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市场数据 (人民币) 市场优化平均市盈率 18.90 国金钢铁指数 3710 沪深 300 指数 4986 上证指数 3495 深证成指 14941 中小板综指 13630 相关报告 1.锂行业动态 &板块观点更新( 1) -锂行 业跟踪点评, 2021.8.1 2.国内盐湖提锂迎来大规模产业化拐点 -锂 行业系列深度(二), 2021.7.27 3.云母提锂 -中国锂资源重要补充 -锂行业 系列深度(一), 2021.7.12 4. Q2 布局拥有国内锂资源公司 -锂行业跟 踪报告, 2021.4.5 5.包头硅铁停产,政策加码,继续首推鄂 尔多斯 -硅铁点评, 2021.3.7 倪文 祎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19110002 niwenyi 锂 系列 深度(三):全球 供需 平衡梳理 核心逻辑 需求端: 采用 两种测算方式, 25 年全球锂需求 量 约为 150 万吨 方式一:按 锂下游四大应用场景 , 25 年 全球 锂需求 148 万吨 ( CAGR=31.95%) 。 2025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 788 万辆,全球新能 源汽车产量 1879 万辆( CAGR=41.89%)。 25 年全球动力电池锂需求 107 万吨( CAGR=46.24%) 、消费电池锂需求 8.92 万吨 、储能电池锂 需求 20.44 万吨( CAGR=50.7%) 、传统工业锂需求 11.59 万吨 。 方式二: 按锂中游正极材料和六氟磷酸锂产能 /产量, 25 年 全球 锂需求 150 万吨( CAGR=32.31%) 。 25 年全球三元正极规划产能 267 万吨、 全球磷酸铁锂正极规划产能 219 万吨、全球六氟磷酸锂规划产能 25 万 吨。我们预计全球正极材料产能将从 20 年的 160 万吨增至 25 年的 547 万吨( CAGR=27.87%)。 供给端: 25 年全球锂供给 量 118 万吨 海外短期内供给增量有限,长期看复产和投产进度。 海外锂矿 21 年供 给增量来自 Greenbushes、 Marion、 Cattlin 和 Pilgangoora, Altura 四 季度复产 , 海外锂矿预计 21 年产量 19.1 万吨, 22 年产量 23.1 万吨 。 南美盐湖 21 年最大供给增量来自 Atacama,年底前将形成 12 万吨碳酸 锂产能, 南美盐湖预计 21 年产量 15.5 万吨, 22 年产量 21.4 万吨 。 国内短期盐湖为主要供给增量,长期锂云母为重要补充 。 四川锂辉石矿 资源储量低、扩产进度慢,锂云母矿近年来技术突破 +成本下降有望成 为重要补充 ,预计国内锂矿 21 年产量 5.9 万吨, 22 年产量 10 万吨。 青 海盐湖起步早,察尔汗盐湖现有产能 4 万吨 /年,远期规划 7 万吨 /年, 国内盐湖预计 21 年产量 7.5 万吨, 22 年产量 9.1 万吨 。 供需平衡: 21-25 年 持续紧平衡 ,且不排除 21-23 年供需缺口超预期放大 。 按方法一, 21-24 年随着全球新增产能的陆续投放,锂供应短缺不超过 10 万吨, 到 25 年 供需 缺口扩大至 29 万吨。按照方法二, 21 年锂供应 短缺就达到了 14 万吨, 25 年 供需 缺口扩大至 31 万。 两种测算方法对应 25 年总量需求基本一致,不同的是 方法二, 正极材 料厂商 21-23 年三年时间 通过 大规模产能投放 抢占市场份额的方式或将 造成这三年锂 供需缺口 的 超预期放大 。 投资建议 &投资标的 资源是第一逻辑,有矿的且自给比例高的仍是首选,背后对应的逻辑是能出 业绩有估值且业绩弹性大。 龙头 首选天齐锂业,其次赣锋锂业;弹性标的首 推永兴材料等;盐湖 可选 标的西藏矿业、西藏珠峰等。 风险提示 碳酸锂价格涨幅不达预期 ; 澳洲 锂矿复产产能投产进度超预期等。 2237 2469 2701 2933 3164 3396 3628 20 08 10 20 11 10 21 02 10 21 05 10 国金行业 沪深 300 2021年 08月 10 日 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 钢铁 行业研究 增持 ( 维持评级 ) ) 行业深度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研究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 一、需求端: 2025 年全球锂需求约 150 万吨 .3 1.1 按锂下游四大应用场景 2025 年锂需求 148 万吨, CAGR=31.95%.3 1.2 按锂中游正极材料和六氟磷酸锂产能 /产量 2025 年锂需求 150 万吨, CAGR=32.31% .5 二、供给端: 2025 年全球锂供给 118 万吨 .10 1.1 海外短期内供给增量有限,长期看复产和投产进度 .10 1.2 国内短期盐湖为主要供给增量,长期锂云母为重要补充 . 11 三、供需 平衡:未来 5 年 锂供需维持紧平衡状态 .13 四、投资建议 &投资标的 .14 4.1 投资建议 .14 4.2 投资标的 .14 五、风险提示 .15 图表目录 图表 1: 2015-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百万辆) .3 图表 2:全球锂需求测算 按锂下游四大应用场景(折 LCE) .4 图表 3: 2020-2025 年海外三元正极材料产能(万吨 /年) .5 图表 4: 2020-2025 年国内三元正极材料产能(万吨 /年) .6 图表 5: 2020-2025 年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万吨 /年) .7 图表 6: 2020-2025 年全球六氟磷酸锂产能(万吨 /年) .8 图表 7:全球锂需求测算 按锂中游正极材料和六氟磷酸锂产能 /产量(折 LCE) .9 图表 8: 2020-2025 年海外锂矿产量(万吨)(折 LCE) .10 图表 9: 2020-2025 年南美盐湖产量(万吨)(折 LCE) . 11 图表 10: 2020-2025 年国内锂矿产量(万吨)(折 LCE) .12 图表 11: 2020-2025 年国内盐湖产量(万吨)(折 LCE) .13 图表 12: 2020-2025 年全球锂供需平衡表 按锂下游四大应用场景(万吨) (折 LCE) .13 图表 13: 2020-2025 年全球锂供需平衡表 按锂中游正极材料和六氟磷酸锂 产能(万吨)(折 LCE) .14 行业深度研究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一、需求端: 2025 年 全球锂需求约 150 万吨 锂下游需求中 70%来自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领域, 剩下来自于玻璃、陶瓷等传统工业领域。 由于 锂电池 具有 开路电压高,比 能量高,工作温度范围宽,放电平衡,自放电子等优点,在新能源汽车动 力电池和储能领域具有长期需求刚性和需求前景 。 我们通过 两种方式测算 2020-2025 年全球锂需求量(折 LCE): 将 锂 下游 分为 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储能电池和传统工业 四大应用场 景 分别测算对锂需求 ,其中动力电池对锂需求按照全球新能源汽车产 量测算。 锂电池几大正极材料和电解液中的六氟磷酸锂生产会直接用到碳酸锂 或氢氧化锂,按照全球正极材料和六氟磷酸锂的产能和产量测算锂电 池领域对锂的需求,再加上传统工业部分。 1.1 按 锂下游四大应用场景 2025 年 锂需求 148 万吨, CAGR=31.95% 根据 中汽协数据, 2020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36.7 万辆,渗透率为 5.4%, 根据 EVTank 数据, 2020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331.1 万辆, 渗透率 4.1%。 2021 年 1-6 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120.6 万辆,考虑 到新能源汽车强势增长的良好态势, 根据国金新能源组预测, 2021 年中国 新能源汽车 产量 260 万辆,全球新能源汽车 产量 620 万辆。 综合考虑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熟度、车企未来的规划、政策力度支持,预 计全球新能源汽车将在未来保持快速增长,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在 2025 年达到 1879 万辆,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在 2025 年达到 788 万 辆( CAGR=41.89%)。 图表 1: 2015-2025 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及渗透率(百万辆) 来源:中汽协, EV Sales, EVTank,国金证券研究所 锂下游需求可分为电池领域和传统工业领域,其中电池 领域 可分为 动力电 池、消费电池和储能电池三大需求场景。 2025 年全球锂需求将达到 148 万吨, CAGR=31.95%。 动力电池领域: 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主要分为三元电池和磷酸 铁锂( LFP)电池两大技术路线 , 2020 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 158.2GWh, 动力电池对锂需求 19 万吨。 预计 2021 年全球动力电池 装机量 310 GWh, 动力电池对锂需求 29 万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快 速发展拉动锂需求 持续 提升 , 预计 2025 年 动力电池对锂需求将达到 107 万吨 ( CAGR=46.24%) 。 行业深度研究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消费电池领域: 分为手机和其他 3C(笔记本、 平板和充电宝 ) 两部分, 2020 年消费电池对锂需求 8.04 万吨,预计 2025 年消费电池对锂需求 8.92 万吨。 储能电池领域: 储能赛道迎来新机遇, 我国已明确提出到 2030 年实现 碳达峰, 2060 年实现碳中和 , 风电、太阳能发电将会大发展 , 目前 储 能的电池选择以 磷酸 铁锂为主 , 2020 年全球储能电池对锂需求 2.63 万 吨 , 预 计 2025 年 全 球 储 能 电 池 对 锂 需 求 20.44 万吨 ( CAGR=50.7%) 传统工业领域: 锂在 传统 工业 领域应用场景主要包含合金、聚合物、 玻璃陶瓷、润滑剂等,未来五年 对锂需求 维持在 3%年复合增长, 2025 年 传统工业领域对锂需求 11.59 万吨。 图表 2:全球锂需求测算 按 锂下游四大应用场景 (折 LCE) 以 LCE计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动力电池 16 29 43 59 80 107 消费电池 8 8 9 9 9 9 储能电池 3 3 5 10 14 20 传统工业 10 10 11 11 11 12 总计(万吨) 37 51 67 88 114 148 动力电池部分 国内新能源车产量(万辆) 137 260 359 466 606 788 海外新能源车产量(万辆) 194 360 496 645 839 1090 合计(万辆) 331 620 855 1112 1445 1879 电池装机量( GWh) 158 310 445 596 809 1090 单车带电量( KWh) 48 50 52 54 56 58 LFP 占比 34% 38% 35% 30% 30% 30% 三元占比 64% 60% 64% 69% 69% 69% 其他占比( LMO、 LCO 等) 2% 2% 1% 1% 1% 1% LFP 装机量( GWh) 54 118 156 179 243 327 三元装机量( GWh) 101 186 285 411 558 752 其他装机量( GWh) 3 6 4 6 8 11 LFP 锂单耗(万吨 /GW) 0.05 三元锂单耗(万吨 /GW) 0.06 其他锂单耗(万吨 /GW) 0.06 LFP 锂需求量(万吨) 2.42 5.30 7.00 8.05 10.93 14.71 三元锂需求(万吨) 12.15 22.31 34.15 49.35 67.01 90.22 其他锂需求(万吨) 0.16 0.31 0.22 0.30 0.40 0.54 锂需求合计(万吨) 14.73 27.91 41.38 57.69 78.34 105.48 合理损耗(万吨)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锂需求合计(万吨) 15.93 29.11 42.58 58.89 79.54 106.68 消费电池部分 手机电池出货量( GWh) 20.07 20.36 20.64 20.93 21.21 21.50 折合锂需求合计(万吨) 1.69 1.72 1.74 1.76 1.79 1.81 笔记本电脑出货量( GWh) 8.64 8.61 8.64 8.72 8.80 8.88 平板电脑出货量( GWh) 4.39 4.35 4.30 4.26 4.22 4.18 充电宝出货量( GWh) 48.00 51.00 54.00 57.00 57.00 57.00 合计( GWh) 61.10 64.00 67.00 70.10 70.10 70.10 折合锂需求合计(万吨) 5.15 5.39 5.65 5.91 5.91 5.91 手机 +其他 3C 锂需求量(万吨) 6.84 7.11 7.39 7.67 7.70 7.72 合理损耗(万吨)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手机 +其他 3C 锂需求量(万吨) 8.04 8.31 8.59 8.87 8.90 8.92 行业深度研究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储能电池部分 合计电池出货量( GWh) 28.50 42.75 85.50 171.00 256.50 384.75 LFP 锂单耗(万吨 /GW) 0.05 折算锂需求(万吨) 1.43 2.14 4.28 8.55 12.83 19.24 合理损耗 1.20 1.20 1.20 1.20 1.20 1.20 折算锂需求合计(万吨) 2.63 3.34 5.48 9.75 14.03 20.44 传统工业部分 传统工业 10.00 10.30 10.61 10.93 11.26 11.59 来源:中汽协, EVTank, 真锂研究 , 中国产业信息网 , CNESE,国金证券研究所 1.2 按 锂中游 正极 材料 和 六氟磷酸锂 产能 /产量 2025 年 锂需求 150 万吨, CAGR=32.31% 锂产业链中,锂盐产品直接用于 生产 锂电池正极材料和电解液材料。 我们 按照 2020-2025 年全球三元和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企业规划产能和全球六氟 磷酸锂企业规划产能来测算其对锂的需求,钴酸锂和锰酸锂正极材料按照 固定年复合增速的产量来测算其对锂的需求。 根据不同的技术路线,常见的正极材料可以分为钴酸锂( LCO)、锰酸 锂( LMO)、磷酸铁锂( LFP)、镍钴锰酸锂( NCM)、镍钴铝酸锂 ( NCA)等 ,三元正极材料根据镍钴锰(铝)金属元素含量的不同配 比,主要分为 NC M3 系、 NCM5 系、 NCM6 系、 NCM8 系、 NCA 等, 其中 NCM8 系和 NCA 为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高镍三元需要更高 的能 量密度、更好的充放电性能,普遍采用氢氧化锂作为锂源材料 ,常规 三元和其他正极材料主要采用碳酸锂作为锂源材料。 电解液在电池中正负极之间起到传导电子的作用,一般由高纯度的有 机溶剂、电解质锂盐(六氟磷酸锂)、必要的添加剂为原料,按一定比 例配制而成,其中六氟磷酸锂作为关键溶质, 采用碳酸锂为锂源材料 。 2025 年全球三元正极 规划产能 267 万吨 , CAGR=21.47% 全球正极材料生产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国, 2020 年全球三元正极 产能约为 100 万吨,其中中国三元正极产能约 50 万吨,韩国三元正极 产能约 25 万吨,日本三元正极产能约 25 万吨。 日韩厂商占据大部分 高端产品市场, 日本 将近 75%的正极材料产能集中在住友、日亚以及 巴斯夫户田三家公司 ,韩国三元正极厂商 主要 有 L&F、 ECOPRO、 Umicore 和 POSCO 等。 近年来,由于新能源汽车快速渗透,动力电 池装机量大幅提升,国内外正极厂商均有扩产计划,众多企业纷纷转 型新能源领域,投资建设正极材料项目。 海外三元正极产能 预计从 2020年的 48万吨增加到 2025 年的 83万吨。 LG 化学 自产正极,计划 2025 年 正极产能 从 5 万吨 /年 扩产至 16 万吨 / 年 ; ECOPRO 与三星 SDI 合作建设 5 万吨 /年 NCM811 庆尚北道浦项 项目, 预计 2022Q1 投产 , 并 计划 为 SKI 建设一座年产能 2.6 万 吨的 正极材料工厂 ; POSCO 计划 于 2022 年前后将三元产能扩充至 6.8 万 吨 /年 左右,后期计划扩充至 9 万吨 /年。 图表 3: 2020-2025 年海外三元正极材料产能(万吨 /年) 公司名称 2020 产能(万吨 /年) 2021E产能(万吨 /年) 2022E产能(万吨 /年) 2023E产能(万吨 /年) 2024E产能(万吨 /年) 2025E产能(万吨 /年) 韩国 LG 化学 5 7 9 11 13 16 韩国 L&F 5 6 7 8 8 8 韩国 ECOPRO BM 3 5.5 8 8.5 9 9.5 韩国浦项钢铁公司( POSCO) 4 5 6.8 7.5 8 9 韩国优美科 Umicore 10 17.5 17.5 17.5 17.5 17.5 日本住友金属( SMM) 5.5 6 6.5 7 7.5 8 日本巴斯夫户田 5.4 5.4 5.4 5.4 5.4 5.4 行业深度研究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公司名称 2020 产能(万吨 /年) 2021E产能(万吨 /年) 2022E产能(万吨 /年) 2023E产能(万吨 /年) 2024E产能(万吨 /年) 2025E产能(万吨 /年) 日本田中化学( Tanaka Chemical) 1 1 1 1 1 1 日本三井金属( Mitsui Mining&Smelting) 1 1 1 1 1 1 日本日亚化学( NichiasCorp) 5 5 5 5 5 5 日本电工 1 1 1 1 1 1 日本 JFE 1 1 1 1 1 1 日本 AGC 清美化学 1 1 1 1 1 1 产能合计 47.9 62.4 70.2 74.9 78.4 83.4 来源:各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三元材料 整体能量密度高于 其他正极材料,其中高镍三元 为 NCM材料 体系内的技术更迭,高镍低钴化 可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 并降低成本, 2020 年 国内高镍在三元正极中渗透率为 24%, 未来 三元高镍化 将 加速 渗透 。高镍三元技术壁垒较高, 海外起步早 , 住友金属和 ECOPRO 等 企业占据了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国内 2016 年容百率先开始小规模量产 NCM8 系 材料, 17-18 年开始当升、杉杉、长远、巴莫等企业纷纷跟 进量产高镍三元材料。 目前国内多数三元正极厂商有高镍三元扩产计 划。 国内 三元正极产能 预计从 2020 年的 52 万吨增加到 2025 年的 184 万 吨。 三元正极龙头 容百科技 2021 年湖北基地扩产至 7-8 万吨,贵州二 期 1.5 万吨投建预计今年完成,今年底有形成 12 万吨 /年产能, 计划在 2025 年底形成 32 万吨 /年 产能 ; 振华新材投资建设沙文二期和义龙二 期共 3.2 万吨三元正极项目 ; 当升科技 规划 5 万吨高镍 三元 正极生产 线 ; 宁德时代与广东邦普设立合资企业建设 10 万吨三元正极项目,预 计 2024 年投产 ;长远锂科规划 4+4 万吨三元正极项目;华友钴业 与 LG 化学 设立 合资公司建设 4+6 万吨正极材料项目 ,与 POSCO 设立 合 资 公司 建设 3 万吨三元 正极 项目,子公司广西巴莫可转债项目建设 5 万吨三元正极,收购规划 5 万吨高镍三元的巴莫科技, 2025 年华友钴 业 整体 规划三元正极产能将达 28.3 万吨。 图表 4: 2020-2025 年国内三元正极材料产能(万吨 /年) 公司名称 2020 产 能(万吨 /年) 2021E产 能(万吨 /年) 2022E产 能(万吨 /年) 2023E产 能(万吨 /年) 2024E产 能(万吨 /年) 2025E产 能(万吨 /年) 容百科技 4 12 16 24.5 27.5 32 振华新材 3 4.2 5.2 6.2 7.2 7.2 当升科技 2.21 4.11 6.11 7.11 8.11 9.11 杉杉能源 4 6 8 10 12 14 厦门钨业 2.5 3.5 4.5 5.5 6.5 7.5 长远锂科 2.96 6.96 10.96 10.96 10.96 10.96 巴莫科技 4.3 5.3 6.3 7.3 8.3 9.3 华友钴业 4 7 10 13 16 19 天力锂能 2 2.3 3 3.36 3.36 3.36 湖南瑞翔 2.6 4.6 7.6 10.6 12.6 14.6 科隆新能 0.15 0.55 0.55 0.55 0.55 0.55 国轩高科 0 0 3 3 3 3 宁德邦普 0 0 0 0 10 10 贝特瑞 3.3 4.3 5.3 6.3 7.3 8.3 青岛乾运 1.5 1.5 1.5 1.5 1.5 1.5 科恒股份 1.08 1.08 1.08 1.08 1.08 1.08 盟固利 1.2 1.2 1.2 1.2 1.2 1.2 宜宾锂宝 2 2.5 3 3 3 3 行业深度研究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公司名称 2020 产 能(万吨 /年) 2021E产 能(万吨 /年) 2022E产 能(万吨 /年) 2023E产 能(万吨 /年) 2024E产 能(万吨 /年) 2025E产 能(万吨 /年) 友邦科思茂 1.24 1.5 1.8 2.1 2.3 2.5 陕西红马 2 2 2 2 2 2 格林美 1 2 3 3 3 3 博杰新能源 0.6 0.6 0.6 0.6 0.6 0.6 深圳天骄 0.5 0.5 0.5 0.5 0.5 0.5 江特电机 0.3 0.3 0.3 0.3 0.3 0.3 湖南裕能 0.6 1 2 3 4 5 桑顿新能源 2 2 2 2 2 2 丰元股份 0.3 0.5 0.7 1 1.3 1.5 鑫动能 0 0 1 2 4 6 四川朗晟新能源 2 2 2.5 2.5 3 3 四川新锂想 1 1 1.5 1.5 2 2 产能合计 52.34 80.5 111.2 135.66 165.16 184.06 来源:各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2025 年全球磷酸铁锂正极规划产能 219 万吨, CAGR=46.91% 磷酸铁锂 相比三元 成本低 、循环寿命长、安全性好,但 电压平台较低, 理论比容量低于三元,其能量密度已开发到天花板 。 2020 年 随着补贴 下降车企降本压力增大,下游车企推出多款铁锂电池爆款车型,另一 方面安全意识提升、刀片电池技术提升,再加上电动车和储能等小动 力市场需求和出口增加,带动 磷酸铁锂 市场 显著 回暖 , 2020 年国内磷 酸铁锂正极出货量 12.4 万吨,占比从 22%提升至 25%。 2021 上半年 新启动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项目产能约 150 万吨,总投资规模超过 400 亿元,上半年出货约 17.58 万吨。 全球磷酸铁锂正极产能基本集中在国内 。 国内磷酸铁锂 龙头德方纳米 2020 年底拥有 8 万吨 /年 产能, 与亿纬锂能 设立 合资公司 建设 10 万吨 铁锂 计划 2022 年终投产, 5 万吨计划 2023 年投产 , 与宁德时代 设立 合资公司曲靖麟铁 建设 2 万吨已经达产,曲靖麟铁子公司宜宾德方时 代 8 万吨分两期建设,总建设周期 36 个月 , 2023 年德方纳米磷酸铁 锂正极产能将达到 35 万吨 /年; 龙蟠科技收购贝特瑞磷酸铁锂业务 , 计划扩产 6 万吨,其中 3.5 万吨来自贝特瑞, 2.5 万吨来自龙蟠四川基 地一期项目,预计 2021 年底产能将达到 9.2 万吨,龙蟠四川二期的 3.5 万吨产能将于 2022 年投产,远期产能将达到 12.7 万吨 。 “圈外”公司也纷纷投资布局磷酸铁锂正极业务,中核钛白 投资建设 50 万吨 , 一期 10 万吨计划 2021 年 Q3 开工,建设周期 2 年 ;富临精 工子公司江西升华 规划新增 25 万吨 ;中银绒业子公司 锂古新能源 计划 将磷酸铁锂产能提高至 2 万吨 /年。 图表 5: 2020-2025 年国内磷酸铁锂正极材料产能(万吨 /年) 公司名称 2020 产 能(万吨 /年) 2021E产 能(万吨 /年) 2022E产 能(万吨 /年) 2023E产 能(万吨 /年) 2024E产 能(万吨 /年) 2025E产 能(万吨 /年) 德方纳米 8 12 26 35 35 35 湖南裕能 5 7 10 17 17 17 龙蟠科技 6 9.2 12.7 12.7 12.7 12.7 佰利万润 3 5 5 5 5 5 国轩高科 0 0 5 10 15 20 比亚迪 1 1 1 1 1 1 重庆特瑞 2 3 6 7 8 9 泰丰先行 2 2 2 2 2 2 安达科技 1 4 14 19 24 30 行业深度研究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公司名称 2020 产 能(万吨 /年) 2021E产 能(万吨 /年) 2022E产 能(万吨 /年) 2023E产 能(万吨 /年) 2024E产 能(万吨 /年) 2025E产 能(万吨 /年) 斯特兰 0.2 0.3 0.4 0.4 0.4 0.4 丰元股份 0.5 0.7 1 1 1 1 中核钛白 0 0 0 10 20 30 天赐材料 0 2.5 7.5 12.5 15.5 18.5 江西升华 1.2 6.2 12.2 14.2 16.2 18.2 中银绒业 0 0.42 2 2 2 2 百川股份 0 0.2 0.6 1.2 1.2 1.2 鑫动能 0.5 3 5 7 9 12 江西智锂 0.5 3 3 3 3 3 桑顿新能源 0.6 0.6 0.6 0.6 0.6 0.6 四川朗晟新能源 0.8 0.8 0.8 0.8 0.8 0.8 产能合计 32.3 60.92 114.8 161.4 189.4 219.4 来源:各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2025 年全球六氟磷酸锂规划产能 25 万吨, CAGR=28.99% 在 全球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锂离子电池电解液行业需 求不断提升,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 2020 年国内电解液产能约 30 万吨 / 年,出货量为 18.3 万吨 。六氟磷酸锂是锂离子电池电解液中最重要的 溶质,具有良好的离子迁移数和解离常数、较高的电导率和电化学稳 定性,以及较好的抗氧化性能和铝箔钝化能力,且能与各种正负极材 料匹配 ,是目前商业化应用最广泛的 电解液 溶质。 国家要求未来锂电 池朝着更高的安全性和更高能量密度的方向发展,即对电解液的安全 性要求大幅提高, LiFSI(双氟磺酰亚胺锂) 作为安全性、稳定性更高 的新型电解液溶质 在未来 有望 对 六氟磷酸锂 实现替代 。 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集中度较高,六氟龙头天赐材料入局电解液时间 早, 2020 年底拥有 1.2 万吨 /年产能,计划增加 15 万吨液体六氟产能 (折固 5 万吨当量),预计 2022 年底 -2023 年上半年投产, 2025 年将 拥有 10.5 万吨 /年六氟产能; 多氟多拟投建 10 万吨六氟。 图表 6: 2020-2025 年全球六氟磷酸锂产能(万吨 /年) 公司名称 2020 产 能(万吨 / 年) 2021E产 能(万吨 / 年) 2022E产 能(万吨 / 年) 2023E产 能(万吨 / 年) 2024E产 能(万吨 / 年) 2025E产 能(万吨 / 年) 天赐材料 1.2 3.5 4.5 9.5 9.5 10.5 多氟多 1 1.5 3 3.5 4 4.5 天际股份 0.816 0.816 0.816 0.816 0.816 0.816 延安必康 0.5 0.5 0.5 0.5 0.5 0.5 石大胜华 0.2 0.2 0.2 0.2 0.2 0.2 永太科技 0.2 0.2 0.8 1.2 2.8 2.2 滨化股份 0.1 0.1 0.1 0.1 0.1 0.1 赣州石磊 0.2 0.4 0.6 0.8 1 1.2 湖北宏源 0.4 0.4 0.4 0.4 0.4 0.4 杉杉股份 0.2 0.2 0.2 0.2 0.2 0.2 天津金牛 0.1 0.3 0.5 0.5 0.5 0.5 立中集团 0 0 0.5 1.4 1.8 1.8 日本 森田化学 0.75 0.95 0.95 0.95 0.95 0.95 日本 关东电化 0.3 0.3 0.3 0.3 0.3 0.3 日本 瑞星化工 0.2 0.2 0.2 0.2 0.2 0.2 韩国厚成 0.2 0.2 0.2 0.2 0.2 0.2 韩国 釜山化学 0.13 0.13 0.13 0.13 0.13 0.13 行业深度研究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公司名称 2020 产 能(万吨 / 年) 2021E产 能(万吨 / 年) 2022E产 能(万吨 / 年) 2023E产 能(万吨 / 年) 2024E产 能(万吨 / 年) 2025E产 能(万吨 / 年) 韩国蔚山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产能合计 6.546 9.946 13.946 20.946 23.646 24.746 来源:各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我们预计 全球正极材料产能将从 2020 年的 160 万吨增至 2025 年的 547 万吨 ( CAGR=27.87%) , 全球锂需求将从 2020 年的 37 万吨增至 2025 年 的 150 万吨 ( CAGR=32.31%)。 钴酸锂 正极 ( LCO): 钴酸锂 实际容量不高, 主要用于消费电池 ,根据 ICC 鑫椤资讯 数据, 2020 年国内钴酸锂正极材料产量 7.38 万吨,约 占全球钴酸锂产量的 86%,维持 10%的年复合增速,预计 2025 年全 球钴酸锂产量 14 万吨,单吨耗费 0.377 吨碳酸锂, 2025 年全球钴酸 锂材料对锂需求 5.21 万吨。 锰酸锂正极( LMO): 锰酸锂 成本低、电压高,但循环性能较差且克容 量较低,目前在轻型动力等领域先行替代铅酸电池 , 2020 年国内锰酸 锂正极材料产量 9.29 万吨,约占全球锰酸锂产量的 50%,维持 20% 的年复合增速,预计 2025 年全球锰酸锂产量 46 万吨,单吨耗费 0.21 吨碳酸锂, 2025 年全球锰酸锂材料对锂需求 9.71 万吨。 三元正极( NCM、 NCA): 2020 年国内三元正极产能 52 万吨,产量 21 万吨,产能利用率在 40%左右 , 未来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渗透将带动 正极材料需求大幅提升,预计 2025 年三元正极产能利用率为 80%左 右 。 2025 年全球三元正极产能将达到 267 万吨,常规三元单吨耗费碳 酸锂 0.38 吨,高镍三元单吨耗费氢氧化锂 0.43 吨,折碳酸锂同为 0.38 吨, 2025 年全球三元正极材料对锂需求 81 万吨 ( CAGR=40.11%) 。 磷酸铁锂正极( LFP): 2020 年 国内磷酸铁锂正极产能 32 万吨,产量 14.2 万吨,产能利用率在 45%左右,预计 2025 年磷酸铁锂正极产能 利用率在 70%左右, 2025 年全球磷酸铁锂正极产能将达到 219 万吨, 产能基本集中在国内,单吨耗费碳酸锂 0.23 吨, 2025 年全球磷酸铁 锂正极材料对锂需求 35 万吨( CAGR=63.45%)。 六氟磷酸锂( LiPF6): 2020 年 国内六氟磷酸锂产能 4.9 万吨,产量 2.83 万吨,产能利用率接近 60%,预计 2025 年六氟磷酸锂产能利用 率 为 80%左右, 2025 年全球六氟磷酸锂产能将达到 25 万吨,单吨耗 费碳酸锂 0.33 吨, 2025 年全球六氟磷酸锂对锂需求 7 万吨 ( CAGR=47.58%) 。 传统工业: 与第一种测算方法相同。 图表 7: 全球锂需求测算 按 锂中游正极材料和六氟磷酸锂产能 /产量 (折 LCE)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LCO 锂需求量 3 4 4 4 5 5 LMO 锂需求量 4 5 6 7 8 10 三元锂需求量 15 33 45 56 74 81 LFP 锂需求量 3 8 16 24 31 35 LiPF6 锂需求量 1 2 3 5 6 7 传统工业 10 10 11 11 11 12 总计(万吨) 37 62 84 107 135 150 海外三元产能(万吨) 48 62 70 75 78 83 国内三元产能(万吨) 52 81 111 136 165 184 全球( 国内 ) LFP 产能(万吨) 32 61 115 161 189 219 全球 LiPF6 产能(万吨) 7 10 14 21 24 25 国内 LCO 产量(万吨) 7 8 9 10 11 12 行业深度研究 - 10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020 2021E 2022E 2023E 2024E 2025E 国内 LMO 产量(万吨) 9 11 13 16 19 23 海外 LCO 产量(万吨) 1 1 1 2 2 2 海外 LMO 产量(万吨) 9 11 13 16 19 23 全球 LCO 产量(万吨) 9 9 10 11 13 14 全球 LMO 产量(万吨) 19 22 27 32 39 46 全球三元产能(万吨) 100 143 181 211 244 267 全球正极产能(万吨) 160 236 333 415 484 547 LCO 锂 单耗(万吨 /万吨) 0.377 0.377 0.377 0.377 0.377 0.377 LMO 锂 单耗(万吨 /万吨) 0.210 0.210 0.210 0.210 0.210 0.210 三元 锂 单耗(万吨 /万吨)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0.380 LFP 锂 单耗(万吨 /万吨) 0.230 0.230 0.230 0.230 0.230 0.230 LiPF6 锂 单耗(万吨 /万吨) 0.330 0.330 0.330 0.330 0.330 0.330 来源:各公司公告, ICC 鑫椤资讯 ,高工锂电,国金证券研究所 二、供给端: 2025 年 全球锂供给 118 万吨 1.1 海外 短期 内 供给增量有限, 长期看 复产和 投产进度 海外 锂矿 预计 2021 年 产量 19.1 万吨, 2022 年产量 23.1 万吨 (折 LCE) 目前海 外锂 矿在 产的 仅有 Greenbushes 、 Marion 、 Cattlin 和 Pilgangoora 四个澳洲矿山 。 Altura 今年四季度复产,预计 2022 年开 始贡献增量。 Alita 目前尚无复产计划, Wodgina 雅宝项目有望在 2022 年之后重启 , 剩下矿山绝大部分在 2023 年下半年投产, 产出比较有限。 泰利森 Greenbushes 二期已建成 60 万吨化学级锂精矿产能,投产进 度将与天齐和雅宝两大股东冶炼产能相匹配 。 Cattlin 和 Pilgangoora 在 21 年锂市回暖的背景下大概率将恢复满产。 Altura 四季度复产 后产 能 22 万吨 锂精矿 /年 , 折碳酸锂约 2.5 万吨,具体 产量 看投产进度。 预计 2021 年 海外 锂矿产量为 19.1 万吨, 比 2020 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