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度基础教育发展资金—“全面改薄”省级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

返回 相关 举报
2018年度基础教育发展资金—“全面改薄”省级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8年度基础教育发展资金—“全面改薄”省级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8年度基础教育发展资金—“全面改薄”省级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8年度基础教育发展资金—“全面改薄”省级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8年度基础教育发展资金—“全面改薄”省级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报告(山东).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度基础教育发展资金“全面改薄”省级补助资金绩效评价报告一、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立项政策背景及实施的目的2013年12月3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正式印发了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教基一201310号)。2014年7月7日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关于全面改善我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实施意见对全面改善我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工作进行了部署。(二)项目内容和预算支出情况1、项目具体内容:(1)保障基本教学条件。要保障教室、室内照明和黑板材料符合要求;配备教学仪器设备、课桌椅以及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图书;建设运动场地和配备体育设施。(2)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寄宿学生每人1个床位,配备洗浴设施和条件;食堂或伙房满足就餐需要。设置开水房,厕所要有足够厕位。(3)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对确需保留的教学点要配备必要设施,满足教学和生活基本需求。(4)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要利用已有办学资源,首先解决超大班额问题,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5)推进农村学校教育信息化。逐步提升农村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与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推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深入应用,使农村地区师生便捷共享优质数字教育资源。(6)提高教师队伍素质。要特别抓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岗计划等多种方式,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2、项目预算分配的依据及因素根据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1628号)的通知、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2015年4月27日印发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资金管理办法(鲁财教201519号)通知,改薄资金的分配使用管理遵循“突出重点、奖补结合、省级统筹、公平公正、规范透明”的原则,实行因素分配法。3、项目投资情况根据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8年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及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鲁财教20189号),“全面改薄”项目预算资金160000万元,其中15市133750万元,省财政直管县26250万元。上述预算资金中全部为省级资金。2018年度项目无预算调整变更。纳入本次绩效评价范围的为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的绩效使用情况。(三)项目绩效目标1、项目总体目标:经过3至5年的努力,使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校教室、桌椅、图书、实验仪器、运动场和音体美器材等教学设施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学校宿舍、床位、厕所、食堂(伙房)、饮水等生活设施满足基本生活需要;全省所有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整体改善,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满足农村留守儿童学习和寄宿需要,村小学和教学点正常运转;基本消除城镇大班额现象。教师配置基本适应教育教学需要。2、2018年度具体目标:“校舍及设施建设类”项目主要包括:(1)新建、改建和修缮必要的教室、实验室、图书室、以及必要的运动场等教学设施;(2)新建、改建和修缮必要的学生宿舍、食堂、开水房、厕所、澡堂等生活设施,以及必要的校园安全等附属设施;(3)现有的县城“大班额”义务教育学校(小学班额超过56人、初中班额超过66人的义务教育学校)必要的扩容改造;(4)在宽带网络接入学校的条件下建设校园内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设备及图书购置类”项目主要包括:(1)购置必要的教学实验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等教学仪器设备;(2)为宿舍、食堂(伙房)、水房等公共生活设施配置必要的家具、设备,以及必要的校园安保设备等;(3)购置适合中小学生阅读的图书;(4)购置计算机、投影仪等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信息化网络设备等。二、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一)评价的范围和目的针对本次绩效评价工作,评价工作组从全面改薄补助资金投入、过程、产出、效果,进行评价分析。通过评价,协助财政及业务主管部门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通过绩效评价,找出目前全面改薄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全面改薄绩效评价体系,进一步规范全面改薄补助专项资金的预算管理,促进相关决策的科学化。(二)评价依据(1)2013年12月31日,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教基一201310号);(2)2014年7月7日,山东省教育厅等5部门关于全面改善我省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实施意见(鲁教基发20142号);(3)2015年4月,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全面改薄”资金管理办法(鲁财教201519号)的通知;(4)2016年12月,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财科教201628号)的通知;(5)2018年3月14日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教育厅关于下达2018年农村业务教育“全面改薄”及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转移支付资金的通知(鲁财教20189号);(6)2014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底线要求的通知;(7)2019年3月20日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全面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项目收尾有关工作的通知;(8)项目任务书、实施方案、验收报告、绩效报告等;(9)与资金支出有关的明细账、记账凭证、原始凭证;(10)其他相关资料。(三)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指标分为四部分,分别为项目投入(20分)、项目过程(30分)、项目产出(30分)、项目效果(20分)。(四)评价方法及实施过程采用的评价方法包括案卷研究、实地勘察、现场问询、座谈会、专家评议法和问卷调查等。评价过程包括非现场评价和现场评价。绩效评价组拟定资料清单提交至项目主管部门,由项目主管部门协助组织各项目实施单位按照资料清单将相关资料进行上报,再由评价小组和专家对各项目实施单位报送的基础数据和相关资料进行核实和全面分析。在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抽取部分项目点进行现场评价。涉及专项资金80093万元,占资金总额比例为50.06%,涉及项目点439个,占项目总数比例33.43%。现场评价项目点确定以后,评价小组分三组通过与项目实施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座谈、查阅项目相关的资料以及实地勘察等方式对抽样项目进行现场评价。评价结束后,绩效评价组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参照行业专家的意见对项目进行评分,撰写绩效评价报告。三、评价结论情况(一)综合评价得分结论结合现场评价和非现场评价的情况,并充分参照行业专家意见,最终确定绩效评价得分为89.36 分,评价等级为“良好”。(二)绩效分析1.按评价指标分析2018年“全面改薄”省级补助资金一级指标得分表一级指标分值得分得分率二级指标分值得分得分率投入2019.2096%项目立项1211.5195.92%资金落实87.6996.13%过程3022.7075.67%业务管理1510.0667.07%财务管理1512.6484.27%产出3027.6792.23%项目产出3027.6792.23%效果2019.7998.95%项目效益2019.7998.95%(1)投入2018年“全面改薄”专项资金项目的前期立项和资金落实情况较好,得分率达到96%。项目立项过程规范,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财政部制定的相关发展政策与规划。绩效目标设定合理,与项目单位的职责密切相关,专项资金基本落实到位。(2)过程项目在过程管理方面执行情况合格,大部分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健全,并严格根据制度执行,项目实施单位在业务和财务管理方面均达到绩效管理的要求,但部分项目实施单位未提供相关实施资料,最终得分率75.67%。(3)产出2018年“全面改薄”专项资金项目产出情况较好,最终得分92.23%。经查阅分析,购置类项目已按申报内容全部完成,建设类项目除个别新建项目未完成外,其他均已完成。(4)效果从指标的得分情况来看,效果得分率98.95%。评价组对收集到的42408份“山东省全面改薄师生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通过赋分、加权并参照行业专家的意见得出:群众满意度为97.83%,指标满分6分,最终得分为5.87分;社会效益得分率为99.90% ,指标满分10分,最终得分为9.99分;可持续影响得分率为98%,指标满分4分,最终得分为3.92分。综上所述,项目实施单位较好的实现了绩效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社会公众满意度较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显著,项目可持续性强。2.分地区分析各市(含财政直管县)评价得分表市级济南淄博枣庄东营烟台潍坊济宁泰安得分93.7093.3790.5196.9692.3187.5588.0890.84市级日照莱芜临沂德州聊城滨州菏泽得分94.4583.5087.8288.4690.7282.0380.05各市(含财政直管县)在项目立项、项目效益等方面基本类似,评价分值的差异主要原因为:东营市、日照市、济南市、淄博市、烟台市、聊城市、泰安市、枣庄市在现场及非现场评价过程中提供了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并且项目产出情况良好,故资金管理、业务管理及项目产出上得分较高。(三)取得的成效1.2018年度项目开展情况2018年“全面改薄”项目,分配资金160000万元,支出资金119172.27万元;2018年全省各市县共完成校园校舍建设类项目面积2763551.69平方米,包括新建教学楼、新建宿舍楼、操场等项目;购置设施设备使用2018年改薄资金6313.80万元,包含购置生活设施、图书、数字资源、课桌凳、计算机多媒体设备等;其他附属配套实施使用2018年省级改薄资金2326.40万元,包含围墙建设、护坎及护坡建设等。各市(含直管县)分类情况统计表省市县完成建设面积 (平方米)购置设施设备 (万元)其他附属配套设施(万元)山东省2763551.696313.802326.42济南市39538.59789.51624.80淄博市156356.88495.0076.00枣庄市201753.45439.500.00东营市50041.000.000.00烟台市110333.55850.000.00潍坊市196148.62891.230.00济宁市331667.0049.14379.00泰安市185570.78196.000.00日照市115573.110.000.00莱芜市118262.53395.0077.00临沂市334864.54728.99102.00德州市234569.22214.00209.00聊城市309636.09691.00858.62滨州市213444.97574.430.00菏泽市165791.360.000.002.财政资金作用显著,项目产生的社会效益明显评价组对收回的42408份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分析并参照行业专家的意见,项目效果得分19.79分,得分率98.95%。通过“全面改薄”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整体教育水平,办学条件显著提升。项目的实施,为当地及周边地区的适龄学生提供更加宽阔的学习场所。2018年累计投入省级改薄资金16亿元,为全省8354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校舍、运动场地、购置配套设施,配齐内部教育教学装备,达到了国家“全面改薄二十条底线”要求。全省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上了一个大台阶,原来薄弱的学校都增添了多媒体设备、服务器、资源库,建起了校园网,有的学校还建起了录播室,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推动了全省教育事业的发展,社会效益明显、师生满意度高,对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3.城乡教育差距缩小,义务教育进一步均衡发展绩效评价组通过现场评价发现,许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在搞好学校基础建设的同时,全面加强设施设备配套,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极大缩小了城乡差距。4.传承地方文化,开设特色课程绩效评价组通过现场踏勘发现,部分学校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增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手工艺课程。比如枣庄滕州充分利用鲁班故乡的优势,开设了鲁班坊;临沂兰山区白沙埠中心小学聘请当地的民间剪纸艺人教授学生剪纸,增加学生动手能力,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四、存在问题(一)存在立项不规范、绩效目标与任务计划不相符、项目调整后未及时进行备案的情况1.立项不规范的情况个别学校改薄项目从立项、中标、合同、实施都以解决中小学大班额为项目名称。2.存在绩效目标与任务计划不相符的情况评价发现,部分项目实施单位实施方案及计划与绩效目标申报表不符。3.项目预算调整后未按照规定程序和权限履行相应项目调整及支出手续并报备。评价小组根据各地市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的评价资料查阅分析发现,部分项目预算调整后未按照规定程序报备,也未及时调整项目及支出手续。(二)部分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及项目具体实施档案不健全1.评价发现部分项目实施单位管理制度不健全。2.大部分项目未编制竣工财务决算报告。(三)部分项目存在专项资金未独立核算、资金使用不合规的情况1.未独立核算:评价小组对各实施单位提供的财务收支凭证进行查阅,发现个别实施单位存在资金使用不能独立核算,支出凭证与“大班额”、“标准化建设”等项目资金混合核算。2.专项资金使用不合规:评价小组对各学校提供的财务收支凭证进行查阅,发现个别学校存在资金使用范围不符合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第八条第一款的情况。(四)部分已开工建设类项目工程进展缓慢由于部分市县建设任务集中,市县财政投入不足,逐步形成了在建项目进程相对缓慢的状况。截至评价日,个别项目尚未完工。五、意见建议(一)主管部门完善监督机制,进行全方位监管各市县教育局应完善相应的监督机制,对项目实施进行全程监管,做好事前预算,并及时准确报备,为大数据平台管理做好准备工作。(二)项目单位完善相关制度,加强项目管理项目实施单位应健全项目管理制度,制定项目用款计划、预期绩效目标,并对项目绩效实施实时监控,有效防止专项资金挤占、挪用现象发生,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三)主管部门加强对专项资金的管理各地市财政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明确使用范围,确保专款专用、专账核算的管理原则。经常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岗位培训,学习与财务工作相关的知识,扩大知识面,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四)多方筹集资金,加快工程建设项目进度项目资金来源除政府财政资助外,需要大力引进民间资本和各种慈善资金,让全社会参与到“全面改薄”的重大工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copyright@ 2017-2022 报告吧 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7002310号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200018  | 宁公网安备64010602000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