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宁德时代企业研究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2021宁德时代企业研究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2020-2021宁德时代企业研究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2020-2021宁德时代企业研究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2020-2021宁德时代企业研究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2020-2021宁德时代企业研究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宁德时代企业研究报告,目录,动力电池市场前景新能源汽车市场动力电池市场,宁德时代企业分析发展历史公司团队产业布局运营分析业务分析宁德时代未来发展未来挑战和机遇未来发展战略研判,1.动力电池市场前景,1.1 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迅猛,市场增量空间巨大,55,77,122,202,221,35,51,78,127,121,0,80,160,240,2017,20182019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20152016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万辆),在全球范围内,新能源汽车取代传统燃油汽车已成必然趋势。2015-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CAGR为41.58%,增长迅猛。2019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仅为2.5%,尚处于发展初期,增长空间巨大;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驱动下,迅速发展,2015-2019年CAGR为36.36%。根据规划,中国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比将达到25%,对比2019年的新车销量占比,市场销量对应的缺口较大。汽车:2015-2019年全球&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情况汽车: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利好政策400320,2015-2019年,全球和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增长情况基本与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情况一致,CAGR分别达到36.2%、42.96%;中国动力电池市场占据全球动力电池市场份额50%以上,成为全球第一大动力电池单一市场;鉴于国内多项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持续利好,中 国核心零部件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迅猛,宁德时代等国内多家优秀企业已借机崛起,市场地位显著提升。,1.2 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迅猛,中国企业借势崛起,34,49,69,106,117,17,28,36,65,71,0,100,200,300,2015,2016,2017,2018,2019,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GWh),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GWh),汽车:2015-2019年全球&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5.76,21.30,29.80,47.81,16.94%,43.47%,43.19%,45.10%,44.96%52.60,0,25,50,75,100,2015,2016,2017,2018,2019,中国TOP5企业出货量(GWh),TOP5企业全球份额,汽车:中国动力电池TOP5企业出货量&全球市场份额,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001年,ATL成功打入苹果供应链,确立其在锂电池行业的技术地位,为此后进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奠定了技术基础;2012年,宁德时代与华晨宝马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中证明了自身的产品实力,构建了强有力的产品实力背书;2020年,与特斯拉达成全球范围内的合作关系,依托特斯拉全球销量表现,日后将成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的新增长点。,2.1 宁德时代抓住重要历史机遇,奠定发展基础,1999年新能源(香港)科技有限 公司(简称“ATL”)在 香港注册成立。,2001年ATL成功进入苹果供应链,为其提供锂电池产品。,2011年ATL汽车动力部门从公司中 剥离,成立宁德时代新能 源科技有限公司。,2012年宁德时代与华晨宝马达成 战略合作关系,成为其动 力电池供应商。,2017年宁德时代第一次登顶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榜首。,2018年宁德时代上市,并于同年 在德国图林根州投建第一 家海外工厂。,2020年宁德时代与特斯拉达成合 作关系,成为其全球动力 电池供应商。,2.2.1 高素质管理团队助力企业长久发展,,,高素质管理团队是宁德时代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能够在企业战略制定、管理中起到决定性作用,助力企业日后发展;高管团队共同的4个特点:优质的教育背景、年轻化的团队、丰富的新能源行业相关的从业背景和管理经验。汽车:宁德时代管理团队履历,16.19,19.91,29.92,3.34,3.47,4.37,0,15,30,45,2017,2018,2019,宁德时代研发投入(亿元),国轩高科研发投入(亿元),总体来看,宁德时代注重研发团队质量,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资金,有利于持续构建产品竞争力优势,保证公司可持续发展。研发团队人数持续提升,硕士和博士学历占比持续提升,研发团队水平总体向上发展,企业研发能力增强;2017-2019年,宁德时代研发投入逐渐增加,远超同行业竞争对手,助力其构建技术壁垒,打造自身技术核心竞争力。,2.2.2 强研发团队、高研发投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2456,3147,3279,850,958,1943,119,112,142,28.29%,25.37%,0,2000,4000,6000,8000,2017,2018,2019,其他(名),硕士学历(名),博士(名),高学历研发人员占比,汽车:2017-2019年宁德时代研发人员构成情况汽车:2017-2019年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研发投入对比38.87%,2.2.3 团队对公司掌控力强,保证企业稳定发展,10,5.07%,51.4%,公司团队持股,其他股东(包含散户股东),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曾毓群,李平,员工股权激励平台,黄世霖,25.88%,11.81%,5.84%,48.6%,100%,宁德时代公司成员占股比例较高,对公司拥有话语权,为公司日后稳定向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创始团队成员占股比例超42.67%(不包含占股较少的个人股东),公司成员占股超48.6%,成员整体持股比例较高;设立股权激励平台,为除公司主要股东外的公司骨干成员派发股份,是较为有效的员工激励措施,有利于提升团队水平。汽车:宁德时代股权结构及历年激励政策(截止2020年6月),汽车:宁德时代历年员工激励措施,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3 产业布局,2.3.1 始于中国,布局全球,奠定发展基础,1,4,10,1,3,总部,研发中心21,生产基地,其他子公司,宁德时代创业始于中国,借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之势,迅速崛起,并逐渐将业务触手伸向海外,为其日后发展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近些年,宁德时代通过自建、投资、收购等形式,扩大国内外布局。已经覆盖中国、日本、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 公司类别数据来看,子公司数量占据整体数量的59%,是其推动业务布局的主要动力。汽车:2020年宁德时代全球分布图示汽车:2020年宁德时代国内外分布情况,国内(家)国外(家)注:子公司数量占整体公司数量的59%,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3 产业布局,2.3.2 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构建产业壁垒,未布局,广泛布局以动力电池为核心的相关产业,有利于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进一步保障其日后发展;宁德时代以动力电池起家,目前已经布局动力电池上游矿产、电池材料,下游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以及充换电运营业务;通过布局上下游产业链,有利于其降低电池原材料成本,并通过下游产业的布局,进一步扩大其业务增长空间。汽车:2020年宁德时代业务布局图示已布局原材料矿产电池材料电池相关业务(核心业务)电池应用产业运营业务,镍矿,锰矿,钴矿,锂矿,铁矿,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电芯,模组,电池包,电箱(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储能电站,充电业务,电动单车换电业务,换电业务,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3 产业布局,2.3.2 布局产业链上下游,形成产业链协同效应,构建产业壁垒,宁德时代通过投资、收购等方式积极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持股比例总体较高,初步构建自身产业壁垒,日后有望持续加强布局上下游产业。在上游矿产布局上持股比例低,但在关键材料“锂”上布局多家公司,降低对单一渠道的依赖,有利于提升这一领域的话语权;在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方面均具有控股企业;而在电池下游的新能源汽车和充换电业务上话语权较上游稍弱。汽车:宁德时代业务布局方式(截止2020年6月),:,0%,20%,40%,60%,80%,100%,2015,2016,2017,2018,2019,动力电池,锂电池材料,储能系统,其他业务,汽车: 2015-2019年各业务营收占比变化,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4 运营分析,在营收连年增长的情况下,主营业务占比持续走低,其余业务总占比持续升高,营收结构丰富多元,公司营收抗风险能力增强。2015-2019年,营收和净利润CAGR分别为51.68%、37.41%,增长势头迅猛;2020年Q1受疫情影响,营收、利润均同比下滑;动力电池营收平均占比超80%,锂电池材料及其他业务占比有所提升,储能系统营收占比虽有增加,但一直处于低点。,2.4.1 宁德时代营收、净利润增长迅猛,动力电池业务贡献最大,57.03,148.79,296.11,457.88,90.31,9.31,28.52,38.78,33.87,45.60,7.42,34.40%,48.08%,54.63%,-9.53%,206.34%160.90%,35.97%199.97,-12.66%,34.63%,-29.14%,0,150,300,450,600,2015,2016,2017,2018,2019,2020.Q1,营收(亿元),净利润(亿元),营收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汽车: 2015-2020年Q1营收&净利润情况,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4 运营分析,2.4.2 宁德时代盈利水平处于行业领先水准,16.67%,19.61%,20.97%,12.62%,10.95%,21.71%,17.37%,11.35%,0.97%,24.16%,13.40%,14.52%,13.47%,12.31%,0%,10%,20%21.39%,20152016201720182019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38.64%,43.70%,36.29%,32.79%,29.06%,45.39%,46.93%,39.14%,29.19%,27.93%,29.20%,29.25%,23.74%,32.54%29.72%,0%,15%,30%,45%,20152016201720182019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130.37%,69.55%,11.75%,12.78%,27.00%,29.86%,6.86%,0.60%,13.86%,13.88%,18.99%18.83%18.27%,17.07%,25.49%,0%,50%,100%,国轩高科,20152016201720182019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宁德时代在销售净利率、毛利率表现处于中游,但依旧保持较高水平;未来随着行业竞争加剧,利润空间将进一步被压缩;在净资产回报率方面,宁德时代近年来产能扩张频繁,未来投入使用后净资产回报率将会有所提升,资产回报率将会增强。汽车:销售净利率对比汽车:销售毛利率对比汽车:净资产回报率对比30%60%150%,2015-2019年,动力电池企业销售净利率、毛利率、资产净回报率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行业盈利能力回归正常水平,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4 运营分析,营业周期方面,宁德时代远低于同行企业,且历年波动较小,企业运营能力强于竞争对手;存货周转率方面,宁德时代近年来存货周转率有所下降,但在企业间依旧保持较高的周转率,存货管理能力优于对手;在应付账款周转率方面,宁德时代应收账款能力显著高于竞争对手;自2017年后逐年增强,对下游客户话语权日趋提升。,2.4.3 宁德时代强运营能力助力发展,157,169,196,175,160,198,353,488,721,181,224177,250,243,203,0,200,400,600,800,20152016201720182019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6.98,5.33,3.50,4.51,2.75,1.92,1.07,5.174.144.67,4.32,2.93,3.793.15,3.87,0,2,4,6,8,10,宁德时代,20152016201720182019国轩高科,亿纬锂能,4.18,3.11,2.85,4.57,6.38,3.02,2.53,1.65,1.22,0.95,3.90,3.90,2.86,2.84,3.32,0,2,4,6,8,宁德时代,20152016201720182019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汽车:营业周期对比(天),汽车:存货周转率对比(次),汽车:应收账款周转率对比(次),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4 运营分析,短期和长期债务偿还能力方面,宁德时代偿还能力强于竞争对手,资产负债率低于60%,具备举债发展的能力;行业处于发展初期,宁德时代偿债能力和相对低水平的资产负债率有助于日后其决定是否根据市场变化而举债扩张。,2.4.4 宁德时代具备弹性发展空间,2.31.71.0,2.11.41.2,1.91.81.0,1.71.41.1,1.61.41.3,2.52.01.51.00.50.0,2015,2018,2016宁德时代,2017国轩高科,2019亿纬锂能,0.8,1.2,1.5,1.41.1,1.91.4,1.00.9,0.6,0.8,1.31.20.9,2.01.51.00.50.0,2015,2018,2016宁德时代,2017国轩高科,2019亿纬锂能,5.7,0.8,0.9,1.2,1.2,0.4,1.61.2,1.41.1,1.81.4,1.81.61.1,0,2,4,6,2015,2018,2016宁德时代,2017国轩高科,2019亿纬锂能,44.8%,46.7%,52.4%,82.7%54.7%,51.7%,64.0%,28.7%,61.2%52.3%,57.2%,63.1%58.5%,58.4%52.7%,100%80%60%40%20%,2015,2018,2016宁德时代,2017国轩高科,2019亿纬锂能,汽车:流动比率对比1.5宁德时代流动比率2,汽车:速动比率对比1宁德时代速动比率1.5,汽车:资产负债率对比宁德时代负债率60%(2016年),汽车:产权比率对比宁德时代产权比率1.6(2016年),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5 业务分析,2.5.1 动力电池行业马太效应凸显,宁德时代龙头地位稳固,65.44%,61.62%,71.54%,72.64%,51.40%,47.10%,64.00%,59.52%,30%,50%,70%,2016,2019,2017CR5,2018CR3,68.97%,49.37%,73.70%,81.56%,56.70%,41.24%,66.60%,73.64%,30%,50%,70%,90%90%,2016,2019,2017CR5,2018CR3,6.80,11.85,23.54,32.50,7.82%,16.59%,19.11%,22.21%,27.87%,0,20,40,60,80,2.1920152016201720182019动力电池出货量(GWh)全球市场占比,全球和中国动力电池市场马太效应凸显,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堆积;未来市场将逐步淘汰落后企业,宁德时代龙头地位稳固。2016-2019年,全球和中国动力电池市场CR5和CR3市场份额均出现波动增长,市场份额常年保持在较高水准;2015-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出货量逐年上涨,市场份额从7.82%攀升至27.87%,蝉联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榜首。汽车: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出货量CR5&CR3份额汽车:中国动力电池出货量CR5&CR3份额汽车:宁德时代历年出货量&全球市场占比,CR5占据份额在61%-73%之间波动;CR5与CR3份额差值在7.5%-14.5%之间波动,2017年起,CR5&CR3占据份额增长迅猛,且CR5与CR3差值稳定在7%-8%之间,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5 业务分析,2.5.1 产能阶段性扩张,利用率处于高点,但库存也在持续提升,96.92%,92.37%,75.54%,89.17%,10.53%,21.33% 82.54%,22.28%,2015,2016,2017,2018,2019,产能利用率,库存量占生产量比重,2017-2023年,宁德时代产能阶段性提升,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产能预计在2023年将达到249.9GWh;根据2023年规划显示,宁德时代产能提升集中在国内;海外市场由于产能扩张速度慢,业务在近两年很难出现爆发性增长;2015-2019年,动力电池产能增加,产能利用率处于高点,但同时库存量也在持续增加;随着产能阶段性提升,存在库存持续增加的风险。汽车: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储能电池产能(截止2019年底)汽车:动力电池产能利用率&库存情况,注:各年度统计中不包含时代吉利规划产能,因此2023年产能与总产能规划相差10GWh。,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5 业务分析,从产品竞争力来看,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的电池产品是宁德时代持续抢占市场份额的核心产品因素。从能量密度来看,在全球动力企业产品中,宁德时代虽采用方形动力电池路线,但能量密度仅落后松下圆柱形电池不到10%;从动力电池成本来看,在2015-2019年,宁德时代通过技术和产业链协同效应,降本能力凸显,成本优势持续加强。,2.5.1 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形成强产品竞争力,1.35,0.91,0.77,0.68,15.56%1.14,20.18%,15.38%,11.69%,3.02.52.01.51.00.50.0,2015,2018,2019,20162017成本(元/Wh),降本幅度,260,250,240,230,230,217,178,0,100,200,300,400,松下三元圆柱,LG化学三元软包,宁德时代三元方形,三星SDI三元方形,亿纬锂能三元软包,桑顿新能源三元软包,宁德时代LFP方形,汽车:动力电池企业已配套电芯单体能量密度对比(截止2019年),汽车:宁德时代动力电池成本,能量密度(GWh)三元方形锂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电芯单体能量密度中,宁德时代对应产品的能量密度均排名第一松下和LG化学由于采用圆柱形电池和软包电池,在能量密度方面具备优势,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在2017年首次降至1元/Wh之下2016-2019年,宁德时代年平均降本幅度超15%,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5 业务分析,2.5.1 技术持续降本,产品竞争力持续提升,企业地位稳固向上,电芯,模组,电池包,CTP技术路线,传统路线,生产效率零部件数量,体积利用率,能量密度,CTP技术通过电芯直接集成到电池包,省去模组这一结构,提升了生产效率,减少零部件数量,提升电池能量密度,进一步降低成本;长寿命电池技术从正极、负极、电解液三个方面分别改进,通过控制锂的消耗,延长电池寿命,提升产品竞争力;超级快充技术通过控制负极电位恒高于析锂电位阀值,将输入电流最大化,从而缩短充电时间,补强对电池下游产业链的技术实力。 CTP技术(Cell To Pack) 长寿命电池技术,超级快充技术,自休眠钝化膜技术,低锂耗技术,增加负极材料稳定性,仿生电解液技术技术,减少正极材料的副反应,自适应保护特性,正极,负极,电解液,电芯,长寿命电池技术15年15000次循环,超电子网,快离子环 适用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快速充电技术,15分钟,电池荷电状态(SOC)从8%提升至80%,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5 业务分析,宁德时代上游材料供应体系包含多家供应商,加强对供应商话语权的同时,增加自身供应商的质量和供应体系的稳定性;宁德时代下游客户包含主流自主品牌、主流外资品牌、造车新势力和主流商用车品牌,为日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5.1 上游供应链体系数质兼具,下游全面覆盖市场主流车企客户,电解液,铜箔,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商用车,正极,负极,隔膜,86.62%,51.90%,42.34%,41.88%,49.22%,79.49%61.90%,54.05%,56.55%,62.80%,33.95%,31.00%,30.91%,25.77%,0%,20%,60%40%,100%80%,21.45%20152016201720182019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时代一汽,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5 业务分析,宁德时代采用分散采购方式,在扩大自身供应链的同时,保持供应链内部的良性竞争,不过分依赖个体供应商;宁德时代采取与车企合资的方式深化与客户的合作关系,其对于多数合资公司持股比例均超过51%,拥有对合资公司的话语权;宁德时代发展初期依靠大客户起家,随后迅速抢占市场,TOP5客户贡献营收额占比持续走低,降低了对大客户的依赖程度。,2.5.1 分散采购,保持供应链质量;深化合作,扩充客户池,19.79%,16.90%,22.15%,19.33%,30.04%,23.40%,36.28%,32.97%,17.14%,19.89%19.19%,28.63%28.18%,32.99%,27.39%,10%,20%,30%,40%,20152016201720182019宁德时代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时代上汽,东风时代,时代广汽,时代吉利,汽车:宁德时代与主流车企合资占比,汽车:各企业TOP5供应商份额对比,汽车:各企业TOP5客户份额对比,宁德时代TOP5供应商采购份额常年保持在20%以下,低于竞对企业,宁德时代占比其他公司占比除合资公司东风时代外,宁德时代对其余合资企业持股比例均为51%,2015-2019年,宁德时代TOP5客户贡献额度低于竞对企业,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5 业务分析,2.5.2 锂电池材料市场增长迅猛,宁德时代未来销量可期,5.9,6.1,38.6,43.1,0.70.9,3.0,5.7,3.4%,304.3%,56.3%,11.5%,30.5%,225.4%24.7,5.1 69.0%,11.5%,0,10,20,30,40,50,2015,2017,2016锂电池营收(亿元) 营收增长率,20182019锂电池材料销量(万吨) 销量增长率,21.4,40.4,27.519.2,26.5,14.0,18.3,14.8 11.0 14.5,20.2,27.4,29.2%28.5%27.3%,39.7%,38.0%35.6%32.5%30.0%,0,30,60,90,2018,2017正极材料正极材料增长率,负极材料负极材料增长率,电解液电解液增长率,2019隔膜隔膜材料增长率,2017-2019年,锂电池材料市场发展迅速,宁德时代相关业务营收同样表现不俗,未来其锂电池材料业务增长有保障。受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上涨的影响,2017-2019年中国锂电池材料出货量增长迅猛,2019年各材料出货量同比增长率均超过30%;2015-2019年,宁德时代锂电池材料销量和营收均呈增长态势,未来依托于自身核心业务动力电池的发展,销量增长有保障。汽车:2017-2019年中国锂电池材料出货量(万吨)汽车:2015-2019年宁德时代锂电池材料营收和销量,注:2015-2016年锂电池材料营收数据为前驱体材料的营收数据注:2019年销量数据是根据2018年平均售价计算得出,而非官方数据,锂电池材料出货量来看,正极材料出货量最高,负极材料出货量次之隔膜材料在2019年增速放缓,其余材料增长率均保持增速上涨趋势,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5 业务分析,2.5.2 “自产+回收”模式,降低锂材料成本,服务核心业务,宁德时代通过布局锂电池材料业务及动力电池回收业务,有效降低锂电池材料的采购成本,形成与动力电池业务的互哺,提升公司竞争力。通过合资、收购的模式布局锂电池材料业务,包括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生产业务,隔膜业务目前尚未涉及;通过对动力电池进行回收处理,提取所需的正极材料,有效降低正极材料的采购成本。汽车:宁德时代锂电池材料布局(截止2020年6月)汽车:宁德时代锂电池回收业务,动力电池回收业务主要由宁德时代子公司广东邦普负责目前,动力电池由于梯次利用效率不高,主要用于锂电池材料的回收,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锂电池,储能系统,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注1:邦普时代是由宁德时代与子公司广东邦普(宁德时代持股52.8%)合资成立注2:曲靖磷铁是由宁德时代与德方纳米合资成立,01.三元材料,02.磷酸铁锂材料,03.负极材料,04.电解液,邦普时代:三元前驱体等正极材料 持股比例:49%产能:规划10万吨/年,曲靖磷铁:磷酸铁锂材料 持股比例:40%产能:1万吨/年,屏南时代:硅基负极材料持股比例:100%产能:430吨/年,龙岩康思:锂盐 持股比例:51% 产能:300吨/年,93.5%,5.3%,1.2%,抽水储能,电化学储能,其他储能,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5 业务分析,2.5.3 储能系统处于萌芽期,宁德时代依托核心业务早期入局,营收破亿,164.1,268.9,389.8,1072.7,1709.6,24.04%,63.86%,44.96%,175.19%,59.37%,0,500,1,000,1,500,2,000,201520162017累计装机规模(MWh),20182019装机量增长率,0.89,0.39,0.16,1.89,6.10,-55.84%,-59.29%,1081.25%,222.75%,0.0,2.0,4.0,6.0,8.0,2,50010.0,2018,2019,201520162017储能系统营收(亿元),营收增长率,储能系统行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尽管近年来出现明显的增长,但还是以政策推动为主;根据2019年数据显示,中国电化学储能系统在储能市场占比依旧处于低点,行业处于发展萌芽期;2017年,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出台电化学储能系统的相关政策,锂电池储能装机规模受政策影响大幅度上升。宁德时代长期深耕锂电池领域,依托于自身核心业务早期入局,近年来受政策影响,营收增长明显。汽车:2019年中国储能系统分类型占比汽车:2014-2019年中国电化学储能装机规模汽车:宁德时代储能系统营收&增长率,2019年,中国储能系统中电化学储能占比仅为5.3%,痛点1:安全性低,痛点2:储能电池寿命短,2.宁德时代企业分析2.5 业务分析,2.5.3 依托核心产业积累,建立储能业务优势,助力业务发展,优势1:宁德时代多年来深耕锂电池行业,产品安全性在行业中优势明显,优势2:宁德时代具备长寿命电池技术,寿命可达15年/15000次循环,优势3:宁德时代布局电池上下游,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配合技术降本, 优势明显,痛点3:成本高,优势4:通过子公司广东邦普布局电池回收业务,具备一定的技术储备,痛点4:回收难,2020年,宁德时代加快在储能系统业务上的动作,通过合资,整合各自优势,助力其日后储能业务的发展。依托过去在锂电池技术和产业的积累,具备解决电化学储能系统行业痛点的能力,为其进入行业建立优势;借助政策的红利和自身产业优势,自2011年获得第一笔订单后,近年来积极布局储能业务,为其后来业务发展奠定基础。汽车:电化学储能系统行业痛点&宁德时代的优势汽车:宁德时代在储能系统行业的布局,3.宁德时代未来发展,3.宁德时代未来发展3.1 未来挑战和机遇,宁德时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其三大主营业务,包括动力电池、储能系统、锂电池材料,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在未来发展过程中挑战与机遇并存。,3.1 未来挑战和机遇,市场,市场单一:根据2019年财报,宁德时代主要营收来自于国内,海外市场贡献少; 走向不明: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长期发展明确,短期增长势头存在不确定性;边界模糊:车企涉足动力电池领域,双方角色边界逐渐模糊。业务单纯的生产、销售商身份使得业务想象空间不足瓶颈:7月17日,宁德时代市值已突破4000亿元,未来随着市场份额增加,其市 值将会持续增长,但存在瓶颈。单纯的零部件生产、销售业务想象空间不足,难 以支撑较大市值。技术产品技术路线、生产方式改变对行业的影响变化:动力电池行业发展尚属初期,产品技术路线与生产方式存在颠覆性改变的 可能。目前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性能提升空间愈发狭窄,生产效率提升诉求 强烈。宁德时代历年投入巨量研发资金,技术储备充足,抗风险性强。,储能系统业务,政策,用户,市场,储能,强推动,待激活,待激活,政策:政策性利好在推动行业向电化学储能发展;,市场:没有清晰的盈利模式,企业积极性不强;,用户:产品性能、成本需求不能被很好地满足。,宁德时代:储能系统业务大多集中在发电站,其他场景布局较少;同时也面临着盈 利困难和无法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的情况;多种因素致使发展受限。锂电池材料定位作为电池产业链的上游,服务主营业务产能:从营收占比较小来看,其电池材料自我供给占比并不大,相关电池材料产能有待提升。,动力电池业务市场单一、走向不明、边界模糊,3.宁德时代未来发展3.1 未来挑战和机遇,宏观经济受新冠疫情影响,经济疲软,汽车工业同样遭受重创,生产节奏被打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同比大幅下降;对于宁德时代来说,美国、日韩虽然是主流新能源汽车市场,但进入该些区域时存在较大外部阻力,短期内很难成为其出海布局的目的地;欧洲市场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又一主战场,宁德时代还未能够和当地车企建立深入的合作关系,加之当地车企合资或自建工厂,形势不容乐观。,3.1.1 挑战一:出海存在多重阻碍,短期内很难出现爆发式增长,阻碍因素3:区域性保护从汽车工业发展来看,日本和韩国汽车工 业区域性保护严重,外资企业很难进入;日韩具有世界一流的动力电池厂商,从企业竞争来讲,主场作战更具优势。,阻碍因素2:中美关系紧张美国作为第二大汽车市场,在如今 的紧张关系下,中国企业很难进入 美国市场;特斯拉在美国自建动力电池工厂, 在美合作空间逐渐减少。,阻碍因素1:新冠疫情全球蔓延7月16日,海外新冠肺炎累计确诊 人数1366.95万人。美国、欧洲、 东南亚为重灾区,经济严重受挫;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1-5月同比下降17%,严重影响增长进程。,欧洲,阻碍因素4:欧洲市场布局深入不足,宁德时代德国图林根项目预计产能为14GWh,供应宝马、奔 驰等欧洲品牌车企,但目前没有与车企建立深度合作关系;大众已经和瑞典初创公司Northvolt在欧洲建立两座电池工厂,奔驰也相继在欧洲建设动力电池工厂。,3.宁德时代未来发展3.1 未来挑战和机遇,车企自建工厂,或入股动力电池企业,亦或者双方合资建厂的趋势愈演愈烈,宁德时代或将遭遇市场份额被蚕食的风险。车企通过自建工厂能够满足目前的所有需求,但受到技术、资金和未来市场的不确定性约束,采取自建工厂的车企还是少数;入股动力电池企业或合资建厂渐渐成为主流,双方基于自身优势和诉求进行深度合作,能够达到双赢的局面;未来,动力电池企业能够深度“绑定”车企的数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未来的市场份额,宁德时代存在份额被蚕食的风险。,3.1.1 挑战二:车企涉足电池领域,蚕食宁德时代未来市场份额,主机厂与动力电池企业合资建厂,1,主机厂自建工厂,2,主机厂收购或投资动力电池企业,3,主机厂与动力电池企业维持供应链上下游关系,4,主机厂,保证动力电池配套自身产能,灵活调整,进一步降低动力电池在整车中的成本,动力电池更好地适配自家开发车型,主机厂对动力电池的需求,主机厂和动力电池行业的关系及趋势,83,106,145,201,276,394,70,95,142,206,287,428,0,400,800,1,200,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30.8%,31.8%,43.0%,41.6%,38.2%,46.1%,中国市场海外市场全球市场增长率,1200,121,550,9.41%,-4.72%221,-12%-38.70%75 28.9,0,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