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700 头豹研究院 | 生物医药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噬菌体疗法行业概览 报告 医疗研究团队 噬菌体疗法已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由于在研 新型抗生素难以解决日益严峻的细菌耐药性问题, 噬菌体疗法以其卓越的抗感染作用和耐药性低表达 特性再度引起行业关注。未来,噬菌体疗法有望替 代部分抗生素产品,市场潜力巨大。伴随政府出台 相关政策、噬菌体疗法研发技术持续突破、各行业 使用需求拉动,中国噬菌体疗法市场持续扩容。噬 菌体疗法产品的商业化进程将在上市后不断加速, 逐步替代部分抗生素,解决细菌耐药性等问题。 热点一:噬菌体疗法的特点和优势有效解决行业痛点 热点二:宿主选择性窄造成使用缺陷 热点三:与抗生素联合使用将是未来趋势 相比抗生素,噬菌体疗法制剂在兽用、植物用和人 用领域优势明显,成为推动噬菌体疗法制剂研发的核心 要素。未来噬菌体疗法有望解决细菌耐药性日益严峻的 问题,市场潜力巨大。 噬菌体窄宿主选择性使其在噬菌体疗法应用中获得 针对性强的优势,然而,宿主选择性窄也同时导致了噬 菌体疗法进展难度加大的问题。 噬菌体与抗生素具有不同的杀菌和抑菌机制,两者 联合应用已是当前噬菌体疗法研究行业的主要趋势。其 优势主要包括: (1)噬菌体和抗生素联合使用能产生协 同效应,能恢复耐药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且能减少耐 药菌产生的几率; (2)比起单用噬菌体,联合治疗方式 对用药前的菌种鉴定依赖程度较低,能够有效缩短治疗 时长。 黄婉儀 分析师 赵玉玲 分析师 邮箱: csleadleo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免疫治疗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 TIL 疗法行业概 览 生物医药系列行业概览 2020 年中国 EGFR 抑制剂疗 法行业概览 生物医药系列行业概览 2020 年中国 CTLA-4 抑制剂 疗法行业概览 2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目录 1 方法论 . 5 1.1 研究方法 . 5 1.2 名词解释 . 6 2 中国噬菌体疗法制剂行业市场综述 . 9 2.1 噬菌体疗法制剂定义和分类 . 9 2.1.1 噬菌体的定义和分类 . 9 2.1.2 噬菌体疗法的定义和作用过程 . 10 2.1.3 噬菌体疗法的举例:T4 噬菌体的裂解周期 . 11 2.1.4 噬菌体疗法应用领域 . 12 2.1.5 噬菌体疗法发展历程 . 13 2.2 中国噬菌体疗法行业市场规模 . 17 2.3 中国噬菌体疗法行业产业链分析 . 18 2.3.1 上游分析 . 19 2.3.2 下游分析 . 19 3 中国噬菌体疗法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20 3.1 噬菌体疗法的特点和优势有效解决行业痛点 . 20 3.2 细菌耐药性问题亟待解决 . 22 3.3 新型药物研发滞后 . 23 4 中国噬菌体疗法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 24 4.1 宿主选择性窄造成使用缺陷 . 24 4.2 使用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 24 3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5 中国噬菌体疗法制剂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 25 6 中国细胞免疫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26 6.1 根据临床需求开发产品 . 26 6.2 与抗生素联合使用 . 27 6.3 标准化的产品开发方案 . 28 7 中国噬菌体疗法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28 7.1 中国噬菌体疗法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8 7.2 中国噬菌体疗法制剂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9 7.2.1 诺安百特 . 29 7.2.2 菲吉乐科 . 31 7.2.3 大连汉信 . 34 4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图表目录 图 2-1 噬菌体 . 9 图 2-2 噬菌体裂解过程 . 11 图 2-3 T4 噬菌体裂解周期 . 12 图 2-4 噬菌体疗法应用领域 . 13 图 2-5 噬菌体疗法制剂行业发展历程 . 13 图 2-6 中国人用医疗噬菌体疗法制剂行业市场规模,2019 预测2023 年预测 . 17 图 2-7 中国噬菌体疗法行业产业链 . 18 图 2-8 噬菌体疗法优势 . 21 图 2-9 抗生素耐药率及全球感染多重耐药菌情况 . 23 图 4-1 抗生素耐药率及全球感染多重耐药菌情况 . 25 图 6-1 各国医院年平均感染发病率 . 26 图 6-2 噬菌体与敏感型抗生素利福平联合应用实验结果 . 27 图 6-3 中国已布局噬菌体疗法的企业及产品阶段对比 . 28 图 7-1 诺安百特主要产品 . 30 图 7-2 菲吉乐科人类健康部门产品情况 . 32 图 7-3 菲吉乐科农业健康部门产品情况 . 32 图 7-4 菲吉乐科“乐虾”产品 . 33 图 7-5 菲吉乐科给药技术 . 34 图 7-6 与化脓性感染相关的病菌 . 35 5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癌症早筛、精准治疗、基因检测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 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 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9 月完成。 6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1.2 名词解释 放线菌:一类主要呈菌丝状生长和以孢子繁殖的陆生性较强大的原核生物 长尾噬菌体科: 一种双股 DNA 病毒, 只会感染细菌, 外表型态具有长无收缩性的尾鞘, 衣壳为正多面体或扁形 、T5 噬菌体为代表种。长尾病毒科具有直径 55-60nm 的衣 壳,尾鞘的长度可达 570nm,核酸为线型 dsDNA,此科下的病毒包括噬菌体 、 和 80。 肌尾噬菌体科: 宿主为细菌和古细菌。 整个噬菌体的构造包含头部 (病毒颗粒) 和尾部, 病毒颗粒无外套膜, 裸露的病毒颗粒透过尾部复合体与尾部相连, 尾部的末端具有六条 短棘和六条长鞭毛。头部为二十面体,直径约 50-110 nm,衣壳共具 152 个壳粒。 噬菌体裂解酶:噬菌体在感细菌后期表达的一类细胞壁水解酶。 宿主细胞: 进入该细胞内的微生物或其他生命体最后会破坏该细胞, 导致宿主细胞的死 亡。 化脓性感染:即“一般感染”,如疖、痈、丹毒、急性乳腺炎、急性阑尾炎等。常见致病 菌有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绿脓杆菌:即铜绿假单胞菌,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好氧、呈长棒形的细菌,只有单向的 运动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即“金葡菌”,隶属于葡萄球菌属,是革兰氏阳性菌代表,为一种常 见的食源性致病微生物。 下肢静脉溃疡: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严重和难治的表现。 肺炎克雷伯菌 :肠杆菌科克雷伯氏菌属中最为重要的一类菌(俗称肺炎杆菌),其所 致疾病占克雷伯氏菌属感染的 95%以上。 7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ICH: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Harmonization,人用药品注册技术要求国际协调会 议, 机构职责是协调各国的药品注册技术要求, 使药品生产厂家能够应用统一的注册资 料,提高新药研发、注册、上市的效率。 鲍曼不动杆菌:即鲍氏不动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是一种严格需氧、非乳糖发酵的 条件致病菌。 美罗培南: 一种有非常广泛抗菌性及可供注射的抗生素, 用于治疗多种不同的感染, 包 括脑膜炎及肺炎。它是一种 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碳青霉烯的分类下。 米诺环素:即二甲胺四环素或美满环素,是一种广谱抗菌的四环素类抗生素。 沙门氏菌: 由各种类型沙门氏菌所引起的对人类、 家畜以及野生禽兽不同形式疾病的总 称。感染沙门氏菌的人或带菌者的粪便污染食品,可使人发生食物中毒。 鸡尾酒混合疗法: 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疾病。 该疗法的应 用可以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 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 使被破坏的机体免疫 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复,从而延缓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EPA: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美国环境保护署,机构职责是保护人类健 康和自然环境。 黄单胞菌:革兰氏阴性菌,专性好氧,化能有机营养型植物病原菌。 假单胞菌:一种直或稍弯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亦是无核细菌,以极生鞭毛运动,不形成 芽孢,严格好氧,通过呼吸代谢,且从不发酵。假单胞菌的氧化酶和触酶均为阳性(除 少数菌株外)。 番茄细菌性溃疡病菌:由密执安棒杆菌密执安亚种(Cmm)引起的一种重要的细菌病 害,目前还没有快速有效的防治办法。 梨火疫病菌:寄主范围很广,该细菌可危害梨、苹果、山楂、木旬子、李等 40 多个属 8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220 多种植物,大部分属蔷薇科亚科。 柑橘溃疡病菌:侵染芸香科柑橘属、枳属和金柑属植物。其中,甜橙、酸橙、葡萄柚、 柚、来檬、枳和枳橙高度感病,柠檬中度感病,宽皮柑橘较抗病,香橼和金柑高度抗病 或免疫。 副溶血性弧菌:属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呈弧状、杆状、丝状等多种形状,无芽孢的海 洋细菌,主要来源于鱼、虾、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临床上以急性起病、腹痛、 呕吐、腹泻及水样便为主要症状。 MIC: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最低抑菌浓度,是测量抗菌药物的抗 菌活性大小的一个指标,指在体外培养细菌 18 至 24 小时后能抑制培养基内病原菌生 长的最低药物浓度。 9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2 中国噬菌体疗法制剂行业市场综述 2.1 噬菌体疗法制剂定义和分类 2.1.1 噬菌体的定义和分类 噬菌体(Becteriophage,Phage)是能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 病毒的总称, 其随着细菌进化了亿万年, 是细菌的天敌。 噬菌体由蛋白质外壳和包装在其内 部的单一核酸组成。根据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可将其分为 13 个科,其中比较常见的是长尾 噬菌体科 (Sipho-viridae) 、 肌尾噬菌体科 (Myoviridae) 和足状噬菌体科 (Podoviridae) 。 这 3 个科共包含 15 个属,囊括了大部分噬菌体,其余噬菌体分属于剩余的 10 个科。典型 的噬菌体通常包含一个 20 面体的头部,一个中空的针状结构及外鞘组成的尾部,以及尾丝 和尾针组成的基部(见图 2-1)。 图 2-1 噬菌体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根据生活周期不同,噬菌体可分为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 (1)烈性噬菌体是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裂解周期而实现繁殖的噬菌体。烈性噬菌体 进入菌体后将改变了宿主的性质, 使之成为制造噬菌体的工厂, 大量产生新的噬菌体, 并通 过释放裂解酶导致菌体裂解死亡, 同时释放出大量的新噬菌体感染更多的宿主菌。 因此, 烈 10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性噬菌体的具有抗感染实用价值,可用于噬菌体治疗; (2)温和噬菌体是吸附并侵入细胞后, DNA 只整合在宿主的核染色体组上,并可长 期随宿主 DNA 的复制而进行同步复制,在一般情况下不进行增殖和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 噬菌体。温和噬菌体不能杀灭细菌,相反可能会起到帮助耐药基因传递的作用。 2.1.2 噬菌体疗法的定义和作用过程 噬菌体疗法是利用噬菌体裂解致病菌以降低其密度,进而减少或避免感染及发病机会, 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由于已被侵染的溶源化细菌对同类噬菌体产生免疫效果, 因此噬菌体疗法必须由烈性噬 菌体实现。烈性噬菌体的裂解周期包括吸附、侵入、增殖、装配、裂解(通过产生裂解酶实 现)等五个环节(见图 2-2),分为早期感染和晚期感染两个主要阶段: (1)早期感染:从噬菌体 DNA 进入到复制开始的时期,包括吸附、侵入和增殖三个 阶段。当烈性噬菌体侵入活的细菌细胞后,可利用细菌的营养物质,合成与 DNA 合成、重 组和修饰有关的酶, 使基因组不断进行复制和重组, 积累大量噬菌体基因组。 这些基因组都 11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可在下一阶段起作用,指导噬菌体蛋白质的合成; (2)晚期感染:从噬菌体 DNA 复制开始到最后细胞裂解释放出自带噬菌体颗粒这一 时期, 包括装配和裂解阶段。 噬菌体在此期间主要合成结构蛋白和装配蛋白, 将基因组插入 中空的蛋白头部、接上尾部,在细菌胞内组装成新的病毒粒子,随后,噬菌体会编出噬菌体 裂解酶 (Bacteriophage Lysin) , 用以裂解宿主细胞, 释放子代噬菌体, 进行新一轮感染。 图 2-2 噬菌体裂解过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噬菌体裂解细菌的过程十分高效,噬菌体的一个感染周期通常在 30-40 分钟内完成, 明显快于细菌的繁殖速度。 一个感染周期内, 噬菌体可释放几百个子代噬菌体, 这些子代噬 菌体又可以重新感染周围的正常细菌。 因此, 一个噬菌体只需要重复 4 个感染周期, 便可使 几十亿个细菌感染死亡。 2.1.3 噬菌体疗法的举例:T4 噬菌体的裂解周期 T4 噬菌体有一个较大的基因组(165 kb),由很多功能性基因簇组成,其中包括某些 裂解周期必须的基因,如使噬菌体 DNA 优先复制的 DNA 聚合酶、合成子代噬菌体各部分 12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头颈、基板、尾部纤维等)的基因。 T4 噬菌体裂解周期的基因表达主要分为早期和晚期,每一时期的基因表达如下: (1)早期和中期基因是由宿主 RNA 聚合酶转录的,负责 DNA 合成、细胞结构修饰、 装炉以及翻译噬菌体基因等除装配外壳和裂解细胞以外的所有功能; (2)晚期基因的表达通常由迟早期或中期的一种基因所编码的调控因子所控制,负责 蛋白质外壳的合成、装配以及裂解宿主细胞。 图 2-3 T4 噬菌体裂解周期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1.4 噬菌体疗法应用领域 噬菌体疗法的应用根据作用对象的不同, 主要分为人用、 兽用和植物用领域 (见图 2-4) 。 此行业研究概览将以人用噬菌体疗法为主要研究对象, 并考虑到兽用噬菌体疗法已有上市产 品,将以兽用噬菌体疗法为辅助研究领域。 13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图 2-4 噬菌体疗法应用领域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1.5 噬菌体疗法发展历程 早在 1915 年, 利用噬菌体治疗细菌感染的研究就已开始进行。 噬菌体疗法发展至今已 有 100 多年的历史,其发展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见图 2-5): 图 2-5 噬菌体疗法制剂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早期研究阶段:1919-1990 年 1919 年,东欧和前苏联学者开始对噬菌体的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1921 年,学者 Richard Bruynoghe 和学者 Joseph Maisin 尝试利用噬菌体治疗皮肤葡萄球菌感染。 20 世纪 30 年代,噬菌体疗法在前苏联被广泛用于治疗人类细菌性疾病,如伤寒、痢 疾、 结肠炎的化脓性感染等。 前苏联和东欧国家致力于噬菌体疗法的临床研究, 并留下丰富 14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研究成果。 然而, 由于政治背景和意识形态等原因, 前苏联的研究成果仅应用于前苏联地区, 未能在西方医学界得到广泛传播。此外,伴随 20 世纪 40 年代磺胺类药物和盘尼西林的出 现,医学界对噬菌体研究逐渐减少。 (2)科研突破阶段:1991-2011 年 20 世纪 90 年代,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细菌和超级细菌陆续出现,促使科学家重新审 视噬菌体疗法的抗细菌感染研究的重要性。2001 年,Chanishvili 客观指出 20 世纪前苏联 有关噬菌体疗法研究成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世界科学界重新开始审视噬菌体作为抗细菌感 染药物的潜力。噬菌体疗法的效果不断获得实验的证实,发展迅速。 2007 年,比利时批准医务工作者使用噬菌体治疗由绿脓杆菌和金换色葡萄球菌引起的 烧伤后感染。2008 年,英国使用噬菌体治疗由绿脓杆菌引起的慢性耳部感染,实验组 50% 的患者症状消失,耳部分离到的细菌数量减少了 80%。2009 年,Wright 证实噬菌体用于 治疗下肢静脉溃疡的安全性, 但噬菌体疗法在提高愈合率方面仍有待进一步验证。 2011 年, Abedon 等利用三种噬菌体制成的 BFC-1 混合液治疗烧伤感染,取得良好效果。 (3)临床发展阶段:2012 至今 2016 年 5 月,美国 FDA 批准第一个体表给药噬菌体疗法的临床试验。2019 年 1 月, 美国 FDA 批准第一个静注给药噬菌体疗法的临床试验。两类噬菌体疗法相继进入临床试验 阶段,意味着世界最大医药市场逐步开放噬菌体疗法的监管路径。业向 FDA 申报临床时无 需提交噬菌体疗法制剂的药代动力学和毒理实验研究资料。此外,根据 2017 年 FDA 召开 的关于噬菌体疗法的研讨会记录显示,FDA 有可能考虑将噬菌体疗法制剂纳入到类似于疫 苗的监管方式中,即允许产品在必要时(如:耐药性出现时)进行一些噬菌体组成的增改而 无需重新进行临床试验及申报。 在中国,2017 年,上海噬菌体与耐药研究所在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15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挂牌成立,从事噬菌体研究和临床转化中心,致力于提升中国对抗感染性疾病的医疗能力。 该中心朱同玉教授团队于 2018 年成功应用噬菌体疗法治愈一位超级细菌多重耐药的 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患者。 16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17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2.2 中国噬菌体疗法行业市场规模 噬菌体疗法在人用领域处于研发阶段,全球范围内尚未有噬菌体产品获批上市。预计 2020 年以前,中国噬菌体疗法将持续处于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2020 年后,将有部 分生物药物企业将有噬菌体疗法相关药物上市。 届时, 噬菌体疗法市场将逐步形成, 预计市 场规模将达到 1.1 亿元人民币。此外,随着噬菌体疗法替代抗生素的范围逐步扩张,噬菌体 疗法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预计在 2023 年达到 8.4 亿元人民币, 符合增长率高达 96.9% (见图 2-6)。 图 2-6 中国人用医疗噬菌体疗法制剂行业市场规模,2019 预测2023 年预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噬菌体疗法的市场潜力不可小觑。 噬菌体疗法未来市场规模的扩张, 主要得益于以下三 个因素: (1)效果显著:噬菌体作为裂解细菌的生物制品,对耐药性细菌感染治疗作用显著; (2)抗生素替代:噬菌体疗法对比抗生素疗法优势明显,噬菌体疗法制剂有望替代抗 生素成为新型杀菌药物,市场空间广阔; (3)人用药物需求增长:中国恶性肿瘤患病人数逐年增加,预计到 2022 年中国新增 18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癌症患病数将超过 500 万, 癌症、 疾病的治疗需求增长带动抗感染和杀菌药物的需求增长; 2.3 中国噬菌体疗法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噬菌体疗法行业根据应用领域不同,产业链形成情况不同。对于人用噬菌体疗法, 目前中国仍处于早期研发阶段, 且尚未有实验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因此噬菌体疗法产业链尚 未形成。对于植物用噬菌体疗法,目前中国亦未有合法产品上市,未形成完整产业链。产业 链发展最为完善的是兽用领域的噬菌体疗法, 其产业链主要由三部分组成: 产业链上游主体 是为噬菌体生产提供原材料和设备的企业; 中游参与者是噬菌体疗法制剂产品制造商; 产业 链下游是各类养殖场。 下文分析将从兽用噬菌体疗法产业链进行展开, 并以植物用噬菌体疗 法和人用噬菌体疗法作为补充。 图 2-7 中国噬菌体疗法行业产业链 来源:企业官网,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9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2.3.1 上游分析 中国兽用噬菌体疗法制剂产品行业上游参与者包括原材料生产商和设备供应商。其中: (1)原料供应商主要提供噬菌体培养液、酵母菌、培养基、纯化试剂、培养皿、采血管等 材料。其中噬菌体培养液、酵母菌、培养基、纯化试剂属于试剂原料,供应商主要为生物化 学制剂企业,该行业技术壁垒低,企业数量众多,行业集中度较低,兽用噬菌体疗法制剂产 品厂商普遍选择当地供应商。 培养皿、 采血管、 保存管等实验耗材, 三力、 德维等均有供应; (2)设备供应商提供样本纯化设备、发酵设备等。 根据从事噬菌体疗法研究超过八年以上的科研人员透露, 从市场价格来看, 噬菌体原材 料成本较低,生产企业众多,行业议价能力较低,因此噬菌体原材料市场价格不高,占噬菌 体疗法制剂产品总成本 10%。而噬菌体疗法制剂产品制备所需设备功能较为基础,属于中 低端医疗器械,中游实验室及研究院在仪器设备上的耗资较低,每台机器均价不超过 50 万 元人民币,占噬菌体疗法制剂产品总成本不超过 15%。 对于植物用噬菌体疗法和人用噬菌体疗法, 其上游原材料和设备提供商是共通的, 为兽 用噬菌体疗法提供原材料和设备的企业同样可拓展其市场至植物用噬菌体疗法和人用噬菌 体疗法领域,但是具体原材料和设备要求会有偏差。例如,在人用噬菌体疗法领域,出于安 全性考虑,企业对原材料制剂的纯度要求更高,对设备的精确度、专业度、效率要求更为严 格。 2.3.2 下游分析 由于噬菌体的抗感染作用使其在市场上与抗生素成互为替补关系, 因此, 噬菌体疗法制 剂产品上市后, 将与抗生素划分下游客户终端市场。 目前, 仅有兽用噬菌体疗法有产品上市, 植物用噬菌体疗法和人用噬菌体疗法产品仍在研发阶段。 由于产品的功能领域不同, 其所针 20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00 对的下游终端有所差别。 兽用噬菌体疗法制剂产品的下游涉及的消费场所主要为各类养殖农场。 中国本土兽用噬 菌体疗法制剂产品仅有两款产品上市: 一款是青岛诺安百特针对家禽类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 菌病的诺安清, 该产品的下游终端主要是家禽养殖场; 另一款是南京菲吉乐科针对 AHPND 致病性副溶血性弧菌所研发的“乐虾”,产品下游终端为海产养殖场。由于当前中国本土兽 用噬菌体产品较为单一, 因此下游终端消费者较为局限。 预计未来随着兽用噬菌体产品的不 断丰富,下游终端参与者数量将不断增加,市场将不断细化。 植物用噬菌体疗法目前仍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