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2015-2017年度市级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三年整体绩效评价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市2015-2017年度市级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三年整体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XX市2015-2017年度市级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三年整体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XX市2015-2017年度市级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三年整体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XX市 2015-2017年度市级环境整治专项资金三年整体绩效评价报告 2 目录 一、基本情况 . 4 二、主要绩效 . 4 (一)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改善空气质量。 . 5 (二)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保障饮水安全。 . 5 (三)突出环境整治项目重点,农村垃圾治理效果显著。 . 6 (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 6 (五)整治噪声污染,解决 噪音扰民问题。 . 6 (六)开展群众性绿色创建行动,构建绿色和谐社会。 . 7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 7 (一)专项资金申报资料不全。 . 7 (二)专项资金配套难以落实。 . 8 (三)专项资金分配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和科学化。 . 8 (四)工作开展不平衡,专项资金长效机制不健全。 . 8 四、工作建议 . 8 (一)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申报程序,强化资金使用效益。 . 8 (二)改进考核方法及资金拨付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9 (三)整合相关资金,加大专项资金配套投入。 . 9 (四)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增加资金分配的科学性。 . 9 (五)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绩效监控的长效机制。 . 9 3 4 根据 XX 市财政局关于编制 2018年市本级部门预算的通知(张财预 2017 460 号)、 XX 市财政局关于开展 2017 年度市级财政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张财绩 2018 99 号)及市级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张财建 2015 418 号)文件要求, 2017年度市级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专家组对 2015-2017年度市级环境整治专项资金实施了绩效评价。具体评价情况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5-2017 年市级财政安排环境整治专项资金 2340 万元。资金安排按项目分为:区县环境整治 “6+1”行动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创建奖励 100万元;市直单位环境整治六大专项行动及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奖励 50 万元;乡镇综合整治行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创建)奖励 298万元;村居家庭清洁行动 “以奖代投 ”400万元;市级生态村 “以奖代投 ”371万元;区县环 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创建奖励 40万元;重点乡镇、村居环境综合整治 800万元;宣传经费 150 万元;生态办工作经费 131万元。 专项资金由市生态办拟定使用方案,报经市人民政府和市委生态环境整治领导小组同意后,市财政局下达资金至市环保局,再由市生态办专户直接拨付给相关资金使用单位。 二、主要绩效 通过大力实施环境整治六大专项行动和乡镇集镇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简称环境整治 “6+1”行动),有序推进环境空气质量达标城市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两个创建,专项资金重点用于 “以奖促治 ”、5 “以奖代投 ”等项目,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总体 趋好。 (一)开展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改善空气质量。 三年来持续开展机动车、高污染燃料、油烟治理、扬尘污染整治等专项行动。采取财政补贴、区域限行、停止检测、限制转入、严格执法、强化调度等手段,加快黄标车提前淘汰力度。市城区将禁燃区从建成区扩大到规划区,慈利县、桑植县将所有城区建成区划为高污染禁燃区。全市范围内开展淘汰燃煤小锅炉行动,整治餐饮油烟污染,督促餐饮企业、机关食堂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城区露天烧烤污染基本整治到位。将建筑施工扬尘污染和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列入常态化监管内容,督促重点建筑工地安装 PM10、 PM2.5 自动监测设备,联合多部门不定期对建筑工地落实 “五要素 ”情况开展督查,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强化城区主次干道路面养护和保洁,定时定次冲洗路面。 2017年超额完成省政府确定的年度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24天,优良率为 88.8%,同比上升 8.4%; PM10 为68微克 /立方米,同比下降 5.6%; PM2.5为 42 微克 /立方米,同比下降 12.5%。 (二)开展水污染防治行动,保障饮水安全。 开展乡镇集中式饮用水源划分工作,规范设置县级以上集中式水源地水源保护区标志、标识牌。整治县级以上集 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环境问题,仙人溪水库饮用水源保护地农家乐全部关闭取缔到位。制定关于按时完成加油站(点)地下油罐双层罐更新、防渗池改造工作的通知,启动加油站地下油罐更新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6 理设施建设,工业集中区水污染治理取得一定进展,阳湖坪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通过项目竣工环保验收,慈利县、桑植县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基本建成。全市所有地表水监测断面保持 类水质,城市所有在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 100%,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 (三)突出环境整治项目重点,农村垃圾治理效果显著。 开展垃圾治理 行动,突出抓好 “七张 ”公路沿线、中心城区 “七溪 ”、武陵源城区 “三溪 ”垃圾治理,规范处置生活垃圾及建筑垃圾。协调建立了澧水河市中心城区段水面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加强茅溪水库和江垭水库生态环境整治,彻底清除了库区水面漂浮垃圾。严格落实农村垃圾治理 “五有 ”措施,三年来通过对全市一百多个乡镇垃圾治理情况实施重点考核、重点督查,推动建立农村垃圾治理长效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村民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人人参与、全民行动的良好氛围。农村环境面貌发生较大改观,农民生产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改善农村环 境质量。 2017年全面完成畜禽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划定,通过关闭、搬迁或取缔禁养区畜禽养殖场(户),大力整治限养区和可养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确保养殖规模控制在环境容许范围内,鼓励大型养殖企业对生产垃圾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极大改善了农村禽畜污染问题。 (五)整治噪声污染,解决噪音扰民问题。 会同相关部门加强对建筑施工、文化娱乐、社会生活噪声污染常7 态化监管,禁止建筑施工单位擅自在夜间高噪声作业,酒吧、迪厅、KTV 等文化娱乐场所噪声排放在相应标准之内。进一步巩固烟花爆竹整治成果,严格查处违规燃放烟花爆竹行 为,及时劝阻制止燃放烟花爆竹行为。重点整治 “中高考 ”期间噪声污染问题,深入开展中心城区机动车禁鸣工作,纠正环境噪声污染违法行为 400 余起,解决噪音扰民问题,改善城区居民的生活环境。 (六)开展群众性绿色创建行动,构建绿色和谐社会。 市、区县相继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县创建规划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创建方案修编工作,全面启动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市教育局、市旅游和外事委员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经信委等部门分别负责推进绿色学校绿色酒店、绿色农庄 、绿色小区和环境友好型企业等创建工作。涌现了一批绿色学校如 XX崇实南校、 XX天门小学、慈利县第一中学等,一批环境友好型企业如 XX 康华实业有限公司、 XX 贵友环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XX 湘阿妹食品有限公司、湖南 XX 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等。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项资金申报资料不全。 按照市级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张财建 2015418 号)要求,使用专项资金的项目单位应提交申报资料,明确项目应达到的绩效目标等,但实际操作中,基本未提交项目详细绩效目标等申报材料,直接呈报资金使用方案给市政府领导审批后安排专项资8 金。 (二)专项资金配套难以落实。 由于全市基数大、范围广,各级财政安排的专项资金分配到某一个乡镇时,往往金额较少,如乡镇垃圾集中处理经费及村居日常保洁经费很少,无法满足工作需要。按照有关要求,区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资金用于环境专项整治不低于 30%,用于生态保护 不低于 50%,农村垃圾治理保障资金区县财政投入按农村人口增加至人均30 元以上,而在实际工作中,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区县财政的投入仍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 (三)专项资金分配标准有待进一步细化和科学化。 专项资金在分配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标准和依据,资金分配额度小且分散,引导方向不够明确和突出。 (四)工作开展不平衡,专项资金长效机制不健全。 一是由于资金有限,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不平衡,不可能全面投入。全市范围来看,就会出现重点整治的乡镇和村居与非重点整治的乡镇、村居效果相差较大。二是存在突击性整治情况,开展督促检查的时段与未开展督促检查时段的效果也不一样,部分地方还没有把环境整治当成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仅停留在应付检查的层面上,专项资金的长效机制不健全。 四、工作建议 (一)严格执行专项资金申报程序,强化资金使用效益。 严格按照市级环境整治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张财建 20159 418 号)要求,项目单位应提交申报材料、填报项目绩效目标,从源头 把好项目关,强化资金使用效益。 (二)改进考核方法及资金拨付流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改进目前相关考核办法,尽量使专项资金当年使用,避免资金结转,加快资金拨付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三)整合相关资金,加大专项资金配套投入。 整合各区县相关资金,加大向上争取相关专项资金力度,努力增加配套资金的投入,使环境整治工作在全市均衡全面开展,城乡环境整体改善。 (四)完善资金管理办法,增加资金分配的科学性。 健全专项资金的实施细则,建立更加科学、精细、全面的分配办法,减少主观随意性。 (五)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建立健 全专项资金绩效监控的长效机制。 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尤其是项目后期的跟踪问效监督,努力保住整治成果,避免反弹。 市级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专家组 2018 年 6月 15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