划进行退休养老投资/储蓄23%退休养老准备方面,“有行动” /“有计划未行动” /“ 无 计 划 ”的 三 类受访者,对开始退休养老准备的理想年龄有较大认知差异本页呈现内容基于定性调研发现没有亲身体验,无强烈风险意识,没有针对退休生活的实际计划面临健康问题,疾病风险意识及规划增强,但整体退休生活计划不多40岁以下尚未仔细考虑,主要以目前生活、资产状况来设想退休生活;而他们目前工作、生活稳定,家庭负担轻,因而对退休生活信心很强。“说到退休觉得很遥远,还没有想过退休的事情。” 北京 40岁以下受访者“我做投资理财已经 5、 6年了,还是比较乐观的,真到退休,如果我过不下去,别人怕也过不下去。” 成都 40岁以下受访者“我主要通过选择比较好的理财产品来保障未来,这个很现实的,现在退休都往后推延,以前男的 60,女 的 55,现在我估计要到 62、 63岁 才 能 退 休 。” 上海 40岁以上受访者“需要多少钱才够退休我没有概念,为什么要有这个概念呢?人生就是一步步走下去的,我到法定退休年龄肯定要退休。难道没有 100万, 500万,就不退休吗?我还要生活,钱不够顶多在外面打工咯。” 杭州 40岁以上受访者“我觉得保障已经够了,投资,我想办法把赚到的钱增值,增值了之后,你想买什么都可以。” 广州 40岁以上受访者养老认知总体来说,受访者对退休生活信心很高,非常乐观。40岁以上,退休养老意识明显增强,但规划不够切实和具体40岁以上上 有 老 下 有 小 ,家 庭 生 活 问 题 增 多 ,但 较 多 认 为 可 继 续工作或通过投资理财(如变卖房产)补贴退休后经济不足 ,因 而 对 退 休 生 活 也 较 有 信 心 。样本量: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受访者心声”基于定性调研发现。对各类退休养老相关政策和趋势的了解状况“ 报 纸 上 以 前 是 这 样 写 的 :你 老 了,国 家 养 你 ;后 来 变 成 :你 老 了,国 家 帮 忙 养 你 ;最 后 变 成 :你 老 了,国 家 养 不 起 你 。” 北京受访者心声“养老金空缺很不正常,还说要拿养老金去投资,始终存在一定风险,也很不正常。等我们退休,养老金空缺会越来越大 ,最 后 可 能 支 付 不 出 来 ,只 能 靠 自 己 。” 杭州受访者心声“养老方面,(我的小孩要负担)我和我先生、我先生的父母、我的父母,一共 6个老人的养老,不太现实,这也是中国独生子女政策问题。” 上海受访者心声“延迟退休就是晚领退休金,和每个人都有关,但每个人寿命不一刀齐,有人寿命短活到 60岁,如 果 60岁 才 退 休 ,一 分钱都领不到。” 北京受访者心声尤其与受访者密切相关的话题,如:“国家医保支出负担”、“退休养老金”等,不了解相关情况的受访者仍占相当比例。完全不了解 /不太了解 /仅有一些了解的受访者 %独生子女政策加重父母赡养负担法定退休年龄可能延迟人口老龄化加重国家医保支出的负担国家退休金可能存在缺口“双轨制”差异化退休制度国 家 对“ 以 房 养 老 ”的 政 策 支 持32%35%40%43%48%55%4成左右受访者对各类退休养老相关政策和趋势还不够了解对退休养老相关政策和趋势有一定了解的受访者,普遍已意识到退休养老不能仅靠国家或子女养老认知受访者对养老金融产品同时要求“低风险”与“高收益”,存在认知误区在产品期望收益率上,受访者对“退休养老金融产品”的平均预期(7.9%)甚至略高于“一般金融产品”预期(7.8%),可见“安全稳健、保值增值”与具体的“退休养老金融产品”还未联系起来,受访者的产品选择标准并不切实,自相矛盾。安全稳健、保值增值收益明确保证运作机构口碑好,值得信赖简单容易理解、能清晰了解收益高收益灵活(可随时投入/取出)费率低或免费产品可定制化投入资金起点/金额要求低能享受税收优惠样本量: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一般金融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7.8%退休养老金融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7.9%30%20%10%0%15% 没有想过保本选择金融产品的考虑因素对金融产品不同收益率预期的受访者比例养老认知医 疗与 健 康 问 题 是 引 发 、影 响 受 访 者 养 老 规 划 的 重 要 因 素物价上涨家庭医疗保障个人 /家人健康家庭收入家庭大额开销子女教育父母福利保障个人工作 个人 房产购置 /添置医疗费用高 食品安全 宏观经济形势 房价上涨 环境污染 /保护宏观环境因素 %家庭因素 %635527222119413830261311 11 10本人 /家人随年龄增长而面临的设想到受到 的样本量:“引发”退休养老规划的三大动因基于基于目前“正在”或“计划”或“曾经”进行退休养老准备的未退休受访者, N=1991;“ 影 响 具 体养老规划的因素”,基于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引发”退休养老规划的三大动因而医疗与健康问题,也是“影响”具体养老规划的重要因素健康问题 46%退休后的生活情境 45%家人/朋友/同事 43%养老认知个人退休时累积的财务目标 (均值) 家庭现有流动资产总市值 (均值)198万元 132万元VS样本量:“个人退休时积累的财务目标(均值)”及“家庭现有流动资产总市值(均值)”基于目前“正在”或“计划”进行退休养老准备的未退休受访者, N=1848;“房产相关”基于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养老准备指数”“储备指数”60.1分37. 3分12725 1161.4分41.0分66.3分52.4分71.2分61.5分持 各 类“ 房 产、房 贷 ”的 受 访者比例 (%)仅有自住房有房贷仅有自住房无房贷有投资用房有房贷有投资用房无房贷目前, 84%受访者 都“ 无 投 资 用 房 ”。“ 有投资用房 ” 受访者的“养老准备指数”及“储备指数”得分明显均更高:受访者“家庭现有流动资产市值”仅达他们“个人退休时累 积 的 财 务 目 标 ”的 66%,存 在 较 大 差 距养老经济储备被视为第二大经济来源的“国家退休金”助力有限:目前企业退休职工平均养老金仅约 2-4千元 *,单凭国家退休金显然无法负担退休后每月开销*注 :该 数 据 摘 自 本 次 调 研 所 覆 盖 的 13个城市人社局的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公开信息。1稳定的投资收益63%3退休前积累的投资回报/储蓄2国家退休金61%49%(存款利息、保本型理财产品等)样本量: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超过 6成受访者将“稳定的投资收益”及“国家退休金”视为退休后最主要的经济来源退休养老的预期经济来源 (%)受访者预估退休后家庭开销需 8,761元 /月,并期望从中支付多类开销家庭大额开销子女日常生活和教育费用 医疗费用 家庭日常开销 子女的婚事费用购物休闲开销8,761元养老经济储备样本量:“未退休人群相关数据”基于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已退休人群相关数据”基于目前已退休的受访者, N=3711/3的已退休受访者承认养老准备不足,目前生活水准仅能再维持 10年这 32%的 已 退 休 人 群 ,平 均 年 龄 约 58岁。 基于当前经济储备状况,他们预计目前生活水准只能再维持 10年左右不确定/不能始终维持目前生活水准32%已退休受访者对养老经济准备的信心程度称能始终维持目前生活水准称不确定/不能始终维持目前生活水准已退休人群之前也进行过退休养老经济准备,相比之下,未退休人群似乎过分乐观68% 之前进行过经济准备,而仅 27%“非常有信心实现”退休养老生活愿望已退休人群 67% 正在进行退 休 养 老 经 济 准 备 ,有 43%称“只要有好的规划 /安 排 ,可 完全实现”退休养老生活愿望未退休人群68%67%养老经济储备样本量:目前未退休的受访者, N=2046“健康医疗险”、“重疾险”是目前持有率最高的两类人身险,这体现了“健康医疗”在养老规划中的重要性。正如一位受访者提到的:“养老费用可以控制,如果不宽裕就适当节省一点,可是疾病医疗开销无法控制,所以医疗保障类保险产品比较重要”。计 划“ 为 家 庭 ”购 买商业养老年金险17%计 划“ 为自己 ”购 买商业养老年金险13%75%受访者家庭目前持有人身保险产品,然而持有商业养老年金保险的比例仅 21%受 访 者 认可“人 寿 保 险 ”对 养 老 规 划 的 作 用,但有计划购买“年金保险”的依然不多存款91%投资 70%人身保险75%健康医疗险 43%重疾险 42%终身 /定期 /两全险 28%商业养老年金险 21%投连 /万能险 15%人民币 /外币活存 75%人民币 /外币定存 71%股 票 ,债 券 ,基 金 理 财产品 64%纯投资用房产 15%投资用外汇 12%收藏品 7%信托及量身定制的财富传承类产品 2%目 前 没 有 ,但 未 来 计 划为家庭购买年金保险目 前 没 有 ,但 未 来 计 划为自己购买年金保险养老经济储备小结养老指数:养老准备指数整体偏低且发展不均衡。养老愿望:未退休被访者对退休后生活的愿景与已退休被访者目前的状态存在反差。养老认知:对相应政策和金融产品了解不足。养老储备:目前储备与退休时的财务目标存在差距,商业养老保险渗透率低。养老准备指数: 62.6分71.6分信心指数74.6分计划指数59.2分知识指数43.4分储备指数了解更多关于保险内容请立即 或参与 了解更多家庭保障计划,退享从容。 联系我们 保障测测看1.2.3.4.本文为一般信息发布,仅供阁下个人参阅,其中内容不应被视为对任何保险投资的建议或邀约。花旗银行对于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担保。花旗银行不对本文被错误引述或信息遗漏而造成的任何损失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