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医药生物行业2018总结与2019年上半年投资分析报告,2018 年 12 月 3 日,目,录,1.医药行业政策回顾与前瞻.41.1 医保:控费为主旋律,带量采购影响深远.41.2 医药:政策引导下的供给侧改革.61.3 医疗:医疗机构回归本质.102.2018 年医药行业大事记.133.行业概况.163.1 行业整体:开始步入稳增长阶段.163.2 行业横向比较:上市公司表现好于行业整体水平.163.3 板块股价走势.174.子行业对比.194.1 前三季度业绩对比.194.2 涨跌幅对比.194.3 子行业 2019 年展望.204.3.1 化学原料药.204.3.2 中药.214.3.3 生物制品.214.3.4 医疗器械.224.3.5 化学制剂.224.3.6 医疗服务.234.3.7 医药商业.234.投资策略.245.风险提示.26,插图目录,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图,1 三医联动下的医药行业政策大方向 . 42 2013-2018 前三季度医保参保人数及增速. 43 2013-2018 前三季度医保基金收支及增速. 44 2018 年医保政策重点方向 . 55 2018 年医药政策重点方向 . 76 2018 年医药政策重点方向 . 107 医药制造业当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 168 医药制造业业绩同比增速(%) . 169 1-9 月医药制造业企业单位数及亏损率. 1610 1-9 月医药制造业与上市公司业绩指标对比. 1611 2018 年截至 11.30 医药生物行业与沪深 300 指数走势. 1712 2018 年截至 11.30 申万一级子行业涨跌幅(%). 1813 2018 年前三季度医药申万子行业业绩增速. 1914 2018 年截至 11.30 医药子行业涨跌幅. 2015 近十年医药生物板块相比所有 A 股(剔除银行)估值溢价率(截至 11.30). 24,表格目录表 1 2018 年抗癌药相关医保政策 . 6表 2 2018 年医保目录调整动态 . 6表 3 2018 年部分重要医药扶持政策 . 8表 4 2018 年部分重要医药限制政策 . 9表 5 2018 年部分重要医疗政策 . 12表 6 2018 年医药行业重要事件 . 14表 7 2018 年重点医药上市公司公告 . 15表 8 2018 年截至 11.30 医药子行业涨跌幅及市盈率. 20表 9: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投资评级(2018/11/30). 25,投资要点:,2018年下半年医药行业的政策仍以三医联动为核心。在医保端实现费用合理支出,医疗端综合推进医药分开与分级诊疗,医药端支持创新、限制或禁止不确定性品种。行业整体开始步入10%以下的稳增长区间。行业增速在达到了2月份的峰值后一路回落到了10月份的低位,10月份当月医药制造业工业增加值的同比增速更是达到了2006年以来最低的水平,医保控费、招标降价以及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使行业显著承压;利润增速回落速度快于营收,主要受到行业调整带来的销售费用提升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影响。子行业投资机会。化学原料药:关注竞争格局良好且产品价格回暖的公司,以及转型制剂带来的新的业绩增长点。中药:关注转型进展较快的龙头企业,具备一定品牌力度与政策免疫的高成长OTC标的;生物制品:推荐业绩弹性最高的疫苗公司和细分专科龙头;医疗器械:关注具备技术门槛、定价能力强的高值耗材公司,IVD关注竞争格局逐渐明朗的化学发光、POCT细分领域厂商;化学制剂:具备创新能力、重磅产品、深耕渠道、积极布局研发和一致性评价的龙头;医疗服务:关注CRO以及连锁专科医疗;医药商业:关注连锁药房及低估值高增长分销商。投资策略:维持谨慎推荐评级。(1)看好政策免疫或政策获益、定价能力强、业绩弹性高的企业,推荐药明康德,健帆生物,智飞生物,通策医疗;(2)关注产品管线丰富、布局合理、转型创新药进度较快的企业,推荐恒瑞医药,华东医药,乐普医疗;(3)关注低估值高成长的防御性品种,推荐葵花药业,济川药业,柳药股份;(4)可适当关注降价预期已过、股价调整到位的企业,推荐科伦药业,丽珠集团。风险提示:政策不确定风险;研发不及预期风险;行业竞争加剧风险;行业黑天鹅事件。,医疗,1.医药行业政策回顾与前瞻作为政策敏感度极高的行业,政策对于行业未来的发展起着纲领性的引导作用。2018 年下半年比起上半年,政策出台频率更高、且执行力极强,主要得益于上半年国务院大部制的改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与医保局的组建,集中统筹管理使新政的推行更顺利,避免了政出多门、职责混淆等问题。 2018 年下半年医药行业的政策仍以三医联动为核心,在医保端实现费用合理支出,医疗端综合推进医药分开与分级诊疗,医药端支持创新、限制或禁止不确定性品种。相比上半年,医药行业政策方向不改,最终的政策目标可简单概括为最大程度的利用医保、最大程度的提升诊疗效益;与此同时,下半年监管机构在医保与医药两大领域动作频频,在某些重点领域如抗癌药药价方面加强了政策力度,政策针对性与执行力度均显著得到提升。图 1 三医联动下的医药行业政策大方向医保,医药,分配机制改革、多渠道就医1.1 医保:控费为主旋律,带量采购影响深远2018 年前三季度,中国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 12.06 亿,医保基金收入 15177.2 亿元,支出 11962.4 亿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 6.79%、13.47%和 19.52%,今年医保基金开始面临压力,参保人数增长乏力,收支增速均有明显回落,且收入端增速回落幅度高于支出端。,图 2 2013-2018 前三季度医保参保人数及增速,图 3 2013-2018 前三季度医保基金收支及增速,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0%,140000120000100000800006000040000200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Q1-3,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万人),增速,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0%,20000180001600014000120001000080006000400020000,2013,2014,2015,2016,2017,2018Q1-3,基金收入(亿元),基金支出(亿元),收入增速,支出增速,逐步提高支付标准,优化支出结构,除了逐步提高医保支付标准, 2018 年医保政策更多聚焦于对支出结构的优化,主要原因在于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提升及出生率的下降,医保基金的赤字压力将长期存在,在基金收入来源减少的情况下,对医保支出结构进行优化才能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从更细分的政策方向看,对医院支出进行规范、通过医保目录的调整来改善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贯穿全年,上半年政策的一大重点在于按病种付费的落地推广,下半年则新出台了带量采购以及 17 种抗癌药谈判降价进医保等政策。控费仍是未来医保政策的主旋律。图 4 2018 年医保政策重点方向支出端:医保按病种付费,规范医院支出带量采购抗癌药议价,医保目录调整带量采购2018 年对医药行业影响最为深远最大的政策莫过于 4+7 带量采购了。8 月 3 日,国家医保局组织召开了首次药品集中采购试点座谈会;9 月 11 日,国家医疗保障局再次主持召开会议确定了联合采购要求及操作方法,同时公布第一批带量采购清单;11 月 15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4+7 城市药品集中采购文件。从上海推广到 11 座试点城市,仅仅历时 3 个月时间,可看出国家医保局对推广带量采购的势在必得,此外,中国持续的老龄化将长期使医保基金承压,带量采购未来在全国范围落地是大趋势。带量采购的影响深远,但不必过于悲观。带量采购短期内对市场压力主要来自于药价下降预期,以及对于药价下降后量能否得到保证以及中标价是否全国联动的不确定性。采购目录中的 31 个品种中,多个品种为外资主导,如阿斯利康的吉非替尼、葛兰素史克的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优时比的左乙拉西坦等,因此带量采购冲击力度最大的应该是具备类似品种的外资药企;其次,由于目前很多品种尚未完成一致性品种,无论从品种维度还是时间维度,带量采购全方位推行仍需要很长时间;此外,带量采购所挤压的利润空间到最后会体现在销售费用的下降。因此长期来看,医药股的估值方式可能会发生变化,但未必是单纯的中枢下移。抗癌药议价除了带量采购,今年医保控费的另一个重点则是抗癌药尤其是进口抗癌药的谈判降价,自从今年 3 月份李克强总理提出抗癌药零关税后,10 月份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将 17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平均降幅高达 56.7%。在议价结果出炉后,卫健委也出台政策督促各省市落实相关品种纳入地方目录,各省市也开始陆续出台文件把 17 个品种列入医保报销范围,执行效率较高。,表 1 2018 年抗癌药相关医保政策,医保目录调整从 2018 年全国乃至各省市的医保目录调整动态来看,对辅助用药、易滥用、临床效果不明确的品种进行了更严格的限制,对重大疾病必需、价格昂贵的品种采取措施议价并纳入医保目录。表 2 2018 年医保目录调整动态,1.2 医药:政策引导下的供给侧改革医药方面,2018 年也是政策频出的一年,其中最重磅的莫过于三大目录的出台:685 基,颁布机构/省份陕西四川国家医保局、卫健委江西北京上海北京四川浙江海南陕西、山西、内蒙古、辽宁等14个省区天津国家医保局湖南北京吉林黑龙江河北卫健委,政策内容关于抗癌药品与进口药品重新填报挂网价格的通知关于抗癌药品与进口药品重新填报挂网价格的通知关于开展抗癌药省级专项集中采购工作的通知关于开展进口药品和抗癌药品价格申报的通知关于做好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品医保支付标准调整的通知关于本市开展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的通知关于做好前期国家谈判抗癌药品医保支付标准调整的通知2018年度四川省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实施方案抗癌药专项集中采购工作方案多举措开展进口药及抗癌药降价工作,已分两批次对602个品种的药品价格进行调整完成进口抗癌药品联合议价工作。57个产品申报参与议价,47个产品议价成功将2种国家谈判抗癌药品的仿制药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关于将17种药品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平均降幅达56.7%关于将17种抗癌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乙类范围的通知17种抗癌药品,全部纳入北京市医保报销范围17种抗癌药纳入吉林省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乙类药品范围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品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17种国家谈判抗癌药品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谈判抗癌药不纳入药占比 不落实省份和医院将被通报,颁布机构/省份吉林省江苏省浙江河北深圳宁夏北京湖南江西北京,政策内容关于医院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有关问题的通知江苏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对主要起辅助治疗作用或易滥用的药品,适当加大个人自付比例,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实行大病保险市级统筹特殊药品逐步纳入支付范围河北省中医药条例纳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支付范围的预防接种生物制品目录(2018年修订),将36个预防接种生物制品品种纳入医保对使用国家谈判的39种药品暂实行单独核算(门诊、住院),不列入药占比统计范围,合理控制将冰冻解冻去甘油红细胞等三项临床用血项目纳入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报销范围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疗保险特殊药品使用管理的通知泊沙康唑、曲妥珠单抗等27种涉及重大疾病临床治疗必需、价格昂贵的乙类药品纳入医保9月起,125类药品新纳入北京市门诊特殊疾病用药报销范围,调控品种限制品种扶持品种,。,三大目录发布(1)685 基药目录10 月 25 日,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发布,目录品种数量由原来的 520 种增加到 685 种,其中西药 417 种、中成药 268 种(含民族药),共涉及剂型 1110 余个、规格 1810 余个。在覆盖临床主要病种的基础上,目录调整的重点集中在癌症、儿科、慢性病等大病种。新增品种中还包括 12 种抗癌药,其中一半为靶向治疗药物,临床急需儿童药品 22 种,还包括全球首个也是国内唯一一款全口服、泛基因型、单一片剂的丙肝治疗新药。截至目前共 13 省发布全面执行新版基药目录的通知,辽宁更是成为首个提出国家新版基药目录不纳入药占比考核的省份,对基药使用的支持力度高于以往。(2)第一批古代经典名方目录4 月 16 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经典名方目录的发布给中药药企提供了方向指引,也使经典名方复方制剂简化审评审批向前迈了一大步。质量控制仍然是未来监管关注的重点,包括中药原材料的质量以及企业是否严格遵循“标准煎液”的标准,研究者对药品安全负主要责任。(3)国家版罕见病目录5 月 22 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5 部门联合发布第一批罕见病目录,共计收录 121 个病种,其中仅有44个病种有相关药物在全球上市,在中国上市的则不到一半第一批罕见病目录的出台意味着罕见病在政策层面越来越受到重视,对罕见病药品研发上市、纳入医保等都有积极推动作用,有利于引导企业布局罕见病药物市场,为罕见病患者带来福音。,药目录、第一批经典名方目录、国家版罕见病目录。此外,监管机构通过政策引导对药品的细分方向进行了扶持或限制,所遵循的原则类似于前部分我们讨论到的医保目录调整的原则,重点扶持临床短缺用药、罕见病和大病种用药、急需进口药、创新药以及传统中医药等;限制中药注射剂、中药饮片、输液等。由于器械的政策方向与药品类似,我们将其归入医药政策一起讨论。图 5 2018 年医药政策重点方向供给端:医药,政策引导品种,政策监控品种, 中药饮片 疫苗 中成药 诊疗指南,传统中医药, 短缺用药 仿制药 罕见病 创新药/器械, 抗癌药,监控方式, 说明书修订 限制使用 注销批文 分类管理, 加强质量管理,扶持政策我们梳理总结了2018年全年各机构/省份出台的重要扶持政策,上下半年的基调无差异。主要通过督促保障短缺用药与仿制药的供应,加快急需或罕见病药品、创新药品/药械、抗癌药的上市,提升经济效益与时间效益。其中关于抗癌药的政策较多,由于研发实力存在差距,国产抗癌药不能满足临床需求,但进口药又面临价格过高的问题,为了使居民能更快用上进口抗癌药,国务院要求自 5 月 1 日起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并启动抗癌药品国家集中采购、医保准入谈判,加快抗癌药上市,在部分地区试点使用国外已上市的抗癌药。对于创新药械也是如此,加快对创新药械的审评审批,在博鳌试点使用医疗机构临床急需且在国内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短期来看,加快引进进口创新药或创新器械在为居民带来便利的同时,另一方面也会给国内厂商带来压力,长远来看,引入竞争能倒逼国产厂商加大研发力度,对于医药企业来说研发实力与品种布局决定了未来 10 到 20 年的核心竞争力。表 3 2018 年部分重要医药扶持政策,颁布机构/省份山东省卫计委山东省中医药管理局浙江黑龙江上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江西、发改委河北卫计委国常会甘肃国务院办公厅陕西福建天津广东药监局,卫健委药监局药监局发改委,卫健委CFDA药监局发改委江苏云南药监局上海国务院药监局、卫健委CFDA卫健委国务院上海卫健委,政策内容关于促进全省中医医院进一步保持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关于加快推动中医药发展的实施意见对符合条件、只提供中医药服务的中医诊所取消审批制,实行备案制管理关于开展中医诊疗模式创新试点建设的通知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百千万”人才工程(岐黄工程)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支持计划关于加强中医药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完善短缺药品供应保障机制的实施方案多部门通过相关产业化专项对短缺药生产企业GMP改造给予支持,共支持30个项目实施技术改造,安排资金约3亿元确定加快已在境外上市新药审批、落实抗癌药降价措施、强化短缺药供应保障2018年甘肃省急救短缺和直接挂网药品目录的通知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陕西省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工作方案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实施意见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实施方案广东省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对于境外已上市的防治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疾病以及罕见病药品,进口药品注册申请人经研究认为不存在人种差异的,可以提交境外取得的临床试验数据直接申报药品上市注册申请针对防治严重危及生命且尚无有效治疗手段疾病以及罕见病药品,提高上市审批效率,简化审批程序用于罕见病防治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关于印发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项目储备库的通知关于加强和促进食品药品科技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修订稿征求意见稿)组织实施生物医药合同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专项的通知:通过专项实施,有效支撑创新药研发和产业化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实施意见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实施意见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实施意见对博鳌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内医疗机构临床急需且在我国尚无同品种产品获准注册的医疗器械,由海南省人民政府实施进口批准,在指定医疗机构使用关于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审评审批相关事宜的公告拟纳入优先审评程序药品注册申请的公示(第二十六至三十三批)将启动抗癌药品国家集中采购、医保准入谈判,加快癌症防治药品的上市5月1日起,将包括抗癌药在内的所有普通药品、具有抗癌作用的生物碱类药品及有实际进口的中成药进口关税降至零,使我国实际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拟试点使用国外已上市抗肿瘤新药将积极配合和会同药监部门,争取早日让临床安全有效的CAR-T产品上市,扶持方向传统中医药短缺用药仿制药罕见病创新药/器械抗癌药,限制品种除了对部分品种进行扶持,对于一些存在药效不明确或存在较大副作用的药品,监管机构也出台政策,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限制,主要形式有对说明书进行修订、限制使用、注销批文、分类管理、加强质量管理等。由年初至今,药监局一共发出超过 28 份药品说明书修订公告,有 19 款为中成药,而这些中成药大部分为中药注射剂,中药注射剂退出医药舞台的趋势仍在持续;从修订内容来看,主要对使用人群和适用医疗机构进行了限制,使用人群方面主要是加强了对儿童和妇女两大群体的保护,其中明确提到儿童禁用或慎用的药品就达 18 种,有些规定甚至细化到具体年龄;部分具备不良反应的药物应在有相应抢救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很多基层医疗机构如村卫生室和诊所都不符合相关条件。此外,监管机构还对一些辅助用药、抗菌药物和营养药品的使用进行了限制,注销了一批不良反应风险较高的药物,或对其进行再分类。今年药监局还加强了对药品质量的管理,提升了飞检的频次和强度;针对今年发生的药品质量事件,药监局也出台了相关政策,针对华海药业缬沙坦原料药事件修订缬沙坦国家标准,要求对生产工艺进行评估,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发生后,药监局出台了关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意见和关于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严控疫苗质量安全,同时编制统一信息化追溯标准,明确了企业作为追溯责任的主体,加强了药监局对药品安全的监督。表 4 2018 年部分重要医药限制政策,对中药饮片进行集中整治是下半年监管的另一大重点任务。 8 月 28 日,国家药监局发布,颁布机构/省份药监局药监局卫健委河北广西药监局药监局药监局药监局国务院药监局药监局药监局药监局中医药管理局药监局药监局、卫健委药监局药监局,政策内容对以下品种说明书进行修订:薄荷活络膏非处方药、刺五加注射液、柴胡注射液、丹参注射剂、跌打万花油等32种非处方药、呋喃唑酮片、骨康胶囊、海珠喘息定片、含可待因感冒药、甲巯咪唑片、精乌胶囊、赖氨匹林注射液、匹多莫德、清热暗疮制剂处方药及非处方药、清开灵注射剂、七宝美髯丸处方药、双黄连注射剂、参麦注射液、通滞苏润江制剂、蒲地蓝消炎制剂处方药、葡萄糖酸钙注射液、血塞通注射剂和血栓通注射剂、治伤风颗粒非处方药、祖师麻注射液、追风透骨胶囊(片)、追风透骨丸、拨云锭非处方药、盐酸溴己新注射剂药物注射剂研发技术指导意见,明确将进一步控制注射剂使用,要求做到能口服就不打针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将中药注射剂、辅助用药、营养性药品、抗菌药品按病种限制使用关于规范医疗卫生机构门诊静脉输液管理的通知关于注销多潘立酮混悬液等5个药品注册批准证明文件的公告注销黄瑞香注射液药品批文将藿香正气水、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软胶囊取消双跨类别,转换为非处方药对19种药品的管理类别进行了重新界定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促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关于对医疗机构应用传统工艺配制中药制剂实施备案管理的公告关于加强化学仿制药注射剂注册申请现场检查工作的公告关于改革和完善疫苗管理体制的意见对192个药品注册申请开展临床试验数据核查规范中医技术使用,非医疗机构禁用针灸拟修订缬沙坦国家标准,必须对生产工艺进行评估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和再评价管理办法个例药品不良反应收集和报告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关于药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限制方式说明书修订限制使用注销批文分类管理加强质量管理,医药分开自从实施至今,控制药占比的确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医生过度开药、不合理用药等行为,但同时也出现了不少医院少开药、不进新药,甚至无法提供一些救命药的问题,因此今年也传出了一些取消药占比的声音,但我们判断短期内可行性不高,因为药占比这一指标对于医保基金压力还是起着直接缓解的作用的。对于控制药占比可能衍生的新问题,需要其他政策同步来配合,例如药品和耗材的零加成、医院薪酬改革、提升医疗服务价格等,在打击医药流通领域的腐败和商业贿赂的同时避免过度医疗和节省医疗总费用。分级诊疗分级诊疗的概念已经提出来了较长时间,但目前仍未得到较好实施。分级诊疗的关键在于基层医疗机构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支持,家庭医生签约与远程医疗则主要作为诊疗的辅助手段。目前相对比较可行的是三甲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医联体,利用三甲医院的经验与资源带动基层医疗机构逐步完善,但医联体目前存在的问题依然是经济利益无,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决定从 9 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 1 年的中药饮片质量集中整治,加快建立完善符合中药饮片特点的长效机制。截至目前,河南、甘肃、广西、江西、黑龙江、安徽、四川、海南、江苏、新疆、宁夏等 11 省份陆续发布了有关中药饮片的重点专项整治方案,全国范围内对中药饮片的整治已进入重点监测阶段。1.3 医疗:医疗机构回归本质作为诊疗服务的发生端,医疗是利益关系最复杂的环节,由于国情与历史遗留问题,医疗也是政策推行最为困难的环节,利益诉求达成一致的难度大,收支不平衡的问题也频频出现。2018 年全年医疗领域的政策主要围绕如何改善医疗机构的收支结构、同时让居民在更便利的情况下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让医疗机构回归“医疗”本源。政策细分可分为医药分开、分级诊疗和提升服务质量三大方向。图 6 2018 年医药政策重点方向发生端:医疗,医药分开,提升服务质量,分级诊疗,医院薪酬改革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医用耗材零加成药占比,支持社会办医疗机构医联体建设家庭医生签约远程医疗医疗扶贫, 全科医生培养 互联网+医疗 电子病历 老年人服务质量优化 减少医疗纠纷,法一体化,因为三甲医院往往容易处于较强势的地位,对医联体建设缺乏足够热情,而且现实中也存在信息系统不兼容、医生走动与交流成本大等问题,目前各省市仍在探索可行的方式。分级诊疗目前仍任重而道远。,提升服务质量,“,2017 年年底,卫计委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 年),今年多个省市均相应出台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的三年计划, 10 月 31日发布了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 年)考核指标,分为针对医疗机构和针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两份指标,其中“智慧医院”考核占比高达 14%,信息化”一词贯穿始终,映证了十个月前卫计委提到的“突出应用新理念、新技术,创新医疗服务模式”的要求,也与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互相呼应。除了互联网+医疗,提升医院端的效率,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鼓励和培养医疗人才,旨在解决医生数量较低或者资质不足的问题;此外,部分地区出台了优化老年人服务质量的相关政策,针对先前频繁出现的医疗纠纷,卫健委对容易出现争议的环节进行了规定,减少医患冲突。,表 5 2018 年部分重要医疗政策,颁布机构/省份江西山东广东重庆安徽辽宁新疆辽宁广东山东宁夏甘肃辽宁江苏江苏四川人社部、财政部黑龙江国务院广东甘肃新疆江西卫健委中共中央、国务院广东卫健委卫健委,
展开阅读全文