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2017 年度 滨湖新区审判法庭综合配套工程 项目经费绩效评价报告 为进一步 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根据省财 政厅关于下达 2018 年省级财政重点绩效评价计划的通知(财 绩 2018 326 号) 安排 ,省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组成评审组,于 2018 年 9 月 13 日至 21 日,完成了 2017 年度 滨湖新区审判法庭综 合配套工程项目经费的绩效评价工作。现将 评价 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位于合肥市滨湖新区省级行政区西部, 审判法庭主体工程于 2016 年 7 月基本建成。为进一步丰富法院文 化生活,提升网络安全,加强文体场所设施建设,省高级人民法 院根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人民法院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法 发 2015 15 号)、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十三五”发展规划 等文件精神,于 2016 年 9 月启动实施综合配套工程项目, 包含 司 法陈列及法治教育基地配套设施建设、文体设施建设和信息网络 及软件购置更新三项内容。 2017 年度预算安排 1130 万元,截止评 价日,项目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累计完成投资 1051.90 万元。 (二)项目绩效目标 根据预算编制文本,本项目绩效目标,一是完善文体活动场 所、室内外运动健身场所 ,配置相关器材和设施,为干警锻炼身 2 体提供服务保障;二是完善司法陈列馆建设,弘扬法治精神、传 播法治文化; 三是提升信息化管理 水平,建成大容量、高稳定、 不间断运行的专网,建立健全数据运维 机制体制。 二、绩效评价结论 (一)评价得分情况 本次评价, 依据 绩效评价方案 确定的评价指标, 遵循客观、 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 从 投入、过程、产出和效果四个方面, 进行 量化 评价 , 项目绩效 评价得分为 91 分 。 (二) 项目实施和 目标实现情况 审判法庭综合配套工程, 实际 投资 1051.90 万元,专项用于 审判法庭文体设施建设,采购智能化系统、多媒体 中央控制系统 和水电改造等 计划目标任务 。截止评价日, 计划实施的 项目已 全 部实施完毕 并投入使用, 既定目标基本实现, 合同款已全部支付 完毕。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手续。项目建设情况详见下表。 项目建设实施情况表 项目名称 预算项 目明细 建设内容 施工单位 累计投资(万元) 合同日期 验收日期 司法陈列及 法治教育基 地配套设施 建设项目 陈列馆、多媒 体建设 陈列馆建设,多媒 体设备采购 国源公司 146.7 2017 年 8 月 2017年 12月 主体配套 陈列馆配套、一楼 诉讼服务中心配套 设施 兴宏建筑 116.7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4 月 云柜系统 一楼诉讼服务中心 配套设施 和信科技 125.1 2017 年 10 月 2017年 12月 文体设施建 设项目 文化建设 法治文化广场建设 同一文化 49.0 2017 年 3 月 未见验收资 料 审判法庭文 体设施建设 采购室内外健身器 材 宏奥康体商 贸 144.8 2017 年 9 月 2017年 12月 3 信息网络及 软件购置更 新 审判法庭智 能化专项 网络安全设备、智 能交互系统、其他 设备终端 和信科技 469.6 2017 年 8 月 2017年 11月 合计 1,051.9 ( 三 ) 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是 严格执行 基本建设程序 , 目标任务完成度 高 。 项目实施 过程中,招投标制、监理和内部验收制度能够有效落实,专项资 金支付管理 规范 ,各建设内容按计划目标及时完成。 二是 法治 教 育基地 投入使用 ,发挥宣传作用。安徽司法陈列及法治教育基地, 由 院史陈列厅、廉洁教育厅、法治宣传厅 3 部分组成 , 建成后实 行对外开放,展示了安徽法院 1949 年至今 68 年的发展历程,重 点展示了近 5 年来安徽法院推进审判、执行、司法改革、队伍建 设等各项工作,发挥了平台宣传作用。 三 是 “云柜”系统的使用, 实行统一收拆、统一扫描、统一流转, 一键归档,加快了诉讼文 书的流转速度,提升了办公服务效率。 三、 问题及建议概要 评价发现的问题有: 一是 绩效目标设定不够 规范 。 预算绩效管理要求落实不到位, 未围绕项目建成后的效益制定明确的绩效 指标。 二是 部分子项进 度滞后 , 不利于及时划分建设和管护责任 。 三是 后期 运行 管护制 度有待形成 。 管理机 构不够健全,职责不够明确。 基地 宣传 功能 有待进一步提高。 4 相关建议: 一要 明确绩效目标,提高资金 使用绩 效 。 为绩效 跟踪管理和项目验收总结提供依据和准绳。 二要 切实落实运维管 护责任 。 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 强化运维管护机制落实执行 。三要 进一步规范 类似项目立项批复管理 , 有效控制投 资成本 ,合理安 排资金投入,避免项目建设过程 中 的返工浪费现象,提高 财政资 金使用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