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碳中和大势已定,电动化进程加速 Table_Industry 新能源 汽车 行业 策略报告 Table_ReportTime 2021年 05月 20日 Table_CoverAuthor 武浩 陈磊 S1500520090001 S1500520090003 010-83326711 010-83326713 Table_CoverReportList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2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研究 Table_ReportType 行业深度 报告 Table_StockAndRank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行业 投资评级 看好 武浩 S1500520090001 010-83326711 陈磊 S1500520090003 010-83326706 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CINDA SECURITIES CO.,LTD 北京市西城区闹市口大街 9号院 1号楼 邮编: 100031 Table_Title 碳中和大势已定,电动化进程加速 Table_ReportDate 2021 年 05 月 20 日 本期内容提要 : Table_Summary Table_Summary 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电动化是必然路径 。 截至 2021 年初,已有超 46 个国家宣布要在 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任务艰巨,二氧化碳排 放量从 1965 年的 112 亿吨增长至 2019 年的 342 亿吨,复合增长 2.1%,但整体增速呈下行趋势。交运是全球主要的碳排放来源,占全 球总碳排放量的 25%, 当前全球能源供应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导致 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碳中和要求终端能源消费中提升电力占比,从 2018年的 21%提升至 51%,交通运输行业电力消费在 2030和 2050 年将实现 10倍和 40倍增长 。 国内新能车 C端 需求 增强,积分制约束开始显现,全年销量有望超 230 万辆。 国内 2021Q1新能车销售 51.5万辆,同比增长 352%,新能源 汽车销量逐年增长,随着销量增长,新能车愈发具备 To C 端市场属 性,进而在销量变化趋势上于传统乘用车销量变化趋势日益趋同。我 们分 B、 C端测算,预计 2021新能车销量有望超 230万辆,实现同比 70%以上增长。同时,在积分制下,随着油耗要求提升,国内汽车燃料 消耗量积分压力增大, 2020年出现负积分,新能源汽车积分相对较为 稳定。从厂商来看,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正积分较为充足,油耗负积分 压力较小;合资品牌 油耗负积分消化压力较大,我们预计后面将进一 步加大新能 车开发力度,综合来看,排放要求提升及新能源汽车积分 比例要求提升将进一步加速汽车电动化进程。 欧洲及美国市场政策刺激,销量有望高增长 。 欧洲补贴政策延续,英、 德、法、意等主要大国当前均有单车 5000 欧元 /辆左右的补贴,同时 叠加碳排放法规约束,欧洲新能车销量持续超预期, 2020Q1累计实现 新能源汽车销量 37.7万辆,同比增长 101%。美国新政府支持新能源 汽车发展,规划投资 1740亿美元支持电动汽车产业链发展,并建成全 国充电网络,相关激励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2021Q1美国新能源乘用车 销量 12.5万辆,同比增长 49%,创单季销量新高 。 投资建议: 在全球碳中和大背景下,全球新能源汽车需求高增长确定 性高,提升对上游电池及锂电材料需求。当前锂电产业链排产旺盛, Q1淡季不淡。随着国内外整车厂商新一轮新车型投放,绑定终端龙头 的电池和材料企业有望持续受益,重点推荐杉杉股份、当升科技、德方 纳米、璞泰来、孚能科技和恩捷股份;建议关注亿纬锂能、鹏辉能源、 多氟多、 比亚迪 、天赐材料、中伟股份、拓普集团、星源材质等 。 风险因素: 新冠疫情等导致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不及预期风险;原材 料价格波动风险 ;技术路线变化风险;产能释放导致竞争加剧风险。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3 目 录 一、全球碳中和 背景下,电动化是必然路径 . 5 二、全球三大市场齐发力,全年新能车有望高增长 . 8 2.1 三大市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有望维持 30%以上复合增长 . 8 2.2 欧洲:补贴政策加码,助推销量持续增长 . 8 2.3 美国:市场趋势向好,电车销量有望高增长 . 10 2.4 积分制约束开始显现,将加速国内新能车渗透率提升 . 11 2.5 国内:新能源汽车 C端属性增强, 2021 年销量有望高增长 . 14 三、新技术完善铁锂电池短板,渗透率快速回升 . 16 3.1 受益动力及储能电池放量,铁锂正极有望迎来黄金增长期 . 18 四、核心标的推荐与更新 . 19 4.1 杉杉股份:锂电主业持续向好,偏光片业绩有望超预期 . 19 4.2 当升科技:需求扩张产能高增,海外大客户持续放量 . 20 4.3 德方纳米:国内磷酸铁锂龙头,盈利有望迎来拐点 . 20 4.4 璞泰来: 2021Q1 业绩高增长,平台型公司持续产能扩张 . 21 4.5 孚能科技:戴姆勒将逐步放量,国内 +海外客户布局清晰,将迎盈利拐点 . 21 五、风险因素 . 22 图 表 目 录 图表 1:各国碳 中和时点 . 5 图表 2: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同比增速 . 5 图表 3:历年全球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 . 6 图表 4:全球能源供应量 . 6 图表 5: 2018 年全球终端能源消费占比( %) . 7 图表 6: 2050 年全球终端能源消费占比( %) . 7 图表 7:全球 2018和 2050 年发电量及装机容量规划 . 7 图表 8:全球分行业电力消费量预测( TWh) . 7 图表 9: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预计 /万辆 . 8 图表 10: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预测 /GWh . 8 图表 11:英国新能车补贴政策 . 9 图表 12:德国新能车补贴政策 . 9 图表 13:法国新能车补贴政策 . 9 图表 14:意大利新能车补贴政策 . 10 图表 15:欧洲八国月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变化 /万辆 . 10 图表 16:欧洲八国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变化 /万辆 . 10 图表 17:欧洲八国分国家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情况 . 10 图表 18:美国就业计划中涉及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规划 . 11 图表 19:美国历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 . 11 图表 20:美国分季度新能源汽车销售结构 . 11 图表 21: 2015-2020 年油耗积分变化情况 . 11 图表 22: 2016-2020 年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变化 . 11 图表 23:我国 2016-2020 年新能源汽车积分变化情况 . 12 图表 24:自主品牌历年油耗积分及新能源汽车积分变化情况 . 12 图表 25:合资品牌历年油耗积分及新能源汽车积分变化情况 . 12 图表 26:自主品牌分厂商双积分情况 . 12 图表 27:合资品牌分厂商双积分情况 . 13 图表 28: 2021 年起燃料消耗量目标值考核要求变化 . 13 图表 29: 2021-2025 年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变化 . 14 图表 30:历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变化 . 14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4 图表 31:我国历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万辆) . 14 图表 32:新能源汽车上牌量中 C端消费占比变化( %) . 14 图表 33:新能源汽车分季度销量变化(万辆) . 15 图表 34:我国乘用车分季度销量占比( %) . 15 图表 35:历年分季度乘用车销售占比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图表 36:新能源汽车分季度销量变化(万辆) . 15 图表 37:新能源汽车与乘用车环比销量变化( %) . 15 图表 38:分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万辆) . 15 图表 39:不同正极材料性能对比 . 16 图表 40:磷酸铁锂和三元正极价格对比(万元 /吨) . 16 图表 41:比亚迪刀片电池示意图 . 17 图表 42:比亚迪刀片电池 . 17 图表 43:宁德时代 CTP 技术 . 17 图表 44:宁德时代 CTP 技术动力电池 . 17 图表 45:宏光 mni、汉、 model 3 各月销量 /辆 . 17 图表 46: 2020 年各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 . 18 图表 47:国内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出货及出货占比 /GWh. 18 图表 48:国内磷酸 铁锂电池需求预计 /GWh . 19 图表 49:全球磷酸铁锂电池需求预计 /GWh . 19 图表 50: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需求预计 /万吨 . 19 图表 51:全球磷酸铁锂正极材料 需求预计 /万吨 . 19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5 一、全球碳中和背景下,电动化是必然路径 截至 2021 年初,已有超 46 个国家宣布要在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其中,我国和巴西规 划至 2060 年实现碳中和;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美国等规划至 2050 年 实现碳中和;乌拉圭、马尔代夫等规划至 2030年即实现碳中和;而不丹、苏里南目前已经 实现碳中和。 图表 1:各国碳中和时点 资料来源:各政府官网,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注:澳大利亚、新加坡规划 2050-2100 年间实现碳中和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仍持续增长,碳中和任务艰巨。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二氧化碳排放量从 1965年的 112亿吨增长至 2019年的 342亿吨,复合增长 2.1%;但随着近年来国际社会对 环保的重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速呈下行趋势, 2000-2019 复合增速为 1.9%, 2010- 2019复合增速为 1.1%。 图表 2: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同比增速 资料来源: 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发电供热、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是主要碳排放来源,占碳排放总量的 85%左右。 其中, 2018 年,发电供热占全球总碳排放量的 42%、交通运输占 25%,工业生产占 18%。 -3% -2% -1% 0% 1% 2% 3% 4% 5% 6% 7%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碳排放量(百万吨) 同比增速( %)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6 图表 3: 历年全球分行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占比 资料来源: EIA,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当前全球能源供应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导致碳排放量居高不下 。从能源供应角度看,当前 全球能源供应仍以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为主,发电供热、交通运输等行业当前仍主 要燃烧化石能源,工业生产仍主要依赖煤、 石油、天然气作为原料及供能。截至 2018年石 化能源供应量占全球能源总供应量的 80%以上,可再生能源供应量尚不足 20%。 图表 4: 全球能源供应量 资料来源: EIA,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碳中和要求终端能源消费中提升电力占比,从 2018年的 21%提升至 51%。 2018年全球终 端能源消费中,煤、石油和天然气占比分别为 11%、 16%和 37%,电力仅为 21%。根据 IRENA规划,为实现碳中和,至 2050年,终端能源消费中电力占比将提升至 51%,而煤、 石油和天然气将降至 2%、 4%和 4%。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18 发电和供热 交通运输 工业生产 居民 其他能源行业 工商业服务 农业 渔业 终端消费和其他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990 1995 2000 2005 2010 2015 2018 煤 天然气 石油 核电 水电 风、光等 生物质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7 图表 5: 2018年全球终端能源消费占比( %) 资料来源: IRENA,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表 6: 2050年全球终端能源消费占比( %) 资料来源: IRENA,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2050年全球发电量中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超 90%,其中风电、光伏等可变可再生能源占比超 60%。 根据 IRENA 规划,全球发电量将从 2018 年的 2.64 万 TWh增长至 2050 年的 7.87 万 TWh,其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将从 25%提升至 90%,风电、光伏等可变可再生能源 发电量占比将从 10%提升至 63%。 图表 7:全球 2018和 2050年发电量及装机容量规划 资料来源: IRENA,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交通运输行业电力消费在 2030和 2050年将实现 10倍和 40倍增长。 从终端消费来看,电 力消费量将从 2018 年的 2.2 万 TWh 增长至 2050 年的 4.9 万 TWh,其中交通运输行业的 增长最为显著,将从 2018 年的 390TWh 增长至 2030 和 2050 年的 3126TWh 和 1.28 亿 TWh,实现 2030年增长 10倍, 2050年增长 40倍的跨越。 图表 8: 全球分行业电力消费量预测( TWh) 资料来源: IRENA,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电力 21% 石油 37% 天然气 16% 煤 11% 传统生物质能 8% 现代生物质能 3% 区域供热 3% 其他可 再生能 源 1% 电力 51% 石油 4% 天然气 4% 煤 2% 现代生物质能 18% 氢能 12% 区域供热 5% 其他可再生能源 4%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2018 2030 2050 其他 建筑 交通运输 产业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8 二、全球三大市场齐发力,全年新能车有望高增长 2.1 三大市场推动,全球新能源汽车有望维持 30%以上复合增长 2020年欧洲新能车大规模刺激计划推动其新能源乘用车销售 136万辆,超越我国成为全球 第一大市场; 2020 年全球合计新能车销量 312 万辆,同比增长 41%。 2021 年起,随着疫 情影响逐 步消散、巴黎协定碳减排背景下各国加速新能车渗透率提升以及全球整车厂加速电 动化进程、供给端日趋丰富, 我们 预计至 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 1500万辆, 2030 年达 3200万辆,其中国内将分别在 2025和 2030年超 600和 1400万辆。 图表 9: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预计 /万辆 资料来源: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受益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预计 2025 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将达 900GWh, 2030 年将达 2080GWh。年复合增速分别为 36%和 26%。其中国内动力电池需求在 2025 和 2030年分 别将达 360和 910GWh。 图表 10: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预测 /GWh 资料来源: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2.2 欧洲:补贴政策加码,助推销量持续增长 英国 2020 年 3 月发布 5.32 亿英镑补贴规划,其中 4 亿英镑将用于乘用车。 2020 年 3 月 - 2021年 3月,英国对车辆单价低于 5万英镑的新能源汽车补贴至高 3000英镑; 2021年 3 月后,为了保障补贴的持续性、保障补贴分派到更需要的销售者手中,英国将单车售价门槛 降至 3.5万英镑,单车最高补贴额降至 2500英镑。从涉及车型来看,补贴仍涉及现代 KONA、 起亚 Niro、日产 Leaf、雷诺 ZOE、大众 ID.3等平民车型,但 Model 3等车型尚未在补贴范 围内。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 中国 /万辆 海外 /万辆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2026E 2027E 2028E 2029E 2030E 中国 /GWh 海外 /GWh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9 图表 11:英国新能车补贴政策 日期 单车价格区间 /万英镑 单车补贴上限 /万英镑 2018 年起 0.5 2020.03.12 起 0-5 0.3 2021.03.18 起 0-3.5 0.25 资料来源:政府 官网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德国政府 2016 年发布环境奖金项目,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 2019 年底,政府更新 该奖励计划,规划在 2025 年前拿出 20.9亿欧元支持该计划,并在 2020 年 11 月明确将该 计划延长至 2025 年底,并规划追加投资 10 亿欧元。从补贴金额来看,正常期间在 0-4 万 欧和 4-6.5 万欧的纯电动乘用车补贴金额分别为 0.6 和 0.5 万欧元,插混乘用车为 0.45 和 0.385万欧元,其中补贴由政府及生产企业对半承担。 2020.06至 2011.12期间,为了应对 疫情对经济的冲击,政府将补贴中政府承担的部分翻倍,加速推动销量的增长。 图表 12: 德国 新能车补贴政策 车型 时间 单车补贴 /万欧元 适用价格区间 /万欧元 EV 2019.11-2020.06 0.60 0-4 0.50 4-6.5 2020.06-2021.12 0.90 0-4 0.75 4-6.5 PHEV 2019.11-2020.06 0.45 0-4 0.38 4-6.5 2020.06-2021.12 0.68 0-4 0.56 4-6.5 资料来源:政府 官网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法国 2020H2 对价格在 0-4.5 万欧元和 4.5-6 万欧元的纯电动乘用车分别补贴 0.7、 0.3 和 0.2万欧元, 0-5万欧元的插混补贴 0.2 万欧元;同样对延长补贴的持续性,规划在 2021和 2022年将将纯电动乘用车补贴降至 0.6 和 0.5万欧元,将插混补贴降至 0.1万欧元。 图表 13:法国新能车补贴政策 车型 时间 单车价格区间 /万欧元 单车补贴 /万欧元 EV 2020.06.01-2020.12.31 0-4.5 0.7 4.5-6 0.3 PHEV 2020.06.01-2020.12.31 0-5 0.2 资料来源:政府 官网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意大利将补贴区分为新购和替换燃油的新能源乘用车,其中对新购的 EV 和 PHEV 分别补 贴 0.6和 0.35万欧元,对替换燃油的 EV和 PHEV分别补贴 1和 0.65万欧元。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0 图表 14:意大利新能车补贴政策 车型 新购 EV 新购 PHEV EV 替换燃油 PHEV 替换燃油 单车补贴 /万欧元 0.6 0.35 1 0.65 资料来源:政府 官网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受益上述激励政策及碳排放法规约束,欧洲新能车销量持续超预期。 2020 年 3 月,欧洲八 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 19.1万辆,同比增长 168%,环比增长 105%。 2020Q1累计实现新能 源汽车销量 37.7万辆,同比增长 101%。 图表 15:欧洲八国月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变化 /万辆 资料来源:乘联会,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表 16:欧洲八国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变化 /万辆 资料来源:乘联会,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表 17:欧洲八国分国家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占比情况 资料来源:乘联会,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2.3 美国:市场趋势向好,电车销量有望高增长 美国新政府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相关激励政策有望陆续出台 。美国总统拜登在 2021年 3 月 31日 公布的涉及 2.2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即美国就业计划中,提到将投 资 1740亿美元支持美国电动汽车产业链发展,并于 203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建成包含 50 万个充电桩的全国充电网络,同时规划校车实现 20%的电动化率,并更换 5 万辆柴油公交 车。 C端来看,拜登有计划延长当前的联邦税收抵免政策,为消费者购买电车提供进一步补 贴。 0 5 10 15 20 25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0 10 20 30 40 50 60 19Q1 19Q2 19Q3 19Q4 20Q1 20Q2 20Q3 20Q4 21Q1 EV销量 PHEV销量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20/1 20/4 20/7 20/10 21/1 德国 法国 英国 挪威 瑞典 荷兰 意大利 西班牙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1 图表 18:美国就业计划中涉及新能源汽车相关政策规划 美国就业计划政策内容 电动车市场投资 1740 亿美元,发展从原材料到零部件的国内供应链,参与全球竞争。 2030 年前建立由 50 万个充电桩组成的全国性网络,出台规划的劳动力、培训和安装标准 为购买美国生产的电动车的消费者提供补贴、税收优惠及退税 更换 5 万辆柴油公交车,使 20%的校车电动化,规划 2025 年公交车领域电动化率达 50% 投资 150 亿美元用于气候相关示范项目,包括电动汽车、储能、碳捕获和储存等 资料来源:政府官网,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美国 2021Q1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高增长 。 2021Q1 美国新能源乘用车销售 12.5 万辆,同比 增长 48.5%,创单季销量新高。其中, 2021年 3月,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 5.0 万辆,同比 增长 161%、环比增长 28%。 图表 19:美国历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 资料来源: Marklines,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表 20:美国分季度新能源汽车销售结构 资料来源: Marklines,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2.4 积分制约束开始显现,将加速国内新能车渗透率提升 随着油耗要求提升,国内汽车燃料消耗量积分压力增大, 2020 年出现负积分。 2016-2020 年,随着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提升,企业燃料消耗量积分考核压力增大, 2017 年以来油耗 积分呈逐步下滑趋势, 2020年更是低至 -745万分,需通过新能车正积分或结转、受让的燃 料消耗量正积分抵偿。 图表 21: 2015-2020年油耗积分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乘联会, 工信部,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表 22: 2016-2020年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变化 资料来源:乘联会, 工信部,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提升、以及产品升级带来的续驶里程、百公里电耗等性能升级,新能 源汽车积分相对较为稳定。 2017-201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积分分别为 179 和 404 万分, -20% 0% 20% 40% 60% 80% 100%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销量 同比 5.8 5.1 5.8 7 6.9 3.3 7 8.7 9.9 1.9 2.1 2.2 2.2 1.5 1 1.7 2.3 2.6 1 9 Q 1 1 9 Q 2 1 9 Q 3 1 9 Q 4 2 0 Q 1 2 0 Q 2 2 0 Q 3 2 0 Q 4 2 1 Q 1 EV PHEV -1000 -500 0 500 1000 1500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及以后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2 2019-2020年在积分比例要求分别为 10%和 12%背景下,新能车正积分均为 327万分。 图表 23: 我国 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积分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乘联会, 工信部,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国产乘用车市场,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正积分较为充足,油耗负积分压力较小;合资品牌油 耗负积分消化压力较大。 我们在国产乘用车市场分自主及合资品牌来看,自主品牌仅 2020 年出现油耗负积分,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较为充足, 2020 年自主品牌油耗积分 -165 万分, 同时新能源汽车正积分 283万分;合资品牌压力较大,多数品牌在 2018年即出现油耗负积 分,且无充足的新能源汽车积分进行抵扣。 图表 24: 自主品牌历年油耗积分及新能源汽车积分变化情 况 资料来源:乘联会, 工信部,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表 25: 合资品牌历年油耗积分及新能源汽车积分变化情况 资料来源:乘联会, 工信部,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自主品牌分厂商看, 2020年吉利、长安、长城、奇瑞、一汽积分抵扣压力较大;广汽、比 亚迪、北汽、江淮积分充裕。 受燃料消耗量考核趋严等影响,吉利、长安、长城、奇瑞、一 汽等 2020年产生较多燃料消耗量负积分,新能车正积分尚无法完全弥补缺口;广汽乘用车、 比亚迪、北汽、江淮等以新能车为主的企业拥有较多正积分,可供集团结转或出售产生收益。 图表 26: 自主品牌分厂商双积分情况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45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400 -200 0 200 400 600 800 10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油耗积分 新能源积分 -800 -600 -400 -200 0 200 400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油耗积分 新能源积分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3 资料来源:乘联会, 工信部,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合资 /外资品牌来看,除上汽通用五菱受宏光 Mini推动,以及特斯拉产生新能源汽车正积分 外,其余合资品牌 2020年均为负积分,且传统燃油车大户大众、通用、本田、奔驰等仍有 较多油耗负积分需要抵扣。 图表 27: 合资品牌分厂商双积分情况 资料来源:乘联会, 工信部,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未来看,排放要求提升及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提升将进一步加速汽车电动化进程。 燃料 消耗量目标值指标看, 2021 年起执行的新版乘用车燃料消耗量评价方法及指标中,燃 料消耗量目标值降幅在 10%左右,如整备质量小于 1090kg的车型目标值由 4.3-4.5L/百 km 降至 4.02L/百 km,同时仍逐年降低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从 2021年的 123%降至 2025年 的 100%。新能源汽车积分方面,持续提升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从 2020年的 12%进 一步提升至 2023年的 18%。从 2020年双积分完成情况看,相关考核要求的提升将进一步 加速汽车电动化进程。 图表 28: 2021 年起燃料消耗量目标值考核要求变化 整备质量范围 /Kg 2020 年及之前目标值( L/100km) 2021 年及之后目标值( L/100km) 1090 4.3-4.5 4.02 1090-2510 4.7-7.3 4.02-6.57 2510 7.3 6.57 资料来源:乘联会, 工信部,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200 -150 -100 -50 0 50 100 150 2020年油耗积分 2020年新能源积分 -250 -200 -150 -100 -50 0 50 100 2020年油耗积分 2020年新能源积分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4 图表 29: 2021-2025年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要求变化 资料来源:乘联会, 工信部,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表 30: 历年新能源汽车积分比例要求变化 资料来源:乘联会, 工信部, 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2.5 国内:新能源汽车 C 端属性增强, 2021 年销量有望高增长 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长, 2021Q1实现销售 51.5万辆,同比增长 352%。近年来我国 新能源汽车销量逐年增长, 2020年我国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 136.7万辆,同比增长 13.4%, 2021Q1进一步实现 51.万辆,同比增长 352%,环比小幅下滑 19%,销量超预期。 图表 31: 我国历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及同比变化 (万辆) 资料来源:乘联会,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新能源汽车愈发具备 To C端市场属性 。从新能源汽车上牌量数 据来看, 2018至 2021Q1,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车型丰富度提升、消费者接受度提升 等因素,我国新能源汽车上牌量中 C端消费占比由 51%左右提升至 80%以上。 图表 32: 新能源汽车上牌量中 C端消费占比变化 ( %) 资料来源:乘联会,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2021 2022 2023 2024 2025及以后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50%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0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Q1 销量 同比变化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8 2019 2020 2021Q1 C端占比 非 C端占比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5 从整体乘用车市场销售来看, C端市场具备季节性特征,四季度需求旺盛 。从整体汽车乘用 车市场看,四季度为汽车消费旺季,占全年总消费量的 30%左右。春节前后 1 月和 3 月消 费量也较高,但受到 2月自然日数量少及春节假期影响,整体一季度销量占比不高,在 23% 左右, 5-8月份需求相对较为平稳,销量占比在 23-24%左右。 图表 33: 新能源汽车分季度销量变化 (万辆) 资料来源:乘联会,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表 34: 我国乘用车分季度销量占比 ( %) 资料来源:乘联会,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随着新能源汽车 C 端属性增强,其与整体乘用车销量变化趋势逐步趋同 。从单季环比销量 变化来看,新能源汽车环比销量变化与整体乘用车销量走势逐步趋同;而从绝对值来看, 2021Q1新能车高销量也贴近乘用车 Q1、 Q4 高销量特征。 图表 35: 历年分季度乘用车销售占比 Q1 Q2 Q3 Q4 2015 25.2% 23.8% 20.3% 30.7% 2016 23.4% 22.1% 23.3% 31.1% 2017 24.6% 21.6% 23.5% 30.2% 2018 25.4% 25.1% 23.2% 26.3% 2019 24.5% 22.3% 23.8% 29.5% 2020 13.4% 25.3% 27.4% 33.8% 资料来源:乘联会,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表 36: 新能源汽车与乘用车环比销量变化 ( %) 资料来源:乘联会,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后市来看,分 B、 C 端看,预计 2020 年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超 230 万辆,实现同比 70%以上增长。 C 端看,根据上牌量数据, 2021Q1 销量中 C 端销量占比 85%左右,由于 前述新能车 C 端市场与乘用车走势相近,我们参考乘用车各季销量占比,得全年 C 端销量 约 191 万辆; B 端受政府等部分规划、招标等影响,呈现 Q2、 Q4 销量较高态势,我们预 计全年 B端销量约 44万辆,全年合计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 236万辆,同比增长 72%。 图表 37: 分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 (万辆)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0% 20% 40% 60% 80% 100%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Q1 Q2 Q3 Q4 -100% -50% 0% 50% 100% 150% 200% 新能车销量环比 乘用车销量环比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6 资料来源:乘联会,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三、新技术完善铁锂电池短板,渗透率快速回升 对比三元电池,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高、成本低;但能量密度较低、低温性能不足。 由于 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自身材料特性差异,导致两种电池性能上差异明显。磷酸铁锂电池循环 寿命长、成本低、稳定性好;但在能量密度、低温性能等指标上弱于三元电池。 图表 38: 不同正极材料性能对比 项目 三元材料 磷酸铁锂 镍钴锰 镍钴铝 材料结构 层状氧化物 橄榄石 能量密度 ( Wh/kg) 170-200 130-150 压实密度( g/cm3) 3.7-3.9 2.1-2.5 比表面积( m2/g) 0.3-0.6 0.3-0.8 8-15 常温循环性能 800 500 2000 热稳定性 较好 较差 优秀 成本 高 较高 低廉 原料资源 钴、镍相对贫乏 钴、镍相对贫乏 磷与铁资源非常丰富 资料来源: Wind,信达研究与开发中心 磷酸铁锂正极价格低,成本优势明显。 三元材料主要原材料为钻盐、镍盐和锂盐 ,其中钻、 镍 为稀有金属, 在我国 可开采储量较小 ,供应较为紧张,三元材料的生产成本较高。 磷酸铁 锂 主要原材料为锂源、铁源、磷源, 国内 资源较为丰富 , 磷酸铁锂 成本优势明显。 图表 39:磷酸铁锂和三元正极价格对比(万元 /吨) 资料来源: 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比亚迪“刀片电池”、宁德时代“ CTP”等技术进一步完善磷酸铁锂电池短板 。磷酸铁锂电 -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Q1 Q2 Q3 Q4 C端 B端 0 5 10 15 20 25 30 2016 2017 2018 2019 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价格 三元正极材料价格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7 池由于能量密度较低,在 PCAK 为模组后续驶里程方面不占优势。刀片电池、 CTP 等技术 通过简化 PACK过程中的结构件,使得单位体积内可以盛放更多电芯,弥补磷酸铁锂短板, 提升了适用范围。 图表 40:比亚迪刀片电池示意图 资料来源:比亚迪官网,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表 41:比亚迪刀片电池 资料来源:比亚迪官网,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表 42:宁德时代 CTP技术 资料来源:宁德时代官网,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图表 43:宁德时代 CTP技术动力电池 资料来源:宁德时代官网,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磷酸铁锂爆款车型陆续上市,支撑磷酸铁锂动力电池渗透率提升。 在相关技术升级支撑下, 2020年陆续涌现出一批爆款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新能源汽车,包括五菱宏光 MiNi、特斯拉 Model 3、比亚迪汉等。而从后市来看,小鹏、上汽、长城等也将陆续针对爆款车型推出磷 酸铁锂版车型,进一步支撑磷酸铁锂电池渗透率提升。 图表 44:宏光 mni、汉、 model 3各月销量 /辆 资料来源: 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受部分磷酸铁锂爆款车型推动,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比亚迪等成为 2020 年我国销量 0 5000 10000 15000 20000 25000 30000 35000 40000 Sep-20 Oct-20 Nov-20 Dec-20 Jan-21 Feb-21 宏光 Mini EV 比亚迪 汉 特斯拉 Model 3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18 TOP3品牌。市占率分别为 12%、 10%和 8%。 图表 45: 2020年各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 资料来源: Wind,信达证券研发中心 近年来磷酸铁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