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零食系列深度(一):休闲零食万亿江湖,百家争鸣静候霸主出现.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休闲零食系列深度(一):休闲零食万亿江湖,百家争鸣静候霸主出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休闲零食系列深度(一):休闲零食万亿江湖,百家争鸣静候霸主出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休闲零食系列深度(一):休闲零食万亿江湖,百家争鸣静候霸主出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休闲零食系列深度(一):休闲零食万亿江湖,百家争鸣静候霸主出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伐谋 -中小盘主题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2019.11.14 休闲零食系列深度(一): 休闲零食万亿江湖,百家争鸣静候霸主出现 中小盘 主题 任浪(分析师) 孙金钜 (分析师) renlangkysec 证书编号: S0790519100001 sunjinjukysec 证书编号: S0790519110002 休闲零食万亿市场,品牌化集中在路上 据中国食品工业 协会、中商产业 研究院、 Frost & Sullivan 的统计,我国休闲零食行业规模已超万亿,并且仍旧保持着 10%以上的快速增长。由于产品品类众多、进入门槛低,行业总体分散,其中以外资品牌为主导的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西式零食如糖果( CR3 超过 40%)、巧克力( CR10 为 82.1%)、膨化食品( CR5 超过 90%)、饼干( CR10 为 63.7%)等品类集中度较高, 而 标准化程度较低的烘焙、本土特色的卤制品以及小品类休闲零食的集中度还很低。消费升级背景下,整体休闲零食都处于品牌化集中 的进程中,大品类建议关注国内厂商主导且集 中度相对较低的烘焙和卤制品,小品类建议关 注综合性的平台 公司 。休闲零食消费的即时性和体验性决定了线下 是 核心渠道, “宅文化 ”盛行、方便快捷的优势 则 推动 了 休闲零食电商渗透率 的 持续快速提升,线上线下各有优劣,渠道融合发展的新零售模式是未来发展方向 。 细分领域众多,发展模式百家争鸣,争做行业龙头 深耕大品类模式:大品类市场规模足够大,企业多从产品端出发,深耕某一品类,成就单品类的龙头。烘焙领域,健康化推动行业由长保向短中保消费升级。短保烘焙目前处于量增阶段,产品单价和消费频次的 增长潜力巨大,线下品牌连锁门店模式在租金 和人工成本持续上涨的背景下发展受阻, “中 央工厂 +批发 ”的发展更快。 “中央工厂 +批发 ”模式下渠道高周转是核心,线下渠道布局和供应链保障能力是护城河。休闲卤制品作为本土特色休闲零食,辣味上瘾特性促使行业成为休闲零食增速最快的子品类。消费升级背景下,包装化和品牌化是休闲卤制品的发展方向,线下品牌连锁门店模式推动行业品牌化集中。 多品牌、多品类战略:休闲零食品类众多,且不断有快速成长的品类出现。专注于快速增长的产品品类,不断打造新的爆款产品和品牌也是一种发展模式,其中达利食品 最为典型。持续不断的新爆品打造能力是核心 ,强大的产品创新实力、全产业链的布局、全 国化的销售网络、快速反应跟进是持续爆款打造能力的保障。 渠道端出发,打造全品类休闲零食平台:小品类休闲零食市场极度分散,更适合零售品牌商从渠道端出发整合形成综合性的零食平台。目前已经形成了单品类、单渠道或者区域性的龙头品牌,未来均向着多品类、全渠道、全国化的龙头迈进。 受益 公司:盐津铺子、三只松鼠、桃李面包、绝味食品 烘焙领域重点 推荐 由小品类切入中保领域且处于新产品快速放量期的盐津铺子 ,同时 短保烘焙龙头将 充分 受益行业 集中度 提升 。休闲卤制品 领域 , 线下品牌连锁模式下的龙头 绝味食品 最受益 。休闲小零食 领域 , 已经完成多品类拓展,正在向线下全渠道扩张,有望成长为全国化、多品类综合性龙头平台的三只松鼠 最受益 。 风险提示: 经济大幅下行,消费降级等 。 相关研究报告 中小盘研究 团队 开源证券 证券研究报告 伐谋-中小盘主题 中小盘研究 伐谋 -中小盘主题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目 录 1、 休闲零食万亿市场,品牌化集中在路上 . 4 1.1、 休闲零食万亿市场,品种多样且仍保持较快增长 . 4 1.2、 行业分散,消费升级、品牌化集中在路上 . 5 1.3、 大品类关注烘焙、卤制品和坚果,小品类关注综合性平台 . 7 1.4、 线下渠道为主, 线上渠道快速发展,融合发 展是大趋势 . 8 2、 百家争鸣,模式各异争做行业龙头 . 9 2.1、 深耕大品类,成就单品类行业龙头 . 10 1.1.1、 烘 焙:健康化推动行 业由长保向短中保产品升级 . 10 1.1.2、 休闲卤制品:本土特色休闲零食,连锁门店模式驱动品牌集中 . 11 2.2、 多品类、多品牌战略,不断打造新爆款产品 . 13 2.3、 从渠道端出发,打造全品类零食平台 . 13 3、 受益 公司:三只松鼠、桃李面包、绝味食品、盐津铺子 . 15 3.1、 盐津铺子:全产业链布局,小品类向大品类扩张开启新成长 . 15 3.2、 三只松鼠:休闲小零食龙头,打造全品类综合平台 . 16 3.3、 桃李面包:短保烘焙龙头,强供应链能力打造护城河 . 17 3.4、 绝味食品:休闲卤制品龙头,优秀管控能力助力持续扩张 . 18 4、 风险提示 . 20 图表目录 图 1: 中商产业预计我国休闲食品 2018 年将超万亿 . 4 图 2: 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我国休闲食品 2014 年已超万亿 . 4 图 3: Frost&Sullivan 统计我国休闲食品 2018 年超万亿 . 5 图 4: 我国休闲食品人均消费量仍远低于主流发达国家 . 5 图 5: 已有数十家品牌推出每日坚果产品 . 6 图 6: 网红手撕面包产品的品牌已有数十家 . 6 图 7: 外资品牌主导的西式零食集中度较高 . 6 图 8: 国内厂商为主的休闲零食品类集中度都较低 . 6 图 9: 近年来国内零食品牌厂商相继实现上市 . 7 图 10: 烘焙是休闲零食中的第一大品类 . 8 图 11: 休闲卤制品是休闲零食中增速最快的大品类 . 8 图 12: 休闲小零食 仅形成了区域性的品牌商 . 8 图 13: 休闲小零食在各子品类形成了龙头品牌 . 8 图 14: 我国休闲食品电商渠道的渗透率快速提升至 9.8% . 9 图 15: 达利食品烘焙收入 2016 年开始增长乏力 . 10 图 16: 桃李面包收入持续保持 20%左右的复合增速 . 10 图 17: BreadTalk 收入在 2015 年达到巅峰后持续下滑 . 11 图 18: 克莉丝汀收入较 2012 年巅峰下滑了一半以上 . 11 图 19: 克莉丝汀和 BreadTalk 均有 经营不善关店情况 . 11 图 20: 桃李面包的存货周转率显著高于达利食品 . 11 图 21: 我国休闲卤 制品市场规模 2020 年将达 1235 亿元 . 12 伐谋 -中小盘主题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 22: 我国休闲卤制品正向着包装化的趋势发展 . 12 图 23: 我国休闲卤制品正向着品牌化的趋势发展 . 12 图 24: 品牌连锁门店渠道占比将持续快速提升 . 12 图 25: 达利食品持续的新爆品打造能力是公司增长的核心动力 . 13 图 26: 小品类零食渠道品牌快速发展,向全品类、全渠道、全国化龙头进发 . 14 图 27: 公司是小品类休闲零食中少有的全产业链布局的多品类品牌商 . 16 图 28: 三只松鼠仅用 7 年即完成了上市,成为了小品类休闲零食的龙头 . 17 图 29: 公司已经初步完成全国化的生产销售布局 . 18 图 30: 公司已完成 全国化的生产基地和销售网络布局 . 19 表 1: 口味的差异化、满足人类需求和消费场景的多样化决定了我国休闲食品的品类众多 . 5 表 2: 行业 受益 公司 盈利及估值 . 20 伐谋 -中小盘主题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 休闲零食万亿市场,品牌化集中在路上 1.1、 休闲零食万亿市场,品种多样且仍保持较快增长 休闲零食是人们在主食之外,在闲暇、休息时吃的食品,品种多样,大致上可以分为谷物类休闲食品(烘焙、膨化类、油炸类)、糖果巧克力、坚果炒货、休闲豆制品、休闲素食蔬菜果、肉干肉脯、果冻、果脯蜜饯、西式甜点等。休闲零食指代的是一类正餐以外、充饥性需求较弱、强调消费场景、满足多维度需求(包括健康化,更多功能延伸,融入更多情绪价值等)、单品或者多品创意融 合、可散售的即食类食品。需求的多样化、消费场景的多样化也就决定了休闲零食行业产品和品类的 多样化,华中地区龙头良品铺子的产品组合已经超过了 1000 种,华东地区龙头来伊份的 SKU 超过了 800 个,即使产品品类相对较少的线上龙头三只松鼠的产品组合也超过了 500 款。休闲零食由于界定边界的差异,行业规模存在多个统计口径,但均显示目前我国休闲零食市场规模已破万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推算,休闲零食市场包含一切 “少量方便包装食品 ”,市场规模在 2017 年已超 9000 亿,增速保持在11-12%左右,预计目前市场规模已超万亿。据中国 食品工业协会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年产值从 2005 年的 2552 亿元增长到了 2014年的 10620 亿元,年复合增速 17.17%,预计到 2020 年行业市场规模将接近 2 万亿。据 Frost & Sullivan的统计数据, 2018年我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为 10297亿元,2012-2018 年的 CAGR 为 12.26%。虽然我国休闲零食销量巨大,但人均消费仍远低于主流发达国家,仍有较大的成长空间。据 Euromonitor 统计数据, 2015 年我国休闲零食人均消费量为 2.15KG,韩国和日本分 别为 2.49KG 与 5.63KG,英国、美国则分别为 9.53KG 与 13.03KG。我国人均 休闲零食的消费量与韩国接近,但较日本还有翻倍以上的提升空间,较英国和美国则分别还有 3-5 倍的成长空间。同时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消费者对于休闲零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休闲食品正逐步向健康化、高端化升级,休闲零食行业整体价格也随之稳定提升。量价齐升,我们认为中国休闲零食行业仍将继续保持 稳健 较快增长。 图 1: 中商产业预计我国休闲食品 2018 年将超万亿 图 2: 食品工业协会统计我国休闲食品 2014年已超万亿 数据来源:中商产 业研究院、开源证 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开源证券研究所 91910%2%4%6%8%10%12%14%16%0200040006000800010000中国休闲零食行业规模(亿元)增长率( %)1061717%0%5%10%15%20%25%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休闲食品行业规模(亿元)休闲食品行业增长率伐谋 -中小盘主题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 3: Frost&Sullivan 统计我国休闲食品 2018 年超万亿 图 4: 我国休闲食品人均消费量 仍 远低于主流发达国家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Euromonitor、开源证券研究所 表 1: 口味的差异化、满足人类需求和消费场景的多样化决定了我国休闲食品的品类众多 坚果炒货 话梅类 果脯果干 肉类零食 海味零食 素食山珍 饼干糕点 糖果布丁 膨化食品 礼品礼盒 碧根果 话梅粒 苹果 脯 牛肉粒 鱿鱼丝 鱼豆腐 饼干 口香糖 薯片 糖果礼盒 炒花生 杨梅粒 杏脯 卤鸭脖 海苔片 豆干 锅巴 牛轧糖 雪饼 果冻礼盒 开心果 酸梅粒 桃脯 卤鸡爪 鱼干 鸡蛋干 蛋糕 软糖 麦圈 麻薯礼盒 核桃 乌梅粒 蜜枣 猪肉脯 裙带菜 卤藕 麻薯 奶片 虾条 坚果礼盒 炒杏仁 果丹皮 葡萄干 章鱼足 金针菇 沙琪玛 巧克力 爆米花 零食礼包 山楂片 芒果干 海带结 威化饼 果冻 资料来源:亿欧智库、开源证券研究所 1.2、 行业分散,消费升级 、 品牌化集中在路上 品种众多、进入门槛 低,整体行业分散, 其中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西式零食品类被外资垄断相对集中,其他国内厂商主导的品类集中度都较低。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域由于气候、饮食习惯、消化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口味偏好,如 “南甜北咸 ”、“东辣西酸 ”等。口味偏好的差异、食材的多样化、西式零食的进入,以及休闲零食本身满足人类需求和消费场景的多样化,造就了休闲零食行业品类和品种的多样化。我国的休闲零食,尤其是本土化的传统零食,生产工艺大多来自传统的手工制作,很多没有统一的工艺标准,产品品质和口味差异也较大,标准化程度较低。同时,休闲零食行业的进入 门槛很低,爆款产品 出来之后很容易被后来者 快速 跟进模仿,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以近年来爆红的每日坚果和手撕面包为例,沃隆在 2015 年4 月推出按人体每日营养需求配比的坚果组合 “每日坚果 ”后 ,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洽洽食品、来伊份、新农哥、中粮、姚生记等数十家企业也相继推出了每日坚果产品;同样目前市场上手撕面包的品牌也已有包括三只松鼠、盼盼、良品铺子、百草味、桃李、乐锦记、来伊份、葡记等数十家。品种众多、标准化程度较低,叠加行业门槛低,带来了整体行业 竞争格局的 分散。不过分品类来看,对于标准化 程度较高的西式零食 ,如糖果、巧克力、 薯片和饼干等,由外资品牌主导,市场集中度较高。巧克力市场上, 2016 年我国巧克力销售额的 CR10 为 82.1%,其中前两名玛氏(旗下主要品牌为德芙)和费列罗分别占比 39.8%和 17.8%,市场集中度较高。糖果市场中传统糖果阿尔卑斯、雅客和大白兔占据市场份额分别为的 15%、5145 59766623 735582249191102970%2%4%6%8%10%12%14%16%18%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休闲食品市场规模(亿元) 同比2.15 2.495.639.5313.0302468101214中国 韩国 日本 英国 美国人均休闲食品消费量( KG)伐谋 -中小盘主题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13%和 12.5%, CR3 为 40.5%;功能性糖果雅客、荷氏和金嗓分别占 22.5%、 18.3%和 11.2%, CR3 为 52%;胶基糖果中绿箭、益达和乐天分别占 49.9%、 22.6%和 9.7%,CR3 达到了 82.2%。膨化食品市 场上(主要为薯片) ,乐事、上好佳、好丽友、品客、可比克、艾比利等品牌占据了零售渠道 9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中,乐事以超过 25%的市场份额稳居第一。饼干市场上, CR10 为 63.7%,其中前两名分别为乐滋中国和徐福记,分别占据 14.4%和 8.9%的市场份额。而对于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的烘焙类(根据保质期可分为短中长保产品,存在众多的小型面包糕点店),本土化的休闲卤制品、坚果炒货以及规模较小的小品类休闲零食而言,国内厂商占据主导,市场也更为分散。 2016 年我国烘焙食品市场 CR5 为 21.7%,其中达 利食品、桃李面包和 嘉顿市场份额为前三 ,分别占比 7%、 6.6%和 3.4%。休闲卤制品的 CR5为 21.4%,前五名分别为绝味、周黑鸭、紫燕、煌上煌和久久丫,市占率分别为 7.4%、6.8%、 3.4%、 2.4%和 1.4%。坚果炒货的 CR5 为 17.2%,前五名分别为恰恰、三只松鼠、百草味、良品铺子和来伊份。小品类休闲零食的市场集中度则更低,果脯蜜饯前五大品牌分别为溜溜果园、怡达、御食园、佳宝和华味亨, CR5 仅 2.08%;肉类零食的前五大品牌为有友、五洲、棒棒娃、母亲、品品, CR5 为 7.87%;豆制品的前五大品牌为奇爽 、盐津铺子、口口香 、华鹏、吴府记, CR5 为 1.48%。 图 5: 已有数十家品牌推出每日坚果产品 图 6: 网红手撕面包产品的品牌已有数十家 资料来源:天猫商城、开源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天猫商城、开源证券研究所 图 7: 外资品牌主导的西式零食集中度较高 图 8: 国内厂商为主的休闲零食品类集中度都较低 数据来源: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中国产业信息 网 、开源证券研究所 消费升级,国内休闲零食品牌商相继上市,品牌化集中在路上。 消费升级的背景下,82.10%40.50%52%82.20% 90%63.70%0%10%20%30%40%50%60%70%80%90%100% 21.70% 21.40%17.20%7.87%2% 1.48%0%5%10%15%20%25%伐谋 -中小盘主题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原本行业极度分散、无序竞争 的休闲零食品类亦开始有国产品牌厂商崛起,如烘 焙领域的达利园、盼盼、桃李,休闲卤制品领域的绝味、周黑鸭,坚果炒货领域的三只松鼠、恰恰、百草味,肉类零食领域的有友、棒棒娃,果脯蜜饯领域的溜溜果园,豆制品领域的奇爽、盐津铺子等等。国内厂商主导的休闲零食品类也正走在外资品牌主导西式零食的品牌化集中的道路上。并且我们可以看到近年来,国内的休闲零食品牌厂商纷纷实现了上市,其中最为老牌的是 2011 年上市的恰恰股份和好想你,2012 年上市了煌上煌, 2015 年上市了桃李面包和达利食品, 2016 年来伊份、元祖股份、桂发祥、周黑 鸭上市,好想你收购百草味, 2017 年盐津铺子、绝味食品、香飘飘上市, 2019 年三只松鼠和有友食品上市 。随着国内休闲零食品牌商的上市,品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资本实力也进一步得到加强,未来我国休闲零食的品牌化集中将进一步加速。 图 9: 近年来国内零食品牌厂商相继实现上市 数据来源: Wind、开源证券研究所 1.3、 大品类关注烘焙、卤制品和坚果,小品类关注综合性平台 休闲零食大品类建议关注快速成长且集中度相对较低的烘焙、卤制品和坚果。 分品类看,休闲零食中烘焙、糖果巧克力、膨化食品、休闲卤制品、坚果炒货和饼干占比较大,占 比分别为 22%、 11%、 10%、 9%、 9%和 6%,属于休闲零食的大品类。大品类中目前糖 果巧克力、膨化食品、饼干等西式零食已被外资品牌垄断,市场集中度较高,国内厂商未来的机会不大,建议关注国内厂商主导且集中度较低的烘焙、休闲卤制品和坚果炒货品类。烘焙糕点类作为休闲零食的第一大品类,占休闲零食的比例达 22%,行业规模超 2000 亿,并且仍旧保持 10%以上的快速增 长。休闲卤制品作为本土特色产品,国内厂商具备天然优势,目前行业规模已近千亿,据 Frost & Sullivan的预计,我国休闲卤制品行业规模在 2020年将 达到 1235亿元, 2015-2020年的复合增速为 18.8%,是所有品类中复合增速最快的品类。以绝味、周黑鸭、紫燕、煌上煌、久久丫为代表的专业连锁门店正在 快速发展,引领休闲卤制品行业向品牌化集中。坚果炒货行业规模亦近千亿,传统的 种子 坚果炒货产品相对成熟且增长较慢,瓜子领域诞生了恰恰这一龙头品牌。近年来海外 树 坚果产品的涌入驱动行业进入了新的一轮成长,特别是借助电商渠道取得了 全国化的 快速 扩张 ,诞生了三只松鼠、百草味等坚果电商品牌。瓜子龙头恰恰食品在 2016 年推出 “小黄袋每日坚果 ”,也开始发力坚果品类, 2018 年 公司坚果品类的收入即超过了 5 亿元。 23510131502468101214162011 2012 2015 2016 2017 2019国内休闲零食上市企业数量伐谋 -中小盘主题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图 10: 烘焙是休闲零食中的第一大品类 图 11: 休闲卤制品是休闲零食中增速最快的大品类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开源证券研究所 数据来源: Frost & Sullivan、中国产业信息 网 、开源证券研究所 小品类零食品牌商正向着 多品类、全国化平台迈进。 小品类休闲零食行业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行业还处于品牌化的初期,目前仅形成了部分区域性或细分子品类的品牌商:如华东地区的 “来伊份 ”、 “天喔 ”、 “华味亨 ”,华中地区的 “盐津铺子 ”、 “良品铺子 ”,西南地区的 “徽记食品 ”;细分行业则有坚果领域的 “三只松鼠 ”,炒货领域的 “恰恰 ”,果脯蜜饯领域的 “溜溜果园 ”,肉干肉脯领域的 “棒棒娃 ”、 “有友 ”,果干领域的 “好想你 ”等。小品类休闲零食的单个子品类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单 品类的优势品牌在做到一定市场份额之后即面临增长乏力的困境,顺势拓展新品类是绝大多 数公司的选择。坚果领域的龙头 “三只松鼠 ”开始拓展果干、花茶、干果、零食(肉干肉脯、烘焙类、糕点等),炒货领域的龙头 “恰恰 ”也开始拓展坚果、薯片等新品类,盐津铺子则在原有的干杂品类上拓展了烘焙、果干、辣条等新品类。单品类向多品类覆 盖,区域性品牌向全国化扩张是行业发展的方向,各大品牌商都在向着多品类、全国化的龙头平台迈进。 图 12: 休闲小零食仅形成了区域性的品牌商 图 13: 休闲小零食在各子品类形成了龙头品牌 资料来源:开源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各公司官网、开源证券研究所 1.4、 线下渠道为主,线上渠道 快速发展,融合发展是大趋势 休闲零食消费的即时性、体验性决定了线下渠道为主, “宅文化 ”下电商渠道快速发展但 亦 有瓶颈,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是未来方向。 休闲零食的消费非必须,计划性22%11%10%9%9%6%33%烘焙糕点类糖果巧克力膨化食品休闲卤制品坚果炒货饼干其他小品类18.8% 16.6%11.4% 10.6% 9.9% 9.8% 13.0%0.0%5.0%10.0%15.0%20.0%2015-2020年的复合增速(预计)伐谋 -中小盘主题 请务必参阅正文后面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不强,更多为即时性消费,对产品的体验性要求高,消费场景以线下为主,线 下渠道的占比达 90%。不过随着国内电商的快速发展以及单价高可囤货的坚果类零食在电商渠道的火爆,休 闲零食电商渠道的渗透率持续提升,诞生了三只松鼠、百草味等电商渠道的品牌。电商渠道具备方便、快捷的优势,符合现代年轻人 “宅文化 ”的消费习惯,据贝恩咨询的统计数据, 2017 年休闲零食行业电商渠道的占比已经快速提升到了 9.8%。但电商渠道同样存在缺乏即时体验性,并且由于快递成本的存在,需要高客单价覆盖物流成本, 适用于 高单价可囤货的休闲零食品种。在电商渠道红利消退,线上引流成本逐步提升的背景下,休闲零食线上渠道的增速也开 始放缓。线下渠道具备良好的即使体验性,但实现跨区域销售难度大(尤其是采用连锁门店经营模式),线下品牌商大 多为区域性品牌。线上平台可以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的购物习惯,并且形成的品牌效应为全国化的品牌效应,可以帮助线下实现跨区域 的销售。因此整合线上的数字化和品牌资源以及线下的即时性体验,对于未来的消费者而言至关重要,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 “新零售 ”模式是未来休闲零食的发展方向。电商渠道的龙头三只松鼠在 2016 年开设首家线下门店之后,持续开拓线下渠道,截止 2019 年中已经开设了 73 家松鼠投食店和 78 家联盟小店, 2019H1 公司线下渠道收入 2.73 亿,占收入比例达到 6.06%。华东线下休闲零食龙头来伊份近年来则是发力电商渠道, 2019H1公司电商渠道收入达到 2.2亿,占收入比重达到 10.8%。华中地区的龙头良品铺子则是更早发力电商渠道, 2018H1 来看电商和线下渠道的占比分别为 44.5%和 55.5%。 图 14: 我国休闲食品电商渠道的渗透率快速提升至 9.8% 数据来源:贝恩咨询、开源证券研究所 2、 百家争鸣,模式各异争做行业龙头 休闲零食品类众多,不同品类的竞争环境和竞争格局各异,不同品类的品牌商选择了不同的模式来突围。对于大 品类休闲零食而言,单一品类的市场规模即足够大,大多数厂商均是从产品端出发,深耕某一大品类成就单一品 类的龙头,或者采用多品类、多品牌战略,不断打造新的爆款产品。而对于小品类休闲零食而言,单一品类市场规模较小,单品类战略在发展 到一定程度时将遇到瓶颈,多品类战略是多数公司的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