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物联网下新生态, RISC-V 大有可为 构建 RISC-V 新生态, 中国 有望成为 中坚力量 : RISC-V 指令集是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原理建立的 第五代 开放指令集架构 ,具有开源、精简、模块化设计等一系列优势。 2015 年 RISC-V 基金会成立, RISC-V 很快便 获得多家半导体巨头 及 多国政府 的支持,拥有 了 大量开源实现和流片案例,产业生态 逐步 进入快速发展期 。 对于国内市场来说, 全新的RISC-V 使得我国得以与其他国家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有望在全新生态构建中树立话语权,另外,其 开源的特点有利于我国自主可控 的实现 。目前,我国本土已 建立 了 两大 RISC-V 联盟 , 国内厂商 也已 相继发布多款 该 指令集的芯片产品 ,中国 有望成为 未来的 中坚力量。 5G 为万物互联赋能,物联网 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 当前全球物联网应用主要分为三大主线:面向需求侧的消费性物联网、面向供给侧的生产性物联网以及与智慧城市发展相关的物联网 。 物联网下游场景极具多元化, 其中的诸多场景对已有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 ,这也成为了物联网发展瓶颈之一。 支持 更大带宽、更低时延、更高可靠性和更多连接数的 5G 网络 自标准探讨之日起就 以 为 各 物联网 场景 服务 为主要定位 , 随着 5G 网络 商用新周期的开启,物联网有望迎来快速发展期 。 物联网 时代 , RISC-V 大有可为 :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指令集架构 已经形成了较为 稳定的市场格局 , X86 和 ARM 作为当前最成功的两大指令集, 一个主宰了服务器和 PC 市场 ,另一个 则 统治 了移动 通讯 市场 。全新的 RISC-V 指令集很难在短期内挑战现有竞争格局, 而 全新的物联网市场 为 RISC-V 的 发展 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RISC-V 具有 开源、精简、模块化的特征完全符合 物联网市场 下游 多元化、碎片化的应用场景,有望 提供更高性价比的服务,成为未来物联网市场的首选 。 此外, 2020 年 8 月 15 日,根据英国媒体,英伟达将以 400 亿英镑的价格收购 ARM、这将导致 ARM 中立性难以维持,开源指令集 RISC-V 有望被进一步广泛应用。 投资建议 : 我们认为 , 凭借开源、精简等特性以及在 物联网时代 的发展潜力, RISC-V 有望在国内市场迎来发展机遇。 建议 重点 关注 致力于提供芯片设计服务和 IP 授权服务的龙头公司 芯原股份 。 物联网下游 市场 极度 碎片化 ,因此 芯片 设计也更具多元化,更多的设计需求有望推动公司设计业务和授权业务的全面发展 。 另外, 公司 作为首任理事长单位,与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协作,成立中国 RISC-V 产业联盟( CRVIC), 是国内 RISC-V 领域的引领企业 。 目前, 公司 正 积极进行基于 RISC-V 指令集的定制技术研究 ,同时 入股芯来科技 ,布局 RISC-V处理器内核研发 , 有望在未来 物联网 时代获得先发优势。 Table_Tit le 2020 年 08 月 17 日 通信 Table_BaseI nfo 行业深度分析 证券研究报告 投资 评级 领先大市 -A 维持 评级 Table_Fir st St ock 首选股票 目标价 评级 Table_Char t 行业表现 资料来源: Wind资讯 % 1M 3M 12M 相对收益 3.62 -5.16 -24.96 绝对收益 9.57 17.91 4.81 彭虎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7120001 penghuessence 陈昊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9120001 chenhao1essence 相关报告 5G 智造系列二:智能制造工业互联,企业数字化是关键,软件自主可控是核心 2020-08-16 【安信通信每周观点】政策出台利好我国工业软件发展,华为构筑产业生态核心能力 2020-08-09 【安信通信每周观点】北斗三号系统正式开通,产业链迎来新机遇 2020-08-02 【安信通信每周观点】移动互联网流量保持高速增长,继续推荐光通信产业 2020-07-26 【安信通信每周观点】华为上半年业绩亮 丽 , 国 内 各 地 5G 建 设 加 速 2020-07-19 -7%-1%5%11%17%23%29%35%2019-08 2019-12 2020-04通信 沪深 300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风险提示: RISC-V 生态发展不及预期;物联网 应用 发展不及预期。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依托产业联盟,未来大有可为,中国是 RISC-V 阵营中坚力量 . 5 1.1. RISC-V 诞生和发展 应运而生,获巨头产业联盟支持 . 5 1.1.1. RISC vs CISC . 5 1.1.2. RISC-V 的诞生及发展 . 5 1.2. RISC-V 特点 优势显著,构建完整生态,未来大有可为 . 6 1.2.1. 开源、轻量化、模块化设计, RISC-V 优势显著 . 6 1.2.2. 依托产业联盟,构建完善生态 . 8 1.3. RISC-V 在中国 是 RISC-V 指令集阵营的中坚力量 . 9 2. 5G 为万物赋能, IoT市场空间广阔 . 10 2.1. 5G 物联网属性强,为万物互联赋能 . 10 2.2. IoT,下一个广阔天地 . 12 2.2.1. 消费性物联网 . 12 2.2.2. 工业互联网 . 15 2.2.3. 智慧城市 . 16 3. IoT 时代, RISC-V 有望大展拳脚 . 17 3.1. PC 与服务器市场, X86 占据主流 . 17 3.2. 移动手机市场, ARM 近乎垄断 . 18 3.3. IoT 市场, RISC-V 迎来机遇 . 18 3.4. 英伟达或将收购 ARM,利好 RISC-V 发展 . 19 4. 重点关注标的 . 19 图表目录 图 1: RISC-V 基金会成员 . 6 图 2: X86 桌面 PC 端 CPU 市场份额( 2019Q4) . 7 图 3: X86 服务器 CPU 市场份额( 2019Q4) . 7 图 4: 5G 带来的是综 合性能的革命性升级 . 10 图 5: 5G 各项技术指标 . 10 图 6: 5G 三大应用场景 .11 图 7:全球物联网市场终端连接数 . 12 图 8:中国物联网市场终端连接数 . 12 图 9: 5G+C-V2X 车联网示意图 . 13 图 10: 全球车联网市场规模 . 13 图 11:中国 车联网市场规模 . 13 图 12:可穿戴设备产品发展历程概况 . 14 图 13: 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 . 14 图 14:中国 可穿戴设备出货量 . 14 图 16: 全球智能家居硬件、服务和安装 费用支出规模 . 15 图 17: 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 . 15 图 18: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架构 . 15 图 19:工业互联网下的全新经济增长范式 . 16 图 20: 全球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 . 16 图 21: 中国工业物联网市场规模 . 16 图 22: 全球智慧城市支出规模 . 17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23: 中国智慧城市支出规模 . 17 表 1: RISC-V 相关实践及实现案例 . 6 表 2: X86/ARM 架构与 RISC-V 架构对比 . 8 表 3: RISC-V 的模块化架构 . 8 表 4:国内厂商发布的基于 RISC-V 指令集的芯片产品 . 9 表 5: 4G 和 5G 各性能指标对比 . 10 表 6:物联网应用端的划分 . 12 表 7:芯原股份基于 RISC-V 指令集的定制技术研究 . 20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 依托产业联盟,未来大有可为,中国是 RISC-V 阵营中坚力量 1.1. RISC-V 诞生和发展 应运而生,获巨头产业联盟支持 1.1.1. RISC vs CISC RISC 又叫 精简指令集 计算 ( 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RISC), 和 CISC(复杂指令集 计算 , 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CISC)同为 CPU 的两种架构 。 CISC 即 通过复杂指令来提高性能,以 Intel、 AMD 的 X86 CPU 为代表。 通常 CISC 计算机所含的指令数目少则 300 条,多则超过 500 条,这种架构会增加 CPU 结构的复杂性和对CPU 工艺的要求,但对于编译器的开发十分有利。因此, 早期的微处理器大部分为 CISC架构,原因之一 就是 当时的编译技术不发达 。 但是, CISC 存在诸多缺点 :( 1) 各种指令的使用率相差悬殊, 多数的复杂指令只在很少的时候被用到 。 ( 2) 复杂的指令 带来了结构的复杂性,使得设计成本大幅提高且更容易出现设计失误。 ( 3) 由于难以把 CISC的所有硬件集合在单一芯片上, 限制了 单片计算机的发展 。 RISC 针对 CISC 的 这些 弊端, RISC 应运而生 , 其 指令系统只包含使用频率很高的少量指令,并提供一些必要 的 指令以支持操作系统和高级语言,以 ARM、 MIPS、 SPARC、 Open Power 为代表。 这种架构可以降低 CPU 的复杂性 并且 在同样的工艺水平下 看可以 生产出功能更强大的 CPU,但对于编译器的设计有更高的要求。 1.1.2. RISC-V 的诞生 及发展 RISC-V 指令集是基于精简指令集计算 (RISC)原理建立的开放指令集架构 (ISA), 该项目 在2010 年始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当时, 创始者 Krste Asanovic 教授 需要使用 一个微处理器指令集,然而 Intel 的 X86 架构指令集 存在专利问题, ARM架构指令集 的 授权 又 十分昂贵。在此背景之下,该研究团队决定从零开始设计一套全新的指令集, RISC-V 就此诞生 。 这里的“ V”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这是 伯克利 从 RISC I 开始设计的第五代指令集架构,二是它代表了变化 (variation)和向量 (vectors)。 在此之前,伯克利研究团队已研制了四代精简指令处理器芯片 ,第一代处理器 RISC I是于 1980 年在伯克利 Dave Patterson 教授 主导 的 Berkeley RISC 项目 中设计而成,也是 RISC 名称的由来 。 获巨头产业联盟支持 , RISC-V 产业生态正进入快速发展期。 2015 年, RISC-V 基金会成立,旨在聚合全球创新力量共同构建开放、合作的软硬件社区,打造 RISC-V 生态系统 , 推动RISC-V 指令集 被更大范围的采用 以及 未来指令集体系结构的 进一步 演进 。 自 2015 年成立至今, RISC-V 基金会已拥有超过 327 家成员, 成员中涵盖了半导体设计制造公司、系统集成商、设备制造商、军工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各类组织 。 其中,白金会员包括谷歌、微芯科技、美光、英伟达、恩智浦、高通、三星、西部数据等全球知名科技、半导体企业,金、银和审计员队列中亦有台积电、英飞凌、意法半导体、联发科等一众知名半导体企业。 如今 , RISC-V 已 获得多家半导体巨头的支持,拥有大量开源实现和流片案例,覆盖从高性能计算到嵌入式等多种应用领域。并且 , 除了企业、机构等单位 之 外,多个国家亦对 RISC-V 做出了战略规划与部署。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1: RISC-V 基金会成员 资料来源: RISC-V,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表 1: RISC-V 相关实践及实现案例 分类 名称 RISC-V 相关实践及实现案例 半导体企业 /机构 伯克利 已经完成了基于 RISC-V 指令集的顺序执行的 64 位处理器核心(代号: Rocket),并前后基于 45nm 与 28nm 工艺进行了 12 次流片 low RISC 正在基于 RISC-V 开发一款真正的开源处理器芯片,希望以其来代替目前树莓派上的由博通开发的非开源处理器 Gary Research 在 FPGA 中放入了 400 个定制的 RISC-V 处理器并用片上网络( NOC)连接在一起用来实现并行计算,未来有可能会被用到微软的云计算平台中,给例如 Bing 这样的搜索引擎加速 西部数据 以每年 10 亿到 20 亿颗的预期来推动 RISC-V,逐步完成全线产品迁移到 RISC-V 定制架构 MicroSemi 提供基于 Risc-V+Linux+CNN 加速器的 AI 解决方案 Linux 基金会 宣布与 RISC-V 基金会联合合作,将为 RISC-V 生态系统提供大量资源,如培训项目、基础设施工具、社区推广、市场营销和法律专业知识 Debian 移植 RISC-V 64 架构已完成 90%, LLVM 成阻碍,不过开发者预计今年将会完成对 LLVM for RISC-V 64 的支持 高通 参与了 RISC-V 指令集厂商 SiFive 的融资 英伟达 将把 RISC-V 用于 GPU 内部的控制器 台积电 已导入 RISC-V 代工业务 国家 印度 印度政府大力资助基于 RISC-V 的处理器项目,使 RISC-V 成为了印度的事实国家指令集 美国 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 DARPA)资助了 RISC-V 基金会,并在安全征集提案中要求使用 RISC-V 欧洲 欧洲委员会 2018 年启动 EPI计划, RISC-V 和 Arm都将作为此次计划的备选指令集 资料来源: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2. RISC-V 特点 优势显著,构建完整生态, 未来大有可为 1.2.1. 开源、轻量化、模块化设计, RISC-V 优势显著 1) 开源 可实现 安全、 自主 、 可控 X86 和 ARM 架构授权壁垒极高。 目前, CPU 的主流架构都是 X86 和 ARM 架构,这两个架构都非开源模式, 且 在授权上存在较高壁垒。 从下图可以看出, Intel 仅将 X86 指令集授权给AMD 和 VIA 两家公司。相较于 X86, ARM 指令集的授权相对宽松,但是授权费用非常昂贵。根据法国芯片创业公司 Greenwave 表示,如果需要使用 ARM 架构,需要支付 1500 万美元的授权费,且授权到期后是否继续授权和授权费用都 需要 重新谈判。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7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2: X86 桌面 PC 端 CPU 市场份额( 2019Q4) 图 3: X86 服务器 CPU 市场份额( 2019Q4) 资料来源: Mercury Research,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Mercury Research,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随着国际贸易摩擦的加剧,自主可控的重要性不断凸显 , RISC-V 开源免费,优势显著。 目前主流的两大指令集 中 , X86 被 Intel 和 AMD 两家美国公司垄断 ; ARM 虽源于英国,但被较多技术先进的美国公司使用,且后续存在被美国公司收购的可能 。如果未来国际贸易摩擦加剧,这些指令集的授权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不 同于 X86 和 ARM, RISC-V 指令集是完全开源的,且无需付费,因此 我 国的商业公司和学术机构都可以免费开发兼容 RISC-V 指令集的处理器,大大减少了授权风险,有助于我国实现自主可控。 2) 轻量化 简单可靠,适配于 低功耗 、小体积硬件 ,适合于轻终端 X86 和 ARM 架构 复杂且冗长。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的 x86 与 ARM 的架构文档长达数千页,且版本众多,主要原因是 其 发展 的 过程 也是 现代处理器架构技术不断成熟 的过程。同时, 作为商用的架构需要保持向后和向前 的 兼容性 , 因此 X86 和 ARM 保留了许多过时的定义,或 是 在定义新的 部分 时为了适应已存在的部分 不得不 将设计复杂化 ,久而久之 架构篇幅就变得极为冗长。 IC 设计试错成本极高, 简洁的方案可 有效 降低错误发生。 IC 设计的最终产出是芯片,而芯片的设计和制造周期 较 长,因此升级和 修改难度较大 。此外,芯片的制造成本高昂,从几十万美金到百千万美金不等。这些特性 决定 了 IC 设计的试错成本极高,因此能够有效降低错误的发生至关重要。 随着 芯片设计规模越来越大,复杂度越来越高,简洁的 设计往往更加安全可靠,且 足以 应付 大多数场景,复杂的设计用在最为关键的场景 即可 。 RISC-V 轻量化的设计理念 适配功耗低、体积小的硬件 ,适合于轻终端 。 相比起 X86 和 ARM这类成熟的架构, RISC-V 架构具备后发优势。 一方面 计算机 架构 经过多年 时间已 较为 成熟,且 发展 过程中 所 暴露的问题已被研究透彻,因此 RISC-V 架构能够加以规避 。 同时 ,由于推出时间晚,其 没有向后兼容的历史包袱。 从架构篇幅来看, 目前“ RISC-V 架构文档”分为“指令集文档”和“特权架构文档”,前者篇幅为 145 页,后者篇幅仅 为 91 页 。 相比起 数千页篇幅的 X86 和 ARM 架构 的 文档, RISC-V 极其 短小精悍 。 从指令数目来看, RISC-V 的 基本指令子集仅 40 余条指令 , 加上其他常用模块子集指令总指令数 通常也不超过 100 条 。 轻量化的设计 适配 于低功耗 、 小 体积的硬件,极其适合应用于轻终端 。并且, 为了进一步减少面积 和功耗 , RISC-V 架构还提供一种“嵌入式”架构,主要用于追求极低面积与功耗的深嵌入式场景。 Intel 81.6% AMD 18.3% VIA 0.1% Intel 95.5% AMD 4.5% 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8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表 2: X86/ARM 架构与 RISC-V 架构对比 特性 X86 或 ARM 架构 RISC-V 架构篇幅 数千页 少于 300 页 模块化 不支持 支持模块化可配臵的指令子集 可扩展性 不支持 支持可扩展定制指令 指令数目 指令数繁多,不同的架构分支彼此不兼容 一套指令集支持所有架构。基本指令子集仅 40 余条指令,以此为共有基础,加上其他常用模块子集指令总指令数也仅几十条 易实现性 硬件实现的复杂度高 硬件设计与编译器实现非常简单 资料来源: CSDN,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3) 模块化设计 通过一套统一的架构来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除了 短小精悍 , RISC-V 架构 指令集还 采用了 模块化的 设计 。 如下表所示, RISC-V 每一个模块使用一个英文字母来表示。 其中,子母“ I” 表示基本整数指令子集, 也是 RISC-V 架构中唯一强制要求实现的指令集 。 除此之外, 其他指令子集均为可选模块,具有代表性的模块包括 “ M/A/F/D/C” 。 表 3: RISC-V 的模块化架构 基本指令集 指令数 描述 RV32I 47 32 位地址空间与整数指令,支持 32 个通用整数寄存器 RV32E 47 RV32I 的子集,仅支持 16 个通用整数寄存器 RV64I 59 64 位地址空间与整数指令,及一部分 32 位的整数指令 RV128I 71 128 位地址空间与整数指令,及一部分 64 位和 32 位指令 扩展指令集 指令数 描述 M 8 整数乘法与除法指令 A 11 存储器院子( Atomic)操作指令和 Load-Reserved/Store-Conditional 指令 F 26 单精度( 32 比特)浮点指令 D 26 双精度( 64 比特)浮点指令,必须支持 F 扩展指令 C 46 压缩指令,指令长度为 16 位 资料来源: CSDN,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得益于模块化设计, RISC-V 架构 能够使得用户灵活选择不同的模块组合, 从而通过一套统一的架构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 RISC-V 架构 的不同部分能够以模块化的方式组织在一起,以满足不同的应用场景。 例如,追求小面积低功耗的嵌入式场景可以选择使用 RV32EC 架构 ,而大型的 64 位架构则可以选择 RV64G。 这种模块化 设计 是 X86 和 ARM 架构所不具备的 ,以 ARM 的架构为例, ARM 的架构分为 A、 R 和 M 三个系列,彼此之间并不兼容 。 1.2.2. 依托产业联盟,构建完善生态 RISC-V 的一系列 特征 也决定了其拥有一些缺点: 1) 开源带来 碎片化风险 开源 虽然能够带来一系列优势,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主导者的缺乏。 由于 RISC-V 允许用户任意添加新的指令 ,照此趋势发展下去可能 将 会导致破碎化风险,即未来虽然各芯片厂商开发出的 RISC-V 架构处理器都属于 RISC-V 体系,但在实际应用搭配时却不能够适配同样版本的软件。 2) 生态 处于 初期 阶段 , 尚未 成熟 尽管 目前 我国 已有 一大批 企业构建了 基于 RISC-V 架构的 开源芯片 的 关键技术 ,但 国内RISC-V 的产业 生态 仍然 不够完整 , 且 产业链主要是外围配件等中低端产品 , 而 在高端主控行业深度分析 /通信 9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和高性能服务器 CPU 相关 方面 还没有 广泛应用 的成品 。未来的发展需依托产业联盟,构建更为 完善的生态系统 。 结论:依托产业联盟,构建完善生态, RISC-V 大有可为。 RISC-V 指令集完全开源,且使用的是 BSD License 开源协议,不仅无需付费,同时允许使用者修改和重新发布开源代码,并基于开源代码开发商业软件发布和销售。因此,商业公司具有很强的动力 去 推动 RISC-V 生态的建立和发展。 未来,依托产业联盟 , RISC-V 有望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硬件生态方面,将会有越来越多基于 RISC-V 架构的 实现 案例 。软件生态方面,诸如调试工具链、中断控制器、 JVM、 LLVM、 Python 等开发者常用的软件工具也都在不断完善之中。 一旦 未来 产业生态构建完善, RISC-V 将 大有可为 。 1.3. RISC-V 在中国 是 RISC-V 指令集阵营的中坚力量 RISC-V 已获得众多国家支持,而中国则是 RISC-V 指令集阵营的中坚力量。 目前,中国企业阿里巴巴以及小米生态链公司华米科技是 RISC-V 基金会 19 个白金会员之一,华为、全志科技、君正、乐鑫、芯来科技等企业 和 机构亦在 RISC-V 基金会的金、银和审计员队列中。除了中国的众多企业、高校和机构加入 RISC-V 基金会之外,中国本土还建立起两大 RISC-V联盟。 2018 年 9 月, 中国 RISC-V 产业联盟( CRVIC) 正式成立 ,该联盟由芯原 股份 、芯来科技 、上海赛昉科技、杭州中天微、北京君正、兆易创新、紫光展锐、晶晨半导体、华大半导体、上海集成电路行业协会等单位共同发起, 其中芯原 股份 有限公司担任联盟首任理事长单位 。 2018 年 11 月, 中国开放指令生态( RISC-V)联盟 ( CRVA) 在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正式成立, 成员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为、百度、紫光展锐、腾讯、华米科技、全志科技、苏州国芯等系列高校、互联网巨头及半导体企业。 近两年 , 国内厂商相继发布多款基于 RISC-V 指令集的芯片产品 ,包括阿里巴巴、华米科技、紫光展锐、兆易创新、芯来科技等。 两大 RISC-V 联盟的成立以及多款芯片产品的推出,加速推动 了 中国 RISC-V 产业化发展。 虽然 RISC-V 生态尚不完善, 但一方面基于 RISC-V 指令集免费、精简、模块化、可扩展等优点, 另 一方面受当前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国际环境影响, RISC-V 指令集越来越受到中国芯片厂商的重视。 表 4: 国内厂商发布的基于 RISC-V 指令集的芯片产品 公司 时间 产品 平头哥半导体 (阿里巴巴旗下) 2019 年 7 月 发布一款基于 RISC-V 指令集的 CPU IP Core 玄铁 910。同时,阿里巴巴宣布启动“惠普芯片”计划,未来将全面开放玄铁 910 IP Core,全球开发者均可免费下载该处理器的 FPGA 代码,开展芯片原型设计和架构创新。 2019 年 10 月 宣布开源 RISC-V 内核 MCU 芯片设计平台,该平台面向 AIoT 时代的定制化芯片设计需求,包含处理器、基础接口 IP、操作系统、软件驱动、开发工具等全套模块,搭载基于 RISC-V 指令集的玄铁 902 处理器。目标群体包括芯片设计公司、 IP 供应商、高校、科研院所等。 华米科技 (小米生态链) 2018 年 9 月 发布全球首款采用 RISC-V 开源指令集的可穿戴处理器“黄山 1号”。 2019 年 6 月 基于“黄山 1 号”芯片打造的 AMAZFIT 米动健康手表发布,“黄山 1 号”正式商用。 紫光展锐 目前已有春藤 5842 和春藤 5882 两款基于 RISC-V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