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免责条款部分 Table_Summary 中美科技实力 对比 :全球视角 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宏观研究 专题报告 2018/7/22 首席 研究 员 : 任泽平 研究员 : 连一席 lianyixievergrande 联系人 : 谢嘉琪 xiejiaqievergrande 摘要 : 科技 是 第一生产力 , 是国家实力的关键 。 纵观近现代科技史与经济史, 16-18 世纪,英国首先凭借牛顿的经典力学 理论 与瓦特的蒸汽机发明成为世界科技中心;而后 随着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奠定量子力学,德国一举成为 19 世纪 末 20 世纪初的头号科技强国;二战前后,爱因斯坦移民美国、 1945年世界上首颗原子弹在美国爆炸、 1947 年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晶体管,美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并保持至今。 科技是历史的杠杆 。 从日不落帝国到美元霸权,从机械革命到信息革命, 两次科学革命、三次技术与工业革命 , 不 论 英国、 法国、德国、 日本、 美国,无一不是依靠抓住 某次关键的产业革命机遇而成功崛起, 最终 成为世界的科技与经济中心 。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也被称为 “汤浅现象” 。 日本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提出当一个国家 的科学成果数量占世界科学成果总量的 25%,就可以称之为世界科学中心 , 并依此将历史上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分为5 个阶段:意大利( 1540-1610 年 )、英国( 1660-1730 年 )、法国( 1770-1830年 )、德国( 1810-1920年 )、美国( 1920 年之后) ,平均维持时间为 80 年 。按照这一总结预测, 2000 年前后美国的世界科技中心地位将受到新兴势力的挑战,这一角色正是中国。 美国已经清晰地意识到这一威胁 。 此 次中美贸易战,实质是 美国打着 贸易的旗号试图对“中国制造 2025”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进行打压 与遏制。 那么 , 中国科技实力在过去几十年中到底取得了怎样的发展 ? 美国为何对中国的科技进步如此警惕? 中美两国目前在全球科技 版图中的地位 和优劣 究竟如何 ? 风险提示 : 政策推动不及预期 等 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2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目录 1 全球视角之一:研发经费与人力投入 . 4 2 全球视角之二:高等教育 . 6 3 全球视角之三:论文与期刊发表 . 7 4 全球视角之四:发明专 利 . 8 5 全球视角之五:经济活动 . 9 5.1 高科技领域的国际贸易活动 . 9 5.2 风险投资活动 . 10 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3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图表目录 图表 1: 科技革命、工业革命与科技强国崛起的历史进程 . 4 图表 2: 主要国家 R&D 国内支出 . 5 图表 3: 主要国家研发强 度 . 5 图表 4: 2015 年中美 R&D支出结构对比 . 5 图表 5: 美国联邦政府主要资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先进技术与重要系统开发 . 5 图表 6: 2014 年主要国家与地区的自然科学与工程学学士学位获得人数 . 6 图表 7: 2014 年主要国家与地区的自然科学与工程学博士学位获得人数 . 6 图表 8: 科学与技术领域全职研究人员数量 . 6 图表 9: 每千人劳动力中研究人员比重 . 6 图表 10: 主要国家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前 100大学数量 . 7 图表 11: 2017 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 TOP 10 . 7 图表 12: 主要国家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前 100大学数量 . 7 图表 13: 2017 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TOP 10. 7 图表 14: 科学与工程领域论文数量 . 8 图表 15: 前 1%引用率论文的相对比例指数 . 8 图表 16: 各国自然指数的分数计数( FC) . 8 图表 17: 各国诺贝尔奖获得数量情况 . 8 图表 18: 主要国家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 . 9 图表 19: 主要国家发明专利申请数量 . 9 图表 20: 主要国家 发明专利授权数量 . 9 图表 21: 2013-2015年各国公示阶段专利申请分布情况(按照重要科技领域分类) . 9 图表 22: 2016 年五国集成电路与通信设备进出口 . 10 图表 23: 飞机、航天器及相关设备国际贸易情况 . 10 图表 24: 全球种子期风险投资地域分布情况 .11 图表 25: 美国种子期风险投资主要领域 .11 图表 26: 全球早期与后期风险投资地域分布情况 .11 图表 27: 2011-16 年中美早期与后期风险投资金额(亿元)前 10 领域对比 .11 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4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科技 是 第一生产力 , 是国家实力的关键 。 纵观近现代科技史与经济史, 16-18世纪,英国首先凭借牛顿的经典力学 理论 与瓦特的蒸汽机发明成为世界科技中心;而后 随着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普朗克奠定量子力学,德国一举成为 19 世纪 末 20 世纪初的头号科技强国;二战前后,爱因斯坦移民美国、 1945 年世界上首颗原子弹在美国爆炸、 1947 年贝尔实验室的肖克利研究小组成功研制出晶体管,美国取代德国成为世界科技中心并保持至今。 科技是历史的杠杆。 从日不落帝国到美元霸权,从机械革命到信息革命, 两次科学革命、三次技术与工业革命 , 不 论 英国、 法国、德国、日本、 美国,无一不是依靠抓住 某次关键的产业革命机遇而成功崛起,最终 成为世界的科技与经济中心 。 图表 1: 科技革命、工业革命与科技强国崛起的历史进程 资料来源: 中国科学院 , 恒大研究院 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也被称为 “汤浅现象”。 日本科学史学家汤浅光朝提出当一个国家 的科学成果数量占世界科学成果总量的 25%,就可以称之为世界科学中心 , 并依此将历史上的世界科学中心转移分为 5 个阶段:意大利( 1540-1610 年 )、英国( 1660-1730 年 )、法国( 1770-1830 年 )、德国( 1810-1920 年 )、美国( 1920 年之后) ,平均维持时间为 80 年 。按照这一总结预测, 2000 年前后美国的世界科技中心地位将受到新兴势力的挑战,这一角色正是中国。 美国已经清晰地意识到这一威胁 。 此 次中美贸易战,实质是 美国打着 贸易的旗号试图对“中国制造 2025”为代表的高科技领域进行打压 与遏制。 那么 , 中国科技实力在过去几十年中到底取得了怎样的发展 ? 美国为何对中国的科技进步如此警惕? 中美两国目前在全球科技 版图中的地位 和优劣 究竟如何 ? 1 全球视角 之一 : 研发 经费与 人力 投入 当今世界的前沿科技研究 , 越来越离不开 科研基础设施与高端精密设备的 大量 投入 ,以 物理学研究 为例, 如果 没有造价近 3 亿美元的 LIGO( 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 , 2016年引力波 的 成功 探测也就成 了“无米之炊”。 国家 在研发方面的资金投入 是科研成果的前提保证 。 2016 年美国 R&D 国内支出 达到 5103 亿美元 , 位于世界第一 ;中国R&D 国内支出 达到 2378 亿美元,位于第二,但不及美国的一半 ;其次为日本、德国、韩国等。 2000 年至 2016 年, 中国 R&D 国内 支出 增长超过20 倍, 年均复合增速 达到 21.3%, 同期 美国 R&D 国内支出 增长不到 2 倍,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5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年均复合增速 仅为 4.1%。 按照 2010年以来 中美 R&D国内支出的复合增速测算 , 到 2024年 前后 中国在研发的 整体 资金投入 就将 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 图表 2: 主要国家 R&D 国内支出 图表 3: 主要国家研发强度 资料来源: UN, OECD,恒大研究院 资料来源: OECD, NSF,恒大研究院 从研发 强度 ( R&D 支出 /GDP) 来看 , 2016 年 R&D 支出排名靠前国家的研发强度普遍维持在 3%左右 ,其中韩国( 4.24%)、日本( 3.14%)、德国( 2.94%)、美国( 2.74%) 处于前列 。 中国 2016 年研发强度达到 2.12%,相较于 2000 年 0.89%的强度水平明显提升 , 目前已经 接近法国( 2.25%)并且超过英国( 1.69%)等发达国家, 但 距离美日德韩等国仍有一定差距 。 从 R&D 支出的投向结构来看 , 中国目前 的 R&D 活动 主要 侧重于 试验发展 (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 阶段 ( 2015 年占比达到 84%) , 基础研究 ( Basic Research) 和应用研究 ( Applied Research)投入比例合计仅 16%。 而美国则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相对投入更多资源, 合计占比达到 36%。尤其在联邦政府层面, 除了国防部外其他部门 ( 包括 能源部、 NASA 等) 基本以资助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为主 , 即使国防部 资助 的试验 发展也是以先进技术与 重要 系统开发为导向 , 并且孕育了 ARPANET(阿帕网,因特网的前身) 、 GPS(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等重要发明。 图表 4: 2015年 中美 R&D 支出结构对比 图表 5: 美国联邦政府主要资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先进技术与重要系统开发 资料来源: NSF,中国科学统计年鉴 ,恒大研究院 资料来源: NSF,恒大研究院 除了研发经费的支持 ,各类科研成果离不开 一支强大的工程师与科学家队伍 。 2014 年自然科学与工程学学士学位获得人数排名靠前的国家与地区分别为中国( 145 万)、欧盟 8 国( 57 万)、美国( 38 万)、日本( 12万)、韩国( 11 万)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 ; 而 博士学位 获得 人数的国1 0 8 . 1 3 2 3 7 8 . 2 8 2 6 9 4 . 6 1 5 1 0 3 . 1 1 1 4 2 2 . 2 7 1 5 4 9 . 9 7 01 ,0 0 02 ,0 0 03 ,0 0 04 ,0 0 05 ,0 0 06 ,0 0 02 0 0 0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中国 ( 亿美元) 美国 ( 亿美元) 日本 ( 亿美元) 德国 ( 亿美元)韩国 ( 亿美元) 英国 ( 亿美元) 法国 ( 亿美元)0 . 8 9 2 . 1 2 2 . 6 2 2 . 7 4 2 . 1 8 4 . 2 4 0 .00 .51 .01 .52 .02 .53 .03 .54 .04 .52 0 0 0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中国( % ) 美国( % ) 日本( % )德国( % ) 韩国( % )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6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家与地区 排名 为欧盟 8 国( 4.92 万)、中国( 3.18万)、美国( 2.98 万)、日本( 0.59 万)、韩国( 0.55 万)。 可见 在高学历人才供给方面, 相对欧美来说 中国 并没有显著的人数优势。 图表 6: 2014年主要国家与地区 的 自然科学与工程学学士学位获得人数 图表 7: 2014年主要国家与地区 的 自然科学与工程学 博士 学位获得人数 资料来源: NSF,恒大研究院 资料来源: NSF,恒大研究院 从 科学与技术领域 全职研究人员数量来看 , 2015 年排名分别为中国( 162万)、美国( 138万)、日本( 66万)、德国( 38万)、韩国( 36万)。尽管在总量上已经超过美国,中国每千人劳动力中研究人员比重仅 2.02,远低于美国、日本 、韩国 等发达国家 。 图表 8: 科学与技术领域 全职研究人员数量 图表 9: 每千人劳动力中研究人员比重 资料来源: OECD,恒大研究院 资料来源: OECD,恒大研究院 2 全球视角 之 二 :高等 教育 古人云 ,“ 大学之道 , 在明明德 ” 。 古代教育机构最主要的理念在于“培养人” ,侧重于精神层面的提升。 近代以来, 大学的研究职能与社会服务职能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 尤其是 进入 20世纪 后 ,以 美国 斯坦福大学的崛起为代表, 大学 实际上成为人类科技创新的桥头堡 。 当前国际四大权威的大学排名 ( QS/US News/THE/ARWU)中, THE(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和 ARWU( 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 更偏重教学与研究能力。 2017 年 泰晤士高等教育 世界大学排名 前 100 榜单中, 美国大学占到 43 所,其次为英国 12 所、德国 10 所,中国共 5 所上榜。 其中排名前 10 的大学基本都来自美国和英国, 中国排名最靠前的清华北大 仍在 20 名开外。 2011年以来,美国前 100名大学数量有所下降, 但仍占到总数的近一半;中国前 100名大学数量略有提升, 但 相比美国差距较大。 2 8 . 1 31 4 4 . 7 32 4 . 3 53 7 . 7 43 9 . 7 55 6 . 9 40204060801 0 01 2 01 4 01 6 02 0 0 0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中国(万人) 美国(万人) 欧盟 8 国(万人)日本(万人) 韩国(万人)0 . 7 33 . 1 81 . 7 52 . 9 83 . 0 44 . 9 20123452 0 0 0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中国(万人) 美国(万人) 欧盟 8 国(万人)日本(万人) 韩国(万人)6 9 . 51 6 1 . 99 8 . 31 3 8 . 01 1 1 . 41 8 4 . 60204060801 0 01 2 01 4 01 6 01 8 02 0 02 0 0 0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中国(万人) 美国(万人) 欧盟 28 国(万人) 日本(万人)德国(万人) 英国(万人) 法国(万人) 韩国(万人)0 . 9 42 . 0 26 . 8 38 . 6 44 . 91 3 . 2 4024681012142 0 0 0 2 0 0 1 2 0 0 2 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中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韩国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7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图表 10: 主要国家泰晤士高等教育 排名 前 100大学数量 图表 11: 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OP 10 资料来源: THE,恒大研究院 资料来源: THE,恒大研究院 另一份更加注重科研与学术的 ARWU榜单中 , 2017 年排名前 100 大学美国仍然以 48 所占到近一半,中国仅清华北大两所上榜 。榜单排名前 10的大学中,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美国大学占据了 8位,而清华北大则排到了 40名 之外 。 图表 12: 主要国家世界 大学学术 排名前 100大学数量 图表 13: 2017年世界 大学学术 排名 TOP 10 资料来源: ARWU,恒大研究院 资料来源: ARWU,恒大研究院 3 全球视角 之 三 :论文与期刊发表 论文 是 基础研究成果的 精华,最顶尖的论文往往能够改变甚至开创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例如 图灵在 论数字计算在决断难题中的应用 中首次提出“图灵机”的设想并由此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理论基础; 香农的通信的数学原理直接创建了信息论 并成为 现代通信技术 的基石。因此, 高质量的论文实质上代表了对人类知识边界的探索 能力 ,更代表国家在基础科研领域的实力。 从科学与工程 ( S&E) 领域发表的论文数量来看 , 2016年排名靠前的国家或地区分别为欧盟( 61.4 万)、中国( 42.6 万)、美国( 40.9 万)、印度( 11 万)、日本( 9.7 万), 中国首次在数量上超过美国。 当然,论文的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 2016 年科学与工程领域发表的引用率位于前1%的高质量论文中, 美国相对比例指数为 1.9、 欧盟为 1.28、 中国为 1.01,中国近几年高引用率论文的比例有所提升,但相对美国、欧盟来说差距仍然不小。 (注:相对比例指数 =某国前 1%引用率论文数量 /论文总数) 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8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图表 14: 科学与工程领域论文数量 图表 15: 前 1%引用率论文的相对 比例 指数 资料来源: NSF,恒大研究院 资料来源: NSF,恒大研究院 能否发表于顶级刊物是检验论文质量的 另一 有力证据。 为了衡量基础科研产出,自然的发行者自然出版集团挑选了 82 本自然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数量不到总体的 1%但引用率占总引文数 30%),并基于文章合作者的情况计算出了自然指数 , 考虑文章作者的所属国家与机构情况后得到的自然指数称之为分数计数( FC) 。 从 2017年各国 分数计数 FC 的排名来看,美国( 19579)超出第二名中国( 9088)两倍 多 ,其次为德国( 4363)、英国( 3608)、日本( 3053) 。 与 S&E论文指标得出的结论类似,中国近年来在基础科研领域的进步 较快 ,但距离美国仍有较大差距。 图表 16: 各国自然指数的分数计数( FC) 图表 17: 各国诺贝尔奖获得数量情况 资料来源: Natureindex,恒大研究院 资料来源: 恒大研究院 诺贝尔奖是对最顶尖基础科研成果的肯定 。 从各国诺贝尔奖的获得情况来看 , 二战前德国 、 英国 、 美国处于第一方阵 , 二战后美国实力大幅提升 , 不论在物理 、 化学 及医学领域,美国的获奖数量都占到全球总数的半壁江山。而中国目前除了 2015 年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之外 ,在物理 学与化学领域尚未实现零的突破。 4 全球视角 之 四 : 发明 专利 专利可以分为发明专利 ( patent for invention)、 实用新型专利( utility model)、 外观设计专利 ( industrial design)。 其中 , 发明专利 最能代表科技创新水平 , 并 在全球范围内都被认作是衡量创新行为的有用指标 。 美国专利密集度居前的几大行业 计算机、通信设备、半导体均是典型的高科技 行业,美国 无线 通信巨头 高通 更是凭借在 CDMA领域的研发 布局 在 3G/4G 时代大发横财 , 高通依靠核心专利授权收取的费用甚至被称为“高通税” 。 3 2 . 24 0 . 93 8 . 96 1 . 48 . 74 2 . 6010203040506070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美国(万篇) 欧盟(万篇) 中国(万篇)印度(万篇) 日本(万篇)1 . 8 1 1 . 9 0 1 . 0 1 1 . 2 8 0 . 5 2 1 . 0 1 0 .00 .51 .01 .52 .02 .52 0 0 3 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美国( % ) 欧盟( % ) 日本( % )中国( % ) 印度( % )1 8 7 2 7 . 1 1 9 5 7 9 . 04 5 1 1 . 39 0 8 8 . 705 ,0 0 01 0 , 0 0 01 5 , 0 0 02 0 , 0 0 02 5 , 0 0 0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 2 0 1 7美国 中国 德国 英国 日本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9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WIPO)统计,截止 2016 年底全球共有 972万件有效发明专利 ,其中 保 有量排名前五分别为日本( 266 万)、 美国( 219万)、中国( 124 万 )、韩国( 95万)、德国( 60 万) 。 从增量角度, 2016年各国 发明专利申请量排名 分别为中国( 126 万)、美国( 52 万)、日本( 46 万)、韩国( 23 万) 、德国( 18 万),而 专利授权量 排名 分别为中国( 32 万)、日本( 29 万)、美国( 28 万)、韩国( 12 万)、德国( 10 万)。中国近年来在专利方面发力明显,在申请数量上已经大幅超越美国、日本,授权数量 略超 美、日 , 在 专利的授权率与实际转化方面中国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图表 18: 主要国家有效发明专利保有量 图表 19: 主要国家发明专利申请数量 资料来源: WIPO,恒大研究院 资料来源: WIPO, 恒大研究院 从 2013-2015 年主要国家 已公示专利申请( published patent applications) 的行业分布情况来看 , 美国和日本在通信 、 计算机 技术与半导体领域布局了 大量专利 ,其中美国( 18.82万)、日本( 16.71万)接近中国的两倍( 9.58万)。 日本在机床、发动机、机械零件、光学以及测量等领域布局 的专利数量显著多于美国和中国 ; 美国除了在 ICT 领域布局了 大量专利,在生物技术、医学技术与药物领域更是一枝独秀 , 公示阶段 专利 申请 数量超过日本与中国之和; 相对来说, 中国在基础材料化学、精细材料化学、食品化学等领域布局更多。 (注: 专利申请 18 个月后进入公示阶段,通过实质审查后才会被授予专利 ) 图表 20: 主要国 家 发明专利 授权数量 图表 21: 2013-2015 年 各国 公示 阶段 专利 申请 分布情况 (按照重要科技领域分类) 资料来源: WIPO,恒大研究院 资料来源: WIPO,恒大研究院 5 全球视角 之 五 : 经济活动 5.1 高科技领域 的 国际贸易活动 0 . 2 4 1 2 3 . 8 2 1 5 4 . 8 1 2 6 6 . 2 8 1 1 9 . 6 5 2 1 8 . 7 2 0501 0 01 5 02 0 02 5 03 0 0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中国(万件) 法国(万件) 德国(万件) 日本(万件)韩国(万件) 英国(万件) 美国(万件)6 . 9 0 1 2 5 . 7 4 5 1 . 0 0 4 5 . 6 5 3 3 . 0 9 5 2 . 1 6 0204060801 0 01 2 01 4 0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中国(万件) 法国(万件) 德国(万件) 日本(万件)韩国(万件) 英国(万件) 美国(万件)1 . 9 0 3 2 . 2 5 1 8 . 8 8 2 8 . 9 3 1 4 . 7 6 2 7 . 6 9 05101520253035402 0 0 4 2 0 0 5 2 0 0 6 2 0 0 7 2 0 0 8 2 0 0 9 2 0 1 0 2 0 1 1 2 0 1 2 2 0 1 3 2 0 1 4 2 0 1 5 2 0 1 6中国(万件) 法国(万件) 德国(万件) 日本(万件)韩国(万件) 英国(万件) 美国(万件)恒大研究院研究报告 立足企业恒久发展 10 服务国家大局战略 高科技 领域的 国际贸易活动 可以从一定程度反映 一国 在国际产业链中的相对位置与实力。 在 联合国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方法( SITC)四位数分组标准下, 当前国际贸易金额较大的高科技商品包括集成电路、通讯设备、飞机与航天器等 。 电子集成电路领域 , 2016 年 中国 是 最大的净进口国( 出口 608.8 亿美元、进口 2269.3 亿美元), 目前电子集成电路已经超过原油成为中国进口金额最大的商品 。 韩国净出口 221.9 亿美元(出口 520.6 亿美元、进口 298.6 亿美元),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美国、日本则保持小额顺差,德国基本持平 。值得一提的是商品贸易并不能反映产业竞争力的全貌,对于集成电路这类高科技行业,上游的专利授权等高附加值活动 属于服务贸易并不 包含在商品进出口数据中 ,因此结合更具体的价值链构成进行分析是必要的 ,对于集成电路产业的国际比较我们将在第二 章 作进一步 探讨。 通信 设备领域 , 2016 年中国是最大的净出口国 (出口 2013.6 亿美元,进口 459 亿美元),除了韩国保持小幅顺差外,美国、日本、德国均存在逆差。中国在 通信 设备领域的顺差金额基本与 在集成电路领域的逆差金额接近,作为全球 电子设备 产业链的“组装工厂”, 中国每年看似出口金额巨大,实际上由于核心的集成电路大量依赖进口,利润十分单薄。 尽管美国在通讯设备领域存在巨额逆差,但是 以移动通讯设备领域为例,单单 一家 苹果每 年的净利润就超过其余所有手机厂商 之和。 中国在通讯设备领域的 贸易顺差难掩不均衡的产业链利润分配。 飞机 、 航天器及相关设备领域 , 2016 年 美国顺差超过 1000 亿美元 (出口 1347 亿美元、进口 310 亿美元), 传统工业 强国德国 也 存在较大顺差(出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