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1 Table_FirstTable_First|Table_ReportType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深度研究 Table_First|Table_Summary 气改攻坚战打响,利好上游供气企业 化工行业 投资要点: 我国能源结构升级大势所趋。 由于清洁、高效的优势,天然气对煤炭的替代步伐将加快。 2040年前全球天然气年均增长预计在 1.6%。作为消费增长最快的 化石 燃料,天然气在 2040年在一次能源中占比 将 升至 26%。目前我国只有 6%,与世界平均的 24%有很大差距。 2020年,我国这一数字 将 力争达到 10%,能源结构升级为大势所趋。 未来 3至 5年,我国天然气季节性供应偏紧的局面仍将出现。 我国现有自产常规气田产气量平稳增长,但是去年 9.8%的整体产量增速依旧跟不上 17%的需求增速,需要大量的进口以及非常规天然气的发力来补足缺口。叠加储气调峰能力的短板,未来我国季节性供应偏紧的局面仍将出现。 天然气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战。 2016年以来,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长输管道定价以及储气调峰完整目标框架相继落地。 2018年 5月 25日,居民门站价格与非居民价格并轨的文件出台,标志着天然气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战。 居民 门站价格 的 上调直接利好上游供气企业。接下来,配气成本核算以及中游管网的独立可能比我们想的要来的更快。 投资建议: 天然气市场化改革进程明显加速,上游企业话语权加强,我们 给予天然气行业“优异” 评级 。具体关注天然气中上游如天然气生产、进口 LNG、页岩气与煤层气开发等相关标的的投资机会。 储气调峰环节市场化后,利好天然气设备制造以及工程建设公司。 推荐 中国石油( 0857.HK): 1.居民 门站价格的提升将提高中国石油天然气实现销售价格,新签订的 LNG进口合约成本较之前有所下降,双重因素助力其天然气业务减亏。 明年完全并轨,同时 20%上浮空间放开,进一步利好。 2.未来配气环节成本压缩,终端气价下降后,利好天然气需求稳健增长。 3.公司下游议价权显著提高:严格执行合同气量,合同外按照市场化价格销售。按照 300亿方居民用气每方平均提价 0.2元, 扣除所得税, 公司年化可持续净利增 45亿 。 风险提示 LNG进口价格上升过快;市场化改革进度不及预期 Table_First|Table_ReportDate 2018 年 05 月 29 日 Table_First|Table_Rating 投资建议: 优异 Table_First|Table_Chart 一年内行业相对大盘走势 Table_First|Table_Author 马群星 分析师 执业证书编号: S0590516080001 电话: 0510-85613163 邮箱: maqxglsc Table_First|Table_Contacter Table_First|Table_RelateReport 相关报告 1、高景气下盈利能力持续提升,未来周期与成长并行 化工 2018.05.21 2、供需与制裁双重预期,全球能源产品供给紧张 化工 2018.05.11 3、纯碱、有机硅价格上涨, PA66 价格高位运行 化工 2018.05.09 请务必阅读 报告 末页的 重要 声明 - 5 %4%13%22%2 0 1 7 - 0 5 2 0 1 7 - 0 9 2 0 1 8 - 0 1 2 0 1 8 - 0 5化工 沪深 3002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研究 正文目录 1 天然气:能源结构升级的重要一环 . 3 1.1 天然气:清洁的石化能源 . 3 1.2 全球天然气贸易:三个三分之一 . 4 2 中国 LNG 到岸价格 2020 年前稳中有升 . 7 2.1 美国为全球价格洼地,各个市场之间存在套利空间 . 7 2.2 全球 LNG 供过于求 2022 年之前持续,套利空间缩小;东北亚 LNG 价格小幅回升 9 3 我国供给、输储、需求现状:供应偏紧仍将持续 . 10 3.1 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使用占比低,对外依存度较高 . 10 3.2 供给:国产气稳中有升,进口快速增长 . 11 3.2.1 国产气: 常规天然气仍为增产主力,非常规天然气产量占比有望提升 . 11 3.2.2 进口管道气:依靠三个陆上通道,格局初步形成 . 12 3.2.3 进口 LNG:供应灵活,进口量增长迅速 . 13 3.3 中游输储 :基础设施投资加快 . 14 3.3.1 主干管网初步形成 . 14 3.3.2 储气环节:与保供目标尚存不小差距 . 16 3.3.3 LNG 接收站:民营接收站陆续投入运营 . 18 3.3.4 LNG 车运:竞争激烈,利润空间受限 . 19 3.4 需求端:政策引导 +市场推动 . 19 4 天然气改革进入攻坚战 . 22 4.1 “ 气荒 ” :坏事变好事 . 22 4.2 天然气价值链很长! . 22 4.3 定价机制演变:两端逐渐放开 . 25 4.4 改革提速:长输管道定价、储气调峰完整目标框架建立 . 26 4.5 改革攻坚战打响:居民气价破冰,配气成本核算,长输管道独立 . 28 5 重点标的推荐 . 30 6 风险提示 . 31 3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研究 1 天然气:能源结构升级的重要一环 1.1 天然气:清洁的石化能源 天然气存在于地下岩石储集层中,主要成分为烷烃,其中绝大多数为甲烷。无色无味无毒,可作为清洁优质的燃料和化工原料。天然气燃烧热值可达 8500 卡每立方米,其每单位热值排放污染物明显低于石油和煤炭,其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是煤炭的59%,燃料油的 72%。 从资源角度来看,天然气资源可分常规与非常规。常规天然气包括气层气、伴生气以及生物气(“沼气”);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但开采技术要求更高,主要分致密气、煤层气和页岩气,还包括天然气水合物。不同区域、不同气藏所开采的天然气成分构成也会有所差别。 图表 3:天然气资源分类 常规天然气 致密气 煤层气 页岩气 天然气生成 气源外部运移 气源外部运移 天然割离裂缝 发育 自生自储 天然气状态 游离气 游离气 吸附气为主 吸附气 +游离气 储存 圈闭储存 圈闭储存 不需圈闭,吸附 在煤基质上 不需圈闭,吸附 在有机质上 储层空隙 很大 大 较小 极小 基质渗透率 1mD 0.001 0.1mD 0.01 0.1mD 0.01mD 生产方式 钻井至圈闭 压裂、酸化、注 水 排水和压裂以降低煤层水压释放天然气 水平钻井、多段压裂 流速 依靠自然压力 涌出 压裂后自然 涌出 自然释放、排水 抽取 自然释放、抽取 产量 稳定期长 产量递减较快 产量递减快 产量递减快 图表 1:天然气成分构成 图表 2:三大能源排放对比 天然气主要成分 摩尔百分比 甲烷 87.097.0 乙烷 1.57.0 丙烷 0.11.5 其他烷烃 0.020.68 氮气 0.25.5 二氧化碳 0.11.0 氧气 0.010.1 极少量的硫化氢、一氧化碳和水 来源: unigas 公司公开资料 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 EIA 国联证券研究所 4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研究 来源: CNKI 国联证券研究所 天然气产业流程可概括为:气田开采的湿气( wet gas)通过脱硫脱水处理,并分离掉有用的乙烷、丙烷等组分(用于制取天然气凝析液 NGL)后称为干气( dry gas)。干气经过管道运输,送至各城市门站,通过地方燃气公司分销给城市居民以及工商业用户。 天然气由于其气体能源的本质,能量密度较低,运输成本相对较高,终端用气成本中通常有一半左右或以上在中游的运输环节。所以若有条件对开采出的天然气就近使用,经济效益较高。 图表 4:天然气流程图 来源: IEA 国联证券研究所 1.2 全球天然气贸易:三个三分之一 2016 年,世界天然气已探明储量 187 万亿方,总产量 3.55 万亿方,消费量 3.54万亿方。中东及欧亚拥有世界 73%的天然气资源,储量前三的国家分别为伊朗、俄罗斯以及卡塔尔。北美和欧亚集中了全球天然气的 56%产量和 57%需求,产量前三的国资源储量增加 5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研究 家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和卡塔尔,需求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则为美国、俄罗斯,还有中国。 对于天然气生产大国来说,其生产的天然气运输距离较近,用气成本较低,人均天然气使用量也就相对较高。 2016 年,天然气在全球一 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占 24%,美国为 31%,而在中国只占 6%。 图表 9: 2016 年世界天然气人均消费量(吨原油当量) 图表 5: 2016 年世界天然气储量 图表 6:产需量排名 单位:十亿方 产量前三国家 需求量前三国家 美国: 749 美国 :779 俄罗斯: 579 俄罗斯: 391 伊朗 :202 中国 :210 来源: BP 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 BP 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 7: 2016 年世界天然气产量 图表 8: 2016 年世界天然气需求量 来源: BP 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 BP 国联证券研究所 亚太9% 北美6%南美4%欧亚30%中东43%非洲8%总计: 187万亿方亚太16%北美27%南美5%欧亚28%中东18%非洲6%总计:3.55万亿方亚太20%北美27%南美5%欧亚29%中东15%非洲4%总计:3.55万亿方6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研究 来源: BP 国联证券研究所 全球天然气资源分布不均,产销地之间贸易量较大。天然气贸易主要通过跨国天然气管输以及 LNG。 2016 年,全球天然气贸易量 1.08 万亿方,其中 7375 亿方通过管道, 3466 亿方通过 LNG,而 LNG 贸易中,约有 1/3 是通过现货的形势。 管道进口量的 56%集中在欧洲,德国进口量最大。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为俄罗斯和挪威。 LNG 进口量的的 70%集中在亚太,日本、韩国和中国进口量最大。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为卡塔尔和澳大利亚。 图表 10: 2016 年美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图表 11: 2016 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 来源: BP 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 BP 国联证券研究所 图表 12: 2016 全球 LNG 进口情况 图表 13: 2016 全球 LNG 出口情况 原油38%天然气31%煤炭16%核能8%水力3%其他4%合计:2273百万吨原油19%天然气6%煤炭62%核能1%水力9%其他3%合计:3053百万吨油当量7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研究 图表 14: 2016/2017 年世界天然气主要贸易流向 来源: IEA 国联证券研究所 总体来说,全球 1/3 的天然气参与国际贸易,这其中有 1/3 是通过 LNG 的方式,LNG 中又有 1/3 是通过现货的方式。而这三个 1/3 的比例都在提高。 2 中国 LNG 到岸价格 2020 年前稳中有升 2.1 美国为全球价格洼地,各个市场之间存在套利空间 与原油不同,天然气没有国际统一基准价格。天然气跨洋运输所需成本较高, LNG来源: Bloomberg 国联证券研究所 来源: Bloomberg 国联证券研究所 亚太70%欧洲16%中东4%北美3%南美4%非洲3%总计: 3467亿方亚太37%欧洲3%中东36%北美1%南美6%非洲13%俄罗斯4%总计: 3467亿方8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研究 供给方需要大量的前期投入来建设码头、仓储、管道、液化站等基础设施,通常需要与需求方提前签订长期的“照付不议”供气协议。长协持续 5 年以上(通常为 20 年),价格与油价挂钩。同时,这些合约大都设有“目的地限制”以及“禁止转售”的格式条款,导致高效套利难以发生,同时也将全球市场隔离开来。 国际天然气主要分有北美、亚太和欧洲三大市场。三大市场定价机制也有较大区别。 图表 15:三大天然气市场比较 北美 欧洲 亚太 定价模式 气气竞争 原油挂钩 +气气竞争 原油挂钩 流动性 极高 较高 低 议价能力 价格洼地 较强 弱 基准价格 美国 Henry Hub 英国 NBP 日本到岸价 来源: CNKI 国联证券研究所 北美 作为天然气生产与消费大洲,天然气基础设施、市场机制发展健全。主要采用气气竞争的市场定价。美国天然气交易中心 Henry Hub 的现货价格被普遍作为北美天然气市场的基准价格,该价格基本由美国供需及生产成本所决定。 2012 年以来,页岩气革命使北美气价大幅降低,成为全球价格洼地。 欧洲 天然气供给对外依存度较高,主要依赖来自俄罗斯、挪威的管道天然气。管道天然气长协定价通常与油价联动。由于包括地缘政治在内等原因,近年来,英国、西班牙等国 LNG 现货进口量的增加正在逐步使欧洲气价与油价脱钩。欧洲天然气基准价格一般使用英国 NBP 价格。由于欧洲天然气流通能力高、有可选的气源, LNG 合约灵活,其天然气议价能力较强。 亚太 地区天然气供给对外依存度极高,集中了全球 LNG进口量的 70%以上。其中,日本、韩国几乎完全依靠 LNG 长协进口来满足其天然气需求。亚太起初进口天然气是日本用以发电,日本 LNG 长协价格与日 本原油价格指数 JCC 挂钩。这种长协定价方式很大程度上被亚太各国沿用至今。由于生产、运输基础设施起步较晚,亚太尚未形成有影响力的天然气交易枢纽,缺乏定价话语权。 2011 年日本核岛事故后,亚太天然气贸易体系基础价格 日本到岸价格一路飙升,在 2014 年达到 $15/MMBtu 以上,大约为欧洲 NBP 的 2 倍,北美 Henry Hub 的 4 倍。 图表 16:世界天然气价格(美元 /百万英热) 9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研究 来源: Bloomberg 国联证券研究所 2.2 全球 LNG 供过于求 2022 年之前持续, 套利空间缩小; 东北亚 LNG 价格小幅回升 日本福岛危机后,日本进口大量的 LNG 用以代替核电,一跃成为世界 LNG 第一进口国,对世界 LNG 市场拉动作用明显。全球市场套利空间的扩大使大量的 LNG 液化站在 2011 年后投产。考虑到大约 5-8 年的工程建设期, 2015-2020 年迎来全球 LNG 供应能力的 大规模 增长。 图表 17:未来确定 LNG 出口项目及产能(单位:十亿立方米 /年) 来源: Timera Energy 国联证券研究所 10 请 务必阅读报告末页的重要声明 行业深度研究 2018 年, 10 个国家 23 各项目 宣布 在 2018 年进入 FID,全球将增加 1.76 亿吨 /年液化能力,美国占 61%。中美首个 LNG 供销协议 2 月 9 日由中石油锁定。切尼尔能源公司在 Corpus Christi 的 LNG 终端预计今年将进入 FID。 2016 年 2 月 24 日,随着美国首个 LNG 出口项目 SabinePass 投产,第一艘由美国本土 48 个州生产的 LNG 驶往巴西,标志着美国页岩气的出口开始。全球 LNG 液化能力 也开始 快速上升: 2020 年全球 LNG 液化能力达到 4.4 亿吨 /年,较 2016 年大幅增加 43%,供过于求加剧,供应能力剩余从 2016 年的 4000 万吨 /年扩大到 2020 年的8500 万吨 /年。由于投资风险增加、供应商现金流和 利润空间相应缩减,部分在建项目被推迟, 部分 未进入 FID 的项目( 合计 3 亿吨 /年) 或被搁置。 全球 LNG 市场 在 2022 年左右再平衡 。在新项目难以达成 FID 的情况下, 2024 年供不应求的量将超过 2020 年供过于求的量。但 2018-2022 年全球 有 3000 万吨 /年的项目有望实现 FID,帮助市场再 2022 年后实现 “ 软着陆 ” 。 LNG 定价方式趋向多元化,但增速缓慢。与油价挂钩仍然是中长期 LNG 合同首选定价方式。截止 2020 年,亚洲和中东买家进口的 LNG 合同量中仍有 80%与油价挂钩;2030 年与 交易中心挂钩的合同预计不超过 20%。 LNG 现货比例的提升以及整体的供过于求导致区域间套利空间的缩小。 2020 年前 全球天然气价格逐步回升,但保持相对低位。 美国亨利中心价格逐步回升, 东北亚 LNG进口均价逐步回升至 10美元 /MMBtu, LNG现货均价 68美元 /MMBtu。 2024 年后 全球 LNG 价格将被美国第二批 LNG 液化产能成本主导,大约在 8 美元/MMBtu 左右。 这一部分我们将在第二篇系列报告中做出详细推导,这里就不做展开 。 3 我国供给、输储、需求现状:供应偏紧仍将持续 3.1 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使用占比低,对 外依存度较高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但天然气在一次能源使用占比仅 6%。自 2004年以来,为了实现低碳经济转型,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范和发展天然气行业,国家对天然气的支持在短期内不会改变。 2016 年 12 月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印发天然气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我国天然气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并从上游资源勘探、中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下游需求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为我国未来几年天然气发展提供行动指南。 图表 18:天然气行业发展主要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