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头豹研究院 | 轻工制造系列行业概览 400-072-5588 2019 年 中国胶粘剂行业概览 报告摘要 工业团队 胶粘剂是以粘料为主剂,配合各种固化剂、增塑剂 和填料等助剂配制,将同质或异质的材料紧密结合 在一起的物质。中国胶粘剂产量在 2014 年至 2018 年期间由 658.7 万吨上升至 858.3 万吨, 年复合增长 率为 6.8%。 预计, 中国胶粘剂产量在 2019 年至 2023 年将以 7.3%的年复合增长率稳步增长,中国胶粘剂 产量到 2023 年有望达到 1,248.7 万吨。 热点一:下游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释放新需求 热点二: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热点三:热电联产的比重将得到提升 胶粘剂作为一种新型化工材料,在材料粘合与联接工艺 中逐渐成为操作简便、 性能可靠、 经济高效的新型选择。 随着中国在新能源、 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持续投入, 下游市场如电子电器、新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崛起, 已成为拉动胶粘剂市场需求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中国胶粘剂行业存在着中小型企业管理水平低、制造技 术与设备相对落后、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造成这 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胶粘剂生产商的设备性能不佳,由 于大部分中小型胶粘剂生产商以国产设备为主,设备的 稳定性和准确性和国际先进设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生 产技术较差,因此制约了自身进军中高端市场的能力。 预计未来中国胶粘剂行业对溶剂型胶粘剂的生产将不断 减少,对水性、无溶剂性和低溶剂型胶粘剂的开发利用 力度将加大。水性、无溶剂性和低溶剂型胶粘剂不含有 毒物质,对环境不会产生污染,对人体的健康安全不会 构成威胁,随着环保型胶粘剂比重增大,环保型胶粘剂 产品将成为市场主流。 庄林楠 高级分析师 文晗 分析师 邮箱:csleadleo 行业走势图 相关热点报告 轻工制造系列行业概览 2019 年中国工业阀门行业研 究报告 轻工制造系列行业概览 2020 年中国 PCB(印制电路 板)行业概览 轻工制造系列行业概览 中国光纤陶瓷插芯行业市场 研究 轻工制造系列深度研究 2019 年中国光纤光缆行业概 览 报告编号19RI0181 目录 1 方法论 . 3 1.1 研究方法 . 3 1.2 名词解释 . 4 2 中国胶粘剂行业市场综述 . 8 2.1 中国胶粘剂行业定义及分类 . 8 2.2 全球及中国胶粘剂行业发展历程 . 9 2.3 中国胶粘剂行业市场现状 . 10 2.4 中国胶粘剂行业产业链 . 11 2.4.1 上游分析 . 11 2.4.2 中游分析 . 12 2.4.3 下游分析 . 13 2.5 中国胶粘剂行业市场规模 . 15 3 中国胶粘剂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 16 3.1 驱动因素 . 16 3.1.1 下游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将为胶粘剂行业释放新需求 . 16 3.1.2 落后产能逐渐退出市场,促进了行业转型升级 . 18 3.1.3 出口业务的增加,对行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 19 3.2 制约因素 . 21 3.2.1 成本价格上升导致企业盈利空间降低 . 21 3.2.2 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竞争分散 . 21 3.2.3 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 . 22 1 报告编号19RI0181 4 中国胶粘剂行业政策及监管分析 . 23 4.1 行业支持政策 . 23 4.2 行业监管政策 . 24 5 中国胶粘剂行业市场趋势 . 25 5.1 环保型胶粘剂将成为未来市场主流 . 25 5.2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特殊材料中的应用越来越多 . 26 5.3 行业整体产品附加值将增大 . 27 6 中国胶粘剂行业竞争格局分析 . 28 6.1 中国胶粘剂行业竞争格局概述 . 28 6.2 中国胶粘剂行业典型企业分析 . 29 6.2.1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29 6.2.2 上海康达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32 2 报告编号19RI0181 图表目录 图 2-1 胶粘剂分类 . 8 图 2-2 胶粘剂代表类型及胶粘原理介绍 . 9 图 2-3 全球及中国胶粘剂行业发展历程 . 10 图 2-4 中国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分析 . 11 图 2-5 胶粘剂行业壁垒分析 . 13 图 2-6 胶粘剂产品下游应用消费结构,2018 年 . 14 图 2-7 新兴应用领域对胶粘剂的性能要求 . 15 图 2-8 中国胶粘剂产量,2014-2023 年预测 . 16 图 3-1 中国电子产品市场规模,2014-2023 年预测 . 17 图 4-1 中国胶粘剂行业支持政策 . 24 图 4-2 中国胶粘剂行业监管政策 . 25 图 5-1 胶粘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限量(GBT 33372-2016)国家标准节选 . 26 3 报告编号19RI0181 1 方法论 1.1 研究方法 头豹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 深入研究 10 大行业, 54 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 已经积累 了近 50 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 10,000 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基础化工、建筑工程、包装、新能源、交通运 输等领域着手, 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 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 发 展, 扩张, 到企业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 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 行业中多变的产业模式, 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 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 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 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 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 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 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 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 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 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 砥砺前行的宗旨, 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 从执行的层面阅 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本次研究于 2019 年 04 月完成。 4 报告编号19RI0181 1.2 名词解释 固化剂:指直接参与化学反应使胶粘剂发生固化的物质。 增塑剂: 指工业上被广泛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助剂, 在塑料加工中添加这种物质, 可以使 其柔韧性增强,容易加工,可合法用于工业用途。 填料:泛指被填充于其他物体中的物料。 助剂:在工业生产中,为改善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或者为赋予产品某种特 有的应用性能所添加的辅助化学品,又称添加剂。 结构胶:指用于受力结构件胶接的,能长期承受使用应力和耐环境老化的胶粘剂。 工程胶粘剂:指无溶剂的液态反应性胶粘剂,用于粘合耐久的基材。 合成胶:指由人工合成的高弹性聚合物。 无机胶:指以无机化合物(如硅酸盐、磷酸盐以及碱性盐类、氧化物、氮化物)等为粘 料制成的胶粘剂。 有机硅胶粘剂: 指以聚有机硅氧烷 (硅橡胶和硅树脂) 为主要粘料制成的胶粘剂的总称。 环氧树脂胶粘剂:指以环氧树脂及其固化剂为主要粘料制成的胶粘剂的总称。 聚氨酯胶粘剂: 指以聚氨基甲酸酯树脂 (必要时包含固化剂) 为主要粘料制成的胶粘剂 的总称。 酚醛-缩醛胶:由聚乙烯醇缩醛改性制得,可用的缩醛有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 乙醛、聚乙烯醇缩甲乙醛、聚乙烯醇缩丁醛、聚乙烯醇缩糠丁醛等。酚醛-缩醛胶是最 早的结构胶黏剂,具有韧性好、胶粘强度高、耐疲劳、耐介质、耐大气老化性等特点。 PUR:Polyurethane Reactive,即反应型聚氨酯热熔胶,是一种不含任何有机溶剂和 挥发性的物质。 氛基丙烯酸酷胶粘剂:指在几秒至几十秒内可实现瞬间粘接的胶粘物质。 5 报告编号19RI0181 环氧稀释剂:指分子中含有环氧基团的能参与固化反应的稀释剂。 ABS: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即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可作为胶 粘剂的原材料。 MDI: Methylene Diphenyl Diisocyanate, 即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是聚氨酯产品 的重要原料。 TDI:Toluene Diisocyanate,即甲苯二异氰酸酯,是聚氨酯产品的重要原料。 丙烯酸胶:通常指第二代丙烯酸酯结构胶,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增韧剂、引发剂等为主 要粘料制成的双组分胶粘剂。 SBS 胶粘剂: 指以 SBS (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 为主要粘料制成的胶粘 剂。 耐候性:指材料(如涂料、建筑用塑料、橡胶制品等)应用于室外时对气候考验(如光 照、冷热、风雨、细菌等造成的综合破坏)的耐受能力。 灌封: 指将液态复合物用机械或手工方式灌入装有电子元件、 线路的器件内, 在常温或 加热条件下固化成为性能优异的热固性高分子绝缘材料。 涂覆: 指在基片表面盖上一层材料, 如用浸渍、 喷涂或旋涂等方法在基片表面覆盖一层 光致抗蚀剂。 抗电强度: 又称耐电压、 介质耐压, 用来表示表征连接器接触件之间或接触件与外壳之 间耐受额定试验电压的能力。 改性:指通过物理和化学手段改变材料物质形态或性质的方法。 甲苯:指一种无色澄清液体,有苯样气味和强折光性,能与乙醇、乙醚、丙酮、氯仿、 二硫化碳和冰乙酸混溶,极微溶于水。 二甲苯: 是一种无色透明液体, 是苯环上两个氢被甲基取代的产物, 根据两个甲基的位 6 报告编号19RI0181 置不同可将其分为邻二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三种异构体。在工业上,二甲苯即指 上述异构体及乙基苯的混合物。 极耳:是锂离子聚合物电池产品的一种原材料。 卷芯: 指以卷绕方式组合成形的电芯所组成的电池, 称为卷绕电池。 卷绕电池也称为电 芯,电池业内人士称为卷芯。 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指在所处环境的正常温 度和压力下,能自然蒸发的任何有机液体或固体化合物。 环氧树脂灌封胶: 指以环氧树脂为主要成份, 添加各类功能性助剂, 配合合适的固化剂 制作的一类环氧树脂液体封装或灌封材料。 铆接:指铆钉连接,是利用铆钉把两个以上的被铆件联接在一起的方法。 玻璃纤维: 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 具有良好的绝缘性、 耐热性和抗腐蚀性。 聚酰胺热熔胶:是由二聚酸与多元胺经高温缩合反应而成的产物。 聚酰胺: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称。 107 硅橡胶: 是大分子主链重复单元中含有酰胺基团的高聚物的总称, 市场上通常称为 107 胶。 GL 认证:是针对风力发电机安全性、可靠性以及性能的国际性行业标准认证体系,也 是中国风电市场的一张准入证,隶属于德国劳埃德船级社。 LED:Light Emitting Diode,即发光二极管,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 的半导体器件。 G/L:即克每升,是一种质量浓度单位。 工业一级品:本篇报告中指纯度高,杂质极少的化工原料。 PVAc:Polyvinyl Acetate,即聚乙酸乙烯酯,是一种无定形聚合物,外观透明,可 7 报告编号19RI0181 溶于苯、丙酮和三氯甲烷等溶剂。 VAE:Vinyl Acetate,即醋酸乙烯-乙烯共聚乳液,是以醋酸乙烯和乙烯单体为基本 原料,加入乳化剂和引发剂通过高压乳液聚合方法共聚而成的高分子乳液。 EVA: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即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用于制作冰 箱导管、煤气管、土建板材、容器和日用品等。 OPEC: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指石油输出国组织。 8 报告编号19RI0181 2 中国胶粘剂行业市场综述 2.1 中国胶粘剂行业定义及分类 胶粘剂是以粘料为主剂, 配合各种固化剂、 增塑剂和填料等助剂配制, 将同质或异质的 材料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物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包装、木制品、交通运输、鞋业、电 子电器以及生活消费品等领域。 根据分类标准的不同,胶粘剂可划分为多种类型(见图 2-1) 。根据载体形式的不同, 胶粘剂可划分为溶剂型胶粘剂、水基型胶粘剂、热熔型胶粘剂、反应型胶粘剂等;根据应用 领域的不同, 胶粘剂可划分为普通胶粘剂和工程胶粘剂; 根据用途的不同, 胶粘剂可划分为 离温胶、 密封胶和结构胶等; 根据使用工艺的不同, 胶粘剂可划分为室温固化胶、 压敏胶等; 根据主料的化学成分不同,胶粘剂可划分为天然胶、合成胶和无机胶。 图 2-1 胶粘剂分类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载体形式是行业内较常见的分类标准, 胶粘剂在这一分类标准下的主要类型包括 溶剂型胶粘剂、水基型胶粘剂、热熔型胶粘剂、和反应型胶粘剂。由于载体形式的不 同,这四类胶粘剂的胶粘原理相差较大(见图 2-2) 。 9 报告编号19RI0181 图 2-2 胶粘剂代表类型及胶粘原理介绍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2.2 全球及中国胶粘剂行业发展历程 现代文明对胶粘剂的使用始于 20 世纪初,随着工业时代的来临,以天然橡胶制成的胶 粘剂供应量已无法满足工业发展的需求,合成橡胶胶粘剂应运而生。20 世纪 30 至 40 年 代, 为了适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军事工业尤其是航空工业的发展需求, 胶粘剂行业在技术 方面不断进行创新,催生出了酚醛-缩醛胶、聚氨酯胶等新胶种。 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 环氧树脂胶粘剂开始出现, 与其它胶粘剂相比, 它具有强度高、 种类多、适应性强的特点,在结构件上的使用愈加广泛。1957 年,美国发明了氛基丙烯酸 酷胶粘剂,可在几秒到几十秒内迅速与物体之间形成坚固的粘接。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 热熔胶粘剂开始出现。 自 20 世纪 70 年代起,大量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和钛合金被用于飞机机身和零部件的制 造,促使结构胶粘剂的发展更加迅速。与其同时,中国胶粘剂行业开始发展,应用领域主要 集中在工业部门,以结构粘接和工业修补为主。 20 世纪 80 年代以后,胶粘剂在民生领域得到迅速发展,在人们的衣食住行中发挥了 重要作用。 这一阶段胶粘剂的品种得到迅速扩充, 技术含量也在不断提高。 中国胶粘剂企业 10 报告编号19RI0181 大多成立于 20 世纪 80、90 年代,发展初期以赶超国外公司为目标,积极学习国际先进技 术与制造工艺,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进入 21 世纪后,中国胶粘剂的应用逐渐扩展到高科技领域,如对太空用胶粘剂与密封 剂、 活性生命胶粘剂以及基因技术遗传工程相关的胶粘剂的研究开发已提上日程。 此时行业 内对胶粘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胶粘剂改性、 提高性能及操作性方面。 随着国民经济与科学技 术的发展,胶粘剂在国民经济的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图 2-3 全球及中国胶粘剂行业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2.3 中国胶粘剂行业市场现状 现阶段,胶粘剂已经从主要用于包装、木制品、纺织、轻工、建筑等行业扩展到了新能 源、机械制造、交通运输、电子电器、医疗等新兴领域,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以及国民经济 生产中重要的化工产品。 中国胶粘剂行业已经在原材料合成技术、 聚氨酯类、 有机硅改性等 核心问题上连续取得突破, 部分民营企业如康达新材、 高盟新材、 回天新材通过长期技术积 累, 所生产的中高端产品技术水平已接近进口产品的技术水平, 甚至在风电叶片等产品上实 现了同类进口产品的替代。 随着环保政策趋严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 水基型胶粘剂凭借良好的环保特性, 在节能环保领域得到了较高的关注度, 发展不断加速。 而溶剂型胶粘剂由于环保性能差, 安 11 报告编号19RI0181 全性较低,发展速度已经逐步放缓。根据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数据,2017 年中国 胶粘剂产品的销量达到了 788.7 万吨, 其中在各类胶粘剂产品中, 水基型胶粘剂最受市场欢 迎,2017 年水基型胶粘剂的销量达到了 461.9 万吨,销量占比为 58.6%,已成为市场主流 胶粘剂品种。整个行业的产品的质量得到持续改善,高质量与环保型产品的比例不断提升。 现阶段, 中国胶粘剂行业仍面临着落后产能过剩、 原材料价格上涨过快、 市场竞争日益 激烈等种种挑战, 尤其是在环保政策的高压下, 许多化工企业面临限产或停产, 搬迁任务繁 重。 此外, 中美贸易摩擦还未得到妥善解决, 给中国胶粘剂产品的出口带来许多不确定因素。 今后技术升级仍将是中国胶粘剂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水基型胶粘剂、 新型热熔胶、 无溶剂 型、紫外光固化型以及高固含量型等环保型产品的市场供给有望持续增加。 2.4 中国胶粘剂行业产业链 中国胶粘剂行业产业链由上至下可依次分为上游化工材料制造行业、 中游胶粘剂行业及 下游应用领域(见图 2-4) 。 图 2-4 中国胶粘剂行业产业链分析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2.4.1 上游分析 胶粘剂行业的上游是化工材料制造行业, 以环氧树脂类胶为例, 其主要的基础化工原材 12 报告编号19RI0181 料包括环氧树脂、固化剂、环氧稀释剂、ABS、MDI、TDI 等。基础化工原材料在胶粘剂成 本中的比重会随着胶粘剂产品技术含量的提高而增大。 大众化、 通用性强的胶粘剂产品, 原 材料易得、 供应充足且稳定, 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较弱; 而部分高端胶粘剂产品或者新 材料产品如环氧胶、聚氨酯胶、丙烯酸胶、SBS 胶粘剂等,对原材料的含量或纯度要求较为 严格,需要选用杂质及水分较少的工业一级品,原材料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比较强。 当前上游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是开始向中游渗透, 原材料供应商逐渐趋向于自主生 产胶粘剂产品,以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节约成本。相比中游的胶粘剂生产商,原材料供 应商在生产胶粘剂产品上具有成本优势, 且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提高及电商平台的兴起, 原材 料供应商在建立营销渠道方面的劣势也逐渐减小,在产业链中的话语权进一步提高。 2.4.2 中游分析 胶粘剂行业中游为胶粘剂生产商, 参与主体分别是以德国汉高公司 (以下简称 “汉高” ) 、 道达尔波士胶公司(以下简称“波士胶” )为代表的外资企业,以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 公司(以下简称“回天新材” ) 、北京高盟新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盟新材” ) 、上海 康达化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达新材” )为代表的大型民营企业及数量众多 的中小型企业,主要负责各类胶粘剂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从议价能力来看,胶粘剂产 品的定价权通常掌握在原材料供应商和下游客户手中, 而中间的胶粘剂生产商在定价上处于 劣势,议价能力较弱。 此外,胶粘剂行业存在着一定的进入壁垒,主要体现在技术及人才、资质认证、市场及 资金方面(见图 2-5) 。技术及人才壁垒是指胶粘剂企业需要具备一定的研发能力,掌握独 立的生产工艺和配方, 建立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以及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技术研发人才; 资质 认证壁垒是指胶粘剂企业需要提前获得国际国内权威机构的第三方认证如 GL 认证, 来证明 13 报告编号19RI0181 产品的性能及质量是否满足要求; 市场壁垒是指胶粘剂的下游买家在购买之前, 会检查胶粘 剂产品的测试报告、 认证证书及产品成功应用案例。 胶粘剂生产商要想获得供应商资资质则 需要通过用户测试或第三方测试、现场考核、评估、试用等一系列测试;资金壁垒是指胶粘 剂的研发需要较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入, 后续的产品升级及技术更新也需要占用大量流动现 金。在胶粘剂的中高端领域,产品技术标准严格,需要的资金流和技术人员资质更高,进入 壁垒也相对更高, 这也是造成中游的胶粘剂企业在中高端领域布局较少、 中低端产品过剩的 关键原因。 图 2-5 胶粘剂行业壁垒分析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2.4.3 下游分析 胶粘剂行业下游的应用领域较为广泛,主要包括建筑工程、包装、木制品、交通运输、 鞋业、纺织、食品、组装配件及生活消费品等领域。根据头豹数据显示,胶粘剂下游应用领 域的消费结构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建筑工程领域, 其消费量在下游应用领域消 费结构中的占比最大,达到了 28.8%;第二部分是包装领域,消费占比为 21.2%;第三部 14 报告编号19RI0181 分为木制品领域,消费占比为 14.2%;第四部分为交通运输、鞋业、纺织、食品及组装配件 等常见工业领域,消费占比分别在 6%在 9%之间;最后一部分为生活消费品领域,其消费 占比最小,为 1.5%(见图 2-6) 。 图 2-6 胶粘剂产品下游应用消费结构,2018 年 来源:fsTEAM 软件采编,头豹数据中心编制 除上述传统应用领域, 胶粘剂在风电、 电子电器、 航空航天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具有 广阔前景。风电、电子电器、航空航天等新兴领域由于行业特征相差较大,对胶粘剂的性能 相应地提出了不同要求 (见图 2-7) 。 在风电领域, 由于风电机组需要经常面对低温、 结冰、 台风、雷击等恶劣气候条件,这要求风电用胶具备较高的机械力学强度、抗冲击强度、耐疲 劳、 抗老化及低温工作能力。 同时还需要具有精湛的工艺, 便于在室外操作, 固化速度要快; 在电子电器领域,胶粘剂可用在元器件的粘接、密封、灌封、涂覆及结构粘接,要求胶粘剂 具备较好的电性能、 密封性及工艺性; 在航空航天领域, 航空零部件的加工工艺对质量和精 度要求极为严苛,对胶粘剂的粘接强度和耐候性要求极高。 由于拥有生产高端胶粘剂能力的企业数量较少, 且原材料难得, 技术研发难度大, 因此 下游客户对高附加值胶粘剂产品的议价能力较弱, 对大众化、 同质化竞争严重的中低端胶粘 15 报告编号19RI0181 剂产品议价能力较强。 图 2-7 新兴应用领域对胶粘剂的性能要求 来源:头豹研究院绘制 2.5 中国胶粘剂行业市场规模 由于胶粘剂的下游应用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胶粘剂行业的发展与宏观经济的发 展息息相关。根据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统计,中国胶粘剂产量在 2014 年至 2018 年期间由 658.7 万吨上升至 858.3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为 6.8%(见图 2-8) 。在中国环保 政策及相关行业标准的引导下, 胶粘剂产品逐渐向高性能、 环保化发展, 胶粘剂的新型应用 范围更加广泛,使得下游新兴市场对胶粘剂产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其中,2017 年中国胶粘 剂消费量已达到 788.7 万吨,同比增长 7.5%;胶粘剂销售额达到 987.8 亿元,同比增长 10.1%;中国胶粘剂出口量为 60.2 万吨,同比上涨了 22.4%。随着工程胶粘剂的发展,企 业自身技术实力提高, 产品附加值增大, 将推动中国胶粘剂行业在未来五年仍将保持良好的 增长态势。据头豹预计,中国胶粘剂产量在 2019 年至 2023 年将以 7.3%的年复合增长率 稳步增长,中国胶粘剂产量到 2023 年有望达到 1,248.7 万吨。 16 报告编号19RI0181 图 2-8 中国胶粘剂产量,2014-2023 年预测 来源:中国胶粘剂和胶粘带工业协会,fsTEAM 软件采编,头豹数据中心编制 3 中国胶粘剂行业驱动与制约因素 3.1 驱动因素 3.1.1 下游新兴应用领域的发展将为胶粘剂行业释放新需求 胶粘剂作为一种新型化工材料, 在材料粘合与联接工艺中逐渐成为操作简便、 性能可靠、 经济高效的新型选择。不同于传统的联接工艺(如焊接、铆接等) ,胶粘剂可以克服许多因 材料或结构难以加工而无法联结的问题, 使用粘合的方式能够提供更强的结合度、 稳定性与 耐久性。随着中国在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等多方面的持续投入,下游市场如电子电器、新 能源汽车等行业的快速崛起,已成为拉动胶粘剂市场需求增长的强大驱动力。 在电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