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报告看点 当前稳增长政策加力下,经济持续温和修复,食饮赛道诸多龙头公司发展逐渐步入成熟期,市场对龙头未来增长中枢&估值中枢的演绎多有疑虑。本文再度思考了当前食饮各子板块的估值框架,以海外消费龙头成长路径、估值体系的复盘作为借鉴,思考龙头发展至中后段降速、降估值是否为必然?以及如何看待远期板块的投资机会?实际上龙头的韧性能支撑其降低经济周期的影响,稳步兑现的业绩不断证明其优越的商业范式,最终的投资机会依旧非常有吸引力。基本结论 白酒:1)从估值架构来看,以 DCF 模型为核心,边际影响因素包括批价、回款、风险偏好等。进一步衍生至PE/PEG估值体系,近年来周期性因素趋缓、消费定价因素提升带动估值中枢上移,过去5 年/3 年板块估值中枢约 35X/43X。2)对标海外奢侈品龙头,爱马仕得益于确定性、品牌调性拥有明显的估值溢价,其稳健性同经营特点相关,上市前产品品类及销售地区的版图已经基本定型;而 LVMH 等运用收并购方式进行扩张,呈现多元化、多品牌经营的范式。3)对标海外烈酒龙头,帝亚吉欧等均通过收购高端品牌优化产品结构,毛利率已提升至 60%以上。在产品、区域布局定型后,在高端市场通过细分领域的差异化竞争,22 年以来估值恢复至疫前水平,Forward PE 中枢在 20-30X 区间。4)横向对比来看,爱马仕自由定价、全球顶奢调性等因素赋予了额外的估值溢价;相较于烈酒龙头,茅台享受国内绝对龙头溢价及成长性溢价。纵向对比来看,龙头标的的估值已经贴近22年 10 月时的估值。我们始终看好板块的配置价值,核心在于确定性的复苏态势,优选高端酒+性价比赛道龙头,关注顺周期品种的弹性预期。啤酒:复盘百威经验,当外部环境变化时,公司积极求新求变,彰显出强经营韧劲。比如 1980 年后行业进入存量竞争,百威紧跟米勒推出健康低卡的淡啤,但投入大量营销,最终成为淡啤冠军。1990 年后面精酿品类兴起,积极收购大量小众精酿品牌,实现份额、盈利持续提升。2009、2020 年面对金融危机、新冠疫情冲击,依旧能在下一年度迅速恢复(内生收入增速中枢保持在中个位数、估值 20X 多)。我们认为,在弱复苏背景下,啤酒仍是大众品中确定性强、估值合理的板块。我国啤酒龙头在吨价、利润率上对比百威还有广阔的提升空间,看好后续升级、提效逻辑兑现。休闲食品:由于竞争壁垒较低,产品生命周期短,往往采用 PE 相对估值法。估值往往随着产品、渠道的变化而波动。2)估值思考:同为快消品,我们借鉴可口可乐发展经验,认为其估值变化的本质是对公司管理能力的考验。公司所处不同阶段对应不同的业务扩张策略,可口可乐品牌之所以穿越周期,得益于其灵活的销售、管理战略。即使公司净利润在疫情期间几乎不增长,市场仍给予其稳定的估值(25x 左右)。3)行业观点:从层面,我们更看好零食专营业态的新渠道放量逻辑。从层面,我们更看好管理层的应变能力,结合估值性价比,推荐盐津、甘源。调味品:1)板块估值来看,通常采用 PE 估值法。海天为板块估值之锚,对其亦可采用 DCF 估值作为验证。2)国内的消费时代更接近第三消费时代的初期,酱油产业出现由量增向价增的引擎转换和健康、品质趋势下的消费升级。对标龟甲万,海天并不输于龟甲万,海天具备更有利的竞争格局、更聚焦的业务版图(集中于调味品,跨子赛道),位于更好的行业发展阶段,直观表现为更高的复合增长,理应获取充分的溢价。3)2023 年行业基本面向好,以餐饮复苏为首,海天作为龙头有望充分受益,在环比向好的趋势之下,随着业绩兑现其估值仍有望企稳回升。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行风险,区域市场竞争风险,食品安全问题风险。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内容目录 一、再审视食品饮料各子板块的估值架构&中枢变化.6 白酒:DCF 为核心,周期性趋缓、消费定价因素提升带动估值中枢上移.6 啤酒:正从 EV/EBITDA 过渡到 PE 估值,估值驱动力为关注度、竞争格局、高端化、经营韧性.8 休闲食品:新品+渠道放量空间,决定 PE 估值水平.9 调味品:刚需+高 ROE,支撑高估值.10 乳制品:格局成熟,盈利能力为估值关键.11 二、海外核心龙头公司发展&估值复盘.12 总览:龙头公司业务成熟抗波动强,估值中枢整体仍有所上移.12 奢侈品:绝妙的商业模式,估值具备充沛遐想空间.15 帝亚吉欧:烈酒赛道龙头,成熟期增速趋缓,高端化&外拓延续增长.17 可口可乐:灵活应变,穿越周期.20 百威:存量竞争下积极求变,经营韧劲持续彰显.25 调味品:自上到下浅析日本酱油发展,龟甲万的长青秘诀即是估值溢价的答案.26 三、行业观点与投资建议.32 白酒:优越的商业模式,极具性价比的估值.32 啤酒:经营确定性强,升级空间广阔.34 休闲食品:渠道变革为,管理能力为.35 调味品:以海天为估值锚,享受估值溢价.35 四、风险提示.37 图表目录 图表 1:基于 DCF 模型的白酒标的估值框架.6 图表 2:五粮液、老窖的 PE-TTM 较茅台呈同向波动.6 图表 3:贵州茅台股价与飞天茅台批价呈趋同性波动.6 图表 4:2018 年至今普五、高度国窖 1573 批价走势.6 图表 5:美债收益率与贵州茅台 Forward PE.7 图表 6:2022 年至今白酒板块重点标的北上持股.7 图表 7:2015 年至今白酒板块 PE Bands.8 图表 8:青岛啤酒 PE-band(当年利润预测).8 图表 9:青岛啤酒 PE-band 与行业需求、供给的演变.9 图表 10:2013-2023 年休闲食品板块 PE 走势.10 图表 11:调味品板块估值 30-50X,2020 年得到显著抬升.11 0YBYyRnQpMmNqOmPnQoRrQaQaO9PmOmMpNmPiNpPqMkPoMvN9PpPzQNZmNrPwMtOnO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图表 12:乳制品板块估值 20-40X,2020 年得到显著抬升.12 图表 13:海外消费龙头标的第一大区域营收占比分布.13 图表 14:海外消费龙头标的 T-5 期T-10 期财年收入、净利复合增速及期间 PE 中枢.13 图表 15:海外消费龙头标的近五财年(T 期T-5 期)收入、净利复合增速及期间 PE 中枢.14 图表 16:海外消费龙头标的未来三期财年(T 期T+3 期)收入、净利复合增速及 Forward PE.14 图表 17:2005 年至今,爱马仕/LVMH/开云集团 Forward PE.15 图表 18:FY20102022 爱马仕/LVMH/开云集团毛利率.15 图表 19:FY20102022 爱马仕/LVMH/开云集团净利率.15 图表 20:FY20002022 爱马仕/LVMH/开云集团销售收入增长率及主要收并购事项.16 图表 21:FY2022 爱马仕/LVMH/开云集团收入结构拆分.16 图表 22:FY20072011 爱马仕分产品营收增速.17 图表 23:FY20192022 爱马仕分产品营收增速.17 图表 24:FY20182022 LVMH 分产品营收增速.17 图表 25:FY20192022 开云集团分产品营收增速.17 图表 26:FY19982022 年帝亚吉欧销售收入及增速.18 图表 27:2005 年至今一致预期下帝亚吉欧 EPS 及 PE 走势.18 图表 28:FY20162022 帝亚吉欧分地区销售结构.19 图表 29:FY20162022 帝亚吉欧分地区销售内生增长率.19 图表 30:FY20192022 帝亚吉欧分产品销售结构.19 图表 31:FY20162022 帝亚吉欧分产品销售内生增长率.19 图表 32:FY20052022 帝亚吉欧/保乐力加/人头马君度毛利率走势.19 图表 33:FY20052022 帝亚吉欧/保乐力加/人头马君度净利率走势.19 图表 34:FY20052022 保乐力加收入及增速.20 图表 35:FY20052022 人头马君度收入及增速.20 图表 36:FY2005至今帝亚吉欧/保乐力加/人头马君度 Forward PE.20 图表 37:可口可乐各阶段发展历程及战略布局.21 图表 38:1900s 可口可乐通过名人代言提升品牌知名度.21 图表 39:大萧条期间美国 GDP 和人均消费支出下滑明显.21 图表 40:可口可乐品牌与友谊和社区捆绑营销.21 图表 41:美元汇率走低为可口可乐海外业务扩张创造条件.22 图表 42:1995 可口可乐海外业务利润占比提升为 71%.22 图表 43:金融危机后可口可乐收入增速放缓.22 图表 44:可口可乐旗下品牌矩阵于 1990 后逐步完善.22 图表 45:2015-2022 装瓶收入占比从 51.7%下降至 18.3%.23 图表 46:轻资产模式推动公司盈利能力提升.23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图表 47:PE 走势与未来利润增速和 ROE 存在正相关关系.23 图表 48:开源节流助推 PE 持续走高.24 图表 49:库存周转效率提升推动 PE 改善.24 图表 50:2000 年起美国肥胖症人口占比持续提升.24 图表 51:2008 年后美国人均 GDP 增速放缓.24 图表 52:2015 年起可口可乐毛销差逐步提升.24 图表 53:可口可乐固定资产占比随瓶装业务剥离降低.24 图表 54:美国啤酒在 1981 年见顶.25 图表 55:美国啤酒竞争格局在 80 年代后趋于稳定.25 图表 56:美国啤酒 1990 年后开启超高端和精酿化.25 图表 57:美国精酿厂家数量迅速扩张.25 图表 58:美国啤酒精酿占比持续提升.26 图表 59:美国啤酒行业利润率持续提升.26 图表 60:百威英博历年内生收入增长率.26 图表 61:日本消费时代的变迁,已步入第四消费时代.27 图表 62:第三消费时代以低 GDP 增速为开端,后进入泡沫经济.28 图表 63:日本经济的变化(二战后迎来 GDP 的腾飞).28 图表 64:日本酱油产量 1973 年达峰.29 图表 65:酱油基底复合调味汁兴起.29 图表 66:酱油生产企业数量已降至稳定.29 图表 67:酱油均价稳步提升.29 图表 68:日本家用减盐酱油占比.30 图表 69:酱油酿造豆粕和大豆原料用量(万吨).30 图表 70:龟甲万酱油调味汁业务 1997-2017CAGR达 6%.30 图表 71:龟甲万酱油在日本销量市占率 30%+.30 图表 72:家用番茄酱市场增长和龟甲万品牌增长.31 图表 73:龟甲万豆乳饮品基本维持 50%+市占率.31 图表 74:龟甲万海外酱油销量的崛起.31 图表 75:龟甲万 2014-2022年 PE-TTM 中枢大致位于 30-50X 区间.32 图表 76:LV 部分产品 2022、2023 年提价情况.32 图表 77:2020 年至今,茅五泸汾洋古井的 Forward PE.33 图表 78:23 年以来房地产开发投资已企稳回升.33 图表 79:23 年以来土拍溢价率已企稳回升.33 图表 80:白酒板块重点标的盈利预测.34 图表 81:啤酒板块重点标的盈利预测.34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5 图表 82:盐津铺子上市以来估值变化.35 图表 83:三只松鼠上市以来估值变化.35 图表 84:休闲食品重点公司盈利预测.35 图表 85:海天味业 2014-2022年 PE-TTM 中枢大致位于 40-60X 区间.36 图表 86:调味品板块走势 20/21/22 年分别跑赢/跑输/跟随食品饮料板块.37 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6 一、再审视食品饮料各子板块的估值架构&中枢变化 白酒:DCF 为核心,周期性趋缓、消费定价因素提升带动估值中枢上移 白酒标的特别是龙头贵州茅台,由于稳定的经营环境与业绩增速、优异的现金流,适用于基于 DCF 模型的估值框架,而其余酒企多通过与估值锚的对比进行定价(高端、区域酒多通过 PE 估值,次高端标的在高成长期适用于 PEG 估值,整体而言高端化逻辑、全国化扩张逻辑具备一定估值溢价)。图表1:基于 DCF模型的白酒标的估值框架 图表2:五粮液、老窖的 PE-TTM 较茅台呈同向波动 来源: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注:数据截至 23 年 4 月 27 日)基于 DCF 模型,我们认为边际影响估值锚的因素主要包括:1)批价、回款情况,代表未来现金流的质量,以及价增的空间。无论是存在顺价价差的单品,或者是当前处于倒挂需要返利、费用补贴等方式在“控盘分利”思路下维持渠道合理利润的单品,批价向上能够带来体外利润的提升(例如茅台飞天),或者是费用补贴规模的收缩。从短期看,核心单品如普五、国窖、青花 20 等单品的批价回暖,也被视为需求环境向好的前瞻性催化。图表3:贵州茅台股价与飞天茅台批价呈趋同性波动 图表4:2018年至今普五、高度国窖 1573 批价走势 来源:今日酒价,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注:数据截至 23 年 4 月 27 日)来源:今日酒价参考,国金证券研究所(注:数据截至 23 年 4 月 27 日)2)宏观环境、政策风险等代表风险偏好,以及无风险利率,同 DCF 模型下的折现率相关。白酒板块的政策风险主要为禁酒令与消费税,每年时有传闻对市场情绪有所压制。同时,作为经济活动的润滑剂,高价位白酒的消费场景中商务、送礼等占比较高,同地产链等工业活动景气度相关,也会传导至批价的维度。此外,美债收益率的波动也会影响长线资金资产配置的思路,从而导致阶段性的资金行为。01020304050607080贵州茅台 五粮液 泸州老窖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400045002018/1 2019/1 2020/1 2021/1 2022/1 2023/1茅台飞天(整箱批价)贵州茅台(收盘价)600650700750800850900950100010502018/1 2019/1 2020/1 2021/1 2022/1 2023/1国窖1573 五粮液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7 图表5:美债收益率与贵州茅台 Forward PE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注:数据截至 23 年 4 月 27 日)图表6:2022年至今白酒板块重点标的北上持股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注:数据截至 23 年 4 月 27 日)整体而言,白酒与宏观周期的相关性使得原定价框架中周期性定价因素较多,而消费定价因素偏少,因此估值存在波动性折价。三公消费受限后,与宏观周期相关性较强的政务消费逐渐由居民端消费所替代,且本身国内宏观环境的韧性加强,因此白酒生意的波动性趋缓。此外,沪深港通开辟后,北上资金流入带动对白酒消费属性定价因素提升,白酒板块估值中枢持续上移。过去 10 年,板块 PE-TTM 中枢 32X;过去 5 年,板块估值中枢 35X;过去 3 年,板块估值中枢 43X。0.0%0.5%1.0%1.5%2.0%2.5%3.0%3.5%4.0%4.5%01020304050607080贵州茅台Forward PE 美国:国债收益率:10年(右轴)0%1%2%3%4%5%6%7%8%贵州茅台 五粮液 泸州老窖 山西汾酒 酒鬼酒 舍得酒业 水井坊 洋河股份 古井贡酒2022-01 2022-02 2022-03 2022-04 2022-05 2022-06 2022-07 2022-082022-09 2022-10 2022-11 2022-12 2023-01 2023-02 2023-03 2023-04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8 图表7:2015年至今白酒板块 PE Bands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注:数据截至 23 年 4 月 27 日)啤酒:正从 EV/EBITDA 过渡到 PE 估值,估值驱动力为关注度、竞争格局、高端化、经营韧性 历史上多用 EV/EBITDA:啤酒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前期行业通过大量并购、建厂抢占市场份额,过大的资本投入导致巨额折旧摊销费用,压低账面利润。啤酒账面净利润无法真实反映盈利水平,故 PE 估值法难以适用。EV/EBITDA 方法剔除税项、利息、折旧摊销的影响,不考虑前期资本投入成本影响,更关注现期及未来资本成本。此外,EV 反映企业的负债情况,且考虑资本结构的影响,估值结果也更准确。当前龙头公司的 EV/EBITDA大部分处于 15-20X。21 年及之后正过渡到 PE:啤酒行业经过几年快速的关厂裁员后,大部分产能利用率已趋于稳定(基本在 55-60%,重啤 70%,淡旺季的差异导致啤酒理想状态产能利用率为 70%),工厂数量变动较小,折旧趋于稳定,利润端对公司实际盈利的反应已相对真实,故可采用PE 估值法。采用 PE 估值的好处在于:更加简单直观、不同公司之间的估值差距更明显、容错率相对高。重啤因为有较高的有息负债,导致 EV 反映的情况不够真实,不太适用EV/EBITDA 估值法。燕京因为产能利用率偏低(设计产能计算的仅 42%),比较适用EV/EBITDA 估值。图表8:青岛啤酒PE-band(当年利润预测)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估值驱动因素:0200004000060000800001000001200002015/1 2016/1 2017/1 2018/1 2019/1 2020/1 2021/1 2022/1 2023/1收盘价 14.1x 29.68x 45.26x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9 1)短期看资金关注度高低。过去淡季关注度低、旺季关注度高(淡季 PE25-35X,旺季PE35-50X),呈现出旺季炒啤酒的特征(Q2 可获得面明显超额)。但由于近几年淡季也有提价、reopen、月度销量超预期等因素驱动,淡季啤酒估值同样处在高位。2)竞争格局改变是 17-19 年驱动行业估值最大的动力。2013 年销量见顶后,各家先采取激进手段加大费用抢份额,导致竞争格局恶化,拖累净利率普遍位于中低个位数乃至亏损,持续出清、格局继续集中。17 年底,成本压力下,行业集体提价,标志着竞争格局趋缓(以青啤为,估值中枢从 22-27X 提升至 32-45X)。各家意识到价格战只会损伤盈利获得低质量的销量增长,升级和提效成为共识。3)高端化是 21 年及之后驱动行业估值的主因。21 年高端化存在性机会(前期做好高端产品、渠道的准备+20 年疫情之下低基数),H1 高端化普遍超预期;22 年疫情短期制约高端化进程,23 年及之后重点看高端大单品打造。从乌苏到 U8,再到喜力,爆款大单品是高端化成功的保障,也有利于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提升销量、利润),进而拔估值。以重啤为例,乌苏大单品放量红利期可线性外推中长期空间,带动 21 年年中当年 PE 高达85X。4)成本压力是短期干扰估值的因素,但可通过直接提价、控费来转嫁压力,故影响程度有限。啤酒净利率水平一般不高,由于提价的刚性,大麦、包材价格、运费的降低往往能够带来毛利率明显提升,进而带来很大利润弹性,可拔升估值。5)经营韧劲是啤酒对比其他大众品有一定估值溢价的原因(青啤未来几年利润端复合增速不到 20%,但当年 PE 能给 35X)。啤酒一直彰显出更强的复苏弹性和确定性(22 年 1-2月和 7-8 月、23Q1 销量、高端化均超预期),核心原因在于:价格低(与场景相关性强、经济相关性偏弱)、保质期短(库存水位低、囤货少)、高端化是产业趋势(起步晚、空间大、供给端共同推动)、费率调节空间大(格局保持相对良性)。6)用终局模式看估值。终局模式下,各家净利率水平对标百威亚太(15-20%,通过关厂裁员提效),吨价水平看齐百威,海外成熟啤酒龙头估值水平大约在 20-30X。图表9:青岛啤酒PE-band 与行业需求、供给的演变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 休闲食品:新品+渠道放量空间,决定 PE估值水平 估值方法:一般采用 PE 估值法。行业竞争格局较为激烈,大单品生命周期相对短。生意模式往往围绕渠道、新品展开,使用相对估值法 PE 比较合理。驱动因素:1)经济环境和消费水平:如 2015 年之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驱动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2)新渠道变革:2015 年-2017 年,板块估值创新高,系来伊份等线下零食连锁业态上市;2019 年,电商零食第一股“三只松鼠”上市;2021-至今,如零食很忙等量贩门店快速扩张,给上游如盐津、劲仔等企业带来机遇。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0 估值中枢:PE(TTM)一般在 39x 左右,历史高点为 52x,低位为 27x。在新渠道放量初始阶段,市场看好该业态的成长性,往往会给较高的估值溢价。但随着新品推出或是新渠道分流,竞争格局恶化,公司业绩较难维持稳定且快速的增长。因此市场对其杀估值,如 2020-2021 年电商红利逐步褪去,三只松鼠市盈率从 150 x 下降至 30 x。绝味在快速拓店期(2020-2021 年)估值提升至 60-70 x,但受到成本压力、疫情扰动单店收入后,估值下修至 30 x。图表10:2013-2023 年休闲食品板块 PE 走势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注:指数选取申万二级分类-休闲食品,数据截至 23 年 4 月 27 日)调味品:刚需+高 ROE,支撑高估值 估值方法:通常采用 PE 估值法。行业商业模式佳,必需品属性带来销量的稳定和提价的空间,当下行业规模仍在扩大且集中度尚有提升空间,龙头依然大有可为。对于龙头海天亦可采用 DCF 估值法作为验证,高增长千禾可采用 PEG 作为补充。驱动因素:行业格局相对稳定,产品生命周期较长,弱周期属性。1)需求环境:如消费升级大趋势、疫情期间的餐饮需求变化。2)边际变化:短期动销、库存。3)成本:大豆、包材等材料价格波动较大。估值中枢:板块估值基本位于 30-50X 之间。2020 年疫情发生后调味品凭借刚需属性表现出较好的业绩稳定性,迎来戴维斯双击,板块估值得到显著抬升。2021 年餐饮端受损进一步反应,板块受疫情影响充分暴露,估值充分回调。当下调味品行业处于需求修复和成本回落共驱的向好趋势下,估值处于适中水位。酱油企业多对标海天估值,复调企业相对分化。01020304050607080902013-04-16 2014-04-16 2015-04-16 2016-04-16 2017-04-16 2018-04-16 2019-04-16 2020-04-16 2021-04-16 2022-04-16()801120.SI()801128.SI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1 图表11:调味品板块估值 30-50X,2020 年得到显著抬升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注:指数选取申万二级分类“调味发酵品”,数据截至 23 年 4 月 27 日)乳制品:格局成熟,盈利能力为估值关键 估值方法:通常采用 PE 估值法。行业成熟、格局稳定,半必需属性带来销量相对稳定和提价空间。细分赛道冰激凌、低温鲜奶、奶酪等景气度较高。对于利润延期释放(改革预期的三元、高费投的妙可)的公司可用 PS 作为补充。驱动因素:关注两个版本的估值故事。(1)奶业双雄竞争趋缓,核心是费投收缩后净利率提升。(2)区域低温乳企的全国化&高端化之路,先是收入的放量,再是净利率的提升。长期关注消费升级趋势和奶价,短期看动销库存和促销费。估值中枢:板块估值基本位于 30-50X 之间。2020 年疫情发生后乳制品需求向好(提升免疫力和健康营养),估值抬高,2021 年奶价上行叠加消费疲软带动板块回落。板块净利率偏低,低温业务尤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加上双寡头格局稳定,限制了估值。高景气细分赛道内的公司具备成长性,短期利润难以充分释放,但其估值往往不低于龙头伊利。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2 图表12:乳制品板块估值 20-40X,2020 年得到显著抬升 来源:Wind,国金证券研究所(注:指数选取申万二级分类“调味发酵品”,数据截至 23 年 4 月 27 日)二、海外核心龙头公司发展&估值复盘 总览:龙头公司业务成熟抗波动强,估值中枢整体仍有所上移 我们筛选了海外规模性的赛道龙头标的,包括食品饮料、奢侈品、纺织服装、烟草、化妆品等细分行业。我们主要从三个维度出发:1)核心市场的收入贡献度,即核心市场的收入占比;2)收入、利润的增速及稳定性;3)估值中枢的演变。最终我们挑选了 40 个市值规模折算成人民币后在 500 亿以上的海外消费类标的。从收入的集中度角度来看:头部的消费龙头公司的全球化进程比较深化,例如爱马仕的第一大区域为亚太地区(不包括日本),FY22 营收占比约 48%,而该区域同样为 LVMH 的第一大市场,FY22 营收占比仅为 30%。对食品饮料类公司而言,雀巢、可口可乐的第一大市场为北美地区,FY22 营收占比为 28%、36%。但分化也比较明显,好时在北美地区 FY22 营收占比达 92%,Keurig Dr Pepper 在美国地区FY22营收占比达89%。整体而言,海外消费龙头公司第一大市场营收占比集中在40%60%间,我们认为主要系大部分产品品系并不存在严格的区域文化、习俗的壁垒,而本土市场的单品系消费力、赛道规模具备天花板,适时出海是实现规模扩张的自然选择。01020304050607080 pe_ttm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3 图表13:海外消费龙头标的第一大区域营收占比分布 来源:Bloomberg,各公司财报,国金证券研究所(注:总市值以截至 4 月 27 日交易货币及当日汇率折算至人民币,第一大区域营收占比为近一期财年数据)无论是在本土提升渗透还是全球化扩张,本质是为了维持稳定、持续的业绩增长。以 5个财年为间隔,将样本标的近 10 年来业绩数据分为 2 个区间,我们分析了标的在前后 2个 5 年维度下业绩增速的表现,及估值中枢的变化。实际上,37.5%/57.5%的标的近 5 财年的收入/净利润增速有所下滑,但主要集中于市值规模后 20 的样本标的内。因此,我们认为即使在规模性海外龙头标的中,头部公司的确定性、韧性仍首屈一指。相对应的,Top10 规模的标的估值中枢均有所上移,高于全样本下70%的比例。整体而言,近 5 财年样本标的的收入/利润CVGR 中枢约 5%/4%,估值中枢约25X。图表14:海外消费龙头标的 T-5 期T-10 期财年收入、净利复合增速及期间 PE 中枢 来源:Bloomberg,各公司财报,国金证券研究所(注:T 期为最近一期披露财报的财年,T-5 期为顺延五期之前,T-10 期为顺延十期之前)0%10%20%30%40%50%60%70%80%90%100%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40000总市值(人民币亿元)第一大区域营收占比0510152025303540-40%-30%-20%-10%0%10%20%30%40%50%60%70%收入CAGR(T-5T-10)净利润CAGR(T-5T-10)PE中枢(T-5T-10,右轴)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4 图表15:海外消费龙头标的近五财年(T期T-5期)收入、净利复合增速及期间 PE中枢 来源:Bloomberg,各公司财报,国金证券研究所(注:T 期为最近一期披露财报的财年,T-5 期为顺延五期之前)从当下的业绩预期看,未来 3 期财年下 65%的样本标的收入 CAGR 上移,62.5%的样本标的净利润 CAGR 上移,收入/净利润 CAGR 的中枢分别为 6%/15%,特别是利润端呈现明显的弹性,隐含对外部环境趋好、龙头竞争力提升的预期。当前对 Forward PE 的中枢在 25X,其中奢侈品龙头爱马仕的 Forward PE 最高达 53X,对应收入/净利润 CAGR 均为 13%;Forward PE 低于 10X 的标的包括高特利、英美烟草,为烟草行业的头部公司,收入 CAGR 分别为 1%/3%,净利润 CAGR 分别为 17%/14%。此外,帝亚吉欧 Forward PE 为 22X,对应收入/净利润 CAGR 分别为 7%/10%;保乐力加 Forward PE为 23X,对应收入/净利润 CAGR 分别为 8%/11%;龟甲万 Forward PE 为 33X,对应收入/净利润 CAGR 分别为 9%/7%。图表16:海外消费龙头标的未来三期财年(T期T+3期)收入、净利复合增速及 Forward PE 来源:Bloomberg,各公司财报,国金证券研究所(注:T 期为最近一期披露财报的财年,T+3 期为远期三期,数据截至 23 年 4 月 27日)05101520253035404550-40%-30%-20%-10%0%10%20%30%40%50%60%收入CAGR(TT-5)净利润CAGR(TT-5)PE中枢(TT-5,右轴)01020304050600%10%20%30%40%50%60%收入CAGR(TT+3)净利润CAGR(TT+3)Forward PE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5 奢侈品:绝妙的商业模式,估值具备充沛遐想空间 从估值层面来看,海外龙头标的存在明显的估值分化,爱马仕的估值水平持续高于 LVMH与开云集团,但估值的波动存在趋同性。具体而言,20102019 年爱马仕/LVMH/开云集团的 Forward PE 均值分别为 37X/20X/16X,2020 年至今分别为 56X/32X/24X(2020-2021年疫情扰动下估值明显波动,当前对应 Forward PE 约 53X/27X/18X)。图表17:2005年至今,爱马仕/LVMH/开云集团Forward PE 来源:Bloomberg,国金证券研究所(注:数据截至 23 年 4 月 27 日)从财务层面来看,无论是毛利率/净利率,爱马仕的稳定性均占优,FY2022 爱马仕/LVMH/开云集团的毛利率分别为 71%/68%/75%;而从净利率的角度看,爱马仕稳健占优(FY2022为 29%,明显高于 LVMH/开云集团的 18%)。图表18:FY20102022爱马仕/LVMH/开云集团毛利率 图表19:FY20102022爱马仕/LVMH/开云集团净利率 来源:Bloomberg,各公司财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Bloomberg,各公司财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结合财务层面分析,我们认为爱马仕的估值溢价部分来源于确定性,核心是主业深耕、品牌调性占优。从收入增速角度看,疫情扰动前 FY20092019 爱马仕/LVMH/开云集团营收CAGR 分别为 13.7%/12.1%/-0.4%,而调整后 EPS 的 CAGR 分别为 18.2%/14.8%/16.3%。即使考虑更长的周期,FY19912019 爱马仕营收 CAGR为 11.4%,保持了长期稳健的增长,仅在 FY2003/FY2020 期间未实现正增长。我们认为爱马仕的稳健性同经营特点相关,公司历史悠久、家族运营,在 1993 年上市前产品品类及销售地区的版图已经基本定型,长期坚守品牌文化、子品牌均强调工匠精神,打造了奢侈品类里突出的品牌调性,涉及的领域包括手工珠宝首饰、银具、皮具等。相比而言,LVMH 与开云集团较频繁地运用收并购方式进行扩张,呈现多元化、多品牌经营的范式。当前开云集团旗下品牌包括 Gucci、YSL、Bottega 等,而 LVMH 在皮具等奢侈品外还涉足了酒类、精品零售等业务。实际上,多元化是打破规模天花板、分散化风险的0102030405060708090爱马仕 LVMH 开云集团50%55%60%65%70%75%80%爱马仕 LVMH 开云集团0%5%10%15%20%25%30%35%爱马仕 LVMH 开云集团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6 方式,以降低公司对单一市场/消费群体的依赖,但多元化业务的操盘也对管理层的能力有所要求。图表20:FY20002022爱马仕/LVMH/开云集团销售收入增长率及主要收并购事项 来源:Bloomberg,各公司财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21:FY2022 爱马仕/LVMH/开云集团收入结构拆分 来源:各公司财报,国金证券研究所(注:从左往右依次为爱马仕、LVMH、开云集团)此外,三家头部公司在外部扰动下的抗风险性也不尽相同,但后续均表现出强劲的反弹,这也表明了奢侈品,或高端品赛道需求的韧性。具体而言:1)爱马仕皮具&马具作为公司最高端、收入占比最高的品类(近五年占比 42%-50%),在疫情期间虽有小幅负增长,但后期消费场景放开后迅速反弹,仍有 20+%增长。2)LVMH 所有业务均负增长,其中时装皮具受影响最小,FY2020 收入下降 5%;精品零售受消费场景牵制,收入下降 31%。3)对开云集团而言,Gucci作为盈利能力最强的品类(FY2022营业利润率35.6%),在 FY2020期间营收跌幅最大(达 23%),同期 YSL 跌幅为 15%,而 Bottega Veneta 录得 4%正增。-40%-30%-20%-10%0%10%20%30%40%50%爱马仕 LVMH 开云集团LV 1999-2001:在五大业务板块收购,包括Fendi,Chaumet,Krug,Fresh等LV 2008-2013:并购Bulgari,Loro Piana等LV 2016至今:年轻化布局,收购蒂芙尼珠宝,潮牌Off-White等开云:1999年收购Gucci、YSL;2000年收购珠宝品牌宝诗龙;2001年收购Bottega Veneta、巴黎世家开云:2007年收购Puma开云:2018年出售Puma,2019出售服装品牌VolcomGucciYSLBottega Veneta其他皮具&马具成衣&服饰珠宝&艺术品丝织品香水&美妆手表其他时尚&皮具精品零售手表&珠宝香水&化妆品葡萄酒&烈酒其他行业专题研究报告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7 图表22:FY20072011爱马仕分产品营收增速 图表23:FY20192022爱马仕分产品营收增速 来源:爱马仕财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爱马仕财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图表24:FY20182022 LVMH分产品营收增速 图表25:FY20192022开云集团分产品营收增速 来源:LVMH 财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来源:开云集团财报,国金证券研究所 帝亚吉欧:烈酒赛道龙头,成熟期增速趋缓,高端化&外拓延续增长 帝亚吉欧于 1997 年由两家酒业龙头公司合并成立,目前为全球烈酒龙头之一,我们总结而言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1997-2003 年逐步聚焦核心业务、优化结构:公司从 2000 年起决定聚焦高端酒类,陆续剥离了包装食品 Pillsbury、汉堡王连锁餐厅等非核心业务,并于 2001 年收购了酒类龙头施格兰集团(Seagram)。2)2004-2013 年帝亚吉欧在全球不断开辟新市场、巩固存量市场:公司在成熟市场收购优质高端品牌,在新兴市场发掘本土影响力品牌,收购公司包括俄罗斯伏特加品牌Smirnov、国内水井坊、越南最大烈酒品牌 Halico、印度联合烈酒龙头 USL 等等。当前帝亚吉欧覆盖全世界 180+国家,布局基本就是在此期间定型。3)2014-至今深耕高端市场、持续优化结构:在完成全球布局后,帝亚吉欧开始深耕高端烈酒市场、优化产品结构,超高端品类增长贡献变大。一方面,公司出售部分葡萄酒、啤酒等非核心业务;另一方面,持续收购、增持动作,例如收购超高端龙舌兰品牌 Don Julio、Casamigos、21Seeds 等,高端品牌矩阵进一步细化。-15%-10%-5%0%5%10%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