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2021-2022年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研究报告 1234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萌发背景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的先行者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的服务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 前言与核心观点 前言:本篇报告通过采用桌面研究,109位从业者调研、以及20多为企业专家访谈,对医疗健康全产业数字化发展进程,进行了研究探索,致力于为行业从业者提供参考。报告主要阐述了,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萌发背景,哪些医疗健康细分领域走在了前方?哪些机构企业是数字化的先行者?数字化服务商都有哪些?以及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的发展路径是? 核心观点:1)数字化创新领域中,电子病例、医药电商、健康险科技、医药营销数字化等少量领域进入生产力成熟期,大多数字化创新领域仍在探索当中。2)领域以三级医院和健康险科技发展最快,个体以头部企业探索性前行;如MNC药械、本土头部药械以及biotech,医疗健康科技创新类企 业走在最前方。34)慢增长的医疗健康数字化投入背景下,服务商需集成创新,以应用端需求出发,探索多业务跨领域合作。)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渗透路径:从院内到院外,从治疗到预防,从顶端到基层。认为未来可以参考两个产业关键节点。节点1:小范围内形成数据共享、流通交易机制。节点2:基于数字决策的,单病种院内院外全病程管理实现。 基础与内涵,由信息化转向数字交互,由机构转为患者为核心医疗健康数字化发展,构建于信息化、互联网、移动智能终端的基础上。与以往信息化的封闭性不同,数字化呈现开放、流通、兼容等特性。数字化的核心主体也将发生变化。原有核心是医生和机构,基于诊疗行为发生在医疗机构内,医生对诊疗流程把控也有绝对权。在数字化影响下,核心将转化为居民、患者。患者民众的健康、诊疗信息将由医生,扩展到更多的诊断治疗形式(多种监测/检测数据、数字疗法等),由院内就诊行为也将扩展到院外健康监测等。智库:信息化作为数字化的基础将加快建设速度基于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未来 以数字驱动的医疗健康决策 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电子病例建设区域信息化建设诊所SaaS数字化信息化监管/公卫基于药械/流通的软件信息化使用数字医疗健康时代开启企业内研发/营销流程信息化数字健康数字诊断数据、AI、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渗透下的软硬件数据采集、交互、干预等;逐步由院内诊疗,向院外、患者/居民为中心的健康预防转移;基层、院外体检、社区等信息化数字化建设也将快速渗透;数字化少量出现-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医药电商在线问诊医疗健康智能硬件数字治疗基于居家、社区场景的数字健康管理;医疗健康的服务场所、服务形式等将逐 渐转为数据驱动。该阶段建设主体多围绕医疗机构,信息记录多以院内疾病诊疗为基础进行设计2019来源:智库整理绘制。5 中国医疗健康数字化的参与者,遍布产业每一环节为实现医疗健康的数字化带来的的价值,需要产业中多方角色协作。本篇研究报告也将从场景与主体切入,进行现状、服务商研究分析。智库:中国医疗健康数字化产业的参与者监管公卫医院大数据中心:数据汇集、标准、分享等职能 医保:DRGs/DIP控费药监:药械认证,追溯等公卫:传染病预防等政府诊所监管/公卫/支付AI制药、研发、制造自动化、真实世界研究、数字化营销等医保局三方数字健康智能硬件监测:动态血糖监测、血压监测在线医疗、医药电商,健康、问诊数据等;数字健康管理、慢病/肿瘤等患者管理药品服务药监局患经销药品供应链数字化、仓储、物流、数字化营销、销售监测预测等者医生医院诊所健康器械渠道器械数字诊断疾控 产品设计、智能核保、智能理赔、用户精准画像等流通智慧服务、智慧医疗、智慧管理、区域信息化、远程诊疗、辅助决策等等各部门社区数字治疗大数据中心制定准则软件/数据赋能AI/5G/云计算技术赋能硬件/设备赋能商保科研、患者随访、患者管理等来源:智库整理绘制。6 政策确保产业有序前进,需求是根本,技术是基石,资本及产业领导者注入活力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作为一种新的形式,从行为、疾病信息、乃至到基因层面的数据均会面临着泄露与滥用的状况。如何平衡发展与安全,是政府等监管部门面临的问题。监管部门多与头部企业积极沟通,在鼓励的同时出台细则,确保行业有序前进。个人和产业的变革推动了数字化需求的产生。个人层面,老龄化与慢病发病率不断提升,导致基于数字的疾病预防、自我健康管理越来越重要。产业层面,1)集采、DRGs/DIP、合规等政策提升了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促使企业寻找更高效的方式。2)原有成熟市场增速减缓,玩家饱和,促使企业不得不开拓新的市场,如基层。3)原有医疗技术发展受限,如药物发现的方式与传统诊疗技术的瓶颈。AI制药、微创介入、数字诊断与治疗的结合将为企业带来新的机会。4)受疫情影响,原有商业沟通、客户触达等商业行为受到限制,因此采取数字化的沟通方式成了必要工具。技术是将群体预防、BI决策、个体精准医疗、数字疗法得以实现的基础工具。通信、云计算、AI、动态监测、生物科技等发展,使得基于数据的实时交互、分析、反馈成为可能。产业初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资源进行试错。资本、行业领导者(如顶尖医院、药械大厂)、以及科研院校需要协作前行。 政策作用是引导、监管,确保行业有序前行,同时制定数据安全、使用、交易标准,引导行业正向发展;这一过程将是曲折且缓慢的。疫情加速数字化需求,寻找付费方是医疗健康数字化得以发展的基本。1)协助监管部门进行医保控费、群体预防;2)助力企业降本增效;3)探索创新疗法,如数字疗法。技术是数字化得以实现的基石,通信、云计算、AI、基因技术等发展促进数字化行业前行。资本是数字化持续发展的燃料,此外人才、资源、多角色协作,是数字化不断迭代完善的骨架。 来源:智库整理绘制。7 政策稳中推进,近两年重点发展AI+、互联网+,大数据,及智慧医院筛选了2013-2021年间与医疗健康数字化有关的115条政策进行分析。16年及以前,政策文件进行了方向性指引,指明需加强信息管理、信息共享、网上预约挂号、在线咨询、便携式健康数据采集、远程医疗等内容。随后17年,政策就院内信息化、基层服务、电子病例、家庭医生签约工作提出了详细建议。18年,政策就互联网+、大数据、电子病例等多个细分领域提出明确指导建议。19年,多个部门就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辅助决策医疗器械软件审评等具体评估要点、准则提出了细节指导方案。此外,也涉及多个细分领域,如健康险、医保基金等。20年后疫情爆发,基层大数据建设、互联网、上云、信息建设标准与规范、药品监管等,政策指导建议中,再次强调了数字化、大数据、AI、物联网的重要性。智库:2015-2021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相关政策 2015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 2018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标准、安全和服务管理办法(试行)【23号文件】 2020关于全面推广应用医保电子凭证的通知(2020肺炎CT影像辅助分诊与评估软件审评要点(试行) 2016“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2019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2017关于做好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 2020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预约诊 2019关于发布深度学习辅助决策医疗器械软件审评要点的通告疗制度加强智慧医院建设的通知 2017关于印发电子病历应用管理规范(试行)的通知 2020国家医疗保障局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医 2019关于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的指导意见疗服务医保支付工作的指导意见 2020关于进一步加强远程医疗网络能力建设的通知 2019关于建立全国罕见病诊疗协作网的通知2021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智慧管理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来源:智库整理绘制。8 新冠疫情加快数字化进程,远程医疗或成刚需,医生与患者对线上接受度提升新冠疫情背景下,远程医疗、在线沟通、在线问诊成为最佳解决方案。疫情在微观层面的直接影响是,大众和医生对线上教育、管理、购药等接受度提升;从而也促进了产业方加大对数字化的投入。智库:数字化相关的费用占产品总收入费用在10%以上的占比智库:医生端与患者端疫情前后线上渠道/平台对比2019年平均2020年3月平均 医生端患者端+12% +22%93%83% 23% 40%73% +54%60% 43%28%疫情前疫情中医生教育患者管理线上购药 数字化相关费用占比较低产品数字化投入显著提升疫情前使用疫情期间使用来源:BCG,智库整理绘制。来源:BCG,智库整理绘制。9 成熟技术在医疗行业内,需验证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特性,决定了医疗产业的数字化是个缓慢的过程。其缓慢并不是来自技术的不成熟,而是技术与医疗健康应用场景的磨合,包括临床与健康的价值验证、安全性验证、以及低成本的建设等。调研,未来1-3年内市场应用期望度较高的技术有AI、物联网、5G、互联网技术、云计算几大类。也就是说,经过了过去多年的探索,相关从业者对该类技术的融合普遍认可,且医院诊所、药械企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付费方。此外,像是大数据、多媒体、移动终端等技术受疫情影响,在医生、护士及医疗机构层面的付费意愿增加;因此智慧医院、药械营销、健康信息等领域得到了快速普及。通用基础性技术医疗属性技术医疗相关技术智库:未来1-3年内哪类技术首先广泛应用数字化相关技术 软件技术AI大数据物联网AI基因检测物联网生物信息数字疗法生物芯片5G多媒体5G传感器云计算3D打印机器人互联网技术云计算VR/AR 数字孪生物理计算体征数据动态监测机器人来源:智库整理绘制。来源:智库通过调研109位从业者,整理绘制。10 行业热度持续提升,疫情后投资关注度形成小高峰11智库就163家企业进行整理,发现在15-20年期间,医院诊所的数字化建设占比较多,其次是数字健康(此处的数字健康涵盖内容较广,包括在线信息平台、在线问诊、健康管理等)。21年各细分领域分布较为平均。受疫情影响,20年与数字化相关的医疗健康投资再次形成一波热潮。智库:2015-2021年8月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细分领域融资数量 8473 695954 55 472015 2016 2017 2018药械研发2019药械流通2020 2021.8医院诊所器械数字化医疗支付数字健康 来源:数据,智库整理绘制。 其他:产学研稳步提升,科研院校相关人员关注度提升根据知网中文论文数量统计,从业者对医疗健康数字化的热度逐年提升,其中医院诊所场景下的互联网医院、电子病例、DRGs等相关文晓资料等最多;其次是药械研发的真实世界数据应用;器械数字化在医疗3D打印、可穿戴设备关注度较高;其他还包括基因大数据等。智库:2015-2021e年中国医疗健康数字化相关文献知网新增发布量253922912213 1911175915411428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e数字健康医院诊所医疗支付器械数字化药械研发药械流通 注明:数字健康包含在线问诊、体检数字化、数字健康管理、互联网医院;医院诊所包含诊所SaaS、院间远程医疗、医保数据、临床辅助决策(cdss)、AI医疗影像、电子病历、智慧医院、电子健康档案、医疗区域信息化;医疗支付包含DRGs、健康险数字化、医保大数据;器械数字化包含医疗可穿戴设备、数字疗法、医疗3D打印;药械研发包含真实世界数据、医药数字化、AI制药、个性化医疗、医疗数据治理、数字药物又发现、数字临床研究;药械流通包含电子处方、医药电商、药品溯源/追溯。来源:智库根据知网信息整理绘制12 围绕医疗与健康场景,虽不成熟,但已形成基于数字的产业链框架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的提升,包含多个层面,首先是产业链中细分角色的兴起,即补足数字化的缺失。该类角色多处于采集层与数据汇集分析层。1)采集层,指为机构/企业层面提供数据收集、信息化建设服务的企业,相对成熟的如HIS/PACS/药企营销系统,相对不成熟的如数字健康层面的智能硬件、院外机构SaaS等。2)数据汇集及分析层,该层的服务商分为两类。一类是创新公司,如医渡云、零氪、思派、圆心、惠每科技等。另一类是传统信息化企业的业务拓展,如东软、卫宁、Veeva等。3)应用端,是该链条中的核心角色,同时是数据生产者、数字化应用者,以及数字化付费方。该类角色对数字化的理解、认可、与投入决定了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的发展速度。智库:医疗健康数字化产业链形态 数据汇集及分析层应用方大数据中心:以国家作为主导,对数据进行留存、汇集、脱敏;构建数据安全条例、数据使用、交易模式。大数据公司:大样本的数据脱敏、分析、处理等;从解问题出发,进行数据结构化。健康服务平台政府医院药企器械药械流通健康险轻问诊数据汇集及分析层政府大数据中心大数据公司健康信息平台基因检测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采集层院内数据采集:诊断、检测、电子病例、药品、设备、耗材等使用数据,通过信息系统、物联网等形式进行数据采集。采集层信息化企业体检SaaS在线医疗 院外数据采集:健康档案、健康体征监测、院外问诊、购药、运动健康行为、以及真实世界中民众的用药及反馈情况。信息化企业物联网设备电子病例基因检测智能硬件药店SaaS医药电商医院诊所药械+院外+居家基因等基因相关:基因信息技术,测序技术。来源:智库整理绘制。14 数字化创新应用进展,电子病例、医药电商等少量领域进入生产力成熟期基于医疗健康领域的复杂性、定制化、安全性等特征,数字化的创新可宏观也可非常微观。创新的发展进程不仅受限于技术的融合程度,也依赖于政策的跟进。结合各细分领域的企业规模、上市情况、科研论文、媒体曝光、市场潜力等维度对细分领域进行了创新发展评估。目前来看,进入生产力成熟期的创新领域较少,以电子病例、医药电商、数字营销为首。多数创新领域,仍在经历从萌发期到复苏期的过程。此外,各细分领域处于该时期的时长也不尽形同,如AI医疗影像可能将长期处于过热期,消费基因在1-2内年的时间内经历了萌发、过热以及低谷期。智库:中国医疗健康领域创新应用发展阶段预估期望 AI医疗影像互联网医院可穿戴设备医药电商电子病历AI药物发现健康险科技生信技术数字营销互联网慢病管理手术机器人远程医疗3D打印数字疗法辅助决策在线诊疗基因技术真实世界数据院内智慧管理DRGs脑机接口 数字健康管理创新萌发期过热期低谷期复苏期生产力成熟期时间来源:智库整理绘制。15 监管公卫:稳中有序,现阶段以疫情防控数字化建设为主监管层面的数字化,有两个方向,1)监管及政府机构,利用数字化建设,实现监管职能,如医疗机构监督管理、医保控费、药品追溯、以及疫情防控等。该类体系的数字化建设多依赖地方政府财政补助。2)承接医疗健康数字化建设指导、监督管理、准则制定的中心平台,其一的体现就是大数据中心。现阶段,6大数据中心,或多或少实现了市属范围内的部分信息联通。监管公卫公卫的数字化在疫情期间备受重视,通过整合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全人口信息数据,监测居民的健康水平和诊疗行为,实时发现问题,辅助疫情防控。体现形式,包括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等。医院诊所智库:监管公卫数字化建设,以上下级机构数据联通,风险防控为导向 药械相关区域信息平台卫健委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保局药监局医疗机构注册认证、药械注册认证、医保控费、药械追溯、卫生综合监管等。包括国家、各省市卫健委、医保局、药监局、疾控中心等。原有机构信息平台、数字化建设新角色: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数据、信息平台疾控中心食品监管医疗支付信息联通大数据中心医疗业务库卫生资源库电子健康档案疾病控制库电子病例 信息存储、交互、分享、标准制定等;包括1个国家中心及5大区域中心(福建/江苏/贵州/山东/安徽)。卫生监督库数字健康上下级互联互通区域信息平台、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等;以城市及其县域整体规划建设为主。 医联体各级医院乡镇卫生院诊所社区卫生中心村卫生室来源:智库整理绘制。16 领域以三级医院和健康险科技发展最快,个体以头部企业探索性前行从领域来看,医院诊所中的三级医院、健康险企业、基因检测类企业群体的数字化程度较高。1)医院诊所的数字化来自智慧医院、医联体及医共体的建设。2)健康险的数字化,来自于高效的核赔、理赔流程以及产品差异化探索。3)基因检测企业与在线问诊、医药电商等互联网企业具有天然数据汇集、分析属性。监管公卫从个体来看,医院诊所中,三级医院是目前数字化程度最高的主体,在智慧医院、辅助决策、电子病例6级等建设上的采购数量与规模较大。企业层面,以健康险科技、头部药械企业、连锁流通、连锁体检等数字化程度较高。医院诊所智库:现阶段数字化程度较高的领域医院诊所:以三级医院为带头,体现为电子病例、辅助决策等。如秦皇 药械相关岛市第一医院150万采购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武汉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三级及大二甲医院商业健康险基因检测71.6%63.3% 346万采购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临床医学协作平台、系统集成等。商业健康险:健康险生态创新链,如保险类平安健康险(E智核/AI客服E秒赔)、众安保险、泰康保险、泰康在线等;以及产业链中TPA角色,52.3% /医疗支付药店终端32.1%27.5%27.5%1.1%20.2%如妙健康、健康有益等。民营体检基因检测:基于基因测序天然数字属性,如华大建立基因云计算平台BGIOnline,贝瑞和阿里云合作“神州基因组数据云项目”。民营体检:大体量连锁民营体检机构,如爱康国宾(打造服务+营销+管药械流通数字健康药械企业2理的全流程客户营运体系)、美年大健康等。监管机构 注明:药械企业、流通、药店终端,请参考“药械相关”篇章。基层医疗机构8.3%注明:通过109从业者调研获得,在线问诊、医药电商并未在调研中提出。17 现阶段,电子病例、互联互通等级是公立三级医院数字化建设主要方向公立医院诊所的数字化探索,多由top三甲医院领头,案例相对成熟后,再向下级机构延伸。医院诊所的数字化探索方向较多,包括如电子病例5级建设、互联互通、辅助决策、远程诊疗、物联网智慧管理、软硬一体化等多个方向。其中,电子病例与互联互通有明确评级指标且与医疗机监管公卫构自身评级息息相关,因此最为成熟。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总共有172家医院获得电子病历评级,其中三甲医院为145家,占比84.3%;三级医院总共为162家,占比94.2%。对于互联互通,则从2016年的9家增长到2020年的148家。同时,也认为,基于临床的辅助决策以及管理的运营决策,均需要电子病例与互联互通的支撑。医院诊所智库:2016-2020年医院电子病历评级年新增量智库:2016-2020年医院互联互通评级年新增量 60 27 211005000500 64 9药械相关40 10 1631 125020 4249 28 5 148 12214 8730 419016 1 2 1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 2017 2018 2019 2020医疗支付五级六级七级三级四级甲等四级乙等五级乙等智库:截至2020年拥有电子病历评级的医院等级分布情况智库:截止2020年医院电子病历评级及三级、三甲医院占比情况00.0% 100.0%200 5000 1145 100%0%80%0% 95.5%11 93.8%数字健康86.4%9 83.6%50 12 1050 7医院数量五级六级七级三甲三乙三级(其他)二级三级以上占比三甲占比注:“三级(其他)医院“指未公布具体评级的三级医院。数据来源: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智库整理绘制。18 非公,与公立三级相比整体偏慢,客户管理数字化建设是其独有方向与公立机构不同,非公的数字化进程相对较慢,且以市场运作为导向。非公医疗机构除了医院诊所应该具备的基础诊疗系统外,主要有两大类不同。1)专科特殊类系统,即基于口腔、医美、眼科、妇幼、康复等细分专科疾病所形成的诊疗流程。2)数字运营管理系统,包括日常管理、供应链管理、数据BI等。其中,基于其市场运作特性,非公医疗机构客户管理的数字化建设较为快速,尤其是在医美行业,完善的客户分级、营销管理将为机构带来更多收入。监管公卫整体来看,认为非公机构连锁化程度较高的领域为口腔。连锁非公口腔机构,对通过数字化提升经营管理效率本身就有较高的需求,同时在临床层面,数字口腔探索也快于其他细分领域。如美维口腔,以维小美HIS系统赋能连锁口腔诊所。医院诊所智库:民营医疗机构信息化布局情况 药械相关医院诊所常用系统专科特殊系统民营特有数字化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出入库、盘点等;业务信息:患者信息、收费项目、消费信息、会员权益、扣划信息等;客户管理:健康宣教、患者投诉管理、营销、短信平台、呼叫中心等;机构运营管理:财务、HR、OA等;数据BI:各集团、城市、团队等日门诊人次、收入、成本等用于管理决策。HIS LISPACS医生工作站电子病例预约/到诊记录 健康档案/随访记录 因民营多为专科,专科间诊疗流程差异较大,因此各专科疾病的数字化管理存在临床层面差异。如口腔领域的数字化种植牙、正畸等,实现术前计算机设计,术中准确控制;维立体成像拍片,诊断计划等。如,康复医院的数字化评估,以实现实时的康复评估结果对比。医疗支付 3数字健康 来源:智库整理绘制。19 美维口腔:以DSO模式为基础,以数字化赋能连锁机构美维口腔医疗集团是一家采用DSO模式的数字化口腔企业,通过战略投资、标准输出、医疗技术提升、品牌管理为中国优秀口腔连锁品牌及专家赋能并实现个性化发展。从2016年创立至今,美维口腔自建或收购维乐口腔、爱齿口腔、清华阳光口腔、恒美口腔等共16家口腔连锁品牌,共计185家口腔门诊与医院。截止2021年7月,美维已获得B轮融资超10亿元,投资方为由达晨财智、天风天睿、新希望集团等。监管公卫美维将信息化平台建设作为公司核心战略之一,自主研发维小美医疗云智能管理平台,此平台包含维小美HIS系统、呼叫中心系统、供应链管理、资金管理、财务系统等。截至目前,维小美HIS系统在美维门诊及医院的覆盖率为95%、财务系统覆盖率100%。2017-2021年系统处理数据复合增长率498%。医院诊所智库:美维口腔信息化规划建设方向智库:美维口腔信息化管理平台介绍 药械相关维小美医疗云智能管理平台大数据和基于机器学习的CT影像图像AI识别和治疗方案的设计维小美his系统医疗支付增强现实AR基于AR(增强现实)技术的医患沟通应用供应链资金管理报账平台运营数智化医疗数智化使用区块链技术存储电子病历,可追溯修改记录区块链财务系统OA系统HR系统数字健康呼叫中心系 统5G基于5G技术的远程会诊 美维口腔自主研发维小美医疗云智能管理平台已将业务形成闭环,可最大限度的减少人为干预,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和管理风险。目前美维的信息化系统已经涵盖了口腔行业的大多数需求,功能十分全面。基于IoT技术的门诊日常运营细节的监测IoT来源:美维,智库整理绘制。20 药企,营销数字化走的最远,研发临床相对缓慢受疫情影响,药企近两年数字化的投入明显上升。公开数据显示,本土药企在数字化投入占总费用10%以上,与疫情前相比提升15个点。药品相关的数字化环节较多(包括药物发现、临床前、临床试验、市场准入、药物警戒、医生教育、营销销售等)。目前,数字化进程较快的环节有:1)营销销售是药企投入数字化建设最多的领域,也是发展最成熟的领域。跨国药企投入多在10-20%,biotech企业类似、本土药企在5-10%。其目的,多是拓展可触达边界、提高沟通效率。如开拓基层市场,使用虚拟代表等。2)医学部也会进行一定程度的数字化建设,多以科研为目的,提升患者依从性,以便优化患者用药提升生活质量。3)药物研发层面,真实世界研究也为药企带来价值,如探索多适应症、开展全生命周期药品监测。4)其他环节也多有合作,如AI药物发现、临床数据库使用。另一方面,药企也在探索新的疗法,通过软件搭配药物使用,以实现对疾病的干预,如武田制药的myPKFiT,基于药代动力学模型,估算患者凝血因子FVIII PK参数,个性化指导用药。监管公卫医院诊所智库:数字化费用占总费用在10%以上的占比智库:中国药企数字化相关环节及内容 药械相关药物发现临床相关学术推广患者交互营销销售 AI制药,生物计算等数字CRO,真实世界等远程沟通、科研探索等真实世界,全病程管理等数字化进程快数字化进程慢医疗支付数字健康42% 2 %9 供应链管理、虚拟代表、24% 1%4精准营销等跨国药企 本土药企疫情中跨国药企 本土药企疫情前创新疗法 数字疗法来源:BCG,智库整理绘制。21 头部药企,积极探索适应中国医疗环境的数字化路径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具有地域广差异性大,人群多且复杂等特特征。因此,不管跨国还是本土药企,在数字化路径探索上都具有中国特色。如药企在数字化探索过程中,多需要与智慧医联体、互联网医院、医共体、健共体的方式进行结合,以寻求更好的预防诊疗路径,从而为患者带来生命质量的提升。监管公卫企业布局方向布局内容合作企业医院诊所与多家AI、物联网、云计算服务商合作,探索智慧医联体解决方案。合作建立互联网医院平台,为广大患者提供智慧、便捷、全病程管理的高水平医疗服务。AI+借助机器视觉,预测算法,自然语言理解等先进技术,赋 能筛查、诊断、治疗、患者随访等诊疗全流程。互联网医疗、患者全病程管理、智慧医联体、AI+心医国际、普华和诚、惠每科技、科大讯飞、华为、移动、欧姆龙和平安智慧等等阿斯利康药械相关推出化学AI平台Chemistry42;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胚胎检测,并自动生成报告;探索以数字化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如远程医疗,在线问诊和处方。供应链、AI+、药物发现、数字疗法等飞利浦、Insilico、平安好医生、镁信健康、腾讯等等默克医疗支付AI制药,化合物筛选;以患者为中心的慢病解决方案;构建全国供应链业务体系,打通分仓业务模式;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服务和药事服务体系,院边店、DTP、连锁化等布局。阿里云、医联、京东健康、1药网等等正大天晴百济神州研发、营销、供应链数字健康探索医共体信息化、医学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肿瘤病种健康共同体建设,推动以患者为中心的数字肿瘤健共体建设,为肿瘤患者提供从预防到诊疗、康复、随访和支付的全流程、一站式服务,推动区域肿瘤防治一体化。学术推广、营销、供应链微医、浙大睿医海宁、1药网等等 来源:智库整理绘制。22 阿斯利康:“以患者为中心”的数字化战略战略方向:阿斯利康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数字化战略。通过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赋能疾病的全程管理;利用数字化平台工具,打造线上线下一体化诊疗方案,助力医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与此同时探索商业创新模式,携手跨界合作伙伴,探索电商与互联网医院的创新合作,打造数字化医疗创新生态。监管公卫智库:阿斯利康数字化布局历程7大主题的医疗创新中心医院诊所无锡北京广州成都 杭州上海烟台中国健康物联网创新中心基层智慧医疗创新中心生物诊断创新中心11月进博会上,在海南政府的见证下,阿斯利康宣布与高瓴创投合作,进行互2020020019018017016015联网医疗布局分别与心医国际、普华和诚、惠每科技、科大讯飞合作,探索智慧医联体解决方案;同年与丁香园合作开展数字化领域合作222222中西医结合现代化创新中心数字医疗创新中心药械相关分别与华为、移动、欧姆龙和平安智慧城市达成合作,聚焦AI、5G、远程医疗、智慧就医、智慧物联等医院管理及学科发展创新中心医疗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医疗支付分别与腾讯、阿里和科大讯飞达成合作,围绕物联网、互联网医疗、AI、智慧医疗系统布局医疗创新布局落地案例与无锡政府、中国移动江苏有限公司、爱立信合作,进行物联网系统布局与春雨医生合作,共同构建互联网慢病管理体系,进行互联网医疗布局与微医合作,布局互联网医疗平台,探索线上线下一体化健康管理项目自2017年以来,中国智慧健康创新中心已支持多个行业协会、学会,多方支持助力打造了多个覆盖呼吸、心血管、代谢、肿瘤、消化、肾脏等中国主要疾病领域的创新医疗模式及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超过数字健康14家诊疗一体化全病程管理方案,已在全国7000+医院落地,惠及千万患者创新方案包括:智能雾化中心、心脏康复中心、慢性肾病全程管理中心、女性肿瘤防治一体化中心、咳喘管理中心、智惠医共 体等。来源:阿斯利康,智库整理绘制。23 器械,以产品数字化为主,头部企业分散在各细分领域探索前行器械的数字化路径与药企不同,多是结合自身产品进行的数字化升级,也多由“数字化创新部门”单独展开。基于设备器械领域的高分散性,其头部厂商或初创企业的数字化探索也呈现多点开花。认为,基于技术(数字化和医疗科技相关技术)的投入成本不同,主导的企业类型也多有不同。1)跨国企业积极探索物联网、芯片、数字孪生的同时,也在寻求创新合作伙伴,如影像设备厂商GE、飞利浦、西门子、美敦力等均已开展数字化创新研究。2)本土头部设备器械企业紧随其后,数据显示,本土头部厂商近几年研发费用增长快速,如迈瑞、乐普、东软、联影等。3)基于AI的软件厂商在数字化探索路径上最为活跃,如强联智创、科亚等。4)诊断监测设备类,具有天然数据汇集、分析属性,如睡眠呼吸类监测(瑞思迈Resmed)、CGM动态血糖监测(硅基仿生)、动态心电监测(乐普的ECG)乃至家用医疗器械(乐心),以及机器人类产品(柏惠维康Remebot)等。5)器械的诊疗结合数字疗法的探索,如术康APP通过软硬件结合提供“远程居家运动营养治疗方案”已监管公卫医院诊所在2020年获得NMPA二类医疗器械认证。迈瑞:4年间研发费用增加83.6%为诊疗提供基于数据的决策 36.12 36.0632.02药械相关27.27影像设备DR、MR、超声、核磁等;企业如GE、飞利浦、西门子、迈瑞等。18.69 14.6612.6710.18诊断仪器监测器械心电、脑电、睡眠呼吸监测等;企业如乐普、Resmed、硅基仿生等。2017 2018 2019 2020医疗支付研发费用(亿元)销售费用(亿元)PACS、远程诊断血流变数据处理软件、手术导航等;企业如强联智创、科亚等。软件乐普:4年间研发费用增加213.2%21.72数字健康18.69 18.39机器人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等;企业如天智航、柏慧维康等。 10.62 7.365.443.762.35诊疗结合 数字疗法;企业如术康。2017 2018研发费用(亿元)2019 2020销售费用(亿元)来源:智库整理绘制。24 设备器械厂商探索中国本土数字化路径,拓展优势产品边界方向相关案例监管公卫云心电解决方案、云影像解决方案等,AI影像、云计算 与影像设备的结合,爱迪生数字医疗智能平台等与医准智能、数坤科技、强联智创、安德医智、深睿医疗、推想医疗、科亚医疗、创新工场、长三角智慧医疗发展联盟;与医准智能合作研发的用于胸部影像AI辅诊工具;与强联智创合作制定的脑卒中&动脉瘤精准诊疗方案;与数坤科技合作的肝脏全周期AI解决方案;与深睿医疗合作的心脏冠脉CT扫描至评估的一站式智能工作流。GE专科化解决方案,包括心血管全程解决方案、影像全流 与数坤科技合作,从疾病早期诊断、到疾病微创治疗、再到疾病术后随访全程覆盖。 先后与肿瘤机构荷兰国家癌症中心、MD安德森中心建立合作,探索大数据及人工智能肿瘤信息化平台。与神州医疗联合出品云平台解决方案,实现飞利浦放疗规划系统Pinnacle的“云平台”解决方案。医院诊所飞利浦西门子程解决方案、放射肿瘤整合及重症解决方案G远程实景影像检查平台、影像大数据平台teamplay、 逐步建立多中心专家平台连接全国各地,促进影像检查结果互认,推动智慧医疗。 与TCL医疗集团合作,在高级临床应用、差异化诊疗方案、远程医疗指导、科研技术等方面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对接和合作,以进一步提升TCL医疗影像核心竞争力与差异化服务能力。与华西医院医联体合作,通过5G远程实景影像检查平台将优秀的医疗资源普及到华西医联体各级医院,并5 Syngo虚拟座舱、I-Rad Chest CT等药械相关CareLink SmartSync心脏植入物管理系统、颅内手术 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合作,在长宁区完成了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设备投放和医生培训,构建起“与上海交大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合作,建立了智慧医疗联合实验室。双方共同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并优化算法,从而更好地分析微创手术影像,为医生精准导航。心脏植入式电子装置社区远程随访服务体系”。美敦力迈瑞机器人系统Stealth Autoguide、软组织机器人、AccuRhymath AI算法等医疗支付瑞智联IT解决方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武当山院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之江院区等医院试点,推出了包括全院、重症、围术期、急诊、心脏科、普护在内的多场景解决方案。瑞智联、瑞影云+、迈瑞智检实验室、SurgiCore 数字一体化手术室、远程质控的医联体会诊、供应链平台 SurgiCore 4K数字化手术室整合兼容了手术室内各种医疗设备和软件的信息,为手术室打造了有序的手术环境,帮助实现安全、高效的手术流程。通过数据采集、数据管理、数据应用的全周期数据管理,为大型医院提供影像创新定制服务,赋能医院影像科研创新业务和学科能力提升建设。数字健康三甲医院云端科研协同、一站式放疗技术、AI赋能PET/MR设备、多个AI三类认证联影 乐普 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作,围绕人工智能赋能PET/MR设备。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联合开发的首创All-In-One一站式放疗技术,将以上流程一步到位,把首次放疗全流程从 23 天缩短至 23 分钟。AI智能数字心电图机、NeoECG系列平板式心电图机、OmniECG C120 AI、乐普医疗AI-ECG心脏数据中心&实验室、OmniECG B120 AI 数字化战略贯穿心血管相关人工智能软硬件结合设备的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通过这些产品逐步搭建了心血管患者的慢病管理平台,同时所收集的心血管专病大数据也可以反哺研发。来源:智库整理绘制。25 药械流通,经销商数字化发展最快,线上电商正快速发力在医药商业中,药械流通的数字化,理论上可以为上游生产制造提供决策支持;但现阶段药械在流通,在产业层面未建立数据分享机制与标准化,因此还未实现运营上的决策支持。 目前,在药械流通过程中,1)经销商的数字化程度最高,如国药、上药、华润、九州通等头部企业均已进行数字化建设,包括OA系统、供应链云平台、数据库乃至BI决策的搭建。2)药店数字化建设,2021年调研的中虽然有84.3%的药店进行数字化建设,但多数仅是库存管理、会员管理、医保系统等后端系统简单的建设,终端运营决策支持仍需提升。但其中不乏探索者,大型连锁药房的数字化走在了前方,如老百姓、一心堂、康爱多等。此外医药电商类企业也在与药店合作,探索药店数字化路径。3)医药电商作为新起的线上购药平台,基于其原有的互联网基因,数字化的程度最高,对数字化的探索动力也最强,如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叮当快药等。监管公卫医院诊所批发:经销商 - 九州通公司整体应用包含了46个信息系统,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平台形成的九州通云仓管理系统、智药通系统、门店通系统、医卫助手系统、商业保险服务系统、慢病管理系统、合理用药系统等 为上游企业、下游各类B端用户以及C端消费者提供全方位的供应链服务及“医+药+险”及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场景服务。智库:2020年中国医药市场渠道贡献率药械相关14.9%9.2% 2.4%药店:老百姓1医疗支付70.7%进行大数据平台建设,BI数字化建设,数据挖掘社交、供应链系统、处方药慢病管理系统、DTP管理系统。通过数字化,准确了解客流量,了解空间陈列如何摆放能促进销售,通过手机软件,辅助员工做好药事服务等。63.5%数字健康28.网上药店:医药电商-京东健康5%供应链:完成了医药供给与消费、实物与服务、药企与用户的全链路打通;医疗服务:互联网医院、京东家医、消费医疗;智慧医疗:打造智慧医疗、智慧药品、智慧医保、智慧医养于一 体的四医联动模式。批发终端医院药店网上药店其他注释:其他包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诊所。来源:IQVIA,智库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