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我们在湖北城投平台梳理(上)中,对湖北下辖的 17 个市州经济、财政、 债务情况进行了梳理。 本篇报告着手微观,关注湖北存续城投债最多的三个 城市,武汉、襄阳和宜昌 ,对城市基本面和市内主要平台的业务分工、政府 支持、债务结构、对外担保等进行分析。 武汉:经济、财政 实力 省内优势明显,市内发债 平台 27 家,存续债金额相 对集中。( 1)武汉为湖北省省会, 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 2020 年 GDP15616.1 亿, 比省内排位第二的襄阳市高 239.3%。 2020 年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50362 元,为全国的 1.1 倍。 财政自给率省内领先, 2020 年为 51.1%, 排名第一。 债务规模大,公开负债率较高, 2020 年政府债务余额省内最高, 负债率(不考虑隐债)为 29.2%,排名省内第三 。 ( 2)目前武汉市存续债金 额在 100 亿元以上的平台有 5 家 。 业务方面, 武汉地铁、武汉城投、武汉城 建均 由 武汉市国资委 出资成立 ,核心业务分别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公共事 业和城市建设。湖北科投和车都集团分别 是 东湖新区和 武汉经开区 开发建设 主体 。 政府支持方面, 武汉地铁获得政府支持逐年增加, 湖北科投 、 武汉城 投和车都集团获政府补贴较 稳定 。债务结构方面, 除车都集团外其他 4 家平 台短期有息负债占比均在 30%以下。 襄阳:经济体量省内第二,公开负债率不高,市内有 2 大 城市建设 主体 。 ( 1)襄阳 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游 , 2020 年 GDP4602.0 亿元,仅次于 武汉市。 202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707.3 元,为全国的 86.0%。 财政 自给率处省内中游水平, 2020 年为 23.9%,排名 省内 第 6; 负债率(不考虑隐 债)为 15.9%,处于省内较低水平。 ( 2)襄阳存续债规模在 100 亿元以上的市 级平台有 2 家 。 业务方面, 汉江国投和襄阳城投为市内 2 大城市建设主体, 前者主要从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整理,后者主要负责保障性住房建设 和公租房租赁销售, 2 家公益性业务收入占比均较高。汉江国投由襄阳市国 资委 100%持股 ; 襄阳房投为汉江国投子公司,由襄阳市国资委控股 72%外, 国开发展基金持股 28%。 政府支持方面,汉江国投获政府补助金额更高 , 其 债务臵换集中于 2015-2017 年,合计 77.2 亿元 。债务结构方面, 汉江国投短 期有息负债占比为 17.9%,非标占比 14.5%。 宜昌: 财政自给率降幅较大,公开负债率不高, 存续债 100 亿以上城投平 台有两家。( 1)宜昌 位于湖北省西南部 , 2020 年 GDP 排名省内第三, 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7232.2 元 , 相当于全国的 84.9%。 受疫情及洪涝灾情影 响, 2020 年财政收入下降明显,财政自给率由 2019 年的 40.3%下降至 2020 年的 23.8%。 2020 年负债率(不考虑隐债)为 16.9%,省内排名第 10。 ( 2) 宜昌市存续债规模在 100 亿以上的 平台共 2 家。业务方面, 宜昌高投主要从 事宜昌高新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及保障房建设,宜昌建投主要负责宜昌市基础 设施项目建设,后者公益性业务收入占比较高。 2 家平台均由宜昌市国资委 100%持股。 政府支持方面,宜昌建投获政府补助金额更高。债务结构方面, 宜昌高投、宜昌建投短期有息负债占比为 8.9%、 9.7%,非标占比 3.6%、 9.4%。 风险提示:城投融资政策调整超预期、宏观经济超预期 等 Table_Tit le 2021 年 7 月 19 日 湖北 城投 平台 梳理( 下 ) :武汉、襄阳、宜昌主要平台梳理 Table_BaseI nfo 固定收益 主题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池光胜 分析师 SAC 执业证书编号: S1450518100003 陈雨田 报告联系人 Tabl e_Report 相关报告 “掘金”城投之重庆篇 2020-02-19 河北城投平台梳理(上) 2021-05-31 河北城投平台梳理(下) 2021-06-04 江西城投平台梳理(上) 2021-06-13 江西城投平台梳理(下) 2021-06-20 山西城投平台梳理(上) 2021-06-27 山西城投平台梳理(下) 2021-07-09 湖北城投平台梳理(下) 2021-07-12 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内容目录 1. 武汉:经济、财政实力省内优势明显,城投平台较多 . 4 1.1. 武汉市经济、财政、债务情况 . 4 1.2. 武汉市城投平台比较分析 . 5 1.2.1. 城投平台业务分工 . 6 1.2.2. 城投平台股权结构 . 8 1.2.3. 城投平台外部支持 . 9 1.2.4. 城投平台债务结构 .11 1.2.5. 城投平台担保情况 . 12 2. 襄阳:经济体量省内第二,公开负 债率不高,关注 2 家平台 . 12 2.1. 襄阳市经济、财政、债务情况 . 12 2.2. 襄阳市城投平台比较分析 . 14 2.2.1. 城投平台业务分工 . 14 2.2.2. 城投平台股权结构 . 15 2.2.3. 城投平台外部支持 . 16 2.2.4. 城投平台债务结构 . 17 2.2.5. 城投平台担保情况 . 17 3. 宜昌:财政自给率降幅较大,公开负债率不高,关注 2 家平台 . 18 3.1. 宜昌市经济、财政、债务情况 . 18 3.2. 宜昌市城投平台比较 分析 . 19 3.2.1. 城投平台业务分工 . 19 3.2.2. 城投平台股权结构 . 20 3.2.3. 城投平台外部支持 . 21 3.2.4. 城投平台债务结构 . 21 3.2.5. 城投平台担保情况 . 22 图表目录 图 1:湖北 17 市州城投债余额分布(截止 2021-7-16,亿元) . 4 图 2:武汉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 . 4 图 3:武汉市主要城投平台营业收入 情况 . 7 图 4:武汉地铁营业收入结构(亿元) . 7 图 5:湖北科投营业收入结构(亿元) . 7 图 6:武汉城投营业收入结构(亿元) . 7 图 7:武汉城建营业收入结构(亿元 ) . 7 图 8:车都集团营业收入结构(亿元) . 8 图 9:武汉地铁、湖北科投股权结构 . 8 图 10:武汉市主要城投平台有息负债规模及结构(亿元) . 12 图 11:襄阳地处湖北省西北部 . 13 图 12:襄阳市 2 家市级平台营业收入情 况 . 15 图 13:汉江国投营业收入结构(亿元) . 15 图 14:襄阳房投营业收入结构(亿元) . 15 图 15:襄阳 2 家市级城投平台股权结构 . 16 图 16:襄阳市 2 家市级平台有息负债规模及结构(亿元) . 17 图 17:宜昌 地处湖北省西南部 . 18 3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18:宜昌市 2 家市级平台营业收入情况( %) . 20 图 19:宜昌高投营业收入结构(亿元) . 20 图 20:宜昌建投营业收入结构(亿元) . 20 图 21:宜昌 2 家市级城投平台股权结构 . 20 图 22:宜昌市 2 家市级平台有息负债规模及结构(亿元) . 22 图 23:宜昌 市 2 家市级平台融资渠道占比( %) . 22 表 1:武汉市经济、财政、债务指标一览 . 5 表 2:武汉市主要城投平台基本情况 . 6 表 3:武汉市主要城投平台业务分工 . 6 表 4:武汉地铁资产注入情况梳理 . 9 表 5:湖北科投资产注入情况梳理 . 9 表 6:武汉城投资产注入情况梳理 . 10 表 7:武汉城建资产注入情况梳理 . 10 表 8:车都集团资产注入情况梳理 . 10 表 9:武汉市主要城投平台所获政府补助情况 .11 表 10:武汉市主要城投平台担保情况 . 12 表 11:襄阳市经济、财政、债务指 标一览 . 13 表 12:襄阳市 2 家市级城投平台基本情况 . 14 表 13:襄阳市两家市级平台业务分工 . 14 表 14:汉江国投资产注入情况梳理 . 16 表 15:襄阳房投资产注入情况梳理 . 16 表 16:襄阳 2 家市级平台所获政府补助情况(亿元) . 17 表 17:襄阳 2 家城投平台担保情况 . 18 表 18:宜昌市经济、财政、债务指标一览 . 19 表 19:宜昌市存续债 100 亿 以上的 2 家市级城投平台基本情况 . 19 表 20:宜昌市两家市级平台业务分工 . 20 表 21:宜昌高投资产注入情况梳理 . 21 表 22:宜昌建投资产注入情况梳理 . 21 表 23:宜昌 2 家主要市级平台所获政府补助情况(亿元) . 21 表 24:宜昌 2 家城投平台担保情况 . 22 4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我们在 2021 年 7 月 12 日发布的报告 湖北 城投平台梳理(上)中,对 湖北下辖的 17 个 市州 经济、财政、债务等进行了全面梳理。 本篇报告着手微观,关注 湖北 存续城投 债最多 的 三 个城市, 武汉 、 襄阳 和 宜昌 ,对城市基本面 和市内主要平台的业务分工、政府支持、债务 结构、对外担保等进行 分析。 图 1: 湖北 17 市 州 城投债余额分布(截止 2021-7-16,亿元) 资料来源: 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备注:城投债界定为 wind 口径 1. 武汉 :经济、财政实力省内 优势明显 , 城投 平台较多 1.1. 武汉市经济、财政、债务情况 武汉 有“九省通衢”之称,是 全国重要 的水陆空交通枢纽、 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 。 武汉 地处长江中游,是中部六省 1唯一的副省级市, 面积 8569.2 平方千米,建城区面积 812.4 平 方千米 , 下辖 13 区 2, 6 个功能区 3。 截至 2020 年 11 月 常住人口 1232.7 万 ,城镇化率 84.3%。 汽车制造、光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是武汉三大支柱产业。 武汉 为长江中游城市群核心城市 , 2020 年 GDP15616.1 亿, 比 省内 排位第二的襄阳市高 239.3%,在全国城市中位列第九。 图 2: 武汉 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 资料来源: 新京报 等 ,安信证 券研究中心 1 中部六省:河南省、山西省、湖北省、湖南省、安徽省、江西省。 2 13 区:江岸区、江汉区、硚口区、汉阳区、武昌区、青山区、洪山区、蔡甸区、江夏区、黄陂区、新洲区、东西湖区、汉南区。 3 6 个功能区:武汉经济开发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武汉化学工业区、武汉新港和武汉临空经济技术开发区。 0 400 800 1200 1600 2000 2400 2800 3200 3600 武 汉 襄 阳 宜 昌 黄 石 荆 门 荆 州 咸 宁 黄 冈 孝 感 十 堰 随 州 潜 江 鄂 州 仙 桃 恩 施 天 门 市级 省级 区县级 5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武汉人均收入水平较高,疫情以前经济增速较快, 2020 年受疫情影响 GDP 降幅较大 。 2019-2020 年,武汉市 GDP 总值为 16223.2 亿元、 15616.1 亿元, GDP 实际增速为 7.4%、 -4.7%, 2019 年增速高于全国, 2020 年受疫情 影响较大 。 武汉 第三产业占比较高, 居民收 入水平 2020 年三产占比为 2.6:35.6:61.8。 2020 年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50361.6 元, 居 省内第一, 为全国的 1.1 倍 。 财政收入中 税收收入占比高, 财政自给率 居湖北首位 。 2019-2020 年,武汉分别实现一般公 共预算收入 1564.12 亿元、 1230.29 亿元, 同比增长 2.3%、 -21.3%, 税收收入占比 达到 84.4%、 84.6%。 2019-2020 年财政自给率为 69.9%、 51.1%,排名省内第 一 位; 2020 年 土地财政依 赖度为 ( 土地出让收入 /(一般公共预算 收入 +政府性基 金 收入 )) 48.6%。 债务规模 省内居前 ,公开负债率较高 。 截至 2020 年末, 武汉 市政府债务限额 4693.2 亿元, 政府债务余额 4553.8 亿元。负债率(债务余额 /GDP,不考虑隐债) 为 29.2%,排名省内第 3 位; 窄口径债务率(债务余额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考虑隐债)为 370.1%, 排名省内第 12 位。 表 1: 武汉 市经济、财政、债务指标一览 指标 2019 年 2020 年 经济 常住人口(万人) 1121.2 1232.7(人口普查)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80.5% 84.3% GDP(亿元) 16223.2 15616.1 GDP 实际增速( %) 7.4% -4.7% 人均 GDP(元) 145545.0 126686.7 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51706.0 50361.6 三产占比 2.3:36.9:60.8 2.6:35.6:61.8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 %) 4.4% -6.9%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 %) 9.8% -11.8%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 %) 6.7% -6.4% 财政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亿元) 1564.1 1230.3 税收收入(亿元) 1320.3 1041.1 上级补助收入(亿元) - - 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亿元) 1744.4 1529.0 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亿元) 1613.7 1409.0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亿元) 13.9 9.1 财政自给率 69.9% 51.1% 财政自给率省内排名 1/17 1/17 债务 债务限额(亿元) 3447.5 4693.2 债务余额(亿元) 3376.7 4553.8 负债率(债务余额 /GDP) 20.8% 29.2% 负债率省内排名 3/17 3/17 债务率(窄口径,债务余额 /一般公共预算) 215.9% 370.1% 债务率省内排名 13/17 12/17 资料来源: 武汉 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备注:债务未考虑隐性负债 1.2. 武汉市城投平台比较分析 武汉城投平台较多, 共 27 家、存续债总金额 1862.3 亿元(截至 2021-7-9)。 本部分重点关 注 武汉地铁、湖北科投、武汉城投、武汉城建、车都集团 , 存续债金额 均 在 100 亿元以上 。 6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表 2: 武汉 市 主要城投平台基本情况 发行人 简称 城投层级 主体 评级 债券余额 (截至 2021-7-14, 亿元) 总资产 ( 2020,亿元) 总负债 ( 2020,亿元) 有息负债 (2020,亿元) 武汉地铁 市级 AAA 569.6 3769.9 2619.9 1794.7 湖北科投 国家级开发区 AAA 280.0 1879.0 1255.8 976.3 武汉城投 市级 AAA 148.0 3422.8 2296.1 1625.1 武汉城建 市级 AAA 134.0 2973.5 2190.9 1004.0 车都集团 国家级开发区 AA+ 100.0 611.3 416.9 322.6 资料来源: Wind,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2.1. 城投平台业务分工 武汉地铁、武汉城投、武汉城建均 由 武汉市国资委 出资成立 ,核心业务分别为城市轨道交通 建设、公共事业和城市建设。湖北科投和车都集团分别为武汉东湖新区技术开发区和武汉经 济技术开发区的主要 开发建设和运营主体 。 ( 1) 武汉地铁是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主导企业,主要负责轨道交通建设、营运及管 理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土地开发整理 。公 司公益性 和准公益性 业务收入占比较高, 2020 年土地一级开发、票款收入占比分别为 62.8%、 26.1%,合计占 88.9%。 ( 2)湖北科投 主要负责 东湖高新区内路网道路及 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 公司收入结构较 为多元化,主要来源于 租赁费、 产业园区开发与运营和汽车销售维修 ,经营性收入占比高, 2020 年租赁费等经营性收入合计 6.69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 49.0%。 ( 3)武汉城投 目前主营业务聚焦在水务、燃气、工程建设以及城市综合资源开发等业务板 块 。 公司收入 结构多元,主要来源于房地产销售、公用事业和工程建设, 2020 年公司公益 性业务、准公益性业务和经营性业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2.8%、 32.9%、 39.3%。 ( 4) 武汉城建 业务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等板块 。公司 2019 年收入以房屋销售为主, 2020 年武汉市国资委向公司无偿划入 5 家市属国有企业以及公司 原有业务后,收入主要来自建筑施工和房屋销售, 2020 年公司公益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占 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52.7%、 40.9%. ( 5)车都集团 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主要的开发建设和运营主体 ,承担开发区 基础设施建 设、土地开发和国有资产经营管理 等 职 责 。 公司营业收入以工程项目收入为主 , 2019 年公 益性收入占营业收入的 89.9%。 表 3: 武汉 市 主要城投平台业务分工 简称 平台职能 武汉地铁 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主导企业,在轨道交通建设、营运及管理方面处于垄断地位,在城市基础 设施建设及土地开发整理领域处于重要地位。 参与的市政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主要有:京汉 大道 (卢沟桥路 -黄浦路 )、常青车辆段外部市政工程、解放大道上延线综合整治工程、街道口武珞路下 穿通道、黄浦大街下穿通道工程等。 湖北科投 东湖高新区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融资和建设主体,主要负责高新区内骨干路网道路及重大产业园区配套 设施建设。 城市基础设施代建业务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产业园区内的道路、水电管网、绿化工程、 通讯工程、照明工程等基本保障设施,以及根据高新区管委会要求代为建设的工业厂房及其他设施。 武汉城投 武汉市城市基础设施的主要投资运营主体,在武汉市城市道路、燃气和水务等公用事业领域中处于行 业垄断地位。 武汉市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均主要以公司为投资主体进行。 武汉城建 武汉市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四家龙头国有企业之一,主要业务有 基础设施建设、城市更新、建筑施工、房地产开发、生态园林、设计咨询等。 车都集团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主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投融资和建设主体 , 从事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城市基础设 施建设和重大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开发区土地开发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经营管理, 承担着武汉经 济技术开发区市政道路和桥梁等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及保障性住房配套设施的项目建设任务。 资料来源:评级报告等,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7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3: 武汉市 主要 城投平台 营业收入情况 资料来源: 公司年报、评级报告等,安信证 券研究中心 注:武汉地铁、湖北科投、武汉城投、武汉城建数据截至 2020/12/31,车都集团数据截止 2019/12/31 图 4: 武汉地铁 营业收入结构 (亿元) 图 5: 湖北科投 营业收入结构(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公司年报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图 6: 武汉城投 营业收入结构 (亿元) 图 7: 武汉城建 营业收入结构(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资料来源: 公司年报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5% 8% 31% 54% 77% 100% 武汉地铁 湖北科投 武汉城投 武汉城建 车都集团 公益性 准公益性 经营性 其他 0 20 40 60 80 100 120 2019 2020 土地一级开发 票款 其他 0 5 10 15 20 2019 2020 租赁费 建设管理费 汽车销售维修 产业开发 利息收入 -科投开发 其他 0 50 100 150 200 250 2019 2020 房地产 公共事业 工程结算 勘察设计监理 其他 0 50 100 150 200 250 2019 2020 建筑施工 房屋销售 项目管理费 混凝土销售收入 8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图 8: 车都 集团 营业收入结构(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1.2.2. 城投平台股权结构 武汉地铁、武汉城投、武汉城建实际控制人均为武汉市 国资委 ,湖北科投和车都集团 实际控 制人 分别为武汉东湖新区技术开发管理委员会和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 1) 武汉地铁 成立于 2000 年,是由武汉市国资委出资在原武汉市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基础 上改组成立的国有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截止 2021 年 4 月, 武汉市国资委持有 公司 88.1%股 权,国开基金持有 公司 11.9%股权。 ( 2)湖北科投 前身为湖北省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5 年, 2010 年 第二次股权变更后由 武汉东湖新 区开发区管委会持股 100%。 ( 3)武汉城 投 2004 年成立 ,前身为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 , 武汉市国资委 是公司唯一股东 。 ( 4)武汉 城建 原名“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前身为“武汉统建城市建设(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 , 武汉市国资委 是公司唯一股东 。 ( 5) 车都集团 于 2009 年成立,公司控股股 东为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持股比例为 100%。 图 9: 武汉地铁、湖北科投 股权结构 资料来源: 债券募集说明书 ,安信证 券研究中心 0 10 20 30 40 50 2018 2019 工程项目 租赁业务 污水处理项目 其它 9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1.2.3. 城 投 平 台 外 部 支 持 ( 1 ) ( 1) 资产注入 武汉地铁 截至 2021 年 4 月末 实收资本 余额为 88.0 亿元, 2016 年获得武汉 市人民政府 增资 60.6 亿 ; 湖北科投 截止 2021 年 3 月末实收资本为 302.4 亿元,主要来自于 武汉东湖新技术 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货币出资和股权划转等形式的资产注入; 武汉城投 截止 2021 年 3 月末实 收资本为 42.4 亿元, 2018 年、 2020 年获得武汉市国资委货币增资 4.0 亿元、 3.4 亿元; 武 汉城建 截止 2021 年 3 月末实收资本为 10.0 亿元, 2020 年 9 月, 市委、市政府将武汉中央 商务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等企业划入,更名为“武汉城市 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 10 亿元增加为 100 亿元 ; 车都集团 截止 2021 年 3 月, 实 收资本 24.8 亿元 ,由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国有资产管理办公室 100%控股。 表 4: 武汉地铁 资产注入情况梳理 时间 注入方 注入资产 2007 年 武汉市国资委 2007 年 6 月以货币资金的形式增资 0.5 元,公司注册资本由 0.5 亿元增加到 1 亿元; 2007 年 6 月 向 公司 出资 3.4亿 元, 公司 实收资本增至 3.9 亿 元 ; 2007 年 12 月 , 向 公司 出资 2.0 亿 元, 公司 实收资本增至 5.9 亿 元 2008 年 武汉市国资委 向 公司 增资 1.0 亿 元, 公司 实收资本增至 6.9 亿 元。 2010 年 武汉市国资委 向 公司 增资 3.1 亿 元, 公司 实收资本增至 10.0 亿 元。 2012 年 国通信托 华能贵诚 方正东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 (后更名为“国通信托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国通 信托” )和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司 (简称“华能贵诚” )以货币形式对 公司 增加注 册资本共计 6.9亿 元 ,合计购买 公司 41%的股权。其中国通信托出资 5.0 亿 元, 其中用于增加注册资本 0.9 亿 元 ; 华能贵诚出资 35.0 亿 元,其中用于增加注 册资本 6.0 亿 元。其余货币资金 33.1 亿 元全部转为 公司 资本公积 。 2015 年 国开基金 国开发展基金有限公司 (简称 “国开基金 ”)以货币增资 1.9 亿 元, 公司 注册资本增至 18.8 亿 元 2016 年 国开基金 以货币形式增资 8.6 亿元 2016 年 武汉市国资委 以政府直接拨款累计形成的国有资本公积增加注册资本 60.6 亿元。本次注册资本变更完成后, 公司 注册资本为 88.0 亿元 资料来源: 募集说明书、评级报告,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表 5: 湖北科投 资产注入情况梳理 时间 注入方 注入资产 2006 年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 区生产力中心 以货币方式 增资 9.3 亿元, 增加公司注册资本 至 21.3 亿元。 2007 年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 区管理委员会 增加公司注册资本 6.7 亿元 , 其中 土地使用权出资 3.1 亿元,剩余出资 在两年内认缴 。 2009 年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 区管理委员会 以货币 增 资 12.0 亿 元 。 本次 增 资后, 公司 注册资本增至 45.0 亿 元,实收资本为 36.2 亿 元 2010 年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 区管理委员会 2010 年 12 月初, 以货币出资 8.7亿 元, 公司 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 100.0 亿 元, 实收资本为 44.8 亿元; 2010 年 12 月底,开发区管委会 将其对武汉光谷生物产 业基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77.8%的股权、对武汉未来科技城投资建设有限公司 图 7: 武汉城投、武汉城建、车都集团 股权结构 资料来源: 债券募集说明书 ,安信证 券研究中心 10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72.0%的股权、对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生产力促进中心 0.3 亿 元的出资和对 武汉光谷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5.0亿 元的出资,合计 10.6亿 元通过股权划转方式, 调整为对 公司 的直接投资。本次股权划转后, 公司 实收资 本增至 55.4 亿 元。 2014 年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 区管理委员会 以货币出资 15.7 亿元,公司 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 150.0 亿 元,实收资本为 115.7亿元。 2015 年 国开(北京)新型城 镇化发展基金(有限 合伙) 向公司增资 9.0 亿 元 。 2015 年 华能贵诚信托有限公 司 向公司增资 18.0 亿 元。 2016 年 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 司 向 公司 增资 15.0 亿 元,其中 6.9 亿 元计入注册资本,剩余 8.1 亿 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9 年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 区管理委员会 向 公司 增资 216.1 亿 元。 2020 年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 区管理委员会 对公司货币增资 22.90 亿元,其中 6.94 亿元用于回购五矿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持有的公司股份,此次股权变更后,公司实收资本增加至 290.0 亿元,高新区 管委会持有公司 100%股权 。 2021 年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 区管理委员会 2021 年一季度,对公司货币增资 12.5 亿元。 资料来源: 募集说明书, 评级报告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表 6: 武汉城投 资产注入情况梳理 时间 注入方 注入资产 2008 年 武汉市国资委 向 公司 货币 增 资 4.0 亿 元,公司注册资本增至 39.0亿 元。 2020 年 武汉市国资委 向 公司 货币 增 资 3.4 亿 元 ,记入实收资本。 资料来源: 募集说明书, 评级报告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表 7: 武汉城建 资产注入情况梳理 时间 注入方 注入资产 2002 年 武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注册资本为 1.7 亿 元,出资方式为武汉市国资委全资持有的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开发总公司和武汉市住宅统建办公室的国有经营性资产 。 2003 年 武汉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 通过吸收合并原武汉城市综合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重新组建武汉地产开发投资 (集团)有限公司,重建后公司注册资本为 4.2 亿 元。新增注册资本 2.5 亿 元, 一部分为原武汉城市综合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实收资本 1.0 亿 元,另一部分为发 行人和原武汉城市综合开发集团有限公司资本公积和盈余公积合计 1.5 亿 转增 实收资本。 2012 年 - 公司将集团本部房地产资产负债及所持有的五家房地产公司(统建公司、城开 公司、中鄂联公司、恒达公司和双联公司)国有股权剥离并成立武汉地产集团 有限责任公司,由武汉市国资委 100.00%控股。重组后公司注册资本 减少 2.0 亿 元,本次减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 2.2 亿 元 2019 年 武汉市财政局 公司增加注册资本人民币 4.0 亿 元。其中,武汉市财政局对公司注入资本 2.0 亿 万元,由武汉市国资委代为行使股东权利;以公司资本公积 2.0 亿 元转增实 收资本。 2020 年 - 武汉市委、市政府将武汉中央商务区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武汉建工(集团) 有限公司、武汉园林绿化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武汉市都市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 司和武汉市工程咨询部等企业划入发行人,发行人名称由 “武汉地产开发投资集 团有限公司 ”更名为 “武汉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由 10.0 亿元增加为 100.0 亿元。根据 2019 年年度审计数据, 5 家公司总资产合计 403.9亿元,净 资产合计 90.4 亿元,营业收入合计 154.1 亿元 。 资料来源: 募集说明书, 评级报告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表 8: 车都集团 资产注入情况梳理 时间 注入方 注入资产 2010 年 开发区国资办 对公司增资 1亿元,公司注册资本由 1 亿元增加至 2亿元,以货币资金方式注资。 2011 年 开发区国资办 2011 年 3 月, 对公司增资 1 亿元,以货币资金方式注资 ; 2011年 8 月, 对公司增资 1 亿元,以货币资金方式注资 ; 2011年 9 月, 增资 0.3 亿 元 , 以货币资 11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金方式注资 , 公司注册资本由 4 亿元变更为 4.3 亿元 。 2012 年 开发区国资办 2012 年 3 月, 对公司增资 2 亿元,以货币资金方式注资 ; 2012 年 4 月, 对公 司增资 0.1 亿元 ,以货币资金方式注资 ; 2012 年 6 月,从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中 拨付 0.4 亿元 对公司给予增资,以货币资金方式注资 。 2013 年 开发区国资办 以货币资金注资方式对发行人进行增资,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 7.3 亿元 2014 年 开发区国资办 对公司增资 1 亿元,以货币资金方式注资 。 2015 年 开发区国资办 对公司增资 0.5 亿 元,以货币资金方式注资。 2016 年 开发区国资办 2016 年 1 月对公司增资 1.4 亿 元,以货币资金方式注资 ; 2016 年 11 月 拨付国有资本金 6.0 亿元。 2016 年 上海信托 2016 年 9 月对公司增资 0.1亿 元,以货币资金方式注资 ; 对 公司 增资 5 亿元, 0.1 亿元计入注册资本, 4.9 亿元计入资本公积,增资后持有公司 0.98%股权。 上海信托持有的股权于 2017 年已全部提前回购。 2017 年 开发区国资办 向 公司 增资 0.9 亿元。 2018 年 开发区国资办 拨付资本金 1.5 亿元。 2019 年 开发区国资办 2019 年 4 月,拨付资本金 1.5亿元; 2019 年 9 月,拨付资本金 0.5亿元。 2020 年 开发区国资办 2020 年 10 月 , 拨付资本金 1.8亿元; 2020 年 12 月 , 拨付资本金 2.4亿元。 资料来源: 募集说明书, 评级报告 ,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 2) 政府补助 武汉地铁 2018-2020 年 获得 的 政府补助 逐年上升, 分别 为 2.5 亿元 、 5.9 亿元 、 7.7 亿元 ; 湖北科投 2018-2020 年 获得 政府补贴为 2.6 亿 元、 4.5 亿 元 、 3.1 亿 元 ,占当年净利润的比 例分别为 81.2%、 170.7%、 135.1%。 武汉城投 获得政府支持较为稳定, 2017 年至 2019 年 获得政府补贴分别为 2.1 亿元 、 2.0 亿 元和 1.7 亿 元 , 2020 年 获得政府补助 2.6 亿元。 武汉 城建 营业外收入 ( 主要为固定资产处臵利得以及政府补助 ) 总量较小 , 2018-2020 年 营业外 收入分别为 455.2 万元、 0.2 亿 元、 0.2 亿 元。 车都集团 2018-2020 政府给予的补贴收入分 别 3.2 亿元 、 2.4 亿元 万元、 3.0 亿元 , 占各期 净 利润的比重分别为 88.6%、 76.4%和 80.4%。 表 9: 武汉市主要城投 平台所获政府补助情况 时间 2018 2019 2020 武汉地铁 2.5 亿元 5.9 亿元 7.7 亿元 武汉科投 2.6 亿元 4.5 亿 元 3.1 亿 元 武汉城投 2.0 亿元 1.7 亿元 2.6 亿元 武汉城建 - - - 车都集团 2.4 亿元 3.0 亿元 - 资料来源:评级报告、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注:受制于信息披露有限,湖北科投数据为计入其他收益中的政府补贴 ( 3) 政府债务臵换 截至 2019 年末, 武汉城投 获得的由武汉市财政局转贷的地方政府债券余额为 611.7 亿元。 截止 2020 年末, 武汉城建 应付款中地方政府臵换债资金余额 93.4 亿元。 1.2.4. 城投平台债务结构 从债务期限结构来看, 车都集团短期债务占比较高,其它均在 20%左右 。武汉地铁、湖北科 投、武汉城投、武汉城建、车都集团有息负债规模分别为 2358.3 亿元、 1107.7 亿元、 1786.0 亿元、 1290.5 亿元、 380.3 亿元(受制于信息披露有限,武汉地铁、武汉城投、车都集团数 据截止 2020/9/30,湖北科投、武汉城建数据截至 2020/12/31,下同),短期有息 负债占比 为 2.6%、 19.6%、 21.0%、 17.0%、 35.6%。 从融资渠道看,武汉城建非标融资占比相对 较高 。 湖北科投银行借款规模为 674.0 亿元,占 比 62.0%,非标融资规模为 133.9 亿元,占比 12.3%。武汉城建银行借款规模为 555.8 亿元, 占比为 45.7%,非标融资规模分别为 372.0 亿元,占比 31.8%。 武汉地铁、湖北科投、武汉 城投、武汉城建采用了永续债融资方式 ,规模分别为 199.6 亿元、 38.0 亿元、 7.0 亿元、 43.1 12 本报告版权属于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各项声明请参见报告尾页。 亿元(武汉城建数据截至 2019 年末,其余平台数据截至 2020 年末)。 图 10: 武汉市主要城投 平台有息负债规模及结构(亿元)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募集说明书 ,安信证券研究中心 备注: 武汉地铁、武汉城投、车都集团数据截止 2020/9/30, 湖北科投 、武汉城建数据截至 2020/12/31 1.2.5. 城投平台担保情况 湖北科投 担保总额和对民营企业的担保规模较大 ,其余 4 家平台对外担保余额均不高。 ( 1) 武汉地铁 截至 2020 年 9 月末, 为 武汉地铁汉正街臵业有限公司 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