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专题报告(二):额测算方法与碳成本分析-基准法契合实际碳成本影响甚微.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碳交易专题报告(二):额测算方法与碳成本分析-基准法契合实际碳成本影响甚微.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碳交易专题报告(二):额测算方法与碳成本分析-基准法契合实际碳成本影响甚微.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碳交易专题报告(二):额测算方法与碳成本分析-基准法契合实际碳成本影响甚微.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碳交易专题报告(二):额测算方法与碳成本分析-基准法契合实际碳成本影响甚微.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碳交易专题报告(二):额测算方法与碳成本分析-基准法契合实际碳成本影响甚微.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08-05 重要提示:本报告中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中信期货的专业投资者参考。若 您并非中信期货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 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报告的任何信息。本报告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 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 2012】 669 号 大宗商品 研究团队 研究员: 曾宁 021-60812995 从业资格号 F3032296 投资咨询号 Z0012676 中信期货研究 |碳交易 专题报告(二) 摘要 : 基准法契合实际,碳成本影响甚微 本报告详细 地 介绍了被纳入全国碳市场的发电企业的配额 测算 方法, 并 从理 论的角度分析了基准法的运行机制,最后就 履约 成本对发电企业的影响做了理论 与案例分析 。 我们认为,当前的制度设计对先进的发电企业 给予了 正向激励,但 对于相对落后的企业而言,履约成本 对其发电成本的 影响十分有限。未来随着拍 卖机制 的引入 , 履约成本有望对企业的发电成本产生 显著 影响。 报告要点 本次被纳入的重 点 单位主要是 2013-2019 年任一年排放达到 2.6万吨二氧化碳当 量及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碳排放核查结果满足的企业。据统计,被纳 入家数最多的省份为山东省,共计 338家,其次是江苏 216 家,内蒙古 168家。 整体来看, 被 纳入单位主要集中在能源大省和制造业大省。 本次发电企业碳配额的确定采用 基准线法 , 即以行业先进水平为分配标准,根据 法人单位的实际产出来确定公司的配额。一方面,这种分配方法可以鼓励高效率 的企业多生产 ,低效率企业少生产, 实现优胜劣汰 ,减少碳排放;另一方面,当前 还尚未实现碳达峰,相对总量法 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兼顾经济的发展需要。 碳配额测算的具体方法是: 首先 ,根据机组容量和燃料将机组类型分为 四类,并 根据 历史数据 确定不同类别机组的基准值 ; 其次 ,将发电机组的配额分为 供电和 供热两个部分 。燃煤机组的供电配额等于机组供电量、机组所属类别的基准值、 机组冷却方式的修正系数、机组供热量修正系数与机组负荷系数修正 系数 5个因 子的乘积;燃煤机组的供热配额等于机组供热量乘以所属类别机组的基准值。燃 煤机组的供电配额与供热配额之和即发电机组的总配 额 。 类似地, 燃气机组 的燃 气发电机组的总配额等于供电配额与供热配额之和。 当前的制度设计 兼具向高效率企业补贴与向低效率企业收税的双重激励,但是对 低效率企业的成本影响甚微。以 燃煤矸石等的非常规机组为例, 当碳配额采用完 全有偿拍卖,碳价格在 50元 /吨 -150元 /吨的情形下,发电成本将提升 15.7%- 35.8%,这将对发电企业的经营产生严重的影响。未来随着碳减排强度的增强,碳 配额随之收紧,碳成本将成为影响发电企业效益的重要变量。 配额测算方法与碳成本分析 中信期货专题报告 |大宗商品( 碳交易 ) 2 / 12 目 录 摘要: . 1 一、控排单位的确定 . 4 二、配额分配采用基准线法 . 4 (一)采用自下而上的基准线法 . 4 (二)配额的具体测算方法 . 5 (三)暂未纳入配额管理的机组类别及判定标准 . 6 (四)预先发放与多退少补 . 7 三、基准线法更契合当前的发展实际 . 7 四、碳交易对于发电企业的成本影响 . 8 (一)碳成本如何测算 . 8 (二)案例分析 . 9 (三)引入拍卖机制将显著提升供电成本 . 10 免责声明 . 12 中信期货专题报告 |大宗商品( 碳交易 ) 3 / 12 图 目录 图表 1:各省市入选控排单位统计 . 4 图表 2:电力行业采用 “ 自下而上 ” 的设定方法 . 5 图表 3:纳入配额管理的机组判定标准及基准值 . 5 图表 4:燃煤机组与燃气机 组的配额计算方法一览 . 6 图表 5:常规燃煤纯凝发电机组负荷(出力)系数修正系数 . 6 图表 6:暂未纳入配额管理的机组判定标准 . 7 图表 7:基准法下企业之间的碳交易发生机制 . 8 图表 8:燃煤与燃气机组的排放强度与发电成本比较 . 9 图表 9:基准线所对应的供电煤耗和发电边际成本测算 . 10 图表 10:不同碳配额拍卖比例和碳价格对发电成本的影响 . 11 中信期货专题报告 |大宗商品( 碳交易 ) 4 / 12 全国碳排放权 交易市场于 7 月 16 日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市,首批纳入 的履约行业为发电行业,共计 2225家电力企业, 覆盖了约 40亿吨的二氧化碳排 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的 40%。 其中大部分企业都是以煤为燃料的火电企业。本 报告主要介绍碳配额如何确定和发放,并讨论了碳成本对发电成本的影响程度。 一、 控排单位的确定 根据生态环境部颁布的 2019-2020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 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 (下称“方案”),被纳入的重点单位 主要是 2013-2019 年任一年排放达到 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综合能源消费量约 1 万吨标准煤)及 以上的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的碳排放核查结果 满足的企业 。 根据公布的名单统计 ,被纳入家数最多的省份为山东省,共计 338家,其次 是江苏 216家,内蒙古 168家,浙江 141家,河南 120家。整体来看,纳入单位 主要集中在能源大省和制造业大省。 图表 1: 各省市入选控排单位统计 资料 来源: 全球碳排放权交易报告 2021 中信期货研究部 二、 配额分配采用基准线法 ( 一 ) 采用自下而上的基准线法 基准线法即以行业先进水平为分配标准,根据法人单位的实际产出来确定配 额 。采用基准法核算机组配额的总量公式如下: 机组配额总量 =供电基准值 实际供电量 修正系数 +供热基准值 实际供 热量 配额 总量的 确定采用自下而上的方法 。 由 生态环境部确定基准值,各个公司 根据各机组的产出情况委托第三方核算机构核算配额,再将数据报告至所在辖区 山 东 江 苏 内 蒙 古 浙 江 河 南 山 西 黑 龙 江 河 北 广 东 新 疆 安 徽 辽 宁 陕 西 四 川 吉 林 江 西 湖 北 广 西 福 建 宁 夏 湖 南 贵 州 重 庆 云 南 建 设 兵 团 天 津 上 海 甘 肃 北 京 青 海 海 南 家数 338216168141120119 95 86 85 76 74 68 64 51 51 50 46 45 43 35 35 34 34 28 28 24 23 19 13 12 7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中信期货专题报告 |大宗商品( 碳交易 ) 5 / 12 的生态环境部门,然后再上报至生态环境部,确定配额总量。 图表 2: 电力行业采用“自下而上”的设定方法 资料 来源 : 中信期货研究部 (二) 配额的具体测算方法 首先 , 根据机组容量和燃料,将机组类型分为: 300MW 等级以上常规燃煤机 、 300MW 等级及以下常规燃煤机组 、 燃煤矸石、煤泥、水煤浆等非常规燃煤机组 和 燃气机组 。由于机组和燃料不同,根据统计期的统计结果确定了不同类别机组的 基准值,图表 3显示,功率大的常规燃煤机组给定的基准值较低,非常规燃煤机 组给定的基准值较高,燃气机组给定的基准值则更低。 图表 3: 纳入配额管理的机组判定标准 及基准值 机组分类 判定标准 供电基准值 ( tCO2/MWh) 供热基准值 ( tCO2/GJ) 300MW 等级以上常规燃煤机 组 以烟煤、褐煤、无烟煤等常规电煤为主体燃料且额定 功率不低于 400MW 的发电机组 0.877 0.126 300MW 等级及以下常规燃煤 机组 以烟煤、褐煤、无烟煤等常规电煤为主体燃料且额定 功率低于 400MW 的发电机组 0.979 0.126 燃煤矸石、煤泥、水煤浆等 非常规燃煤机组(含燃煤循 环流化床机组) 以煤矸石、煤泥、水煤浆等非常规电煤为主体燃料 (完整履约年度内,非常规燃料热量年均占 比应超过 50%)的发电机组(含燃煤循环流化床机组) 1.146 0.126 燃气机组 以天然气为主体燃料(完整履约年度内,其他掺烧燃 料热量年均占比不超过 10%)的发电机组 0.392 0.059 资料 来源: 生态环境部 中信期货研究部 其次 , 将发电机组的配额分为 供电和供热 两个部分。 燃煤机组的供电配额 等 于机组供电量、机组所属类别的基准值、机组冷却方式的修正系数、机组供热量 修正系数与机组负荷系数修正系数 5个因子的乘积; 燃煤机组的 供热配额 等于 机 组供热量乘以所属类别机组的基准值。 燃煤机组的供电配额与供热配额之和即发 电机组的总配 额。 中信期货专题报告 |大宗商品( 碳交易 ) 6 / 12 类似地,燃气机组的供电配额 等于机组供电量 、 机组所属类别的基准值 与机 组供热量修正系数的乘积。 燃 气 机组的 供热配额 等于 机组供热量乘以所属类别机 组的基准值。燃气机组的供电配额与供热配额之和即燃气发电机组的总配额。 图表 4: 燃煤机组与燃气机组的配额计算方法一览 燃煤机组配额计算方法 燃气机组配额计算方法 指标说明 = + = + A 机组 CO2 配额总量,单位: tCO2 机组供电 CO2 配额量,单位: tCO2 机组供 热 CO2 配额量,单位: tCO2 = = 机组供电量,单位: MWh 机组所属类别的供电基准值,单位: tCO2/MWh 机组冷却方式修正系数,如果凝汽器的冷却方 式是水冷,则机组冷却方式修正系数为 1;如果凝 汽器的冷却方式是空冷,则机组冷却方式修正系数 为 1.05 机组供热量修正系数, 燃煤机组 供热量修正系 数 为 1-0.22供热比 ;燃气机组 供热量修正系数为 1-0.6供热比 机组负荷(出力)系数修正系数 (详见图表 5) = = 机组供热量,单位: GJ 机组所属类别的供热基准值,单位: tCO2/GJ 资料 来源: 生态环境部 中信期货研究部 图表 5: 常规燃煤纯凝发电机组负荷(出力)系数修正系数 统计期机组负荷(出力)系 修正系数 F 85% 1 80% F 85% 1+ 0.0014 ( 85 100) 75% F 80% 1.007 + 0.0016 ( 80 100) F 75% 1.015( 1620) 资料 来源: 生态环境部 中信期货研究部 注: F 为机组负荷出力系数,单位为 %。 (三) 暂未纳入配额管理的机组类别及判定标准 根据 2019-2020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 行业) 的规定, 对于纯生物质发电机组、特殊燃料发电机组、仅使用自产资源发 电机组、满足方案要求的掺烧发电机组以及其他特殊发电机组暂不纳入 2019- 2020 年配额管理 。图表 5列举了详细的判定标准,不难发现, 对于生物质发电企 业,垃圾焚烧发电企业以及废气、尾气等变废为宝 、 循环利用的特殊发电企业, 暂不会受到碳配额管理的影响。 中信期货专题报告 |大宗商品( 碳交易 ) 7 / 12 图表 6: 暂未纳入配额管理的机组判定标准 机组类别 判定标准 生物质发电机 组 1. 纯生物质发电机组(含垃圾、污泥焚烧发电机组) 掺烧发电机组 2.生物质掺烧化石燃料机组:完整履约年度内,掺烧化石燃料且生物质(含垃圾、 污泥)燃料热量年均占比高于 50%的发电机组(含垃圾、污泥焚烧发电机组) 3化石燃料掺烧生物质(含垃圾、污泥)机组:完整履约年度内,掺烧生物质(含垃 圾、污泥等)热量年均占比超过 10%且不高于 50%的化石燃料机组 4. 化石燃料掺烧自产二次能源机组:完整履约年度内,混烧自产二次能源热量年均占比 超过 10%的化石燃料燃烧发电机组 特殊燃料发电机组 5仅使用煤层气(煤矿瓦斯)、兰炭尾气、炭黑尾气、焦炉煤气(荒煤气)、高炉煤 气、转炉煤气、石油伴生气、油页岩、油砂、可燃冰等特殊化石燃料的发电机组 使用自产资源发电机 组 6.仅使用自产废气、尾气、煤气的发电机组 其他特殊发电 组 7燃煤锅炉改造形成的燃气机组(直接改为燃气轮机的情形除外) 8燃油机组、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发电( IGCC)机组、内燃机组 资料 来源: 生态环境部 中信期货研究部 (四)预先发放与多退少补 每个履约期初,碳配额会预先发放,待履约 期末根据 实际产出 核 定实际碳配 额,多退少补。 根据 2019-2020 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 方案(发电行业) 的规定, 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根据配额计算方法及预分配流 程, 按机组 2018 年度供电(热)量的 70%, 通过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 统向本行政区域内的重点排放单位预分配 2019-2020 年的配额。在完成 2019 和 2020 年度碳排放数据核查后,按机组 2019 和 2020 年实际供电(热)量对配 额进行最终核定。核定的最终配额量与预分配的配额量不一致的,以最终核定的 配额量为准,通过注登系统实行 多退少补。 三、基准线法更契合当前的发展实际 基准线法是一种 设 定相对量的方法,有助于实现部门内部优化资源配置、优 胜劣汰。 基准线法以行业内的较高水平作为行业基准,确定碳交易配额,其运行 机制大致如图表 7。 A与 B两家企业分别有不同的边际碳排放成本曲线 OMC、 ONC, OC为行业基准线, A公司低于基准水平, B公司高于基准水平。假定 A、 B的产量 均为 CD时, A企业的配额将高于实际碳排放,从而获得 OMC区域的配额盈余(灰 色面积),而 B 企业由于边际碳排放成本曲线高于基准水平,从而有 ONC 区域的 配额短缺(红色面积),在碳市场机制的安排下, A企业将出售多余的配额给 B企 业,随着碳价的上涨, B 企业将逐步退出,实现优胜劣汰,降低整个行业平均碳 排放水平。 我们认为 全国碳市场是一 种 和覆盖行业实际产出量相关联的灵活 机制 ,具有 很强的适用性 。具体原因如下: 中信期货专题报告 |大宗商品( 碳交易 ) 8 / 12 一是,符合经济的发展规律 。我国碳排放仍处于碳达峰前的上升阶段,较难 确定合适的总量目标,采用相对量作为基准,兼顾了经济发展需要。由于基准法 意味着每个企业并没有设定总量限制,即 产出越多,配额就越多,不仅可以优化 火电行业内部的资源配置,而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弹性,避免了配额总量控制 对于实体经济的冲击。 二是,减小 能源 转型成本。 一方面, 火电企业的投资周期长达 30年, 在未来 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是电力系统中的主力,因此在电力系统尚未出现根本性变化的 情况下,降低单位碳排放将成为减排的工作重心,此举可降低整个社会的能源转 型成本。 另一方面,碳减排成本随时间边际上升 ,在“双碳”战略实施之初,很 多领域的碳减排潜力较大,碳减排的成本较低,尤其当前尚未实现碳达峰 ,降低 单位碳排放更加经济,也契合实际。 图表 7: 基准法下企业之间的碳交易发生机制 资料 来源: 中信期货研究部 在 碳市场的 初始阶段, 全国碳市场是一个基于排放强度标准的市场 , 具备 碳 税和补贴 的双重 激励效果。碳市场 管控的企业碳排放量不仅包括现场产生的直接 碳排放量,也包括企业消费电力和热力引起的间接碳排放量。“十四五”期间,全 国碳市场建设力争实现对 8个重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全覆盖, 并 设定全国碳市 场配额总量和确定行业碳排放基准,“十五五”期间,进一步扩大全国碳市场行业 参与程度和覆盖企业数量,按“稳中有降”的原则,设定全国碳市场配额总量和 确定行业碳排放基准,逐步扩大配额有偿分配比例 (张希良等, 2021)。 四、碳交易对于发电企业的成本影响 (一)碳成本如何测算 基准线 边际 碳排放成本 曲线 B C 边际碳排放成本: g CO2/KWh 发电量: KWh 边际碳排放成本曲线 A O M N D 中信期货专题报告 |大宗商品( 碳交易 ) 9 / 12 发电行业被纳入碳市场将意味着,碳排放权 将作为生产要素影响发电企业的 成本曲线和收益曲线。碳交易对发电企业成本影响几何,是重要的课题。本部分 主要根据国家出台的基准线标准及碳价格,对发电企业的碳成本进行测算。 在未被纳入全国碳市场之前,发电企业的成本曲线为: = + + 其中, 、 、 分别是投资成本、运营成本和燃料成本。 被纳入全国碳市场之后,发电企业的成本曲线为: = + + + 其中, 表示二氧化碳的排放成本,等于履约额 与碳 配额 (免费 发放)之差再乘以碳价格 。 = ( ) (二)案例分析 我们根据相应基准线测算可知,对于效率高的发电企业而言,发电的碳排放 强度低于基准线,即碳配额在履约之后有盈余,碳成本 为负值,换言之,这些企 业可以通过出售多余的碳配额获得收益;反之,对于碳排放强度低于基准线的企 业,将需要在市场上购买额外的碳配额,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图表 8: 燃煤与燃气机组的排放强度与发电成本比较 机组分类 供电基准值 ( tCO2/MWh) 供电煤耗 ( tce/MWh) 折算系数 ( tCO2/tce) 碳排放强度 ( tCO2/MWh) 发电边际成本 (元 /MWh) 燃煤机组 A 超超临界 1000MW 0.877 0.28019 2.919 0.818 162 燃煤机组 B 亚临界 300MW 1.146 0.36277 2.798 1.015 239 燃煤机组 C 亚临界 300MW 0.979 0.34532 2.711 0.936 247 燃气机组 9F 级 475MW 0.392 0.22213 1.657 0.368 443 资料 来源: 碳市场与电力市场机制影响下发电机组成本分析与竞争力研究 中信期货研究部 注: 表中供电煤耗和发电边际成本来源于发电企业边际贡献监测报表;标煤碳 排放系数和供电碳 排放强度为根据第三方核查机构确认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补充数据表数据计算得到 。 如上图标 8中,四类机组代表不同类型的发电机组,机组 A是超超临界机 组,具有较低的供电耗煤和供电碳排放,碳排放强度为 0.818tCO2/MW,远低于 国家标准的 0.877 tCO2/MW。机组 B与机组 C同为亚临界 300MW机组,由于机组 C 的用煤品种较好,单位能耗和单位二氧化碳排放都更低,但边际发电成本也相 对更高;与国家基准线相比,二者均有更低的排放强度,同样说明这两个亚临 界机组的配额在履约后将有盈余。此外,燃气组的碳排放强度也要低于国家基 准线。 综上可知,对于超超临界、亚临界机组以及燃气机组的单位碳排放强度均 中信期货专题报告 |大宗商品( 碳交易 ) 10 / 12 低于基准线,充分地体现了 碳配额分配制度对燃气机组、百万级超超临界等大 容量、高参数、低排放机组的正向激励作用,避免“鞭打快牛” 。由此可见,相 对落后的小型机组则成为碳配额的主要购买方,整体的经营成本亦将提升。 图表 9: 基准线 所对应的供电煤耗和发电边际成本测算 机组分类 供电基准值 ( tCO2/MWh) 供电煤耗 ( tce/MWh) 折算系数 ( tCO2/tce) 发电边际成本 (元 /MWh) 燃煤矸石、煤泥、水煤浆等非常规 燃煤机组(含燃煤循环流化床机 组) 1.146 0.409 2.798 269 300MW 等级及以下常规燃煤机组 0.979 0.361 2.711 362 资料 来源: 中信期货研究部 我们根据基准线可倒推出相应的供电耗煤,燃煤矸石等的非常规机组供电耗 煤 0.409tce/MWh(即 409g标煤 /KWh), 300MW 等级及以下常规燃煤机组供电煤耗 0.361tce/MWh(即 361g 标煤 /KWh) ,相应的发电成本依照图表 8 中的发电机组 B 与 C同比例测算,两类机组的发电成本分别为 269元 /MWh和 362元 MWh。假设碳 价格为 50 元 /吨, 燃煤矸石等的非常规机组的供电煤耗每比基准高 10g 标准煤 /KWh,每 MWh 的成本就增加 0.5 元,成本提高 0.52%;相应的 300MW 等级及以下 常规燃煤机组的供电煤耗每 比基准线高 10g标准煤 /KWh,成本提高 0.37%。 显然,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纳入碳交易对于 相对落后的 中小机组 的 成本影响 十分 有限。 客观而言,当前处于全国碳市场建设初期,考虑到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煤电 在电力系统中仍占据主导地位,配额分配给予了中小型发电机组一定的生存空间, 未来随着碳市场配额的收紧,相对落后的小型机组将会被逐渐淘汰。 (三)引入拍卖机制将显著提升供电成本 现行的全国碳市场 采用碳配额 100%免费发放的方案,在市场建设初期,可以 减少企业的减排成本,也有利于减小推行的阻力。如前所述,当前的碳配额分配 方案对于发电企业成本的影响甚微。按照碳市场的建设方案以及国外碳市场的发 展经验,未来当时机成熟,配额中的一定比例将会采用有偿的形式拍卖。 中信期货专题报告 |大宗商品( 碳交易 ) 11 / 12 图表 10: 不同碳配额拍卖比例和碳价格对发电成本的影响 资料 来源:中信期货研究部 注:以 燃煤矸石等 为燃料 的非常规机组 的基准参数测算。 我们以 燃煤矸石等为燃料的非常规机组的基准参数测算 ,单位发电成本为 269 元 /MWh,假定碳价格 为 50元 /吨,拍卖比例为 5%,发电成本将提升 0.7%,当 拍卖比例提升至 100%时,发电成本将提升 35.8%。图 10 显示了 50 元 /吨、 70 元 /吨、 100元 /吨和 150元 /吨四种不同碳价格的情形下,不同拍卖比例对该类型发 电机组的成本影响。当碳配额采用完全有偿拍卖,且碳价格在 50 元 /吨 -150 元 / 吨的情形下,发电机组的发电成本将提 升 15.7%-35.8%,这将对发电企业的经营 产生严重的影响。其他类型机组与之类似,随着未来拍卖机制的引入也将导致发 电成本明显上升。 未来随着碳减排强度的增强,碳配额 随之 收紧,碳成本 将成为 影响发电企业效益的重要变量 。 15.7% 20.6% 27.1% 35.8% 0.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 40.0% 5%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50元 /吨 70元 /吨 100元 /吨 150元 /吨 中信期货专题报告 |大宗商品( 碳交易 ) 12 / 12 免责声明 除非另有说明,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拥有本报告的版权和 /或其他相关知识产权。未经中信期 货有限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转载、引用、刊登、发表、 发行、修改、翻译此报告的全部或部分材料、内容。除非另有说明, 本报告中使用的所有商 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所有或经合法授权被许可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 标记。未经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或商标所有权人的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使用该商标、 服务标记及标记。 如果在任何国家或地区管辖范围内,本 报告内容或其适用与任何政府机构、监管机构、自 律组织或者清算机构的法律、规则或规定内容相抵触,或者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未被授权在当地 提供这种信息或服务,那么本报告的内容并不意图提供给这些地区的个人或组织,任何个人或 组织也不得在当地查看或使用本报告。本报告所载的内容并非适用于所有国家或地区或者适用 于所有人。 此报告所载的全部内容仅作参考之用。此报告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且中信 期货有限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此报告而视其为客户。 尽管本报告中所包含的信息是我们于发布之时从我们认为可靠的渠道获得,但中信 期货有 限公司对于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以及完整性不作任何 明确或隐含的保证。因此任何人不得对本报告所载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时效性及完整性产生任何依赖,且中信期货有限公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及所载材料而造成的损 失承担任 何责任。本报告不应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仅反映编写人的不同设想、见解及 分析方法。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中信期货有限公司或任何其附属或联营公司的立场。 此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阁下。我们建议阁下如有任何疑问应咨询独立投资 顾问。此报 告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建议,且不担保任何投资及策略适合阁下。 此报告并不构成中信期货有限公司给予阁下的任何私人咨询建议。 中信期货有限公司 深圳总部 地址:深圳市福田区中心三路 8 号卓越时代广场(二期)北座 13 层 1301-1305、 14 层 邮编: 518048 电话: 400-990-88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