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 研究 /首次覆盖 2018 年 06 月 01 日 农林牧渔 增持(维持) 种植业 增持( 首次 ) 许奇峰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7020001 研究员 010-56793956 xuqifenghtsc 冯鹤 执业证书编号: S0570517110004 研究员 021-28972251 fenghehtsc 资料来源: Wind 深埋不改凌云志,破土成长终有时 种子行业深度报告 中国种,农业“芯”,给予增持评级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芯。目前我国种业已经进入发展竞速阶段,从品种创新到技术储备,各企业多赛道角逐。高铸的研发壁垒又决定种业未来更多呈现存量博弈、寡头制霸的特征。未来不论从政策层面,还是技术层面,我们均看好种业的发展潜力,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不破不立,不止不行 2016 年我国种子市场总规模 1230 亿元,近十年复合增速 9.42%,为全球第二大种业市场。玉米和水稻占据国内种业市场价值前两位, 2016 年分别达到 278.50 亿元和 194.72 亿元,占比 31.48%和 22.01%。目前,我国种业进入依法治种和并购重塑阶段。 1)政策方面, 2016 年新种子法实施,我国种业迎来“ 1+3”的全面依法治种时代,推动具备原研技术、种质资源的企业脱颖而出; 2)并购方面,近年来,国内种企的并购进程加快,相对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对种企快速成长的贡献更大,回顾全球种业发展历程,兼并重组同样是跨国种企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品种换代进行时,技术升级变迁中 我国种业正面临品种换代和技术升级。 1)玉米,我国玉米种业共经历了六次品种变革,第六代品种郑单 958 和先玉 335 推广 10 余年来,尚未有突破性品种。我们认为,品种换代的核心是种质资源的创新,主要方向是在具备“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等综合优点基础上实现机械收粒。 2)水稻,我国水稻育种在杂交育种时代完成了三次品种更迭,我们认为“华占系”品种具备成为第四代水稻品种的潜力。 3)转基因技术,我国高度重视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商业化推广,玉米转基因技术能够解决目前我国玉米品种瓶颈问题 ,是我国玉米育种技术的发展方向。 海外飘香,稻种出海释放成长空间 据 FAO 统计,截至 14 年,亚洲占全球杂交水稻种植面积比例超过 95%。具体看,除中国外,亚洲杂交水稻种植国家主要集中在南亚、东南亚国家。受本土研发能力弱等因素影响,这些国家杂交稻种植比例不高, 16 年杂交稻种市场价值 35 亿元。我们认为,随着这些国家水稻杂交比例提升,杂交稻种市场价值有望提升至 373 亿元。过去,我国杂交稻海外推广主要采取贸易模式,但 11 年以来,贸易模式开始遭遇瓶颈。我们认为,在国内品种国外申请品种权无正规渠道条件下,对外投资可突破 现有贸易瓶颈,核心是研发的本土化。目前,隆平高科、荃银高科等国内种企已开始布局海外。 风险提示:政策风险,农作物收购价格下调风险,自然灾害风险。 (6)211192717/06 17/08 17/10 17/12 18/02 18/04(%)农林牧渔 种植业 沪深 300一年内行业 走势图 行业 评级: 行业 研究 /首次覆盖 | 2018 年 06 月 0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2 不破不立,不止不行 全球第二大种业市场,十年复合增速 9.42% 根据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统计, 2016 年我国种子市场总规模 1230 亿元,近十年复合增速9.42%,仅次于 2016 年北美种业 232 亿美元的市场规模,为全球第二大种业市场。其中,7 种主要农作物商品种子市场价值(下文简称市值)合计 885 亿元,占比 71.95%。主要农作物种子中,受消费习惯、商品化率等因素影响,玉米和水稻占据国内种业市值前两位,2016 年分别达到 278.50 亿元和 194.72 亿元,占比 31.48%和 22.01%。 图表 1: 2006-16 年,我国 农作物种子市值复合增速 9.42% 图表 2: 2011-16 年,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值及增速 资料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资料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泰证券研究所,注: 2011-13 年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值根据全部种子市值估算 图表 3: 2006-16 年,全球农作物种子市值复合增速 6.55% 图表 4: 2015 年,中美种业市场规模占全球种业市场规模比例接近 60% 资料来源: Phillips Mcdougall,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International Seed Federation,华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5: 2016 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场价值测算 作物 商品种子使用量(万公斤) 加权单价(元 /公斤) 市值(亿元) 玉米 115519 24.11 278.50 杂交稻 25950 53.70 139.35 常规水稻 74060 7.48 55.37 小麦 353757 4.56 161.21 大豆 37707 8.17 30.81 马铃薯 117376 3.20 187.55 内陆常规棉 1104 22.18 2.45 新疆常规棉 7386 14.18 10.47 杂交棉 696 104.54 7.28 常规油菜 479 28.69 1.37 杂交油菜 1248 82.04 10.24 合计 884.60 资料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泰证券研究所 1%3%5%7%9%40090014002006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亿元 ) 我国农作物种子市值 yoy(右轴)0%2%4%6%8%600700800900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亿元 ) 7种主要农作物种子市值 yoy(右轴)-20%-10%0%10%20%30%15025035045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亿元 ) 全球农作物种子市值 yoy(右轴)美国35%中国23%法国6%巴西6%加拿大5%印度4%日本3%德国2%其他16%行业 研究 /首次覆盖 | 2018 年 06 月 0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3 图表 6: 2016 年我国主要农作物种子商品化率 资料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泰证券研究所 细分看,水稻有常规和杂交之分。其中,常规稻的粳稻、杂交稻的中籼稻是推广面积比较大的两个细分品种。 2016 年粳稻、杂交中籼稻推广面积分别达到 1.17 亿亩、 0.9 亿亩,占水稻推广面积的比例分别为 33.61%、 25.78%。 图表 7: 2000-16 年,常规水稻推广面积 图表 8: 2000-16 年,杂交水稻推广面积 资料来源:种子管理局,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种子管理局,华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9: 2010-16 年,粳稻推广面积及占(水稻总面积)比情况 图表 10: 2010-16 年,杂交中籼稻推广面积及占(水稻总面积)比情况 资料来源:种子管理局,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种子管理局,华泰证券研究所 政策、监管加持,种业进入发展机遇期 2000 年开始,随着种子法的施行,我国种业发展正式进入市场化阶段,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这些年野蛮成长背后,种业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种子产业相对分散, 2010 年以来,我国种业企业数量持续下滑,截至 16 年底,我国持有效经营许可证的种子企业数量为 4316 家,较 2010 年减幅 50%以上。市场集中度虽有提升,但与世界种子市场高度集中的格局相比,差距依然较大。 2016 年我国种业市场40%50%60%70%80%90%100%玉米杂交稻常规水稻小麦 大豆马铃薯内陆常规棉 新疆常规棉杂交棉常规油菜 杂交油菜商品化率10000120001400016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万亩 ) 常规稻推广面积150001700019000210002300025000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万亩 ) 杂交稻推广面积25%30%35%1000010500110001150012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万亩 ) 粳稻种植面积 占比(右轴)22%24%26%28%30%32%700090001100013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万亩 ) 杂交中籼稻种植面积 占比(右轴)行业 研究 /首次覆盖 | 2018 年 06 月 0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4 集中度 CR10 不足 15%,同期世界种业市场 CR10 接近 75%; 2)种子获益能力弱(尤其是玉米种子,我们认为主要是技术 因素导致的差异), 2010-16 年玉米种植成本复合增速9.08%(稻谷这一数值为 7.78%),分项中,同期种子费用复合增速仅 6.69%(稻谷这一数值为 8.02%)。对比美国, 2010-16 年玉米种植成本复合增速 2.39%,同期种子费用复合增速 3.22%。 图表 11: 1949 年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先后经历了计划管理阶段、市场经济阶段 资料来源:万向德农 15 年年报,华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12: 2010-16 年,全国持有效经营许可证种子企业数量不断减少 图表 13: 2016 年,国内、全球种业前 10 名销售收入及市占率 资料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泰证券研究所,注,中国销售收入单位亿元,全球销售收入亿美元 图表 14: 2010-16 年,国内玉米种植成本复合增速 9.08% 图表 15: 2010-16 年,国内玉米种子费用复合增速 6.69% 资料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华泰证券研究所 -25%-20%-15%-10%-5%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家 ) 种子企业数量 yoy(右轴)0%20%40%60%80%0100200300中国 全球(亿元 /亿美元)前十名种企销售收入 市占率(右轴)-5%0%5%10%15%20%25%400600800100012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元 /亩 ) 国内玉米种植成本 yoy(右轴)-5%0%5%10%15%20%25%3040506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元 /亩 ) 玉米种子费用 yoy(右轴)行业 研究 /首次覆盖 | 2018 年 06 月 0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5 图表 16: 2010-16 年,国内稻谷种植成本复合增速 7.78% 图表 17: 2010-16 年,国内稻谷种子费用复合增速 8.02% 资料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华泰证券研究所 图表 18: 2010-16 年,美国玉米种植成本复合增速 2.39% 图表 19: 2010-16 年,美国玉米种子费用复合增速 3.22% 资料来源: USDA,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USDA,华泰证券研究所 净化升级,种业迎来法治“ 1(新种子法) +3(配套规章)”时代。我国种业行业集中度低,企业间的无序竞争激烈,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假冒种子、套牌种子现象泛滥,影响育种人原始创新的积极性。 2016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新种子法是完善我国种业创新体系的重点之一,虽然实质性派生品种管理制度未搭上此次修改的班车(部门间协调原因),但新种子法在“育繁推一体化”实体建设以及合作研发平台建设两个方面给予了充分的制度保障。此外,农业部还修订发布了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 3 个核心配套规章,我 国种业进入全面依法治种时代。我们认为,种业法治时代的到来,尤其是政策层面对研发、品种权利的重视,将推动种子原研的积极性,具备原研技术、种质资源的企业有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携优质品种脱颖而出。 图表 20: 核心(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和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配套规章解读 配套规章 修改、变化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 种子生产和种子经营许可证“两证合一”;取消注册资本和固定资产的数额要求,增加了品种要求条件;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的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改为由省级农业主管部门核发;主要农作物常规种原种种子经营许可证改为由企业所在地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核发;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设主证、副证,副证注明易变动事项,种子生产销售地点不受许可证载明区域的限制;按照可追溯原则,要求种子生产经营者建立种子生产经营档案,新增三类无需办理许可的种子生产经营者的备案义务和备案内容,对自行出售、串换种子的农民进行身份、区域和数量的规定。 主要农 作物品种审定办法 拓宽品种试验渠道,绿色通道由国家级拓展到省级,允许企业自行、或与科研单位联合开展自有品种试验;缩短试验审定时间,对区域试验第 1 周期表现突出和特殊用途品种,允许第 2 周期区域试验与生产试验合并;公开透明试验审定过程,要求申请者参与主要环节,接受社会监督;简化引种程序,通过一个省审定的品种引种到同一适宜生态区的其他省,改为备案制;明确试验审定工作主体责任,相关鉴定人对数据真实性负责,引种人对品种的真实性、安全性、适应性负责;新增 DUS 测试要求,证明申请审定品种的特异性。 农作物种子标签和使用说明管理办法 强化真实性要求,种子生产经营者对标注内容真实性和种子质量负责;强化完整性要求,必须注明种子储藏条件和可能出现风险的提示及注意事项,使用种者有充分知情权;强化严谨性要求,标注品种名称时不得有修饰性文字,不得有引人误解的文字图案;强化可追溯性要求,种子标签必须有信息代码,并发布了信息代码的编码规则。 资料来源: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华泰证券研究所 -5%0%5%10%15%20%6008001000120014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元 /亩 ) 国内稻谷种植成本 yoy(右轴)0%10%20%30%3040506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元 /亩 ) 稻谷种子费用 yoy(右轴)-10%-5%0%5%10%15%50055060065070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美元 /英亩 ) 美国玉米种植成本 yoy(右轴)-5%0%5%10%70809010011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美元 /英亩 ) 玉米种子费用 yoy(右轴)行业 研究 /首次覆盖 | 2018 年 06 月 0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6 图表 21: 后郑单 958 和先玉 335 时代,玉米推广面积尚无突破 图表 22: 实质性派生管理制度缺失,同源水稻单品推广面积难有突破 资料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泰证券研究所 注,图中品种均以广占63S 或其派生品种为不育系母本 13 年 12 月农业部通过了新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办法规定“实行选育生产经营相结合、注册资本达到 1 亿元的种子企业,在申请主要农作物品种国家级审定时可以开展自有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通过试验报备的形式,可以获得主要农作物品种国家级审定认证。依照办法的规定,次年 5 月 26 日,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发布了国家级水稻玉米品种审定绿色通道试验指南 (试行 ),该指南明确了企业自行开展自有品种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的方式方法,种子绿色通道执行细则落定,审定周期从过去的45 年最短可缩短至 23 年,科研投入的商业化率大幅提高,种业进入“品种井喷”期。 图表 23: 常规审定与绿色通道审定周期比较 资料来源: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华泰证券研究所 注,品种试验包含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 图表 24: 2015、 16 年,绿色通道审定品种数量 图表 25: 2015、 16 年,绿色通道审定品种数量比例 资料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泰证券研究所 注,占比为占国审数量比例 02000400060008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万亩 ) 郑单 958 先玉 335 登海 605浚单 20 京科 968 隆平 2060200400600800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2010 2012 2014 2016(万亩 ) 两优 6326 扬两优 6号 新两优 6号两优 036 先农 22号 先农 24号丰两优 1号 丰两优 6号0510152015 2016(个 )玉米 水稻0%10%20%30%2015 2016玉米 水稻行业 研究 /首次覆盖 | 2018 年 06 月 0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7 寡占时代,并购重塑种业生态 受种子研发壁垒高、前期投入大以及种子培育周期长等因素制约,种企内生增长点之间的周期会相对较长,尤其随着现代生物育种技术的不断摸高。相对内生增长,外延并购对种企快速成长的贡献则更大,可以更加快捷的获取优势种质、育种技术以及销售渠道等,缩减相关费用的投入,形成“ 1+1 2”的协同效应。近年来,随着国内种业竞争白热阶段的到来,国内种企也相继开展并购活 动。具体看, 1)规模扩张型,通过并购优质企业,实现规模、品类快速扩张,以隆平高科和农发种业为代表; 2)技术整合型,通过对科研单位或科研型企业的参控形式,达到科研协同等目的,以金色农华为代表; 3)区域扩散型,主要是突破地域限制,以垦丰种业为代表。 图表 26: 隆平高科外延并购历程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华泰证券研究所 回顾全球种业发展历程,兼并重组同样是跨国种企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通过兼并重组,跨国种子巨头在全球市场上的寡占地位逐渐形成。从全球种业集中度角度看, 1985 年全球种业 CR10 销售额占全球市场比例为 13.33%,到 2016 年这一比例已上升到 75%左右。以孟山都为例,孟山都创建于 1901 年 , 成立之初以生产糖精为主, 1972 年开始,受当时社会关注点变化的影响,公司发展战略开始转向生命科学领域,并于 1982 年 , 通过对Jacob Hartz 种子公司的收购进军种业生产研发领域,此后通过一些列的横向并购,孟山都拥有包括大豆、玉米、小麦、棉花、蔬菜与水果等多种农产品种子的研发、生产与销售能力,奠定公司全球种业龙头地位。根据公司 17 年披露年报, 2017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6.4 亿美元, yoy+8.43%,实现净 利润 22.6 亿美元, yoy+69.16%。 图表 27: 孟山都外延并购历程 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华泰证券研究所 行业 研究 /首次覆盖 | 2018 年 06 月 0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8 图表 28: 2000-17 年,孟山都收入、利润及增速情况 图表 29: 2017 年,孟山都收入构成 资料来源: Bloomberg,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 Bloomberg,华泰证券研究所 -50%0%50%100%04080120160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亿美元 )营业收入 净利润营业收入 yoy(右轴) 净利润 yoy(右轴)玉米种子 , 43%大豆种子 , 18%蔬菜和水果种子 , 6%棉花种子 , 4%所有其他农作物种子 , 4%农业生产力 , 25%行业 研究 /首次覆盖 | 2018 年 06 月 0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9 品种换代进行时,技术升级变迁中 玉米:两大单品后时代,第七代品种渐行渐近 郑单 958 和先玉 335 的选育和推广在中国玉米育种史上意义重大, 1)郑单 958 株型紧凑,开创我国玉米密植(高密度育种是抗逆育种的第一个突破口)时代,以黄淮海地区夏播玉米为例,郑单 958 亩均种植密度达到了 4500 株,而同期黄淮海另一大品种浚单 20 亩均种植密度则不能超过 4000 株; 2)先玉 335 则开创“单粒播种”先河,凭借强力的产品表现,先后于 04 年和 06 年通过夏播区和春播区的国家审定,在实现种子论“粒”售卖的同时,亩均用种量大幅下降,从 3 4 公斤降至 1.5 公斤左右,种植管理效率大幅提升。 图表 30: 2001-16 年,郑单 958 推广面积 图表 31: 2006-16 年,先玉 335 推广面积 资料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泰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华泰证券研究所 从 1960s 玉米单交种育种开始,我国玉米种业共经历了六次品种变革,代表品种分别为第一代的新单 1 号、白单 1 号、白单 2 号、白单 4 号、吉单 101 等,第二代的中单 2 号、郑单 2 号、丹玉 6 号等,第三代的丹玉 13、烟单 14、掖单 2 号、四单 8 号等,第四代的掖单 13、掖单 12 号等,第五代的农大 108、豫 22、鲁单 50 等,以及第六代的郑单 958、先玉 335 等,通常每一次品种换代都伴随着大品种(年推广面积 1000 亩以上) 的出现。 图表 32: 1960s 开始,我国玉米品种经历了 6 次换代升级 代次 时间 代表品种 核心种质资源 备注 第一代 1960s-70 年代初期 新单 1 号 金皇后、获白、塘四平头、旅大红骨、 Lancaster 第二代 70 年代初期 -80 年代初期 中单 2 号 第三代 第四代 80 年代初期 -90 年代初期 90 年代初期 -90 年代后期 丹玉 13 掖单 13 号 塘四平头 、 Lancaster、改良 Reid、旅大红骨 改良 Reid 杂优群由 2.1%增至17.4% , 呈 明 显 上 升 趋 势 ; Lancaster 杂优群由 30.9%增至47.0%,又降至 34.8%;塘四平头和旅大红骨群分别升至 18.2%和17.9%。四大杂优群由 50.5%上升至 86.3% 第五代 90 年代初期 -21 世纪初期 农大 108 P( PB)群、改良 Reid 群、旅大红骨群、塘四平头群 改良 Reid 群:从 96 年的 25.59%,下降到 2001 年的近 19%; P 群:由 96 年 0.39%增加到 2001 年的14.45%;塘四平头群:从 96 年的近 20%下降到 2001 年的 8.72%;Lancaster 群:从 96 年的近 20%下降到 2001 年的 6.46% 第六代 21 世纪初期至今 郑单 958、先玉 335 改良 Reid 和四平头为主, PB 和 Lancaster 为辅 旅大红骨种质利用比例急剧下降 资料来源: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华泰证券研究所 020004000600080002001 2003 2005 2007 2009 2011 2013 2015(万亩 ) 郑单 958推广面积2012年推广面积达到顶峰0200040006000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万亩 ) 先玉 335推广面积2012年推广面积达到顶峰行业 研究 /首次覆盖 | 2018 年 06 月 01 日 谨请参阅尾页重要声明及华泰证券股票和行业评级标准 10 图表 33: 1982 年 -2016 年推广面积前三名玉米品种和对应推广面积(万亩) 年份 第一名 第二名 第三名 品种 推广面积 品种 推广面积 品种 推广面积 1982 中单 2 号 2403 丹玉 6 号 1624 郑单 2 号 1252 1983 中单 2 号 2629 郑单 2 号 982 鲁原单 4 号 968 1984 中单 2 号 2637 四单 8 1179 吉单 101 1128 1985 中单 2 号 2965 四单 8 1475 烟单 14 1195 1986 中单 2 号 3117 四单 8 1559 烟单 14 1480 1987 丹玉 13 3374 中单 2 号 2573 烟单 14 1485 1988 丹玉 13 4565 中单 2 号 2906 烟单 14 1461 1989 丹玉 13 5251 中单 2 号 3434 掖单 2 号 2078 1990 丹玉 13 4512 中单 2 号 2806 掖单 4 号 1866 1991 丹玉 13 4685 中单 2 号 2777 掖单 2 号 2352 1992 丹玉 13 3279 中单 2 号 2970 掖单 13 1472 1993 丹玉 13 2955 掖单 2 号 2267 中单 2 号 2131 1994 丹玉 13 2891 掖单 13 2407 掖单 2 号 2358 1995 掖单 13 3397 丹玉 13 2838 中单 2 号 2477 1996 掖单 13 3150 中单 2 号 2536 丹玉 13 2235 1997 掖单 13 3003 中单 2 号 1742 掖单 2 号 1566 1998 掖单 13 2006 中单 2 号 1581 掖单 2 号 1507 1999 掖单 13 1534 四单 19 1298 中单 2 号 1246 2000 农大 108 2812 掖单 13 1638 鲁单 50 1111 2001 农大 108 3810 豫玉 22 1097 鲁单 50 961 2002 农大 108 4100 豫玉 22 1470 郑单 958 1325 2003 农大 108 3513 郑单 958 2136 豫玉 22 1742 2004 郑单 958 4295 农大 108 2720 鲁单 981 1143 2005 郑单 958 5176 农大 108 2178 鲁单 981 1035 2006 郑单 958 5858 农大 108 1445 鲁单 981 1151 2007 郑单 958 5691 浚单 20 1646 鲁单 981 1331 2008 郑单 958 5704 浚单 20 2458 鲁单 981 883 2009 郑单 958 6810 浚单 20 3678 先玉 335 1691 2010 郑单 958 6226 浚单 20 4639 先玉 335 2879 2011 郑单 958 6782 先玉 335 3572 浚单 20 3301 2012 郑单 958 6857 先玉 335 4217 浚单 20 2872 2013 郑单 958 6479 先玉 335 4022 浚单 20 2389 2014 郑单 958 5406 先玉 335 4061 浚单 20 1694 2015 郑单 958 4631 先玉 335 3737 浚单 20 1417 2016 郑单 958 3975 先玉 335 3263 京科 968 2017 资料来源:农业部种子管理局,华泰证券研究所 我们认为,品种换代的核心是种质资源的创新。单交种推广以来,我国玉米核心种质(主要自交系)从金皇后、获白、塘四平头以及一些外引自交系逐步演变为改良 Reid、 Lancaster (包括 Mo17 和自 330 两个亚群 ) 、四平头、旅大红骨、 PB 等 5 个杂种优势群,期间虽有引入国外种质,但核心种质过度使用(目前我国玉米主要自交系已经使用 40 余年) , 致使我国玉米种质基础逐渐狭窄,这也是郑单 958、先玉 335 之后我国玉米育种没有明显突破的主因(除此之外,商业化育种体系尚未完全建立也是掣肘行业发展因素)。虽然涌现了诸如浚单 20、京科 968、联创 808、华农 887 等一批优秀品种,在部分地区逐步实现了对郑单 958 和先玉 335 的替代,但这些品种在种质资源上并没有突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