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报告编码19RI0727 头豹研究院 | 生物医药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医疗研究团队 促卵泡素是重要的辅助生殖药物,具有促进卵泡发 育和成熟的作用。根据来源不同,促卵泡素可分为 尿源促卵泡素与重组促卵泡素。受益于辅助生殖服 务需求增加、辅助生殖服务接受程度提高、居民经 济负担能力增强等因素,中国促卵泡素行业呈现增 长趋势,预计到 2023 年,中国促卵泡素行业市场 规模将达到 46.7 亿元。伴随中国促卵泡素行业的发 展成熟,未来在中国,国产重组促卵泡素将逐渐挤 占尿源促卵泡素市场份额,并对进口重组促卵泡素 产品形成替代。 热点一:辅助生殖服务需求增加 热点二:居民经济负担能力增强 热点三:国产重组促卵泡素有望实现进口替代 辅助生殖服务需求增加将带动辅助生殖用药市场增长。 中国育龄妇女初育年龄逐年提高,叠加二胎政策全面放 开,有生育需求的高龄女性数量增加,不孕不育发病率 随生育年龄升高上升。受不孕不育发病率逐年上升驱 动,中国 IVF 治疗周期数自 2013 年以来快速增长,促 卵泡素常被用于 IVF 技术中促进多个卵泡同期成熟,以 提高受孕率,IVF 增长将带动促卵泡素需求增加。 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卫生费用支出占消费比重逐 年增加,居民健康保健消费意愿增强。促卵泡素价格相 对昂贵,且未被纳入医保范畴,持续增长的居民收入可 为药物消费提供物质基础。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发展较晚,目前尿源促卵泡素基本完 成了进口替代,重组促卵泡素市场依旧由外资主导,中 国仅有金赛药业一家生产的重组促卵泡素于 2015 年获 批上市,自金赛药业的重组促卵泡素金赛恒上市以来, 市场份额逐年提升。除金赛药业外,中国重组促卵泡素 在研企业数量众多。伴随中国厂商技术的成熟,重组促 卵泡素存在较大的进口替代空间。 裴兰君 分析师 黄婉儀 分析师 邮箱: csleadleo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免疫治疗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 TIL 疗法行业概 览 生物医药系列行业概览 2020 年中国 EGFR 抑制剂疗 法行业概览 生物医药系列行业概览 2020 年中国 CTLA-4 抑制剂 疗法行业概览 2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目录 1 方法论 . 6 1.1 研究方法 . 6 1.2 名词解释 . 7 2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市场综述 . 8 2.1 促卵泡素定义与分类 . 8 2.2 促卵泡素行业发展历程 . 11 2.3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市场规模 . 12 2.4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产业链分析 . 14 2.4.1 上游分析 . 15 2.4.2 下游分析 . 16 3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 17 3.1 辅助生殖服务需求增加 . 17 3.2 辅助生殖服务的接受程度提高 . 20 3.3 辅助生殖服务的可负担性日益提高 . 21 4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 23 4.1 专业人才缺乏制约行业发展 . 23 4.2 技术与资金壁垒高限制行业扩张 . 24 5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相关政策分析 . 26 6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 29 6.1 重组促卵泡素替代尿源促卵泡素 . 29 6.2 国产重组促卵泡素形成进口替代 . 30 3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6.3 技术突破有利于长效促卵泡素类似物的开发应用 . 32 7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32 7.1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32 7.2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投资企业推荐 . 34 7.2.1 长春金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34 7.2.2 苏州康宁杰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36 7.2.3 齐鲁制药有限公司 . 38 4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图表目录 图 2- 1 辅助生殖药物 . 8 图 2- 2 尿源促卵泡素与重组促卵泡素区别 . 9 图 2- 3 促卵泡素行业发展历程 . 11 图 2- 4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12 图 2- 5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产业链 . 14 图 3- 1 人体性腺轴调节机制及相关辅助生殖用药 . 17 图 3- 2 中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17 图 3- 3 中国进行的 IVF 周期总数,2014-2023 年预测 . 18 图 3- 4 第一孩次生育年龄分布对比,2011 年对比 2015 年 . 19 图 3- 5 大专及以上人口数占比,2011-2017 年 . 21 图 3- 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支出与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014-2018 年. 22 图 4- 1 中国生物医药企业不同职位人员雇佣难度率 . 23 图 4- 2 生物医药研发流程 . 24 图 5- 1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主要政策 . 26 图 6- 1 重组促卵泡素优点 . 29 图 6- 2 金赛药业注射用重组促卵泡素样本医院市场份额 . 30 图 6- 3 中国重组促卵泡素在研状况 . 31 图 7- 1 中国已上市促卵泡素产品 . 33 图 7- 2PDB 样本医院促卵泡素市场格局,2018 年 . 33 图 7- 3 金赛药业主要上市产品 . 34 5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图 7- 4 康宁杰瑞研发产品 . 36 图 7- 5 康宁杰瑞药品质控体系 . 37 图 7- 6 齐鲁制药主要产品 . 39 6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已经积 累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生物技术、医疗器械、医疗服务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 企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 的产业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 据,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研究院的 每一份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密切关注行业发展最新动向,报告内容及数据会随着行业发展、技术革新、 竞争格局变化、政策法规颁布、市场调研深入、保持不断更新与优化。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砥砺前行的宗旨,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从执行的层面 阅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研究院此次研究于 2019 年 09 完成。 7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1.2 名词解释 IVF-ET: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将卵子 与精子在体外发育成胚胎后,移植回母体子宫内,以达到受孕目的。 GIFT:Gamete Intrafallopian Transfer,配子输卵管内移植,继试管婴儿技术之后 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不育症更简单、经济、成功率更高的新方法,将配子,即成熟的 卵子及活跃的精子,通过腹腔镜或腹部小切口直接放进输卵管的壶腹部,使精子和卵 子在人体内正常输卵管内自然受精。 PCOS: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多囊卵巢综合征,复杂的内分泌及代谢异常所 致的疾病,以慢性无排卵(排卵功能紊乱或丧失)和高雄激素血症(妇女体内男性激 素产生过剩)为特征,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不规律、不孕、多毛和痤疮。 AID: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Donor Sperm,供体精子人工授精辅助生殖。 AIH:Artificial Insemination with Husbands Semen,丈夫精子人工授精辅助生殖。 IVF:In Vitro Fertilization,体外受精,第一代试管婴儿技术,将卵子与精子在体外 受精,发育成胚胎,以达到受孕目的。 ICSI: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第二代试 管婴儿技术,通过显微操作技术将精子注射到卵细胞胞浆内,使卵子受精,体外培养 到早期胚胎,再放回母体子宫内发育着床。 PGD/PGS:Preimplantation Genetic Diagnosis/Screening,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 断/筛查技术,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实行试管婴儿技术助孕时,在胚胎移植之前,对 早期胚胎进行染色体非整倍体、非平衡易位和单基因疾病检测,以期挑选染色体正常 的胚胎植入子宫,提高患者的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 NMPA:National Medical Products Administration,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8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2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市场综述 2.1 促卵泡素定义与分类 辅助生殖药物指在一个完整辅助生殖周期中所使用到的药物,在辅助生殖中发挥重要 作用。辅助生殖药物主要包括:降调节药物、促排卵药物、诱发排卵药物、黄体支持药物 (见图 2-1) 。 图 2- 1 辅助生殖药物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促卵泡成熟激素是重要的辅助生殖药物,又称为促卵泡素。促卵泡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是一种由脑垂体合成并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在女性方面具 有促进卵泡发育和成熟的作用,在男性方面具有促进睾丸曲细精管的成熟和精子生成的作 用。目前,中国批准的促卵泡素适应症有: (1)用于不排卵(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且接受枸橼酸克罗米芬治疗无效者; (2)用于辅助生殖技术(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配子输卵管内移植 (GIFT)及卵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 )中促排卵,以达到多个卵泡发育的目的。 根据来源不同,促卵泡素可分为尿源促卵泡素(P-FSH)与重组促卵泡素(rhFSH) 两类,分别通过从绝经妇女尿液中提取和利用基因工程、蛋白重组技术制备而得(见图 2- 2) 。 9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图 2- 2 尿源促卵泡素与重组促卵泡素区别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0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11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2.2 促卵泡素行业发展历程 伴随制备来源及制备技术的变化,促卵泡素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三个阶段(见图 2-3) 。 图 2- 3 促卵泡素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 脑垂体提取 促卵泡素天然产生方式是由人脑垂体分泌,因此,最早期的促卵泡素从人脑垂体中提 取获得。1958 年,科学家首次应用人垂体源促性腺激素制剂 hPG(具有促卵泡素与黄体 生成素活性)成功诱导临床患者排卵,但由于可提供促卵泡素的脑垂体来源有限,且存在 对脑垂体朊病毒性疾病的担忧,此种方法并未得到广泛应用,hPG 制剂在 20 世纪 90 年代 退出历史舞台。 (2) 尿液提取 第二阶段促卵泡素是从绝经期妇女尿液中提取的。未停经前,血液中促卵泡素浓度及 尿液排泄的促卵泡素浓度随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变化。停经后,血液中与尿液中促卵泡素浓 度增加,因此,伴随提取技术的发展,从绝经妇女的尿液中提取并分离得到纯化的 FSH 具 备可行性。在这一阶段,促卵泡素的制备方法是从绝经妇女的尿液中提取促性腺激素,其 中包括促卵泡素与黄体生成素,通过蛋白质纯化技术去除黄体生成素,从而得到促卵泡激 素,高纯度的尿源性促卵泡素纯度可以达到 95%。这一方法一直沿用至今,成为促卵泡素 12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的提取方法之一。90 年代初期,高纯度尿源促卵泡素开始应用于临床,因其对技术要求较 高,当时全球仅有瑞士雪兰诺和 IBSA 两家外资公司生产,1999 年,外资公司生产的高纯 度尿源促卵泡素开始在中国注册上市销售。20 世纪 90 年代末期,丽珠医药与上海天伟生 物合作开发尿源促卵泡素,2005 年,丽珠医药生产的尿源促卵泡素获批上市。 (3) 基因工程技术生产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为促卵泡素提供了新的开发途径。重组促卵泡素是 DNA 重组技 术的产物,重组促卵泡素质量均一,分子结构与天然促卵泡素分子结构类似,且纯度可高 达 99%,不含有尿源促卵泡素可能存在的杂质,更加安全。1997 年,利用基因工程技术 生产的重组促卵泡素产品默克雪兰诺公司生产的 GonalF 和欧加农公司生产的 Puregon 相继上市,因其纯化程度更高、更安全有效等优势迅速占领市场。在中国,长春高新生产 的重组促卵泡素于 2015 年获批上市。 2.3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市场规模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市场规模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根据销售端统计,2014-2018 年,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市场规模由 14.2 亿元增长至 23.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13.6%。未来 五年,辅助生殖服务需求增加、认知提高、以及居民可负担能力增强将成为驱动行业市场 规模扩张的主要原因。在此背景下,整体促卵泡素行业市场规模将以 14.5%的年复合增长 率快速增长,到 2023 年,市场规模有望上升至 46.7 亿元(见图 2-4) 。 图 2- 4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13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受到以下原因驱动: (1)辅助生殖服务需求增加:辅助生殖服务需求增加将带动辅助生殖用药市场增长。 不孕不育发病率逐年上升导致中国 IVF 治疗周期数自 2013 年以来快速增长,促卵泡素常 被用于 IVF 技术中促进多个卵泡同期成熟,以提高受孕率,IVF 渗透率增加对促卵泡素需求 增长有促进作用; (2)辅助生殖服务接受程度提高:辅助生殖服务市场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严格监管, 行业的规范与健康发展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辅助生殖服务的信赖。同时,育龄家庭文化水 平的提高让更多夫妇在面临生育困难时,积极需求专业、科学的辅助生殖服务,辅助生殖 服务认知与使用的增加,将会带动促卵泡素等生殖辅助药物需求的增加; (3)居民经济负担能力增强: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卫生费用支出占消费比重 逐年增加,居民健康保健消费意愿增强。促卵泡素价格相对昂贵,且未被纳入医保范畴, 持续增长的居民收入可为药物消费提供经济基础。 14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2.4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产业链分析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上游市场参与者为生物技术与原材料、仪器提供商;中游环节主体 为促卵泡素生产商;下游涉及各类辅助生殖医疗机构(见图 2-5) 。 图 2- 5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15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2.4.1 上游分析 尿源促卵泡素与重组促卵泡素上游市场参与者存在差异。除必备的仪器设备外,尿源 促卵泡素主要来源是绝经妇女的尿液,原材料获取渠道不固定,未形成产业。重组促卵泡 素行业的上游市场参与者为生物技术、原材料与仪器供应商。 生物技术方面:重组促卵泡素行业涉及的技术主要包括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其中 基因工程,也称基因拼接技术、DNA 重组技术,是在分子遗传学的基础上,通过将不同外 源基因按预先设计的蓝图,在体外构建杂种 DNA 分子,然后导入活细胞,进而改变生物 原有的遗传特性,获得新品种、生产新产品功能。蛋白质工程是通过基因工程设计改造脱 氧核苷酸序列,进而影响对应的核苷酸序列,作用于目标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获得新的 蛋白质结构并拥有新的功能。生物技术是生物药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中国重组 促卵泡素生产企业如金赛药业、双鹭药业等均通过自主研发生物技术,掌握核心竞争力。 原材料与仪器生产商:促卵泡素原材料主要包括血浆、抗体酶与酶、细胞培养基因、 低血清培养基、各类抗原、化工原料等。仪器是促卵泡素等生物药在研发、生产过程中的 必要品。新药研发过程需要生物检测分析仪器,仿制药复制创新药的药物分子结构需要色 谱仪和质谱仪等完成组成分析步骤,细胞实验流程需要超低温冰箱、培养箱、荧光显微镜 等,动物活体检测需要活体成像仪与核磁共振成像仪等。科学仪器对促卵泡素等生物医药 实验室至关重要,其中部分国际领先检测设备价值数百万、数千万。主要原材料与仪器生 产商包括赛默飞、安捷伦、珀金埃尔默、沃特世等,中国上游仪器与原材料生厂商起步较 晚,产品质量与国际厂商仍存在一定差距,原材料与仪器生产商利润率在 10%-20%。 上游行业的生产能力、工艺水平、议价能力,直接影响促卵泡素行业的产品质量、经 营状况、盈利能力。包括重组促卵泡素在内的生物医药行业是创新驱动型行业,研发投入 高,对原材料、仪器要求高,且可提供符合要求的原材料、仪器上游企业数量较少,重组 16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促卵泡素生产商相对于上游供应商几乎不具备议价能力。 2.4.2 下游分析 促卵泡素行业下游主要参与者是各类辅助生殖医疗机构。 中国辅助生殖市场参与主体中以公立医院为主,民营医疗机构为辅。截至 2018 年底, 中国共有辅助生殖医疗机构 498 家,其中超过 300 家拥有相应试管婴儿技术资质牌照。在 拥有试管婴儿技术资质牌照的 300 多家辅助生殖医疗机构中,民营辅助生殖机构占比不足 20%。公立医院由于拥有丰富的医疗资源、高端的研发平台和充足的专业人才而具有天然 的优势,在中国辅助生殖市场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全国排名靠前的辅助生殖中心有:中 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爱维艾夫医疗集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中心、成都西囡 妇科医院、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等。排名前十的辅助生殖医疗机构中,仅有爱维艾夫集 团和成都西囡妇科医院为民营机构,依靠连锁化运营和强大的专业治疗团队在市场中占有 一席之地。 目前,中国辅助生殖行业依然处于市场化初级阶段,辅助生殖医疗机构开发程度与机 构数量不匹配,为顺应市场需求,未来,民营辅助生殖医疗机构将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 头部机构是不孕不育患者的首选,但数量有限,辅助生殖服务供不应求。其余大部分辅助 生殖医疗机构获客严重不足。2017 年 5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 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 ,提出打造有较强服务竞争力的社会办医疗结构,各地政府也 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为民营医疗机构,包括民营辅助生殖医疗机构提供更为宽松和优 惠的政策环境。未来,民营辅助生殖医疗机构将吸引更多资本的注入并持续引入国外的高 精尖技术,为不孕不育患者提供更为全面的服务,进一步为促卵泡素等生殖辅助用药市场 创造需求。 17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3 中国促卵泡素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3.1 辅助生殖服务需求增加 促卵泡素是重要的辅助生殖药物(见图 3-1) ,辅助生殖服务需求增加将会带动促卵泡 素销量增长。 图 3- 1 人体性腺轴调节机制及相关辅助生殖用药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中国的辅助生殖服务市场迅速增长,由 2014 年的 132.7 亿元人民币增加至 2018 年的 249.7 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17.1%,预计中国辅助生殖服务市场未来五年复合 增长为 15.9%,将于 2023 年增长至 527.4 亿元人民币(见图 3-2) 。 图 3- 2 中国辅助生殖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18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促卵泡素常被用于辅助生殖技术促排卵,如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中国进行 的 IVF 治疗周期数由 2014 年的 390,000 个增长至 2018 年的约 693,000 个,年复合增长 率为 15.5%,预计未来五年以 15.1%的速率增长,2023 年达到 1,424,000 个(见图 3-3)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周期数的增加将为促卵泡素市场的发展带来广阔空间。 图 3- 3 中国进行的 IVF 周期总数,2014-2023 年预测 19 此文件为内部工作稿,仅供内部使用 报告编号19RI0727 来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辅助生殖服务市场的增长主要受难以受孕人数增加的驱动。世界卫生组织预测 21 世纪 人类的三大疾病包括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与不孕不育。中国不孕不育平均发病率约为 12.5%-15.0%。伴随经济的发展与居民生育观念的转变,中国育龄妇女平均年龄升高,不 孕不育发病率随生育年龄的提高进一步上升。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 1990 年到 2017 年,中国育龄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从 21.4 岁提高到 25.7 岁,并有持续走高趋势;平均 初育年龄从 23.4 岁提高到 26.8 岁。25-29 岁是女性黄金生育期,处于 25-29 岁的女性骨 盆韧带弹性高,卵巢、卵泡发育理想,30 岁以后,女生生育能力开始下降。与 2011 年相 比,2015 年第一孩次生育年龄在 30 岁以上的育龄妇女占比明显提高(见图 3-4) ,同时, 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提高了 70 后、80 后家庭再次生育的意愿,有生育需求的高龄女性 数量进一步增加,不孕不育发病率逐年上升。高龄女性不孕不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生理机 能衰退、性激素水平异常引起的排卵障碍,平均生育年龄的提高进一步加速对促卵泡素的 需求。 图 3- 4 第一孩次生育年龄分布对比,2011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