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深度报告(十一):充电与换电:协同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续航.pdf

返回 相关 举报
碳中和深度报告(十一):充电与换电:协同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续航.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碳中和深度报告(十一):充电与换电:协同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续航.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碳中和深度报告(十一):充电与换电:协同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续航.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碳中和深度报告(十一):充电与换电:协同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续航.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碳中和深度报告(十一):充电与换电:协同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续航.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亲,该文档总共5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1 年 8 月 9 日 行业研究 充电与换电:协同发展为新能源汽车续航 碳中和深度报告(十一) 碳中和 背景 下, 新能源车迎来快速发展,配套的 充 换 电行业的成长性不可忽视 。 我国 新能源汽车快 速发展,预计 2025 年渗透率将达 20%+。 快速增长的新能源 汽车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充电桩,加上国家相关补贴政策不断出台,充电桩行业进 入发展快车道。但小区家用充电建设仍有诸多掣肘,随着相关安装建设政策的出 台,未 来有望逐步破解家充难题。除充电外,换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020 年, 政策重新开始青睐换电模式,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 ,未来发展空间 巨大。新能源汽车作为移动储能终端,充换电模式下的 V2G 市场也不可忽视。 充电 设备及运营服务未来 5 年 CAGR 均约 40%,充电运营商行业集中度高。 充 电桩行业产业链上游为设备端,中游为运营端,下游为用户端。我国运营端格局 相对集中, 2020 年 CR3 占比约为 70%,能够扩大自身体量,维持相对较好的利 用 率 的企业将迎来较好发展。设备端格局相对分散, 2020 年 CR3 约为 38%, 竞 争比较激 烈,市场会向有技术、有资源、有资金实力的企业集中 ,此外,快充站 IGBT 卡脖子问题也需要进一步解决。截至 2020 年 年底 ,全国公共充电桩和私 人充电桩总计保有量为 168.1 万台。 我们预计, 2021-2025 年,充电桩设备增量 将从 88万台增长到 271万 台 ,对应市场 规模 从 113亿元 增长到 449亿元, CAGR-5 为 42.5%; 每年 充电服务量从 542 亿度增长 到 1904 亿度 ,对应市场 规模从 650 亿元增长到 2285 亿元, CAGR-5 为 39.6%。 提高利用率、提高充电收入以及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功率,能够改善充电桩盈利。 我 国 充电 桩 项目投资回收期长,利用率低。根据 我们 测算,公交车充电桩项目内 部收益率为 5.71%; 60kW 直流桩和 7kW 交流桩的盈亏平衡点时的充电利用率, 分别需要 8.29%和 8.12%,而 2020 年我国交流公共充电桩利用率仅为 1.95%。 尚未达到盈亏平衡,如何提高利用率、提高充电收入,以及降低投资成本提高功 率是目前改善盈利的关键。 2021 年 5 月 20 日,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 联合发布 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将 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 放在首要位置,未来地产、物业与充电桩 运营企 业共建 将成为趋势。 换电行业未来市场空间巨大,运营车辆及短倒重卡将成为重要应用场景,绑定运 营商的设备公司优先受益。 换电模式下游使用场景集中,主要集中在出租车、网 约车、重卡; 2021 年 3 月,全国投运换电站总体规模尚小,仅为 613 座,我们 预计, 到 2025 年, 我国换电站需求达 6678 座,涉及总投资共 200 亿元, 电动 汽车换电补能总需求将达 249 亿千瓦时,换电服务市场规模 共 421 亿元, 目前, 车辆匹配的前提下,单一换电站的利用率达到 60%到 80%才能实现盈亏平衡 , 也说明了应用场景具有限制性。 投资建议: 受益于新能 源车的 快速发 展,带动配套充电桩行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 而换电模式能够有效保障电动车的续航。二者市场空间巨大, 建议关注 , 充电桩 企业:特锐德、星云股份、中恒电气、盛弘股份、 思源电气 、 国电南瑞;换电企 业:山东威达、协鑫能科、国电南瑞、奥动新能源 (未上市) 。 风险分析: 家用充电桩建设, IGBT 卡脖子问题及快充站建设,充电桩、换电站 利用率及盈利不及预期 。 电力设备新能源 买入(维持) 环保 买入(维持) 作者 分析师:殷中枢 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18040004 010-58452063 分析师:郝骞 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20050001 021-52523827 分析师:黄帅斌 执业证书编号: S0930520080005 021-52523828 联系人: 陈无忌 021-52523693 联系人:和霖 021-52523853 行业与沪深 300 指数对比图 -3 0 % 0% 30% 60% 90% 300 资料来源: Wind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 投资聚焦 碳中和背景下,新能源车迎来快速发展,配套的充换电行业的成长性不可忽视。 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预计 2025 年渗透率将达 20%+。快速增长的新能源 汽车需要与之相配套的充电桩,加上国家相关补贴政策不断出台,充电桩行业进 入发展快车道。 除充电外,换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2020 年,政策重新开始青 睐换电模式,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出台相关政策, 换电模式下游使用场景明确, 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我们的创新之处 ( 1)详细测算了 充电行 业的上 、中游的市场空间。 ( 2)将利用率、电价差及各项成本等纳入考虑要素,对不同场景的充电桩进行 了盈利测算。 ( 3)详细测算了换电行业下游的市场空间。 ( 4)构建了换电模式下的经济模型,进行了相应的经济测算。 股价上涨的催化因素 ( 1)政策、补贴大力扶持,相关支持充换电行业发展的地方政策持续出台。 ( 2)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超预期,充换电利用率提升超预期。 ( 3)充、换设施建设 进度以及 相应 成本下降超预期 。 投资观点 受益于新能源车的快速发展,带动配套充电桩行业的发展进入快车道,而换电模 式能够有效保障 电动车 的续航 。二者市场空间巨大, 建议关注 , 充电桩企业:特 锐德、星云股份、中恒电气、盛弘股份、 思源电气 、 国电南瑞;换电企业:山东 威达、协鑫能科、国电南瑞、奥动新能源 (未上市)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 目 录 充电篇 . 4 1、 碳中和下,充电行业的成长性不可忽视 . 4 1.1、 借新能源汽车东风,充电桩行业进入快车道 . 4 1.2、 设备及运营服务未来 5 年 CAGR 均约 40% . 9 1.3、 产业链:设备商格局分散,运营商相对集中 . 12 2、 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及 V2G 技术应用 . 23 2.1、 不同场景盈利测算,利用率及电价差是核心 . 23 2.2、 新基建赋予充电桩以数字化、智 慧化概 念 . 26 2.3、 V2G:充电桩是连接电网与移动储能枢纽 . 29 换电篇 . 32 3、 车电分离,换电模式完善充电场景 . 32 3.1、 政策强力支持换电模式,前景明朗 . 32 3.2、 更多产业链企业快速入局换电领域 . 35 3.3、 换电模式适用场景集中,发展空间大 . 39 4、 换电产业链全梳理及经济性测算 . 45 4.1、 电池资产银行是换电模式全产业链特有环节 . 45 4.2、 降低购车成本,利用率仍是换电经济性核 心 . 50 4.3、 需明确电池标准化,多企业构建电网、电池闭环 . 53 5、 投资建议 . 56 6、 风险分析 . 57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 充电篇 1、 碳中和下,充电行业的成长性不可忽视 1.1、 借新能源汽车东风,充电桩行业进入快车道 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2025 年渗透率将达 20%+。 据中汽协统计, 2020 年我国 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136.6 万辆和 136.7 万辆,同比增长 7.5%和 10.9%; 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 110.5 万辆和 111.5 万辆,同比增长 5.4%和 11.6%。 根据 2020 年 11 月 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年) , 2025 年 新能源汽车 销量占比达汽车 销量 的 20%,我们认为,在碳达 峰、碳 中和背 景 下,全球电动化趋势 已 势不可挡,我国新能源汽车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实现并 超过 2025 年的目标是值得期待的。 图 1:新能源汽车近 8 年的销量及变动 图 2:新能源汽车和纯电动汽车近 5 年保有量 资料来源:中汽协,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资料来源:中汽协,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2015 年 9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 意见,第一次明确了充电桩行业的政策方向。 同 年 10 月 的电动汽车充电基 础设施发展指南( 2015-2020)提出, 为 满足 500 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至 2020 年将建成 480 万个充电桩, 其中 50 万个 分散式公共充电桩, 430 万个 私人充电桩。此后几年,关于充电桩的建设布局 有多项政策出台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5-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 表 1:充电桩产业行业规划政策 时间 发布主体 文件名称 /事件 核心内容 2015 年 10 月 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和 住建部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指南 ( 2015-2020) 到 2020 年将建成 480 万个充电桩,其中分散式公共充电桩 50 万个,私人充电桩 430 万个,以满足500 万辆电动车的充电需求。 2016 年 3 月 国家能源局 2016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2016 年计划建设充电站 2000 多座、分散式公共充电桩 10 万个,私人专用充电桩 86 万个,充电设施总投资 300 亿元。 2017 年 2 月 国家能源局 2017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积极推进充电桩建设,年内计划建成充电桩 90 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 10 万个,私人充电桩 80 万个。 2017 年 5 月 国家认监委 国家认监委关于调整汽车产品强制 性认证依据 标准的 公告 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建设,保障充电需求,建成与使用规模相适应、满足新能源汽车运行需要的 充电设施及服务体系。充电接口与新能源汽车数量比例不低于 1:1。 2018 年 3 月 国家能源局 2018 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 积极推进充电桩建设,年内计划建成充电桩 60 万个。其中公共充电桩 10 万个,私人充电桩 50 万个。 2018 年 7 月 上海市人民政府 上海市清洁空气行动计划 ( 2018-2022 年) 2020 年底前,建成区公交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加快充电桩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到 2020 年,电动汽车充 电设施 服务半 径中心城区小于 1 公里,外环以外区域小于 2 公里。 2018 年 8 月 河北省人民政府 河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 案 到 2020 年,全省累计推广应用各类新能源汽车 30 万辆(标准车),建设充电站 1970 座、充电桩 65625个。 2019 年 7 月 广州市发改委 广州市两会 进一步扩大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和容量,力争 2019 年广州市充电桩保有量超过 5 万个,建成使用的换电站超过 26 座。 2019 年 9 月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济南市推进运输结构调整工作实施 方案 将公共充电桩建设纳入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 范围, 加大用 地、资金等支持力度,在货流密集区规划建设充电站(桩)。到 2020 年,建成公用及专用充电站 150 座、充电桩 10000 个。 2019 年 9 月 山东省能源局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全省电动汽车充 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实施意 见 2022 年底前,全省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 10 万个以上,基本建成“车桩相随、布局合理、智能高 效、保障有力”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公共停车场配建的充电基础设施, 2022 年年底前占车位比例 不低于 15%。 2019 年 10 月 南宁市发改委 南宁市加快建设电动汽车充电基础 设施三年行动计划 2019 年年底计划建设完成 38 个充电站 4000 个充电桩,计划至 2021 年,累计建设充电桩 17998 个。 2019 年 10 月 遂宁市发改委 遂宁市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发展建 设规划 预计到 2030 年,我市规划布局建设电动汽车充换电站 1345 座、充电桩 52435 台,覆盖全市 96 个 乡镇、 127 个加油站、 8 个高速服务区、 20 个旅游景区、 210 个机关事业单位和 114 个大型小区及 商场,充分保障全市电动汽车的充换电需求。 2019 年 11 月 国家电网子公司 国网广汇在上海揭牌 将于 2020 年完成 43 万个充电桩布局,并 将与恒 大、万 科等地产商合作,推进社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 2020 年 3 月 国家电网 2020 年重点工作任务 根据工作任务,要求大力拓展专用车充电市场,积极推广智能有序充电,车联网平台接入充电桩 100万个,覆盖 80%以上市场和用户。 2020 年 9 月 广东省 工业和信息化厅 广东省发展汽车战略性支柱产业集 群行动计划( 20212025 年) 到 2025 年,汽车产量超过 430 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超过 60 万辆,新能源汽车公用充电桩超过 15万个。 2021 年 1 月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上海市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 展第十 四 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 要 上海将加快布设新型充电基础设施和智能电网设施,到 2025 年新建 20 万个充电桩、 45 个出租车充 电示范站,推进坚强智能电网、加氢站、智慧燃气体系建设。 2021 年 1 月 昆明市人民政府 昆明市 2021 年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2021 年昆明市将新建各类充电桩 7.8 万个,并明确要求各县(市)区细化工作方案,确保年内每个乡镇建成一座充电站,加速构建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升新能源汽车应用水平。 2021 年 2 月 湖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 基础设 施建设 的实施意见 到 2025 年底,全省充电设施保有量达到 40 万个以上,保障全省电动汽车出行和省外过境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2021 年 2 月 海南省人民政府 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推广 2021 年行动计划 制定全省 2021 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工作计划,全省新建充电桩 10000 个,确保 2021 年底纯电动汽车与充电桩总体比例保持在 2.5:1 以下。 2021 年 2 月 天津市人民政府 天津市 2021 年 20 项民心工程 建设公共充电设施。增建新能源机动车充电设施,在居民小区建设公共充电桩 2000 台。 2021 年 3 月 洛阳市人民政府 洛阳市城市建设提质工程三年行动 方案 加快停车设施和充电桩建设,在符合条件的中心城市区公共停车场建设新能源车辆充电桩 2200 个。 2021 年 3 月 西安市人民政府 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 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 要 “十四五”期间,全市预计新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15000 个,重点推进秦汉新城新能源汽车充电桩 生产应用基地和空港新城新能源充电桩项目。 2021 年 4 月 深圳市发改委 深圳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方 案( 2021-2025 年) 至 2025 年,全市新能源汽 车保有 量达到 100 万辆左右,累计建成公共和专用网络快速充电桩 4.3 万 个左右,基础网络慢速充电桩 79 万个左右,规范化、常态化新能源汽车管理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功 能完备、布局合理、运行稳定、智慧安全的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基本建成。 2021 年 4 月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行动 计划( 20212023 年) 重点推进居民区个人智能充电桩和公共机构、企业、产业园区、景区停车场公共充电桩建设,新建公 共充换电站 600 座、公共充电桩 2 万个、个人充电桩 5 万个。 2021 年 4 月 浙江省发改委 浙 江省新 能源汽 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到 2025 年,建成综合供能服务站 800 座以上、公共领域充电桩 8 万个以上(其中智能公用充电桩 5万个以上)、自用充电桩 35 万个以上。 2021 年 5 月 陕西省发改委 陕西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十 四五”发展规划 “十四五”期间共建设各类充电桩 35.54 万根,其中共建设充换电站 2691 座(含充电桩 5.87 万根、换电站 20 座)、个人及单位自用充电桩 29.45 万根、乡村公用充电桩 0.22 万根。 资料来源:相关政府网站,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2016 年 1 月,财政部、科技部、 国家发 改委和 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 关于 “ 十 三五 ” 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奖励政策及加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通知。 2019 年 3 月,四部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 知,规定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购置补贴,转为支持充电基础设施建 设和运营。 在地方政府层面 ,我国大部分省市 均已出台充电桩产业财政补贴政策。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6-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 表 2:充电桩产业财政补贴政策 时间 发布主体 文件名称 核心内容 2016 年 5 月 上海市发改委等七部门 上海市鼓励电动汽车充换电设 施发展 扶持办 法 对专用、公用充换电设备,给予 30%的财政资金补贴;对专用、公用充换电设施,给予运营度电补贴(公交环卫等专用桩 0.1 元 /kWh,其余公共桩 0.2 元 /kWh)。 2017 年 4 月 武汉市发改委、工信部 等四部门 武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补贴实施方案 对于独立式公共充换电站,投资额超过 50 万元的,按投资额的 20%一次性发放财政补 贴,最高补贴金额不超过 300 万元 /站;对分散式公共充电桩,综合投资成本和充电桩 功率进行一次性补贴,其中直流桩和交流桩分别补贴 600 元 /kW 和 400 元 /kW。 2017 年 6 月 合肥市科技局、财政局 合肥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 补助管理细则( 2017 修订) 对单独报装的公用充电桩,按照 0.6 元 /kWh 标准给予消费者补贴,由运营商在充电费用中直接扣除;对新购纯电动乘用车的个人用户给予 2000 元的电费补贴。 2018 年 7 月 北京顺义发改委 顺义区 2018 年电动汽车公用充电设施补贴实施细则 充电基础设施可申请不高于项目总投资 30%的区政府固定资产补助资金支持;新能源汽 车使用顺义区境内公用充电桩进行充电,给予充电服务费用 50%(最高不超过 0.4 元 /kWh)的补贴。 2019 年 1 月 深圳 市财 政委、发改委 深圳市 2018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 对直流充电设备给予 600 元 /kW 补贴,交流充电设备( 40kW 及以上)给予 300 元 /kW 补贴,交流充电设备( 40kW 以下)给予 200 元 /kW 补贴。单个运营商在深圳市建设充 电桩总功率达到 8000kW,方可提出补贴申请。 2019 年 3 月 发改委等四部门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 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过渡期后不再对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公交车和燃料电池汽车除外)给予购置补贴,转为 用于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等方 面。 2019 年 5 月 交通运输部等十二部门 和单位 绿色出行行动计划 20192022年) 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充电基础设施的补贴力度,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资金 逐步转向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营环节。 2019 年 6 月 发改委 推动重点消费品更新升级畅通 资源循环利用实施方案 ( 20192020 年) 中央和地方财政继续对充换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给予支持,加快大型公共 场所充电桩建设。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充分利用现有停车场地,按照不低于停车位数量 10%的比例建设充电设施。鼓励各地为新能源汽车分时租 赁提供 停车、 充电设施支持。 2019 年 8 月 广州市工信局 2019 年广州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贴资金项目指南 补贴标准充电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1、直流充电桩、交直流一体化充电桩、无线充电基 础设施:按照 200 元 /kW 的准补贴。 2、交流充电桩:按照 30 元 /kW 的标准补贴。 3、 换电设施:按照 1000 元 /kW 的标准补贴。 2019 年 10 月 成都市财政局、发改委 等 成都市支持氢能暨新能源汽车产 业发展及推广应用若干政策实施 细则 对完成安装建设的自(专)用充电桩(群),按照充电设施装机功率,给予交流充电设 施 100 元 /kW、直流充电设施 200 元 /kW 的一次性补贴,单个充电桩(群)最高 20 万 元。对新建、改建、扩建的经营性集中式公(专)用充换电站( BOT 充换电站除外), 按照充换电设施装机功率,给予交流充换电设施 150 元 /kW、直流充换电设施 400 元 /kW,单个站最高 500 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单个运营商每年在本市新增投运 1000kW 以 上的充电设施方可申报当年补贴。 2020 年 3 月 深圳发改委 深圳市 2019-2020 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实施细则 补贴过渡期后,深圳地补由车辆购置补贴转为充电基础设施补贴。补贴标准 按照充 电设 施 装机功率,对直流充电设备给予 400 元 /kW 建设补贴;对 40kW 及以上交流充电设备 给予 200 元 /kW 建设补贴, 40kW 以下交流充电设备给予 100 元 /kW 建设补贴。 2020 年 3 月 海南省发改委 关于做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 施建设运营补贴工作的函 从 2020 年开始,海南将对全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分批给予建设运营补贴。 从明年开始至 2025 年,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补贴每年申报一次。为确保补贴资金纳 入省财政年度预算,每年 2 月底前各市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主管部门要出具审核意见。 2020 年 5 月 昆明市 人民政 府 昆明市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 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意见 对公用或专用充电设施,按照直流充电设施 250 元 /千瓦、交流充电设施 100 元 /千瓦 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 对在主要街道路边、旅游景点、交通枢纽等地单独报装变压器容量在 315kVA 以上的集 中式充换电示范站,按照 20 万元 /座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补贴(市、县各承担 50%)。 对于集光伏发电、储能、充电为一体的示范站,按照 50 万元 /座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 补贴(市、县各承担 50%)。 2020 年 8 月 云南省人民政府 云南省加快新能源汽车产 业发展 和推广 应用若干政策措施 省财政对 2021年底前新建并投入运营、纳入省级平台的公共直流充电桩按照每千瓦 300 元进行补贴(换电站按照公共直流充电桩标准计算),公共交流充电桩按照每千瓦 100 元进行补贴。 2020 年 11 月 国务院办公厅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2021-2035 年 ) 对作为公共设施的充电桩建设给予财政支持,给予新能源汽车停车、充电等优惠政策。 2021 年 1 月 西安市发改委 等四部门 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充(换)电 基础设施建设运营财政补贴实施 细则 包含对在西安市新购新能源汽车,且在自有 车位上 新建固 定充电桩的个人给予一次性财 政补贴 。 对在本细则执行有效期内建设完成并通过验收的个人自用充电设施,由西安市财政给予 10000 元 /根一次性建设及电费补贴等。 2021 年 4 月 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 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 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 对备案充电价格不高于(含) 1 元 /千瓦时的,按实际充电量给予 0.1 元 /千瓦时补贴。 资料来源:相关政府网站,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相关政策不断推进,有望破解家充难题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已进入市场化推广阶段, 更多 私家车主 使用 电动汽车出行, 但 充电 基础 设施的问题逐渐突出,尤其是小区家充水平依然有诸多掣肘 。中国充电 联盟数据显示,截至 2020 年 12 月,联盟内成员整车企业采样 的 约 124.5 万辆 车的车桩相随信息 中 , 有 37.2 万台 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整体未配建率 达到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7-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 29.8%。未随车配建充电设施 主要原因在于 集团用户自行建桩、居住地物业不配 合、居住地没有固定停车位 , 占比达 70.2%,其余原因占比为 29.8%。 图 3:车企随车配建充电设施运行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目前 ,我国 充电基 础设施的配套率 仍然无法 满足新能源汽车的 增速 ,产品质量、 管理机制、电网负荷、多方利益协调等因素掣肘小区充电桩的建设。 产品质量: ( 1)产品质量标准体系需要完善;( 2)强制实施的产品质量管控 体系尚未建立;( 3)私人桩品牌较多参差不齐,个体选择多样;( 4)缺乏统 一的安装建设标准。 管理机制: 充电桩的后期维护管理十分重要,否则容易导致 “僵尸”充电桩的 出现,未来专业营运单位成为必需。 电网负荷: 虽然私人充电桩以慢充模式为主,但小区配备上百车位,仅业主充电 容量对居民区变压器 造成很大压力 ;下班后集中充电,将 增加电 网负荷 。 多方利益协调: 由于 小区新建充电桩需要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等多方协商, 涉及 各方面利益牵绊, 只要 一个环节不通过, 就 无法开展建设。 图 4:居民小区充电桩建设难点所在 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 绘制 未来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的推进,离不开 政府端出台支持政策,运营端创新商 业模式,技术端加强车网互动 。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8-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 针对居住社区的充电桩建设问题,国家发布了明确的扶持政策。 2016 年 9 月 12 日,发改委、能源局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 设 施建 设的通 知,对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建设提供了指导,并首次明确了 用户、供电公司、物业等各方在充电设施建设期间的职责。随后,国家和各省 市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 加快建设进程。 2021 年 5 月 20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 关于进一步提升 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 , 将 加快推进居住社 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 放在首要位置,并从完善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推进机制、 推进既有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严格落实新建居住社区配建要求、创新居住社 区充电服务商业模式四点提出了指导意见。 表 3: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政策梳理 时间 发布主体 文件名称 核心内容 2016.09 发改委、能源局、工业 和信息化部、住房城乡 建设部 关于加快居民区电动汽车充电 基础设施建设的通知 加强现有居民区设施改造、规范新建居住区设施建设、做好工程项目规划衔接、引导 业主委员会支持设施建设、发挥开发商等产权单位主体作用、发挥服务企业积极作用、 创新商业运营模式、开展充电责任保险工作、加强居民区充电设施安全管理、加大舆 论宣传力度、积极开展试点示范等十一大项。 2019.05 天 津 市发改委 加快居民小区公共充电桩建设 实施方案 以需求为导向,结合老旧社区改造推动居民小区公共充电桩建设,缓解百姓充电难问 题。 2019 年,全市各区确保完成 100 个小区 1000 台公共充电桩建设。 2020.05 昆明市人民政府 昆明市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 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意见 结合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居民小区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新建住宅至少 10%的停车位建成 充电设施。 对积极建设充电设施示范小区(建设安装不少于 200 个充电桩)的地产开发商和物 业公司,按照每个小区 100 万元的补贴标准给予一次性补 贴(市 、县各 承担 50%)。 对于其他积极支持安装充电桩的小区,按照 200 元 /个的标准对小区物业给予一次性 补贴(市、县各承担 50%)。 2020.10 山东省发改委、山东省 能源局等七部门 关于加强和规范我省居民小区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通 知 物业服务企业不得以安全、电力容量不足等理由阻挠业主安装自用充电桩。 新建居民小区停车位应 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 2021.02 湖南省人民政府 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 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新建住宅小区专属停车位,按 100%配 建比例 预留电 动汽车充电桩安装条件;已建住 宅小区根据实际需要和场地建设条件,应配建一定比例的公共充电设施,支持业主自 建自用充电设施。 2021.02 海南省人民政府 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推广 2021 年行动计划 制定出台充电桩进小区工作方案,破解充电桩进小区难问题。 2021.03 上海市发改革委、上海 市交委等八部门 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公用和专 用充电设施建设运营管理的实施 意见 一类地区配建充电设施的停车位不少于总车位的 15%,二类地区不少于总车位的 12%,三类地区不少于总车位的 10%。 重点加强 60kw 及以上经营性快充桩建设,新(改、扩)房建项目配建的停车场(库), 快充车位占比不少于总充电车位的 30%。 2021.03 成都市人民政府 成都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 设施建设管理实施细则(征求意 见稿) 2021 年,聚焦“ 11+2”中心城区实施一批存量小区公用桩建设项目; 2022 年,“ 11+2” 中心城区具备建设条件的存量小区实现公用桩全覆盖; 2025 年,全市具备建设条件 的存量小区实现公用桩全覆盖。 2025 年,力争存量小区固定车位实现自用桩“应装 尽装”。 2021.04 河南省人民政府 河南省推进 新型基 础设施 建设行动计划( 20212023 年) 重点推进居民区个人智能充电桩和公共机构、企业、产业园区、景区停车场公共充电 桩建设。 2021.04 浙江省发改委 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十四五”规划 坚持车桩协同发展,以未来社区、新建小区为重点,发挥自用充电桩调峰特性,有序 发展自用充电桩。 2021.04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停车场 (库 )运营服务规范 公共停车场、 P+R 停车场按照不低于 10%车位比例设置电动汽车泊位,按照不少于 1个专用泊位的原则划定电动汽车专用泊位。 2021.05 陕 西 省发改委 陕西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十四五”发展规划 关中地区新建住宅至少 30%停车位建成充电设施,陕南、陕北地区新建住宅至少 10%停车位建成充电设施,其余车位应预留安装条件(预留用电容量)。 2021.05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 局 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 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征 求意见稿) 将 加快推进居住社区充电设施建设安装 放在首要位置,并从完善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 推进机制、推进既有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严格落实新建居住社区配建要求、创新居 住社区充电服务商业模式四点提出了指导意见 。 资料来源:各政府网站,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相关政策不断推进,有望破解家充难题 管理体系方面 ,要探索建立“统筹统建”居民区充电服务管理体系, 达到 统一 设计、统一建设、统一运营 居民区充电设施 。由各地城市主管当局建立协同机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9-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 制,出台统一的规划、建设标准;由物业服务企业和运营公司一同对社区内充 电桩实施有盈利的统一施工、维护和运营。 已建住宅小区方面 ,应在充分了解实际需要和场地建设条件的基础上,采用 “一 定比例公共桩 +鼓励建设私人桩” 的运营模式, 要求 小区物业 全力 配合并提供施 工便利。同时 为解决老旧居民区存在电力容量不 够问题 ,应当 综合运用引导电动 汽车低谷充电、推广有序充电、小区配变增容等 措施 。 新建住宅小区方面 ,需落实停车位 100%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或预留建设安装条 件,将充电基础设施配件纳入整体的社区设计、施工、验收范畴,从源头解决电 网端容量不足、施工改造难等问题。 商业模式方面 ,应积极探索居住社区充电服务商业模式创新。小区物业、运营企 业等相关方可以在整合小区公共或私人停车资源的基础上, 通过 建设主要面向小 区内电动汽车的共享轮充充电设施,例如充电桩车位分时共享 、“临近车位共享” 、 “多车一桩”等模式,为更多用户提供充电条件。 1.2、 设备 及运 营服务未来 5 年 CAGR 均约 40% 近年来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不断增加,从 2012 年的 1.8 万台上升至 2020 年 12 月的 80.7 万台 。 2015、 2016 年充电桩保有量大幅增加,增速分别为 150% 和 180%, 2017-2019 年增速减缓。据充电联盟数据显示,从 2020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 新基建政策开始推动充电桩建设, 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 2.3 万台 。 与 2019 年 12 月相比, 2020 年 12 月 公共桩保有量 增长 56.4%。 图 5:近 9 年公共桩保有量变 动 图 6: 2019-2020 年各月公共桩保有量 1.8 2 2 5 14 21 30 51.6 80.7 0% 50 % 10 0% 15 0% 20 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20 12 20 13 20 14 20 15 20 16 20 17 20 18 20 19 20 20 公共桩保有量(万台) 同比增长率 30 40 50 60 70 80 90 20 19/ 1 20 19/ 4 20 19/ 7 20 19/ 10 20 20/ 1 20 20/ 4 20 20/ 7 20 20/ 10 公共桩保有量(万台)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 截至 2020 年 12 月 截至 2020 年底,我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超过 5 万台的省份包括 北京、广东、上 海 、 江苏和浙江,分别为 北京 87634 台、广东 85874 台、上海 85538 台、 江苏 77053 台、浙江 61542 台; 公共充电桩主要集中 在 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 地 区 ,东部地区沿海省份公共充电桩的建设数量普遍较多 , 而 东北 、西 北和西南部 分地区分布较少, 具 有足够下沉空间。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0-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 图 7: 2020 年各省份公共充电桩总量 TOP10 图 8: 2020 年 12 月各省份公共充电桩 分布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单位:台 公共充电桩中: 交流充电桩 49.8 万台、直流充电桩 30.9 万台、交直流一体充电 桩 481 台。 图 9: 2020 年公共交流、直流充电桩保有情况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 据充电联盟统计, 2020 年我国新配建私人充电桩超过 17 万台。除了 2 月份由 于农历新年 与新冠疫情双重因素 导致私人桩新增数量较低,其他月份均 接近或 超 过 1 万台,其中 12 月更是达到了 3.01 万台。 观察 全国充电联盟成员内整车汽 车采样的车桩相随信息 可发现, 2020 年 我国配建私人充电桩数量和配建率 每月 稳定上涨, 截至 2020 年 12 月, 样本内 我国已配建私人充电桩数量达到 873533 台,配建率为 70.16%。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1- 证券研究报告 电力设备新能源、环保 图 10: 2020 年各月私人桩增量 图 11: 2020 年各月私人桩配建 保有量 及配建率 0 . 9 0 0 . 2 0 1 . 1 3 1 . 4 7 0 . 9 0 1 . 4 6 1 . 1 3 1 . 5 5 2 . 2 1 1 . 8 7 1 . 2 4 3 . 0 1 0 . 0 0 . 5 1 . 0 1 . 5 2 . 0 2 . 5 3 . 0 3 . 5 7 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