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Ta ble _F irst Table_First|Table_ReportType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行 业 研 究 简 报 Table_ First| Table _Sum mar y 行业呈现高景气度,电动化已大势所趋 锂电行业 2020 年报及 2021Q1 总结 投资要点: 行业呈现高景气度,各环节集中度再度强化 2020年及 2021年一季度锂电板块(以统计的 34家企业做分类汇总)分别实 现营业收入 2534.4亿元 /80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79%;分别实现归母 净利润 164.7亿元 /75.1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18%/331.4%。 2020年下半 年以来,在政策引导、需求释放、优质车型持续推出等因素的影响下,锂 电行业呈现繁荣景象。 当前电池寡头格局下,带动了锂电产业各环节的集 中度提升,电动化大趋势下,强强联合将延续行业的高景气度发展。 汽车行业百年大变局,电动化趋势势不可挡 2020年新能源汽车迎来重要转折年,主要碳排国大幅提高减排目标、新势 力及传统车企密集推出 优质车型、软件定义汽车提升消费者电动消费意愿、 技术的持续进步向着实用化及可靠性不断迈进,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快速 释放,迎来行业百年大变局。 伴随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快速释放,锂电池需 求迎来快速增长 ,电动化趋势势不可挡 。 投资建议 1)紧跟一线电池龙头,精选二三线龙头。一线电池龙头企业具备雄厚的资 本实力、完备的研发生产体系,获得主流车企订单的能力更强,未来增长 确定性高。同时,优质二、三线电池龙头企业将作为产业链的核心补充, 随着客户结构改善及群体增多,同样将具备较强的业绩弹性; 2)持续关注 在新型电池技术领域有突破进展的企业。降本提效依然会是相当长时间电 池技术革新的最主要推动因素,新技术的应用将会带来巨大的投资机会, 包括 CTP技术、刀片电池、无极耳电池、固态电池、四元无钴电池等; 3) 上游关注设备及电池核心原材料。动力电池企业扩产潮下,设备需求将呈 现快速增长,同时,电池核心原材料 锂、钴、镍在下游需求释放过程 中,将实现量价齐升。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相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技术迭代不及预期 Table _Fi rst|Table _Rep ortDa te 2021 年 05 月 06 日 Table_ First| Table _Ratin g 投资建议: 中性 上次建议: 中性 Table_ First| Table _Auth or 吴程浩 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 S0590518070002 电话: 0510-85613163 邮箱: Table _Fi rst|Table _Cha rt 一年内行业相对大盘走势 Table_ First| Table _Con tacte r Table_ First| Table _Relat eRep ort 相关报告 1、 “氢 ”洁世界, “能 ”创未来 电气设备 2020.11.24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解读 电气设备 2020.11.04 3、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下乡 电气设备 2020.07.17 请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20% 15% 50% 85% 120% 2020-05 2020-09 2020-12 2021-04 电气设备 2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正文目录 1 锂电行业回顾与总结 . 4 2 锂电各子版块回顾与总结 . 5 2.1 电池 . 5 2.2 正极 . 7 2.3 负极 . 9 2.4 隔膜 . 10 2.5 电解液 .11 2.6 设备 .11 2.7 辅材 . 13 3 行业趋势:锂电龙头格局强化,产业链加速全球化布局 . 13 3.1 格局持续优化,龙头地位继续加强 . 13 3.2 磷酸铁锂在乘用车中加 速渗透,长期高镍三元仍将是主导路线 . 14 3.3 降本提效推动电池技术创新多元化 . 14 3.4 新一轮产能竞赛打响,国内锂电企业加速出海 . 15 4 投资建议 . 16 5 风险提示 . 17 图表目录 图表 1:锂电板块营收及同比增速情况 . 4 图表 2:锂电板块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情况 . 4 图表 3:锂电板块毛利率、净利率、费用率情况 . 4 图表 4:锂电板块资产负债率及 ROE 情况 . 4 图表 5:锂电子版块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情况 . 5 图表 6:锂电产业链子版块毛利率情况( %) . 5 图表 7:电池板块营收及净利情 况(百万元, %) . 6 图表 8: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情况( %) . 6 图表 9: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 GWh) . 6 图表 10:国内动力电池装机结构(左 2019;右 2020) . 7 图表 11:正极材料板块营收及利润情况(百万元, %) . 7 图表 12:锂电正极材料企业毛利率情况( %) . 7 图表 13:碳酸锂、硫酸钴 、硫酸镍历史价格情况 . 8 图表 14:三元( NCM523)及磷酸铁锂历史价格情况 . 8 图表 15:三元及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 . 8 图表 16:三元材料市场份额情况 . 8 图表 17:负极材料板块营收及利润情况(百万元, %) . 9 图表 18:负极材料企业毛利率情况( %) . 9 图表 19:国内负极材料市场格局 . 9 图表 20:隔膜板块营收及利润情况(百 万元, %) . 10 图表 21:隔膜材料企业毛利率情况 . 10 图表 22:国内隔膜价格走势(元 /平米) .11 图表 23:国内湿法隔膜市场格局 .11 图表 24:电解液板块营收及利润情况( 百万元, %) .11 图表 25:电解液企业毛利率情况( %) .11 图表 26:锂电设备板块营收及净利情况(百万元, %) . 12 图表 27:锂电设备企业毛利率情况( %) . 12 3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图表 28:国内外部分龙头动力电池企业扩产计划( GWh) . 12 图表 29:锂电辅材板块营收及净利情况(百万元) . 13 图表 30:锂电辅材企业毛利率情况 . 13 图表 31: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优势 . 14 图表 32:降本提效推动电池新技术日新月异 . 15 图表 33:部分动力电池企业欧洲扩展计划 . 15 图表 34:国内四大材料海外动力电池配套情况 . 16 图表 35:重点推荐公司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1 锂电行业回顾与总结 按照设备、上游锂钴资源、电池、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辅材这 8 大板块 对锂电池产业链进行分类汇总统计,共计 34 家上市公司。 2020 年及 2021 年一季度 锂电板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 2534.4 亿元 /801.3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79%;分别 实现归母净利润 164.7 亿元 /75.11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18%/331.4%。 2020 年下半 年以来,在政策引导、需求释放、优质车型持续推出等因素的影响下,锂电行业呈现 繁荣景象。 图表 1: 锂电板块营收及同比增速情况 图表 2: 锂电板块归母净利润及同比增速情况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从锂电行业各项财务指标来看,包括毛利率、净利率、 ROE 及资产负债率,行 业在经历 2019 年及 2020 年上半年的低估后,各项财务指标均得到大幅修正改善。 图表 3:锂电板块毛利率、净利率、费用率情况 图表 4:锂电板块资产负债率及 ROE 情况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板块业绩景气分化,整体趋势稳中有升。 2020 年,细分领域看,营收增速最高 的 环节依次为设备、隔膜、电池 ,营收分别实现同比增长 24.2%/18.6%/15.0%;归 母净利润除上游资源、正极、辅材环节外,同比皆实现正增长,设备及电解液 表现尤 为突出,全年增速 分别 为 135.3%/43.5%。 2021 年 Q1,生产经营活动完全恢复正常, 5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除上游锂钴资源外,一季度皆实现大幅增长,尤其以正负极、辅材、隔膜涨幅最大。 图表 5:锂电子版块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增速情况 子版块 2020年营收 yoy 2020年归母净利 yoy 2021-Q1营收 yoy 2021-Q1归母净利 yoy 锂电设备 24.2% 135.3% 35.1% 16.2% 锂钴资源 4.5% -112.6% 42.8% -443.1% 电池 15.0% 16.8% 93.5% 199.5% 正极 -1.2% -22.4% 108.5% 605.2% 负极 9.2% 3.6% 109.9% 238.5% 隔膜 18.6% 33.5% 148.4% 229.4% 电解液 -15.0% 43.5% 34.4% 193.8% 辅材 -6.4% -14.0% 186.0% 645.1%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产业链利润环节向上游倾斜。 锂电各子版块毛利率方面,整体排名靠前的为设备、 负极、隔膜,毛利率水平保持在 3540%区间。其他各环节毛利率水平也维持在 20-25% 区间。此外,横向对比各子版块毛利率变化情况 ,发现产业链整体利润环节向上游倾 斜,包括锂钴资源、电解液、隔膜,电池端毛利率受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有所下滑 。 图表 6: 锂电产业链子版块毛利率情况 ( %) 子版块 2018Q1 2018Q2 2018Q3 2018Q4 2019Q1 2019Q2 2019Q3 2019Q4 2020Q1 2020Q2 2020Q3 2020Q4 2021Q1 锂电设备 39% 38% 37% 35% 43% 40% 38% 29% 38% 38% 31% 29% 36% 锂钴资源 48% 51% 37% 26% 22% 22% 18% 19% 20% 20% 18% 20% 26% 电池 24% 25% 25% 27% 25% 25% 26% 25% 22% 24% 24% 24% 24% 正极 19% 20% 17% 18% 17% 19% 18% 17% 18% 17% 17% 16% 20% 负极 36% 35% 31% 31% 29% 30% 32% 32% 32% 32% 35% 31% 38% 隔膜 26% 23% 28% 29% 33% 33% 31% 31% 36% 30% 35% 34% 40% 电解液 10% 12% 14% 20% 14% 15% 14% 14% 16% 21% 21% 18% 21% 辅材 23% 20% 25% 30% 21% 26% 24% 248% 25% 22% 26% 27% 27% 来源: wind,国联证券研究所 2 锂电各子版块回顾与总结 2.1 电池 动力电池 2020 年营收及利润同比小幅增长, 2021Q1 回暖显著。 电池板块以宁 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欣旺达、鹏辉能源这 5 家公司为统计 样本。 2020 年 电池板块实现营收 985.4 亿元,同比增 15.0%;实现归母净利润 82.4 亿元,同比增 16.8%。 2021 年一季度 电池板块 合计实现营收 323.4 亿元,同比增 93.5%;实现归 母经历润 28.32 亿元,同比增 199.5%。其中宁德时代继续领跑电池板块, 2020 年 及 2021-Q1 分别实现营收 503.2 亿元 /191.7 亿元,同比分别增 9.9%/112.2%. 从毛利率水平来看, 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水平已进入平稳区间,平均水平维持在 20-25%区间,其中宁德时代及亿纬锂能毛利率最高,接近 30%。 6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图表 7:电池板块营收及净利情况(百万 元 , %) 图表 8: 动力电池企业毛利率情况 ( %)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从动力电池装机量情况来看, 自 2020 年下半年疫情进入常态化之后,动力电池 装机量持续增长,产业链景气向上, 2020 年及 2021 年一季度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 分别为 62.85GWh、 23.2GWh。 图表 9: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 GWh)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寡头竞争格局 维持,二线梯队竞争激烈 。 动力电池 行业进入壁垒体现在技术研发 能力、资本开支能力、生产经营管理能力、客户拓展能力,该行业表现出明显的寡头 垄断格局, 2019 年及 2020 年宁德时代累计装机量分别为 32.31GWh、 31.48GWh, 占据国内动力电池装机市场份额的 59%、 54%,稳居国内动力电池龙头地位。但除 了宁德时代及比亚迪外,动力电池 TOP3-TOP10 二线梯队企业排名变化较大,且集 中于个位数的市场份额占比,二线梯队企业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从车企与电池厂 的博弈角度来看,目前动力电池呈现高端产能紧缺,呈现较强的话语权,龙头有望持 续加速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国际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布局,预计车企巨头将加大对 7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具备全球供应潜力的二线动力电池厂的扶持力度,提升自身的产业链话语权,具备优 质客户的二线电池厂也有望 突出重围。 图表 10:国内动力电池装机结构(左 2019;右 2020)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2.2 正极 正极材料 2020 年营收及利润同比微跌, 2021Q1 大幅回暖增长。 正极材料板块 以厦门钨业、格林美、杉杉股份、科恒股份、容百科技、当升科技、德方纳米这 7 家公司为统计样本。 2020年及 2021年一季度该板块分别实现营收 492.12亿元 /178.1 亿元,同比分别下滑 1.2%/增长 108.5%;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9.89亿元 /12.08亿元, 同比分别下滑 22.4%/605.2%,进入 2021 年一季度,随着生产经营活动及需求完全 恢复,营收及净利润均显著高增。 从 板块内各公司 毛利率 水平来看, 7 家公司在经历 2020 年上半年疫情带来的负 面影响后,自下半年开始都出现快速修复上涨,普遍回复至 15-20%的历史正常毛利 率水平区间。 图表 11:正极材料板块营收及利润情况(百万元, %) 图表 12:锂电正极材料企业毛利率情况( %)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8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原材料成本叠加电池装机需求双因素驱动正极材料量价提升。 从动力电池正极 材料(包括磷酸铁锂及三元 -523)历史价格情况来看,随着 2020 年下半年汽车电动 化进程加速,动力电池装机量迎来了快速攀升,拉动了上游正极材料的需求, 此 外, 上游 锂、钴、镍等金属原材料价格 普遍也因为供不应求出现了价格的反弹上涨。在原 材料成本上涨及下游需求推动双重因素影响下, 正极材料价格在经历了 2020 年的历 史低点后, 进入了长达半年多的价格上行区,展望 2021 年下半年, 电动化依然加速 进行, 我们认为正极材料仍能保持在高位价格区间内。 图表 13:碳酸锂、硫酸钴、硫酸镍历史价格情况 图表 14:三元( NCM523)及磷酸铁锂历史价格情 况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磷酸铁锂装机份额持续提升。 2014-2018 年,由于政策方面的因素三元材料 占 比逐年提升, 成为国内市场占比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 但随着 2020 年新能源新一 轮下乡活动的开展,国内广大中小城市的中短途需求被进一步挖掘,搭载铁锂电池的 A00 级车型需求迎来快速增长,同时叠加比亚迪等车企因为成本或工艺更多选择铁锂 电池,其市场份额或进一步扩大。第一季度三元电池装机量为 13.82GWh,占电池总 装机量的 40.4%,磷酸铁锂达到 9.39GWH,占电池总装机量的 59.5%,一改以往三 元电池的主导地位,我们认为在未来 1-2 年里在电池降本及安全性双诉求下,磷酸铁 锂的返潮现象将得以延续。 行业集中度依然较低。 正极在四大 材料当中集中度最低,主要由于下游电池厂出 于供应链安全和产品质量的考虑,普遍会自产部分正 极产能,而上游矿产企业凭借资 源优势也会采取向下游延伸的策略,相对 程度上挤占了独立正极材料企业的市场空间。 以国内三元材料为例, 2020 年国内三元材料 CR5 占比 52%,相比 19 年下降 2pct; 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的常规型产品竞争日趋激烈,倒逼企业加快高镍化单晶化等新系 列产品开发,同时加大对头部电池企业尤其是海外市场的拓展。 图表 15:三元及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 图表 16: 三元材料市场份额情况 9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2.3 负极 负极材料企业呈恢复性增长,毛利率保持在高位区间。 负极材料板块以璞泰来、 中科电气 这 2 家公司为统计样本。 2020 年及 2021 年一季度该板块分别实现营收 62.54 亿元 /20.6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9.2%/增长 109.9%;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8.31 亿元 /4.02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6%/238.5%,进入 2021 年一季度,随着生产经营 活动及需求完全恢复,营收及净利润均显著高增。 从板块内 2 家公司毛利率水平来看,与锂电产业链其他板块相比,负极材料企业 毛利率波动明显较小,且保持在 35%左右较高水平,这得益于负极材料较好的供给 格局 ,当前全球负极材料供应端主要集中在国内,占比在 80%以上。 而未来石墨化、 炭化等产能的投放将继续推动成本端的改善,负极企业有望维持较高的盈利水平。 图表 17: 负极材料板块营收及利润情况(百万元, %) 图表 18: 负极材料企业毛利率情况( %)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行业集中度较高。 负极材料集中度较高, 2020 年国内负极材料 CR5 占比 78%。 贝特瑞、杉杉、江西紫宸为中国传统负极三强,也是全球负极材料行业的佼佼者;东 莞凯金近年来出货量快速提升,主要受益于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的增长,已开始 跻身一线负极厂商的行列。中科星城、翔丰华、江西正拓等企业处于二线梯队,近年 来也开始逐步向全球一线电池厂供货。 图表 19:国内负极材料市场格局 10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2.4 隔膜 隔膜企业与锂电板块同步保持高景气趋势 ,高位仍将高位保持 。 负极材料板块 以恩捷股份、星源材质、沧州明珠这 3 家公司为统计样本。 2020 年及 2021 年一季 度该板块分别实现营收 80.12 亿元 /24.5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9%/增长 148%;分 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5.37 亿元 /6.0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3%/229%。 隔膜行业总体 与锂电板块保持同步高景气趋势。 从隔膜行业毛利率水平来看,处于锂电产业链 中较高水平。 从龙头恩捷股份及星 源材质历史毛利率水平看,其毛利率水平维持在 40%水平位, 虽然当前星源材质因 湿法隔膜的投产而使得毛利率水平有所下滑,但仍高于锂电 行业平均水平,这源于隔 膜行业高前期投入所带来的壁垒和领先企业产能规模效应。从隔膜长期价格走势来看, 单平米隔膜价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从短期来看,原材料涨价压力较小,目前价格维 稳,下半年供应偏紧下不排除涨价可能性。 图表 20:隔膜板块营收及利润情况(百万元, %) 图表 21:隔膜材料企业毛利率情况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龙头不断整合发展,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 目前行业一线厂商恩捷股份和 星源材质为代表的厂商占据大量市场份额, 2020 年国内湿法隔膜 CR5 占比 93%, 同比 2019 年大幅提升 14pct,其中恩捷股份在收购苏州捷力和纽米后,市场份额进 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星源材质也积极进行翻倍的产能扩充规划,随着行业整合加速, 11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龙头规模效应显著,整体市场集中度有望进一步增强。 图表 22: 国内隔膜价格走势(元 /平米) 图表 23: 国内湿法隔膜市场格局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2.5 电解液 电解液板块以新宙邦、天赐材料、江苏国泰、石大胜华这 4 家公司为统计样本。 2020 年及 2021 年一季度该板块分别实现营收 416.93 亿元 /106.5 亿元,同比分别增 长 -15%/增长 34%;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22.88 亿元 /8.4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43%/194%。 2020 年电解液领先企业毛利率显著改善。电解液行业毛利率从 2016 年开始持 续下降,主要源于电解液核心材料六氟磷酸锂价格的大幅度下降。而由于电解液采用 原材料 +加工费模式,短期内可以完全传导六氟磷酸锂、 VC 等添加剂涨价压力, 2020 年,电解液行业平均毛利率提升至 23.77%,同比增长 0.61Pcts;领先企业毛利率均 不同程度有所提升,其中天赐材料 2020 年毛利率为 34.97%, 2021Q1 毛利率为 34.33%;新宙邦 2020 年毛利率提升至 36.00%, 2021Q1 毛利率提升至 31.35%。 图表 24: 电解液板块营收及利润情况(百万元, %) 图表 25: 电解液企业毛利率情况( %)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2.6 设备 12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锂电设备板块以先导智能、赢合科技、杭可科技、星云股份这 4 家公司为统计样 本。 2020 年及 2021 年一季度该板块分别实现营收 117.14 亿元 /24.0 亿元,同比分 别增长 24%/增长 35%;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14.1 亿元 /3.25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35%/16%。 从锂电设备毛利率水平来看, 设备在锂电产业链中毛利率水平始终靠前,主要系 经历过去几年锂电扩产周期,设备企业已完成一轮洗牌,头部设备企业已纷纷绑定龙 头电池企业,强强联合的格局不断演绎;此外,锂电设备是典型的资金与技术密集型 领域,叠加下游客户长周期的验证,设备端存在较高的进入壁垒。综上,使得设备端 企业在产业链中具备议价力,表现出较高的毛利率。 图表 26: 锂电设备板块营收及净利情况(百万元, %) 图表 27: 锂电设备企业毛利率情况( %)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动力电池企业纷纷扩产,提升设备需求。 2020 年政策暖风频吹,降低车企准入 门槛,延长补贴政策期限,鼓励各地增加汽车号牌指标投放,加快充 /换电站建设, 启动新能源汽车下乡等全方位促消费激励政策和措施密集落地推行,新能源汽车产销 持续回暖。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期向好,动力电池行业正迎来新一轮扩产高峰,与上一 轮扩产热潮不同的是,电池新能源领域新一轮扩产竞赛中,新的市场参与者已大幅减 少,一、二线产业链企业逐渐成为扩产投资的主角。 图表 28:国内外部分龙头动力电池企业扩产计划( GWh) 13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2.7 辅材 锂电辅材板块科达利、诺德股份、嘉园科技、天奈科技这 4 家公司为统计样本, 囊括结构件、铜箔、导电剂领域。 2020 年及 2021 年一季度该板块分别实现营收 58.14 亿元 /24.3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6%/增长 186%;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 4.77 亿元 /3.1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14%/645%。从各辅材企业的毛利率水平来看,天奈科技的 碳 纳米管表现出最高的毛利率,保持在 40%上下水平, 其次为铜箔、结构件。 图表 29: 锂电辅材板块营收及净利情况(百万元) 图表 30: 锂电辅材企业毛利率情况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3 行业趋势: 锂电龙头格局强化,产业链加速全球化布局 3.1 格局持续优化,龙头地位继续加强 国内龙头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中航锂电等,通过技术升级、建立合资公司 等方式深度绑定整车企业,不断扩大订单和市场份额,龙头地位持续强化。未来,随 着对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高技术指标的要求提升,一些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管 理不当的动力电池企业将逐步被淘汰,行业洗牌将进一步加剧,未来国内将呈现一超 多强的市场格局。 国内龙头企业提升全球竞争力,格局、竞争力都在优化的上升通道。以宁德时代 为例,公司海外出口保持快速增长。宁德时代进入特斯拉、奔驰乘用车等项目,预计 2021 年起伴随其海外大众、宝马客户新车型投放,宁德时代的 动力电池出口有望加 速增长。 此外,锂电池四大主材料(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行业竞争格局也在向集 中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其中负极、隔膜、电解液集中度水平较高,正极由于材料技 术迭代相对其他三大主材要快,集中度水平较低。 14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3.2 磷酸铁锂在乘用车中加速渗透,长期高镍三元仍将是主导路线 低成本、高安全推动磷酸铁锂电池在动力电池渗透率提升。 在补贴进一步退坡 和电池技术突破双重作用下,磷酸铁锂( LFP)电池凭借其在成本和安全性方面的优 势,在 2020 年新能源乘用车领域重新活跃起来,包括比亚迪、特斯拉、北汽、长城、 东风、上汽、奇瑞、长安、江淮、合众等主机厂都在 2020 年推出了 LFP 版的主力车 型,预计后期将有更多主机厂推出 LFP 乘用车。在国际上,包括特斯拉、大众等国 际主机厂或已经批量装机国产 LFP 电池,或入股中国 LFP 电池企业并合作开发 LFP 车型。后期或将有更多国际主机厂导入 LFP 电池。 从生产技术进步的发展趋势和行业竞争格局的角度,高镍三元电池依旧是未来动 力电池的主要技术路线。一方面续航里程焦虑是困扰新能源汽车发展最主要的问题, 解决方式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三元电池这一技术指标的提升空间目前优于铁锂电 池,技术研发人员通过增加电池正极材料镍占比的技术发展已经让我们看到了解决这 一问题的希望。另一方面参考生产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新技术在取代旧技术的过程 中,虽然在初期会面临成本较高,产品性能不够稳定,使用者的消费惯性和信任成本 等诸多问题。但技术更迭这一过程基本是不可逆的,上述问题会随着产能释放后的 规 模效应,技术工艺逐步成熟和新产品渗透率的提升得以解决。 图表 31: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优势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3.3 降本提效推动电池技术创新多元化 动力电池的技术创新主要体现于电池结构和材料体系,主要围绕降低电池成本和 提升产品性能两大目标, 2020 年国内外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出现了多个创新性变化: 电池结构端包括对电芯 -模组 -电池包的成组方式、结构进行优化,如特斯拉电池日发 布的无极耳电池、比亚迪发布的刀片电池、宁德时代的 CTP 技术、国轩高科的 JTM 电池包集成方案;材料端则主要体现于对以正极材料如高镍三元、四元、无钴为代表 的材料体系的探索。 和前几年相比,上述新型电池技术的出现表明当前动力电池市场正在从此前的传 统走向创新,从政策推动向市场导向过渡。一方面,在补贴退坡和市场竞争加剧等压 力下,当前动力电池市场主要向头部几家企业靠拢。新型电池技术体现出电池企业之 间的技术差距,助力电池企业提升产品性能和降低成本,或将加速行业洗牌,进一步 15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提升市场集中度。例如,宁德时代的 LFP-CTP 电池包已经在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 以及电动船舶等领域批量应用 ,甚至开始登陆欧洲市场;比亚迪也借助其 LFP-刀片 电池正在与多家国际主机厂进行洽谈对接。另一方面,主机厂也在不断施加其在动力 电池技术发展方面的影响力。各大主机厂开发专属电动汽车平台,整车正向开发需求 明显,也对电池企业的技术发展产生显著影响。同时,主机厂也在涉足电芯研发,意 图掌握动力电芯开发和量产能力,这也在倒逼电池企业持续进行技术创新。 图表 32:降本提效推动电池新技术日新月异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3.4 新一轮产能竞赛打响,国内锂电企业加速出海 欧洲电气化加速下动力电池需求快速扩张,国内电池企业出海积极布局。 2020 年,欧洲电气化释放巨大的动力电池市场增长空间,欧洲动力电池产能竞赛如火如荼。 一方面,包括大众、宝马、戴姆勒、 PSA、沃尔沃等主机厂都制定了明确的电气化目 标,未来几年将每年产生至少数百 GWh 的动力电池采购需求。另一方面,为抢夺欧 洲动力市场,中日韩以及欧洲本土电池企业都在加快其欧洲电池工厂建设,欧洲电池 市场竞争一触即发。欧洲动力电池新基建背后,是由于欧洲本土缺乏动力电池大规模 制造和供给的能力,中日韩 电池企业积极布局欧洲市场,给欧盟及欧洲新能源汽车产 业产生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目前,韩系电池企业在欧洲市场占据主导地位, LG 化 学、三星 SDI 和 SKI 都在积极加码其欧洲动力电池产能,进一步巩固其竞争优势。 不过,随着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崛起,韩系电池企业独霸欧洲市场的局面逐渐被打破。 多家中国电池企业相继在欧洲建厂并获得了欧洲主机厂的巨额订单,对韩系电池企业 直接产生了挑战。 图表 33:部分动力电池企业欧洲扩展计划 16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企业 生产基地 产能建设及规划 LG 化学 波兰 弗罗茨瓦夫 现有产能 5GW,规划产能提升至 70GWh SKI 匈牙利 科马罗姆 一期工厂将在 2020 年投产,二期预计在 2022 年投产。计划产能为 10GWh,后期提升至 16GWh。 三星 SDI 匈牙利 预计在 2030 年之前在匈牙利投资 12 万亿韩元(约 9.94 亿美元) 宁德时代 德国 艾尔福特 预计在 2021 年投产, 2022 年产能将达到 14GWh,到 2029 年达到 70GWh。 远景 AESC 英国桑德兰 目前产能 1.9GWh,考虑在法国或德国新建产能 蜂巢能源 德国 将斥资 20 亿欧元建设 24GWh动力电池厂,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 2020 年启动, 2022 年建成投产 孚能科技 德国 计划投资 6 亿欧元,首期产能在 6GWh, 2022 年正式投产,之后达到 10GWh Northvolt 瑞典 预计 2021 年产能达到 16GWh,之后达到 32GWh ACC 待定 预计到 2023 年,第一家电池工厂产能达到 24GWh,到 2030 年两家工厂总产能将达 48GWh。 来源: GGII,国联证券研究所 动力电池四大材料方面,部分龙头企业已经成功进入海外电池巨头供应链:( 1) 电解液环节:新宙邦、天赐材料、国泰华荣等巨头已经进入 LG 化学、三星 SDI、松 下三家巨头供应链。( 2)负极材料:璞泰来、杉杉的人造石墨产品优势明显,进入了 LG 化学、三星 SDI 供应链,贝特瑞凭借在天然石墨领域的优势进入了日韩供应链。 ( 3)正极材料:当升科技、杉杉股份等打开新客户。( 4)隔膜:恩捷股份全面配套 海外锂电池企业,苏州捷力进入 LG 化学消费类高端隔膜供应链,星源材质多年保持 向 LG 化学供应隔膜。以 LG 化学中国工厂为例,其动力圆柱电池关键原材料已经接 近 100%实现国产采购,在国内动力软包电池也已实现 50%以上国产采购。 图表 34:国内四大材料海外动力电池配套情况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4 投资建议 1)紧跟一线电池龙头,精选二三线龙头。 一线电池龙头企业具备雄厚的资本实 力、完备的研发生产体系,获得主流车企订单的能力更强,未来增长确定性高。同时, 优质二、三线电池龙头企业将作为产业链的核心补充,随着客户结构改善及群体增多, 同样将具备较强的业绩弹性; 2)持续关注在新型电池技术领域有突破进展的企业。 降本提效依然会是相当长时间电池技术革新的最主要推动因素,新技术的应用将会带 来巨大的投资机会,包括 CTP 技术、刀片电池、无极耳电池、固态电池、四元无钴 17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电池等; 3)上游关注设备及电池核心原材料。 动力电池企业扩产潮下,设备需求将 呈现快速增长,同时,电池核心原材料 锂、钴、镍在下游需求释放过程中,将实 现量价齐升。 图表 35:重点推荐公司 来源:国联证券研究所 5 风险提示 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预期;相关政策发生重大变化;技术迭代不及预期 18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研究简报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述的所有观点均准确地反映了我们 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我们所得报酬的任何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 评级说明 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 评级 说明 报告中投资建议所涉及的评级分为股票评级和行业评 级(另有说明的除外)。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 6 到 12 个月内的相对市场表现,也即:以报告发布日后 的 6到 12 个月内的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 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其中: A 股市场以沪深 300 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 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 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 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 500 指数为基准;韩国市场以柯斯达克指数或韩国综合股 价指数为基准。 股票评级 买入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 20%以上 增持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 5%20%之间 持有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 -10%5%之间 卖出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跌幅 10%以上 行业评级 强于大市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 10%以上 中性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涨幅介于 -10%10%之间 弱于大市 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指数跌幅 10%以上 一般声明 除非另有规定,本报告中的所有材料版权均属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已获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及其附属机构(以下统称 “国联证券 ”)。 未经国联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者复制本报告及其所包含的材料、内容。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均为国联证 券的商标、服务标识及标记。 本报告是机密的,仅供我们的客户使用,国联证券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国联证券的客户。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 但国联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 信息、意见等均仅供客户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邀请或要约。该等信 息、意见并未考虑到获取本报告人员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客户应当对本报告中的信息和意 见进行独立评估,并应同时考量各自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和特定需求,必要时就法律、商业、财务、税收等方面咨询专家的意见。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 所造成的一切后果,国联证券及 /或其关联人员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过往的表现亦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预示和 担保。在不同时期,国联证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 国联证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及建议不一致的市场评 论和 /或交易观点。国联证券没有将此意见及建议向报告所有接收者进行更新的义务。国联证券的资产管理部门、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部门可能独立做 出与本报告中的意见 或建议不一致的投资决策。 特别声明 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国联证券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提及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 等各种金融服务。因此,投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