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电动智能,格局重塑.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2021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电动智能,格局重塑.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21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电动智能,格局重塑.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21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电动智能,格局重塑.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21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电动智能,格局重塑.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21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电动智能,格局重塑.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 12月 15日电动智能,格局重塑 2021年汽车行业投资策略行业评级:看好姓名 王敬邮箱 wangjing02stocke电话 18217687585证书编号 S1230520080009摘要012 核心观点 乘用车行业复苏, 20Q4-21销量增速 10%-15%。 2018-2019年乘用车销量下滑主要是三四五线城市需求暂时受到抑制,19H2低线城市需求复苏, 20H1疫情对行业的影响缓解后, Q3销量同比转正,我们认为乘用车行业迎来 2年维度的上行周期,预计 20Q4-21年销量增速 10-15%; 板块行情尚未结束,预计 21H1较大幅度上涨。 20Q2-Q4零部件板块和整车板块轮动,我们认为 2021年销量保持高增长,21H1板块业绩非线性增长,预计零部件和部分整车企业将跑赢大盘,建议超配汽车。 配置思路 乘用车:把握新产品周期的 。 三四五线城市需求复苏,自主品牌弹性更大。进入电动智能化时代,我们认为头部自主车企市场份额有望持续提升,体现时间价值。从 2-3年维度看, 乘用车企业的 来自于车型周期, 2020年长安汽车、长城汽车强产品周期,相应股价涨幅都超过 100%。 我们建议从新车周期角度把握乘用车行业的投资机会, 推荐 上汽集团 (估值低 +自主高端电动车 +上汽奥迪 )、比亚迪、长安汽车,重点关注长城汽车 H(2020年新车周期 )、吉利汽车 (2021年新车周期 ); 新能源:看好高壁垒优质赛道。 2020H2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大幅增长,主要是由于供给改善驱动需求增长,特斯拉国产Model 3不断降价促使自主和合资推出高性价比的车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接受度提高。同时,欧洲新能源汽车补贴力度较大,销量不断超预期,美国也有望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全球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看好动力电池和热管理领域的投资机会,重点推荐宁德时代 (电新 )、三花智控 (家电 ),建议关注克来机电、国轩高科; 零部件:寻找长期成长机会。 零部件具备长期成长性 ,企业 业绩 持续 高增长主要来自 单车 ASP提升、新客户拓展。 重点推荐拓普集团, 伯特利、星宇股份、精锻科技和福耀玻璃;建议关注德赛西威、 新泉股份、爱柯迪、科博达。 风险提示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疫情反复对行业造成冲击;价格战压缩利润空间目录C O N T E N T S基本面:需求释放,全面复苏010203乘用车:周期向上,自主蜕变新能源:供给驱动,优质赛道304 零部件:把握成长,电动智能基本面:需求释放,全面复苏0142018年乘用车销量下滑原因分析015 乘用车需求主要受三因素影响2018年国内乘用车销量首次下滑,通过对 乘用车需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导致本轮行业下行的主要因素有三方面: 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通过日本的数据可以看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是乘用车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2018年宏观经济承压,中小企业受影响较大,二线 -五线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下降,其中三四五线城市下降幅度较大; 透支效应: 2015-2017年购置税优惠政策实施,对下游需求造成一定的透支效应; 财富挤出效应: 2016-2018年三四五线城市房地产销售旺盛,导致居民购买力下降,乘用车消费需求暂时受到抑制。图 1:日本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VS乘用车销量增速 图 2: 国内一线到五线城市人均收入增速图 3: 国内两次购置税优惠政策 图 4: 房地产对乘用车销量影响资料来源 : 日本内务省, 浙商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 :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19Q4乘用车销量同比转正016 19Q4乘用车行业迎来复苏拐点 。 基于对乘用车需求影响因素的分析,我们认为 19H2销量有望实现转正。 19H2三四五线城市零售销量降幅在逐渐收窄, 19年 11-12月乘用车零售增速分别为 -2.68%、 -4.92%,剔除新能源乘用车, 11-12月传统燃油车增速分别为 -0.58%、 2.54%,销量实现转正,行业复苏的逻辑和趋势确定。图 5: 2019年一线到五线城市乘用车销量增速表 1: 2019.11乘用车销量分析表 2: 2019.12乘用车销量分析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 整理资料来源 :浙 商证券 研究所 整理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 整理疫情致行业拐点推迟至 20Q3017 疫情打断行业复苏进程,20Q1销量大幅下滑 。 2020年 1月份,国内突发新冠疫情,将行业复苏进程打断, 1-3月零售销量增速分别为 -30%、 -78%和 -31%,疫情较为严重的 2月份终端零售几乎停滞,疫情对乘用车行业产销冲击较大,虽然部分车企在 3月份陆续复工,但产能利用率处于较低水平。 19Q3基数较低, 20Q3行业迎来拐点 。 疫情对短期销量的冲击并未改变乘用车行业需求的增长,下游需求只是被抑制,并非消失,因此我们判断行业复苏趋势未变。 20Q2疫情缓解后,下游需求将得到释放,19Q3基数较低, 20Q3乘用车行业迎来拐点,单季度销量同比增长 13.6%。图 7: 各线城市乘用车零售销量增速图 6: 2018-2020.10国内乘用车零售数据及增速图 8: 2015-2019年乘用车月度销量 图 9: 2015-2019年乘用车季度销量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 整理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 整理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 整理 资料来源 :浙商证券研究所 整理汽车板块开启上涨行情018 汽车板块年初至今上涨39.1%。 汽车板块年初至今最大涨幅超过 50%,近期有所回调,截止 12月 11日, SW汽车上涨 39.1%,跑赢沪深 300指数 19.7 pct。横向比较,在 28个 SW一级行业中,汽车板块年初至今涨幅位列第 5。 汽车板块行情主要集中在下半年。 汽车板块行情自 Q2启动,主要催化是乘用车销量转正, 20H2汽车板块涨幅38.7%。 乘用车板块弹性优于其他板块 。 行业复苏时,零售折扣收窄,折旧和开发费用摊薄,整车盈利能力大幅提高,车企业绩弹性优于零部件企业,因此整车弹性更大。乘用车 /商用货车 /零部件板块年初至今涨幅分别为86%/43.8%/24.9%。图 10: 年初至今汽车板块涨跌幅 图 11: 20H2汽车板块 VS沪深 300涨跌幅图 12: 年初至今各行业涨跌幅 图 13: 年初至今汽车板块各子板块涨跌幅资料 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资料 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零部件行情先于乘用车019 2020年零部件板块估值修复领先于整车。 根据行业规律,整车业绩和估值修复领先于零部件,但 2020年零部件板块估值率先修复,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有两方面: 特斯拉产业链影响: 特斯拉国产 Model 3上市后,特斯拉产业链标的宁德时代、拓普集团、旭升股份等均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带动优质零部件企业率先完成估值修复 ; 零部件公司长期成长性: 由于疫情对行业的影响是暂时的,零部件企业短期受疫情影响,其中部分零部件企业具有长期成长性,市场对其业绩和估值较为乐观,疫情对公司估值修复影响较小 。图 14: 乘用车板块 PE 图 15: 零部件板块 PE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整车弹性强于零部件0110 乘用车板块行情强于零部件。 乘用车销量 Q3连续三个月双位数增长,由于行业复苏时,车企的业绩是非线性增长,市场对板块盈利预测提高 。 乘用车企业的业绩弹性要优于零部件企业,相应的乘用车板块上涨幅高于零部件板块; 车型周期较强的车企弹性更大。 由于长城、长安等车企新车周期较强, 20H2销量超预期,股价上涨幅度均超过 100%;而上汽和广汽 beta属性明显,涨幅低于长城 /长安。图 16: 年初至今乘用车板块涨跌幅 图 17: 年初至今零部件板块涨跌幅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Wind, 浙商证券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