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龙卷风!一夜间,新一轮“大萧条”要来了吗?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人大重阳)成立于 2013 年 1 月 19 日,是重阳投资董事 长裘国根先生向母校捐赠并设立教育基金运营的主要资助项目。 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人大重阳聘请了全球数十位前政要、银行家、知名学者为高级 研究员,旨在关注现实、建言国家、服务人民。目前,人大重阳下设 7 个部门、运营管理 4 个中心 ( 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中俄人文交流研 究中心 )。近年来,人大重阳在金融发展、全球治理、大国关系、宏观政策等研究领域在国 内外均具有较高认可度。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 66 期 3 龙卷风!一夜间,新一轮“大萧条”要来了吗?龙卷风!一夜间,新一轮“大萧条”要来了吗? 龙卷风!一夜间,新一轮“大萧条”要来了吗? 编者按 如最近两周人大重阳君推荐严防新一轮全球经济危机“灰犀牛”、全球化休克, 中国应提前布局等文章所预测,全球金融市场越来越动荡。过去24小时,又是一轮“跌” 潮。人们不禁问,新一轮全球“大萧条”来了吗?本期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 球资本市场研究”课题组在暴跌、暴跌、暴跌、暴跌、暴跌、警报!前方“黑洞”! 世界经济陷入“迷航”两篇研究报告之后,再次紧急为您剖析全球金融市场“龙卷风” 的究竟。 4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 66 期 龙卷风!一夜间,新一轮“大萧条”要来了吗? 北京时间 3 月 9 日凌晨,全球金融市 场来了一轮“跌倒”浪潮,以开盘即暴跌 30% 的原油市场为代表,从股指期货到大 宗商品,总之,一切能跌的全都在暴跌到 “跌倒”,天文量级的财富像被“龙卷风” 吸走了,数据图表像是灾难现场。一个问 题不得不回答:新一轮“大萧条”要来了 吗? 一、全球金融市场“龙卷风”来袭 发端于沙特阿拉伯的原油降价增产 “组合拳”,使国际原油价格暴跌 30%, 主要大宗产品价格血流成河,主要国家的 股票指数也被打得鼻青脸肿,展开史诗级 的跳水大赛。 纽交所轻质低硫原油期货 数据来源:bloomberg,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 究院整理 纽交所 WTI 的近期原油期货价格已经 低于30美元一桶,创海湾战争以来最大 跌幅。同样为能源重要的天然气,其期货 价格也出现了相当程度的下跌。 纽交所天然气期货 数据来源:bloomberg,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 究院整理 能源市场的压力也给农作物商品的价 格带来影响。由于经济作物玉米能被用来 制造乙醇,其与能源市场的发展也息息相 关。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玉 米期货价格也出现了下跌。 玉米期货 数据来源:bloomberg,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 究院整理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中国的 疫情得到良好控制,疫情周期已经过去, 生产周期正在逐步恢复。根据 2 月份地方 债规模和速度来看,基建行业将得到发展。 因此,与中国基建密切相关的铁矿矿石期 货价格近期处在波动上行的状态。这是由 于钢铁需求和生产出现了短期错配的原因 所致。随着世界工厂中国经济逐步恢复, 预计后期矿价难以上涨,将呈回落走势。 铁矿石期货合约价格 数据来源:bloomberg,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 究院整理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 66 期 5 龙卷风!一夜间,新一轮“大萧条”要来了吗?龙卷风!一夜间,新一轮“大萧条”要来了吗? 目前,对于全球经济危机出现仍然是 最为担忧的方面。全球资金避险情绪一直 没有消退。股市的大幅度下跌也是由于资 金撤离所致。恐慌指数VIX仍然处于高位, 但是可以看出,有所下降。 资料来自英为财经 资金的快速涌入,使得美国国债收益 率出现了历史新低。根据数据显示,美国 十年期国债年收益率首次达到 0.5%。这也 是由于市场已经逐步消化吸收了由美联储 释放的降息信号。当然,最大的冲击仍在 于美国疫情的蔓延,CD 释放出公共卫生 管理的负面消息不停的冲击市场的信心。 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 数据来源:bloomberg,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 究院整理 黄金也是世界投资者常用的避险资 产,黄金价格也被推高,曾一度达到一 盎司170美元的价格。目前处在每盎司 1680 美元的水平。当然,我们也不能忽略 此前金价的一波快速下跌。这也是投资者 在减少对黄金的敞口。当然,其目的也不 止于弥补保证金的需要。总的来说,黄金 仍然是稳健的避险资产。 黄金价格 数据来源:bloomberg,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 究院整理 二、疫情冲击全球,考验市场承压能力 此次原油大降价确实给当前因为疫情 扩散而已经低迷的资本市场又重重一击, 证券、大宗商品等价格大跌,短期之内全 球证券市场会迎来较大幅度调整恐怕是大 概率事件。自 2 月下旬以来,主要的西方 发达国家股市都经历了一波快速下跌过 程。美联储紧急降息虽然释放了更多的流 动性,但是却也引发了投资者的信息混乱, 带来的稳定效果十分有限。目前,美国标 普 50 期权隐含波动率处于和恐慌指数均 处于高位,进一步加剧了其大幅下跌的可 能,加大全球金融合作和政策协调已经迫 在眉睫。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G20(二十 国集团)开始走向全球治理的舞台并发挥 了巨大作用,全球金融治理与合作已经大 大加强。因此,稳定市场为首要任务的西 方国家来说,唯有各国通力合作,才有可 能化解本次沙特石油大降价对资本市场所 带来的冲击。 虽然中国的疫情防控已经觉得了阶段 性的胜利,但是全球蔓延势头还没有减弱, 6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 66 期 龙卷风!一夜间,新一轮“大萧条”要来了吗? 大宗商品需求减少势必带来价格下跌和财 政收入减少,同时,各国开始控制医疗防 护物资的出口,物资的短缺也会增加疫情 防控的难度,甚至会引发社会的混乱。因 此,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恶化 趋势会不可避免,甚至不排除会发生经济 危机的可能。 虽然疫情最先在中国爆发,但是对东 亚国家的影响有可能是最轻的。中日韩以 及东南亚国家的经济中,第二产业相对发 达,虽然对外贸易受到影响,但是区域内 的经济合作越来越紧密,根据最新的数据 统计,今年前两个月东盟成为我国的最大 贸易伙伴。同时政府对于疫情更加重视, 韩国感染人数的增长势头也有所减弱。相 对于北美和欧洲,东亚作为最有活力的经 济区域,高、中、低产业链都更加完整, 疫情可能会让一些国家经济休克的同时, 却会促进本区域内经济的融合,吸引更多 国际资本进入。 中国对于德国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可 能对德国供应链造成冲击,其他出口市场 由于新冠疫情的打击,将对欧洲区域经济 增长造成致命的打击。 三、短期内,世界经济不可能回到疫情前 随着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范围的扩 散,投资者担心疫情所带来的影响,国际 多数资本市场股价暴涨暴跌、国际油价恐 慌性暴跌,系列波动将极大可能影响某些 类型的退休金计划与个人储蓄账户,进而 影响人们的生活福祉。 就影响的深度而言,疫情危机对实体 经济的影响尚未到底。可以看到一些连动 性的反应还会继续,例如在美国股暴涨暴 跌的情况下,关于美国经济进入全面衰退 吸引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经济合作与发展 组织最近警告,新冠疫情或影响全球经济 今年出现209年以来最慢的增速。目前 种种迹象已明,在叠加世界经济增长乏力 和疫情的严重冲击背景下,世界经济增长 放缓几成定局,国际社会需要携手合作应 对可能出现的负增长。 第一,从贸易结构上看,疫情将冲击 全球供应链、国际贸易的产品和地理结构, 特别是地理结构可能会发生一些中长期影 响。股市大幅波动势必影响欧美市场需求, 原本依赖出口的国家不得不削减出口转向 主动调整扩大内需,这使得区域内贸易的 规模、范围都会在后疫情时代进一步扩大。 区域内贸易的加强将进一步推动区域金融 货币合作。 第二,从资本流动层面看,疫情当下, 人们不再走动,不再购物,不再旅行,人 们减少花费,就会储蓄。韩国、中国等是 区域内的储蓄大国,也是世界储蓄大国。 高储蓄国家通过资本的流出,流到欧美等 发达金融体系中,再回流本国,各国金融 体系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金融中介角色。 疫情冲击欧美等金融体系,使得原本通过 欧美金融体系来完成投资转化的国际资本 流动势必减弱,中国等国家已有金融中心 的地位会相对提高,债券市场会进一步发 展,这是疫情带来的新契机。 中国应该利用新契机,借助G20、“一 带一路”金融合作等国际平台,积极推进 人民币国际化、沪伦通、沪港通、“一带 一路”通等国际金融货币合作新渠道。 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宣布,新冠病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 66 期 7 龙卷风!一夜间,新一轮“大萧条”要来了吗?龙卷风!一夜间,新一轮“大萧条”要来了吗? 毒肺炎疫情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 件。应对这样一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需 要全人类的集体智慧和协作,这不仅仅是 为了股市的虚假繁荣,更是构建人类美好 生活、健康和长期繁荣所面临的共同课题。 疫情无国界,人类需要携手合作;在疫情 危机面前,人类更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 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8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第 66 期 龙卷风!一夜间,新一轮“大萧条”要来了吗? 课题组组长: 王 文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 本文执笔人: 贾晋京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院长 卞永祖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产业研究部副主任 曹明弟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杨凡欣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陈治衡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刘 典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全球资本市场研究” 课题组 龙卷风!一夜间,新一轮“大萧条”要来了吗? 人大重阳研究报告 第 1 期 走向核心国家中国大金融战略与发展路径 第 2 期 大金融理论背景下的金融统合监管报告 第 3 期 人民币国际化动态与展望 第 4 期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愿景与路径(中英文) 第 5 期 重塑全球金融治理:G20 面临的挑战及应对在“大金融与综合增长的世界: 第二届 G20 智库论坛”发布的研究报告(中英文) 第 6 期 设立战略新兴产业板的探讨和政策建议 第 7 期 A Summit of Significant, Selective Success: Prospects for the Brisbane G20 第 8 期 2016 年 G20 峰会筹备风险评估报告 第 9 期 “一带一路”国际贸易支点城市研究报告(中英文) 第 10 期 为增长而合作:构建全球经济协调体系在 G20 智库论坛 (2015) 发布的研 究报告(中英文) 第 11 期 中国金融改革与中小企业发展:以创业创新激发增长潜力 第 12 期 经济金融化与均衡杠杆率:美国经验与中国启示 第 13 期 保障大众民生:行动前瞻 第 14 期 绿色金融理论、技术研究与实践进展及前景分析 第 15 期 坚持规划引领 有序务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三周年进展报告(中英文) 第 16 期 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标准定义 第 17 期 促进互联互通 共建贸易繁荣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国际论坛(2016) 上发布的报告(中英文) 第 18 期 全球治理新格局2016 年 G20 总结及 2017 年展望(中英文) 第 19 期 中巴经济走廊实地调研报告 第 20 期 大相变:世界变局与中国应策 第 21 期 2016 年版ICC/ESOMAR 市场、观点、社会调查和数据分析国际准则 第 22 期 特朗普财产评估报告(中英文) 第 23 期 “造血”金融 :“一带一路”升级非洲发展方式 第 24 期 穿越喜马拉雅中尼铁路可行性与中尼共建“一带一路”调研报告(中英文) 第 25 期 重塑欧亚空间:来自中国、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智库的共同观点(中英文) 第 26 期 “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与中东欧合作:机遇与挑战 第 27 期 特朗普内阁财富与政治政策走向 第 28 期 美国对接“一带一路”:案例研究与行动指南(中英文) 第 29 期 大数据时代的智慧城市治理深圳市宝安区智慧城市治理研究报告 第 30 期 中国相变期:“高架路式”转型升级 2012-2017 第 31 期 特朗普政府的能源与气候政策及其影响:中国的历史机遇 第 32 期 柬埔寨:“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样板关于深化中柬合作的实地调研报告 第 33 期 大接替:国际金融危机 10 周年来的世界经济动能转换 第 34 期 特朗普政府决策小圈子的财富背景与决策特征 第 35 期 “一带一路”的战略地图 第 36 期 去欧洲,向北走: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支点港口研究(中英文) 第 37 期 构建一带一路学:全球丝路学派的理论溯源与时代呼唤 第 38 期 新时代中国的南极战略基于实地调研的考察与思考(中英文) 第 39 期 中国的金融战略:历史经验、理论指引与未来布局 第 40 期 培育中俄复兴增量两国智库关于中俄经济金融合作的共同研究(中英文) 第 41 期 “一带一路”五周年:政策视角下的回顾与展望 第 42 期 走向成年,行以致远中非合作论坛(FOCAC)十八年进展与前瞻(中英文) 第 43 期 “对冲”与“楔子”美国“印太”战略的逻辑与中国应对之策 第 44 期 区块链十周年:发展现状、趋势与监管政策研究 第 45 期 WTO 的优等生中国履行 WTO 承诺评估报告(中英文) 第 46 期 共享繁荣仍是可能:中美经贸关系全景报告(中英文) 第 47 期 巴塞尔协议改革、风险管理挑战和中国应对策略 第 48 期 新型智库、科学决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第 49 期 中国购买力大崛起:改革开放 40 年来的进口侧结构性升级(中英文) 第 50 期 中国购买力大布局:“一带一路”与全球市场转型(中英文) 第 51 期 中国购买力大塑造:中国进口侧改革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英文) 第 52 期 我国人均 GDP 排名变动情况及人均 GDP 预测 第 53 期 树立“金融强国”意识,完善“一带一路”金融服务 第 54 期 数字丝绸之路进展、挑战与实践方案 第 55 期 培养全球栋梁之才:来华留学事业 70 年进展、潜力与建议 第 56 期 G20 机制 20 年: 演进、困境与中国应对 第 57 期 为世界创造价值:大变局时代的中国经贸升级之路(中英文) 第 58 期 全球大变局下的华商历史、现状与未来(中英文) 第 59 期 “一带一路学”:现实迫切与理论必要 第 60 期 偷师中国 ?:近年俄罗斯对华认知心态的新变化及其前景展望 第 61 期 扬帆向南: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机遇与挑战 第 62 期 新时代的战略大对接:中俄“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对接的现状、 问题及思考(中俄文) 第 63 期 智库建设的新长征路 中国特色新型智库七年评估及传播、绩效研究报告 在中国智库国际影响力论坛(2019)开幕式发布的主题研究报告 第 64 期 警报!前方“黑洞”!世界经济陷入“迷航”! 第 65 期 暴跌!暴跌!暴跌!暴跌!暴跌! 第 66 期 龙卷风!一夜间,新一轮“大萧条”要来了吗? 人大重阳国际惯例研究系列报告 人大重阳国际惯例研究系列报告之一:“走出去”:国际商务反腐败规则研究 人大重阳国际惯例研究系列报告之二:供应链金融技术的标准定义 人大重阳国际惯例研究系列报告之三:2016 年版ICC/ESOMAR 市场、观点、社会 调查和数据分析国际准则 人大重阳“中国财税研究报告” 第 1 期 中国财政可持续性研究建立结构性财政平衡 第 2 期 建立现代增值税制“营改增”改革效果评价报告 第 3 期 改善电商征管环境 构建良性竞争的电子商务税制 第 4 期 缩小政府预算偏离 打牢国家治理的财政基础 第 5 期 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发挥财政作用促进退耕还林工程持续发展 第 6 期 中国 2017 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报告 第 7 期 中国各地区财政发展指数 2018 年报告 第 8 期 中国企业税收负担报告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测算 人大重阳“全球治理系列研究报告” 第 1 期 全球治理的十字路口:2017 年 G20 研究报告 第 2 期 再全球化:“共商共建共享”理念下的全球治理中国与全球治理年度 报告(2017) 第 3 期 乘风破浪 行稳致远:上海合作组织十七年进展评估(中英文) 第 4 期 “一带一路”与上海合作组织:关联、实践与走向 人大重阳“生态金融”系列研究报告 第 1 期 关于构建我国绿色金融体系的建议 第 2 期 中国绿色公共采购:效益量化 第 3 期 如何在中国发行绿色债券 第 4 期 绿色公共采购如何推动中国可持续发展 第 5 期 绿色金融理论、技术研究与实践进展及前景分析 第 6 期 2016 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 第 7 期“一带一路”与全球绿色基础设施投资的未来 第 8 期 绿色金融中国标准的建设及其国际化路径 第 9 期 全球旗手:中国绿色金融发展评估 第 10 期 金融助力绿色“一带一路”:进展、评估与展望 第 11 期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对外投资的绿色化进程:进展与建言 第 12 期 “一带一路”绿色投资标尺和绿色成本效益核算 人大重阳“中美人文交流系列报告” 第 1 期 为大国合作筑牢“地基”:中美人文交流四十年的历程、经验与前景 第 2 期 基于博弈视角的中美国家实力消长评估报告 第 3 期 为“一带一路”倡议导航 人大重阳“防疫情、抓经济”系列报告 第 1 期 防疫情、促经济,两手抓两手硬的八点政策建议,2020 年 2 月 7 日 第 2 期 降低疫情对经济冲击的九条务实提醒 第 3 期 疫情拐点,高度警惕地方“乱作为”风气蔓延 第 4 期 疫情影响世界的评估报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