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从 “ 卖什么 ” 到 “ 卖给谁 ” 【 家电先生史鉴 卷二 】 复盘 日本 家电渠道 兴衰历程 日本 家电渠道演变 历程 : 70 多年 的 日本 家电 渠道 发展历程 , 经历 了 “无专业渠道 构建专卖店体系 量贩店扩张 电 商兴起冲击线下 线下渠道谋变” 的演变 。在该 过程中 , 也有新兴渠道 的 产生, 或者 旧 有 渠道运营形式的变化以 实现 差异化 竞争优势 , 比如 日本 Cosmos Berrys 的 自愿 加盟 模式受到欢迎 ,为 零散的街边零售店同量贩店、同电商 竞争提供了可能 。 根据日本 家电流通总览 的 统计, 2015 年 日本的 主要 家电渠道 结构为(工厂 出货额角度 ) :量贩店 61%、 电商 13%、 建材类 渠道 8%、 专卖店 7%、综合 渠道 (超市 、百货、社区中心、 农协商店) 4%。 家电渠道会趋向集中, 规模化、专业化是方向 : 当家电产业进入大规模生产、大规模流通的阶段,品牌商通过建立专卖店体系,加强对流通渠道的争夺和管控。 量贩店(即零售连锁)具备专业化 、规模化 优势, 相比 规模 不大 、不够专业的 其他 线下店,如地区性零售店、超市、百货等 ,运营效率 更高,因此 在竞争中会胜出 。 电商对 所有 线下渠道形成冲击, 但 线下渠道 并非没有机会 , 线下 的优势在于能够 提供 差异化 的 服务、吸引 并 促成 派生 客流 的消费 。 日本渠道演变 至今, “ 卖 给谁 ” 比“ 卖 什么”重要: 当家电处在普及期的时候,“卖什么”很重要,进店顾客多数具有较为明确的需求,渠道要做的是以对 的产品去吸引他们 ;当家电基本普及后,具有明确家电需求的客户变的分散,零售商需要吸引那些需求并不明确的人流,并 提高 他们的 转化率 。比如,日本家电 进入建材渠道,近年在建材渠道的销售额超过专卖店体系 ,是在前臵渠道发掘客户需求; 又如,日本 友都八喜和 Bic Camera 在铁路 车站开设 大型综合购物广场 以 拉动家电销售 的成功 ,说明吸引派生客流的重要性。 从“卖给谁”的角度借鉴,中国家电 渠道 获取更多流量的办法 : 1)重视开发前端渠道,比如加大建材市场的布局、 重视 精装修 渠道 ; 2)吸引派生客流,并提高转化率,可能的方式是增加门店业态以吸引更多客户进店,将店址选在人流量大的地方。 投资 建议 : 中国的地域不均衡、消费分级,意味着渠道的复杂多样化 可能长期存在 ,而家电企业对渠道掌控力愈强,或善于在渠道变革中建立渠道优势的企业,未来发展更值得看好。 日本的经验表明,专卖店体系有助于维护品牌商的定价权,在中国三四线、乡镇地区,受大连锁的竞争压力相对小,在该区域渠道完善的企业有望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优势地位 , 从这个角度,推荐 渠道覆盖广泛、掌控力强的家电龙头格力电器、美的集团、海尔智家 。渠道形态也会不断发生变化,新兴渠道预示着新的机遇,从这个角度,推荐渠道变革领先、执行力强的美的集团 。 家电需求前臵,推荐 积极开拓工程渠道、受益于精装修占比提升的老板电器 ,以及持续 布局建材渠道的浙江美大 。 风险提示: 借鉴 历史 局限性 , 地产下行超预期 , 外贸环境恶化 。 Table_Tit le 2019 年 10 月 07 日 家电 Table_BaseI nfo 行业深度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 评级 领先大市 -A 维持 评级 Table_Fir st St ock 首选股票 评级 000651 格力电器 买入 -A 000333 美的集团 买入 -A Table_Char t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 资讯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1.76 -3.58 -31.12 绝对收益 -1.64 -5.60 -20.20 张立聪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7070005 zhanglcessence 王修宝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7090003 wangxb1essence 相关报告 超预期驱动因子仍将发挥作用 中报回顾与行业前瞻 2019-09-12 改善因素相继出现 下半年家电行业与个股前瞻 2019-08-21 为什么长线投资者偏好家电? 【家电先生史鉴】复盘日本、美国经济换挡期的家电股 2019-06-17 小米如何打动中年男? 【家电先生草根系列】卷四:小米之家草根调研 2019-02-01 -13%-5%3%11%19%27%35%2018-09 2019-01 2019-05 2019-09家电 沪深 300 行业深度分析 /家电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投资概要 . 3 1.1. 核心观点 . 3 1.2. 有别于市场的观点 . 3 2. 日本家电渠道概览 . 4 3. 19531971:品牌商通过建立专卖店体系,加强对渠道的掌控 . 5 4. 19722005:量贩店逐步成为日本家电主流渠道 . 7 5. 2006今:电商兴起冲击线下渠道 . 8 6. 从“卖什么 ”到 “卖给谁 ”看渠道变革 . 10 6.1. 家电渠道格局进一步集中 . 10 6.2. 与线上和量贩店竞争,地区性零售店联盟或是可行的方式 .11 6.3. “卖给谁”的启示之一:开发前端渠道 . 12 6.4. “卖给谁”的启示之二:吸引派生客流 . 13 7. 投资建议 . 15 7.1. 投资建议 . 15 7.2. 风险提示 . 15 图表目录 图 1:日本家电渠道发展历程概览 . 4 图 2: 20 世纪 50 年代日立专卖店 . 5 图 3: 东芝专卖店 . 5 图 4:日本主要家电企业各自专卖店数量 . 6 图 5: 80 年代以来,日本地区性家电零售店数量逐步减少 . 6 图 6:日本量贩店 在家电渠道的份额提高至 60%以上 . 7 图 7:日本家电销售电商渗透率( B2C 规模) . 8 图 8:日本家电主要渠道份额 . 8 图 9:中日电商渗透率 . 9 图 10: 日本 6 家头部量贩店企业直营店数目 . 10 图 11: 山田电机在直营店之外,通过特许经营模式扩大规模 . 10 图 12: Cosmos Berrys 加盟店数量 .11 图 13: Cosmos Berrys 加盟店按业态构成( 2017 年) .11 图 14: Cosmos Berrys 的运作模式示意图 . 12 图 15: 2015 年日本家电流通渠道份额结构 . 12 图 16:冠以“相机店”的量贩店在家电渠道中的份额 . 13 图 17:友都八喜梅田店开设于铁路梅田车站 . 13 图 18:友都八喜京东中心区的店也布局在铁路枢纽 . 13 图 19:友都八喜梅田店是个 10 层的巨型综合商场 . 14 图 20:友都八喜梅田店内景 . 14 图 21: Bic Camera 直营门店数 量 . 14 表 1: 重点个股盈利预测与估值 . 15 行业深度分析 /家电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投资 概要 1.1. 核心观点 日本 家电渠道 70 年 发展史 , 经历 了 “无专业渠道 构建专卖店体系 量贩店扩张 电 商兴起冲击线下 线下渠道谋变” 的过程 ,在 不同 的历史 阶段 , 家电品牌商 和 渠道 流通 企业会共同促使 主流 渠道形态的 演 变 : 当家电产业 进入 大规模生产 、 大规模 流通的 阶段 ,品牌商 通过 建立专卖店体系,加强对流通 渠道 的 争夺 和 管控, 并以此 来实现 产品价格 和 流通 的 管控 。 家电 渠道会趋向集中,而规模化、专业化的渠道 占 优 。 日本 的 量贩店 (指规模较大 的 零售 连锁店 , 下同 ) 以大规模 采购、 多 品牌 多 品类 为 特征,他们 以开连锁店 、低价形成 “薄利多销”的 规模优势 ,最终凭借 规模 对 家电 制造 企业形成较强的 议价 力。 在 经济发展相对均衡 、人口 集中的 城市中心 区, 家电 连锁 将挤出 其他 不成 规模、不够专业的 线下 店,如 地区性 零售店 ,综合销售渠道 如 超市、百货等 最终 也 难以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 。 电商兴起 后,对线下渠道 形成 冲击 , 但线下店的优势在于可提供 差异化的 服务 。线下 区域性 零售门店 要和 线上、 大连锁 竞争,也必须 联合 起来 ,有组织、有 协同 的对抗 , 日本的 Cosmos Berrys 模式 (有些类似 中国的苏宁零售云 )目前看来是 可行 的方式之一 。 家电 实现普及 后 ,渠道 “ 卖给谁 ”比“ 卖 什么”重要 。 家电处在普及期的时候,“卖 什么 ”很重要 , 顾客 多数具有 较为明确 的需求 , 渠道要做的就是吸引这些客户;当 家电基本 普及后, 识别具有明确家电需求的客户就变得相对困难,零售商需要吸引那些需求并不明确的人流,并想方设法促成他们产生消费。 比如,日本家电 在建材 渠道 销售 的份额提高, 是在前臵渠道发掘 客户需求 ; 又如, 日本友都八喜和 Bic Camera 在铁路 车站开设大型综合购物广场 ,成功 拉动家电 的 销售 ,说明吸引派生客流 很 重要 。 借鉴 日本经验,我们对中国家电渠道发展的判断: 家电 渠道 会 进一步 集中 ,而 线下渠道 中 专业化、规模化的 连锁渠道将 占优势 。 在 中国,除 国美、苏宁 两 大 零售巨头之外, 线下 仍 有一些规模 不大的 区性 零售连锁 , 以及更多的是分散在 城郊 街道 和 乡镇的 商超 、夫妻店 ,未来 他们可能被 效率 更高的 渠道 挤出 。 从“卖给谁”的 角度出发, 获取更多客流量 和 提高转化率 : 1) 重视开发 前端 渠道 ,比如 加大 建材市场 的 布局 ; 2) 吸引派生客流,并提高 转化率 , 可能的方式是增加门店业态 以 吸引客户 , 将 店址选在人流量大的地方 。 中国 地域 广, 地区 经济 不均衡、消费分级,意味着渠道的复杂多样化 状态 会持续更久 。 日本的经验表明, 专卖店 体系 有助于 维护品牌商的定价权, 在 中国 三四线、乡镇地区, 受大连锁的 竞争 压力相对小,在该 区域 渠道 完善 的企业有望在相当长时间内维持优势地位 。 渠道形态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新兴 渠道预示着新的机遇, 善于把握 新渠道机会、在渠道 变革中 取得先机的企业,渠道红利 会 更明显。 我们重点看好的标的和推荐逻辑,详见正文 。 1.2. 有别于市场 的 观点 “卖给谁”比“卖什么”重要。 投资者 目前 的焦点在于渠道卖什么 : 卖格力 好还 是卖 美的好 ?卖 空调好还是卖厨电好 ? 我们认为,未来 “卖给谁”将是 核心, 渠道变革 的方向 是更 能吸引客流、 更高效 低成本的运作。 电商兴起后, 线下渠道并非没有机会。 部分投资者 认为, 电商兴起后, 线下渠道便没了机会。从 日本经验来 看 , 便捷 的线下渠道布局和差异化服务 是 线下渠道的优势, 专业化 、规模化的渠道 也能在效率上和 线上 去竞争。 品牌 厂商 有 利用渠道制衡 提高 议价 能力 的机会 。部分投资者 认为, 第三方渠道 占优势地位 后 ,品牌 厂商 会 丧失 定价权 。 在 日本 , 即使 电商 和大连锁 占 绝对优势,家电企业 仍有利用 渠道 相互 制衡的机会 。 中国 的 渠道更加复杂 , 家电 龙头的 议价力 有望 保持 相当长 时间的强势 地位 。 行业深度分析 /家电 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2. 日本 家电渠道 概览 日本家电 渠道 经历过 几个阶段 的演变 。 我们根据日本各类型家电渠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地位,将 1945 年 后的 日本家电渠道发展 历程 分成如下几个阶段: 19451952 年: 二战后 经济 恢复 阶段, 物质相对 匮乏, 家电渠道以 批发代理、街边店为主 。 他们 代理 或 销售马达类、 电灯、收音机 、 家用杂货 等 , 通常 一个 店 会 同时经销许多厂家的产品。 19531971 年: 1953 年被 日本 学界 称为 日本 的 “电气化元年 ”,以 当年 民间广播电台开播 、 开始 销售电动洗衣机 为 标志 ,日本 经济 高增长 带来 家电需求的 爆发 。 家电品牌商为适应大规模生产和流通的需要,对渠道进行 “ 专卖化 ” 改造 。 地区 性零售店 经过改造后, 形成了“ 松下店 ” 、 “东芝会员店” 等 从属于家电 品牌商 的专卖店 体系 , 品牌商借此加强了对渠道的掌控 。 19721991 年: 以 量贩店 组织 NEBA1的 成立 为 标志 , 量贩店 渠道 逐步成为 家电 的 主流渠道 。 量贩店 渠道崛起后 , 在家电 流通领域份额提升至 60%以上,对专卖店渠道形成了 较 强的 冲击。 19922005 年: 房地产 泡沫 破裂 后, 家电 产业随 日本 宏观 经济 进入 了 调整期, 由于限制 日本 量贩店 发展的 大 店法 2被放松 执行直至废除, 量贩店 加速 扩张, 在优胜劣汰的 竞争 中 形成 整合 。 2006 年 今:电商 兴起,对线下 渠道 形成 冲击 ,线下 业态也在 发生 变化,以应对线上和线下其他 业态 的竞争 。 图 1: 日本家电 渠道发展历程概览 资料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 NEBA 是 日本电气专门大型店协会 的 简称( Nippon Electric Big-Stores Association) 。 NEBA 前身是 1963 年成立的“全日本电气大型经营研究会” ,于 1972 年由 79 家 会员 发展成为 NEBA,在 70-80 年代快速成长, 但 90 年代后 由于协会宗旨不再适应 渠道发展的需要 ,非 NEBA 会员的量贩店规模迅速 扩张, NEBA 影响力 不足, 遂 于 2005 年 宣布 解散。 2 为 了 保护 传统的 中小零售 从业者 , 日本 从 1937 年开始 施行 大 店法, 对 大型 零售业态 在 新设 门店 、增加销售面积 、 营业时间 等方面实行限制 。 1989 年 6 月, 日本 通产省发表了 90 年代流通展望, 认为 该法案 构成 不公平竞争 、 限制了消费者选择的余地 , 此后,大店法的限制开始走向缓和, 于 2000 年 正式 被 废止 。 行业深度分析 /家电 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3. 19531971: 品牌商通过建立专卖店体系,加强对渠道的掌控 日本家电 专卖 店 体系 起步于 20 世纪 50 年代。 我们定义日本的品牌商专卖店,是指经过家电品牌商专卖化改造后的 地区 性 家电 零售店 ( 这些“专卖店”的专卖比例并非 全部 都能达到100%) , 与 量贩店 、百货、超市、未经改造的 地区性 家电 零售店 等 渠道 加以区隔。 1953 年后, 日本 家电 品牌商 为 了争夺渠道经销商、避免乱价,在批发渠道方面,通过采取企业入 股 、人员派遣,金融支援等手段,把原来在各个地区的批发代理店按地区进行销售公司化 改造 ,逐步 建立专卖店体系。 品牌商会根据零售店销售本企业产品的比例 高低 进行区别对待,给高专卖 比例的 家电 零售店以更多的金融支援、店铺整修、广告 投放 或经营培训指导 等 。从各企业专卖店的数目可见,积极推进这一政策的是松下、日立、东芝、三菱、三洋这些大型家电综合企业。 图 2: 20 世纪 50 年代 日立专卖店 图 3: 东芝专卖店 资料来源: 朝日新闻 数据来源: 东芝 官网 在 品牌 商建立起 专卖店体系 初期 , 专卖店 体系在整个家电流通渠道 中 占绝对优势,品牌商对渠道 话语权大,价格控制力 强 。 典型表现 如下 : 1)品牌商对专卖店的售价进行 严格 控制。比如: 1965 年日本经济增长 受挫 时,批发商 或 向专卖店 低价出货,或 将 库存 转让 给 专卖店 以外的 渠道 。 针对 渠道 低价乱卖产品的现象,松下和索尼对批发商发出指示,要求对低价销售的 专卖店 停止供货 ,同时要求 批发商对 专卖店 的折扣必须以公司制定的价格结构制度为基准 。 2)品牌商之间 暗中“ 协议 ” 定价 ,获得 超额利润 。 根据 日本公平贸易委员会的调查, 日立、东芝、三菱、松下、三洋和夏普 6 家企业在 1964 年后每月召开董事级出席的会议,协议家电产品特别是电视机的市场 策略 ,包括在会上确定零售价格体系协议。 3) 与 新兴的 量贩店 渠道 强势 对抗 。 19 世纪 60 年代, 因大荣以低于松下允许的价格出售松下产品,松下拒绝向大荣供货,并想方设法打击向大荣秘密供货的批发商。 这 样的 对抗 持续了 30 多年, 直 到 1996 年 , 松下才取消了的禁止对大荣直接发货的禁令。 日本 家电 专卖店 体系在 量贩店 等新兴渠道 兴起后受到冲击 ,专卖店 数量 在 80年 代见顶回落 。根据日本产业省的调查,日本 地区性 家电 零售店 (包括品牌商专卖店在内) 自 80 年代后持续在退出,到 2016 年 , 日本地区性 家电 零售店数量 相比 1983 年的 峰值 减少了 71 。松下、日立等龙头公司的专卖店数量最多的时候是在 1982-1983 年左右,如今松下还维持一定 专卖店 规模,东芝、日立、三洋等到 2013 年专卖店数目不及 80 年代的一半。 行业深度分析 /家电 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4: 日本 主要家电 企业各自 专卖店 数量 资料来源: 日本家电 流通总览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 5: 80 年代 以来 , 日本 地区性 家电 零售店 数量逐步减少 资料来源: 日本产业省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71283 17273 0200004000060000800001982 1997 2004 2007 2012 2015 2019地区性零售店数量(家) 行业深度分析 /家电 7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4. 19722005: 量贩店 逐步 成为 日本 家电主流渠道 60 年代中期 以来 , 量贩店 迅速发展,逐步 晋升为 家电 最大的 流通 渠道 。 以 1972 年 NEBA 成立 为 典型标志, 量贩店 在 家电渠道中的话语权不断增 强 。 NEBA 成立 初期 79 家 量贩店 会员销售额 合计 1958 亿日元, 到 1975 年 , 会员 数量 增加 到 93 家(鼎盛时期),销售额突破了10000 亿 日元。 量贩店 组织采取 集体 采购 的方式, 以 廉价为 卖点 。与 此 同时, NEBA 组织 内代表性 量贩店 如 星电社、第一家电、上新电机等成员迅速增加各自的店铺数目, 凭借 量贩店网点扩张 的 规模效应 ,对专卖店体系 形成了直接冲击。 在家电 流通渠道 , 量贩店 份额增加 ,专卖店份额被挤出。据日本家电 流通总览 的 统计 ,1967 年 地区性家电 零售店(专卖店为主)占家电流通渠道的 份额 为 86%,而到了 1985 年,专卖店的份额 下降到 不足 50%,再到 90 年代末 占比 不足 20%,如今,这一份额在 6-7%;与此 成 对比 , 量贩店 份额则从 1967 年 的 14%提高 到 2015 年 的 61%。 图 6: 日本 量贩店 在 家电渠道 的 份额提高至 60%以上 3 资料来源: 日本家电 流通总览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3注: 1996 年与 1997 年之后的市场份额存在差距,原因是所调查项目在 1996 年之前是 26 项, 1997 年之后是 36 项。 行业深度分析 /家电 8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5. 2006今 : 电商 兴 起冲击线下渠道 日本电商的发展对其 他 家电分销渠道的影响在逐渐加大。日本电商大致起步于 2000 年,家电产品 通过互联网 销售 的 规模快速提升始于 2013 年。 根据 日本 经济产业省的统计, 到 2018年 , 日本网上 家电 零售 规模达 1.6 万亿 日元, 测算 电商 销售在 整个家电 销售结构 中的 渗透率为 23.5%。 图 7: 日本 家电销售电商渗透率( B2C 规模 ) 资料来源: 日本 产业省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电商份额持续提升,线下渠道被挤出,特别是没有规模优势的线下综合渠道。 根据 日本流通研究所 测算, 从出货额的角度进行统计, 2015 年电商在日本家电销售渠道份额占比约 13%,(与前述零售端统计的 2015 年电商渗透率 18%数据 有差别 ,因为两个口径不一致),目前 ,电商已经成为家电 流通中 仅次于 量贩店 的第二大渠道。在电商兴起后, 一些线下渠道的份额下降较快, 这样 的渠道 包括:社区中心、农业协作社商店、超市、百货等。 图 8: 日本家电 主要渠道份额 资料来源: 日本家电 流通总览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对比 中日 两国 , 当前 日本的家电电商渗透率 不及中国 。 根据 Euromonitor 的 统计数据, 2017年 日本家电电商渗透率 为 8.5%,低于同期中国的 33.3%, 日本影音 器材 电商 渗透率 12.4%,也低于 同期 中国的 35.0%。 其实 不止家电,日本的服饰、化妆品、日用品等电商渗透率也低于中国 。 行业深度分析 /家电 9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9: 中日电商渗透率 资料来源: Euromonitor、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 4 . 01 2 . 48 .5 8 .51 . 92 8 . 93 5 . 03 3 . 32 3 . 21 3 . 4010203040服饰 影音器材 家电 化妆品 日用品电商渗透率( % ) 日本 中国行业深度分析 /家电 10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6. 从“卖 什么 ” 到 “ 卖给谁 ” 看渠道 变革 6.1. 家电渠道格局进一步集中 专业化、规模化的 渠道 在 竞争 中占优 ,家电渠道格局会进一步集中 。 根据 日本 家电 渠道份额的变化, 自 70 年代 量贩店 兴起 后 , 其份额 处于 持续提升的趋势, 而专业化程度不高,缺乏规模效应的 地区 性家电 零售店、 走综合销售路线的社区中心、农业协作社商店、超市、百货等份额 则 被挤出(可 参见前文图 8) 。 在 电商 兴起后, 量贩店继续 谋求 扩大规模 以提升 竞争力 ,日本头部量贩店企业通过建立 直营店 、并购、商业联盟等形式来扩大规模,同时在 业态上也尽可能 的增加更多 产品 , 销售 种类延伸到 家电以外的全品类商 品, 以吸引更多消费者。 参考 日本的经验, 中国的零售 渠道格局有望进一步集中。 在 中国, 除 国美、苏宁 两 大 零售巨头之外, 线下 仍 有一些规模 不大的 区性 零售连锁 , 以及更多的是分散在 城郊 街道 和 乡镇的 商超 、夫妻店 ,未来 他们可能被 效率 更高的 渠道 挤出。 图 10: 日本 6 家 头部 量贩店 企业直营店数目 4 资料来源: 各企业官网 和 年报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 11: 山田 电机 在 直营店之外, 通过 特许经营 模式扩大规模 5 资料来源: 山田电机 年报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4 6 家量贩店公司是山田 电机 、 Edion、 Ks、 Bic Camera、 友都八喜 和 Joshin。 5 说明: 统计 日期为截至 当年 3.31 日的财年。 2015 年相比 2014 年总网点数变化较大,是因为山田电机改变了特许经营店的汇总方法。 40%50%60%70%80%90%1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网点数(个) 非直营网点占比 (右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