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伦敦经济月刊( 2013 年 1月) 2013 年 1 月 18 日 中银 研究产品系列 经济金融 展望 季报 中银调研 宏观观察 银行业观察 人民币国际化观察 作 者 : 张兴荣 中国银行研究院 刘 文 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 龚一泓 中国银行江苏省分行 电 话 : 010 - 5037 5156 签发人:陈卫东 联系人 : 叶银丹 电 话: 010 6659 6874 对外 公开 全辖传阅 内参 材料 2020 年 9 月 11 日 2020 年 第 38 期 (总 第 307 期 ) 疫情大考下长三角地区重要性进一步凸现 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报告 2020 年上半年,尽管面临多重外部挑战和新冠疫情影响,长三角地区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上升,物价水平、就业状况、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投资、进出口及利用外资等系列指标表现均优于全国。尽管工业受冲击大于全国,但新兴产业逆势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较低的地方政府赤字率、充沛的存款资源和融资来源、较高的资产质量,以及活跃的金融市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下半年,长三角经济发展势头有望继续向好,投资复苏、消费提振和外需增长将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在国家战略和各项支持政策的带动下,预计地区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 存贷款业务 稳步增长,融资渠道更为丰富,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 研究院 宏观 观察 2020 年第 38 期(总第 307 期) 1 疫情大考下长三角地区重要性进一步凸现 长三角地区经济金融形势回顾与展望报告2020 年上半年,尽管面临多重外部挑战和新冠疫情影响,长三角地区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上升,物价水平、就业状况、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投资、进出口及利用外资等系列指标表现均优于全国。尽管工业受冲击大于全国,但新兴产业逆势增长,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较低的地方政府赤字率、充沛的存款资源和融资来源、较高的资产质量,以及活跃的金融市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保障。 下半年,长三角经济发展势头有望继续向好,投资复苏、消费提振和外需增长将为地区经济增长提供重要动力。在国家战略和各项支持政策的带动下,预计地区流动性将保持合理充裕, 存贷款业务稳步增长,融资渠道更为丰富,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进一步加大 。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 。受新冠疫情影响, 2020 年上半年区域经济受到一定冲击,但在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支撑下,地区经济金融运行逐步改善,为下阶段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一、 区域 经济运行总体好转,实现正增长 (一)长三角经济规模占全国比重上升,增速高于全国水平 2020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生产总值合计 11.07万亿元,占全国 GDP的 24.25%,占比同比上升 0.3 个百 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 0.38%,高于全国 GDP 增速 1.25个百分点(表 1) 。 从长三角内部看, 江苏 地区生产总值保持第一,占长三角的42.20%,约相当于浙江 (占 26.27%)与安徽 (占 15.85%)总和。除上海 外, 苏、浙、皖均实现经济正增长,其中,安徽 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上海,增速达 1.72%,增速列三省一市第一。 2 2020 年第 38 期( 总第 307 期 ) 表 1:各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 地区 地区生产总值(万亿元) 变化( %) 2019 年上半年 2020 年上半年 江苏 4.63 4.67 0.88 浙江 2.90 2.91 0.35 上海 1.77 1.74 -2.15 安徽 1.73 1.76 1.72 长三角合计 11.03 11.07 0.38 全国 46.06 45.66 -0.87 资料来源:各省市统计局 物价水平涨幅不均衡, CPI表现优于全国 , PPI则弱于全国。 上半年,除江苏外,其余各地的 CPI 同比涨幅均低于全国 CPI 涨幅 ;而江苏、浙江的 PPI 分别同比下降2.3%、 3.0%,大于全国的降幅 (表 2)。 表 2: 2020 年上半年 各地价格水平 地区 CPI( %) PPI( %) 江苏 3.9 -2.3 浙江 3.2 -3.0 上海 2.7 -1.6 安徽 3.8 -1.1 全国 3.8 -1.9 资料来源:各省市统计局 就业仍有压力,但总体好于全国。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 的 失业率同比有所上升,新增就业人数同比明显下降,但失业率及上升幅度总体 低于全国水平 。 上半年长三角新增就业人数 超过 175万人, 占全国新增就业人数的 31.1%(表 3)。 宏观 观察 2020 年第 38 期(总第 307 期) 3 表 3: 2020 年上半年 各地就业情况 地区 失业率 1( %) 同比 (百分点 ) 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同比 (%) 江苏 3.1 0.2 63.5 -21.0 江浙 4.9 0.7 51.2 -20.0 上海 4.4 0.1 27.1 -30.0 安徽 2.8 0.04 33.5 -12.1 全国 5.7 0.6 564.0 -23.5 资料来源:各省市统计局 居民收入继续提升,收入水平及增速高于全国。 上半年,除安徽外, 长三角地区其他省市的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高于全国水平,同比增速除江苏外,均高于全国同期 水平 (表 4)。 表 4: 2020 年上半年 各地居民 可支配 收入 地区 居民可支配收入 (万元 ) 同比( %) 江苏 2.2 2.3 浙江 2.7 2.6 上海 3.6 3.6 安徽 1.4 3.5 长三角 2.5 2.9 全国 1.6 2.4 资料来源:各省市统计局 (二)内需回暖,外需持续增长 消费需求下降 ,但整体好于全国水平。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4.42万亿元 , 同比下降 7.8%, 但好 于全国水平( -11.4%)(表 5)。其中,上海 消费受冲击相对较大,住宿和餐饮业消费同比下降 了 34.9%, 阻碍了上海 消费回暖的势头。 1 江苏、安徽 为城镇登记失业率 , 全国、上海、浙江为城镇调 查失业率 。 4 2020 年第 38 期( 总第 307 期 ) 表 5: 2020 年上半年 各地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地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万亿元 ) 同比( %) 江苏 1.69 -9.4 浙江 1.19 -6.3 上海 0.69 -11.2 安徽 0.85 -3.5 长三角 4.42 -7.8 全国 17.23 -11.4 资料来源:各省市统计局 固定资产投资逐渐恢复。 上半年,除江苏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外, 上海、 浙江、安徽 的 固定资产投资 增速均正增长 ,高于同期全国水平 (表 6) 。 表 6: 2020 年上半年各地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 地区 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 (%) 江苏 -7.2 浙江 3.8 上海 6.7 安徽 1.0 全国 -3.1 资料来源 :各省市统计局 进出口总额 保持正 增长 ,在全国地位进一步提高 。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 进出口总额达 5.3 万亿元,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 37.3%,同比增长 0.2%, 高 于全国 -2.9%的水平。 进口额、 出口 额分别占 全国 的 34%和 39.9%, 顺差占全国 的 72.7%(表 7)。 利用外资金额保持增长。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的外资实际使用金额 约 占全国的57.5%,同比增 速 3.5%, 显著高 于全国水平 (表 8)。 服务业成为利用外资的重要来源,其中, 上海 95.3%的实际到位外资额来自服务业,服务业外资 到位金额 同比 增长 13.2%;浙江 67.4%的利用外资额来自服务业,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 同比增长 16.8%。江苏 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高端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节能环保产业实际利用外资同比分别增长 132.1%、 58.4%、 41.8%。 宏观 观察 2020 年第 38 期(总第 307 期) 5 表 7: 2020 年上半年 各地进出口情况 地区 进口额 (万亿元) 同比( %) 出口额 (万亿元) 同比( %) 进出口差额 (万亿元) 江苏 0.79 1.9 1.22 -5.6 0.43 浙江 0.39 7.2 1.09 3.3 0.70 上海 0.93 -1.7 0.64 0.7 -0.30 安徽 0.11 3.2 0.13 6.7 0.04 长三角 2.22 1.7 3.08 -0.8 0.86 全国 6.52 -3.3 7.71 -3.0 1.19 资料来源:各省市统计局、各地海关 表 8: 2020 年上半年各地利用外资情况 地区 利用外资额 (亿美元 ) 同比 (%) 江苏 124.6 0.2 浙江 75.0 7.9 上海 2 102.8 5.4 安徽 102.0 3.2 长三角 404.4 3.5 全国 679.3 -4.0 资料来源:各省市统计局、商务厅 (三)三次产业加速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加速 产业结构继续 向 “ 三二一 ” 方向转变 。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 第三产业占比同比上升 0.5个百分点 ,比 全国 高 0.1个百分点。 上海的第二产业上半年受疫情冲击较大,产业占比同比降幅大于全国水平(表 9) 。 工业受冲击大于全国,回暖有待时日。 上半年, 受 疫情 影响 ,长三角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 同比下降 12.7%, 降幅 高于全国水平,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 15.0%,降幅略低于全国水平 (表 10), 表明长三角地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还有待 改善。 2 上海市为外资实际到位金额 。 6 2020 年第 38 期( 总第 307 期 ) 表 9: 2020 年上半年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 地区 第一产业占比 (%) 第二产业占比 (%) 第三产业占比 (%) 第一产业占比同比 (百分点 ) 第二产业占比同 比 (百分点 ) 第三产业占比同比 (百分点 ) 江苏 3.1 43.1 53.8 -0.2 -0.3 0.5 浙江 3.1 40.0 56.9 -0.1 -1.0 1.1 上海 0.2 24.5 75.3 -0.04 -1.5 1.54 安徽 6.6 40.6 52.8 0.07 0.04 -0.11 长三角 3.2 39.0 57.8 0.0 -0.5 0.5 全国 5.7 37.8 56.5 0.7 -1.1 0.4 资料来源:各省市统计局 表 10: 2020 年上半年长三角 工业企业收入及利润 地区 工业营业收入 (万亿元 ) 同比 (%) 工业企业利润 (万亿元 ) 同比 (%) 江苏 5.25 -17.5 0.28 -13.7 浙江 3.28 -6.6 0.21 -11.0 上海 1.67 -8.6 0.11 -18.0 安徽 1.70 -11.7 0.09 -14.6 长三角 11.7 -12.7 0.69 -15.0 全国 46.3 -9.0 2.50 -15.8 资料来源:各省市统计局 新兴产业逆势增长 。 江苏 高技术制造业的增加值 同比 增长 8.8%,浙江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9.5%,战略性新兴产业 增加值增长 6.0%;上海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 增长 5.5%;安徽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8%,比规 摸以上 工业产值高 7个百分点 。 (四)财政收入降 幅低于全国 , 财政赤字率同比下降 上半年,长三角地区财政收入同比 下降 6.2%,下降幅度小于全国水平。 三省一市中,仅上海保持财政盈余,但上海财政收入下降幅度最大,且降幅高于全国水平。从财政赤字率 看,长三角情况好于全国,且财政赤字率 同比降 幅大于全国水平 ,其中,安徽 降 幅 最大 (表 11) 。根据 2019 年的数据,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政府债务均未突宏观 观察 2020 年第 38 期(总第 307 期) 7 破限额,除安徽外,其他省市的政府债务率 相对 较低 (表 12)。 表 11: 2020 年上半年长三角区域各省市财政情况 地区 财政收入 (万亿 元 ) 同比 (%) 财政赤字率3 (%) 同比 (百分点 ) 江苏 0.47 -2.8 3.9 0.4 浙江 0.43 -2.8 2.5 -0.1 上海 0.39 -12.2 -0.9 0.2 安徽 0.30 -7.4 5.2 -8.9 长三角 1.59 -6.2 2.97 -1.2 全国 9.60 -10.9 4.4 -1.0 资料来源:万得、各省市统计局 表 12: 2019 年 政府债务情况 地区 债务限额 (万亿元) 债务余额 (万亿 元 ) 财政收入 (万亿 元 ) 债务率4 (%) 江苏 1.65 1.49 0.88 80 浙江 / 1.04 0.71 70 上海 0.86 0.57 0.72 60 安徽 0.90 0.79 0.32 120 全国 24.1 21.3 19.04 38.5 资料来源: Wind、各省市统计局 二、金融运行整体 稳健,存贷款 在 全国占比 上升 (一 ) 存款同比增 速 高于全国 ,企业、住户存款增长基础稳固 6月末,长三角地区本外币各项存款 余额 同比 增长 12.8%,增速高于全国 2.3个 百分点 , 余额占全国比重同比上升 0.52个 百分点 ;上半年 新增 存款 5.4万亿元, 占全国新增存款的 36.3%; 从上半年 长三角地区存款 增量看, 境内存款为主体,但 境外存款同比 增幅 达 21.7%,比 境内 存款 增幅高 9.1个 百分点 ( 表 13) 。 3 财政赤字率 =财政赤字 /GDP 100%=(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 /GDP 100% 4 债务率 =债务余额 /(财政收入 +政府基金收入 +国有资本收入 ) 100% 8 2020 年第 38 期( 总第 307 期 ) 表 13: 2020 年上半年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统计表 余额 (万亿元) 同比 ( %) 余额占全国( %) 同比 (百分点) 本年新增 (万亿元) 占 全国 新增 ( %) 长三角 53.0 12.8 24.9 0.52 5.4 36.3 境内存款 52.0 12.7 24.8 0.49 5.2 36.2 境外存款 1.0 21.7 32.9 2.52 0.1 41.4 全国 213.0 10.5 14.8 资料 来源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从 存款 的部门结构 看 , 长三角地区 非金融企业 、 住户 为 存款 主体 , 分别 贡献了本地区境内存款余额的 38%和 37%、本地区新增存款的 43%和 38.6%。 上半年 ,长三角 非金融 企业存款 新增量 贡献了 全国 非金融企业存款 的 42.5%, 非 银行业 金融 机构 存款在全国下降的大 背景下 逆势增长 5( 表 14) 。 表 14: 2020 年上半年 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统计表(按部门 ) 余额 (万亿元) 同比 ( %) 余额占 全国( %) 同比 ( 百分点 ) 本年新增 (万亿元) 占全国 新增 ( %) 境内存款 52.0 12.7 24.8 0.49 5.23 36.2 非金融企业存款 19.8 14.9 29.4 0.97 2.25 42.5 住户存款 19.2 14.7 21.2 0.09 2.02 24.1 机关团体存款 7.7 3.6 25.0 0.50 0.32 30.1 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 4.2 12.8 25.1 0.45 0.59 - 财政性存款 1.1 7.4 24.6 2.72 0.07 15.1 资料 来源 :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从币种结构 看, 长三角地区 人民币存款和外汇存款同比增幅均高于全国,其中外汇存款表现更为 突出 , 新增 量 占全国 外汇存款 增量 的 比重 高达 94.7%( 表 15) 。 5 2020 年 上半年, 全国非银行业 金融机构存款下降 6572.7亿元, 长三角 新增 5886亿元。 宏观 观察 2020 年第 38 期(总第 307 期) 9 表 15: 2020 年上 半年金融机构人民币 和外汇 存款统计表(按币种) 币种 地区 余额 同比( %) 余额占全国 ( %) 本年新增 (万亿元) 占全国 新增( %) 人民币存款 (万亿元) 长三角 51.1 12.9 24.6 5.2 35.7 全国 207.5 10.6 14.6 外汇 存款 ( 亿美元) 长三角 2667.7 8.0 34.3 196.1 94.7 全国 7783.9 2.4 207.1 资料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 分省市看 , 江苏存款体量 最大,余额 及 新增 量 占长三角比重分别 为 33.5%和 37.5%;浙江 存款 增 速 最 快 , 同比 增幅 16.8%,高于 长三角 平均水平 4 个百分点 ; 上海、安徽存款 同比增幅低于长三角平均 水平, 其中安徽同比增速低于全国 平均 水平 ( 表 16) 。 表 16: 2020 上半年 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统计表 (按省市) 存款 余额 (万亿元) 同比 ( %) 余额占 长三角( %) 本年新增 (万亿元) 占长三角 新增 ( %) 江苏 17.7 12.1 33.5 2.0 37.5 浙江 14.8 16.8 28.0 1.7 31.5 上海 14.4 11.0 27.2 1.1 21.4 安徽 6.0 10.0 11.3 0.5 9.6 长三角 53.0 12.8 5.4 资料来源 :中国人民银行 相关 分行 (二)社会融资规模 增 速 高于全国 , 直接融资 增幅同比上升 上半年, 长三角地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同比 增 长 54.3%,高于全国 11.5 个 百分点 ;占全国的比重同比上升 2.1个百分点 ( 表 17) 。 从 融资结构看, 长三角地区 间接融资保持 主体地位,占 本地区 社会 融资增量的71.3%, 占 全国 间接 融资 增量 的 32.4%,同比增 速 高于全国 11.8 个百分点 ; 直接融资增长迅猛,同比增幅高达 99.1%,高于全国 20.7个百分点 ( 表 18) 。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