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 2012】 669 号 饲料养殖研究团队 研究员: 刘高超 010-57762988 从业资格号 F3011329 投资咨询号 Z0012689 李兴彪 010-58135950 从业资格号 F3048196196 投资咨询号 Z0015543 100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03 105 107 109 111 113 115 2019/06/14 2019/09/14 2019/12/14 2020/03/14 中信期货十年期国债期货指数 中信期货沪深 3 00 股指期货指数 中信期货商品指数 中信期货研究 |农产品策略周报(油脂油料) 中信期货研究 |饲料养殖专题报告 2021-08-05 重要提示:本报告中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期货的专业投资者参考。若您并非中 信期货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 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报告的任何信息。本报告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 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生猪调研: 疫情干扰 出栏节奏, 现货价格 阶段 存反弹预期 摘要: 调研时间: 7月 26日至 7月 29日 调研地点: 四川成都 调研对象: 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屠宰企业、白条贸易商、屠宰冻品贸易商 调研结论: 1、非瘟疫情造成四川生猪存栏受损,预估影响幅度不低于 15%,规模场 影响较 小,预计损失 5%-10%;散户损失比较大;预计四川去产能比例约 20%。损失的也主要 是育肥,各个体重段的猪源均遭受波及。受损原因主要有:养殖密度相比去年大;持 续两个月的低价,部分养户放松生物安全防控的投入和关注;大企业在价格深跌时期 降本增效,防非投入减少;近两年规模快速扩张,新进入行业的养户防控能力弱。 2、从屠宰端看,受疫情影响,市场小体重猪占比增多,但正规屠宰场不屠宰小 体重猪,小体重猪主要流向山东河南等地,川内很少,基本做分割入库。 3、从饲料方面来讲,上半年产能一直在增长,但 7月份开始饲料销量降低 或比 较明显,主要原因是:前期压栏的大猪消化接近尾声; 7 月 FW 受损也会导致饲料销 量降低。目前饲料企业小麦比玉米到场成本便宜 360 元 /吨,以用小麦为主,正常备 货到 6 月份,但目前来看到 8-9 月份没有问题,玉米用量不大,玉米波动持观望态 度,后市继续看跌。 4、后市猪价预期: 调研主体对于后市猪价看法相对谨慎,节奏或先涨后跌。 风险因素: 非瘟疫情 从调研养殖端、屠宰端、饲料消费端看,本轮非瘟疫情造成四川生猪存栏受损严重, 预估影响幅度不低于 15%,结合河南洪涝影响,预计影响三季度生猪出栏节奏,猪 价有望 8月中下旬到 9月企稳反弹,四季度再度走弱。 报告要点 中信期货研究 |专题报告(饲料养殖) 2 / 13 目 录 摘要 . 1 调研背景 . 3 调研结论 . 3 调研纪要 . 5 免责声明 . 13 中信期货研究 |专题报告(饲料养殖) 3 / 13 调研背景: 2021年 1月 8日起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这是我国首个以活 体为交易标的的期货品种。 从产业规模看,猪肉是我国第一大消费肉类。生猪在国内的市场地位,可对 标美国活牛。专家表示, 2019 年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活牛期货和期权合约名义交易 量为当年牛肉消费量的 15.5倍。按此乘数计算,我国生猪期货名义交易量预期可 达 6.9亿吨。如果以 30元 /公斤价格计算,生猪期货名义交易额可达 20万亿元。 比较而言,上海原油期货上市两年累计交易金额近 30万亿元。生猪期货上市将为 我国生猪养殖业提供价格发现和风险管理工具,促进行业平稳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生猪产业深受“猪周期”困扰,生猪价格频繁大起大落。由 于缺少有效的远期价格指导和避险工具,生猪养殖企业往往盲目扩产或者减产。 尤其是近几年,各大生猪养殖企业普遍制定计划加速扩大产能,但苦于没有避险 工具,一旦价格进入下跌周期,将面临巨大风险。同时,生猪价格波动也会影响 消费者对猪肉的正常消费需求,猪肉价格上涨对 CPI 具 有明显推涨作用。 借此良机,为引导生猪企业人员树立对生猪期货市场的正确认识,同时学会 使用生猪期货这个工具服务自身经营,同时也促进广大投资者认知、熟悉产业, 推动金融服务产业,通过各方合理规划,围绕生猪主产区组织本次生猪市场调研, 本次调研对象涵盖国家级生猪交易中心、大商所生猪交割库、上市公司、养殖企 业、屠宰企业、饲料企业。 调研时间: 7月 26日至 7月 29日 调研地点: 四川成都 调研对象: 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屠宰企业、白条贸易商、屠宰冻品贸易商 调研结论: 1、 非瘟疫情造成 四川生猪存栏受损,预估影响幅度不低于 15%,规模场影响 较小,预计损失 5%-10%;散户损失比较大;预计四川去产能比例约 20%。损失的 也主要是育肥,各个体重段的猪源均遭受波及。受损原因主要有: 养殖密度相比 去年大;持续两个月的低价,部分养户放松生物安全防控的投入和关注;大企业 在价格深跌时期降本增效,防非投入减少;近两年规模快速扩张,新进入行业的 养户防控能力弱。 2、 从屠宰端看,受疫情影响,市场小体重猪占比增多,但正规屠宰场不屠宰 小体重猪,小体重猪主要流向山东河南等地,川内很少,基本做分割入库。 3、 从 饲料角度看 ,从饲料方面来讲,上半年产能一直在增长,但 7月份开始 饲料销量降低或比较明显,主要原因有:前期压栏的大猪消化接近尾声; 7月 FW 受损也会导致饲料销量降低。目前饲料企业小麦比玉米到场成本便宜 360元 /吨, 以用小麦为主,正常备货到 6 月份,但目前来看到 8-9月份没有问题,玉米用量 不大,玉米波动持观望态度,后市继续看跌。 4、 后市猪价预期:调研主体对于后市猪价看法相对谨慎,节奏或先涨后跌。 当前生猪运行逻辑及后市展望: 中信期货研究 |专题报告(饲料养殖) 4 / 13 展望生猪市走势,影响因素包括以下:一,基础产能(前期新增的能繁母猪) 的释放及节奏;二、非瘟疫情对市场 造成的影响有多大及如何影响供应节奏;三、 冻品库存(包括港口 +屠宰企业);四、新冠疫情(德塔病毒再次扩散)对消费有 多大的影响。 首先,从基础产能看,决定 9月出栏生猪对应的能繁为去年 10 月、 11月(按 4+7=11 月传导),我们再次回顾一下以前的数据, 2020 年 10 月全国能繁母猪存 栏 3950万头, 11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加 3.80%达到 4100万头。而当时的养殖 利润自繁自养为 1600元 /头,外购仔猪为 300元 /头,高养殖利润驱动配种补栏, 那么按照 MSY=17或者 PSY去估计, 9月的理论出栏 5500 万头, 5500万 头月度供 应是什么概念,基本接近非瘟之前正常年份的月度供应,按照 5500 乘以 12 算, 全年在 6.6亿头,统计局数, 15年我国出栏 7亿头, 16年出栏 6.8亿头,考虑当 前生猪均重高于 15/16年,理论的生猪供应量应该是达到正常年份,按照能繁母 猪数据后期建增,预计四季度生猪月度供应高于正常年份。我们再看正常年份 9 月的生猪均价, 15年 9月生猪均价 17.87元 /kg, 16年 9月的生猪出栏均价 18.12 元 /kg,所以仅从供应端看的话,后期现货价格仍有涨价空间。以上是基于量价模 型对 9月猪价的判断, 其次,非瘟疫情及洪涝可能对生猪供应节奏的影响。四川疫情影响如上所述。 河南洪涝的影响,首先洪水导致泡水猪增加,第二洪涝疫情期间的断水断电导致 生猪饲料断顿或饮水不畅,进而导致应激情况增多,抛售增加。 再者,看新冠疫情(德塔病毒)对市场的影响。短期调运受阻导致南北价差 加大,长期人员流动减少利于猪病防控。封村让养殖户有恐慌心理,但贸易商和 经纪人对此不太感冒,因为目前南北价差比较小,往哪销售是问题,其次合适的 司机也难找(河南司机调运都需要做核酸,高速封得多,但省道国道没有封,司 机坐地起价),因此近期易跌难涨。但长期来 看,新冠可能有利于猪病防控。目前 到 8.23之前全国都处于最热的时候,也是猪病爆发的窗口期,但是目前新冠爆发 导致人员流动减少有利于疫情防控。从经验来看,去年新冠疫情最严重时,非瘟 疫情就是最稳定的时候。但也存在南北价差加大,解封后大量调运导致疫病传播 的风险。 在了解完四川疫情,河南洪涝,德塔病毒新冠的系列影响后,我们尝试梳理 过去一段时间的生猪市场。我在 6 月的中信期货大宗商品论坛中分析, 6 月的猪 价大幅下跌的原因如下: 1、二次育肥抛售; 2、养殖利润下滑后,后备母猪转为 肥猪出栏叠加淘汰母猪出栏群体踩踏导致,当时也从公 猪鲜精业的销量角度做了 验证,当时也指出 6 月的猪价下跌是恐慌的、非理性的,抛售结束以后, 7 月的 供应压力小于 6 月,猪价存在反弹的基础。回看 7 月的生猪价格波动区间在 15.216.2元 /kg,较 6月低点 12.5元 /kg涨幅超过 20%,一定程度兑现了前期预 期。对于 7月的猪价整体处于低位震荡,其核心逻辑依旧在于,川渝疫情及其他 地区点状分布导致生猪持续抛售增加,限制生猪价格反弹,当 7月下旬川渝疫情 尾声后,猪价理应出现反弹,但河南的洪涝再次导致生猪抛售,限制猪价,但我 们发现中原地区猪价走弱的同时,川渝猪价相对坚挺,因此, 我们预计随着此次 河南生猪抛售结束后叠加新冠蔓延从供应端一定程度抑制非瘟疫情,预计生猪现 货价格迎来反弹。 中信期货研究 |专题报告(饲料养殖) 5 / 13 最后说一下冻品,前期的猪价下跌,导致屠宰企业冻品库存较高,从冻品库 存增加和猪价对应来看,市场普遍在生猪均价 18元 /kg上下囤货,因此当猪价反 弹超过 18元 /kg,给出一定的利润后,冻品有望出库施压市场,再者港口进口冻 品,目前亏损严重,随着猪价反弹以及 9月的开学季,仍将有冻品出库施压市场。 综上结合基本面和调研情况,我们预计生猪现货价格 8月下旬到 9月或仍有 反弹空间,预计幅度有望冲击 18 元 /kg。结合期货来看, 9 月基差修复个人更看 好由现货上涨去修复,预计 LH2109合约下跌空间不大,震荡运行为主 。 风险因素 :非瘟疫情、新冠疫情 调研纪要: 7月 26 日 调研对象 1:养殖企业 一、 6-7月份四川疫情与 2-3月份华北疫情的区别: 1、年初的华北疫情主要 以疫苗毒为主,本次四川以野毒为主; 2、整体来看,华北疫情波及范围较广,从 河南山东河北到江苏等地;本次四川疫情波及面较窄,主要集中在四川、重庆的 部分及现在的云贵的小部分地区,以比较大的点状为主,没有形成全川蔓延,随 着暴雨结束,疫情很快趋于平缓,跟年初的华北疫情区别比较大,现在来看,高 峰期已过,这波疫情预计会持续到 8月份过完,后期需关注暴雨情况。 二、疫情损失比例: 7 月份大集团场出栏的不开心猪占比最低的场家占全出 栏量的 13%左右,最高占比在 31%左右,全市场平均在 23%-24%,散户受暴雨冲刷 过的区域受损比较严重的损失在 50%左右。按总存栏来算, 受损比例最多在 10%。 母猪受损的主要是野毒,野毒的特点是相对可控,拔牙为主。 三、今年疫情较去年严重的原因: 四川自 18 年到现在受损相比其他省份相 对少,加之四川为调入省份,一直处于高价区,带来直接的结果是投资增产力度。 本次疫情相对去年可能略增,原因主要有:养殖密度相比去年大;持续两个月的 低价,部分养户放松生物安全防控的投入和关注;大企业在价格深跌时期降本增 效,防非投入减少;近两年规模快速扩张,新进入行业的养户防控能力弱。 四、交割准备情况: 全力配合交易所、以练兵形式配合交易所进行交割。 五、大肥存栏降低情况: 一季度开始,大体重猪开始控制,目前正常情况下 基本没有 300斤以上的大体重猪存在,除贵州需求大体重外,设计的出栏体重在 130 公斤左右。目前集团场大体重猪已经下降到 10%以内。 六、降低养殖成本: 一月份提出降低养殖成本概念,各个部门签订责任书, 统计口径每一家不同。行业内低一点的到 14,高一点的到 16。 七、母猪情况: 目前母猪存栏 40 万左右,去年 25万左右。企业在预判后期 行情不好的情况下淘汰的几种母猪: 1、淘汰低产能母猪; 2、大企业前期的三元 母猪; 3、前期采购的大量回交二元母猪。二元回交和纯二元的区别:前三胎跟纯 二元差别不大,第四胎开始在发情率、配种率、产仔率上差别比较大。 中信期货研究 |专题报告(饲料养殖) 6 / 13 八、北方由于亏损严重,散户退出,四川是否有散户退出情况: 主要为亏损 严重的客户,这部分客户投机居多,资金实力好,亏得起;散户和专业育肥户很 少买仔猪育肥,规避了仔猪价格高启的成本风险,散养户在这方面受损失较小, 总体来讲,四川散养户退出比较少。但 FW 过后新进入行业的散户,刚好碰到亏 损,退出的居多。 九、大企业的定价模式: 一般都是平台模式,面对客户的公开平台,有一个 公开低价、大家竞拍、屠宰企业报价、同期企业产量报价、当地疫情情况、自己 体重情况、对后期行 情分析、对政策分析、关注物流信息 。 十、饲料配方情况: 小麦替代,基本都在做调整,玉米小麦都在要,当地小 麦价格运费加 200元 /吨。 十一、中国未来会否全部淘汰散户? 预计后年大公司占比提高到 40%,之前 是金字塔状,未来是哑铃状,规模场未来是大户,严格定义的散户养 20 头以下 的,很难消亡,习惯性问题。 十二、明年价格趋势: 意外因素多,不太好预估,只能以现在的行情来推短 期,四川价格基本已经到低点,现在开始到今年年底很难出现当下的低价,对下 半年基于之前悲观的预期调高,下半年难以低于 14,需看暴雨走势和疫情波及面 的影响。 十四、终端消费情况: 消费相比 FW前下降十个点左右。原因: 1、高价; 2、 部分人对猪肉安全性存怀疑心态。 十五、屠宰量及收储情况: 屠宰量反应的是供应数据,大部分能反应消费量。 冻肉一般储存不超过一年半,政府要求四个月轮换一次,最长不能超过两年。收 储为什么只收四号肉?销量最大的部分,企业按照要求分割后交付,四号肉 14斤, 二号肉 11斤( 120公斤的猪)。收储对现货市场影响意义不大,企业看收储频率, 频率高养殖企业或主动压栏。 十六、养殖利润及仔猪情况: 目前养殖利润到 20,对自繁自养来说,略有盈 利,外采仔猪价格高的原因: 1、防非投入高; 2、代养费高(现在 300元 /头,正 常年份 160/头); 3、生物安全防疫高。 调研对象 2:饲料企业 一、 FW疫情能否从饲料销量体现到? 可以体现到,川南川东个别场会体现到, 严重的单场销量减少 30%。个别自繁自养场销量增加,自繁自养成本持平,仔猪 自己养,饲料销量增加。该企业饲料环比下降 10%,跟之前相比差别大,无法判 断, 7月份整体销量较去年增 186%(猪瘟、行业发展、玉米替代等因素多),较上 月环比降 9%。川渝地区 37 个工厂,其他地区降低没有川渝地区大。不担心后期 饲料销量问题。川渝地区二次育肥量大,饲料需求量不减。 二、饲料替代问题: 以小麦为主,玉米用量不大,对玉米波动持观望态度, 玉米运过来价格高, 3000 左右,继续看跌,玉米成本 2200 左右,自有地成本更 低,在成本边缘徘徊概率大,天气不确定因素高,反弹 空间有不确定性,目前的 天气对国内玉米影响不是特别大,预估明年产量丰收,明年价格继续下跌。小麦: 预测国家会否把投放收紧,国家不会任由饲料场消耗主粮,后期仍会拍卖,但拍 中信期货研究 |专题报告(饲料养殖) 7 / 13 卖及后期投放量也是未知数。小麦比玉米到场成本便宜 360,以用小麦为主。 三、糙米不能大规模替代玉米的主要原因: 糙米起不来量,但整个能量 20% 的添比是没问题的。四季度总能量需求比去年要多,猪的产能仍在释放。整个饲 料需求看多,全年下来猪饲料需求比去年同比需求增 8-9%。 四、生猪下半年观点: 大涨后会有大跌,震荡调整为主。 五、收储的影响: 冻品库存较大 ,交易气氛影响较大,整体对市场影响有限。 六、豆粕情况: 全小麦配方的企业豆粕总量下降 3-4%,小麦优势比大麦糙米 高的多的区域,部分企业倾向全用小麦,北方部分地区糙米便宜,各企业不同, 小麦用量不会少于 30%,去掉小麦的话豆粕需求暴增。 七、玉米是否还有刚需存在? 是有刚需存在,玉米添加后的利好因素: 1、消 费者关注的是感观和气味; 2 小麦加多了适口性比较差,以销售为主的饲料厂配 方缓慢调,照顾客户心态。 调研对象 3:饲料企业 企业简介: 全球最大的水产饲料企业,饲料生产主体 60-70家,总产能过千 万,总饲料产量今年 600万左右,以水产饲料为主,川内猪料代加工占主要份额, 复合增长率达 90%。 一、 7 月份川渝疫情从饲料端的影响,在猪料上没有影响: 因为不养猪,猪 料总量少,是受损失比较轻的之一;受损失最严重的企业是终端养殖户(高价值 饲料基本不用)和产业客户(以自由饲料场为主)。 二、水产养殖受暴雨冲击影响如何: 今年是近十几年来淡水鱼价格最高的一 年,下雨只对水质有影响,渔民防范措施好,暴雨对鱼冲击小。 三、水产饲料增量问题: 中国水产饲料 2000 多万吨 /年,水产饲料增量难, 但饲料种类会有增加。 四、玉米价格高,饲料配方如何调整? 企业 认为最开始替代原因是毒素,猪 腹泻严重所以寻找替代,玉米并不是刚需,各家算法不同,可替代品多,糙米大 麦等。现在的玉米价值比较低。从配方角度讲,配方习惯是玉米 +豆粕。不存在粮 食供不应求,粮食极端过剩,从饲料讲,需求近十年没有较大变动。从替代角度 讲,玉米价格低于小麦,回归替代。 五、添加小麦多对豆粕影响多大: 按小麦 4200吨 /年来算,对豆粕 600多万 吨的减量。 六、对后面两个月猪料预估: 对 8-9月猪料不看好, 1、三元淘汰; 2、猪肉 价格不支持大量存栏。 7月 27 日 调研对象 4:屠宰企业 中信期货研究 |专题报告(饲料养殖) 8 / 13 一、屠宰产能情况: 今年来看,该场上半年屠宰量较去年同期增 300%以上, 主要原因为去年四川为高价区,抑制消费,屠宰量减少,今年川猪价格低,外调 增多,屠宰量相应增加。 二、疫情以来屠宰种类变化: 整个市场屠宰不开心猪占比应该增多,但正规 屠宰场不屠宰小体重猪,小体重猪主要流向山东河南等地,川内很少,基本做分 割入库。该场主要屠宰标猪为主,体重在 240-280,屠宰量多少主要看价差。 三、屠宰企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 正常情况下定价权在上游,今年出现阶段 性供应过剩的阶段,养殖企业会出现没有定价权的情况,而屠宰企业定价权变大 。 屠宰场是中端环节,赚的是加工费,受消费端情绪影响较大。 四、屠宰成本: 固定加变动 100元 /头左右,每个工厂不一样,变动费用会比 较大(运费等),运费主要是屠宰完送销的所有运费。 五、利润变动: 1、生猪价格变动频率大,没有办法固定利润率; 2、竞争环 境激烈,很难保证固定利润。今年很多企业上半年对生猪价格有误判,在冻品操 作过程中存在失误、亏钱。库存冷藏费 30 元 /吨 /月,屠宰净利润不到 2%。 六、屠宰的数量反应的供给还是需求? 屠宰量反应的是需求,屠宰场是中间 环节,猪价是变动的,每个特殊环境下是不一样的,生猪分为三个环境:涨价、 平稳、下跌。三个阶段供需话语权不一样。屠宰企业起调节作用。 七、屠宰和终端有无贸易商的参与: 冻品有贸易商参与,鲜品直接跟商超等 对接,商品最多保鲜 72小时,短时间内要销掉。 八、收购重量及出肉率: 目前平均收购重量在 128公斤左右,没有下来特别 多,较之前略有下滑。 九、收储影响: 对市场有影响但不大,对养户心理支撑较大。收储是国家对 市场的调节,一般收 2、 4 号肉, 2、 4 号肉卖掉剩余肉按照正常分割品出售。 2、 4号肉加 一起在一头猪里大概占 20公斤。 十、销售体重: 按照肥瘦差别按公斤定价,最瘦和最肥的价差在 3块钱,销 售第一在意的肥瘦,第二是体重,白条的级别是肥瘦的反映。 调研对象 5:饲料养殖企业 企业简介: 主要从事养殖业和饲料业,主要养鸡和养猪,养鸡在眉山,饲料 厂除云南重庆其余都在四川。 一、企业产能及概括: 企业现在母猪 10万头,基本 98%在四川,去年母猪 4 万头,母猪全部为纯二元,全部为自繁母猪,配种率满负荷,六月份大跌没有出 现减配。企业主要为自繁自养, PSY在 27-28。 二、母猪配种细节问题: 滚动配种,看场的大小,最大 的场单个场母猪存栏 1.2 万头的话,一次配 300-500,根据每个场存栏不同来定,基本一个月完成一 轮。 三、本次四川疫情情况: 本次疫情整个四川川南最严重,清场的比较多,清 场可达 30%左右,个别厂家出栏的猪有一半都是不健康猪只。川南养殖在四川占 中信期货研究 |专题报告(饲料养殖) 9 / 13 比为四分之一左右。企业 6月份以前都是盈利,成本在 15元 /kg左右, FW防疫成 本摊到猪身上 5毛左右。 四、二元母猪销量情况: 企业二元母猪销量较前几个月减少,与采买企业签 订合同但未完全拉完的母猪会当肥猪卖掉。二元母猪三十公斤就可以起卖,一般 会根据各个采购母猪公司的要求培育到相 应体重再出售。 五、产能增加及散户情况: 今年四川产能较去年增加 40%。四川地区新进散 户退出的情况也有发生, FW 期间赚到钱的很多个体亏钱较多,猪经济做二次育肥 亏损严重,这部分人或提前退出市场。 六、中国种猪有无被国外技术卡脖子? 四川 80%的猪都是从国外引种进来, 当地品种猪很少。很多企业在做品牌,做不起来,效益太低。一般情况下,国外 种猪进入中国后,母猪产能下降需重新采购。 调研对象 6:屠宰企业 一、屠宰均重及宰量: 屠宰均重 7 月份之前在 150 公斤左右, 7 月份均重降 低到 120公斤左右,下降 30 斤左右。主要原因为,之 前消费膘肥的猪,现在随着 天气转热消费膘瘦的猪,导致屠宰体重降低。 6 月份以来四川屠宰企业宰量高于 去年屠宰量,各场家具体增幅差距较大,主要原因为价格低、无外调。正常情况 下屠宰企业有预计量,但实际还是根据订单情况来定量。 二、小体重猪屠宰情况: 目前四川地区小体重猪屠宰占比不高,主要运往山 东临沂等地进行消化。 三、疫情状况: 今年 FW 传播速度更快,整体死亡率比去年前年控制的好,主 要以拔牙为主,养护的自我防控意识较之前加强。受疫情影响, 8-9 月四川出栏 可能存在断层,主要原因为 8-9 月份应该正常出栏的猪因为 疫情提前出栏, 9 月 份断层会更明显且区域性影响大。由于四川产能恢复较好,本次疫情损失小于产 能增加,疫情整体表现好于前两年。 四、调运: 之前四川外调生猪主要区域集中在山西、陕西、甘肃、新疆等地, 陕西地区价差在 0.6-0.8/斤即可调运入川,河南山西地区价差在 0.9-1.2/斤即 可调运入川。 7月 28 日 调研对象 7:饲料养殖企业 一、 疫情影响: 本次四川疫情受损分为南北两个点,四川西南方向存栏受损 率达 30%,受损群体以中大型企业为主,散户分部较分散,受损较小;四川北部 受损率 20%,绵阳、德阳、广元、南充等地,但四川产能恢复较好,存栏量低,因 此受损体现较前两年相对较好。四川川南地区养殖量约占整个四川的三分之二, 母猪受损比例要小于育肥猪。 二、 饲料方面看: 1、区域性小企业猪料产量较去年同期增加 30%左右,部分 大企业增幅在 50%,该企业猪料增幅较去年同期可达 80%; 2、玉米方面:预计后 市玉米价格会有降温,各饲料企业亏损较大,需求瓶颈期,多做减产操作,另外, 进口玉米在增量,而玉米需求降低,因此后期玉米价格或逐步降温; 3、 肉牛饲料: 中信期货研究 |专题报告(饲料养殖) 10 / 13 该企业也在做肉牛饲料,量不大,每月 2000-3000吨,肉牛增量较大,但只有个 别少数民族地区以牛羊为导向,牛羊整体消费比例少,但仍看好后市发展; 4、小 麦、玉米价差在多少时会重新启用玉米?一般情况下,在玉米和小麦价格相等时, 会重新启用玉米,但各企业对产品有针对性,以猪料为例,有的企业玉米价格高 于小麦 50元会选择玉米,有的企业不喜欢小麦也会用玉米,产品定位不同,对玉 米的需求也不同。 5、饲料销量:该企业 6月较 5月饲料销量环比增量,不能代表 全市场情况, 7月份饲料销量预计较 6月份环比下降。 调研对象 8:饲料 企业 一、饲料 1、该企业川渝地区饲料受外省影响较大,豆粕 7-8月川内价格较低,后期有 回升空间;进口玉米对国内玉米冲击较大,玉米价格掉到和小麦价格持平,或重 新启用玉米,届时对豆粕或有提振作用。 2、从饲料方面来讲,上半年产能一直在增长,但 7月份开始饲料销量降低或 比较明显,主要原因是前期压栏的大猪消化接近尾声、 7月 FW 受损。 3、母猪料:该企业 6月份母猪料较 5月几乎持平, 6月份之前每月均有增幅, 7月份或有下降,但幅度不大。 4、四川大饲料企业原料库存: ( 1)能量类原料库存以小麦为主,正常备货到 6月份,但目前 来看到 8-9月 份没有问题; ( 2)大集团布局多,一般情况下玉米占 20%,小麦稻谷占 30%-40%,进口杂 粮占 30%,原料结构变化比较大,到 8-9月份问题不大。 5、豆粕看涨原因:( 1)油厂利润差,被动压榨;( 2) 8月大豆到港减少,加 工利润原因;( 3)进口玉米增加,配方调整。 二、疫情: 本次 FW从 5月份开始爆发,川南、重庆荣昌地区率先开始, 7月 份疫情主要受肥猪调运及夏天气温及降雨天气反复的影响,从川南地区往成都、 绵阳等地开始扩散。 三、生猪对产能的影响: 疫情对育肥影响较大,肥猪抛售或影响四季度的生 猪供应,对四 季度猪价或有利好提振;母猪受损较小,对应明年 5、 6月份肥猪供 应或无明显减少,明年生猪产能恢复的大趋势仍在。 四、南北方母猪产能淘汰的差距: 长江以北:从散户开始做母猪淘汰,散户 母猪退化多,集团场较为稳定,东北地区母猪产能确定性淘汰,春节前不再补母 猪,明年上半年猪价低时,补栏纯二元,目前母猪产能处于去化的过程。长江以 南:集团场母猪量相对饱和,散户边淘边补,南方母猪暂时没有去化的过程。 调研对象 9:屠宰企业 一、 冻肉消化程度: 3月份开始,猪价跌至 13 左右,北方企业开始入库, 3- 4 月份入库价格较高,冻品商基本无销售,举例:之前入库 700 吨,但出库不到 100 吨,现在出货一吨亏损 10000 元 /吨以上。 中信期货研究 |专题报告(饲料养殖) 11 / 13 二、 今年入冻情况及下半年冻品出货情况: 1、该企业未做库存,但 7月份疫 情小体重猪有抛售,部分小体重猪集中屠宰,但由于成本较高,未做冻品入库; 下半年压力仍大,但四川季节性腌腊集中在春节前,加工场多采用分割肉,加工 厂几无屯冻肉,届时或集中采购冻肉; 2、目前屠企会控制入库,各企业库位较高, 个别企业入库亏损,禁止入库,私人企业根据实力做分割入库,但基本也已经达 到极限; 3、今年四川冷库储存量不好评估,这几 年四川猪肉行情差,拿出一部分 冷库调温后做蔬果储备库来用。 三、 屠宰情况: 1、目前小体重猪出栏较月初月中减少,市场现在还有一批大 肥也在冲击市场,大体重猪和超小体重加起来在市场占比不超 20%; 2、之前公司 屠宰均重在 270-280,现在 240-250,均重下降; 3、另外,本次疫情导致的抛售 比较严重,预测 9-10月份或会发生断层,届时鲜品价格或上行,但对冻品影响不 大,冻品下半年压力仍大; 4、屠宰量:该企业 6月份屠宰量 500-600头 /天, 7月 宰量增至 900头 /天,目前屠宰场以宰杀标猪为主,小白条去山东做分割。 四、调运 价差: 四川与周边省份陕西等地价差在 0.5-0.6 元 /斤白条会调运入 川,四川很少从山东调白条入川。 五、收储: 一般具有投标储备肉资质的场家都可参与收储。今年三次收储情 况:第一二次招标,中标后放入自己库内进行储存;第三次招标,所有中标货物 要放在国家储备库进行储存。 六、 冻肉的库存成本: 外租库:刨除损耗外 100-120 元 /吨 /月;自有库: 50- 60 元 /吨 /月。 七、 年底冻品抛售对毛猪的影响: 目前冻品对鲜品影响不大, 9 月份开始天 气逐渐转凉加之学校开学,促进冻品消化,整体来看,冻品下半年不会有大跌价 现象。 调研 对象 10:养殖企业 一、 最近两个月雨水对存栏的影响: 6 月下旬到现在雨水影响较大, 疫情 5 月份开始, 最近从屠宰端来看,价格波动较大,受川内疫情影响,与外围有价差 时,川猪会往山东、河南方向销售,走量大时川内 供应受影响,猪价上涨,近期 四川猪价震荡调整为主。川内小体重猪一部分外调,一部分分割,但白条主要往 山东、河南、山陕等地,川内消化较少,正规屠宰企业不会宰杀小体重猪。常规 来看, 7月宰量大于 6月。其中外调小体重猪占比约在三分之一。 二、 屠宰均重: 该企业屠宰均重在 120kg 左右,其他企业屠宰均重在 110kg 左右。 三、 冻品: 该企业前期储备冻品,冻品库存不算太大, 3000吨左右。其他企 业也有在做分割,猪价下跌期做了一部分分 割,目前做的较少,主要原因是不看 好三四月份猪价。 四、 疫情情况: 5月份开始,疫情从川南、川东往川北方向发展, 19 年疫情 从川南宜宾等地到绵阳、广元地区发展,本次疫情导致川南散户损失在 30-50%, 大场损失在 10%-20%。 中信期货研究 |专题报告(饲料养殖) 12 / 13 五、 肉类需求: 21年相对去年增量较大,翻了一倍左右, 20年屠宰量较小, 因新冠疫情影响,肉类需求减少,今年做了一部分储备,主要还是鲜销为主,上 半年同比增幅接近 200%。目前该企业主要销售渠道为商超、农贸、加工厂、学校、 机关、餐饮等,所有渠道需求比例均有增加。 六、 四季度预期: 12 月份是传统高价区,四季度 川内仍以消化大猪为主,去 年川内各屠宰企业加价收购大猪,今年内 12月四川仍需求大猪, 9月底 -11月份 开始养殖企业或开始压栏到 12月,年底供需两旺,猪价会偏高运行。 中信期货研究 |专题报告(饲料养殖) 13 / 13 免责声明 除非另有说明,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拥有本报告的版权和 /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未经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事 先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载、引用、刊登、发表、发行、修改、翻译此报告的全 部或部分材料、内容。除非另有说明, 本报告中使用的所有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所 有或经合法授权被许可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 及标记。未经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或商标所有权人的书面许可,任 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 如果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管辖范围内,本报告内容或其适用与任何政府机构、监管机构、自律组织或者清算 机构的法律、规则或规定内容相抵触,或者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未被授权在当地提供这种信息或服务,那么本报 告的内容并不意图提供给这些地区的个人或组织,任何个人或组织也不得在当地查看或使用本报告。本报告所 载的内容并非适用于所有国家或地区或者适用于所有人。 此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仅作参考之用。此报告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且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不 会因接收人收到此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尽管本报告中所包含的信息是我们于发布之时从我们认为可靠的渠道获得,但中信期货有限公司对于本 报告所载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以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确或隐含的保证。因此任何 人不得对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产生任何依赖,且中信期货有 限公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及所载材料而造成的损失承担任 何责任。本报告不应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 仅 反映编写人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或任何其附属或联 营公司的立场。 此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阁下。我们建议阁下如有任何疑问应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此报告不 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建议,且不担保任何投资及策略适合阁下。此报告并不构成中信期货有限公 司给予阁下的任何私人咨询建议。 中信期货有限公司 深圳总部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中心三路 8 号卓越时代广场(二期)北座 13 层 1301-1305、 14 层 邮编: 518048 电话: 400-990-8826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