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玉米市场现状分析及转基因前景研究报告.ppt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0-2021玉米市场现状分析及转基因前景研究报告.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0-2021玉米市场现状分析及转基因前景研究报告.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20-2021玉米市场现状分析及转基因前景研究报告.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20-2021玉米市场现状分析及转基因前景研究报告.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20-2021玉米市场现状分析及转基因前景研究报告.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玉米市场现状分析及转基因前景研究报告,核心观点,玉米价格持续上涨背后是去库存的结束。截至2020年8月13日,国内玉米现货均价达到2370元/吨,较年初上涨23.6%,创15年 国家首次提出玉米供给侧改革后新高。 2019/2020年度我国玉米期末库较2016/2017年下降1.2亿吨至1.4亿吨,库消比由107% 下降至47%,预计2020/2021年度我国玉米期末库存将下降至0.95亿吨,库消比为31%。农业农村部最新供需形势分析,20/21 年度我国玉米供需缺口为 1398 万吨,供需格局偏紧有望带动玉米中长期价格上涨。会加大进口吗?我国对玉米进口实行配额制,关税配额720万吨, 2019年玉米进口量479万吨。当前进口玉米到岸完税价(配额 内的关税,同时玉米的配额税率为1% )为2080元/吨,进口玉米的价格优势依然存在,因此预计配额内进口有望增加,但配额 外因税率高企(进口税率70-180%),在不下调税率情况下,预计难以大量进口。“供需偏紧+虫害加剧”,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应用预期增强。据农业农村部判断分析,2020年草地贪夜蛾态势严峻,或在一定程 度上促使转基因抗虫玉米的推进。今年以来农业部已相继颁发转基因性状安全证书及庇护所,后续还需等待品种审定及转基因品 种安全证书的发放。若转基因玉米成功实现商业化应用,在市场渗透率70%的假设下,全国转基因玉米种子出厂市场规模有望达 到188亿元,届时转基因技术领先及种质资源储备丰富的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建议关注:已经具备转基因性状安全证书的大北农(002385.SZ)、隆平高科(000998.SZ)背靠先正达及中化集团,有望实现转基因业务后来居上的荃银高科(300087.SZ)。转基因品种正在培育的传统杂交玉米领头企业登海种业(002041.SZ)风险提示:价格波动风险,转基因政策风险,种业政策变化风险,自然灾害风险。,目录CONTENTS,库存情况如何?,是否有可替代产品?,02,03,01,玉米市场政策,04,转基因玉米前景展望及投资建议,如何解决玉米缺口?,05,1.玉米市场政策,表:我国玉米收储政策,1.1 我国玉米收储政策经历08年全球粮食危机后,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保障农民收益,我国于2008年推出“临时收储”计划,并于2010-2014年连续上调玉米临储收购价。在临储政策的刺激下,我国玉米连年增收,呈现出阶段性供大于求的局面,导致库存积压、财政负担加重、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下游企业 成本压力增大、进口压力增大等问题。2016年,玉米临储政策推出历史舞台,调整为“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新机制,至今积极稳妥推 进玉米收储制度改革。玉米市场逐渐形成正常、标准的价格机制,上下游产业链不断激活,我国玉米市场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1.玉米市场政策,表:我国玉米贸易政策,1.2 我国玉米贸易政策2002年,我国对玉米实施进口关税配额管理,2004年至今,关税配额720万吨,国营贸易占比60%,配额内关税为1%-10%不等,配额外 税率最高达180% 。为深化粮农领域国际合作、扩大对外开放,2018年,我国全面取消玉米等收购、批发的外资准入限制。2020年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约定,我国应确保不抑制小麦、大米和玉米关税配额的足额使用,预计未来进口玉米量有所增长。,1.玉米市场政策,2800260024002200200018001600140012001000,现货价:玉米 (元/吨),1.3 玉米价格季度波动自2008年玉米“临储”计划启动,2010-2014年连续上调玉米临储收购价,我国玉米价格震荡上行。2015年,我国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下调玉米临储收购价,并于2016年取消临储政策,调整为市场化收购与补贴制度。受临储政策取 消影响,我国玉米价格于2017年触底。2020年以来,我国玉米价格持续上行。供给端,国内玉米“去库存”基本结束;需求端,随着下游生猪产能逐渐恢复和禽养殖扩量,饲料 需求不断增加,预计中长期价格看涨。,表:我国玉米价格季度波动,玉米收购价连续上 调,15年玉米收购价首次 下调,16年取消,库存 下降,2.库存情况如何?,表:2019年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回升,图:预计2020年杂交玉米库存继续回落,2.1 杂交玉米种子库存下降2019年我国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在经历库存缓解之后,制种面积开始回升,2019年杂交玉米制种量9.9亿公斤,较18年增产0.7亿公斤。库存情况看,2019年末杂交玉米种子总供给量16.2亿公斤,连续三年下降;预计2020年需求量为11亿公斤,库存预计回落至6.5亿公斤,库销比为59%,连续三年下滑。,6005004003002001000,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制种面积(万亩),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00%,121086420,20052007200920112013201520172019,库存量(亿公斤),库销比,2.库存情况如何?,表:国内玉米供需(百万吨),图:当前玉米库存下降至合理水平(百万吨),2.2 玉米“去库存”效果显著2013年以前,我国玉米期末库存在5000万吨以下。自2013年开始,国内供给快速上量,2016年玉米期末库存达到2.59亿吨,库消比高达107.3%。2016年开始,随着玉米收储政策改革、农业供给侧改革推行,玉米期末库存和库消比持续下降,去库存效果显著。2019/2020年度我国玉 米期末库较2016/2017年下降1.2亿吨至1.4亿吨,库消比由107%下降至47%,预计2020/2021年度我国玉米期末库存将下降至0.95亿吨, 库消比为31.5%。,140%120%100%80%60%40%20%0%,0,50,100,150,200,250,300,2010,2012,2014,2016,2018,2020E,期末库存,库存/消耗比,2.库存情况如何?,2.3 临储玉米拍卖火爆,年底预计库存持续下降自2014年临储玉米竞价销售交易会重启,我国加快临储玉米抛储,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2019年,共进行21次临储玉米拍卖,累计拍卖量8060万吨,实际成交量2191万吨,受累于下游需求不振,总体成交率下降至27.18%。2020年以来,临储玉米拍卖火爆,截止8月14日,临储玉米结束第12拍,累计拍卖量4791.46万吨,持续接近100%成交。当前我国临储 玉米库存约1000万吨左右,预计今年末库存将进一步下降。,注: 2020年数据截至2020.8.14,图:我国临储玉米拍卖情况,21.54%,33.78%,58.55%,11.88%,24.97%,2.97%,18.29%,57.60%,45.53%,27.18%,99.99%,100%90%80%70%60%50%40%30%20%1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2008,2009,2010,2011,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累计拍卖量(万吨),拍卖成交量:(万吨),成交率,表:全球玉米供需(百万吨),图:全球玉米期末库存和库消比,2.库存情况如何?,2.3 全球整体库存仍高2019/2020年度,全球期末库存连续三年下降至311.95百万吨,库消比降至27.18%;最新预计20/21 年度全球玉米预期产量下降至11.63 亿吨;消费方面,预测 20/21 年度国内总消费量 11.60亿吨,全球玉米期末库存3.15 亿吨;期末库存消费比相比6月预测调减 1.88 个百分点至 27.16%(剔除中国则为大幅调减 2.05 个百分点至 13.70%)。全球玉米库存消费比(剔除中国)较6月预测显著下降,但仍 处于历年较高水平,所以国际价格仍维持中性判断。,剔,35%30%25%20%15%10%5%0%“10/11 ”11/12 12/13 13/1414/1515/1616/1717/1818/1919/20,库存/消耗比,库存/消耗比,表:我国玉米进口量,图:当年配额内玉米进口仍有优势,2.库存情况如何?,2.4 会加大进口吗?历史进出口:海关总署数据,入世以来,我国玉米以净出口为主,2003年出口量1640万吨,达到近20年来最高值,直到2007年我国玉米净 出口量一直保持高位。但09年我国玉米主产区东北发生自然灾害,产量下降导致玉米开始进口,2010年玉米进口量为157万吨,出口量迅速 下降,至此我国首次由玉米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10-19年间玉米年度进口量最高为2012年的521万吨,之后几年因国内外价差因素而 持续波动。2019年玉米进口量479万吨。价格上: 2010-2014年连续上调玉米临储收购价,进口玉米相对于本土玉米具有价格优势,用粮企业选择进口玉米的意愿度更高。14-15年 海外、国内玉米价差扩大,玉米进口量有所上升,当前进口玉米到岸完税价(配额内的关税,同时玉米的配额税率为1% )为2080元/吨,国 内玉米平均价格在2255元/吨,进口玉米的价格优势依然存在,因此预计配额内进口有望增加,但配额外因税率高企,在不下调税率情况下, 预计难以大量进口。目前进口玉米多为转基因,同时为了保护国内玉米产业不重蹈大豆产业覆辙,大肆放开进口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外围市场对国内玉米供需影 响有限。,157,118,521,327,260,473,317,283,352,479,6005004003002001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玉米进口量(万吨),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09/012011/012013/012015/012017/012019/01,进口玉米到岸完税价(元/吨)玉米现货平均价(元/吨),180016001400120010008006004002000,1996 1999 2002 2005 2008 2011 2014 2017,玉米出口量(万吨),表:2010年我国由玉米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56.58%,33.73%,2.90%,0.37%,6.42%,饲料消费工业消费,食用消费,种用量消耗量,67.6%,67.1%,60.4%,59.9%,55.1%,50.4%,52.8%,65.0%,77.2%,72.9%,90%80%70%60%50%40%30%20%10%0%,0,50,100,150,200,250,300,35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饲用玉米(百万吨)饲料产量(百万吨)饲用玉米占饲料产量比重,3.是否有可替代性,3.1 玉米消费结构我国玉米消费以饲料消费为主。2020年,我国玉米饲料消费预计达17340万吨,占比56.58%,其次为工业消费占比33.73%,其余消费种类不足10%。饲用玉米根据收获物和用途大体可分为两类。一是籽粒玉米,即只收获玉米的成熟籽粒,主要用于饲料等。二是青贮玉米,即连同籽粒加秸 秆全部收获,经切碎后发酵,主要用作动物饲料,尤其是牛羊等牧场饲料,较籽粒玉米更为优质。作为饲料添加中能量供给者,高粱、大麦和玉米酒糟、稻谷均可以作为玉米替代品,但由于畜禽所需饲料配方需兼顾稳定,因此添加替代品 的比例相对有限。,图:我国玉米消费结构,图:2019年我国饲用玉米占饲料产量比重超70%表:饲用玉米分类和用途,3.是否有可替代性,3.2 高粱代替玉米饲料企业用高粱替代玉米,价差是最关键的因素。通常认为, 如果高粱价格低于玉米100元/t以上,其价格具备替代优势。优:高粱粗蛋白含量和可利用磷高于玉米;高粱为非转基因产品,且无配额限制,相对玉米更容易通过进口报检流程。劣:高粱能量值低于玉米,且含有抗营养因子单宁,与蛋白质与消化酶类结合,影响饲料转化率和代谢能值;且单宁苦涩味重,影响适口性。, 价格优势:高粱价格低于玉米100元/t以上,替代价值显现 粗蛋白和可利用磷高于玉米 非转基因产品,相对玉米更易通过进口报检流程, 能量值低于玉米 含有较多抗营养因子(单宁),影响饲料转化率和代谢能值、 影响适口性,优 点,缺点,图:我国玉米和高粱价格走势,190015001100700,27002300,2015/01 2015/10 2016/07 2017/04 2018/01 2018/10 2019/07 2020/04,国内高粱均价-山东(元/吨),玉米现货均价(元/吨)国际高粱价格(元/吨),3.是否有可替代性,3.3 小麦代替玉米通常认为,小麦与玉米比价在1.1范围即合理,如果小麦价格低于玉米50元/t以上,替代价值显现。小麦粗蛋白含量高于玉米(小麦粗蛋白含量13.9%,玉米仅为8.7%),可节省饲料中昂贵的蛋白原料费用,此外,氨基酸和矿物质等含量较高。但小麦能量值低于玉米,且含有较多抗营养因子,导致淀粉粘性增大,阻止营养物质消化吸收。此外,亚油酸含量低(小麦中亚油酸仅0.8%,玉米中亚油酸有2.0%),小麦不含叶黄素,但玉米中含有丰富叶黄素(22mg/kg)。, 价格优势:当小麦价格低于玉米50元/t以上,替代价值显现, 粗蛋白含量高于玉米,可减少饲料中蛋白原料的加入量 氨基酸和矿物质含量等高于玉米, 能量值低于玉米 含有较多抗营养因子(主要为非淀粉多糖),阻止营养物质消化吸收 亚油酸含量低,不含叶黄素,优点,缺点,2800260024002200200018001600140012001000,2011/12012/12013/12014/12015/1,2016/12017/12018/12019/12020/1,现货价:玉米 元/吨,现货价:小麦:全国均价 元/吨,图:我国玉米和小麦价格走势,3.是否有可替代性,3.4 稻谷代替玉米稻谷与玉米的比价下降,使其替代性增强。稻谷能量值低于玉米,且由于稻谷中含有稻壳,导致其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较高,代谢能值相对较低,适口性不如玉米。, 价格:与玉米的比价下降使其替代性增强, 能量值低于玉米 粗纤维和粗灰分含量较高,影响代谢能值,且适 口性不如玉米,优点,缺 点,图:我国玉米和稻谷价格走势,370032002700220017001200,2013/5,2014/5,2015/5,2016/5,2017/5,2018/5,2019/5,2020/5,现货价:粳稻:全国均价 元/吨,现货价:玉米 元/吨现货价:中晚稻:全国均价 元/吨,4.如何解决玉米缺口?,4.1 “库存消化完毕+虫害加剧”促使转基因玉米商业化应用据农业农村部判断分析,2020年草地贪夜蛾态势严峻,主因虫源基数大;北迁时间提早:发生期比上年提早约2个月;发生面积扩大: 威胁过半玉米种植区域,预计全年发生面积约1亿亩。草地贪夜蛾进一步严峻的防控形势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转基因抗虫玉米的推进(抗虫、 增产、对抗进口转基因玉米冲击)。国际趋势: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种植始于1996 年,截至2018 年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达到 1.92 亿公顷,约占全球总耕地面积 13%,较1996 年种植面积增长 113 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5%。总计70 个国家/地区应用了转基因作物,其中26 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另外44 个国家进口转基因作物。目前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主要以大豆、玉米为主,大豆、棉花普及率最高。2018年全球 1.92 亿公顷转基因种植面积中,转基因大豆、玉米、 棉花、油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 9590 、5890 、2490、101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分别为50%、30%、13%、5%。转基因大 豆、棉花、玉米、油菜的普及率(单一作物转基因种植面积在该作物全部种植面积的比重)分别为78%,76%、30%、29%。,图:四大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图:四大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及普及率,50%,30%,13%,2%5%,大豆玉米棉花油菜其他,90%80%70%60%50%40%30%20%10%0%,0,2000,60004000,12000100008000,大豆,玉米,棉花,油菜,转基因品种种植面积(万公顷)普及率,4.如何解决玉米缺口?,4.2 美国转基因作物市场分析美国是转基因作物种植国中的领先者,自1996年开始推广转基因作物至今,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占总作物总面积比例接近40%。 大豆、玉米 和油菜的平均应用率不断增长,在美国已经达到933%。其中,美国转基因大豆、棉花、玉米的普及率已经分别于2007年、2010年和2013 年超过90%,转基因大豆从2014年起连续5年稳定在94%,转基因玉米从2015年起连续4年稳定在92%,转基因棉花从2014年起连续5年稳 定在94%-96%之间,2018年为94%,大豆、玉米、棉花基本普及了转基因品种。同时,转基因油菜和甜菜在美国的普及率基本上100%,转基因苜蓿的普及率也在提高,转基因木瓜、南瓜在稳定应用,转基因苹果、马铃薯 在快速发展。推广率上:玉米自96年开始推广,到06年推广率超过60%,09年接近90%;大豆96年开始推广,到06年推广率已有90%;,图:美国主要转基因作物商业化推广进程:(%),100908070605040302010019961998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玉米大豆棉花,4.如何解决玉米缺口?,4.3 国内转基因种子进程2019年底,农业部公告批准了大北农 “DBN9936”以及杭州瑞丰/浙江大学的 “双抗12-5”的转基因玉米性状,2020年6月份,大北农控 股子公司大北农生物科技玉米DBN9858性状产品(单抗耐除草剂)获农业部批准(该获批品种为前期获批转基因玉米性状产品DBN9936及 后续升级产品的配套庇护所),此举是国家转基因推广进程中科学、系统的统一部署,利于行业及公司长期健康发展。后续审定步骤:故后续需跟踪品种审定各个环节情况,实验室 研究,转基因中间试验生物试环境释放验生产试验,提交申请区域试验(两个生产周期)生产试验(1个生产周期)品种试验(品种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审定和公告(2月底、9月底 前报送品试数据),品种试验,玉米种子4-9月制种;9月-次年3月收获,制种,销售,已完成,5.国内转基因玉米种子测算,5.1 国内转基因玉米种子市场空间巨大种植面积:农业农村部预计,2019/20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4.14万公顷,合计6亿亩。其中春播、黄淮海、西南三大玉米主产区占全国玉米 种植面积比为35%、30%、20%。种子费用: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我国单亩玉米用种费用近几年稳定在55元左右,单亩用量量2公斤。经调研反馈,国内种子经销商利润占比40%,则种子出厂价33元/亩。市场空间:假设转基因玉米种子普及率从2021年的15%上升至2025年的70%,单亩用种费价格提升20%,则全国转基因玉米种子出厂市 场规模则由21年的36亿元上升至2025年的188亿元,对应15亿、71亿元利润空间。,图:国内玉米种植面积(万公顷),图:玉米出厂价,19.2,23.2,25.2,25.9,28.4,28.9,27.9,28.7,15.69.4,11.5,13.9,15.1,15.6,17.017.3,16.7,17.2,35302520151050,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种子终端价格(元/公斤),种子出厂价(元/公斤),50000450004000035000300002500020000150001000050000,1990199319961999200220052008201120142017,国内玉米种植面积,6.重点公司,大北农(002385.SZ):养殖利润释放,转基因领先优势明显转基因平台优势明显,有望最先受益转基因种子商业化。公司自2010年进入转基因领域,种质资源、技术及性状储备丰富。2020年以来公 司相继两次获得转基因玉米性状安全证书,为行业内唯一一家,且目前已经做好第一代转基因玉米品种的商业化准备。经过测算,若转基 因政策放开,则前两年有望为公司贡献利润3.76/7.51亿元。有望充分受益转基因政策放开。同时,公司转基因大豆有望在2020Q4在阿根 廷种植,此举有望打开公司转基因产品在海外的市场空间。养殖有望逐步释放利润,后周期饲料业务趋势向好。1)生猪:2020年上半年公司生猪出栏量64.7万头,销量同比虽有下滑但体重及头均 盈利稳步提升,显示公司非瘟防控工作成效逐步显现。从生猪存栏节奏上看,预计下半年生猪出栏量将逐季抬升,生猪板块有望实现量利 齐增。2)饲料:公司是国内猪料龙头企业,猪料品种更多聚焦高毛利的高端料,随着行业生猪存栏的逐步回升以及猪料内销的增加,预计 公司饲料业务销量及业绩有望逐步复苏。隆平高科(002385.SZ):杂交水稻龙头,玉米业务快速发展杂交水稻种业龙头,玉米后来居上。公司是国内杂交水稻龙头,市占率预计30%左右,2019年因稻谷价格低迷影响种植积极性,公司水稻 业务营收同比下滑41%;与之相反,在玉米行业逐步复苏背景下,公司依靠联创种业实现营收同比增长近30%。但因公司频繁收购导致财 务费用、管理费用大幅提升,2019年公司业绩亏损2.98亿元,同比下滑137.7%,2020年上半年公司亏损0.5-0.8亿元。传统育种技术实力雄厚,转基因技术同样领先。公司在传统杂交育种领域的优势已有目共睹,在转基因技术储备上,公司拥有杭州瑞丰(公司直接持有25.14%股份,关联方持有16.67%)和海南隆平(公司持股比例100%)两大研发平台,其中,杭州瑞丰研发的玉米“双 抗12-5”已经获得转基因安全证书 ,该品种对当前我国玉米田主要鳞翅目类害虫玉米螟、棉铃虫、东方黏虫等具有良好抗性,也对靶标草 甘膦除草剂具 有良好抗性。海南隆平主要承接南美(特别是巴西地区)和国内进行转基因性状的开发,目前已经拥有相关品种储备。若转 基因品种顺林商业化,则公司有望享受性状+品种的双重利润增量。,6.重点公司,登海种业(002041.SZ):传统杂交玉米种业龙头,同时受益玉米涨价及转基因种业推广杂交玉米领头企业,业绩逐步回暖。公司的主要产品包括玉米杂交种、蔬菜杂交种、花卉种苗、小麦种、水稻种。利润主要来源于玉米杂 交种,主推品种为登海、先玉、良玉系列玉米杂交种。其中登海605、登海618自审定进入市场以来,以良好的抗病性和高产、抗倒伏、早 熟等特性深受市场欢迎,在产品市场上展现出较强的竞争优势,近几年销售量快速增长。玉米育种及品种优势明显,有望受益转基因种业推广。公司在“李登海”研究员的带领下,历经40多年持续不间断地玉米育种研发创新和 高产攻关,完成了5代玉米杂交种的进步性替代,引领着中国杂交玉米的发展方向。2019/2020年种植季随着玉米市场逐步好转及品种竞争 力凸显,公司玉米种子销量增长幅度较大,在玉米价格上涨带动下,预计公司玉米主业有望持续改善。当前,公司由财政部拨款的转基因 新品种培育正在进行中,同时,作为品种储备丰富且推广面积广的玉米种企,未来有望与现有转基因性状研发机构开展深度合作,在转基 因时代中继续保持竞争优势。荃银高科(300087.SZ):背靠先正达及中化集团,有望实现转基因业务后来居上杂交水稻市占率第二,转基因亦有储备。公司主要从事优良水稻、玉米、小麦等主要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繁育、推广、服务。其中水 稻种子占总营收比重为60%(市占率排名第二),玉米占比10%。品种方面,水稻产品现已形成8大系列,覆盖两系及三系、中籼及晚 籼、籼粳型杂交稻等诸多类型品种,能够满足长江流域不同水稻种植区域的需求;玉米主推品种在黄淮海区域市场销售增长明显。转基 因储备方面,公司与浙江大学等科研院所共同承担的农业部“转基因抗虫玉米双抗12-5产业化研究项目”已实施完毕,同事创制了 抗虫性状突出、综合性状优良的转基因玉米品种(系),对公司下一步玉米业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背靠中化和先正达,有望后来居上。中农科技通过现代农业间接持有公司21.50%的股份,先正达作为全球领先的种子和植保公司,其 转基因业务收入约占公司全球种子销售的40,转基因种质资源及品种储备丰富。未来荃银高科有望先正达及中化集团在种业的研发及 已有品种储备、渠道实现转基因业务的后来居上。,7.风险提示,价格波动风险:农产品价格波动会影响种植户积极性,从而影响种业公司利润。若农产品价格上涨不及预期或大幅下跌,则对种 业公司利润造成影响。转基因政策风险:转基因玉米(转植酸酶)及大豆安全证书获批事件并非首次,2008年已经品种或安全证书,但后期品种审定一直未通过,故有推广不及预期风险种业政策变化风险。种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属于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国家对农 业大力支持且产业政策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如果政策发生调整,则可能对公司产生一定的影响。自然灾害风险。种子生产对气候条件的敏感度较高,易受异常高(低)温、旱、涝、冰雹、霜冻等自然灾害及病虫害的影响。若 在制种关键时期遭遇上述严重自然灾害,或重大突发性病虫害,将直接影响种子的产量和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