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看好新冠治疗药物前景及其CDMO投资机遇.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看好新冠治疗药物前景及其CDMO投资机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看好新冠治疗药物前景及其CDMO投资机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看好新冠治疗药物前景及其CDMO投资机遇.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看好新冠治疗药物前景及其CDMO投资机遇.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看好新冠治疗药物前景及其CDMO投资机遇.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王班 分析师 SAC 执业编号: S1130520110002 (8621)60870953 wang_ban 看好 新冠治疗药物 前景 及其 CDMO 投资机遇 投资逻辑 海外 新冠疫情反复,疫苗 /治疗性药物需求大 : 全球来看疫苗接种水平 低, 病毒变异速度较快, 局部 国家和地区的 新冠疫情反复 。 疫苗 /治疗性 药物需求大,市场前景广阔。治疗性药物主要包括中和抗体和口服新冠 药物 等。 中和抗体 治疗效果明显,市场潜力大 : 中和抗体, 通过特异性地结合 S 蛋白,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受体 ACE2 蛋白,抑制病毒感染正常细胞 。 多个中和抗体在临床试验中展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症 状,有效降低住院及死亡风险),陆续获得了 FDA 的批准。除了已经获 批的几款中和抗体外,还有大量中和抗体处于不同的在研阶段。 口服新冠药物初步临床效果明显,综合优势及前景广阔 : 不同于中和抗 体对病毒表面蛋白进行 结合、抑制病毒感染正常细胞 ,在研口服新冠药 物 多 侧重于抑制病毒转染过程(胞内为主)。因此,从用药机制分析, 相对于中和抗体,口服新冠药物或对病毒变异敏感性较低。此外,口服 新冠药物相对于输注给药,在用药便利性、用药成本上都有 一定 优势 。 关注新冠相关 CDMO 放量潜力 : 大分子领域,新冠疫苗和中和抗体 等产品 CDMO 订单;小分子口服新冠药物 CDMO 订单 。 投资建议 建议重点关注: 开拓药业、 腾盛博药 等新冠药物开发企业;药明生物、 凯莱英、九洲药业等 CDMO 企业 。 风险提示 新药 研发失败风险 , 疫情等因素 导致新药 临床开发进度低于预期风 险, 监管风险, 核心技术人员流失风险 ,部分原材料海外供应风险, 行业 及 竞争加剧 导致原有产品放量不及预期 风险等 。 2021年 08月 11 日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医药健康研究中心 用使司公限有理管金基银瑞投国供仅告报此 此报告仅供国投瑞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使用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内容目录 新冠疫情现状:全球疫苗接种水平低,病毒变异快 .4 海外新冠疫情反复,疫苗接种率低 .4 新冠病毒变异, Delta 毒株流行,部分海外疫苗有效率下降 .5 治疗性药 物研发概况:中和抗体 .7 中和抗体类药物作用机制 .7 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EUA)的中和抗体一览 .7 礼来 /君实: Bamlanivimab & Etesevimab .8 再生元 /罗氏: REGEN-COV2 .9 GSK/Vir : Sotrovimab .9 Celltrion: regdanvimab.10 新冠病毒变异,部分中和抗体有效性降低 .10 中和抗体在研管线一览 . 11 腾盛博药 :BRII-196& BRII-198 .12 百济 /Singlomics: DXP-593/ DXP-604 .12 治疗 性药物研发概况:口服新冠药物 .13 口服新冠药物概况 .13 开拓药业:雄激素受体 (AR)拮抗剂普克鲁胺 .13 默沙东 / Ridgeback: Molnupiravir( MK-4482/EIDD-2801) .15 罗氏 / Atea: AT-527.16 辉瑞:口服蛋白酶抑制剂 PF-07321332.17 在研口服新冠药物总结 .18 关注新冠相关 CDMO 放量潜力 .20 疫苗及中和抗体 CDMO .20 小分子 CDMO .20 投资逻辑 .22 投资建议 .22 风险提示 .22 图表目录 图表 1:全球确诊人数统计(截止至 2021.08.10) .4 图表 2: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截止至 2021.08.10) .4 图表 3: WHO 新冠病毒变异分类(截止至 2021.08.10) .5 图表 4:过去 4 周各国 Delta 株突变占比(截止至 2021.08.10) .5 图表 5:各类疫苗对新冠病毒变体有效性 .6 图表 6:各类新冠病毒变体分地区占比 .6 图表 7:中和抗体作用机制 .7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8:获批临床使用的中和抗体 .8 图表 9: Bamlanivimab & Etesevimab III 期临床治疗效果 .8 图表 10: REGEN-COV2 III期临床治疗效果 .9 图表 11: Sotrovimab III期临床治疗效果 .10 图表 12:中 和抗体对各变异体有效性 . 11 图表 13:正在进行的中和抗体临床试验 . 11 图表 14: AR 拮抗剂抑制 ACE2 / TMPRSS2 通路 .13 图表 15:普克鲁胺的部分临床试验结果 .14 图表 16:普克鲁胺后续关键性临床试验 .14 图表 17: Molnupiravir IIa 期临床试验结果 .15 图表 18: Molnupiravir 在印度展开的临床试验一览 .16 图表 19:评估 AT-527 用于治疗 COVID-19 患者的 II/III期临床试验一览 .17 图表 20:蛋白酶抑制剂 PF-07321332 临床前与 I期数据展示 .18 图表 21:评估 PF-07321332 用于治疗 COVID-19 患者临床试验一览 .18 图表 22:四种口服新冠药物临床进展情况 .19 图表 23:在研口服新冠药物存在一定差异化 .19 图表 26:药明生物新冠相关业务更新及展望 .20 图表 27:小分子创新药制造产业链示意图 .21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新冠疫情现状: 全球 疫苗接种水平低,病毒变异快 海外新冠疫情反复,疫苗接种率低 新冠疫情自 2020 年年中初步得到缓解后,又分别在 2020 年 10-12 月、 2021 年 4 月、 2021 年 7 月经历 3 次全球大规模爆发,整体呈现出无季节 性与高传播性。至今,新冠每日新增病例数量仍保持十万级水平 。 图表 1: 全球确诊人数统计(截止至 2021.08.10) 来源: WHO,国金证券研究所 接种率低,尤以发展中国家为甚: 目前,已有多款新冠疫苗可用于接种防 疫。 包括 辉瑞的 BNT162b2, Moderna 的 mRNA-1273, 强生的 Janssen COVID-19 Vaccine 以及阿斯利康 Vaxzevria。其中,辉瑞与 Moderna 公 司的疫苗均基于 mRNA 技术制造。 尽管多国已开展疫苗接种,世界人口整 体接种率仍处于较低水平。截止 2021 年 8 月 3 日,世界人口完全接种率 仅 14.84%,部分接种率 14.12%。疫情较为严重的发达地区(北美、欧洲) 接种率接 50%,而疫情严重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疫苗接种率低于世界平 均水平,如非洲接种率 3.75%、印度接种率 27.62%。低接种率意味着仍 有大量人口不具备病毒免疫能力。全球短时间内仍将暴露在新冠疫情肆虐 的威胁之中。 图表 2: 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截止至 2021.08.10) 来源: Ourworldindata,国金证券研究所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新冠病毒变异, Delta 毒株 流行 , 部分海外 疫苗有效率下降 新冠病毒自去年起,已出现多种变异。 WHO 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情况,将 主要的变异类型分为两大类: VOC (Variants of Concern) 与 VOI (Variants of Interest)。 图表 3: WHO 新冠病毒变异分类(截止至 2021.08.10) 来源: WHO,国金证券研究所 目前, Delta 株型新冠病毒已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主导,在所有分型新冠病 毒中占有绝对比例。 近日国内南京爆发的新冠病例,经南京政府确认系 Delta 毒株引起。 据 报导 , Delta 株是迄今传染力最强的突变株,同时具有 强致病能力,相对于 Alpha 突变株, Delta 突变株感染者的住院风险增加 一倍 。 图表 4: 过去 4 周 各国 Delta 株突变占比(截止至 2021.08.10) 来源: Gisaid,国金证券研究所 针对 Delta 变异,疫苗的有效性出现了一定程度下降。 根据 Business insider 报道, 在英国研究中 使用辉瑞 BNT162b2 疫苗( 2 doses),对 alpha 变体有效性为 93 %, 对 delta 变体有效性为 88%;在使用阿斯利康 ChAdOx1 nCoV-19 疫苗( 2 doses)时,对 Alpha 变体有效性为 66%,对 delta 变体有效性为 60%。四个主要疫苗对各新冠病毒变体有效性如下表 所示 。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5: 各类 疫苗对新冠病毒变体有效性 来源: Business insider,国金证券研究所 除 Delta 变异之外, Gamma、 Lota 与 Lambda 变体在南美洲新冠分型中 占比较高,其中 Gamma 型占比达到 50%以上,而 lota 型虽占比较低,该 变体在南美呈现上升趋势。非洲地区的病毒占比情况与全球平均情况差别 较大, Delta 型比重呈现下降趋势, Beta 型比重近期从降低转为升高,目 前该变体占有近 30%比例。 图表 6: 各类新冠病毒变体分地区占比 来源: Gisaid,国金证券研究所 疫苗接种率低、有效性有限,病毒持续变异,各国防疫政策差异等原因导 致疫情反复,需要构筑第三道防线即治疗药物以提升疫情控制水平。 尽管 现有疫苗对于各新冠病毒变体仍具有一定效力,但受到病毒持续变异的影 响,有效性呈现逐步下降的趋势;另外,现阶段疫苗接种率较低、部分人 群无法产生免疫应答也限制了疫苗效用;除此之外,各国防疫政策差异也 造成疫苗有效性进一步下降。诸多因素导致新冠感染人数仍高居不下,人 们将面临与新冠病毒长期共存的挑战。面对新冠常态化,除疫苗免疫和常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规疫情防控措施之外,治疗性药物将同样发挥重 要作用。通过用药可以降 低新冠住院率、致死率,最终减弱新冠对人类健康的威胁以及对公共卫生 造成的巨大负担 。 治疗性药物研发概况:中和抗体 中和抗体类药物作用机制 针对 SARS-CoV-2 的中和抗体( NAb)是用于 COVID-19 患者的一类治疗 性药物。 SARS-CoV-2 病毒表面的棘突 S 蛋白( spike protein)可识别宿 主细胞受体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2( ACE2)并介导膜融合,其含有的一个 C 端受体结合域( RBD)更是直接参与了宿主受体的识别,介导病毒入侵 宿主细胞。中和抗体通过特异性地结合 S 蛋白,阻断病毒 与宿主细胞受体 ACE2 蛋白,抑制病毒感染正常细胞。 图表 7:中和抗体作用机制 来源: Nature,国金证券研究所 获得紧急使用授权( EUA)的中和抗体一览 Bamlanivimab 是第一个获得 COVID-19 授权 EUA 的单克隆抗体( 2020 年 11 月 )。同月 , FDA 还授予了再生元公司中和抗体组合疗法 REGEN- COV( Casirivimab and Imdevimab)紧急使用授权。 2021 年 2 月, FDA 授予了联合使用 bamlanivimab, etesevimab 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高危患 者的紧急使用授权。 2021 年 2 月上旬,由 Celltrion 研发的 regdanvimab 中和抗体获得韩国药品安全机构的有条件上市许可。目前, Celltrion 正在 寻求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和 FDA 的有条件许可。最 近 , FDA 在 2021 年 5 月授予了 sotrovimab 用于 COVID-19 早期治疗的紧急使用授权。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8: 获批临床使用的中和抗体 来源: Cell, FDA,公司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礼来 /君实: Bamlanivimab & Etesevimab Bamlanivimab 是 FDA 于 2020 年 11 月 9 日授予 COVID-19 紧急使用授权的首 个单克隆抗体。 bamlanivimab 和 etesevimab 联合治疗 2021 年 2 月 9 日 被 FDA 批准 。 作用机制 : Bamlanivimab 是一种针对 SARS-CoV-2 棘突蛋白的强效、中 和性 IgG1 单克隆抗体,可以阻止病毒附着和进入人体细胞,从而中和病 毒,潜在地预防和治疗 COVID-19。 Etesevimab 是一款重组全人源单克隆 中和抗体,特异性结合 SARS-CoV-2 表面刺突蛋白 ( S 蛋白 ) 受体结构域, 并能有效阻断病毒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 ACE2 的结合,由君实生物和中国 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共同开发,是中国首个进入临床阶段的中和抗体药物。 临床 试验 进展 : 2021 年 3 月 etesevimab 和 bamlanivimab 双抗体疗法发 布了 BLAZE-1 研究 III 期 临 床 试 验 的 新 数 据 , Etesevimab 及 Bamlanivimab 双抗体疗法 明显 改善 COVID-19 患者的症状并且使 COVID- 19 住院及死亡风险降低 70%。 图表 9: Bamlanivimab & Etesevimab III 期临床治疗效果 来源: 公司 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应对 变异毒株效果欠佳 , 暂停供应 : 2021 年 4 月, FDA 撤回了 bamlanivimab 单独使用授权,只被授权与 etesevimab 联用。 6 月, 发现 bamlanivimab 和 etesevimab 对 Beta 和 Gamma 变异株的中和能力有限, 因此双抗体疗法 在美国暂停供应 。尽管如此,根据 2021 年 6 月刊登在 Cell 的 研究 显示, bamlanivimab/etesevimab 双抗体疗法针对 Alpha 及 Delta 均有效。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商业化进展: 2020 年 5 月,礼来从君实生物引进 etesevimab,获得大中 华区以外地区产品临床开发、生产和商业化的独占许可。礼来向君实生物 支付 1000 万美元首付款,并在每一个君实新冠抗体 (单用或组合 )实现规定 的里程碑事件后,向公司支付最高 2.45 亿美元的里程碑款,外加该产品 20%的销售分成。 2021 年 2 月 26 日,美国政府已决定采购至少 10 万剂, 协议金额为 2.1 亿美元,相关用药 将在 2021 年 3 月 31日之前交付。 再生元 /罗氏 : REGEN-COV2 再生元的 COVID-19 治疗是两种单克隆抗体 casirivimab 和 imdevimab 组合, 于 2020 年 11 月 21 日获得了 FDA 的紧急授权。 作用机制: REGEN-COV2 是由 2 种单抗( casirivimab 和 imdevimab)组 成的一种鸡尾酒疗法, 2 种单抗分别针对新型冠状病毒 S 蛋白受体结合区 域的 2 个独立的、不重叠的位点,具有协同作用,可降低病毒变异逃逸的 风险,并保护人群免受 S 蛋白发生突变的病毒变体的侵害。 临床试验进展: III 期数 据优异,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与安慰剂相比, REGEN-COV 治疗将住院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了 70%( 1200mg,静脉输 注 IV)和 71%( 2400mg IV)。该研究中, REGEN-COV 也达到了全部次 要终点,包括将症状持续时间显著缩短 4 天。对直至第 169 天的所有可用 患者数据进行了安全性评估,未发现新的安全信号。严重不良事件( SAE) 主要与 COVID-19 有关,发生率 1200mg 组为 1.1%、 2400mg 组为 1.3%、 安慰剂组为 4.0%。 1200mg 组( n=827)有 1 例死亡, 2400mg 组 ( n=1849)有 1 例死亡,安慰剂组( n=1843)有 5 例死亡。 6 月初, FDA 发布了一份修订后的授权,允许该公司在低剂量仍有效的情况下,将 剂量降低到原来授权剂量的一半左右,并授权在静脉注射不实用的情况下 进行皮下注射。 图表 10: REGEN-COV2 III 期临床治疗效果 来源: 公司 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商业化进展: 到目前为止, REGEN-COV 对所有已知的 COVID-19 变种都 有效,该公司正在考虑扩大其 EUA,让未接种疫苗的高风险人员也能用于 预防。和美国达成两项协议,对美国整体潜在供给量超过 150 万剂。与罗 氏合作在全球制造和分销 ,并确保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可用性 。 GSK/Vir : Sotrovimab 2021 年 5 月 26 日, FDA 授予 GSK 和 Vir 的 sotrovimab 用于治疗轻度至中度 COVID-19 成人和儿科患者( 12 岁及以上,体重至少 40 公斤) 。 作用机制: sotrovimab 是一种具有双重作用的单克隆抗体,同时具有阻断 病毒进入健康细胞、清除受感染细胞的潜力。 sotrovimab 能够与 SARS- CoV-2 和 SARS-CoV-1(引起 SARS 的病毒)共有的一个表位结合,该表 位高度保守,可使抗药性的产生更加困难。 sotrovimab 融入了 Xencor 公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10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司的 Xtend 技术,用于在肺部实现高浓度,以确保最佳穿透受 SARS- CoV-2 影响的气道组织,并具有延长的半衰期。 临床进展: 今年 6 月份, Vir 公司和葛兰素史克联合宣布单抗 sotrovimab 3 期 COMET-ICH 研究最终数据 ,对全部 1057 名患者的主要疗效分析表明, 该研究达到了主要终点:到第 29 天,与安慰剂相比, sotrovimab 将住院 超过 24 小时或全因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79%(调整后的相对风险降低; p0.001)。到第 29 天,因任何疾病的急性处理而住院超过 24 小时或任何 原因导致死亡的患者中, sotrovimab 组有 6 例( 1%),安慰剂组有 30 例 ( 6%),疗效显著 。 同时,其体外研究数据显示, sotrovimab 对新冠病毒 变异毒株 B.1.1.7( /英国)、 B.1.351( /南非)、 P.1( /巴西)、 B.1.617( /印度)、 B.1.427/B.1.429( Epsilon/加利福尼亚)和 B.1.526 ( Iota/纽约)均有疗效。 图表 11: Sotrovimab III 期临床治疗效果 来源: 公司 官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商业化推进 :目前, GSI 与 Vir 正积极与全球各地的政府机构合作,向需 要治疗的患者提供 sotrovimab。双方计划在 2021 年下半年向美国 FDA 提 交一份生物制品许可申请( BLA)。欧洲药品管理局( EMA)已经开始对 sotrovimab 数据进行滚动审查,直到有足够的证据支持提交正式的上市许 可申请为止。葛兰素史克和 Vir Biotechnology 8 月 5 日宣布,已与欧盟委 员会( EU)签署联合采购协议,将提供多达 22 万剂新冠肺炎治疗药物 sotrovimab。双方的战略制造网络使其能够在美国 EUA 后的第一年制造大 约 200 万剂以支持紧急供应,现有大约 45 万剂。 Celltrion: regdanvimab 作用机制: 全人源抗 SARS-CoV-2 单克隆抗体 , 与病毒棘突蛋白的 RBD 结合,以抑制其与受体 ACE2 的相互作用,阻断病毒的进入。此外, regdanvimab 已被证明能中和 D614G 变体, D614G 变体是最具 传染性的 S 蛋白突变之一。 临床进展: 2021 年 6 月, III 期临床试验公布:与安慰剂相比, regdanvimab 将进展为重症 COVID-19 的高危患者最长至第 28 天的住院 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了 72%,达到主要有效性终点。 regdanvimab 同时显 著降低所有患者的住院或死亡风险,降幅为 70%,达到第一个关键次要终 点。同时达到其他关键的次要终点,包括症状持续时间缩短更快、更持久。 新冠病毒变异, 部分 中和抗体有效性降低 由于新冠病毒变异主要出现在 S 蛋白中,现有的中和蛋白将面临有效性降 低的风险。比如,英国变异毒株 Alpha 发生了 S 蛋白的第 501 个氨基酸残 基发生变化。由于 S 蛋白的第 501 位氨基酸能直接影响病毒与人体细胞的 结合,该变异导致的最直接结果就是病毒传染性显著变强。此次全球流行 的 Delta 变异株相较于其他变异株,则在 S 蛋白上新增了 3 个重要突变: L452R、 T478K 和 P681R。其中, L452R 突变既增加了 S 蛋白对受体的 亲和力,又降低了抗体识别,包括恢复期血清中存在的抗体以及一些临床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11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上重要的中和单克隆抗体的识别; T478K 突变可能会直接增强 S 蛋白和受 体的相互作用,并以此逃避免疫系统监视; P681R 突变可间接增强 S 蛋白 介导的病毒入侵细胞过程,从而增加病毒的传染力。 Cell 最新发布的文章 研究表明, Casirivimab, imdevimab, Etesevimab 与 Sotrovimab 对于 Delta 变异仍具有一定有效性,而 Bamlanivimab 已对多种变异表现出较弱 的中和能力。 图表 12: 中和抗体对各变异体有效性 来源: Cell,国金证券研究所 中和抗体 在研管线 一览 除已获批的几款抗体之外,仍有大量中和抗体分子处于在研阶段。我国药 企腾盛博药自研的 BRII198 & BRII196 鸡尾酒联合疗法已经入 ACTIV-3 III 期 试验 ,国内已进入 II 期临床。百济与 Singlomics 合作开发的中和抗体 DXP-593 已经入临床 II 期,公司公告表明现已完成约 180 名轻度至中度 COVID-19 患者的登记( NCT04551898)。阿斯利康 III 期结果表明 AZD7442 对于暴露后尚未感染的患者或有预防性效果。此外, Adagio、 Abbvie 研发的中和抗体也正有序展开临床研究; Celltrion 对已获得韩国药 品管理局临时许可的 Regdanvimab 在进行住院患者治疗有效性评估 试验 。 图表 13: 正在进行的中和抗体临床试验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12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来源: Clinicaltrails,国金证券研究所 腾盛博药 :BRII-196& BRII-198 作用机制 : BRII-196 和 BRII-198 针对非竞争性的新冠病毒刺突蛋白的受 体结合区 RBD 中不同抗原表位,组成联合疗法,特别应用了基因工程技 术以降低抗体介导依赖性增强作用的风险,以及延长血浆半衰期以获得更 持久的治疗效果。它们的非重叠表位结合区提供了针对 SARS-CoV-2 的高 度中和活性。目前的体外证据表明, BRII-196/BRII-198 联合疗法对病毒变 异株“ ” 、“ ”、“ ” 、 “ ”以及“ ”保持中和活性。 临床进展: 美国进入 III 期临床,中国进入 II 期临床。 2021 年 8 月 5 日, 公司宣布 ACTIV-2 研究已在美国、巴西、南非、墨西哥和阿根廷的研究中 心完成 846 位受试者的入组工作。同时, BRII-196/BRII-198 联合疗法在中 国的二期临床试验( NCT04787211)正在进行,并由钟南山院士牵头。针 对中国近期出现的由“德尔塔”变异株引起的新冠病例,腾盛博药已与中 国政府机构和医院开展合作,向广州、深圳、瑞丽、昆明、南京以及扬州 提供 BRII-196/BRII-198 开展临床救治。 百济 /Singlomics: DXP-593/ DXP-604 作用机制 : DXP-593 和 DXP-604 是从 60 多例新冠肺炎康复者抗原 B 细 胞中利用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和 VDJ 测序技术筛选出的两款新冠病毒中和 抗体。 DXP-593 在假病毒和新冠病毒中分别表现出很强的中和活性,半抑 制浓度分别为 1.2 纳克 /毫升和 15 纳克 /毫升。在感染新冠病毒的啮齿模型 中, DXP-593 也具有很强的疗效和预防效果。 DXP-604 的结合表位不同 于 DXP593,也具有高中和活性。 临床进 展: 2020 年 9 月在澳大利亚启动关于 DXP-593 的随机、双盲、安 慰剂 , 对照 I 期临床试验,并于 2020 年 10 月于多个国家启动 I/II 期临床 试验。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13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治疗性药物研发概况: 口服新冠药物 口 服新冠药物概况 不同于中和抗体对病毒表面蛋白进行阻断,在研口服新冠药物侧重于抑制 病毒转染过程(胞内为主)。因此,从用药机制分析,相对于中和抗体,口 服新冠药物或对病毒变异敏感性较低。此外,口服新冠药物相对于输注给 药,在用药便利性、 用药 成本上都有显著优势 。 开拓药业:雄激素受体 (AR)拮抗剂普克鲁胺 作用机制: 在过去的 2020 年,研究逐步证明通过 AR 拮抗可以有效抑制 新冠病毒入侵宿主的两个关键蛋白 ACE2 / TMPRSS2 通路。依此,开拓 药业积极推进第二代非甾体类 AR 受体拮抗剂“普克鲁胺”用于新冠患者 的临床试验 。 图表 14: AR 拮抗剂抑制 ACE2 / TMPRSS2 通路 来源: PNAS,国金证券研究所 临床 试验 进展: 最新公布的普克鲁胺用于感染新冠患者治疗的多项临床研 究数据 显示出其对新冠药物的积极治疗作用 。 试验 数据显示,该药物对于 不同程度患者都具有疗效,意味着普克鲁胺或能够在治疗新冠肺炎的不同 阶段发挥作用 。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14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5: 普克鲁胺 的部分临床试验 结果 来源: Medrxiv,国金证券研究所 基于普克鲁胺良好的临床 试验 数据, FDA 已批准普克鲁胺在美进行治疗轻 中症新冠男性患者的 III 期关键性全球多中心临床试验、普克鲁胺治疗住院 新冠患者的 III 期关键性临床试验。其中, NCT04869228 试验 对于公司向 美国等地区申请药物 EUA 非常关键。根据公开信息披露,该 试验 目标入组 724 名轻中度 COVID-19 患者, 试验 设臵的主要终点为“在第 28 天前需氧 的受试者百分比”。预计该项 试验 中期结果将于今年 9 月公布。除该项关键 性 试验 外,普克鲁胺同时开展的关键性 III 期 试验 有 : 图表 16:普克鲁胺后续关键性 临床试验 来源: Clinicaltrails,国金证券研究所 商业 进 展: 基于普克鲁胺良好的 III 期 试验 表现,开拓药业正在全力展开普 克鲁胺上市以及全球销售等商业化工作。根据公司公告,开拓药业与复兴 医药产业就普克鲁胺治疗新冠在印度和 28 个非洲国家的商业化达成合作 协议,双方相互合作、共同推进普克鲁胺新冠适应症的紧急使用授权 (EUA) 申请、推广和销售工作。 2021 年 7 月 16 日公司公告称,巴拉圭国家公共 卫生和社会福利部 (MSPBS)于近期正式授予普克鲁胺紧急使用授权 (EUA), 用于新冠住院患者的治疗。巴拉圭 MSPBS 批准普克鲁胺 EUA 许可后,隶 属于巴拉圭 MSPBS 医院系统的 Barrio Obrero 是首家使用普克鲁胺治疗新 冠患者的医院。根据其报告的初步积极治疗结果,在第一批经普克鲁胺治 疗的 25 例新冠住院患者中, 1) 只有 1 例患者 (4%) 死亡,死亡率低于巴拉 圭新冠患者的正常死亡率, 2) 在其中 7 例需要高流量吸氧的患者中,普克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15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鲁胺展示了突出的疗效。 默沙东 / Ridgeback: Molnupiravir( MK-4482/EIDD-2801) 作用机制: Molnupiravir 是 EIDD-1931 的异丙酯前药(核糖核苷类似物 N4-羟基胞苷, N4-hydroxycytidine, NHC),进入体内后水解为原型药物 EIDD-1931。目前研究认为,该药物分子通过诱导病毒 RNA 变异以至病毒 无法复制来抑制新冠病毒感染正常细胞,研究数据也证明其体内药效和 MERS-CoV 基因组 RNA 的突变率相关。体外抗病毒活性测试已证实 Molnupiravir 在几种 SARS-CoV-2 模型中具有活性,或 可用于预防、治疗 COVID-19。 临床 试验 进展: 2021 年 4 月 15 日,默沙东和 Ridgeback 提供了 Molnupiravir II/III 期 试验 “ MOVe-OUT and MOVe-IN clinical trial ” ( NCT04575584)最新进展。基于 (i)该 试验 2 期的中期分析; (ii)两项正在 进行的 II/III 期安慰剂对照药物剂量发现 试验 (方法:每天给药两次,持续 给药五天,评估了门诊患者( MOVe-OUT)和住院患者( MOVe-IN)( iii) 之前在门诊完成的 2a 期剂量范围研究,公司决定对 COVID-19 门诊患者 ( MOVe-OUT)进行该 试验 III期工作,即对门诊患者评估一天两次给药, 每次 800 mg Molnupiravir 效果。同时,基于已有结果,公司表明 Molnupiravir 或许对于住院患者无效,因此,已经暂停对住院患者使用 Molnupiravir 的 III 期临床计划 。 图表 17: Molnupiravir IIa 期 临床试验 结果 来源: myorthoevidence, 国金证券研究所 2021 年 7 月 12 日,印度 Hetero 公司公布了 Molnupiravir 在印度的开放性 III 期临床试验数据( TrialTroveID-405454),试验入组 1218 例患者,评估 Molnupiravir 在印度成人轻度 COVID-19 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数据显 示 Molnupiravir 在症状改善、转阴率和住院率等多个指标上表现出良好的 治疗效果。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16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8: Molnupiravir 在印度展开的 临床试验 一览 来源: Clinicaltrails,国金证券研究所 商业进展: Molnupiravir 在商业落地 方面推进迅速 。 2021 年 6 月 9 日,默 沙东发布声明称,与美国政府达成了 Molnupiravir( MK-4482)的采购协 议。协议中美国政府承诺在 Molnupiravir 获 FDA 批准用于 EUA 或获 FDA 批准上市后,将采购 Molnupiravir 约 170 万个疗程。同时,为了促进该药 物在中低等收入国家( LMIC)早日获得 EUA 授权或上市许可,默沙东在 今年 3-4 月陆续与印度当地多家医药制造公司签订了非独家无偿许可协议。 2021 年 6 月 29 日,其中 5 家公司宣布将合作开展研究性口服抗病毒药物 Molnupiravir 的临床试验,以治疗印度门诊环境中的轻度 COVID-19 患者。 罗氏 / Atea: AT-527 作用机制: AT-527 由罗氏与 Atea Pharmaceuticals, Inc. 共同开发,该药 物分子是一种研究性的口服嘌呤核苷酸前药,通过独特地抑制病毒 RNA 依赖性 RNA 聚合酶发挥作用 。 临床 试验 进展: 2021 年 6 月 30 日, Atea 通过新闻公告形式更新了 AT- 527 用于 COVID-19 中度患者安全性与有效性 试验 ( II期, NCT04396106) 的中期分析报告。该项中期分析纳入了 70 名住院、高危 COVID-19 患者, 其中 62 名患者的数据可用于病毒学分析。病毒学结果表明 AT-527 迅速降 低了病毒载量水平。 在第 2 天,与安慰剂相比,接受 AT-527 的患者比基 线病毒载量平均降低了 80%,这一指标,即病毒载量的差异一直持续到第 8 天。 根据 citeline 数据,罗氏正在积极筹备多项评估 AT-527 用于治疗 COVID- 19 患者安全性、有效性的 试验 。从 试验 设臵上看,研发厂商试图更进一步 探究 AT-527 在不同程度 COVID-19 患者的有效性以及该药物对群体暴露 于 COVID-19 后进行预防性治疗的潜力,以提升产品差异。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17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19: 评估 AT-527 用于治疗 COVID-19 患者的 II/III期 临床试验 一览 来源: Clinicaltrails,国金证券研究所 辉瑞:口服蛋白酶抑制剂 PF-07321332 作用机制: 在 SARS-CoV-2 进入细胞释放出病毒 RNA 感染正常细胞的过 程中,需要携带一种类似 3C 的蛋白酶 (3CLpro), 3CLpro 蛋白酶在多种冠 状病毒的生命周期中起到重要作用。辉瑞公司开发的口服 COVID-19 药物 PF-07321332 正是一款 3CL 蛋白酶的抑制剂,通过靶定 3CL 蛋白酶阻断 病毒复制。 临床 试验 进展: 辉瑞在公司 2021 Q2 业绩报告中,更新了 PF-07321332 临床最新进展。根据报告,口服蛋白酶抑制剂 PF-07321332 显示出强大的 临床前抗病毒作用和良好的初步人体药代动力学特征。在健康志愿者的 1 期药代动力学研究中, PF-07321332 显示出超过 10 天的高药物暴露活性, 超过预期抑制 SARS-CoV-2 病毒复制的暴露水平五倍更多。基于这些数据, 辉瑞于 2021 年 7 月启动了一项针对 COVID-19 患者的 2/3 期试验。该试 验的数据预计将于 2021 年第四季度发布。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18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20: 蛋白酶抑制剂 PF-07321332 临床前与 I期数据展示 来源: 公司公告 ,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 21: 评估 PF-07321332 用于治疗 COVID-19 患者 临床 试验 一览 来源: Clinicaltrails,国金证券研究所 在研口服新冠药物总结 与现有 治疗 药物互补: 不同于中和抗体对病毒表面蛋白进行阻断,在研口 服新冠药物侧重于抑制病毒转染过程(胞内为主)。因此,从用药机制分析, 相对于中和抗体,口服新冠药物或对病毒变异敏感性较低。此外,口服新 冠药物相对于输注给药,在用药便利性、药物成本上都有显著优势。 临床进展对比: 上文所述 4 种口服新冠药物目前均已进入临床三期,预计 均在 2021Q3-Q4 公布关键 试验 数据,若 临床试验 结果理想,进展快的产 品最早有望在 2021 年底前在欧美上市 。 新冠系列专题深度(一) - 19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图表 22: 四种口服新冠药物临床进展情况 来源: Clinicaltrails,公司官网, 公司公告,国金证券研究所 口服新冠药物横向 对比: 基于已有的 试验 结果和各公司接下来的 试验 计划, 我们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