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市2015-2017年度市级贫困大学生救助专项资金三年整体绩效评价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XX市2015-2017年度市级贫困大学生救助专项资金三年整体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XX市2015-2017年度市级贫困大学生救助专项资金三年整体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XX市2015-2017年度市级贫困大学生救助专项资金三年整体绩效评价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XX市 2015-2017年度市级贫困大学生救助专项资金三年整体绩效评价报告 2 目录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 3 (一)资金到位情况 . 3 (二)资金使用情况 . 3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 4 三、专项资金绩效情况 . 4 (二)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 4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 4 (一)专项资金管理欠规范 . 4 (三)政策性资金和社会资助资金整合力度不够 . 5 五、相关建议(一)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使用 . 5 (二)制定科学测评量化标准,完善资金补助标准 . 6 (三)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使资助效益最大化 . 6 3 一、专项资金基本情况 2015-2017 年度市级贫困大学生救助专项资金预算安排金额共计700 万元 ,主要用于扶持我市家庭经济困难大学新生顺利入学。专项资金的扶持对象为:户籍在我市范围内,并在我市普通高中或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就读,且当年考上高等专科以上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前批本科批次录取的军事、公安、国防生、免费师范生、免费医学定向生等享受国家免费和补助政策的学生除外。项目立项依据为: XX 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共 XX 市委办公室、 XX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的通知(张办发 2016 13 号)。 (一) 资金到位情况 截止 2017 年 12 月 31 日,市财政局共下达市教育局 2015-2017年度市级贫困大学生救助专项资金 700 万元。其中: 2015 年度 100万元, 2016年度 300 万元, 2017年度 300万元,资金到位率为 100%。 (二)资金使用情况 截止 2018年 7月 31 日, 2015-2017年度市级贫困大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实际支出 698万元,资助学生 1444名,已通过市民族中学及市级、各区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拨付给各扶持对象,其中: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资助学生 57 名,共 28.5 万元;市民族中学资助学生 72名,共 36 万元;永定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资助学生 302 名,共 127万元;武陵源区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资助学生 49 名,共 24.5 万元;桑植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资助学生 416 名,共 208 万元;慈利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资助学生 548名,共 274 万元。 4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2018 年 5 月 24 日,市财政局下发 XX市财政局关于开展 2015-2017年度市级贫困大学生救助专项资金重点绩效评价工作的通知 (张财绩 2018 179 号 ),委托我所进行重点绩效评价。 2018年 6 月 12 日,我所正式进入现场,通过采取听汇报、查资料、实地查看等方式 ,收集相关材料。其中,实地查看项目资金占资金总额的 90.79%。 三、专项资金绩效情况 (一 )解决贫困学生就学问题,减轻了贫困学生家庭经济压力 该项资金通过分配指标,学校测评、公示,走访核实等一系列工作,确保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入学前,将资助款及时发放给资助对象,让这批学生顺利升学,有效地减轻了贫困家庭的送学负担,改变了他们的成长命运,有望使得这些贫困家庭从此走上脱贫的道路。 (二)实现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 教育是一个国家的未来,教育的好坏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崛起,大学生资助项目的目的是让更 多贫困家庭的学生拥有一次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实现教育公平。该专项自实施以来给数千名贫困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深造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摆脱贫困家庭的局限,提高就业本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专项资金管理欠规范 1.桑植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5 年度通过现金支付贫困大学生救助专项资金 26 万元( 52 人, 5000 元 /人),未打卡到人,不符合专5 项资金管理办法。 2.因学生账户信息不全,桑植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2017 年度市级贫困大学生救助专项资金剩余 2万元尚未支付。 (二 )家庭困 难程度难甄别,落实精准资助难度大 困难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类型十分复杂,特困家庭的困难程度一目了然、容易认定,而一般贫困程度的家庭因未制定家庭贫困程度测评量化标准,很难界定,该项目资助从补助标准上一刀切、不分档,特困的和一般困难的同享一种补助标准,导致特困家庭无法真正解决上学难问题。 (三)政策性资金和社会资助资金整合力度不够 目前,凡经过教育主管部门的资助项目和相关资金都能整合资源,打捆使用,确保资助对象不重复,但通过其他慈善团体和社会个人的资助项目因无法整合,导致 “一个对象多方救助 ”的现象。然而,我市每年 有近 8000 名高中毕业生,其中家庭困难的学生近 2000 余名,得到财政资金资助对象仅占 30%左右,没有实现专项资金及其他资金资助效益最大化。 五、相关建议(一)加强资金管理,进一步规范专项资金使用 规范专项资金管理,资金一律打卡到人,禁止现金发放,资金发放应公开透明,以杜绝截留、挪用等现象;及时发放专项资金,对支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以确保贫困大学生及时收到资助款,顺利入学;引入领导干部问责制,强化领导干部及财务人员的责任意识。 6 (二)制定科学测评量化标准,完善资金补助标准 建立技术标准,制定 “在校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测评量化标准 ”,评定出学生家庭的不同贫困程度,协调扶贫部门参照民政部门为建档立卡家庭制定、办理统一格式的卡片或证件,以此为证,使学校迅速核准补助对象。同时,根据贫困程度不一的家庭实行高低不等的补助标准,确保特困学生顺利完成各学段的就读,真正做到精准资助,落实精准扶贫。 (三)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使资助效益最大化 教育部门统计高中毕业生中的特困学生人数,财政部门以此数据为经费预算依据,将特困生全部纳入资助范围;建立 “经常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的联席会议制度 ”,发动社会 各方力量将资助资金有效整合,扩大资助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