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产业债评级调整研究报告.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产业债评级调整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产业债评级调整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产业债评级调整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产业债评级调整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9-2020年产业债评级调整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产业债评级调整研究 报告目录 一、 产业债主体评级调整概况 . 4 二、产业债主体评级调整原因 . 9 1、 行业景气度上行。 .11 2、 产品结构与布局优势。 .12 3、 股东支持。 .13 4、 并购重组。 .13 5、 财务实力增强。 .14 三、总结 . 17 【摘要】 2019 年产业债主体评级上调企业数量同比继续减少,下调企业数量继续小幅 增加,信用质量下滑向高信用等级企业蔓延;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持续支撑钢铁、 水泥等过剩产能行业信用质量的继续提升,产品结构与布局优势、财务实力增强等个性化因素是产业债 主体评级上调的重要考察因素,其中“并购重组”成为企业主体评级上调的主要原因之一;虽 然整体融资环境有所改善,但债券市场“暴雷”事件造成的余波未尽,前期信用风险不利因素仍在持续释放,产业债主体评级下调个性化原因突出。 预计 2020 年,产业债评级上调企业数量将继续下降,前期积攒的信用风险将继续释放, 且不排除高等级企业因其公司治理、或有风险等因素导致信用质量下滑的风险。具有业务布局和产品优势、财务实力较强、治理完善、流动性管理较强的头部企业竞争优势将更加明显, 而主营业务竞争能力不强、财务实力较弱、存在治理与管理问题的企业信用风险仍将抬升。 一、 产业债 1主体评级调整概况 2019 年产业债主体评级上调企业数量同比继续减少,下调企业数量继续小幅增加 根据 Wind 披露的数据, 2019 年,产业债评级上调(包括级别或展望上调)的企业有 98 家,同比下降 20.00 ,其中级别上调的企业有 92 家,同比下降 16.36 ,展望上调的企业有 8 家,同比减少 7 家。同期,产业债评级下调(包括级别或展望下调)的企业有 96 家,同比小幅增长 6.67 ,其中级别下调的企业有 82 家,同比增长 9.33 ,展望下调的企业有 14家 2,同比减少 1 家。 总体来看, 2019 年产业债评级调整延续 2018 年趋势,评级上调企业数量继续减少,评级下调企业数量继续小幅增加。 图 1: 2016 年 2019 年评级上调企业数量 图 2: 2016 年 2019 年评级下调企业数量 2019 年评级上调企业初始级别以 AA+为主,下调企业有所分化,信用质量下滑向 AA+ 和 AAA 企业蔓延 从级别迁移情况来看, 2019 年,评级上调企业中级别由 AA+上调至 AAA 的企业占比达 45.65 ,由 AA 上调至 AA+的企业占比为 41.30 ;相较之下,展望上调的企业中主体级别为 AA 的企业占比为 62.5 ,主体级别为 AA+的企业占比为 25 。此外,主体级别被两家评级机构上调的企业有 13 家,被 3 家评级机构上调的企业有 1 家(唐山冀东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上调前后各家评级机构给予的主体级别均保持一致;被同一家评级机构年内两次上调级别的企业有 1 家,为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3。整体看来,主体评级上调企业初始级别仍以 AA+为主, 且评级机构对级别略低的企业评级上调更谨慎一些,以上调展望为主。而从级别调整跨度来看,2019 年涉及跨级别调整的企业有 5 家,均为上次评级距当年评级时间较久的受评主体。 表 1: 2019 年产业债评级上调 4迁移矩阵 期初 期末 AAA AA+ AA- AA 总计 AA+ 42 2 44 AA 3 38 5 46 AA - AA- 2 1 7 10 总计 45 42 1 12 100 同期,评级下调企业中初始级别为 AA 的企业占比最高,为 30.95 ,同比下降 34.61 个百分点; AA+次之,为 20.24 ,同比提升 11.35 个百分点; AAA 企业占比为 5.95 ,同比提升 1.51 个百分点; AA-及以下企业占比为 42.86 ,同比大幅提升 21.75 个百分点。与此同时, 展望下调的企业中初始级别为 AA 的企业占比为 78.57 , AA+的企业占比为 14.29 , AA-的企业占比为 7.14 。本年调级企业中有 11 家企业被 2 家评级机构下调级别,其中有 7 家企业年初和年末不同机构级别保持一致。从级别跨度来看,年内跨级别调降的企业有 58 家,同比增加 3 家,占比达 58.59 。此外,下调企业中有 33 家企业均在 2019 年以前就已经被下调评级,其中有 2 家在 2018 年首次违约,有 19 家于 2019 年首次违约。综合来看, 2019 年评级被下调的企业有所分化, AA-及以下企业占比明显提升,且信用质量下滑向 AA+和 AAA 企业蔓延,显示产业 债信用质量恶化的趋势仍未缓解。 2019 年产业债新增违约主体 33 家,同比增长 17.85 ,其中 2019 年之前已出现评级下调的企业占比 51.52 。 整体来看, 2019 年评级上调企业初始级别以 AA+为主,但下调企业有所分化, AA-及以下客户评级下调占比明显提升,且信用质量下滑向 AA+和 AAA 企业蔓延。 表 2: 2019 年产业债评级下调 5迁移矩阵 期初 期末 AAA AA+ AA AA- A+ A A- BBB+ BBB BBB- BB+ BB B CCC CC C 总计 AAA 1 1 1 1 1 5 AA+ 2 5 1 1 1 1 1 7 19 AA 11 15 1 2 1 2 1 5 38 AA- 1 3 2 1 1 1 5 14 A+ 1 1 1 3 6 A 1 1 1 2 5 A- 1 1 2 BBB+ 2 2 BBB 1 2 1 4 BBB- 1 1 BB+ - BB 2 2 B - CCC - CC 2 2 C - 总计 - 3 17 17 4 4 1 1 8 1 2 6 2 1 3 30 100 4 包含级别和展望调整,下同。 5 有 4 家企业由于不同机构降级前后级别不一致,因此并未去掉。 2019 年产业债评级上调企业以国有企业为主,评级下调企业以民营企业为主 从企业性质来看, 2019 年产业债评级上调企业以国企为主,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合计 69 家,占比达 69.00 ,而民企占比仅有四分之一。与之相对的是产业债评级下调企业中民企占比超过 60 ,其中,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评级被下调的合计 24 家,占比为 25.00 ,而民营企业评级下调数量为 62 家,占比达 64.58 。 图 3: 2019 年产业债评级上调企业性质 图 4: 2019 年产业债评级下调企业性质 2019 年评级上调企业集中于房地产、交通运输、综合和钢铁等行业,机械设备、建筑装饰、化工和综合业内企业评级下调数量较多 按照申万一级行业来区分, 2019 年房地产行业仍是上调级别数量最多的行业,评级上调企业 15 家,占比达 15.00 ,交通运输行业 2019 年评级上调企业明显增加,上调数量同比增加 10 家至 15 家,占比同为 15.00 ,其后是综合、钢铁、建筑材料和商业贸易等行业,评级上调企业数量分别为 8 家、 8 家、 7 家和 7 家,合计占比达 30.00 。 图 5: 2018 年 2019 年产业债评级上调企业行业分布(家) 本年产业债评级下调企业所属行业分布中,机械设备和建筑装饰行业评级下调数量最多,均为 8 家,占比均为 8.42 ,化工和综合并列第三,均有 7 家,占比均为 7.37 ,其余传媒、房地产、汽车等行业分布较为平均,本年新增国防军工、家用电器和电气设备行业违约企业。 图 6: 2018 2019 年产业债评级下调企业行业分布(家) 20182019 年末钢铁、交通运输、建筑材料等行业中 AAA 企业占比增幅较 2017 年末超过 10 ,主要是供给侧改革等政策推动行业景气度回暖、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信用资质提升明显所致;而电气设备、化工、传媒、纺织服装等行业内企业主体评级分布明显下沉,体现出行业内企业信用质量下滑趋势。全市场 AA+及 AAA 企业占比分别由 2017 年末的 21.46 和 14.68 上升至 2019 年末的 24.28 和 24.58 , AA+和 AAA 企业占比明显提升,同时 A+及以下占比也由 1.70 上升至 5.96 ,总体上看,各行业信用水平有所分化。 图 7: 2017 年末各行业主体信用等级分布( %) 图 8: 2019 年末各行业主体信用等级分布( %) 二、产业债主体评级调整原因 产业债主体评级的调整主要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下使得企业盈利或债务负担等改善或恶化所致。依据各机构出具的评级报告,本文将 2019 年产业债主体评级上调的主要原因归类为行业景气度上行、产品结构与布局优势、股东支持、并购重组和财务实力增强等;下调 的主要原因归类为行业景气度下行、业务布局和竞争力减弱、财务实力下降、或有风险和治理与管理问题等。 2019 年,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持续支撑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行业信用质量的继续提升, 产品结构与布局优势、财务实力增强等个性化因素是产业债主体评级上调的重要考察因素, 其中“并购重组”成为企业主体评级上调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9 年,供给侧改革政策的持续支撑钢铁、水泥等过剩产能行业信用质量的继续提升, 产品结构与布局优势、财务实力增强等个性化因素是产业债主体评级上调的重要考察因素, 其中“并购重组”成为企业主体评 级上调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将 2019 年产业债主体评级上调原因大致归结为行业景气度上行、业务结构与布局优势、股东支持、并购重组和财务实力增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