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国情系列一:中国经济聚哪儿?.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大国国情系列一:中国经济聚哪儿?.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大国国情系列一:中国经济聚哪儿?.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大国国情系列一:中国经济聚哪儿?.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大国国情系列一:中国经济聚哪儿?.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大国国情系列一:中国经济聚哪儿?.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 宏观专题 】 中国经济聚哪儿? 大国国情系列一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十四五”蓝图已绘就。 我们通过 集中度分析, 从 区域、省际、省内三个维度, 摸底中国经济的集聚情况 。 一、区域经济集中度:向东部集聚,向城市群集聚 区域集中度,是区域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 沿海化和城市化 是近年中国人 口和经济集聚的两大基本特征。 从沿海化角度,比较四大经济区域的集中度: 1.东部 : 全面集聚,消费缓降 。 1 成土地, 4 成人口、基建、固投, 5 成 GDP、 消费, 6 成财政收入。近年消费集中度下降,主要是内陆地区消费崛起。 2.中部 : 投资较高,升势较好 。 1 成土地, 2 成 GDP、 消费,近 3 成人口、基 建、固投、近 2 成财政收入。近年集中度升势较好,尤其是基建固投。 3.西部:基建次高,消费偏弱 。 7 成土地,近 2 成消费、 2 成 GDP、 近 3 成人 口、固投, 3 成基建仅次于东部。财政收入不到 2 成但支出近 3 成,缺口趋大。 4.东北 : 全面下滑,消费偏强 。 近 1 成土地,近 1 成人口,除消费和财政支出 外, GDP、 基建、固投、财政收入均未超 5%。财政难自给,经济边缘化。 从城市化角度,比较 城市群的 集中度 : 十大城市群贡献全国 GDP 近 8 成; 三 大城市群凭借不到全国 2%的土地面积,承载了近 3 成人口、 4 成 GDP、近 5 成财政收入和近 7 成出口。 二 、 省际经济集中度:回落中呈现三大特征 省际经济集中度是各省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 以金融危机为分 水岭,省际经 济集中度由普升期进入分化期,主要经济指标集中度呈现 三大特征: 1.集中度回落,分化看消费 2014 年以来中西部 GDP 集中度明显 提升。 若将各省视作同一行业中的各家公 司, 2008 年前 GDP CR3、 CR5 升幅高于 CR10,主要是沿海的广东、江苏、 山东、江苏 4 省受益于“外循环”。 2014 年以来 GDP CR10 反弹更强 ,反映 了 GDP 排名 510 位河南、四川、湖北、湖南等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速提升。 省际经济的分化,很大程度上是消费的分化。 消费集中度的绝对水平和变动趋 势与 GDP 集中度均较一致, 2020 年消费前 5 高地和 GDP 前 5 高地完全重合。 2.基建“遍地开花”,投资消费不分家 相比 集聚 东部和中部的固投,基建“遍地开花” 、相对更倾斜西部,受政策 影响更大, 集中度相对较低。 相比消费,固投受政策影响更大,集中度更低、历史波幅较大,但投资和消 费并不“分家” 2020 年固投前 10 高地中,有 8 个也是消费前 10 高地。 3.“富省更富” 财政收支差距拉大: 财政收入集中度和 GDP 较为匹配,但财政收支集中度之差不断扩大,显示“富 省更富”,而其余省市面临较强支出刚性,需要较多转移性收入进行弥补 。 三 、 省内经济集中度:内陆省会多“独霸”,沿海多现“双子星” 相较一般城市,省会城市基础设施更完善、资源更丰富、要素聚集能力更强。 通过省会 GDP/全省 GDP,可 直观衡量 27 个省(自治区) 的内部经济集中度: 内陆省份的省会 GDP/全省 GDP 较高,且省会 GDP 往往数倍于次大城市,“强 省会”特征明显, 省内资源大幅向省会倾斜。 东部沿海省份的省会 GDP/全省 GDP 较低,往往呈现两个强中心的“双子星” 格局。 东部 7 省中,有 5 省省会 2020 年 GDP 占比低于“双子星城” 。 从“双子星”投资和消费的分化 看,东部 7 省中只有 福建、广东 的投资和消 费高 地“分家” “双子星”竞争仍大于分工,未来协同增效空间较大。 风险提示: 区域经济增速超预期,区域经济政策超预期 。 证券分析师:张瑜 电话: 010-66500918 邮箱: 执业编号: S0360518090001 联系人:高拓 电话: 010-66500987 邮箱: 相关研究报告 【华创宏观】油价的全球预期“锚”在哪? 2021-02-28 【华创宏观】迈开碳中和的脚步:各省最新政 策梳理 2021-03-01 【华创宏观】碳中和对制造业投资影响初探 迈开碳中和的脚步系列 2 2021-03-04 【华创宏观】美国金融市场的风险、演化与溢 出效应 全球央行双周志第 24 期 2021-03-14 【华创宏观】 1.9 万亿救济计划落地,钱会花在 哪? 2021-03-14 华创证券研究所 宏观 研究 宏观专题 2021 年 03 月 15 日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投资 主题 报告亮点 采用集中度分析的方法,由区域、省际、省内三大维度,通过 土地 、 人口、基 建、固投, GDP、消费、 财政 收支等指标,全面摸底中国经济集聚情况。 投资 逻辑 分别从区域、省际、省内经济集中度入手: 区域 维度,从 沿海化和城市化两条 主线观察, 比较四大经济区域经济 集中度与十大、三大城市群 经济 集中度; 省 际维度,比较 得出 集中度回落中的三大特征: “分化看消费”、“投资消费不 分家”、“财政收支差距拉大”; 省内维度,通过 省会 GDP/全省 GDP 衡量 27 个省(自治区) 内部经济集中度 ,得出 内陆省会多“独霸”,沿海多现“双 子星” 。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3 目 录 一、区域经济集中度:向东部集聚,向城市群集聚 . 5 (一)东部:全面集聚,消费缓降 . 5 (二)中部:投资较高,升势较好 . 5 (三)西部:基建次高,消费偏弱 . 6 (四)东北:全面下滑,消费偏强 . 6 (五)城市群:十大城市群贡献近 8 成 GDP . 7 二、省际经济集中度:回落中呈现三大特征 . 10 (一)集中度回落,分化看消费 . 10 (二)基建“遍地开花”,投资消费不分家 . 11 (三) “ 富省更富” 财政收支差距拉大 . 12 三、省内经济集中度:内陆省会 多“独霸”,沿海多现“双子星” . 13 (一)内陆省会多“独霸” . 13 (二)沿海多现“双子星 ” . 14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4 图表目录 图表 1 四大经济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比重 . 5 图表 2 东部经济集中度高位趋稳,财政成压舱石 . 6 图表 3 中部经济 集中度升势较好,但遭疫情打断 . 6 图表 4 西部经济集中度上升,代价是财政缺口扩大 . 7 图表 5 东北经济集中度“挤水分”后仍全面下滑 . 7 图表 6 中国正处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仍有空间 . 7 图表 7 中国 百万城市群人口占比快速上升,空间仍大 . 7 图表 8 城镇化空间格局示意图 . 8 图表 9 十大城市群 GDP 占比 . 8 图表 10 三大城市群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比重 . 9 图表 11 长三角 “强者恒强” . 9 图表 12 长三角地区轨道交通规划图 . 9 图表 13 珠三角金融危机后集中度下滑 . 9 图表 14 粤港澳大湾区轨道交通规划图 . 9 图表 15 京津冀集中 度全面下降, 2018 年遭“挤水分” . 10 图表 16 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规划图 . 10 图表 17 中国 GDP 集中度( 2020 年) . 10 图表 18 2014 年以来中西部集中度提升, CR10 强反弹 . 10 图表 19 中国消费集中度( 2020 年) . 11 图表 20 消费和 GDP 集中度水平、变化趋势均较一致 . 11 图表 21 基建“遍地开花”,更倾斜西部( 2019 年) . 12 图表 22 固投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2020 年) . 12 图表 23 相对固投,基建集中度低且波动大 . 12 图表 24 相对消费,固投集中度低且波动大 . 12 图表 25 东部财政收入集中度较高( 2020 年) . 13 图表 26 财政收入集中度和 GDP 较为匹配 . 13 图表 27 财政支 出向中西部倾斜( 2020 年) . 13 图表 28 “ 富省更富” 财政收支集中度之差在扩大 . 13 图表 29 省会 GDP 占比较高省份多在内陆 . 14 图表 30 内陆多省省会 GDP 数倍于次大城市 . 14 图表 31 “双子 星”投资消费分化小,竞争大于分工 . 14 图表 32 福建投资、消费、财政收入高地分属三城 . 14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5 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的“十四五”蓝图已绘就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 纲要”)提出“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健全区 域协 调发展体制机制,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支撑体系”。 我们 通 过集中度分析 , 从 区域、省际、省内三个维度, 摸底 中国经济 的集聚情况 。 一、区域经济集中度:向东部集聚,向城市群集聚 区域 经济 集中度,是区域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 沿海化和城市化是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 人口和 经济 活动 集聚的两大 基本特征 。 从沿海化角度, 比较四大经济区域的 集中度 。 从 城市化角度,比较城市群的集中度 。 图表 1 四大经济区域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比重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土地为行政区划面积,人口为常住人口,消费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基建(含 电力 )为 2019 年值,其余为 2020 年值(下同) (一) 东部: 全面集聚 ,消费缓降 东部 经济集聚明显 ,人口和经济密度 极高 , 消费 较 强 但 已处 下降趋势 , 财政 收多支少 。 东部 10 省市的土地面积占全国(不包括港澳台,下同)的比重为 10.5%,人口 2019 年 占全国的比重为 38.6%, GDP 在 2020 年占全国总量的 51.9%,基建 2019 年占全国的比 重为 37.4%,固投 2020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41.7%,均低于 GDP 占比较多。消费 (社零 )2020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51.3%,基本和 GDP 占比持平。出口 2020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79.1%, 显著高于 GDP 占比。财政收多支少,收入、支出 2020 年分别占比全国 57.9%、 41.2%。 从 发展趋势 看, 20072014 年间 东部经济集中度有所下降, 其中 是基建、固投占比下降 较快, 2014 年以来有所反弹 ,但消费占比 仍 处 下降趋势 ,主要是内陆地区消费 崛起 。 2015 年 以来东部 财政收入 占比 上升 、支出 占比 下降, 成为 全国财政平衡的压舱石。 ( 二)中部: 投资较高 , 升势较好 中部 经济集中度居中, 基建、固投 集中度较高 , 财政 收支 缺口 相对可控 。 中部 6 省市的 土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为 11.6%,人口 2019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26.5%, GDP 在 2020 年 占全国总量的 22%,基建 2019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25.8%,固投 2020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27.6%,均高于 GDP 占比。消费 2019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21.7%,基本和 GDP 占比持平。 出口 2020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9.5%。财政收入、支出 2020 年分别占比全国 17.7%、 22.1%, 收支 存在一定 缺口 , 需要转移性收入弥补。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土地 人口 GDP 基建 固投 消费 出口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东部 中部 西部 东北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6 从 发展趋势 看, 近年来中部 明显崛起, 经济集中度 升势较好 ,尤其是 2014 年以来基建、 固投占比上升较快 。同时, 2020 年前 财政收支 占比 升幅 较 一致 ( 2020 年湖北财政收入受 疫情 冲击 ) ,显示其 财政自给能力较强 ,未过度依赖转移性收入 , 收支缺口 相对 可控。 ( 三)西部:基建次高,消费偏弱 西部 经济集中度 较低 , 人口密度最低, 但 是仅次于东部的基建高地 , 消费偏弱, 财政 收 支 缺口 有扩大趋势 。 西部 12 省市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为 68.9%,人口 2019 年占全 国的比重为 27.2%, GDP 在 2020 年占全国总量的 21.1%, 基建 2019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33.3%, 仅次于东部。 固投 2020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26.4%, 明显 高于 GDP 占比。消费 2020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19.5%, 低于 GDP 占比 。出口 2020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9.5%。财政收 入、支出 2020 年分别占比全国 19.5%、 29.2%,财政 收支有 明显 缺口。 从发展趋势看,近年来 西部经济集中度的提升 主要 伴随着基建和固投的提升 , 财政收入 占比自 2016 年 有所下降 ,支出占比 却 略有增加 , 财政收支占比剪刀差呈扩大趋势, 反映 其财政自给能力下降, 支出 刚性 较强 , 财政缺口 需要 持续、大量的转移性收入弥补。 ( 四)东北:全面下滑,消费偏强 东北 人口密度和 经济集中度 均 较低, 各项指标 “挤水分” 断崖式下跌 后 集中度仍在 下滑 , 财政出现 明显缺口 , 亮点是 消费仍偏强 。 东北 3 省市 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的比重为 8.9%, 人口 2019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7.7%, GDP 在 2020 年占全国总量的 5%, 基建 2019 年占全 国的比重为 3.4%, 固投 2020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4.3%, 均 低于 GDP 占比。消费 2020 年 占全国的比重为 7.6%, 明显高于 GDP 占比。出口 2020 年占全国的比重为 1.8%。财政收 入、支出 2020 年分别占比全国 4.9%、 7.4%,财政收支有明显缺口 。 从发展趋势看 , 由于 辽宁省在 2015、 2016 年 先后 “挤水分 ”夯实了财政收入和其他经济 数据, 期间东北 经济集中度断崖式下跌 。然而, 2017 年以来各项经济指标在全国的比重 仍在下滑, 财政收支占比剪刀差 扩大 ,显示东北 财政自给能力下降, 经济持续边缘化。 图表 2 东部经济集中度高位趋稳 , 财政成压舱石 图表 3 中部经济集中度升势较好,但遭疫情打断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30.0% 35.0% 40.0% 45.0% 50.0% 55.0% 60.0% 65.0% 197 8 198 1 198 4 198 7 199 0 199 3 199 6 199 9 200 2 200 5 200 8 201 1 201 4 201 7 202 0 GDP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固投 基建 消费 10.0% 15.0% 20.0% 25.0% 30.0% 197 8 198 1 198 4 198 7 199 0 199 3 199 6 199 9 200 2 200 5 200 8 201 1 201 4 201 7 202 0 GDP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固投 基建 消费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7 图表 4 西部经济集中度上升,代价是财政缺口扩大 图表 5 东北经济集中度“挤水分”后仍全面下滑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 五 ) 城市群: 十大城市群贡献近 8 成 GDP 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十四五”期间城镇化率仍将提升近 5 个百分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以 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 提出 “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 改 革开放以来全国城镇人口由 1.7 亿人上升至 8.5 亿人,城镇人口比重(城镇化率)由 17.9% 提高到 60.6%。 从国际比较看: 2017 年,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城镇化率为 65.45%,高收 入国家平均城镇化率为 81.53%,同期我国城镇化率为 58.52%,比世界平均水平高 3.7 个 百分点,但与处于相同发展阶段的上中等收入国家平均水平相比,低了近 7 个百分点, 与高收入国家差距更大 。 2011 年以来我国劳动人口总量占比转为下降、人口抚养比开始 上升,人口红利消失 ,参考后人口红利国家城镇化率水平,我国城镇化率仍有一定上升 空间。根据 2021 年政府工作报告,“ 十四五 ”时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将升 至 65%。 城镇化带来“城市病”,城市群应运而生 十四五规划纲要 提出 “ 发展壮大城市群和 都市圈,分类引导大中小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形成疏密有致、分工协作、功能完 善的城镇化空间格局 ” ,“以促进城市群发展为抓手,全面形成两横三纵城镇化战 略格局”。 城市群是在特定范围内以 1 个以上特大城市为核心、 3 个以上大城市为构成 单元,依托发达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网络所形成、空间组织紧凑、经济联系紧密、并 最终实现高度同城化和高等一体化的城市群体。 目前 我国 人口超过 100 万的城市群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 不到 30%,距美国( 46%)、日本( 64%)、韩国( 50%)均有 提升空间 。 图表 6 中国正处城镇化快速发展的 中后期 ,仍有空间 图表 7 中国百万城市群人口占比快速上升, 空间仍大 资料来源: Wind, 世界银行,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世界银行, 华创证券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197 8 198 1 198 4 198 7 199 0 199 3 199 6 199 9 200 2 200 5 200 8 201 1 201 4 201 7 202 0 GDP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固投 基建 消费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97 8 198 1 198 4 198 7 199 0 199 3 199 6 199 9 200 2 200 5 200 8 201 1 201 4 201 7 202 0 GDP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固投 基建 消费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90.00 196 1 196 4 196 7 197 0 197 3 197 6 197 9 198 2 198 5 198 8 199 1 199 4 199 7 200 0 200 3 200 6 200 9 201 2 201 5 201 8 城镇化率 中国 后人口红利国家 前人口红利国家 % 0.0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196 0 196 3 196 6 196 9 197 2 197 5 197 8 198 1 198 4 198 7 199 0 199 3 199 6 199 9 200 2 200 5 200 8 201 1 201 4 201 7 人口超过 100万的城市群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中国 美国 日本 韩国 %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8 我国十大城市群 GDP 占比全国近八成 , 三大城市群 贡献全国 GDP 超 4 成 。 根据世界银 行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报告,全球一半的生产活动聚集在仅占全球大约 1.5的土地面 积上 。 类似的, 我国十大城市群 GDP 占比全国近八成 , 其中, 长三角、珠三角、 京津 冀 三大城市群凭借不到全国 2%的土地面积,承载了近 3 成人口、 4 成 GDP、近 5 成财 政收入和近 7 成出口。 图表 8 城镇化空间格局示意图 资料来源:十四五规划纲要,华创证券 图表 9 十大城市群 GDP 占比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部分城市群 2005 年前数据 缺失 从三大城市群的发展趋势看: 长三角“强者恒强” , GDP、 消费在全国 的比重 始终在 2 成 以上,财政收入占比不断创新高、已近 3 成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 提升长三角一体 化发展水平 ”,重点瞄准国际先进科创 能力和产业体系 ; 珠三角金融危机后集中度下滑, 消费、固投占比下降趋势较明显 ,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 设” ,重点加强粤港澳产学研协同发展和 便利创新要素跨境流动 ; 京津冀各项集中度全 0.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994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 成渝 长江中游 中原 山东半岛 辽中南 海峡西岸 关中 -天水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9 面下降 ,其中 GDP、 财政收入占比 2018 年因天津“挤水分”出现 陡降, 十四五规划纲 要提出“加快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 重点在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 ,高标准高质量建 设雄安新区等。 图表 10 三大城市群主要经济指标占全国比重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图表 11 长三角“强者恒强” 图表 12 长三角 地区轨道交通规划图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十四五规划纲要, 华创证券 图表 13 珠三角 金融危机后 集中度下滑 图表 14 粤港澳大湾区 轨道交通规划图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十四五规划纲要, 华创证券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土地 人口 GDP 固投 消费 出口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冀 10% 12% 14% 16% 18% 20% 22% 24% 26% 28% 30% 1996 1998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 2018 GDP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固投 消费 3% 4% 5% 6% 7% 8% 9% 10% GDP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固投 消费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0 图表 15 京津冀集中度全面下降, 2018 年遭“挤水分” 图表 16 京津冀地区 轨道交通规划图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十四五规划纲要, 华创证券 二、省际 经济 集中度 : 回落中呈现 三大特征 省际经济集中度是各省经济指标占全国的比重。 以金融危机为分水岭, 省际经济集中度 由普升期进入分化期,主要经济指标集中度呈现了三大特征: ( 一 ) 集中度回落 ,分化看消费 2014 年以来中西部 GDP 集中度明显提升 。 若将各省视作同一 行业 中的各家 公司, 2008 年前 GDP CR3、 CR5 升幅高于 CR10, 主要是 沿海的广东、江苏、山东、江苏 4 省 受益 于以“ 外循环 ”拉动为主的 增长模式, 2014 年以来 GDP CR10 反弹更强 , 反映了 GDP 排名 510 位河南、四川、湖北、湖南等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速提升。 省际经济的分化,很大程度上 是消费的分化。 从历史变化看,消费集中度的 绝对水平和 变动 趋势 与 GDP 集中度均较 一致。 从截面数据看, 2020 年 消费 前 5 高地 (广东、江苏、 山东、浙江、河南,合计占比 39.2%) 和 GDP 前 5 高地完全重合 (合计占比 40.1%) 。 图表 17 中国 GDP 集中度 ( 2020 年) 图表 18 2014 年以来 中西部集中度提升, CR10 强 反弹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8.0% 8.5% 9.0% 9.5% 10.0% 10.5% 11.0% 11.5% 12.0% 12.5% GDP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固投 消费 0 % 1 % 1 % 2 % 2 % 4 % 4 % 6 % 6 % 28% 40% 62% 15% 25% 35% 45% 55% 65% 197 8 198 0 198 2 198 4 198 6 198 8 199 0 199 2 199 4 199 6 199 8 200 0 200 2 200 4 200 6 200 8 201 0 201 2 201 4 201 6 201 8 202 0 GDP CR3 GDP CR5 GDP CR10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1 图表 19 中国 消费集中度 ( 2020 年) 图表 20 消费和 GDP 集中度水平、 变化趋势 均较一致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 二 ) 基建 “遍地开花” , 投资消费 不 分家 相比 集聚 东部和中部 的固投 ,基建“遍地开花” 、更 倾斜 西部 ,受政策影响更大。 西部 是我国基建次高地 : 2019 年占比前 10 省市中,有 5 个东部省份、 3 个西部省份和 2 个中 部省份,同期固投前 10 仅有 1 个西部省份(四川) ,其余均为 东部 和中部省市 。 十四五 规划纲要在“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一章中提出“ 加大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投入, 支持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集中力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补齐教育、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 短板”,而对 东北 、中部、 东部 均未提及“ 基础设施 ” 。 以西部 为次高地,意味着基建 支出的财力 保障难以完全由 地方内生,更多需要倚仗中央支持,导致其占比随政策波动 较大 ,集中度相对较低。 相比消费,固投 受政策影响更大, 集中度更低、历史 波幅较大, 但 投资 和消费 并 不“分 家” 2020 年固投前 10 高地中,有 8 个也是消费前 10 高地(湖北 受疫情影响固投跌 至第 11、消费第 8,安徽固投第 9、消费第 12) 。 0 % 1 % 1 % 2 % 2 % 4 % 4 % 6 % 6 % 15% 25% 35% 45% 55% 65% 197 8 198 0 198 2 198 4 198 6 198 8 199 0 199 2 199 4 199 6 199 8 200 0 200 2 200 4 200 6 200 8 201 0 201 2 201 4 201 6 201 8 202 0 消费 CR3 消费 CR5 消费 CR10 GDP CR3 GDP CR5 GDP CR10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2 图表 21 基建 “遍地开花” , 更倾斜 西部 ( 2019 年) 图表 22 固投 主要 集中在东部和 中部 ( 2020 年)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图表 23 相对固投,基建集中度 低且波动大 图表 24 相对消费,固投集中度低且波动 大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 三 ) “ 富省更富” 财政收支 差距拉 大 财政收入集中度和 GDP 较为匹配 ,但 财政收支集中度之差不断扩大,显示“富省更富” , 而其余省市面临较强支出刚性 ,需要较多转移性收入进行弥补 2020 年财政 收入 前 10 高地贡献了 63.7%的收入, 支出占比仅为 50.1%,后 10 洼地贡献了 9.8%的收入,支出占 比 则高达 18.4%。 对此,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 完善财政转移支付支持欠发达地区的机 制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人才向西部和艰苦边远地区流动”。 0 % 1 % 1 % 2 % 2 % 4 % 4 % 6 % 6 % 0 % 1 % 1 % 2 % 2 % 4 % 4 % 6 % 6 % 10% 20% 30% 40% 50% 60% 70% 200 5 200 6 200 7 200 8 200 9 201 0 201 1 201 2 201 3 201 4 201 5 201 6 201 7 201 8 201 9 202 0 基建 CR3 基建 CR5 基建 CR10 固投 CR3 固投 CR5 固投 CR10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200 5 200 6 200 7 200 8 200 9 201 0 201 1 201 2 201 3 201 4 201 5 201 6 201 7 201 8 201 9 202 0 固投 CR3 固投 CR5 固投 CR10 消费 CR3 消费 CR5 消费 CR10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3 图表 25 东部 财政收入 集中度较高 ( 2020 年) 图表 26 财政收入集中度和 GDP 较为匹配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图表 27 财政支出 向中西部 倾斜 ( 2020 年) 图表 28 “ 富省更富” 财政收支集中度之差在 扩大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三、省内 经济 集中度 :内陆省会多 “独霸” ,沿海多现 “双子星” 相较一般城市, 省会城市 基础设施更完善、 资源更丰富、 要素聚集能力 更强 。 通过省会 GDP/全省 GDP,可以直观衡量 27 个 省 (自治区) 的内部 经济集中度 。 4 个直辖市无省 会概念, 这里 不作类比。 (一) 内陆省会多“独霸” 内陆省份 省会 GDP/全省 GDP 较高,“强省会”特征明显, 省内资源 大幅 向省会倾斜。 如 2020 年长春占吉林 GDP 比重达 53.9%、 全国居首 , 银川占宁夏 GDP 比重达 50.1%, 0 % 1 % 1 % 2 % 2 % 4 % 4 % 6 % 6 %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60% 65% 70% 收入 CR3 收入 CR5 收入 CR10 GDP CR3 GDP CR5 GDP CR10 0 % 1 % 1 % 2 % 2 % 4 % 4 % 6 % 6 % 15% 25% 35% 45% 55% 65% 支出 CR3 支出 CR5 支出 CR10 收入 CR3 收入 CR5 收入 CR10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4 西宁占青海 GDP 比重达 45.7%。 内陆 省会 GDP 往往数倍于次大城市, 省会建设 可谓“ 举 全省之力”: 如 四川 省 省会 成 都 2020 年 GDP 高 次大城市 绵阳 的 5.9 倍, 吉林省省会长春 2020 年 GDP 高达次大城市 吉林的 4.6 倍, 湖北、湖南 省会(武汉、长沙) 2020 年 GDP 高 达 次大城市 ( 襄阳、岳阳) 的 3 倍以上。 (二) 沿海 多 现 “双子星 ” 东部 沿海 省份 省会 GDP/全省 GDP 较低 ,往往 呈现两个强中心的 “双子星” 格局 , 如广 东的广州和深圳、山东的济南和青岛、浙江的杭州和宁波 。 东部 7 省中,有 5 省省会 2020 年 GDP 占比低于“双子星城”,福建 的 投资、消费、和 财政收入高地甚至 分属三城 。 从“双子星 ”投资和消费的分化 看,东部 7 省中只有福建 、广东的投资和消费高地“分 家” 。 “双子星” 竞争 仍 大于分工 , 未来协同增效空间较大。 图表 29 省会 GDP 占比较高省份 多 在 内陆 图表 30 内陆多省省会 GDP 数倍于 次大城市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图表 31 “双子星” 投资消费分化 小 ,竞争大于分工 图表 32 福建 投资、消费、 财政收入 高地分属三城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资料来源: Wind, 华创证券 0 % 1 5 % 1 5 % 2 5 % 2 5 % 3 5 % 3 5 % 4 5 % 4 5 % 0 1 2 3 4 5 6 7 0 2,000 4,000 6,000 8,000 10,000 12,000 14,000 16,000 18,000 20,000 成都 绵阳 长春 吉林 武汉 襄阳 长沙 岳阳 合肥 芜湖 西安 榆林 郑州 洛阳 昆明 曲靖 四川 吉林 湖北 湖南 安徽 陕西 河南 云南 省会 GDP 次大城市 GDP 省会 /次大城市(右轴) 亿元 0.0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0.00% 45.00% 50.00% 福建 广东 海南 河北 江苏 山东 浙江 省会固投 “双子星城”固投 省会消费 “双子星城”消费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GDP 固投 消费 出口 财政收入 泉州 福州 厦门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5 宏观组团队介绍 组长、首席分析师:张瑜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曾任职于民生证券。 2018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2019 年新浪金麒麟宏观经济新锐分析师 第一名, 2019 年上证报最佳宏观经济分析师第五名, 2019 年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宏观经济入围。 研究员:杨轶婷 香港大学经济学硕士。 2018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2019 年新浪金麒麟宏观经济新锐分析师第一名团队成员, 2019 年上证报最佳宏观经济分析师第五名团队成员, 2019 年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宏观经济入围团队成员。 分析师:陆银波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硕士, CPA。曾任职于中信证券。 2019 年加 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2019 年新浪金麒麟宏观经济新锐 分析师第一名团队成员, 2019 年上证报最佳宏观经济分析师第五名团队成员, 2019 年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宏观经济入 围团队成员。 研究员:高拓 CFA,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金融学硕士。 2019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2019 年新浪金麒麟宏观经济新锐分析师第一 名团队成员, 2019 年上证报最佳宏观经济分析师第五名团队成员, 2019 年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宏观经济入围团队成员。 研究员:殷雯卿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商务硕士, 2019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2019 年新浪金 麒麟宏观经济新锐分析师第一名团队成员, 2019 年上证报最佳宏观经济分析师第五名团队成员, 2019 年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宏观经济入围团队成员。 助理研究员:付春生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 2020 年加入华创证券研究所。 宏观专题 证监会审核华创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批文号:证监许可( 2009) 1210 号 16 华创证券机构销售通讯录 地区 姓名 职 务 办公电话 企业邮箱 北京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